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义学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fa4d52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c.png)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认知语义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及其使用者的意义。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等。
近年来,认知语义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对认知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和发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认知语义学对语言教学的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一、定义和发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及其使用者的意义。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等。
认知语义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语义分析和语用学,当时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的意义,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符号,还能反映出使用者的思维和感知。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它们的态度和看法的工具。
80年代,认知语义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当时,学者们着重研究语言是如何反映人类认知活动的,并将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
他们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信息的工具,而且还反映了使用者的认知活动,包括思维、认知和情感。
尽管认知语义学的发展并不完整,但它已经成为认知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认知语义学是一门关注语言的意义和使用者的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的理论框架由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组成。
语义是认知语义学的核心,它指的是语言的基本意义,也就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意思。
语义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关注的是语言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语义关系。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如何用来表达特定的意义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如何利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
语篇学是研究语言如何联系在一起,以及语言如何组成不同的语篇结构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组织形式,比如话语结构、句法结构、语法结构和语篇结构等。
02第二章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观点与研究目标
![02第二章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观点与研究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449d53fa5022aaea998f0f56.png)
第二章认知语义学的基本观点与研究目标引言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章我们首先简要回顾语义学研究的历史,在简要讨论语义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认知语义学与形式语义学的重要区别的基础上,描述认知语义学的理论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语义研究简要回顾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但与语言学研究发展过程不同的是,它的发展既有语言学的传统,又有哲学的传统。
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半世纪,语言哲学的研究对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逻辑学研究和语言哲学影响而蓬勃兴起的形式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就与语义学研究形成了重要的交叉。
(一)语义学研究的语言学传统语义学的语言学传统最早与语文学有关。
在中国,语义研究是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小学主要包括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内容。
训诂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语言意义变化的学科。
唐代孔颖达对训诂学的解释是: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的著作是《尔雅》,它实际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分类词典。
它由叙篇(已亡),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释官、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十九篇组成。
《尔雅》对古代词语的变迁的轨迹记载和解释得特别清楚。
例如《尔雅释天》在对几个与“年”有关的同义词的解释时指出: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训诂学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其重要贡献包括:(1)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540部;(2)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3)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等。
(陆宗达, 2002)在欧洲,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一方面与修辞学、语文学有关,另一方面与19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密切相关。
早期的语义学就主要研究语义变化的类型、方式和原因。
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义学](https://img.taocdn.com/s3/m/8e0d3f1f5727a5e9856a6164.png)
Page 3
辐射范畴
一个概念范畴是一个家族,原型具有 最大的典型性,其他成员因典型性的 差异与原型具有家族相似性,从原型 引申出去,将成员用线条连接,范畴 所有成员之间将形成辐射状的分布, 我们把这样的范畴叫做“辐射范畴”。
Page 4
原型理论的应用 - 词汇多义性
星星
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外,用肉眼或望远镜能看到的 发亮的天体。
我把苹果汁倒入杯子里。 She walks out the first bank. 她走出第一银行。
Page 8
意象图式对于介词的研究
