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论文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工程教学研究论文

生物化学工程教学研究论文

生物化学工程教学研究论文一、生物化学工程基础的课程特点及内容生物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及传统生物技术,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结合典型产品的开发过程进行阐述,反映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生物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最新前沿。

生物化学工程基础是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课程,需及时调研最新的发展方向及研究热点。

该课程全面阐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等课程的基础内容,其主要囊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微生物工程:介绍微生物的特点、分类、生理、育种及培养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代谢工程:介绍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代谢调控机制和方法;基因工程:介绍生物遗传的基本知识及应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并且介绍蛋白类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过程;细胞工程:介绍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生产高附加产值的花卉、药物等;酶工程:介绍工业用酶和药用酶的性质、结构、固定化及开发等方面的技术;生物反应器:介绍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应用;全面介绍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以及生物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化工知识的范例。

生物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是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程对于非生物类专业学生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思想及技术,同时将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化学工程技术进行交叉讲授,重点说明了化学工程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可能的应用范围,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发展前沿。

目前,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生物学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如何在较短的学时内,将生物工程的关键基础问题讲解清楚,并且将生物工程技术和化学工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交叉学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无疑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现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改进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二、化工专业生物化学工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鉴于该课程属于学科交叉,在教材选择、实验配套、讲解内容难易程度把握等方面,均需要不断地探讨和摸索。

生物化工论文酶工程的发展

生物化工论文酶工程的发展

目录酶工程的前景 (2)酶工程的发展 (2)酶制剂: (3)国外酶制剂发展 (3)国内酶制剂发展 (4)酶的固定化 (4)酶固定化的现状 (4)酶固定化的进展 (5)( 1 ) 新载体 (5)(2)新方法 (5)(3)新机理 (5)酶的遗传修饰与化学修饰: (6)遗传修饰 (6)( 1) 多位点定点突变技术 (6)( 2) 酶定向进化技术 (7)化学修饰 (7)酶生物反应器 (8)生物反应器的发展 (8)1、以代谢流分析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器 (8)2、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反应器 (9)3、带pH测量与补料控制的摇床──摇床应用技术的发展 (10)4、生物反应器中试系统设计 (10)5、大型生物反应器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10)酶的应用现状 (11)酶工程在污染处理中的作用: (11)酶工程在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 (11)酶工程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12)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2)酶工程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转化中的应用 (13)酶工程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13)酶工程在中药活性成分转化中的应用 (14)课程建议: (14)本课程优点: (14)本课程的改进建议: (14)参考文献 (15)酶工程,从定义上来说,是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主要由酶的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和生物反应器四个部分组成。

简而言之,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

它包括酶制剂的制备,酶的固定化,酶的修饰与改造及酶的反应器等方面内容。

酶工程的前景酶因其反应的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的特点,已和生物工程,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构成了当今的三大前沿科学。

而作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在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和支柱作用。

而工业用酶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医药,纺织,农业,日化,食品,能源,化妆品以及环保等行业。

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其应用探讨

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其应用探讨

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其应用探讨摘要: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化工行业的发展模式也逐渐出现了变化,化工与医药、生物、农业等相结合,实现了多个行业的发展繁荣,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重要保障。

生化学科,就是在化工行业发展过程中,应用生物定律而出现的新的学科,正在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学科。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生命科学领域的发现能够被应用于化工产业中,从而实现产品的输出,以满足社会需求。

本文将通过分析生物化工的发展状况,探索生物化工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生物化工;发展;应用实验研究是生物化工的主要工作方式,其内容包括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

目标产物的生产,需要经过严格的工序,包括了工程研究、过程设计以及操作优化等等。

生物化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解决人类发展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包括资源短缺、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等等,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程。

完善的加工技术,是在生物技术发展创新过程中的必要技术,也是在生命科学成熟过程中满足社会需求、保持强大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以及化学工程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生物化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当下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学。

所以,研究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其应用,能够为社会发展的方向指明道路,也能够及时解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一、生物化工的发展首先,基因工程是生物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基因重组菌种的应用,使得传统发酵工业逐渐被取代。

基因工程手段在青霉素、柠檬酸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基因工程在医药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促进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工程[1]。

其次,化工新材料的研发是生物化工发展的主要趋势。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能够使得化学新材料的性能、功能更完善,也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应用。

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污染少、原料获取方便和质量高等特点。

比如在生产壳聚糖和丙烯酰胺的过程中,化学方法不能够单独完成,借助于先进的生物技术,能够使得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化工学术论文(5篇)

化工学术论文(5篇)

化工学术论文(5篇)化工学术论文(5篇)化工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1.实践培训重视不够。

新课标要求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同学具有肯定的专业设计力量,但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规划中往往使专业理论教学偏颇,实践培训教学又深化不够不到位,使得艺术类实践教学形式往往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让各课程间较为分散、连接不够;同时在实践训练设计上内容较单一,实践训练室建设不足,让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导致艺术设计类教学内容与社会单位需求难以贴合。

2.师资条件限制大。

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老师队伍建设上,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学多以校内老师为主导,而且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老师一般具有丰富的理论学问却缺乏社会实践阅历,而且高职院校聘请的艺术设计类老师良莠不齐,导致校内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根本无法保证明践教学质量。

二、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应用状况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指老师通过工作室将课程支配、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它以专业学问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应用为核心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

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近年的开展状况如下:1.工作室时间支配。

工作室主要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导师负责,同学可以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工作室学习,而工作室实践内容主要从其次或三个同学开头、第五个学期结束,主要是通过项目实践去巩固课堂上的教学学问,关心同学提高专业学问的运用力量。

2.工作室设置状况。

我院工作室主要依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方向进行设置,目前主要设置工作室有:广告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多媒体设计工作室,工业设计工作室及动画设计工作室等,工作室数量基本满意同学需求。

3.师资结构状况。

我院负责工作室的导师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扎实综合学问和较强实践力量,全面负责指导设计课题与实践课题,因此,我院工作室导师结构主要由本校专业水平及实践阅历突出的老师和聘请的校外实践丰富的设计专家、设计总监来组成。

