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块茎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马铃薯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马铃薯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马铃薯在世界粮食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针对我国马铃薯的产品质量不高问题,分析马铃薯质量缺陷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质量缺陷;原因;防范措施早在2005年12月28日联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2008年为“国际土豆年”,充分显示了马铃薯在世界粮食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2 000万hm2,总产量3.5亿t。
其中我国的种植面积达488万hm2,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5%和亚洲的60%,总产量达7 086万t,占世界马铃薯产量的20%和亚洲的70%。
目前,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4种主要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每年马铃薯精淀粉需求量为40万t,预测2020年将达到300万t;淀粉年需求量3万t;薯条年需求量15万t,预测2020年将达到40万t;薯片年需求量3万t。
因此,马铃薯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马铃薯生产总量虽然在世界已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也存有不足之处。
一方面,我国马铃薯的产品质量不高,商品性的质量缺陷普遍较重[1],导致马铃薯的加工利用率低,工业化加工转化率仅为5%左右;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马铃薯品种品质越来越重视,马铃薯又是应用于淀粉、薯片、薯条和鲜食上的主要农产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饮食健康问题[2-3]。
因此,分析造成马铃薯质量缺陷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增值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同时也体现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1马铃薯质量缺陷原因根据马铃薯质量检测方法和指标进行分析,导致马铃薯块茎产生外部和内部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腐烂。
通常是马铃薯块茎受到损伤后,因细菌侵染造成,在块茎表面产生一定深度和面积的腐烂区域,且呈湿润状态。
马铃薯块茎开裂原因.doc
马铃薯块茎开裂原因
马铃薯销售时最后剩下的一般都是块茎开裂的,但是马铃薯为什么会开裂你知道吗?下面为你讲解下马铃薯为什么会开裂:
马铃薯块茎开裂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一:内部压力造成的马铃薯块茎开裂。
二:病毒侵染造成的生长马铃薯块茎开裂。
三:机械造成的马铃薯块茎开裂。
四:收获时造成的马铃薯块茎开裂。
由内部压力造成的马铃薯块茎生长开裂主要是因为块茎快速生长所致,不同品种对这种类型的开裂敏感程度不一样。
当收获薯块从高处掉落或局部受压时,会发生开裂或擦伤损害。
当收获期土壤寒冷条件下,从活秧子上收获饱满的块茎时,开裂损害将是很严重。
马铃薯块茎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马铃薯块茎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摘要介绍了衡量马铃薯品质性状的主要指标,并分析了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长条件等,以期为提高马铃薯块茎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品质;影响因素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茄科(Solanaceae L.)茄属(Solanum L.)草本双子叶植物,是世界第4大粮食作物。
除作为粮食蔬菜外,马铃薯还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和多种家畜家禽的优良饲料。
马铃薯的价值与块茎品质紧密相关,且主要取决于块茎成分。
马铃薯块茎鲜重的24%左右是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另外,还包括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
1马铃薯品质性状概况淀粉是衡量马铃薯品质的主要指标。
块茎鲜重的18%左右是淀粉,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0%,直链淀粉约占20%。
马铃薯淀粉结构松散、结合力弱,含有天然磷酸基团,这些特点使其具有糊化温度低、糊浆透明度高、粘性强的优点,因此,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马铃薯块茎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左右,包括游离氨基酸和酰胺酸,纯蛋白质含量仅占粗蛋白质含量的1/3 ~ 1/2[2]。
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大部分可溶于水,属于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需要基本相符,容易吸收和利用。
马铃薯虽然不是生产蛋白质的主要原料,但目前块茎蛋白质含量已经成为衡量马铃薯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马铃薯块茎糖分主要以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和蔗糖为主,其含量在低温储藏期间会增加。
马铃薯食品加工业对油炸薯条(片)加工原料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含量要求不高于鲜重的0.4%。
在马铃薯加工过程中,块茎中的还原糖会与含氮化合物的α-氨基酸之间发生非酶促褐变的美拉德反应,致使薯条(片)表面颜色加深为不受消费者欢迎的棕褐色[3]。
因此,还原糖含量的高低成为影响炸条(片)颜色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衡量马铃薯能否作为加工原料最为严格的指标。
2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遗传因素马铃薯块茎品质主要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
春、秋作马铃薯主要品质性状的鉴定与分析
春、秋作马铃薯主要品质性状的鉴定与分析农学院生物技术李斌指导教师杨先泉副教授摘要:以N5-06、N5-08等17个马铃薯育种材料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05年秋和2006年春播种,收获后对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
结果表明,两季中,各品质性状间差异性显著;块茎中淀粉含量与干物质含量间呈极显著相关;淀粉和还原性糖的含量春季高于秋季,而粗蛋白的含量春季低于秋季;N5-14、N5-06等可用于加工品种育种资源。
关键词:马铃薯;品质性状;季节;相关分析Main Quality Traits Appraisal and Analysis of Spring and AutumnPotatoesLi Bin, Biotechnology, College of AgronomyAdvisor: Associate Prof. Yang Xian-quanAbstract: The main quality traits of 17 potato breeding lines which were planted autumn of 2005 and spring of 2006 respectively,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lines, no matter spring or autumn; the starch content is correlative to concent of dry material significantly; the starch and reducing sugar concent of spring potato is higher than autumn, while protein content of spring potato is lower than autumn; Some lines, such as N5-14, N5-06 might be valuable for quality breeding.Keywords: Potato; Quality Trait; Season; Correlation Analysis1前言马铃薯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洋芋、土豆、山药蛋。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马铃 薯 块 茎 品质 的调 控 效 应 。 结 果 表 明 : 块 茎 生长 过 程 中 , 一N, 在 2 N一二 乙 氨 基 乙基 己酸 酯 ( T D A一6 对 块 茎 内 转 )
化 酶 活 性 、 生 素 c和 可 溶 性 蛋 白质 含 量 的 影 响 很 大 , S D模 拟 物 ( O M 和 氯 化 胆 碱 ( c 处 理 对 块 茎 生 长 过 程 维 而 O SD ) c) 中蔗 糖 、 粉 含 量 的 调 控 效 应 不 明 显 。 对 于 块 茎 品质 而 言 ,O 模 拟 物 ( O 显著 提 高块 茎 内淀 粉 和 还 原 糖 含 量 , 淀 SD SD ) 显著 降低 酚 类 物 质 、 溶 性 蛋 白质 以及 维 生 素 c含 量 ; 化 胆 碱 ( c 显著 提 高 可 溶 性 蛋 白质 和 维 生 素含 量 , 著 降 可 氯 C) 显 低 淀粉、 类物质和还原糖含量 ;T 酚 D A一6处 理 对 马铃 薯 块 茎 品质 影 响 不 大 。 关键 词 : 物生长调节剂 ; 铃薯块 茎; 粉含量 ; 植 马 淀 品质 中 图分 类 号 : 13 8 ¥ 3 . 1 S 4 . ; 5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7 0 ( 0 1 0 — 170 1 0 —6 1 2 1 ) 1 8 —6 0