意象图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对于介词一词多义的研究。Lindner 分析了 1700多例的动词短语的意义,结论表明这些意义都可以归结成为数 不多的意象图式。如 V + out 结构,在英语中有600多例,意义不尽 相同,但是运用意象图式原理,可以加以归纳总结,方便理解和掌握。
(1)概念隐喻也可称为“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它是内在的,即在概念化过程中才能“看”得 到。 (2)“隐喻概念”本身不是直接的言语表达式,尽管它在 深层制约着言语表达的方式。 (3)“隐喻概念”是从一般日常用语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4)依据Lakoff 的研究,隐喻概念一定要有语言的“繁殖” (generating)能力,即隐喻概念的系统性。不具备这个能 力的概念在Lakoff 的隐喻框架内不能称为“隐喻概念”或 “概念隐喻”。
Page 12
所谓“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与修辞格中的 隐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为“概念隐喻”,是建立在 修辞格隐喻的认知分析基础之上的;将修辞格隐喻分析的结 果(认知功能)用于一般语言的研究中才产生所谓“概念隐 喻”。区别在于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因此理解 “概念隐喻”要把握几个要点:
语言学研究中的语义学理论
![语言学研究中的语义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a5924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c.png)
语言学研究中的语义学理论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语言中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在语义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理论被提出和发展,这些理论试图解释和描述语言中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语义学理论,包括逻辑语义学、构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逻辑语义学是语义学中最为传统的理论之一,它主要关注语言中的逻辑结构和形式。
逻辑语义学认为,语言的意义可以通过逻辑关系和命题的真值来确定。
例如,逻辑语义学认为,一个句子的真值可以通过判断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规则来确定。
逻辑语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推理”,它试图通过推理规则来解释和描述语言中的意义。
与逻辑语义学不同,构式语义学强调语言中的结构和语境对意义的影响。
构式语义学认为,一个句子的意义是由词汇和句法结构共同决定的。
例如,一个动词的意义可能会受到它所搭配的名词的影响。
构式语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义角色”,它试图通过描述词汇和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和描述语言中的意义。
认知语义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语义学理论,它强调人类认知过程对语言意义的影响。
认知语义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人类的认知能力来构建和理解的。
例如,认知语义学认为,一个句子的意义可以通过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经验来解释和理解。
认知语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义场”,它试图通过描述词汇之间的关系和语境对意义的影响来解释和描述语言中的意义。
除了逻辑语义学、构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语义学理论。
例如,形式语义学试图通过形式化的方法来解释和描述语言中的意义。
语用学关注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和交际目的。
语料库语义学通过大规模语料库的分析来研究语言的意义。
这些理论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和描述语言中的意义。
总的来说,语义学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试图解释和描述语言中的意义。
逻辑语义学、构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是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
每个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试图解释和描述语言中的意义。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进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义学](https://img.taocdn.com/s3/m/08a1cd3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f.png)
家族相似性
如一个范畴可用多个属性来定义的话, 原型可能具有所有或最多的属性,因 此原型是最典型也是该范畴中最常见、 最普通的成员。 如“鸟”范畴中的“麻雀”“黄鹂”。
范畴中其他成员具有不同数量的属性, 它们从属于该范畴的“典型性”不等 值。拥有属性多的典型性高,而少的 则典型性低。
所有具有不同“典型性”的成员之间 具有“家族相似性”
(1)概念隐喻也可称为“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它是内在的,即在概念化过程中才能“看”得 到。 (2)“隐喻概念”本身不是直接的言语表达式,尽管它在 深层制约着言语表达的方式。 (3)“隐喻概念”是从一般日常用语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4)依据Lakoff 的研究,隐喻概念一定要有语言的“繁殖” (generating)能力,即隐喻概念的系统性。不具备这个能 力的概念在Lakoff 的隐喻框架内不能称为“隐喻概念”或 “概念隐喻”。
Page 4
辐射范畴
一个概念范畴是一个家族,原型具有 最大的典型性,其他成员因典型性的 差异与原型具有家族相似性,从原型 引申出去,将成员用线条连接,范畴 所有成员之间将形成辐射状的分布, 我们把这样的范畴叫做“辐射范畴”。
Page 5
原型理论的应用 - 词汇多义性
星星
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外,用肉眼或望远镜能看到的 发亮的天体。
组合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Page 26
1. 数个隐喻概念组合成对某一事物较为完整的认识 人们对事物认知的概念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隐喻概念也具有系统性特征。一般来说,概念隐喻都是抓住所 述对象的某一方面来进行比拟描绘,进而达到帮助人们形象认 识事物某一方面的目的。但是事物的一面并不能完整地代表这 一事物。因此人们必然会从其它方面来对其进行认识。这样, 依据人们不同的社会经历和实践,依据人们不同的文化习俗, 数个隐喻概念组合成对某一事物较为完整的认识。
认知语义学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义学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1566e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4.png)
2012.02学教育74认知语义学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李蕊闫林琼(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2013)[摘要]本文开始对认知语义学做了一个简要介绍,接着描述中学教育现状,继而阐述与分析认知语义学与英语教学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认知语义学在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运用,以便为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一、认知语义学简介认知语义学从认知语言学发展而来,是对形式语义学的一种反动,它提出的观点和形式语义学的一般假设是完全不同的。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知语义学,认知语法等内容。