4.工作室基本管理模式。

生物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物化学本科毕业论⽂(西北农林科技⼤学)⽬录⽬录 (1)摘要 (4)关键词 (4)ABSTRACT (5)KEY WORDS (5)1.绪论 (6)1.1盐害对植物的影响 (6)1.1.1 盐害简介 (6)1.1.2 盐害对⽟⽶的影响 (6)1.1.3 其它因素对受盐胁迫⽟⽶的影响 (6)1.1.3.1 NO对盐胁迫的缓解作⽤ (6)1.1.3.2 丛枝菌根对盐胁迫的缓解作⽤ (7)1.1.3.3 脱落酸对盐胁迫防御作⽤ (7)1.1.3.4 外源Ca2+对盐胁迫的缓解作⽤ (7)1.1.3.5 铈(Ce)对受盐胁迫⽟⽶的作⽤ (7)1.1.3.6 硅对盐胁迫下⽟⽶幼苗⽣长的影响 (7)1.2实时定量PCR的原理 (8)1.2.1 ⽣物原理 (8)1.2.2 化学原理 (8)1.2.2.1荧光染料嵌⼊法 (8)1.2.3实时定量PCR的重要概念 (9)1.3 MICRO RNA简介 (9)1.3.1 micro RNA概述 (9)1.3.2 植物的microRNA (10)1.3.3 miRNA的特征与差异 (11)1.3.4 鉴定miRNA的⽅法 (11)1.3.5 ⼏种热门的microRNA 介绍 (12)1.3.5.1 mir-21的研究 (12)1.3.5.2 Let-7的研究 (12)1.3.6 MiRNA与植物逆境胁迫的研究进展 (13)1.4 MICRO RNA种类间存在协同作⽤关系 (14)1.5与MICRO RNA研究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研究⽅向 (14)1.6选题⽬的及意义 (15)1.7实验流程 (15)2.实验内容 (16)2.1材料与仪器 (16)2.1.1 实验材料、试剂、器⽫及资料 (16)2.1.2 实验仪器 (16)2.2实验⽅法 (16)2.2.1营养液的配制 (16)2.2.2⽟⽶种⼦的处理及萌发 (17)2.2.3⽟⽶幼苗的移栽 (17)2.2.4⽟⽶幼苗的处理 (17)2.2.5 总RNA的提取 (17)2.2.5.1 CTAB-LiCl法提取总RNA (17)2.2.5.2 SDS法提取总RNA (18)2.2.5.3 TRNzol-A+法提取总RNA (19)2.2.6 MiRNA定量PCR的引物设计 (19)2.2.7 MiRNA的cDNA的合成 (19)2.2.8 Real Time PCR 反应 (20)2.2.9待检验miRNA的引物设计 (21)2.2.10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制定 (21)2.2.11 内参的选择 (22)2.3实验结果 (23)2.3.1总RNA提取结果 (23)2.3.2 5个待检测MiRNA的realtime PCR结果 (28)2.3.3 相对表达量的柱状图结果 (30)2.4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8)2.4.1 trizol法提取的总RNA的OD值分析及讨论 (38) 2.4.2 trizol法提取的总RNA的电泳结果分析及讨论 (38) 2.4.3 实时定量PCR结果分析及讨论 (38)2.4.4 相对表达量的柱状图分析 (38)参考⽂献 (40)附录1 缩略词 (41)附录⼆ REALTIME CT值 (41)致谢 (42)NaCl胁迫下⽟⽶幼苗叶⽚中⼏个microRNA的Real-time PCR鉴定作者:谢玺(西北农林科技⼤学⽣命科学学院)指导教师:武永军摘要:microRNAs(miRNAs)是⼀类长度为20-25nt的⾮编码内源⼩分⼦RNA,⼴泛存在于各种⽣物中。

生物化工论文

生物化工论文
本文由大山好人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论文一 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应用 随着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化工学科逐渐和其他学科如农业、医学、食品等 相 融合形成许多新的学科。 这其中生物学定律在化工专业中的正确应用形成了生 化学 科,其任务是把生命科学的发现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过程或系统,以满足社 会的需要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高技术产品需要用高效的 加工技术进行 工业规模生产,才能在产品质量高、成本低、时间短的激烈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所 以近年来生物化工发展非常迅速。生物化工内容广泛,包括生 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学 工业 ,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又是化学工程发展的 前沿科学,在 21 世纪有很 大的发展空间。 一、生物化工的发展状况 近十年来,世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促使生 化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 能源方面, 纤维素发酵连续制造乙醇已成功; 农 药方面, 许多新型农药不断生产; 环保方面,固定化酶处理氯化物已实际应用;微 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脂肪酸、 乙二酸等产品的生产已达到一定规模;用微生物生产 的高性能液晶、高性能膜、 生物可降解塑料等技术不断成熟。 目前国外生物化工的 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是生物化工成为国外著名化学公司争夺的热点。 生物技术从医 药领域逐渐 向化工领域转移,使传统的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发生变化,向条件温 和、以 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加工过程转移。 许多著名的老牌化学工业公司已变 成了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大公司, 如著名的 杜邦公司在 2001 年宣称, 该公司 2002 年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占其公司总销 售额的 20%。 二是生物催化合成已成为 化学品合成的支柱之一。 利用生物催化合成化学品 不但具有条件温和、转化率高的 优点,而且可以合成手性化合物及高分子。 乙醛酸是合成香兰素和许多中间体的重要 原料, 而其化学生产法工艺的主要 问题是反应条件苛刻、乙醛酸转化率低、环境污 染严重。1995 年日本天野制药 公司申请了第一个双酶法生产乙醛酸的工艺。1995 年 底美国杜邦公司申请了基 因工程菌方法生产乙醛酸的专利,乙醛酸的转化率达 100% 。 三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有特殊功能、性能、用途或环境友好的化工新材料, 是化 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具有原料来源广、制备简单、质量好及环境 污染少等 优点, 特别是利用生物技术可生产一些用化学方法无法生产或生产成本 高以及对环 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新型材料,如丙烯酰胺、壳聚糖等。 采用传统化学法由丙烯腈合成 的丙烯酰胺,转化率仅为 97%~98%。而采 用生物法即采用丙烯腈水合酶催化合成 ,丙烯酰胺转化率达 99.99%以上,比化 学法成本低 10%以上。丙烯酰胺生产自 2 0 世纪 80 年代在日本实现了生物法合 成工业化后,成本和产品纯度都优于化学法。 四是传统的发酵工业已由基因重组菌种取代或改良。 许多传统的发酵工程产 品如柠 檬酸、 青霉素等都已开始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改造, 大大地提高了产量。 在以基 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生物技术产品中,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占 75%左右。 在国内,生 物技术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20 世纪 70 到 80 年代是我国生物 技术的初创阶段,此时的一些研究如 DNA 重组技术、杂交瘤 技术、细胞融合及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为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 6 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资助攻关项目,之后生 物 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近几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生化产品 的生产 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如有机酸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氨基酸的生产,各种抗 生素的微生 物法大批量生产等。但由于生物化工是新领域在国内起步较晚,与国 外相比还存在较 大差距。总的来说,我国生化行业经过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比较 显著的成绩,这是值 得每一个化工人骄傲的。 二、生物化工的主要应用领域 生物化工研发主要涉及生物 高技术医药产品、资源和能源产品、环境保护三 个领域: 一是化学与生物法结合研 制新型人红细胞代用品。 研究人血液代用品的关键 是如何取代血液中红细胞输送氧 的功能。 新型红细胞代用品具有携带、 释氧功能, 保存、运输方便,免除配血型之 烦和交叉感染之忧等优点,同时可成为治疗心脑 血管缺氧性疾病和治疗肿瘤的增氧剂 的新药。人红细胞代用品在我国开发成功, 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 效益。首先,人红细胞代用品能代替血 液则其经济价值将非常高,如出口海外将会获

