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麻醉药物与麻醉后恢复

合集下载

动物麻醉学的麻醉药物与手术管理

动物麻醉学的麻醉药物与手术管理

动物麻醉学的麻醉药物与手术管理动物麻醉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兽医学和实验动物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主要涉及动物体内麻醉药物的使用以及手术过程中的管理。

本文将介绍动物麻醉学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分类、药理学作用以及手术管理的相关要点。

一、麻醉药物分类根据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途,常见的麻醉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 全身麻醉药物: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包括巴比妥类药物、苯嗪类药物和氯仿等。

全身麻醉药物可通过静脉给药、肌肉注射或吸入途径达到麻醉效果,使动物处于无痛觉和无意识状态。

2.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术后疼痛的缓解和局部手术操作的无痛化。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普鲁卡因等。

3. 镇痛药物:镇痛药物可用于控制手术后的疼痛和缓解术后不适。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等。

二、麻醉药物的应用与药理学作用不同类型的麻醉药物在动物麻醉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其应用与药理学作用如下所示:1. 全身麻醉药物:巴比妥类药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产生麻醉效果,适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操作。

苯嗪类药物可以通过镇静和缓解焦虑的作用产生麻醉效果,常用于产前和产后的镇痛。

氯仿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传入和传出的神经冲动产生麻醉效果,适用于短时间的手术操作。

2.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通过阻滞神经传导或减少神经冲动的传递来产生局部无痛觉的效果。

利多卡因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来阻断神经传导,常用于皮肤表面麻醉。

布比卡因和普鲁卡因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的电离平衡来产生麻醉效果,适用于较深部位的手术操作。

三、手术管理要点在动物麻醉学中,手术管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动物安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手术管理的要点:1. 预麻醉评估:在手术前,应对动物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动物的健康状况和手术的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麻醉剂量。

2. 麻醉监测:在麻醉过程中,应对动物进行全面的监测,包括心率、呼吸、体温和血压等指标的监测,以及麻醉深度的评估。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推荐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推荐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推荐术后镇痛是麻醉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手术恢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然而,在选择术后镇痛药物时,麻醉科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

本文将针对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进行推荐和解析,以帮助麻醉科医生更好地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

一、阿片类镇痛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药效较强的术后镇痛药物,主要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来发挥其镇痛作用。

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等。

在选择阿片类镇痛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情况,同时也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避免呼吸抑制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非甾体消炎药物(NSAIDs)非甾体消炎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组织破坏来缓解术后疼痛。

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物包括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

在选择非甾体消炎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肾脏和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避免出现肾脏损伤和胃溃疡等不良反应。

三、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是通过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来达到术后镇痛的效果,常用于部分术后疼痛区域的镇痛。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在选择局部麻醉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以及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四、镇痛辅助药物镇痛辅助药物是与其它镇痛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镇痛效果或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

常用的镇痛辅助药物包括氯胺酮、甘氨酸等。

在选择镇痛辅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作用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患者群体,选择适合的术后镇痛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疼痛感受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方案。

同时,麻醉科医生应根据临床实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体系,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在麻醉科工作中,急救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麻醉科医生需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因此对于各种急救药物的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急救药物的种类、用途和注意事项。

一、镇痛药物1.1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用于术后镇痛和急性疼痛管理。

1.2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可用于轻度到中度疼痛的缓解。

1.3 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用于局部麻醉和神经阻滞。

二、镇静药物2.1 苯二氮平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用于镇静和抗焦虑。

2.2 催眠药物:如地西泮、氯胺酮,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

2.3 静脉麻醉药物:如异丙酚、七氟醚,用于全身麻醉和镇静。

三、肌肉松弛药物3.1 非去极化药物:如罗库溴铵、虎魄酰胆碱,用于增强肌肉松弛。

3.2 去极化药物:如罗库溴铵、虎魄酰胆碱,用于恢复肌肉功能。

3.3 麻醉辅助药物:如氟烷、丙泊酚,用于辅助麻醉和肌肉松弛。

四、心血管药物4.1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硝普钠,用于调节心血管功能。

4.2 心律药物:如利多卡因、阿托品,用于处理心律失常。

4.3 血液凝固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五、其他急救药物5.1 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用于感染控制。

5.2 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氯雷他定,用于应对过敏反应。

5.3 营养支持药物:如维生素B族、氨基酸,用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总结来说,麻醉科急救药物的种类繁多,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应用。

在使用急救药物时,医生还需注意药物的剂量、途径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希翼本文能够匡助麻醉科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急救药物,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水平。

常用麻醉药剂量

常用麻醉药剂量

常用麻醉药剂量引言麻醉药是在临床手术中常用的一类药物,可以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或半昏迷状态下完成手术。

正确使用麻醉药的剂量是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了解常用麻醉药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麻醉药剂量1. 麻醉诱导药剂量麻醉诱导药是用于快速诱导患者进入麻醉状态的药物。

