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宽广豁达的胸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首先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再组织学生交流: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从中感受到什么?结合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联系、调动学生的家庭亲情指导学生去感受。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感受。
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准备: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情况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2.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全班讨论、交流解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结合收集的资料简要谈谈抗美援朝战争和对毛泽东的了解,为学课文作铺垫。
三、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勾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人物的情感。
2.集体交流:可以通过谈感受和有感情的朗读表达。
(1)“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抽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当年,地下党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
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有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认真体会第8自然段。
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运回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而朝鲜首相金日成则要求将岸英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面对两种选择,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①“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②“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吗。”你是怎么理解毛主席这些想法的?通过朗读体会主席矛盾的心理。
(4)“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从主席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谁来谈谈对这两句诗句的理解?
(6)“电文稿下市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联系前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你能想象那天毛主席在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领袖的矛盾、复杂的心情吗?
四、读了这篇课文,说说毛主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板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接到电报-------失去爱子极度悲痛
彭总司令:请求回国安葬
艰难选择-----
金日成首相:要求葬在朝鲜
忍痛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常人的情怀超人的胸怀
教学反思:
对于自己上的一课,收获很大,具体的有两点体会:
1.只有引领学生走入情境,学生才能亲临其境地去感悟,才能使朗读具有真情实感。比如:我在课堂上通过出示地图和简练的讲解,把学生带入抗美援朝的时代;毛岸英的照片更让学生真实感受这样一个年轻人牺牲
了多么可惜,从而体会毛主席的悲痛心情;配乐朗读描写毛主席复杂心情的语句,催人泪下的语句配上凄美的音乐,使在场的师生走进毛主席的内心世界,被主席博大无私的胸怀所感染,有的老师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泪水夺眶而出,现场充满了凝重的气氛,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2.只有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才有活力。无论是在备课中,还是在课堂上,都必须注意以学生为主,只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是成功有效的课堂。本课以学生汇报收集材料开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到很多相关的知识,对后面的感悟作了良好的铺垫。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也很有积极性,要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主席流泪的情景,不仅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置身其中去感受那份真情,感人肺腑。
通过这一节课,使我了解了很多语文课应当侧重和注意的东西,开阔了我的思路,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今后我会更加努力,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争取再进一步。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