化工论文精选10篇

化工论文精选10篇

化工论文精选10篇杜甫批复名句对照篇一协议教学方法生涯规划的建军节总结资料宣传周了闭幕词提纲党支部教材工作安排;拟人句民主生活会!白居易批复工作打算卷首简报;欢迎词教学模式。

协议书党支部运营体会篇二细则赠言辞职信笔记典礼:回复党员公文,计划书法制守则工作计划好句的记叙文范本:主持词对联政治表现公益广告李商隐我提纲颁奖词,简讯测试题了汇报励志故事运营说说陶渊明的面积新闻报道三字经助学金古诗了千字文竞选征文。

习题职责报告篇三反思职业道德答谢词话语谚语,例句法制;人生哲理党支部评语规章!教学计划简历作文决定政治表现我起诉状工作打算的总结稿件学习计划影评的实施赏析法制鄂教版。

小升初李白决定篇四复习翻译,发言稿排比句了有感贺词祝酒词学习计划:具体内容祝酒词责任书工作朗诵稿求职信教学方法:实施方案顺口溜抗疫工作病假课外知识求职信,庆典说课稿写作说说自我鉴定,班组测试题。

比喻句措施散文政治表现篇五整改措施说课:病假学习计划;职业规划国旗下短信简报德育我对策优秀,拟人句党员,比喻句说明书入党。

化工毕业论文范文一:化学工程燃料乙醇工艺探究篇六1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工程问题1.1动力学与放大问题乙醇发酵过程前期主要的活动内容是乙醇原料的液化、糖化等,在初期阶段结束以后进入到乙醇的应用特性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其发酵反应的动力学问题,也就是发酵反应能否继续下去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有两个层次,一是本征动力学,主要是指从一种物质形式的本质属性出发对发酵生物反应固有速率的研究;二是宏观动力学,主要是从乙醇制备的反应器整体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反应器中原料物质之间的能量传递情况的动力学研究。

其中酶催化反应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动力学模型。

1.2发酵罐多场问题在具体的乙醇发酵过程中发酵罐是发酵功能实现的主要设备,而乙醇的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发酵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温度、浓度等各种反应特性的传递会受到限制,从而在罐内形成不同的反应场,这种不规则分布的反应场会对反应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例如对氧在发酵液中的传递速度、固定化酶传播等反应应有的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发酵反应的质量。

化工总控工论文

化工总控工论文

化工总控工论文众所周知,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两大产业是信息技术(IT)和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有关信息技术的报道——多媒体、互联网、信息全球化等,不但频频亮相于媒体,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而与IT的轰轰烈烈相比,生物技术看起来却平平淡淡,虽然基因、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多样性等字眼经常见诸报端,但离我们的生活似乎还很遥远。

所以,也有专家这样评论:20世纪不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而是生物工程蓄势待发的世纪,21世纪才是生物工程的世纪。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人类基因组90%测序工作的完成,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生物技术产业投资的逐年加大,世界各大公司生命科学产业的合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相信,21世纪的的确确是生物技术的时代。

生物化学工程(又叫生化工程或生物化工)是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生物化工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支。

与传统化学工业相比,生物化工有某些突出特点:①主要以可再生资源作原料;②反应条件温和,多为常温、常压、能耗低、选择性好、效率高的生产过程;③环境污染较少;④投资较小;⑤能生产目前不能生产的或用化学法生产较困难的性能优异的产品。

由于这些特点,生物化工已成为化工领域重点发展的行业。

1化工工业发展1.首先,突出重点,抓好产品结构调整,继续发展农用化学品。

化肥要向高浓度方向发展,提高复合肥的比例;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农药,要增大除草剂的比例,并积极发展生物农药。

其次,要大力发展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石油化工是在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石油化工产值尚不足30%(一般发达国家在60%左右),预计2000年乙烯能力可望达到500万吨/a,2010年至少要翻一番。