性 高 、 子 量 小 、 定 性 好 、 溶 性 强 、 毒 、 污 染 分 稳 水 无 无
水 化合 物代 谢 的途 径 中 , 粉 一糖 代 谢 受 诸 多 因子 淀 控制 , 已经证 明转 化 酶 、 糖 合 成 酶 、 糖 磷 酸 合 成 蔗 蔗
酶 、 昔 葡 萄 糖 焦 磷 酸 化 酶 和 腺 昔 二 磷 酸 葡 萄 糖 焦 尿 磷 酸 化 酶 是 参 与 马 铃 薯 块 茎 淀 粉 一 糖 代 谢 的 主 要 酶
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
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块茎品质性状受到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条件(如气候、土壤、海拔等)和栽培因素(如播种方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
首先,气候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马铃薯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C至25°C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块茎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在寒冷地区栽培的马铃薯,块茎的品质往往优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此外,充足的阳光照射对于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块茎产量也至关重要。
其次,土壤的肥力和土壤pH对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有着直接影响。
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pH在5.5至6.5之间,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使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受到限制。
此外,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也会对马铃薯的品质产生影响。
充分施肥和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块茎品质。
再次,播种方法和时间、种植密度等栽培因素也会对马铃薯的块茎品质产生影响。
正确的播种方法和适宜的播种时间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发芽率和块茎产量。
同时,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可以使马铃薯植株之间的竞争减少,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发育。
此外,科学施肥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也是提高马铃薯块茎品质的重要因素。
最后,海拔也是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因素之一。
在高海拔地区栽培的马铃薯,由于温度较低,块茎的品质往往更高。
高海拔地区的马铃薯还能够避免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病虫害,从而提高块茎品质。
综上所述,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调节生态条件和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进而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差异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从而实现最佳的马铃薯块茎品质综上所述,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施肥和调节土壤酸碱度、播种方法和时间、种植密度、海拔等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环境因子分析
a d c lv t n f c o s o u ly tat o a o t b r ud n to l h p f d o tt e r lt n h p b t e u e u l is n u t a i a t r n q a i i o p t t u e s wo l o ny el n u h e a i s i e we n t b rq a ie i o t r sf i o t
钙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块茎品质的影响
钙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块茎品质的影响钙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块茎品质的影响摘要:钙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对植株生长和块茎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观察钙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块茎品质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钙供应条件下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钙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机制。
引言: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广泛种植和食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马铃薯的品质与其块茎的大小、形状、质地和抗病能力等密切相关。
因此,探究钙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和块茎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一、钙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的影响1. 促进根系发育:钙能够促进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充足的钙供应可以增加马铃薯植株根系的数量和长度,提高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能力,进而改善植株的生长状态。
2.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适量的钙供应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植株叶片的光合产物,进而增加马铃薯生物量的积累。
而缺钙则会导致叶片发黄、脱落,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过程,从而限制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二、钙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1. 提高块茎的质地:充足的钙供应有助于提高马铃薯块茎的质地。
钙能够影响细胞壁的形成和厚度,增加细胞间物质的积累,使得块茎质地更加坚实。
同时,钙还能够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提高块茎的抗脆性,从而降低块茎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损伤率。
2. 改善块茎的形状和大小:适量的钙供应可以改善马铃薯块茎的形状和大小。
合理的钙水平有助于马铃薯块茎的塑造和扩展,使其形状规整,大小均匀。
而缺钙则会导致块茎形状畸形,大小不一。
3. 提高块茎的营养价值:钙不仅参与了马铃薯块茎的形态建成过程,同时也参与了马铃薯中维生素C的合成。
适量的钙供应可以提高马铃薯块茎的维生素C含量,增加块茎的营养价值。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钙是马铃薯植株生长和块茎品质的重要要素之一。
适量的钙供应能够促进植株生长,改善块茎的质地、形状和营养价值,提高产量和品质。
不同灌水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_马微