以下是常用麻醉诱导药的剂量建议:•丙泊酚:成人剂量为1.5-2.5 mg/kg。

老年患者和肥胖患者的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咪达唑仑:成人剂量为0.2-0.3 mg/kg。

对于老年患者和肥胖患者的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2. 麻醉维持药剂量麻醉维持药用于维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

以下是常用麻醉维持药的剂量建议:•异丙酚:成人剂量为4-12 mg/kg/h。

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芬太尼:成人初始剂量为1-2 μg/kg,维持剂量为0.5-1 μg/kg/h。

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七氟醚:成人MAC值为0.6-1.2。

维持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3. 麻醉复苏药剂量麻醉复苏药用于患者从麻醉状态中恢复过来。

以下是常用麻醉复苏药的剂量建议:•纳洛酮:成人剂量为0.4-2 mg,可以根据需要重复给药。

对于儿童剂量需要根据体重进行调整。

•脂肪乳剂:成人剂量为1.5 mL/kg/h,持续给药4-6小时。

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临床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结论正确使用麻醉药剂量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上是常用麻醉药的剂量建议,但请注意,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包括体重、年龄、肥胖程度和手术类型等。

以上剂量仅供参考,具体剂量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文献: 1. Smith A, Jones B. Anesthesia induction drugs: where are we now? Curr Anesthesiol Rep. 2015;5(3):290-297. 2. Brown EN, Lydic R, Schiff ND. General anesthesia, sleep, and coma. N Engl J Med. 2010;363(27):2638-2650.。

围术期麻醉管理

围术期麻醉管理

围术期麻醉管理围绕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是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麻醉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本文将从围术期麻醉管理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包括麻醉前评估、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恢复。

一、麻醉前评估麻醉前评估是麻醉管理的首要步骤。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应与患者进行详细的对话和询问,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

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在评估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合理选择麻醉方案和药物。

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是指将患者从清醒状态转变为麻醉状态的过程。

常用的麻醉诱导方法包括静脉麻醉和气管插管。

静脉麻醉常使用的药物有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等,通过静脉注射使患者快速入睡。

气管插管是将机械气道插入患者的气管,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便于麻醉医生的操作和监测。

三、麻醉维持麻醉维持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麻醉状态进行持续控制和维持。

麻醉维持需要根据手术的特点和患者的需求,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技术。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吸入麻醉药物和静脉麻醉药物。

吸入麻醉药物如七氟醚、异氟醚等,通过吸入麻醉机给患者提供麻醉气体。

静脉麻醉药物如芬太尼、丙泊酚等,通过静脉输注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四、麻醉恢复麻醉恢复是指手术结束后,患者从麻醉状态恢复到清醒状态的过程。

麻醉恢复需要患者在专业人员的监护下,逐渐恢复知觉和感觉。

在麻醉恢复期间,麻醉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水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持患者的稳定。

总结起来,围术期麻醉管理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麻醉前评估能够为麻醉医生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则需要运用先进的麻醉技术和药物,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麻醉恢复阶段,麻醉医生需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清醒程度,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通过科学规范的围术期麻醉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生活质量。

麻醉与术后恢复的关系与指导

麻醉与术后恢复的关系与指导

麻醉与术后恢复的关系与指导麻醉是现代医学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它通过使用药物来抑制患者的疼痛感知和意识,为手术提供有利的条件。

然而,麻醉过程中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术后的恢复也需要特定的指导和关注。

本文将探讨麻醉与术后恢复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麻醉对术后恢复的影响1.生理影响:麻醉过程中,药物会影响患者的心血管、呼吸和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

例如,麻醉药物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减慢或停止,因此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此外,麻醉药物还可能引起低血压、心率不齐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2.术后疼痛管理:手术后常常伴随着一定的疼痛感受,麻醉术后镇痛是术后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镇痛方案。

术后需要患者按时服用镇痛药物,同时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3.术后恢复时间:不同类型的麻醉对患者的恢复时间有一定影响。

一般而言,全麻手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从麻醉状态中恢复过来,而局麻手术的恢复时间则相对较短。

术后患者需要在手术结束后的恢复室内逐渐恢复并进行观察,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稳定。

二、术后恢复的指导和护理建议1.术后观察和监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密切的观察和监测,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术后饮食与活动: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和术后恢复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饮食和活动方案。

术后患者一般需要忌口或低脂饮食,避免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

活动上,早期患者可以适度进行床上活动,后期则可以逐渐进行短暂的步行锻炼。

3.药物管理和疗程规范:术后患者需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注意药物的次数、剂量和疗程要求,避免过量或漏服。

同时,避免自行添加或停止药物,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4.心理护理与康复:手术对患者不仅是生理上的考验,也是心理上的挑战。

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

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

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麻醉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使手术患者进入无痛状态,帮助医生顺利进行手术操作。

而麻醉药物的选择,则是麻醉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正确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不同麻醉药物的特点出发,探讨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问题。