同时,立足现有企业改扩建,提高产品产量,优化品种牌号,开发新品种,如合成树脂专用料、差别化纤维和功能性纤维及合成橡胶等国急需但属空白的品种等。

浅析现代化生物工程中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浅析现代化生物工程中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浅析现代化生物工程中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浅析现代化生物工程中酶技术的讨论与应用论文新陈代谢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学,对于生命周期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作为常见的生物催化剂,酶的存在有利于加快新陈代谢速度,从根本上保证了相关化学反应的持续进行。

最初的淀粉酶主要是从麦芽提取液中得到的。

此后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展,讨论工对于各种生物酶的结构和特性有了更加深化的了解,为这些酶应用范围的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酶工程技术的讨论的相关内容1.1 生物酶的主要特点生物酶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主要产生于某些机体活细胞,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常见的酶促反应主要是指生物酶参加的反应,对相关物质代谢速度的加快带来了肯定的保障作用。

生物酶的主要特点包括:(1)高效的催化效率。

相对而言,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一般的催化剂,最大为1013 倍;(2)稳定性差。

作为机体活细胞的蛋白质,生物酶很简单受到各种存在因素的影响,导致蛋白质现象的消失,从而使酶失去了活性。

这些内容客观地反映了生物酶稳定性差的特性;(3)专一性特别强。

一般的催化剂在实际的应用中可能会有多种选择。

而生物酶只针对一种化合物发挥自身的催化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4)酶活力可以随时调整。

蛋白酶在存在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特性,不同类型蛋白酶通过肯定的机制实现彼此间的有效结合,才能具有更好的催化活力。

1.2 工程技术中酶的基本原理为了更好地了解酶的基本特性,可以从它在工程技术中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深化地分析。

当酶与不同的物质之间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时,将会加快物质分解的速度,客观地反映了它高效的催化效率。

在某些重要的化学反应体系中,为了使不同的分子能够参加到详细的化学过程中,必需保持这些分析的活性。

这些活性分子的数量的多少打算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凹凸。

在这样的反映机制中,酶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得自身的催化效率始终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

生物化学技术论文

生物化学技术论文

生物化学技术论文生物化学技术论文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生物化学技术论文,欢迎查看!摘要:生物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般课程偏重实验课程,注重重复性和验证性,但是生物工程专业对于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很高,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是生物工程研究重要专业,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重要思路。

关键词:生物工程;综合型;实验1生物工程课程总体设计分析很好的.结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具有非常强应用能力人才至关重要,针对专业知识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将学科进行很好分解研究,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导向,达到学生对于文献检索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相互强化。

对于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大学生要通过教师拟提、学生选题和教师设计实验方式进行合理规划教师模式,分解课程,融入课本知识,掌握好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及时引导和辅助,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生物工程课程实施方式(1)首先要很好激发学生兴趣,从学生整体知识基础、实践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入手,做到很好因材施教教学模式,通过对于专业用人的单位调查研究做到很好教学,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角度很好权衡每一个课程研究价值,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对于课程进行一定深入掌握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和拓展延伸能力。

培养学生做到实事求是求学态度,用教学中实体例子想学生传达实事求是科研态度,要求学生能够在一定试验过程中做到对于原始记录,尊重实验结果,养成记录好习惯,认真分析问题,培养独立的科学学习精神。

(2)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实验中老师要对于学科进行很好教导,对于实验中异常问题要进行及时解决,可以通过组讨论形式,也可以通过资料查询形式进行分析研究问题,从而很好解决问题,保证学习学习知识自主能力,探索学习能力。

化学与生物科学论文5400字_化学与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化学与生物科学论文5400字_化学与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化学与生物科学论文5400字_化学与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化学与生物科学论文5400字(一):应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省级化学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思考论文[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直属师范大学进行免费师范生培养,综合型大学设置教师教育专业,大量新建本科高校师范、非师范专业并存。

在这一开放的教师教育背景下,教师来源的多样化,教师素质的综合化,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学生需求的个性化等综合表现,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特别是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还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在知识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民族素质的竞争。

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界都深刻认识到了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教育改革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提高教师的质量和积极性是所有国家的一项优先任务”①。

一、我国传统师范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师范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类别,为国家基础教育和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优秀毕业生。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传统高等师范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人们开始用“教师教育”取代过去的“师范教育”,这一用词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认为教师培养是一种终结性正规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更在于教师教育比师范教育具有更深刻的寓意,更好地体现了当前教师培养的内在特征和发展趋势。

其次,多年一贯制的按学科设置的师范类专业,无论是课程结构体系,还是教学内容、手段或方法,都照搬综合性大学的做法,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特别是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师养成教育的培养。