表1试验地土壤物理性能指标收稿日期:2011-06-2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2009BADC5B05);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资助(2009年)作者简介:马微(1986—),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资源优化调度方面的研究.*通信联系人:尹娟(1971—),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节水灌溉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E -mail :yj7115@.236宁夏工程技术Ningxi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Vol.10No.3Sep .2011第10卷第3期2011年9月文章编号:1671-7244(2011)03-0232-04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农作物[1],也是对水分亏缺和高温非常敏感的作物[2],在我国北方地区有较大面积的种植.马铃薯是宁夏南部半干旱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又是水分生态适应性较好的作物之一[3].但是南部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的传统种植方式是起垄种植,完全靠天然降雨,产量受当季降水的制约,同时还影响马铃薯块茎的品质.有学者表明,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水分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4].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与露地滴灌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干物质的含量和产量的影响,旨在确立适合宁夏中部干旱区的马铃薯块茎种植方式和适宜的灌水制度,为当地农民提供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栽培技术和水分管理技术.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区基本概况试验点设在宁夏同心县预旺镇南塬村,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典型区域,海拔1730m ,年平均降雨量270mm ,近几年降雨量不足200mm ,多集中在7,8,9三个月,11月下旬结冻,3月上旬化冻,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蒸发量为2319.8mm ,无霜期180d 左右,有效积温3915.3℃,大于10℃,是一个以干旱为主的多灾并发区.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前茬歇地,试验地土壤物理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1.2试验设计与方法本次设计了覆膜和露地列区试验,每个试验有7个处理(表2),各设三次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长6m ,宽5m ,总长42m ,总宽15m ,株距50cm ,行距80cm.小区面积30m 2,四周设保护行,在每垄上安装一条旁壁式滴灌带.春季深耕整地,苗期进行查苗补苗,在块茎形成期进行一次中耕培土,同时注意蚜虫和晚疫病等马铃薯块茎病虫害的防治.马铃薯于2010年5月8日播种,在播种前每个小区施入了相同数量的肥料.春覆膜用黑膜,覆膜时间2010年3月23日,播前灌时间为5月3日,9月1日收获,不同灌水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马微1,尹娟1,2*(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宁夏大学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宁夏银川750021)摘要:为了研究水分对马铃薯块茎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马铃薯覆膜与露地滴灌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溉定额一定灌水次数不同的条件下,马铃薯块茎的淀粉、还原糖、干物质含量都呈灌2次水>灌1次水>灌3次水>不灌水的规律;在灌水次数一定灌溉定额不同时,灌溉定额越大,马铃薯块茎的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越大;在试验条件下,覆膜滴灌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均大于露地滴灌的;马铃薯灌溉定额与产量成显著相关,块茎的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越高,马铃薯块茎的产量越高,增加灌溉定额,有助于产量的提高.关键词:灌溉定额;灌水次数;马铃薯;品质;产量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志码:ApH 8.25有机质/(g ·kg -1)3.3全盐/(g ·kg -1)0.087全氮/(g ·kg -1)0.142全磷/(g ·kg -1)0.164全钾/(g ·kg -1)19碱解氮/(mg ·kg -1)13.42速效磷/(mg ·kg -1)7.46速效钾/(mg ·kg -1)12.25表2试验各处理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的安排整个生育期为116d.为减小试验小区土壤差异性对试验结果产生的误差,试验小区采取随机排列方式进行布置.覆膜与露地的试验方案保持一致.1.3试验观测项目及方法本次试验主要测定了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三个马铃薯块茎的品质性状.淀粉用碘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干物质用烘干法测定.产量的测定:收获时在各小区取10株用称重法测产,取其平均值.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灌水处理下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淀粉含量是反映马铃薯块茎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覆膜与露地各个处理的淀粉含量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当灌溉定额一定,灌水次数不同时,覆膜和露地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均呈处理6>处理5>处理7>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的规律;在相同灌溉定额下,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呈灌2次水>灌1次水>灌3次水>不灌水的规律,补灌处理的淀粉含量大于不补灌的处理;灌溉定额一定时,灌2次水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最高.故在块茎形成期灌水定额大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积累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次数一定,灌溉定额不同的条件下,灌溉定额越大,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越高.覆膜和露地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均呈处理7>处理4,处理6>处理3,处理5>处理2的规律;补灌处理的淀粉含量都大于不补灌的处理1,但是总体差异不大.说明灌水定额太小则会明显延缓淀粉的积累,最终导致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较低.覆膜与露地的淀粉含量在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下都保持一致性,覆膜的淀粉含量各个处理在整体上总是大于露地的淀粉含量,且在数值上差异明显.覆膜与露地的各个处理之间的差异分别是:处理1为1.77%,处理2为0.57%,处理3为0.41%,处理4为1.04%,处理5为0.34%,处理6为1.49%,处理7为0.51%.说明覆膜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积累更多的淀粉含量,露地的淀粉含量累计较为缓慢,且最终覆膜与露地条件下各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康玉林等[5]试验得出,“常湿润”处理的马铃薯块茎的产量显著高于“常干早”的处理,而两者的淀粉含量没有明显差别.这与康玉林等的试验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是淀粉积累期不需要过多的水分.2.2不同灌水处理下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水分亏缺对块茎相对密度和含糖量这两个重要的质量要素产生副作用[4].覆膜与露地各处理还原糖含量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当灌溉定额一定,灌水次数不同时,覆膜和露地马铃薯块茎的还原糖含量均呈处理6>处理5>处理7>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的规律;在相同灌溉定额下,马铃薯块茎的还原糖含量呈灌2次水>灌1次水>灌3次水>不灌水的规律;处理7、处理6、处理5、处理4、处理3、处理2与处理1的差异分别为0.26%,0.50%,0.46%,0.03%,0.12%,0.10%.说明灌溉定额一定时,灌2次水的马铃薯块茎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灌1次水的次之,灌3次水的最少.分析其原因是在块茎形成期灌水定额大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积累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次数一定,灌溉定额不同处理1234567灌溉定额/m 3·(667m 2)-10(CK )777141414灌水次数—1次(块茎增长期)2次(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3次(播前,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1次(块茎增长期)2次(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3次(播前,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181614121086420淀粉含量/%1234567处理覆膜;裸地.图1覆膜与露地各处理的淀粉含量1.00.90.80.70.60.50.40.30.20.10还原糖含量/%1234567处理覆膜;裸地.图2覆膜与露地马铃薯各处理的还原糖含量第3期马微等:不同灌水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233表4覆膜马铃薯块茎品质与产量的相关性表3产量方差分析表的条件下,灌溉定额越大,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越高.