一、静脉麻醉药物的选择静脉麻醉药物是常用的麻醉药物之一,常见的有丙泊酚、地西泮等。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迅速 onset 和清醒迅速的特点,适合于手术时间短暂的患者。

而地西泮则是一种长效静脉麻醉药物,起效慢,持续时间较长,适合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

在选择静脉麻醉药物时,需要结合手术的时间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插管麻醉药物的选择插管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气管插管和维持麻醉状态,常见的有异丙酚、瑞芬太尼等。

异丙酚是一种短效插管麻醉药物,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起效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

瑞芬太尼则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物,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适用于疼痛刺激较大的手术。

在选择插管麻醉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特点和手术的需要,以达到良好的插管效果和麻醉深度。

三、吸入麻醉药物的选择吸入麻醉药物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常见的有七氟醚、异氟醚等。

吸入麻醉药物具有起效迅速和停药后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

七氟醚和异氟醚是常见的吸入麻醉药物,其麻醉深度可通过改变蒸汽浓度来控制。

在选择吸入麻醉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特点、手术的时间和麻醉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四、全麻药物的选择全麻是一种同时应用多种麻醉方式的综合麻醉方法,常用的全麻药物有异丙酚、瑞芬太尼、七氟醚等。

在进行全麻时,需要综合考虑手术的特点、患者的需求和麻醉医生的经验进行合理选择。

全麻药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总结而言,麻醉对麻醉药物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合理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可以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

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

麻醉科诊疗规范及操作常规麻醉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专科,负责为手术患者提供全身麻醉和镇痛等服务。

为了确保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和舒适,在麻醉科领域有一套成熟的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规范和常规。

一、麻醉科诊疗规范1.术前评估:在患者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药物过敏史、心肺功能、肝肾功能、术前体检等。

通过术前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2.麻醉方法选择:根据手术性质、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和腰麻等。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手术操作难度、风险和患者的意愿。

3.麻醉药物使用: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操作。

麻醉药物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效果、安全性和副作用等因素。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麻醉诱导药、麻醉维持药和麻醉恢复药。

在使用麻醉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操作,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4.麻醉监测: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并及时记录监测数据。

常见的监测项目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等。

监测数据的记录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5.麻醉风险评估:在麻醉操作中,需要对麻醉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麻醉风险的评估包括患者的基础疾病、手术难度、麻醉方法选择等因素。

通过评估麻醉风险,可以对手术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麻醉科操作常规1.准备工作:麻醉医生在手术前需要对麻醉设备、药物和监测仪器进行检查和准备。

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药品的有效期。

同时,还要对麻醉器械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感染传播。

2.患者安全:在麻醉过程中,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包括正确位置,尽量避免压迫和移位,维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等。

对于高危患者,还需要做好术前的安全准备,如血气分析、预防低血压和低血糖等。

麻醉科常用镇痛药物剂量计算

麻醉科常用镇痛药物剂量计算

麻醉科常用镇痛药物剂量计算引言:麻醉科作为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职责是通过使用合适的药物来解除患者手术过程中或术后的疼痛感。

而麻醉科常用的镇痛药物剂量计算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乎到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与手术后康复的效果。

因此,正确而准确地计算药物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镇痛药物的剂量计算方法,旨在为麻醉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帮助。

一、可卡因:可卡因作为麻醉科领域中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之一,常被用于手术切口的麻醉和术后疼痛控制。

其适用范围广,常用剂量为1-3mg/kg。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体重为70kg的患者,计算出的可卡因剂量为70-210mg。

但需注意,剂量的具体大小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不同来确定。

因此,在使用可卡因进行镇痛药物剂量计算时,需谨慎斟酌,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吗啡:吗啡是麻醉科中常用的强效镇痛药物,适用于剧痛患者的镇痛。

其常用剂量为0.1-0.15mg/kg。

例如,对于一个体重为60kg的患者,计算出的吗啡剂量为6-9mg。

然而,吗啡的使用需要慎重,特别是对于存在呼吸抑制和便秘等不良反应的患者,需注意减量使用,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三、布洛芬:布洛芬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中的一种,常用于术后和非手术疼痛的缓解。

其常规剂量为10-20mg/kg。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体重为50kg的患者,计算出的布洛芬剂量为500-1000mg。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和出血倾向等,因此,在使用布洛芬进行镇痛药物剂量计算时,需注意患者的胃肠道健康状况,并避免与具有相同药理作用的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四、氧吗啡酮:氧吗啡酮作为新型麻醉镇痛药物,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和镇静。

其推荐的初始剂量为0.1mg/kg,并可以根据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一个体重为80kg的患者,计算出的氧吗啡酮初始剂量为8mg。