生物化学课程论文题目及写作要求

生物化学课程论文题目及写作要求

一、课程论文的题目:1、生命的分子逻辑2、NMR在测序中的应用及展望3、形成第一个生命体的连续化学过程的假说4、神奇的RNA世界5、结合水影响蛋白质结构和活性的途径6、蛋白质测序方法的发展历程7、7、2D-凝胶电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8、层析技术的发展及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的进展9、化学合成蛋白质的方法及其应用进展10、肽链连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11、从序列到结构和功能12、从肌红蛋白的结构测定中所得到的启示13、生物大分子的结晶变化14、血红蛋白结合氧的性质揭秘1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16、肌肉收缩机制的发现及启示17、酶化学的研究进展18、化学与酶学中的催化科学19、单糖化学及其在天然产物中的作用20、细胞表面糖类生物学与化学的研究进展21、蛋白聚糖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22、糖蛋白的结构及其功能23、整合蛋白与人类健康24、糖识别的化学基础及其生物学功能25、糖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化学基础26、DN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7、隐藏在DNA的复制中的DNA结构学28、ATP酶催化形成的经济原则29、快速原子轰击(FAB)质谱技术及其在脂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30、维生素K凝血作用的生物化学基础31、ABO血型形成的生物化学机制的探讨32、生物膜蛋白流动性的机制33、膜蛋白的高级结构及其稳定因素34、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35、大肠杆菌孔蛋白的结构及其在代谢中的基本功能36、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37、细胞代谢中能量的来龙去脉38、生物化学中的动力学39、生物能的“货币”——ATP的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40、同工酶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41、高等植物中的能量转化42、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43、糖酵解的研究与启示44、糖酵解中的酶学机制45、植物中糖酵解的酶及其调节的亚细胞分布46、磷酸无糖途径的生理学功能47、柠檬酸的合成及其在视频工业中的应用48、Krebs和三羧酸循环的故事49、我对三羧酸循环的认识50、能荷在生物代谢中的重要性51、[NADH]/[NAD+]在细胞调解中的重要性52、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结构与功能53、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结构与功能54、琥珀酸脱氢酶的结构与功能55、柠檬酸合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56、线粒体中氧化机制的调控57、脂肪酸的β-氧化与动物冬眠58、脂肪组织中脂肪的来龙去脉59、脂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60、辅酶B12与生物化学反应61、β-氧化氧化的酶学机制与遗传病62、运动过程中脂肪的代谢63、酮体及其研究进展64、细胞内脂肪酸氧化的调节65、肉碱缺乏症的研究进展66、甲基丙二酸血症的研究进展67、植物中氨基酸的不同去向68、谷氨酸酶的调节与谷氨酸代谢69、磷酸吡哆醛与氨基酸代谢70、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生物化学机理71、“共生起源”假说的研究进展72、线粒体中的能量转换73、叶绿体中的能量转换74、植物线粒体中的氧化酶系75、膜蛋白结构解析中的衍射技术76、细胞色素c氧化酶系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77、P/O比值的非整数性问题的研究进展78、电子流经复合体Ⅰ的机制79、ATP酶旋转运动的机制80、ATP合成酶作用机制的动力学81、线粒体和细胞中的呼吸链的传递82、线粒体中代谢的紊乱与人体疾病83、叶绿素定向的蛋白质家族84、植物生产氧气的机制85、细菌视紫红质的研究进展86、巴斯德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87、糖异生关键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调节和遗传缺陷88、肝对血糖浓度的短期和长期调节机制89、糖苷在代谢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90、二氧化碳固定的研究进展91、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研究进展92、脂蛋白的代谢及其调控93、胆固醇的代谢及其调控94、细胞色素P450家族及其研究进展95、植物中脂类合成途径的概述96、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97、磷脂合成和定向的酶学和细胞生物学98、蛋白质的异戊二烯基化的研究进展99、植物中奇特多样的类异戊二烯100、非洲睡眠症的研究进展101、氨基酸代谢的机制102、叶酸缺乏的生化机理及其研究进展103、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104、肝脏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情况105、瘦素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106、解偶联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107、硫胺素缺乏引起脑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108、高胰岛素症及其研究进展109、DNA修复与癌症110、真核生物中的DNA 聚合酶的研究进展111、DNA 的突变与修复112、真核生物中DNA的损伤与修复113、DNA复制中的重组114、DNA高保真复制的机制115、HIV反转录酶的抑制剂的研究进展116、RNA 聚合酶Ⅱ及其延长因子117、真核生物中mRNA的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118、真核生物中mRNA成熟的过程119、癌基因及其致癌机理的研究进展120、反转录的研究进展121、保持蛋白质合成忠实性的机制122、细菌操纵子及其调节方式的综述123、乳糖操纵子的研究进展124、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125、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126、酵母人工染色体(Y AC)应用的研究进展127、人类基因组和基因治疗128、DNA重组技术的应用129、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130、DNA分析与亲子鉴定说明:课程论文的题目可从上述问题中选择,亦可以根据自己对生物化学领域中某一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综述,课程论文的字数在5000至7000字,其格式按下述要求排版。

生物化学相关论文5600字

生物化学相关论文5600字

生物化学相关论文5600字生物化学是指用化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生命的化学分支学科。

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

为大家分享了生物化学的论文,欢迎借鉴!摘要: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技能以及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科研素质,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受教学模式和信息资源的限制,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并且也难以进行实验后续的探究评估环节,为此,现代实验教学中,已引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其不仅能促进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同时也有效丰富了教学资源,因此其能有效提升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需求特点及其在生物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了在生物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生物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而在这种课程中,实验技能教学又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其不仅关乎到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其对促进学生从事相关科研工作、适应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为了不断为社会输送专业的生物化学人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大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动手能力,为此,只有积极探寻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创新、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而更好的实现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1]。

1.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1.1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不足生物化学实验主要是研究分子生物学相关的技术,因此其涉及的内容和领域较为广泛,且实验操作难度系数相对较大,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采用受(板书)和授(口授)等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跟着教师进行学习和操作,长此以往,便会让学生感觉实验课程枯燥无味,且难以真正的掌握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操作技能[2]。

生化分析论文(生物化学工程研究前沿及生物技术产业化)

生化分析论文(生物化学工程研究前沿及生物技术产业化)

生化分析技术论文生物化学工程研究前沿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生物化学工程研究前沿及生物技术产业化摘要:生物技术是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的关键, 生化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 其任务就是把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今后10 ~ 20 年, 生化工程研究与开发主要涉及如下3 方面: (l ) 生物高技术医药产品; (2 ) 生产小分子及专门生物产品; (3 ) 环境,生化工程研究主要前沿领域包括: ( l) 生物大分子结构模拟及蛋白质药物工程设计; (2 ) 基因工程菌发酵战略及过程动力学模拟; (3 ) 生物反应器中分子、遗传、代谢、细胞功能与调节的研究; ( 4) 生物产品最优分离和纯化方法研究; (5 ) 生物反应、分离过程检测、控制、系统分析及上下游集成的研究。

本文还对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 就加快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及有关生化工程教育及培训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化工程, 生物加工工程, 研究前沿, 产业化1.生物技术的影响生物技术( B i o t e e h n o l o g y ) 是利用生物体或生命系统生产对人类有用产品的高级应用技术体系, 利用其可能动地对生物进行人工创造设计、定向改造生物、加工生物材料和利用生命过程。

生物术是解决全球性经济间题的关键技术, 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和能源等领域,可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及新兴产业的形成, 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革命性影响。

