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3fa8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2.png)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一、元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
元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地区;后来,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统一了中国的南北。
在这个时期,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学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二、元代文学的特点1. 融合:元代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在元代文学中,可以看到蒙古族和汉族的文学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创作出了很多融合了北方与南方文化特点的作品。
2. 戏剧:元代的戏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戏剧主要有元曲和皮影戏两种形式。
元曲以剧情曲折、音乐优美、表演生动而著称,其表演形式也对后世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
皮影戏则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享有盛誉。
3. 小说:元代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元代小说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多种多样。
元代小说主要有民间故事、宫廷传奇、史话等,这些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 元曲:《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爱情传奇戏剧,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音乐和舞蹈的艺术魅力。
《西厢记》在元代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国戏曲文学的珍品。
2. 皮影戏:元代的皮影戏以艺术手法和表演形式独特而著称,被视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打白骨精》是元代著名的皮影戏剧,它以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皮影和声乐等多种手段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神怪传奇故事。
3. 小说:元代的小说作品丰富多彩,包括《聊斋志异》、《水浒传》等。
《聊斋志异》是元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它以神怪、鬼怪为题材,富有超自然的想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是元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描写义士抗暴的故事为主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四、元代文学的影响元代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b762101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a.png)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
在元代,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民族融合”的方式相互交融,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元代文学的特点元代文学的特点是多姿多彩、丰富多彩。
元代文学吸收了汉、蒙、藏、回等多种民族文化,展示出多种文化交融的魅力。
1. 元代戏曲元代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发展阶段,以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彰显民族特色的题材和形象受到广泛关注。
元代的戏曲分为二十种门类,其中有元曲、杂剧、散曲、皮影戏、竹枝词、短篇小说等。
2. 元代小说元代小说以《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为代表,其独特之处在于形式活泼、情节丰富,融合了神话、传说等多种文化元素。
3. 元代散文元代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一种文体,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元代散文风格多样,有诙谐幽默的说话文、豪放奔放的骈文和优美婉丽的弦赋等。
二、元代文学对后人的影响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戏曲艺术元代戏曲艺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阶段,为后来的戏曲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的杂剧、宋代的元丰戏、金元时期的散曲、南戏等多种艺术形式,都为元代戏曲艺术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
2. 小说文学元代小说有“四大名著”之称,包括《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这些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为后来的小说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散文艺术元代散文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元代散文大师辛弃疾、李清照等人的作品至今仍受人们喜爱和推崇,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代散文以自然、真实、朴素为美,成为后来文学界追求“自然、真实”的标志。
三、结语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
元代文学以其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彰显民族特色的题材和形象,展示了多种文化交融的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20a9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b.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文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宋元明清是五个重要的时期。
每个时
期都有着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代表性的作品。
唐代文学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代文学以诗歌为主
要形式,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登鹳雀楼》等。
唐代的诗人杜甫、李白等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和政治
腐败的愤怒,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以词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元夕》、
《声声慢·采桑子》等。
宋代的文人墨客追求唯美和琼瑶的情感,
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多变的音韵著称。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主要以戏剧为主,代表作品有《西江月·记王十朋友》、《脂粉梅·马丹阳》等。
元代的戏剧形式多样,包括元杂剧、
元曲等。
这些作品以艳丽的舞台效果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广大观众。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以小说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水浒传》等。
明代的小说以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为特点,它们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
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以古文和散文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石头记》等。
清代的文学作品注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变迁。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完整版)元代文学史年表