然而,也需要注意该药物可能引起的呼吸抑制和意识改变等不良反应,故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品应用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品应用
1.毒性反应:
◆轻度:表现为兴奋。症状多为精神紧张,多于好动。轻度心率加快。 ◆中度:表现为气促,窒息感。 ◆重度:表现为呼吸频率和深度明显增加,烦躁不安,缺氧,出现紫绀,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或剧烈波动,继而出现肌张力增加,肌肉震颤,直至发生惊厥,呼吸肌痉 挛导致呼吸停止;心率因缺氧紊乱,最终心博停止。
适应症
适应症:适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口腔用局部注射麻醉剂,特 别适用于涉及切骨术及黏膜切开的外科手术过程。 用法用量:给药方式局部浸润或神经阻滞麻醉,口腔内粘膜下注射 给药。注射前请抽回血以检查是否误入血管,尤其行神经阻滞麻醉 时。注射速度不得超过1ml/分钟。 成人:盐酸阿替卡因最大用量不超过7mg/kg体重/天。 4岁以上儿童:盐酸阿替卡因最大用量不超过5mg/kg体重/天。 老年人:使用成人剂量的一半。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血管抑制伴随动脉低血压,可能导致 虚脱,心律失常(室性早博、室颤)、传导阻滞(房室阻滞)。以上心脏症状 可能导致心脏停博。
注意事项
1.碧兰麻与利多卡因一样同属酰胺类局部麻醉剂,如果被使用者对利多卡 因没有过敏史,那么,对阿替卡因应该不过敏。根据最新批准的使用说 明书,使用碧兰麻之前最好先行注射5%-10%的试验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含有的亚硫酸盐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
用药过量或某些以前用过该药的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临床症状: -中枢神经:神经质、激越、呵欠、震颤、恐惧、眼球震颤、多语症、头痛、 恶心、耳鸣。如出现以上症状,应要求患者过度呼吸,严密监视以防中枢神经 抑制造成病情恶化伴发癫痫。
-呼吸系统:呼吸过快,然后呼吸过缓,可能导致呼吸暂停。
局麻药中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成份
1.肾上腺素: 患者在恐惧紧张时自身分泌的肾上腺素是麻药中肾上腺素的4-5倍。所以有时患者的 一些症状说不好是麻药中的肾上腺素引起还是自身因素引起。但对于高血压心脏病 的患者,青光眼患者,糖尿病患者还是慎用为妙。 2.添加剂: 亚硫酸盐作为肾上腺素活性保持剂, edta作为麻药ph缓冲剂而填加入麻药。 这些成分都可以引起过敏症状。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神经外科是一种专注于疾病或损伤对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的医学专业。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使用一系列药物来帮助控制病人的疼痛,减少手术风险,并促进术后的恢复。

本文将讨论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及其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1.麻醉药物:麻醉药物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镇痛和麻醉目的。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异丙酚、咪达唑仑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途径给予,以达到手术中的镇静和无痛目标。

2.镇痛药物:手术后的疼痛管理是神经外科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氢吗啡酮)、非阿片类药物(如布洛芬、扑热息痛)以及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局部注射等途径给予,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3.抗生素:神经外科手术后,预防和治疗感染非常重要。

常规情况下,手术前会给予广谱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手术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用药时间。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4.利尿药物:在一些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利尿药物可以减少患者的水肿和颅内压力。

常用的利尿药物包括呋塞米、酚尿胺等。

5.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在一些神经外科手术中,为了预防血栓形成,医生会使用抗凝剂和/或抗血小板药物。

常用的抗凝剂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2.记录药物的用药时间、剂量和途径,以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

3.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效的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之前,需要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用药情况,以避免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4.药物的储存和管理要符合相关的规定。

手术麻醉知识点总结

手术麻醉知识点总结

手术麻醉知识点总结手术麻醉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失去疼痛感和意识,以便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

下面将从麻醉的分类、麻醉的步骤、麻醉的风险和麻醉后的恢复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麻醉的分类根据麻醉的方式,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

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或吸入麻醉气体来达到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可以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疼痛感,适用于大部分手术。

2.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通过给患者局部注射麻醉药物来使局部区域失去疼痛感。

局部麻醉可以使患者保持清醒,适用于一些小手术或疼痛较轻的手术。

二、麻醉的步骤1. 评估患者:在手术前,麻醉师会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以确定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2. 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是指给患者注射麻醉药物,使其进入麻醉状态。

全身麻醉通常使用静脉注射药物,而局部麻醉则是通过局部注射药物。

3. 麻醉维持:在手术期间,麻醉师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4. 麻醉解除:手术结束后,麻醉师会逐渐停止给予麻醉药物,使患者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过来。

三、麻醉的风险1. 过敏反应:某些患者对麻醉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性休克等,因此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过敏测试。

2. 呼吸抑制:麻醉药物可能抑制患者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3. 血压变化:麻醉药物可能引起患者的血压升高或降低,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4. 感染风险:在进行全身麻醉时,可能需要插管进行呼吸管理,这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四、麻醉后的恢复1. 觉醒:手术结束后,患者会逐渐从麻醉状态中苏醒,恢复清醒和意识。

2. 疼痛管理:手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感,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3. 监测:在麻醉后恢复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恢复情况需要继续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麻醉后的恢复与护理