而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其基本原则与认知语言学的指导原则或理论基础一致,即意义的构件是认知的概念化过程,而概念化过程以心智的体验性为基础,以意图式结构为中心,通过隐喻性推理进行运作过程而改变;因此,语义比句法更为基本,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句法。
笔者以教学实习为基础,尝试着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际出发,积极借鉴认知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将认知语义学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语言结构的系统性、非任意性以及语言应用的理据,从而对于促进英语教与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学英语教育现状“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的词汇要求更高。
其中,要求高中学生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笔者作为英语师范生在江苏省大港中学实习且根据以前相关理论学习(舒白梅,2005),及结合本次教学实践,笔者对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困境有了新的认识,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中学生的词汇学习处于“耗时低效”的状态——中学英语对单词量要求较大,而词汇对于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很大的难题;2、学生听力和阅读也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对于听力或是阅读中涉及到的外国文化与习俗,学生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学生在英语听力和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3、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普遍偏低——很大一部分学生怯于开口练习英语对话,导致很多英语学习者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后,习得的仍然只是“哑巴英语”使得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这一真正的实用价值无法得到体现。
逻辑语义学认知语义学
![逻辑语义学认知语义学](https://img.taocdn.com/s3/m/0ea6db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0.png)
逻辑语义学认知语义学逻辑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探索自然语言的深层结构随着现代逻辑和语言学的不断发展,逻辑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逐渐成为研究自然语言的重要领域。
逻辑语义学主要运用逻辑工具研究自然语言的句法生成和语义组合规律,而认知语义学则关注人类在理解和使用语言过程中的认知机制。
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揭示了自然语言的深层结构。
一、逻辑语义学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逻辑语义学通过对语言表达式的形式化分析,揭示了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逻辑语义学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机器翻译、信息抽取、问答系统等任务中,逻辑语义学为构建准确且高效的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1.范畴类型逻辑:这是一种形式化工具,用于描述自然语言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
范畴类型逻辑在处理汉语等语言的独特特征方面具有优势,如反身代词、照应省略结构等。
2.组合范畴语法:这是一种基于组合范畴理论的语法体系,能够有效地描述复杂句子的结构及其语义关系。
组合范畴语法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自然语言的句法-语义结构,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二、认知语义学与自然语言处理认知语义学关注人类在语言理解和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如概念结构、注意力、语境等因素。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认知语义学的方法为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1.语义角色标注:认知语义学认为,句子中的词汇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关系,如施事、受事、工具等。
通过标注语义角色,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2.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注意力机制可以模拟人类在理解语言时的关注焦点,有助于提取关键信息,提高文本分析的准确性。
3.语境分析:认知语义学强调语境在理解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结合上下文信息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句子意义,提高信息处理的效果。
总结逻辑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作为研究自然语言的深层结构的重要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推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与方法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8385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a.png)
2、文本生成:认知语义学可以应用于文本生成任务,例如新闻报道、小说创 作等。通过深入理解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意义和关系,可以生成更加自然、流畅 的文本内容。
3、情感分析:认知语义学可以应用于情感分析任务,例如对评论等文本数据 进行情感判断。通过分析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色彩和情感极性,可以了解用户对 某一事件或产品的态度和看法。
谢谢观看
2、实证研究:通过对大样本语料库进行分析,探究语言使用中的规律和特征。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与文化、认知、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3、深度学习: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自然语言处理任务进行建模,以提高机器 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情感分析、 机器翻译等领域。
4、跨学科研究:认知语义学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心理学、哲学、 计算机科学等。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 语言意义的本质和产生机制。
认知语义学的应用实例