![(完整版)元代文学史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0a20f0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2.png)
(完整版)元代文学史年表背景介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学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元代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戏曲等多个领域,风格各异,内容丰富。
本文档旨在整理元代文学史的重要事件和作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元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元代文学史年表1206年 - 1227年(成吉思汗在位)- 元昊创立西夏,成吉思汗开始统一蒙古部落- 元代文学起源于蒙元边地的曲辞民歌和诗文1228年 - 1259年(拖雷在位)- 拖雷统一草原,蒙古帝国开始崛起- 元代文学开始形成风格独特的后期边塞诗1260年 - 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 ,建立元统,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代文学在政治、经济中繁荣发展,出现许多重要作品和流派,如杂剧、元曲等1295年 - 1307年(成宗元贞在位)- 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元人的杂剧和元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著名作品有《窦娥冤》、《西华山》等1308年 - 1311年(武宗元统在位)- 元代文学进入鼎盛期,元曲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元人的杂剧和元曲艺术达到了顶峰,著名作品有《长生殿》、《琵琶记》等1312年 - 1320年(仁宗至治在位)- 文学艺术继续繁荣发展,特别是元曲在艺术形式、创作风格上不断创新- 著名作品有《马丹阳》、《转寒夜》等1321年 - 1368年(英宗至治在位)- 文学艺术进入衰落期,元曲的创作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元代文学的创作和观念受到明代文学的影响,逐渐衰落总结元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时期,文学在这个时期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从元昊的西夏到成吉思汗的统一草原,再到忽必烈的大都王朝,元代文学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元代文学史年表记录了元代文学的演变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元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 注:以上年表仅为粗略整理,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和详细,读者可进一步参考相关资料了解元代文学史的更多内容。
元代文学的特点
![元代文学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e9503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f.png)
元代文学的特点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它的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
本篇文章将从作者的背景出发,分别阐述元代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思潮、主题与情感、趋向性以及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多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元代文学的面貌。
一、作者背景元代文学的作者大都经历过蒙古族的外族统治,这一历史经历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
元代文学中,怀古抒情的情感倾向非常强烈,这也与汉族文学史上的其他时期截然不同。
因此,在探讨元代文学的特点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历史背景的影响。
二、语言特点元代文学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元代文学采用了大量的外来语词。
这与当时蒙古族的统治有关,也与当时中亚文化的传入有关。
此外,元代文学也吸收了传统汉族文学的优秀语言特点,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语言风格。
2、元代文学中,有大量的口语化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与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有关,他们更加崇尚口语而不是书面语。
因此,元代文学也出现了很多口语化的表达,这使得元代文学的文风更加平易近人,更富有真实感。
三、文学思潮元代文学的文学思潮也十分特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复兴。
元代文学作品中,很多作者都不满于元代的文化状态,对唐宋文化进行了反思并加以挖掘和继承。
2、世俗化。
元代文学与前代文学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关注现实生活,描述的是更加真实世俗的人与事。
3、民族化。
元代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政权的代表,因此,其文学作品中的民族元素比较丰富,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
四、主题与情感元代文学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怀古抒情。
元代文学中,怀古抒情的作品非常多,反映了作者们对于唐宋文化的敬仰与思念,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
2、现实主义。
元代文学比较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因此,很多作品的主题也是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比如社会贫困、法律制度、家庭观念等等。
3、宗教思想。
元代文学中,宗教思想非常丰富,反映出了作者们对道、佛、儒等不同宗教思想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e9f01e227916888486d73d.png)
中国文学史(宋代、元代文学)一、名词解释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只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
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
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但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江西诗派: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发有组织的,有理论宗旨的诗歌流派。
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
江西诗派的创作主张及特色是: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江湖诗派:南宋后期,书商陈起刊行的《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也有许多江湖谒客,他们身份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
江湖诗人大多数对于国事政治不甚关心,但也不甘于清贫寂寞的隐逸生活。
江湖诗人中成就较大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词: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慢词:是依慢调填写的词,字句较多。
小令:指词的短小者,小令也指散曲体式之一,一般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曲形式。
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南戏:是北宋末期至明嘉靖末期,由最初的“温州杂剧”流布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繁衍而成的性质相类的民族间艺术的总称,亦称南词。
南戏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用南方方音演唱,音乐采取不太严格的曲牌联套体,主要角色是生、旦、净、丑等,各种角色都可歌唱,形式比较自由。
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豪放词派:是我国古代词人的两大流派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六)元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六)元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e6608f27fad6195f312ba6d7.png)
张可久.