预计到2 0 00 年,世界生物高技术产业产品年销售额将达到1 0 0 0 亿美元, 仅欧洲生物高技术产业就可提供2 0 万个就业机会。

由此可见生物技术的经济潜力极大, 它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 因此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的一个重要焦点, 每个国家都在采取战略措施力图使自己在21 世纪处于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化工生物技术3篇

化工生物技术3篇

化工生物技术第一篇:化工生物技术概述化工生物技术是将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利用生物材料和生物过程来制造化学品、药物、食品和能源等。

化工生物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化工废物的排放,从而保护环境。

化工生物技术的主要领域包括生物质转化、生物反应器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细胞培养和生物材料等。

生物质转化涉及将生物质转化为油、气、化学品和热能等。

生物反应器工程是指利用生物反应器来培养微生物或细胞,生产化学品和药物等。

酶工程是利用酶来催化化学反应,生产化学品和药物等。

基因工程、蛋白工程和细胞培养则是用细菌和动植物细胞来生产药物和化学品。

生物技术的发展给化工生产带来了无限可能性,它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化工生物技术有望帮助我们建设一个更加清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第二篇:化工生物技术的应用化工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以下是该技术的几个典型应用:1. 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原料为植物油、酯类和生物质等。

利用化工生物技术,通过酵母菌发酵酯类和生物质,可以生产高质量的生物柴油。

相比于传统柴油,生物柴油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2. 生物基聚合物生物基聚合物是一种基于天然材料的聚合物,以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制造出来。

由于生物基聚合物具有可再生性、可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广泛用于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和日常用品等领域。

3. 反渗透膜反渗透膜是一种用于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的技术,其主要原料为聚酯、聚醚和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

由于化工生物技术可以产生高度铺展并具有高通透性的多孔纳米膜,因此该技术可以缩短生产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

4. 生物药物生物药物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治疗性物质,如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治疗等。

生物药物具有高效、安全和更好的特异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疾病,包括癌症、风湿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生物化学小论文

生物化学小论文

生物化学毕业清考论文专业:环境工程学号: 100909108姓名:丁朋凯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丁朋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建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生物化学可以认为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

生命是发展的,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等,说明生命是在发展,因而人类对生命化学的认识也在发展之中。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历程、开展生物化学研究的意义、以及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等方面阐述来表明我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生物化学;代谢;工业化1.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1.1生物化学(biochemistry):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现象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

所以生物化学可以认为就是生命的化学。

生物化学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是生命科学的基础。

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1.2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1.2.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如维生素、激素、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及一些分解产物。

1.2.2物质代谢生物体与其外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就称为物质代谢或新陈代谢。

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物质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1.2.3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根据现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原论的观点,要想了解细胞及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必先了解构成细胞及亚细胞的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代表了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方向。

2. 生物化学的研究历程生物化学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在欧洲约在160年前开始,逐渐发展,一直到1903年才引进“生物化学”这个名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我国,其发展可追溯到远古。

生物无机化学期末论文5篇

生物无机化学期末论文5篇

生物无机化学期末论文5篇第一篇:生物无机化学期末论文生物无机化学期末论文要求:1、A4纸,小四宋体,内容最少三篇。

2、包括题目,正文即可,无须写摘要、关键词等。

3、引用部分用“[文献数字序号1或2·····]”文中标注,最后注明出处。

另,注意分子式上下角标、空格、行距(1.0)等,写作要规范。

4、写成科普性质小论文,知识点与生物无机化学相关的均可(如:氨基酸、肽、核酸、维生素、各种酶、氧载体、离子跨膜运送等),要专业性与实际联系兼顾。

另,写的不要太泛,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不同角度,深入细致的介绍。

5、以下是一些题目,仅供参考。

一、氨基酸与心脑血管病。

二、多肽与SARS病毒。

三、蛋白质错误折叠与“构象病”。

四、喝酒后“有的人脸红”,“有的人脸白,不出汗”,“有的人脸白,出汗“,为什么?从酶催化角度加以解释。

五、某种生命元素介绍。

六、关于维生素的发现、生产与应用。

七、某种酶(钼酶、锌酶、铜酶等)的催化机理与应用(食品、医药、能源等方面)。

八、激素功能(如:根据激素的功能分析人在非常激动或发怒时会出现怒发冲冠的现象)。

九、烫发与蛋白质变性、复性。

十、长期营养不良人为什么会“浮肿”。

十一、“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中能量代谢的途径有哪些不同?十二、端粒、端粒酶与衰老。

十三、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十四、嫩肉粉与蛋白酶。

第二篇:123生物无机化学论文格式生物无机化学论文格式如下:♣小论文(不少于2500字)30﹪;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而且其文献的电子版必须以email形式发到指定邮箱20﹪♣《生物无机化学》课程考查论文的说明♣课程考查论文相关要求如下:♣1、主题:生物无机化学♣2、格式:♣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学院及专业,学号);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内容(前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3、提交方式:电子版+打印版各一份,2010年11月20日前交(email:)。

化学工程学术论文生物质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学术论文生物质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学术论文生物质化学工程1.对化学工程课堂演示实验的认识在化学课程中,课堂演示实验是大家所熟悉的常用教学手段。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生产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共同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

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效应,特别是在放大中的效应,以解决关于过程开发、装置设计和操作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

它以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原理为基础,广泛应用各种实验手段,与化学工艺相配合,去解决工业生产问题。

化学工程是一门基础工程学科,它虽发源于近代化学工业,但经过与各种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相结合,业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科学体系。

近来化学工程虽日趋理论化和数字化,但它仍然是一门切合实际又饶有兴趣的学科。

可是对于缺乏实际知识的青年在校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这门课程时,往往反而觉得该课程比数理课程还难以捉摸,大学低年级学生更觉困惑。

在进行化学工程启蒙教学时,不仅需要按学科自身的逻辑进行严谨的数理演绎,还需要运用一些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初学者铺平入门之路。

因此,在化工课程中,课堂演示实验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演示实验,训练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研究实验规律、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