覆膜和露地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均呈处理7>处理4,处理6>处理3,处理5>处理2的规律;补灌处理的还原糖含量都大于不补灌的处理1,总体差异明显.处理7与处理4,处理6与处理3,处理5与处理2的差异分别为0.063%,0.14%,0.064%.说明灌水定额太小则会明显延缓还原糖含量的积累,最终导致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较低.覆膜的各处理还原糖含量在整体上大于露地的还原糖含量,但在数值上差异明显.覆膜与露地的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分别是:处理1为0.25%,处理2为0.31%,处理3为0.27%,处理4为0.27%,处理5为0.23%,处理6为0.08%,处理7为0.21%.说明覆膜有良好的保水性,有利于还原糖含量的积累.与覆膜相比,露地的还原糖含量累计较为缓慢,还原糖含量较低.2.3不同灌水处理下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水分亏缺会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减小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妨碍干物质的合成,表现为叶冠减小、叶片早衰[6].图3为覆膜与露地块茎干物质含量关系图.由图3可知,当灌溉定额一定,灌水次数不同时,覆膜和露地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含量均呈处理6>处理5>处理7>处理1,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的规律;在相同灌溉定额下,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含量均呈灌2次水>灌1次水>灌3次水>不灌水的规律;处理7、处理6、处理5、处理4、处理3、处理2与处理1的差异分别为0.26%,0.50%,0.46%,0.03%,0.12%,0.10%.灌溉定额一定时,灌2次水的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最高,灌1次水的次之,灌3次水的最低.说明在块茎形成期灌水定额大能促进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的积累.Fabeiro C F [7]研究表明,在块茎膨大期和成熟期,马铃薯块茎对水分亏缺反应最为敏感.这与Fabeiro C F 等的试验结果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次数一定,灌溉定额不同的条件下,灌溉定额越大,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越高.覆膜和露地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含量呈处理7>处理4,处理6>处理3,处理5>处理2的规律;补灌处理的干物质含量都大于不补灌的干物质含量.覆膜的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大于露地的干物质含量,且在数值上差异明显.覆膜与露地的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分别是:处理1为1.52%,处理2为1.96%,处理3为1.33%,处理4为1.63%,处理5为2.70%,处理6为3.33%,处理7为2.16%.说明覆膜有良好的保水性,有利于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的积累.与覆膜相比,露地的块茎干物质含量累计较为缓慢,干物质含量较低.2.4马铃薯块茎品质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众多学者对马铃薯块茎的灌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8-10],结果均表明,灌溉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利.表3为产量的方差分析,由表中得出,F 灌溉定额>F 临界,说明灌溉定额与产量成显著相关;F 灌水次数<F 临界,说明灌水次数与产量呈不显著相关.因此,灌溉定额越大,产量越高;而灌水次数为2次时,由于马铃薯在块茎形成期和增长期对水分较为敏感,故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增大灌水定额,则可以增加产量.表4为覆膜马铃薯块茎品质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由表4可知,覆膜马铃薯块茎全生育期淀粉含量(y )与产量(x )呈明显的直线关系,y =248.07x -1670.5,R =0.8974,低于R 0.05=0.7079,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马铃薯块茎全生育期还原糖含量(y )与产量(x )呈明显的直线关系,y =1265.4x +1031.3,R =0.7698,高于R 0.05=0.7079,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马铃薯块茎的还原糖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马铃薯块茎全生育期干2520151050干物质含量/%1234567处理覆膜;裸地.图3覆膜与露地块茎干物质含量柱状图方差来源A 灌溉定额B 灌水次数F 比值31.526.18自由度(1,2)(2,2)F 临界18.5119.00处理A 1234567淀粉/%12.6213.7613.8813.6214.6116.2114.19还原糖含量/%0.420.520.550.460.880.920.69干物质含量/%19.2619.8520.0319.4621.8623.5121.25产量/kg·(667m 2)-11320.481778.401845.091689.482002.922245.231956.24第10卷宁夏工程技术234物质含量(y)与产量(x)呈明显的直线关系,y=166.1x-1611.9,R=0.7891,高于R0.05=0.7079,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水分与淀粉、还原糖、干物质含量和产量关系密切.3结论(1)当灌溉定额一定,灌水次数不同时,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干物质含量均呈灌2次水>灌1次水>灌3次水>不灌水的规律.说明在块茎增长期灌水,马铃薯块茎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的积累效果最好;灌水定额一定时,灌水次数太少或太多都会明显降低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的积累.(2)在灌水次数相同,灌溉定额不同的条件下,灌溉定额越大,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干物质含量越大.(3)在试验条件下,覆膜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干物质含量均大于露地的,说明覆膜拥有良好的保水性,可以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干物质含量的积累.(4)马铃薯的灌溉定额与产量呈显著相关,淀粉、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与产量都呈极显著相关,表明土壤水分与淀粉、还原糖、干物质含量和产量关系密切.参考文献:[1]FAO.Production yearbook[M].Rome:FAO,1995:48,243.[2]SCHAPENDONK AHCM,SPRITTERS C J T,GROOT PJ.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fluorescence of five potato cultivars[J].Potato Res,1989,32:17-32.[3]王龙昌,王立祥,卞新民.宁南黄土丘陵区旱地作物水分平衡特征与水分生态适应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2):232-235.[4]JEFFRIES R A,HEILBRON T D,MAEKERRON D K L.Estimating tuber dry matter concentration from accumul-ated time and soil moisture[J].Potato Res,1989,32:411-417.[5]康玉林,高占旺,刘淑华,等.马铃薯块茎块茎产量淀粉与土壤质地含水量的关系[M].马铃薯块茎杂志,1997,11(4): 201-204.[6]VAN LOON C D.Drought,a major constraint to potatoproduction and possibilities for screening for drought re-sistance[C]//Beekman A G B.Potato research of tomorrow.Pudoc:Wageningen,1986.[7]FABEIRO C F,MARTIN DE SANTA OLALLA,DE JUANJ A.Yield and size of deficit irrigated potatoes[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1,48:255-266.[8]VAN LOON C D.The effect of water stress on potatogrowth,development and yield[J].Am Potato J,1981,58: 51-69.[9]LYNCH D R,FOROUD N,KOZUB G C,et al.The effectof moisture stress at three growth stages on the yield, components of yield and processing quality of eight potatocultivars[J].Am Potato J,1995,72:375-386.[10]ELDREDGE E P,HOLMES Z A,MOSLEY A R,et al.The effects of transitory water stress on potato tuberstem-end reducing sugar and fry color[J].Am Potato J,1996,73:517-530.