张可久: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
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著有《吴盐》、《苏堤渔唱》、《小山北曲乐府》等散曲集
《窦娥冤》是中国著名悲剧之一,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名剧,约有八十六个剧种都改编、演出过此剧。
单刀会
救风尘
拜月亭:《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古代中国杂剧剧本,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元代关汉卿作。共四折一楔子。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仅存曲词和部分宾白,主要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秀才蒋世隆悲欢离合的婚姻爱情故事。
第六章元代文学
元曲: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双赴梦
玉镜台
二.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元代文学作品
![元代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13d55f0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2.png)
元代文学作品
元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元代,汉文化和蒙古文化的融合,使得元代文学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红楼梦》、《西厢记》、《太上感应篇》、《醒世恒言》等。
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元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角,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家族命运沉浮的故事。
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
《西厢记》则是元曲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品。
它以杜丽娘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清新唯美的爱情世界和女性的独立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外,《太上感应篇》是元代道教经典之一,主要介绍了太上老君的道教思想和修炼方法。
而《醒世恒言》则是元代散文集,收录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短篇小说,涉及到伦理、道德、官场等方面,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总之,元代文学作品虽然已经历经千年,但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学艺术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 1 -。
考研笔记分享: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考研笔记分享: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ad61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3.png)
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由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指四部元代杂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它们都是描写爱情的优秀作品:《拜月亭》歌颂了王瑞兰对爱情的坚贞,批判了破坏婚姻自主的封建势力;《西厢记》通过莺莺和张生为爱情自由所作的斗争,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墙头马上》通过李千金和裴少俊的自由结合和裴尚书对他们婚姻的破坏,表现了要求婚姻自主的思想;《倩女离魂》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在封建礼教禁锢下女性沉重的精神负担。
元曲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评论家对元曲四大家有不同提法,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有争议的只是王实甫与郑光祖。
关汉卿被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作品内容丰富,善于塑造形神毕肖的形象,语言雅俗共赏,代表作品有《窦娥冤》、《单刀会》等;白朴的作品常表现出故国之思、沧桑之感和身世之悲,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马致远创作的内容多是“叹世”、“归隐”,咏唱男女爱情,成就突出的有写王昭君故事的《汉宫秋》;郑光祖作品中文人事迹剧和爱情剧较为优秀,如《倩女离魂》等;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铁崖体:元代后期的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力图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从而创造了元代诗坛上独一无二的“铁崖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知识点整理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知识点整理全】](https://img.taocdn.com/s3/m/69ae2e9eba1aa8114531d908.png)
第一章关汉卿与元代前期杂剧
元代前期是杂剧的全盛期。所谓“元曲四大家”;而王实甫以其不朽名作《西厢记》,与他们同时高居与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行列。
中国文学史(下)
第六编元代文学
概说
元朝历史阶段划分
1)自成吉思汗在漠北统一各蒙古部落、建立大蒙古国,至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为第一阶段;
2)由此至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即蒙古人统治中国北方时期,为第二阶段;
3)由此至元顺帝退出大都、明王朝建立,即元王朝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
元代文学重要的、与文学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现象,是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忽,使得大批文化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从而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元杂剧之首”、“杂剧班头”“初为杂剧之始”
第一节
元杂剧的兴起
戏曲: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传统戏剧又称戏曲。
元杂剧的直接源头主要是两条:一是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调,一是宋到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元杂剧是直接继承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并从其他民间伎艺中吸取了某些成分发展起来的。
2.散曲的句法大都比较完整,不大省略虚词语助一类,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也比较连贯,一般在精炼含蓄方面不太讲究;
3.常常通过一个短小的情节写出人物正在进行活动着的情绪。