麻醉后的恢复与护理

麻醉后的恢复与护理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在手术和某些病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术后恢复和护理对于患者来说同样重要。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得到适当的护理和支持,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康。

本文将讨论麻醉后的恢复与护理的关键方面,为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麻醉后的恢复过程麻醉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出现一定的恢复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清醒期: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将逐渐从麻醉状态中苏醒。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晕、嗜睡和乏力。

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和观察。

2. 痛觉恢复:手术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接受止痛药物的管理,以减轻术后疼痛。

在麻醉药物的作用逐渐消失后,患者可能会重新感受到疼痛。

此时,合理的止痛措施是必要的,以提供舒适的恢复环境。

3. 感觉恢复:麻醉药物还可能导致暂时性的感觉异常,例如肢体麻木或刺痛。

这种情况在麻醉药物完全代谢后通常会消失,但需要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耐心和理解。

4. 气道与呼吸功能恢复:某些麻醉药物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这意味着患者醒后可能需要额外的监测和支持。

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是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麻醉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要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恢复并避免术后并发症,以下是一些麻醉后的护理注意事项:1. 观察与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2.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并注意剂量和频率。

3. 水分和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术前禁食时间和饮食恢复指导,护理人员需要适时提供水分和饮食支持,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4. 皮肤护理: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和手术部位的创伤可能会导致皮肤问题,如床垫压疮和创口感染。

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患者、注意创口清洁和合理使用护理产品。

5. 心理支持:麻醉和手术过程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和进行认知疗法,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和情绪恢复。

临床常用麻醉药物

临床常用麻醉药物

临床常用麻醉药物麻醉药物是医学领域中非常常用的一类药物,它们可以用于手术、疼痛治疗以及其他需要精确控制意识状态的医疗过程中。

在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有多种,每一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麻醉药物。

1. 吗啡(Morphine)吗啡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物,广泛应用于麻醉和术后镇痛。

它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μ受体来发挥镇痛效果。

吗啡还可以引起一定程度的镇静和呼吸抑制,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2. 丙泊酚(Propofol)丙泊酚是一种常用的全身性麻醉药物,其特点是起效迅速、恢复迅速。

丙泊酚可以通过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来产生镇静和催眠的作用,从而达到麻醉的目的。

丙泊酚还可以有效抑制咳嗽反射和呕吐反射,使术后恢复过程更加舒适。

3. 氟烷(Halothane)氟烷是一种常用的氟化碳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

氟烷可以通过作用于脑干上行抑制性神经传导来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氟烷具有良好的麻醉和肌松效果,但也具有一定的肝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4. 七氟醚(Sevoflurane)七氟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氟化碳麻醉药物,它的特点是起效迅速、恢复迅速,并且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

七氟醚的麻醉效果可通过调节其浓度来控制,非常适合用于大多数手术操作。

5. 罗库溴铵(Rocuronium)罗库溴铵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肌松药物,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的肌肉松弛。

它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达到肌肉松弛的目的。

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较短,恢复迅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以上介绍的只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些麻醉药物,临床麻醉实践中还存在其他一系列药物的使用。

不同的麻醉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症,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在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总结起来,临床常用麻醉药物包括吗啡、丙泊酚、氟烷、七氟醚和罗库溴铵等。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

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麻醉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无论是在手术过程中还是在疼痛治疗中,麻醉科医生都需要熟悉并合理使用各种药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麻醉科常用药物使用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药物需要特别关注和了解。

一、吸入麻醉剂吸入麻醉剂是麻醉科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常见的吸入麻醉剂包括七氟醚、异氟醚和氧化亚氮等。

它们通过麻醉机供气系统提供给患者进行吸入,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后产生麻醉作用。

七氟醚是一种强力的全身麻醉剂,常用于大手术和复杂手术中。

它的起效快、效果持久,但对于心脏和肝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使用需谨慎。

异氟醚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麻醉剂,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氧化亚氮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吸入麻醉剂,常用于辅助全身麻醉和疼痛治疗。

二、静脉麻醉药物静脉麻醉药物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的药物。

常见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等。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它具有快速起效、作用持久和血液耐受性好的特点。

咪达唑仑是一种镇静催眠药,用于短时间的手术或者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放松和安眠。

芬太尼是一种强力的阿片类药物,常用于复杂手术中的镇痛管理。

三、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局部麻醉。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等。

利多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作用迅速,麻醉效果持久。

布比卡因是一种高效的长效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术后疼痛管理。

罗哌卡因是一种短效局部麻醉药物,常用于表面手术和浅层组织麻醉。

四、镇痛药物镇痛药物在麻醉科中广泛使用,用于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常见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舒芬太尼和布洛芬等。