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f drip irrigation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potatoMA Wei1,YIN Juan2(1.School of Civil and Conservancy Engineering,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750021,China;2.Certer of Modern Agricultural and Water Resource Used Efficiently Engineering in Arid Area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750021,China)Abstract:By carrying out the field trials of drip irrigation with mulch cover and without mulch cover of potato,we observ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f drip irrigation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potato.The results showed that,fixed a certain number of irrigat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irrigation,the law of seed potato starch,sugar,dry matter content were tested 2times irrigation water>1irrigation water>3times irrigation water>no irrigation;Fixed a certain Irrigation quota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number,the more irrigation water,the higher the potato of starch,sugar and dry matter content;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potato of drip irrigation with mulch cover,reducing starch,sugar and dry matter content were higher than without mulch cover;The potato of irrigation quota,starch,sugar and dry matter content were all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yield.The more starch,sugar and dry matter content,the higher the potato of yield.Increase irrigation quota,to help increase the yield.Key words:irrigation quota;irrigation times;potato;quality;yield(责任编辑、校对王德平)第3期马微等:不同灌水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235。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202147645 doi:10. 19369/j. cnki. 2095 一 9737. 2021. 04. 025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刘洪梅(黑龙江省依安县农业执法大队,黑龙江齐齐哈尔161500)摘要:马铃薯作为粮菜饲兼用型作物,产量高、营养丰富、应用范围广。
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强等 优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广泛种植。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种植方式不正确,田间管理不 科学等原因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发生块茎畸形、绿头、空心等,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块茎;畸形;绿头;空心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B1马铃薯块茎畸形1. 1症状在马铃薯收获时常发现有些马铃薯块茎与正 常的块茎不同,有的马铃薯在茎项部或者侧面会长出小的马铃薯,有的像哑铃一样,有的则长在原 块茎的前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匍匍茎,在茎部膨 胀成一串马铃薯。
还有的块茎会在上面裂开一个或者几个凹槽。
这些具有奇特形状的马铃薯称为 畸形薯,或者可以称为二次生长薯、次生马铃薯。
这类马铃薯商品价值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1.2产生原因马铃薯种植出现畸形薯的主要原因是块茎的 二次生长造成的,而出现二次生长则是由于块茎生长条件发生变化引起的。
马铃薯块茎在生长发 育的过程中受到抑制而停止生长,恢复正常的生长条件后就易出现二次生长,从而导致畸形薯形成。
如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遇到高温和干旱,由于地面的温度过高,或者严重的缺水,马铃薯块茎 停止生长,等浇水或者降雨后,土壤的温度下降,恢复了马铃薯生长的正常条件,块茎也恢复生长,就形成了明显的二次生长,导致原始块茎上又长出小薯块,畸形薯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商品性,大大的降低了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
1.3预防措施首先在选种时宜选择中熟或者中晚熟品种,还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 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宜发生二次生长的品种。
马铃薯植株生长影响因素及催芽技术研究
马铃薯植株生长影响因素及催芽技术研究一、马铃薯生长影响因素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根茎作物之一,也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
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水分、肥料和病虫害等因素。
1.气候因素马铃薯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最适生长温度为17-22℃,最低温度为5℃。
高温、干旱和寒冷都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在生长季节,如果气温持续高于25℃,则会抑制马铃薯的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2.土壤因素土壤是马铃薯生长的重要基础。
马铃薯喜欢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PH值在5.0-6.5之间为最佳。
过于酸性或碱性的土壤都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
3.水分因素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生长季节中,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
缺少水分会导致马铃薯生长缓慢、发芽困难,影响产量和品质。
4.肥料因素马铃薯对营养的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如果缺乏肥料,马铃薯的生长速度会缓慢,产量也会减少。
5.病虫害因素马铃薯生长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影响。
例如晚疫病、早疫病、叶蝉等危害都会导致马铃薯的产量减少。
二、马铃薯催芽技术研究催芽是指在种植前将马铃薯芽的发育加速,以便提高整个生长周期的产量。
目前,常用的马铃薯催芽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冷水浸泡法将马铃薯浸泡在10℃的水中,持续24小时左右,以刺激马铃薯芽的萌发。
此方法原理简单易行,不会对马铃薯造成损伤。
2.单硫酸钾溶液法将500克单硫酸钾加入10升水中,将马铃薯浸泡在其中,一般持续1-2小时。
此技术可促进马铃薯芽的形成及萌发,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3.混合植物激素法将NAA(萘乙酸)和GA(赤霉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喷洒到马铃薯上。
此方法可有效促进马铃薯芽的萌发,提高产量。
4.电矿物质浸泡法将马铃薯浸泡在特定的电矿物质溶液中,可以刺激马铃薯芽的生长及增大马铃薯的产量。
总之,催芽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催芽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马铃薯块茎畸形原因 马铃薯块茎畸形防治方法.doc
马铃薯块茎畸形原因马铃薯块茎畸形防治方法马铃薯,也是我们常见的土豆,低成本、高收入,在我国各地大量广泛栽种。
有的农户在种植马铃薯中,发现马铃薯出现块茎畸形,马铃薯块茎畸形原因是什么,马铃薯块茎畸形防治方法又有哪些呢?马铃薯块茎畸形原因马铃薯块茎畸形主要在块茎增长期由于高温、干旱等不良条件,使正在膨大的块茎生长受到抑制,暂时停止生长。
后由于降雨或灌水,生长条件得到恢复,块茎随之也恢复生长,这时进入块茎的有机营养,在生理活动强的芽眼处发生二次生长,形成各种畸形薯。
畸形块茎多是由于块茎发生两次膨大而形成的。
畸形的类型有肿瘤块茎,即在块茎的芽眼部位凸出,形成瘤状小薯;哑铃形块茎,即在靠近块茎顶部形成“细脖”;次生块茎,即在块茎上再形成块茎;在块茎上产生新的枝叶;链状二次生长,即块茎上长出匍匐茎再形成块茎。