大量文人参与散曲的写作体现出:当元代文人摆脱了对政权的依赖而与市民社会接近,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伦理的束缚,散曲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能够更加充分自由表达其思想情感的工具。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章节题库 (元代文学)【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章节题库 (元代文学)【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c6416ea76a20029bc642d18.png)
第六编元代文学一、填空题1.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诸宫调相传为宋代熙丰元祐年间泽州________首创。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孔三传者【解析】据宋王灼《碧鸡漫志》载,诸宫调相传为北宋熙丰元祐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
2.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取材于唐代小说________。
(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案】《会真记》【解析】《董西厢》的本事源于唐代元稹的小说《会真记》。
3.宋元“说话”的“四家”是小说、说经、________、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讲史、合生【解析】小说家是“说话四家”中艺术技巧最成熟、最兴盛的一家,小说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小说”,都是讲说短篇故事,一次或数次讲完。
讲史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平话”,讲史以讲说前代史书文传,朝代更迭,历史战争为主,题材广泛,一般篇幅较长。
“说经”主要讲说佛教经典和人物故事,也包括民间关于参禅悟道的题材。
合生家是“说话四家”中势力最小的一家,“合生”大概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篇幅较短,一般一篇只讲说一个故事。
4.宋元小说话本文本犬体由“入话”、_______、“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正话【解析】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
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5.关汉卿《救风尘》杂剧中所写的机智、老练且富有义气的妓女形象是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赵盼儿【解析】《救风尘》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主要写恶棍周舍骗娶红尘女子宋引章后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结义姐妹赵盼儿见义勇为,设计将宋救出。
全剧共四折。
6.白朴的《墙头马上》故事源自白居易诗《__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井底引银瓶【解析】白朴的《墙头马上》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
此剧的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
白诗主要记述了一个婚姻悲剧:一个女子爱上了一位男子,同居了五六年,但被家长认为“聘则为妻奔则妾”,逐出家门。
元代文学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
![元代文学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875281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4.png)
元代文学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对后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文学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和进步。
本文将从元代文学的特点和影响力两个方面,来探讨它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
一、元代文学的特点元代文学呈现出了多种风貌和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化的文学流派元代文学涌现了多样化的文学流派,如南北朝陈琳之后盛行的骈文、唐宋诗经传统的旧体诗、以及元曲等。
元曲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强大的戏剧性,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元代文学的流派也随着时代的演进,经历了从传承旧有文学形式到创造风靡一时的新文学的过程。
2、明显的民族特色元代是少数民族政权,这种背景下的文学一定比汉化程度高的宋、元文学更具有民族特色。
元代文学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多种民族文化,也反映了元代文学具有不同于前代的特有精神。
3、作品风格突出元代文学注重旁征引证,擅长运用典故、引经据典等手法,使得作品文辞华丽、意境丰厚。
同时,元曲则是以抒情、婉约、饱含意境为特点,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二、元代文学的影响力元代文学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拓了文学的新天地元代文学不仅融合了汉、蒙、回等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如曲文、小说、诗歌等,开拓了扩展了文学的新天地。
2、对于明清文学的启示元曲以其独特的戏剧性深得人心,同时元代文学也为后世中国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并且,元代文学的抒情、叙事、描写等方面的风格也对后来明清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有着极强的启示作用。
3、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元代文学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高峰之一,承载了丰富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人文价值,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元代文学在联接中原和草原的文化交流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元代文学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是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带给我们更为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
![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d56c0c5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b.png)
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
元朝建立后,中央政权强势统治下的文学相较于唐、宋等时期显得较为保守。
但元代文学在长期的混淆和调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这篇文章是关于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的探讨。