吗啡是一种强力的镇痛药物,常用于术后镇痛和严重疼痛管理。

舒芬太尼是一种非常强力的阿片类药物,常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镇痛。

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镇痛药物,适用于轻至中度的疼痛缓解。

总结起来,麻醉科常用药物的使用对于手术和疼痛治疗至关重要。

麻醉科医生需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常用麻醉药

常用麻醉药

常用麻醉药1、丙泊酚注射液曾用名:力蒙欣【适应症】本品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也用于加强监护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也可用于麻醉下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性状成分】白色等渗静脉注射液,每毫升含双异丙酚10毫克,同时内含精制大豆油、精制蛋黄卵磷脂、甘油和注射用水等。

【吸收、分泌、清除】力蒙欣是一种起效迅速(30秒)、短效的全身麻醉药,通常从麻醉中复苏迅速。

力蒙欣一次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

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2-4分钟)、迅速消除(半衰期30-60分钟)的特点。

力蒙欣分布面广,并迅速从机体消除(总体消除率1.5-2升/分钟)。

用力蒙欣维持麻醉时,血药浓度逐渐接近已知给药速率稳态值。

当输注速率在推荐范围内,它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

【用法用量】使用力蒙欣通常需要配合使用镇痛药。

力蒙欣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并可与常用的术前用药、神经肌肉阻断药,吸入麻醉药和镇痛药配合使用。

A成人:麻醉诱导成人初始剂量每10秒约给药4ml(40mg),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

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mg /kg的力蒙欣。

超过该年龄需适当减量。

ASAIII级和IV级病人,给药速率应更低,每10秒约2ml(20mg)。

麻醉维持持续输注或重复单次注射给予力蒙欣都能够达到较好的麻醉维持效果。

麻醉维持所需的给药速率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通常4-12mg/kg/h 的速率能维持令人满意的麻醉。

重复单次注射给药应根据临床需要,每次给予力蒙欣2.5ml(25mg)至5.0ml(50mg)的量。

ICU镇静用于接受人工通气强化监护病人的镇静时,应持续输注力蒙欣。

通常在0.3-0.4mg/kg/h的输注速率范围内,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镇静效果。

人工流产手术术前以2.0mg/kg剂量衽麻醉诱导,术中若因疼痛刺激病人有肢体活动时,以0.5mg/kg的剂量追加。

B小孩:力蒙欣不建议用于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

常用麻醉药物与麻醉后恢复

常用麻醉药物与麻醉后恢复

A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七氟烷抑制中脑网状结构的 多种神经元活动,且与剂量有关。深麻醉时脑电 图可以出现类似巴比妥类引起的棘状波群,但不 会引起癫痫样脑电的改变。七氟烷也可以增加脑 血流增加颅内压,降低脑氧耗量。 B 循环系统作用 七氟烷对循环系统有剂量依赖性 抑制,血压随吸入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左心收缩 功能降低。血压降低与心排血量减少阻力血管扩 张有关。血中肾上腺素的浓度低于氟烷,恩氟烷,异 氟烷,因此它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循环系统的作用 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抑 制程度和药物剂量成正相关。恩氟烷引起的血压 下降是其直接抑制心肌与扩张血管所致,它不增 加付肾对心率的反应性。 C 呼吸系统作用 恩氟烷是一种较强的呼吸抑制 药,但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不增加气道分必, 亦不引起咳嗽和喉惊挛 D 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很轻,可以降低眼压。 E 体内过程 80%以原型排除,2%—5%被代谢 B
常用麻醉药物与麻醉后恢 复
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麻醉性镇痛药 肌肉松弛药 局部麻醉药
理想的全身麻醉
• • • • • • • • 满意的镇静、镇痛和肌松 可控性强,能单独调节各个麻醉成分 便于监测 对器官功能无影响 苏醒质量好 简便易行 无污染 合理的费用
最理想的苏醒效果
神志清楚,定向能力和肌肉张力恢复正常, 肢体活动自如。 循环稳定(血压 心率 心电图) 呼吸平稳(呼吸道 保护性反射 呼吸频率 po2 spo2) 内环境稳定,尿量大于25ml每小时
E 神经肌肉作用 异氟烷能产生足够的肌松 作用,其不但可增加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 还可以增强司可林的作用(这是恩氟烷和 氟烷没有的),因此异氟烷更适用于重症 肌无力的病人。 F 体内代谢过程 异氟烷化学性质稳定,在 体内代谢很少主要以原型排除,最终代谢 产物三氟乙酸和无机氟。

麻醉与术后恢复的关系与调控

麻醉与术后恢复的关系与调控

麻醉与术后恢复的关系与调控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作用,使患者失去意识、感觉和运动能力的过程。

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和其他医学治疗过程中,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并且使手术医生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操作。

然而,麻醉的应用也会对术后恢复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了解麻醉与术后恢复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调控这一关系,对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麻醉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术后疼痛的控制手术后的疼痛是患者常常面临的问题,而麻醉可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

在手术中使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药物,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为有效的疼痛控制可以减少患者对镇痛药物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食欲,并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二、生理功能的恢复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些麻醉药物可能会引发恶心、呕吐、喉痛等不适症状,而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饮食摄入和身体调节。