产生二次生长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干旱与高湿交替出现等。
凡是能引起块茎不能正常发育的外界条件,都能引起块茎产生畸形。
品种不同,因二次生长引起的畸形表现也不同。
有的品种易出现哑铃形,有的易出现肿瘤形。
马铃薯块茎畸形防治方法在块茎生长期,由于高温干旱使块茎停止生长,甚至造成芽眼休眠。
随后由于降雨或浇水,又恢复了适宜块茎生长的条件。
但由于块茎已停止生长形成周皮,凶而新吸收的养分就运到能够继续生长的部位,引起畸形生长。
这些部位主要是芽眼、块茎顶端等处。
预防主要是保持适宜的块茎膨大条件,即增施有机肥,以增加土壤肥力;适当深耕,注意中耕,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注意浇水。
马铃薯块茎畸形原因以及马铃薯块茎畸形防治方法资讯分享到这里,马铃薯块茎畸形原因有多种,我们要根据种植环境、气候、温度、水分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有效缓解马铃薯块茎畸形情况。
马铃薯劣质茎块形成原因与预防措施
PECIAL ECONOMIC ANIMALS AND PLANTS S44马铃薯劣质茎块形成原因与预防措施●陈秀彬(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吉林 四平 136400)摘要:马铃薯适应性广,产量高。
但易出现劣质块茎,影响商品质量,造成种植户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阐述了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劣质块茎及形成原因,并从选地轮作、起垄培土、选种浸种、肥水管理等方面提出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劣质薯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产量。
关键词:马铃薯;劣质茎块;原因;预防1 绿皮薯绿皮薯的块茎局部表皮及皮下薯肉都是绿色的,含有大量的茄碱,又称龙葵素。
食入大量龙葵素会引起中毒。
1.1 成因绿皮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垄小或播种时开沟浅,覆土过薄,也可能是块茎膨大期培土量不够,使块茎在膨大发育过程中露出土面,或是将土层顶出缝隙,块茎的局部暴露在阳光下,阳光直接照射使龙葵素的含量迅速增加,导致露出地面的块茎,变成绿色。
1.2 预防措施把握好整地、播种和培土等栽培管理环节。
种植时可按行距35~40cm起垄,垄上开10~15cm深播种沟。
播种后覆土10~15cm,从花期开始要及时向垄背上培土,覆盖地膜的薯田也要多次培土,每次培土的厚度约为5~6cm。
2 麻子皮薯表皮上长满细小凹凸斑点的块茎叫麻子皮薯。
麻子皮薯是由马铃薯疮痂病引起的,被破坏的表皮组织呈褐色麻子状。
2.1 成因麻子皮薯是由于土壤中的疮痂链霉菌入侵块茎皮层造成的,而带病种薯也是传播这种病害的重要途径。
适宜的温度、土壤湿度和酸碱度是马铃薯疮痂病发生最重要的环境条件。
疮痂病发病的适宜温度在23~25℃,最低为10℃,最高为30℃。
在中性或微碱性的砂质土壤中,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率比较高。
另外,土壤过于缺水也会造成病菌的传播。
2.2 预防措施首先,控制栽培地块土壤的酸碱度。
选择微酸性的土壤,使用酸性肥料,避免施入石灰或草木灰。
第二,实行轮作。
多年连作常会造成疮痂链霉菌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加剧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
马铃薯块茎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必需 氨基 酸 种类 齐全 ) 且各 种 氨基 酸 的 比例 与 人体 需 要基 , 本相 符 , 易吸 收 和利 用 。 铃 薯 虽然 不是 生 产 蛋 白质 的 主 容 马 要 原 料 , 目前块 茎 蛋 白质含 量 已经 成 为 衡 量 马铃 薯 品 质 但
维普资讯
《 代农 业科 技 ) o 8年 第 1 现 2o 6期
园艺 博览
马铃薯块茎 品质及 其影响因素
王 静 吴 建 宏
( 甘 肃 农 业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 肃 兰 卅f7 0 7 甘 肃 绿 能 瑞 奇 生 物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甘 3 0 0;
马 铃 薯 ( o n m t e sm L ) 茄 科 ( o nc e .茄 属 Sl u br u .为 a u o Sl a a ) a e L ( o n m L) 本双 子叶 植 物 , 世 界 第 4大 粮 食作 物 。 Sl u .草 a 是 除作 为粮 食 蔬 菜外 , 马铃 薯还 是 重 要 的 轻 工 业原 料 和 多 种 家 畜 家 禽 的优 良饲 料 。 铃 薯 的价值 与 块 茎 品质 紧密 相 关 , 马 且主
要 取 决 于 块 茎 成 分 。 铃 薯 块 茎 鲜 重 的 2 %左 右 是 干 物 质 , 马 4
标 I 引 。
2 影 响 马 铃 薯 块 茎 品 质 性 状 的 遗 传 因 素
马 铃 薯块 茎 品 质 主要 由品 种 本 身 的 遗 传 特性 决 定 。 马
铃 薯 普 通 栽 培 种 ( o n m tbr u 都 是 同源 四倍 体 , 不 Sl u e sm) a u o 由 同 亲 本 杂 交或 轮 回选 择 而成 , 遗传 背 景 存在 不 同程 度 的差
马铃薯的块茎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马铃薯的块茎形成及其影响因素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 L. ),别名土豆、山药蛋、洋芋、地蛋、荷兰薯。
大江南北一年四季均有种植,发展迅猛,品种繁多,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 25%, 总产占世界的20%,是世界第一马铃薯种植大国。
马铃薯的种薯及各种加工产品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菜,它具有耐贮藏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特点,是北方地区主要冬贮蔬菜品种之一。
1.1马铃薯茎的形态马铃薯的茎包括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4种,它们虽然都是同源器官、但其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马铃薯的地下茎,即主茎的地下结薯部位。
其表皮为木栓化的周皮所代替,地下茎节数可略有增加。
每节的叶腋间通常发生匍匐茎ł~3个;在发生匍匐茎前,每个节上已长出放射状匍匐根3~6条。
1.2块茎的形成过程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始于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
匍匐茎顶端膨大时,最先是从顶端以下弯钩处的一个节间开始膨大,接着是稍后的第二个节间也进入块茎的发1.3块茎的生长、膨大和增重过程块茎的生长是一种向顶生长运动。
所以就一个块茎来看,顶芽最年轻,基部最年老。
块茎的膨大依靠细胞的分裂和细胞体积的增大,块茎增大速率与细胞数量和细胞增大速率呈直线相关。
块茎发育初期(块茎直径<0.5cm)是以皮层细胞的分裂和扩大为主之后是以髓部细胞的分裂活动为主。
块茎的大小与块茎的生长速率和生长时间有密关系但生长速率是影响块茎大小的主要因素。
块茎的体积与块茎绝对生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
1.4影响马铃薯块茎发育的因素1.4.1光照1.4.2温度1.4.3水分1.4.4土壤1.4.5营养马铃薯正常生长需要10多种营养元素,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氮(N)、磷 (P)、钾(K),马铃薯对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较少,三者的比例为4(K):2(N):1(P)其次是少量钙(Ca)、镁(Mg)、硫(S)和微量的铁(Fe)、硼(B)、锌(Zn)、锰(Mn)、铜(Cu)、钼(Mo)、钠(Na)等。
种植出来的马铃薯,常常出现劣质薯,啥原因呢?答案来了
种植出来的马铃薯,常常出现劣质薯,啥原因呢?答案来了由于马铃薯的适应性广,因此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种植,而且产量也很高,但是农民朋友在收获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劣质块茎,影响了马铃薯的商品性,给农民朋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那么,生产当中的劣质薯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预防呢?一、绿皮薯在收获的马铃薯块茎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块茎局部表皮变成绿色,在绿色薯皮下的薯肉也是绿色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绿皮薯。
绿皮薯中含有大量的茄碱,它也被称为龙葵素,人们大量食用以后会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1、绿皮薯发生的原因绿皮薯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垄小或者是播种时开沟浅、覆土过薄;还有可能是在块茎膨大期培土量不够。
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块茎在膨大发育过程中露出土面;或是将土层顶出缝隙,使块茎的局部暴露在阳光下,阳光直接照射,就会使得龙葵素的含量迅速增加,露出地面的块茎也会变成绿色,从而形成了绿皮薯。
2、绿皮薯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或防止绿皮薯的出现,我们就要把握好整地、播种和培土这几个环节。
种植时垄的大小要合适,适当加大行距和株距。
可以按行距35~40厘米起垄,在垄上开10~15厘米深的播种沟,播种后覆土10~15厘米。
另外,从花期开始,要及时向垄背上培土,即便是覆盖地膜的薯田也要在这个时期多次向地膜培土,每次培土的厚度约为5~6厘米。