第一部分:元代文学的典型特征元代文学的典型特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外来文化的融合蒙古族的入侵和统治,使得元代文学不可避免地与外来文化产生接触和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蒙古族、西域,以及东北亚地区各族之间的交流。
元代文学的诗歌、曲子、戏剧等形式,都在相应的程度上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异域风情。
2. 大众化的文学元代文学不再像唐、宋那样,只是寥寥几人的专属领地,而是真正走向了普及化。
民间文学逐渐被重视,这使得元代文学不再被局限于单一阶层,而变得民众化、普及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元曲,与靠近民间生活和口语轻松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传递了人民的思想与感情。
3. 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元代文学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大胆地融入新兴的文学形式,不断创新突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
元曲的出现正是其中之一。
另外,元代文学也尝试了许多新的题材和手法,如《春江花月夜》中的夜景描写、《浪淘沙·北岛》中化用文学典故等等,为文学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部分: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诗歌元代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继承唐宋诗风的现实主义思潮,也有欣赏狂热、虚幻唯美的倾向。
元代的诗歌充满了许多独具元代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如沉郁、严肃、虚幻、豪放、感性等。
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包括郑思肖的《长恨歌》、杨亿的《离亭燕》等。
2. 词曲元代的词曲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元代词曲之美,表现在细腻婉转、丰富多彩、富于情感等方面。
元词曲有许多经典之作,如张可久的《登场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之仪的《离亭燕·丙辰重阳》等。
3. 元曲元曲是元代文学中最为特殊的文体。
元朝文学史
![元朝文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bd3c072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c.png)
元朝文学史1. 元代文学简介元朝(1271-1368)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元代文学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元代文学内容广泛,涉及诗、词、曲、小说、散文等多种体裁,而其中,元曲和元杂剧的创作和发展更是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大亮点。
2. 元代诗词元代诗词是在唐宋诗词的基础上,又经历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
元代诗词以形象、生动、绚丽多彩的情景,以及形式多样、富于变化的语言表达为特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包括吴潜、王之涣、杨维桢等。
元代的词也非常出色,诸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是元代词的代表作品。
3. 元曲元曲是元代时期自成一家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元曲通常是由音乐和舞蹈配合表演的,因此其中大量的描写和表达都是以音乐、舞蹈和表演为基础的。
元曲的主题多样,涉及爱情、战争、社会、官场等多个方面,并且在创作上寻求到了更为多样化和自由化的表现手法。
元曲的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汉宫秋》、《牡丹亭》等。
4. 元杂剧元杂剧是元代戏曲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具有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元杂剧在文学创作上更加突出了情节和人物描写的个性化,具有创新性与变化性。
元杂剧的主题创造了不少世界经典,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元曲和元杂剧的创作和发展,相信将会为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文化丰富多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知识点整理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知识点整理全】](https://img.taocdn.com/s3/m/69ae2e9eba1aa8114531d908.png)
三,韵脚可以平仄通协;
四,对仗的变化较多,有三句对、四句之间两两相对;
五,句式变化大,更加层次不齐
六,可以添加衬字,字数从一字到十字不等。
总的来说,其特点是:在规定的格律中,它比词来的富于变化;在规定的格律之外,又允许较大程度的自由发挥。
散曲的语言特点:
1.大量运用俗语和口语,包括哎呀之类的语气词;
中国文学史(下)
第六编元代文学
概说
元朝历史阶段划分
1)自成吉思汗在漠北统一各蒙古部落、建立大蒙古国,至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为第一阶段;
2)由此至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即蒙古人统治中国北方时期,为第二阶段;
3)由此至元顺帝退出大都、明王朝建立,即元王朝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
元代文学重要的、与文学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现象,是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忽,使得大批文化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从而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
三、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和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宾白既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的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
四、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元杂剧和金院本等毕竟有质的区别,到了元杂曲,才成为具有完备的文学剧本、严格的表演形式、完整而丰富的内容的成熟的戏剧。
代言体是成熟的戏剧的标志,因为必须在这种表演形式中才能吸引观众进入虽是虚构但却具有真实感的戏剧场景。
在体制方面,元杂剧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结构: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表演一种剧目。少数剧目是多本的;楔子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同时也是音乐单元),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的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本意是插入到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小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是指对剧情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开场戏或过场戏,是整部剧本中的有机部分;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元代文学戏剧演出和体质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元代文学戏剧演出和体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99e5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c.png)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元代文学戏剧演出和体质知识点总结
