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本专题主要包括面对列强入侵,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琢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反抗侵略、探索救国道路的活动。要认识到抗争不息、探索不止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精髓,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过程;要掌握各阶级探索、抗争的主要事实、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抗争活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各阶级探索救国之路的斗争手段、方式方法、目的要求和主张以及最终结果的梳理,总结各阶级探索与抗争活动的经验教训。

问题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抗争与探索

1 .农民阶级的抗争

( l )太平天国运动(1851 一1864 年)o ①背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②主要原因:封建剥削沉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重人民负担,加剧阶级矛盾。③新特点: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肩负起了反侵略的使命。④反抗表现;痛击华尔洋枪队。⑤性质(任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⑥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⑦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有力地配合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2 )义和团运动(1898 一1900 一年)。①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特点:主要反对外国侵略,且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③反抗表现;抗击八国联军侵华。④性质(任务):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⑤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⑥意义: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

( 3 )规律性认识。①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发生在近代的旧式农民战争,前者标志着传统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后者说明旧式农民战争最后退出历史舞台。②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发生在近代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环境中,农民阶级自发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又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③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说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于自身局限性(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④农民阶级反抗外国侵略、挽救中国革命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也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

2 .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 1 )近代前期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①边疆地区危机时,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②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战斗,壮烈殉国。

( 2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①背景: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一些封建士大夫开始放眼世界,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②代表:林则徐、魏源。③思想:放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④结果:其理论没能彻底付诸实践,后来的洋务运动实践了他们的主张。⑤影响: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以救国的大门,为中国早期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 3 ) 19 世纪60 一90 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①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②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③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④代表人物: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⑤内容: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师夷长技以自强”―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并先后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组建新式海军,开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⑥影响: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对人们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对西方经济扩张起了抵制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标志着中国近

代化的起步。⑦失败原因:只学技术而不学制度。⑧性质: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没有触动封建根基。⑨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⑩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更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3 .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 l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探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主张走日本的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①背景:国际上,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疯狂地对外输出资本,瓜分世界;国内,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阶级矛盾尖锐;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维新思想的传播。②过程:序幕——公车上书;发展——各地维新思想的传播及维新团体的建立,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 年6 月11 日一9 月21 日);失败——戊戌政变。③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④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⑤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⑥原因:内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外因——顽固派势力强大。

⑦启示: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不符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 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探索: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主张走美国人的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①背景:国际上,20 世纪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展开激烈争夺,出现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另一方面,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使亚非拉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国内,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革命思想(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的传播,一系列革命团体(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基础上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建立为革命作了组织准备。②过程:武昌起义(1911 年10 月10 日);各省响应,清朝统治瓦解;****成立及资产阶级性质的约法《****临时约法》颁布。③结果: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④功绩(成功之处):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精神的《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新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潮流打开了大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进一步壮大。⑤失败原因:内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外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纹杀。⑥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 3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探索: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①背景:国内尊孔复古思潮的泛滥;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统治黑暗。②标志:1 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③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④口号:民主、科学。⑤内容:前期,同尊孔复古思想作斗争,“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⑥影响: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为**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新文化运动中的“新”体现在矛头直指维护封建专制的孔教,还体现在它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4)比较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①都是资产阶级领导,但戊戌变法为维新派领导,辛亥革命由革命派领导。②都是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戊戌变法要求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租国。③前者是白上而下实行的改良主义的政治活动,后者是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斗争。④两者都没有群众基础,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革命派则利用了新军和会党。⑤根本结局相同,都以失败而告终,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⑥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