绿皮薯二、麻子皮薯表皮上长有细小凹凸斑点的块茎叫麻子皮薯,麻子皮薯是由马铃薯疮痂病引起的。
由于被破坏的表皮组织形成的褐色斑点呈麻子状,所以农民朋友就习惯把它称为麻子病。
1、麻子皮薯的形成原因麻子皮薯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疮痂链霉菌入侵块茎皮层造成的,同时带病种薯也是传播这种病害的重要途径。
温度、土壤湿度和酸碱度是影响马铃薯疮痂病发生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
马铃薯疮痂病发病的适宜温度在23~25摄氏度之间,最低在10摄氏度,最高在30摄氏度。
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沙质土壤中,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率比较高。
马铃薯块茎理化特性、蒸制品质与阻抗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马铃薯块茎理化特性、蒸制品质与阻抗特性的相关性分析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马铃薯块茎的理化特性 (5)1. 维生素含量 (7)2. 膳食纤维含量 (7)3. 淀粉含量 (8)4. 矿物质含量 (10)5. 抗氧化物质含量 (10)三、马铃薯块茎的蒸制品质 (12)1. 蒸煮时间 (13)2. 蒸煮损失率 (14)3. 蒸煮口感 (15)4. 蒸煮香气 (17)四、马铃薯块茎的阻抗特性 (18)1. 电阻率 (19)2. 电导率 (19)3. 介电常数 (21)4. 阻抗谱特征 (22)五、马铃薯块茎理化特性、蒸制品质与阻抗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23)1. 理化特性与蒸制品质的相关性 (24)1.1 维生素含量与蒸煮口感的相关性 (25)1.2 膳食纤维含量与蒸煮损失率的相关性 (26)1.3 淀粉含量与蒸煮时间的线性关系 (28)1.4 矿物质含量与蒸煮香气的回归分析 (28)2. 理化特性与阻抗特性的相关性 (30)2.1 电阻率与电导率的相关性 (31)2.2 介电常数与阻抗谱特征的相关性 (32)3. 蒸制品质与阻抗特性的相关性 (33)3.1 蒸煮时间与电阻率的回归分析 (34)3.2 蒸煮损失率与电导率的回归分析 (35)3.3 蒸煮口感与介电常数的回归分析 (36)六、结论与讨论 (37)1. 研究结果总结 (38)2. 研究的局限性 (39)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40)一、内容概括本文档旨在分析马铃薯块茎的理化特性与其蒸制品质及阻抗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将概述马铃薯块茎的理化特性,包括其形态结构、化学成分、水分含量等。
阐述蒸制过程中马铃薯品质的变化,如色泽、口感、质地等。
探讨阻抗特性与马铃薯理化特性和蒸制品质的关系,分析其在马铃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综合分析这些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优化马铃薯加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马铃薯块茎性状对块茎损伤的影响
园 艺 学 报 2008,35(10):1455-1460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马铃薯块茎性状对块茎损伤的影响张建华,金黎平,谢开云,庞万福,卞春松,段绍光,屈冬玉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摘 要:研究分析了马铃薯块茎本身对块茎损伤影响显著的关键因素,从而为通过改善栽培条件、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等减轻马铃薯块茎损伤提供依据。
选用损伤性状差异显著的5个品种(系):Desiree、Russet Burbank、春薯4号、9637283和T D3822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表皮擦伤(SK)、内部损伤(I B)和损伤变色(BR)性状,同时测定块茎硬度等17个块茎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
分析可知:不同块茎指标对表皮擦伤和内部损伤的影响作用相似,与对损伤变色的影响作用差别较大。
Ca2+、酪氨酸和绿原酸共同对3种损伤起着较大的正向或负向作用。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本研究中多重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整体性较强,结论客观合理,回归系数易于解释,从而可为生产和科研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损伤;偏最小二乘回归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2353X(2008)1021455206Ana lysis of Pot a to Tuber Characters I m pact on Tuber Bru isesZHANG J ian2hua,J I N L i2p ing,X I E Kai2yun,P ANG W an2fu,B I A N Chun2s ong,DUAN Shao2guang,and QU Dong2yu3(Institute of V egetables and Flo w ers,Chinese A cade m 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B eijing100081,China)Abstract:The potat o tuber bruises can be alleviated by breeding ne w cultivar,i m p r oved agr onomy and enhanced ger mp las m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key fact ors affecting bruises.I n this research,the cultivars (cl ones)with p r o m inent difference in bruises,Desiree,Russet Burbank,Chunshu4,9637283and T D3822 were chosen as ex peri m ental materials.Data were taken f or skinning(SK),internal bruise(I B),and br owning(BR),as well as for17tuber indexes.Correlati on analysis was made,and then partial least2 squares regressi on(P LSR)model was established after P LSR analysis.Based on the model,tuber indexes measured had si m ilar i m pact on both skin bruise and internal da mage,but not for discol orati on.However, Ca2+,tyr osine and chl oregenic acid had re markable effects on all bruises variables,positively or negatively.It was shown that this model in the research had more advantages,such as str onger integrity,reas onable conclu2 si on,easily exp lainable regressive para meter,thus it can p r 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 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 r oducti on.Key words:potat o;tuber;bruises;partial least2squares regressi on在收获和流通的不同环节,马铃薯块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损伤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碰撞和压力(Baritelle&Hyde,2003),生态因素对损伤也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块茎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介绍了衡量马铃薯品质性状的主要指标,并分析了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长条件等,以期为提高马铃薯块茎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品质;影响因素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茄科(Solanaceae L.)茄属(Solanum L.)草本双子叶植物,是世界第4大粮食作物。
除作为粮食蔬菜外,马铃薯还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和多种家畜家禽的优良饲料。
马铃薯的价值与块茎品质紧密相关,且主要取决于块茎成分。
马铃薯块茎鲜重的24%左右是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另外,还包括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
1马铃薯品质性状概况
淀粉是衡量马铃薯品质的主要指标。
块茎鲜重的18%左右是淀粉,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0%,直链淀粉约占20%。
马铃薯淀粉结构松散、结合力弱,含有天然磷酸基团,这些特点使其具有糊化温度低、糊浆透明度高、粘性强的优点,因此,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马铃薯块茎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左右,包括游离氨基酸和酰胺酸,纯蛋白质含量仅占粗蛋白质含量的1/3 ~ 1/2[2]。