1、智能客服:认知语义学可以应用于智能客服系统,帮助提高系统的自然语 言理解能力。例如,用户在查询航班信息时,客服系统可以通过对用户问题的 语义理解,快速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
2、揭示语言意义的生成机制,即探究语言意义的构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研究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即探究语言如何反映和传递文化观念和价值 观念;
4、探究语言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即研究语言学习者如何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意 义和用法。
为了实现这些研究目标,认知语义学采用实验来观察和测量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加工 过程。这些实验包括词汇判断任务、语义相似性任务、概念映射任务等。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与方 法
目录
01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 理
03
认知语义学的应用实 例
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义学](https://img.taocdn.com/s3/m/cb9a1c57ad02de80d4d840dd.png)
Page 21
(1) 指示:
我们向着胜利前进。 他破坏了集体的荣誉。 面对困难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2) 量化:
阅读这本书需要更多的耐心。 爱有多少恨就有多少。 这个世界充满了仇恨。 苦大仇深。 中产阶级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个问题里面有太多的个人因素。 历尽千难万险。
他极力掩饰自己的虚伪。 我简直跟不上生活的节奏。 他的情绪最近很低沉。
Page 13
所谓“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与修辞格中的 隐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为“概念隐喻”,是建立在 修辞格隐喻的认知分析基础之上的;将修辞格隐喻分析的结 果(认知功能)用于一般语言的研究中才产生所谓“概念隐 喻”。区别在于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因此理解 “概念隐喻”要把握几个要点:
(3) 被使用的物体代表使用者: 我们国家足球存在很多问题。
(4) 控制者代表被控制物:
拿破仑在滑铁卢失败了。 他的车撞上了我的后面。 段祺瑞枪杀了无辜的青年。
Page 19
(5) 机构代表负责人: 他被名牌大学录取。 妇联同意处理此事。
(6) 地方代表事件:
卢沟桥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我们不希望出现第二个广岛。
Page 11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的含义
隐喻是人类生活和体验在我们头脑中的一种映射方式,并 反映在我们的语言中,影响和增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 日常交流中,隐喻的使用非常频繁,“我们日常会话中几 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Page 12
隐喻的分类
Lakoff & Johnson(1980)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把隐喻分为三类: (1)空间隐喻 (2)实体隐喻 (3)结构隐喻
雪——认知语义学
![雪——认知语义学](https://img.taocdn.com/s3/m/b4cc70dc195f312b3169a5de.png)
百科观
原型 观 意象 图示 观
体验 观
概念 化
互动 观 认知模 型观
认知语义学的主要观点
隐喻 观
象似 观
整合 观 联想、 激活观 寓比概 念整合 观
体验观 (the embodied view) 概念化 (the conceptualization view) 互动观 (the interactionism view) 百科观(the encyclopedia view) 原型观 (the prototype view) 意象图式观 (the image schema view) 隐喻观 (the metaphor view) 寓比与概念整合观 (the parable and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view) 象似观 (the iconicity view) 认知模型观 (the cognitive model view) 联想、激活观 (the association, activation view) 整合观 (the integration view)
下卷中,Leonard Talmy深入分析了语言中的概念组 织,考察语言与类型和过程的关系、概念组织类型以 及概念组织过程。作者将认知过程分为三个时间量 度(time scale)
通过累计研究结果或与其他人的判断相关联,实现 对于语言及文化各方面的保持及逐渐变化的评定; 长期量度 long term scale 三个时间量度 time scale 描述个体成长过程中某阶段的认知发展
Usage based model
Usage based model的介绍
目 录
认知语义学的思想综述及著作
认知语义学主要观点
Usage based model的介绍
Talmy认知语义学(沈家煊)
![Talmy认知语义学(沈家煊)](https://img.taocdn.com/s3/m/bf173c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0.png)
Talmy认知语义学(沈家煊)简介Talmy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被誉为认知语义学的创始人。
他提出的认知语义学理论成为现代语言学及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沈家煊是国内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他对Talmy认知语义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语言能力的认知基础。
Talmy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是构建和运用场景和事件的认知映射。
他通过研究语义场景的结构、语义结构的概念、语义类别、事件类别、角色和参与者、语言意义的依存结构、动态空间及图像性表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
Talmy的核心理论语义场景结构Talmy认为,语义场景是一种限定事件的上下文,包括地点、实体、时间、动作和状态等要素。
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出不同的语义场景结构。
比如,我们可以将事件的要素按照时间的线性关系进行排列,构成线性场景结构;也可以将要素按照主体和宾体的关系进行排列,构成层级场景结构等等。
语义类别Talmy认为,语义类别是基于经验世界所建立的概念系统,它是对语言意义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语义类别包括空间、时间、物质、关系、动作、状态、感知、语言等。
Talmy还提出了语义类别的组合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类属关系网络,进一步解释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变异现象。
事件类别除了语义类别,Talmy还提出了事件类别的概念。
事件类别是基于场景结构、语义类别等方面的抽象化,它与语言的谓词、语态、时态等方面息息相关。
Talmy将事件类别划分为动词类、名词类和形容词类三类,其中动词类最为重要。
他认为,在事件类别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出语义上的的复合事件。
角色和参与者Talmy认为,语言意义中的角色和参与者是语义场景的基本因素之一。
角色包括动作的执行者、影响者、客体等,参与者则是指与事件发生相关的另一个实体。
他还提出了“表达式角色”的概念,即语言结构中的主语、宾语等角色。
认知语义学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束定芳](https://img.taocdn.com/s3/m/e1a8d8e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9.png)