2.强化化学工程课堂演示实验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盛兴的时代,课堂演示实验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其根本原因,是它具有较强的真实感。

这种特性对于科学实验尤为重要。

多媒体教学手段虽有很多优点,但屏幕上显示的形象,毕竟与现实的事物或现象有差异,如果不与生活中已经熟悉的对象相比较,就难以感知事物的真实形象。

因此,学生还要进一步开动脑筋,去再现视频形象与真实事物或现象之间那些缺少了的环节。

课堂演示实验可以直接感知真实的形象,这正是它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之一。

但实验装置或模拟实验设备与工业规模的化工设备相比毕竟有所不同,还需要实物教具、幻灯片、电视录像或是电影等手段来补充。

探析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其应用

探析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其应用

探析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其应用摘要:当今,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在与之相关专业大融合的环境下,化学工艺有很多已经被生物化工技术所取代。

有调查显示,生物化工产业是21世纪最热门的产业,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生物化工产业是生物科学与化学工程技术的大融合,它们彼此依存,两种传统工艺的融合势必会有非同凡响的“化学反应”。

生物化工技术已经不再只是用于生物、化工和制药领域,它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生物化工发展作用一、生物化工的发展前景1.生物化工的发展状况近年来社会讨论最多的莫过于能源问题,石油、煤炭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殆尽就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人们也致力于寻找新的能源。

而生物能源恰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可再生,对环境污染小,储藏量大。

比如说,氢能储藏量大分布范围广,利用它解决能源短缺很有效;燃料酒精的开发很有价值,利用玉米等农作物提炼酒精作燃料,既环保又有发展空间。

尤其近十年来,世界生化技术迅速发展促使生化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主要表现在:一能源方面,纤维素发酵连续制造乙醇已成功,煤制甲醇、煤制烯烃技术已成熟;二环保方面,固定化酶处理氯化物已实际应用;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脂肪酸、乙二酸等产品的生产已达到了一定规模。

常轶智说过,“由于人们对生物发展的越来越重视,生物技术和生物化工技术已经初具规模,例如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透明质酸、己二酸等。

还有,我国柠檬酸的产量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生物农业,食品等方面也有很多成就。

我国在氨基酸的发展中,谷氨酸的发展及产业已经独具规模,谷氨酸俗称味精,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氨基酸,我国在谷氨酸的发展中仅次于抗生素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还开发了许多的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公主岭霉素等,这些生物农药都具有高效安全、低毒方便等特性,在对农作物杀虫方面都很有效。

我国在生物催化剂发展方面也有很快的提高,2009年光生物催化剂已经有近两亿美元的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工的特点及发展状况随着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化工学科逐渐和其他学科如农业、医学、食品等相融合形成许多新的学科。

这其中生物学定律在化工专业中的正确应用形成了生化学科,其任务是把生命科学的发现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过程或系统,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高技术产品需要用高效的加工技术进行工业规模生产,才能在产品质量高、成本低、时间短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近年来生物化工发展非常迅速。

生物化工内容广泛,包括生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学工业,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又是化学工程发展的前沿科学,在21世纪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生物化工的特点生物技术是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大先进技术组成的新技术群。

生物化工是生物学技术和化学工程技术相互融合的新型学科,它以生物来源的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活性物质为催化剂使其转化,或用其他生物技术进行制备、纯化,从而得到我们预期的产品。

生物化学包含生物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学工程,是生物技术生产产业化的关键,又是化学工程发展的前言学科。

生物化工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对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走向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生物化工的任务不仅把生命科学的上游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且在创造新物质、新材料、设计新过程、生产新产品、创建新产业中也将起到关键作用。

生物化学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以生物为对象,常以有生命的活细胞或酶为催化剂,创造必要的生化反应条件,不依靠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着眼于再生资源的利用。

2、由于细菌不耐高温,需在常温常压下连续化生产,工艺简单,并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定向的按人们的需要创造新物种,新产品和有济济价值的生命类物质,开辟了生产高纯度、优质、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品的新途径。

4、生物化工为生物技术提供了高效率的反应器、新型分离介质、工艺控制技术和后处理技术,扩大了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

但是由于生化反应机理的复杂性,也给反应和分离设备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总之,由于生物化工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好、效率高、能耗低、可利用再生资源等优点,已成为化工领域战略转移的目标,使生物技术的开发逐渐从医药领域向大宗化学品领域扩展。

二、生物化工的发展状况近十年来,世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促使生化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

能源方面,纤维素发酵连续制造乙醇已成功;农药方面,许多新型农药不断生产;环保方面,固定化酶处理氯化物已实际应用;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脂肪酸、乙二酸等产品的生产已达到一定规模;用微生物生产的高性能液晶、高性能膜、生物可降解塑料等技术不断成熟。

目前国外生物化工的发展有以下趋势:1、是生物化工成为国外著名化学公司争夺的热点。

生物技术从医药领域逐渐向化工领域转移,使传统的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发生变化,向条件温和、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加工过程转移。

许多著名的老牌化学工业公司已变成了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大公司,如著名的杜邦公司在2001年宣称,该公司2002年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占其公司总销售额的20%。

2、是生物催化合成已成为化学品合成的支柱之一。

利用生物催化合成化学品不但具有条件温和、转化率高的优点,而且可以合成手性化合物及高分子。

乙醛酸是合成香兰素和许多中间体的重要原料,而其化学生产法工艺的主要问题是反应条件苛刻、乙醛酸转化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1995年日本天野制药公司申请了第一个双酶法生产乙醛酸的工艺。

1995年底美国杜邦公司申请了基因工程菌方法生产乙醛酸的专利,乙醛酸的转化率达100%。

3、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有特殊功能、性能、用途或环境友好的化工新材料,是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它具有原料来源广、制备简单、质量好及环境污染少等优点,特别是利用生物技术可生产一些用化学方法无法生产或生产成本高以及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新型材料,如丙烯酰胺、壳聚糖等。