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大部分可溶于水,属于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需要基本相符,容易吸收和利用。
马铃薯虽然不是生产蛋白质的主要原料,但目前块茎蛋白质含量已经成为衡量马铃薯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马铃薯块茎糖分主要以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和蔗糖为主,其含量在低温储藏期间会增加。
马铃薯食品加工业对油炸薯条(片)加工原料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含量要求不高于鲜重的0.4%。
在马铃薯加工过程中,块茎中的还原糖会与含氮化合物的α-氨基酸之间发生非酶促褐变的美拉德反应,致使薯条(片)表面颜色加深为不受消费者欢迎的棕褐色[3]。
因此,还原糖含量的高低成为影响炸条(片)颜色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衡量马铃薯能否作为加工原料最为严格的指标。
2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遗传因素
马铃薯块茎品质主要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
马铃薯普通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都是同源四倍体,由不同亲本杂交或轮回选择而成,遗传背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块茎中各成分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早期的马铃薯栽培品种都是来源于原始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 subsp. Andigena)亚种的一个很小分支,遗传背景相对狭窄。
但随着近些年广泛选用马铃薯原始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 subsp. Tuberosum、Solanum tuberosum subsp. Andigena)和二倍体野生种(Solanum stenotomum、Solanum phureja)作为育种材料,选育出了一些抗逆境且品质优良的马铃薯新品种,拓宽了马铃薯育种的遗传基础,使得现有马铃薯品种间存在了更大的遗传差异。
3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生长条件
马铃薯块茎成分的含量是数量性状,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基础控制外,还因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马铃薯块茎品质是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生长条件则通过在各个生长阶段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而影响块茎的最终品质。
马铃薯是喜温凉气候的作物。
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的形成和积累,长期高温会导致单株小块茎增多、块茎比重下降、干物质向块茎中转移受阻,影响马铃薯的品质[6]。
另外,昼夜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干物质的积累[7]。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
在栽培马铃薯时,应该合理种植,避免植株间相互遮光,影响光合作用。
但是马铃薯块茎的形成要求短日照,黑暗而潮湿的条件有利于匍匐茎发育[8]。
虽然短日照促进块茎形成,但经长日照处理的植株一旦形成块茎后,便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短日照处理的块茎产量和干物质含量最终因受到茎叶生长抑制而不及长日照处理的高[9]。
马铃薯生育期间需水量大,水分亏缺会抑制或延迟块茎萌发,减少功能叶面积、降低光合速率,从而缩短植株绿色体的持续期,减少干物质的积累。
结薯期是马铃薯的需水关键时期,块茎形成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30%左右,块茎膨大期占50%以上,是耗水量最大的时期[10]。
但水分供应过多时,马铃薯块茎品质会下降。
土壤过湿或干湿交替会引起马铃薯块茎的次生生长,导致脐部淀粉水解成糖分以供应块茎生长部分的需要。
另外,生长期间降雨量过多也将导致VC含量及活性的降低[11]。
马铃薯块茎的生长发育与土壤结构、透气性、保水保肥性等紧密相关。
土壤结构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过程中同化物向块茎中运输,提高干物质在块茎中的分配率。
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制约着块茎的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的积累,尤其在块茎形成和膨大期。
另外,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要求微酸性土壤。
马铃薯在pH值为4.8~7.0的土壤中生长比较正常,碱性易造成块茎粗皮和发生疮痂病[12]。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些营养元素,而土壤中营养元素水平有限,且其种类和含量也因土壤质地不同而不同,因此,需要针对马铃薯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求而相应施肥。
目前,马铃薯栽培主要施用氮(N)、磷(P)、钾(K)肥和有机肥,另外,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也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马铃薯病害主要包括:病毒病、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
危害马铃薯的虫害主要是蚜虫、马铃薯瓢虫和地下虫害。
马铃薯病虫害不仅会造成减产,而且还会降低块茎品质,因此,需要综合防治。
目前,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主要通过使用无病、抗病种薯为主,结合药剂和作物轮作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选育和引进马铃薯优良品种是改善块茎品质的主要措施。
综上所述,在进行马铃薯引种工作时,除要选用优良品种外,还要考虑生长条件对块茎品质即将带来的影响。
4参考文献
[1] PETER E,FORREST S,EMPERATRYZ P.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properties of starches from Xanthosoma sagittifolium(tannia)and Colocassia esculenta(taro)[J]. Cargbohydrate Polymers,2005(60):139-145.
[2] LACHMAN J,HAMOUZ K,DVOK P,et al.The effect of selected factors on the content of protein and nitrates in potato tubers[J].Plant Soil Environment,2005(51):431-438.
[3] SILV A E M,SIMON P W.Genétic,physiolo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arcylamide concentration in fried potato products[J].Chemistry and Safety of Acrylamid in Food,2005(561):371-386.
[4] 张培英,吕文河.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J].马铃薯杂志,1995(9):21-24.
[5] HLU?譒EK J,J?譈ZL M,EPL J,et al.The effect of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on its concentration in potato tubers[J]. Chemicke Listy,2005(99):
515-517.
[6] HA VERKORT A J,BOERMA M,VELEMA R,et al. The influence of drought and cyst nematodes on potato growth[J].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1992(98):179-191.
[7] TIBBITTS T W,BENNETT S M,CAO W X.Control of continuous irradiation injury on potatoes with daily temperature cycling[J].Plant Physiology,1990(93):409-411.
[8] CLARK C F. Development of tubers in the potato[J].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Bulletin,1921(58):27-29.
[9] 刘梦芸,蒙美莲.光周期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是对激素的调节[J].马铃薯杂志,1994(8):193-194.
[10] 门福义,刘梦芸. 马铃薯栽培生理[J].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1995.
[11] 刘后利.农作物品质育种[M]. 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2] 孙周平. 根际环境因子对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1(32):3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