摘要:
1.元代文学概述
2.元代戏剧的发展
3.元代戏剧的演出形式
4.元代戏剧的体质特点
5.总结
正文: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形式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
元代文学的特点是多元文化交融,各种文化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元代戏剧的发展】
元代是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元代戏剧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
杂剧以北方曲艺为基础,具有较强的民间性和喜剧色彩;南戏则以南方曲艺为基础,具有较强的文人气息和悲剧色彩。
【元代戏剧的演出形式】
元代戏剧的演出形式多样,有露天演出、剧场演出等。
其中,露天演出为主要形式,剧场演出则较为少见。
此外,元代戏剧的演出还伴有音乐、舞蹈等表演形式。
【元代戏剧的体质特点】
元代戏剧的体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曲艺为基础,注重音乐性和表演性;二是以民间生活为题材,强调真实性和生活性;三是以喜剧和悲剧为主要类型,突出情感表达和戏剧冲突。
【总结】
元代戏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演出形式和体质特点都为后世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81f6ff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1.png)
元代文学概述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一个朝代,但它却拥有着丰富的文学遗产。
元朝立国之初,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诗歌、戏曲、小说等文学体裁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页。
本文将从元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代表作品和文学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究和总结。
一、元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元朝建立于忽必烈之手,后期蒙古族和汉族的结合,汉人的参与对于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此同时,元朝的开放政策,与中亚、西亚等地交往加强,也为元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代文学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成熟。
二、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元代的文学作品种类丰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和代表性的是戏曲、诗歌和小说。
以下列举一些代表作品:1.戏曲元代的戏曲,是在唐宋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中,被誉为元曲三大家之一的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汉宫秋》、《单刀会》等作品都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在结构上严谨,情节曲折,且在唱腔、音乐等方面也有着突破性的发展,影响了后世的戏曲艺术。
2.诗歌元代诗歌对唐宋诗歌的传承和创新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元代著名诗人有韩淲、郑庄公、杜光庭等。
他们的诗歌从题材、意境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元代文学中的精品。
3.小说元代小说以《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等作品为代表,这些作品不仅在叙事和描写技巧上有着优秀的表现,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体现了时代特征和思想观念的浮沉、变革。
三、元代文学的特点元代文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互融元代文学中的多个文学体裁相互影响,互相借鉴。
诗歌受到戏曲的影响,戏曲也因受到诗歌的影响而逐渐成熟。
同时,小说和戏曲的结合也成为了元代文学的特色之一。
2.开放性元代成立后,与中亚、西亚等地交往加强。
这些来自外部的文化和思潮,都对于元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开放性不仅在文学的内容上表现突出,更包括了对于社会、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和包容。
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概述
![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575646d2b160b4e767fcf4e.png)
3、思想文化方面,杂糅传统思想与各种 宗教来统治人民,同时又带有游牧部族 的固有特性。
二、元代文学特点
1、代表了新的趋势,即文学对象的下移; 白话文学大发展;叙事文学大发展。 2、文学的价值发生改变,功利性、娱乐 性增强。 3、各体文学样式并进,成绩最突出的是 “元曲”。 元曲定义: 广义指散曲和杂剧;狭义专指杂剧。
1、按照历史形势,汉强胡弱,《汉宫秋》 承续《昭君变文》改变了胡汉之间的力 量对比,把汉朝写成软弱无力、任由异 族欺压的政权。
2、采用晋•葛洪《西京杂记》写画工毛 延寿贪污舞弊的情节,将其身份改为中 大夫,还增加其阴谋败露,叛国献图的 情节,和元帝、昭君已彼此熟悉的情节。 3、改孔衍《琴操》昭君不愿再嫁吞药而 死的情节为昭君出塞止边界黑河,投水 而死。
第三章王实甫
第一节:生平 名德信,大都人原籍易州定兴, 从其散曲中可知是中年退隐, 《录鬼簿》悼词 《凌波仙》: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录鬼簿》记其作品有十四种,仅存三 种,即《破窑记》《丽春堂》,另有残 本与少量散曲。
第二节《西厢记的主题与人物》
一、题材来源 二、加工与改造的贡献 首先是主题中思想倾向更鲜明,反封建的意 识更强烈,由偏重郎才女貌的爱情大声发出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了眷属”的疾呼。直接 向禁锢青年感情的封建制度挑战。 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广大青年男女要求恋爱自 由和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愿望。
否定者 一方面被禁 一方面狗尾续貂 一方面攻击诅咒
肯定者好评如潮 北曲之冠一类评语不断,形成西厢热。
通过爱情表现反封建主题的巨制于十三 世纪末问世, 此时的欧洲舞台被宗教剧把持 十六世纪末才出现同样主题的不朽名著 《罗密欧与朱丽叶》 《西厢记》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 恒的意义,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无生命 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