因此,在选择麻醉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态和手术类型,以减少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

三、认知与精神状态的恢复除了对生理功能的影响,麻醉药物还可能对患者的认知和精神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长时间手术或老年患者来说,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术后混浊状态或认知障碍的发生。

这需要手术医生和麻醉师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护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促进其精神状态的恢复。

针对麻醉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有以下一些调控措施可以采取:一、麻醉药物选择与用量的合理性在手术中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确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可以减少对患者生理功能和认知状态的不良影响。

二、个体化的术后康复计划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术后康复计划非常重要。

这包括术后镇痛计划、饮食调节、运动康复等方面。

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和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可以优化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

全身麻醉状态逆转措施

全身麻醉状态逆转措施

全身麻醉状态逆转措施简介全身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用于手术过程中使患者处于无痛无意识的状态。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逆转全身麻醉状态,让患者恢复清醒。

本文将介绍全身麻醉状态逆转的几种常用措施。

1. 麻醉药物的停用全身麻醉是通过给予麻醉药物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处于无意识状态。

逆转麻醉状态的第一步是停用麻醉药物的输入。

通常情况下,当手术结束后,麻醉师会停止给药,使麻醉药物开始逐渐代谢和排出体外。

2. 使用拮抗剂为了加快麻醉药物的代谢和逆转麻醉状态,常常会使用拮抗剂。

拮抗剂是一种与麻醉药物相对作用的药物,能够减轻或取消麻醉药物的效果,促使患者快速恢复清醒。

最常用的麻醉药物拮抗剂是纳洛酮(Naloxone)。

纳洛酮能够与麻醉药物竞争结合在神经元受体上,从而取代麻醉药物对神经元的抑制作用。

纳洛酮的使用可以迅速逆转麻醉药物的效果,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清醒意识。

3. 特殊情况下的逆转措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逆转全身麻醉状态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措施。

3.1 心血管逆转当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心血管抑制的情况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逆转全身麻醉状态。

主要的逆转手段包括使用心血管支持药物(如多巴胺)来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以及给予液体补充来提高血压和心输出量。

3.2 血氧逆转当患者在全身麻醉状态中出现低血氧的情况时,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逆转麻醉中的低血氧可以通过增加氧气供应来实现,通常使用面罩或氧气管进行氧疗。

3.3 运动肌松逆转在某些手术中,为了让患者保持肌肉松弛状态,会使用肌松剂。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逆转肌松剂的作用,使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自主呼吸。

逆转肌松剂通常使用新斯的明(Neostigmine)和氯化胆碱(Glycopyrrolate)。

总结全身麻醉状态的逆转是手术结束后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停用麻醉药物、使用拮抗剂以及针对特殊情况下的逆转措施可以快速而安全地使患者从全身麻醉状态中恢复清醒。