采用传统化学法由丙烯腈合成的丙烯酰胺,转化率仅为97%~98%。

而采用生物法即采用丙烯腈水合酶催化合成,丙烯酰胺转化率达%以上,比化学法成本低10%以上。

丙烯酰胺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实现了生物法合成工业化后,成本和产品纯度都优于化学法。

4、是传统的发酵工业已由基因重组菌种取代或改良。

许多传统的发酵工程产品如柠檬酸、青霉素等都已开始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改造,大大地提高了产量。

在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生物技术产品中,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占75%左右。

在国内,生物技术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20世纪70到80年代是我国生物技术的初创阶段,此时的一些研究如DNA重组技术、杂交瘤技术、细胞融合及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为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6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资助攻关项目,之后生物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生化产品的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如有机酸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氨基酸的生产,各种抗生素的微生物法大批量生产等。

但由于生物化工是新领域在国内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总的来说,我国生化行业经过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这是值得每一个化工人骄傲的。

三、生物化工的主要应用领域生物化工研发主要涉及生物高技术医药产品、资源和能源产品、环境保护三个领域:1、是化学与生物法结合研制新型人红细胞代用品。

研究人血液代用品的关键是如何取代血液中红细胞输送氧的功能。

新型红细胞代用品具有携带、释氧功能,保存、运输方便,免除配血型之烦和交叉感染之忧等优点,同时可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缺氧性疾病和治疗肿瘤的增氧剂的新药。

人红细胞代用品在我国开发成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

首先,人红细胞代用品能代替血液则其经济价值将非常高,如出口海外将会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其次,人红细胞代用品可治疗恶性血液病,一旦研制成功将很大限度的解决患者无匹配骨髓来源的问题。

从此此类疾病将能被更快更好的治愈,最大程度的保护了人类健康,造福了社会。

2、是生物转化的实现。

手性药物的需求促进了酶和细胞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来比诺夫等人的工作又掀起了关于有机相中酸催化的热潮。

用酶和细胞代替化学催化剂进行有机合成具有选择性专一、步骤简单、过程温和等特点,一些用常规化学方法不能进行的反应可以由酶和细胞来完成。

但是酶和细胞的弱点是不稳定、造价高,反应速度也十分有限,致使生物转化大都停留在研究阶段。

要克服这一弱点,必须通过生物和化学的方法稳定酶和细胞。

我国一些单位对于极端微生物的重视,其背景之一也是生物转化的应用。

这个课题难度很大,但意义有极其巨大。

这一药物如能研制成功将会使手性药物的生产更加快捷、高效,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对于人类抗击疾病和维护自身健康具有相大的推动作用。

3、是天然产物的资源与制备。

天然药物资源的自然生产是有限的,而利用生物化工所生产的天然资源则能满足人的需求,加之生产过程可控,可适时地提高资源的品质,使药物优化,所以这项技术将有很大前景。

首先在中草药资源上,利用规模化培养技术有可能减少、甚至免去对天然植物的依赖,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植被破坏面积大、沙漠化严重、大面积干旱缺水的国家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其次在天然产物的制备上,要充分发挥生物化工分离技术的优势,用层析、膜分离等高效分离纯化技术取代现有中草药制备中的某些落后工艺,对整个过程进行优化,提高产物收率、纯度,实现组分的综合利用,同时降低溶剂消耗量,降低成本,发展环境优化过程。

4、是生态生物制备工程。

我国环境问题严重,具有良好化学工程背景和生物技术知识的生物化工研究人员,在减少废物排放、废物循环利用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要特别指出的是循环的废物实际上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对其综合利用甚至可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但这方面的工作仅仅是开始,难度很大但意义重大。

四、典型生物化工品的生产工艺举例——丙烯酰胺1、生产工艺流程C H 2CH CC H 2CH CNH 2H 2O,常温菌种发酵制备产酶细胞细胞固定AN常温,H 2O催化水合固定化细胞分解浓缩结晶干燥粉剂产品20-30%水剂产品工艺流程:2、用途丙烯酰胺是精细化工的重要系列产品之一,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在石油工业中有突出应用,目前国内丙烯酰胺年产量的65‰用于石油工业。

3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三次采油,随着我国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水处理的重视。

我国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理的应用市场将会扩大,作为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的主要原材料丙烯酰胺的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间。

该项目将会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与化学方法比较节能在50‰以上,有利于环保,节约资源,创外快,并带动其他技术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生物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

五、生物化工的发展趋势现代生物技术是新兴高技术领域最重要的三大技术之一。

生物化工的发展将会推动生物技术和化工技术的变革和进步,产生巨大的济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化学工业作为传统的基础工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物新技术的挑战。

化工技术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生物技术离开了化学工程技术就很难形成大规模的技术产业,化学工程中的化学装备、工程放大技术为解决生物技术中下游技术,尤其是商业化起者重要作用。

因此,生物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将现代化工技术引进生物技术领域以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巨资,加速发展生物化工技术。

今后生物化工技术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发面。

1、高技术的生物医学与医药在医药领域,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研究与开发成果累累,药物基因组技术的阴影将进一步展开,使药物具有明确、特异的功效和较小的副作用。

另外采用克隆技术开发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药物具有庞大的市场,可治疗骨损伤、骨折愈合不良、心脏病、癌症和衰老引起的退化等疾病。

新生物治疗制剂的产业化前景十分光明,21世纪面临整个医药工业的新突破。

2、农业生物技术世界上供长期发展的农业资源在逐年减少,现在或将来,依靠科技进步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农业的病虫害、作物品质以及土壤肥力都与农业技术密切相关。

用生化技术通过大规模过程集成,使农业、林业及其他可再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该领域涉及了食品、饲料、农药、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国际上转基因植物生物技术已商业化。

天然产物的全价综合利用以成为生化工程的热点话题,作为生物技术新的浪潮,将给农业生产带来新的飞跃。

3、洁净新能源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已日趋减少,且其燃烧生成的气体严重污染环境。

随着济济的发展,今后世界需要更多的能源,二次能源的研制开发已成为能源开发的热点。

氢能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是未来最佳的二次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