在逆转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异丙酚对中枢的作用主要是催眠、镇静与遗忘, 但能达到短时间镇痛,麻醉后脑电图的变化与其
整理ppt
B 循环系统的作用 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抑 制程度和药物剂量成正相关。恩氟烷引起的血压 下降是其直接抑制心肌与扩张血管所致,它不增 加付肾对心率的反应性。
C 呼吸系统作用 恩氟烷是一种较强的呼吸抑制 药,但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不增加气道分必, 亦不引起咳嗽和喉惊体内过程 80%以原型排除,2%—5%被代谢
C临床剂量的硫喷妥钠对肝肾功能无明显临床后果,硫喷妥 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服用中枢性抑制剂如乙醇、 抗组胺药、异烟肼、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将使硫喷妥钠 的中枢抑制作用增强。但给予氨茶碱5.6mg/kg能减弱硫喷 妥钠的镇静程度并缩短其作用时间。硫喷妥钠只有0.3% 通过肾脏原排泄外,大部分在肝内被微粒体酶所代谢,肌 肉也参与部分代谢。说明肝脏对硫喷妥钠代谢有重要作 用。
整理ppt
E 神经肌肉作用 异氟烷能产生足够的肌松 作用,其不但可增加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 还可以增强司可林的作用(这是恩氟烷和 氟烷没有的),因此异氟烷更适用于重症 肌无力的病人。
F 体内代谢过程 异氟烷化学性质稳定,在 体内代谢很少主要以原型排除,最终代谢 产物三氟乙酸和无机氟。
整理ppt
七氟烷 血气分配系数为0.65,油气分配 系数为55,其全麻效能高,强度和恩氟烷 相近,麻醉诱导苏醒过程均很迅速且很平 稳。七氟烷因有水果香味,因此更适用于 小孩诱导。
神志清楚,定向能力和肌肉张力恢复正常, 肢体活动自如。
循环稳定(血压 心率 心电图) 呼吸平稳(呼吸道 保护性反射 呼吸频率
po2 spo2) 内环境稳定,尿量大于25ml每小时
整理ppt
• 理想的苏醒效果离不开所 用麻醉药物之间的相互作 用
整理ppt
常用麻醉药物的药理
吸入麻醉药理 静脉麻醉药理 麻醉镇痛药理
常用麻醉药物与麻醉后恢 复
整理ppt
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麻醉性镇痛药 肌肉松弛药 局部麻醉药
整理ppt
理想的全身麻醉
• 满意的镇静、镇痛和肌松 • 可控性强,能单独调节各个麻醉成分 • 便于监测 • 对器官功能无影响 • 苏醒质量好 • 简便易行 • 无污染 • 合理的费用
整理ppt
最理想的苏醒效果
(PaCO2升高)
整理ppt
B 对呼吸系统作用 其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且可 抑制PaCO2升高的通气反应,当大于2MAC时可 引起呼吸停止。
C 对肝肾功能作用 对肝肾功能无损害。 D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异氟烷对心肌有一定的抑制
作用但是比恩氟烷和氟烷都要小,其引起血压下 降主要是由于扩张外周血管 异氟烷能降低心肌氧耗和冠脉阻力,同时不增加 肾上腺素对的心肌反应性,不会引起心率失常。
整理ppt
硫喷妥钠
A 硫喷妥钠主要的作用点是GABA受体,主要的作用部位是大 脑皮质和网状结构。硫喷妥钠对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 其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剂量、注药速度有密切关系。呼吸的 频率与深度均受影响,但主要是潮气量减少 。
B硫喷妥钠对循环系统有明显的抑制,其对心血管的影响主 要是静脉系统扩张与末梢循环淤血,同时心脏收缩力抑制, 尤其对左心室的直接抑制和对延髓血管运动中枢的影响。
整理ppt
吸入麻醉药
恩氟烷 血气分配系数为1.8,油气分配系数
为98,因此恩氟烷麻醉诱导苏醒都较快,麻醉效 能高,强度中等。 A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与恩 氟烷的浓度成正相关,当吸入3%—3.5%恩氟烷 时可出现惊厥性棘波,但是临床资料和动物实验 都没有证明它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持久的改变。 对脑血管的影响是使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颅内压升高,但脑耗氧低
整理ppt
异氟烷 血气分配系数为1.4,油气分配系 数98。但有难闻的气味,限制其吸入,故 诱导并不比恩氟烷快。其全麻效能高苏醒 较快。
A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其抑制作用与吸入
浓度成正相关,但即使深麻醉或低PaCO2
时也不会出现恩氟烷的惊厥型脑电波,故
可用于癫痫病人。异氟烷也可引起脑血管
扩张从而增加脑血流,升高颅内压
整理ppt
异丙酚
A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快效、短效静脉麻醉药,苏
醒迅速而完全,持续输注后无蓄积,为其他静脉 麻醉药所无法比拟。异丙酚的效应室平衡速度较 快,起效迅速。静脉注射后从脑和其他高灌注组 织进入肌肉等低灌注组织,血药浓度下降快。异 丙酚在肝脏代谢,半衰期0.5—1.5小时。目前普 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
E 体内代谢过程 大部分以原型从肺呼出,小部分经肝微粒 体酶的催化生成能与葡萄醛酸相结合的六氟异丙醇,从胆 汁和尿中排除。
整理ppt
静脉麻醉药
巴比妥类 1 短效类 硫喷妥钠 2 中效类 异戊巴比妥 3长效类 苯巴比妥
非巴比妥类 1环苯己哌啶类,常用的有氯胺酮 2甾体类,如安泰酮 3丁香酚类,如丙泮尼地 4羟丁酸盐类,如γ-羟丁酸钠 5咪唑类,如依托咪酯 6丁酰苯类,如氟哌利多 7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咪达唑仑 8异丙酚 9其他,如静脉滴注普鲁卡因等
整理ppt
A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七氟烷抑制中脑网状结构的 多种神经元活动,且与剂量有关。深麻醉时脑电 图可以出现类似巴比妥类引起的棘状波群,但不 会引起癫痫样脑电的改变。七氟烷也可以增加脑 血流增加颅内压,降低脑氧耗量。
B 循环系统作用 七氟烷对循环系统有剂量依赖性 抑制,血压随吸入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左心收缩 功能降低。血压降低与心排血量减少阻力血管扩 张有关。血中肾上腺素的浓度低于氟烷,恩氟烷,异 氟烷,因此它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整理ppt
C 呼吸系统的作用 七氟烷对气道的刺激非常小,经常通 过面罩吸入进行小儿麻醉诱导,对呼吸的抑制作用随麻醉 加深而加重,七氟烷可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ACh和组 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故可用于支气管哮喘病人。
D 肝肾功能作用 七氟烷麻醉时肝学流量下降,且呈剂量依 赖性,但停药后马上恢复,临床麻醉中发现七氟烷可引起 血清GOT升高,但一周内正常。因为。因为七氟烷的组织 溶解性低,化学性质稳定,在体内的代谢相对较低,目前 尚未有七氟烷麻醉所造成肾损害 的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