认知语义学束定芳认知语义学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就词汇化、范畴化、概念化、隐喻和转喻以及语用推理等认知语义学的中心话题,结合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英汉例证对比与分析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介绍。
第一章是对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基本特点和重要理论主张作简要回顾。
第一节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对认知语言学和传统语言学,特别是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渊源关系和理论差别做了对比分析和介绍。
第二节介绍和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几个重要流派,包括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神经认知语言学等。
第三节重点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基础和理论主张。
第二章简要讨论了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主张,包括意义本质的看法,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研究的方法等。
认知语义学把意义看作是概念化,与人类认知的方式密切相关。
认知语义学与一般语义学主要的差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而在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就因此不同。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有关范畴化的问题,范畴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
第一节讨论了什么是范畴化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节是有关范畴化的经典理论及其局限性。
根据经典范畴理论,所有具有某一特征或某以相同特征的事物形成一个范畴。
这样的特征形成了定义这一范畴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所有的范畴都属于这一类型。
因此这样的经典范畴理论自然还存在很多缺点。
第三节现代范畴理论。
在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论。
其中家族相似性为人们重新认识范畴的本质特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除此之外,影响较大的还有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理论。
本节还主要讨论了原型理论。
第四节范畴层次理论,主要介绍了基本层次的概念、事物的分类与基本层次的特点和基本层次词汇表达的特点。
第五节范畴化的原理。
对于范畴化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名称论,现实论和概念论。
本节主要讨论了本质主义理论。
最后一节是范畴理论的语言学意义及其应用,分别就范畴化与语言表达,原型理论与词义,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进行了讨论。
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
![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https://img.taocdn.com/s3/m/87349f8931b765ce04081410.png)
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认知语言学有两个组成部分: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和认知语义学(CognitiveSemantics)。
认知语法试图将概念极和结构极联系起来,对语法的不同范畴、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体中存在的现象做出概括的解释。
在五花八门的语法体系中,它显得独树一帜,因为它认为语音学和音位学、句法学和语义学都是语言这个大体系固有的组成部分,按照同样的原则在运行,很难将彼此割裂开来,因此在建立语法体系时,应该将它们充分融合在一起。
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
它与传统的真值语义学表现出对意义的不同理解。
真值语义学认为,意义存在于客观世界中,语言通过指称客观世界里的物体而获取意义。
真值语义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句子建立真值条件,以使它们尽可能真切地映射外部世界。
其结果是意义被认为独立于语言使用者,与语言使用者的理解没有关系。
与此相反,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不是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反映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语言不是大脑中一个独立的部分,而是认知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认知语义学的一个主要兴趣,是研究语言与空间认识之间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研究空间关系体现在语言中的范畴化。
这是因为空间概念是人类认知的关键所在,而认知语义学的宗旨之一恰恰是探索语言所体现的人类认知的空间基础。
认知语义学的另一个主要兴趣,是揭示词素的不同意义之间通过隐喻拓展或转喻拓展所形成的关系网。
这一兴趣源起于认知语言学的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某语言单位的意义就是与该语言单位有约定俗成的关系的概念结构”,其二是认知结构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隐喻和转喻。
隐喻与转喻:一种认知的视角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
根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
认知语义学 初中词汇
![认知语义学 初中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31b11c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c.png)
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是一种语言学理论,主要关注词汇和概念的语义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反映在语言使用和理解中。
虽然认知语义学并没有特别针对初中词汇进行深入研究,但是该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可以用于解释初中词汇的语义关系。
以下是一些与认知语义学相关的初中词汇的例子:
1. 反义词:例如,“高”和“低”,“快”和“慢”,“多”和“少”。
这些反义词在语义上具有相反的意义,它们在认知语义学中被视为一种对立的概念。
2. 近义词:例如,“美丽”和“漂亮”,“悲伤”和“难过”,“开心”和“快乐”。
这些词在语义上具有相似的意义,它们在认知语义学中被视为一种类别的概念。
3. 上下义词:例如,“水果”是“苹果”、“香蕉”、“梨”等词的上义词,“苹果”是“水果”的下义词。
上下义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包含关系,即上义词包含下义词。
4. 比喻义:例如,“像鸟一样飞”是指像鸟一样在空中飞行。
这种比喻义是基于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形成的。
以上这些例子展示了认知语义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即概念的形成是基于人类的认知经验和语言使用习惯。
这些概念和原则可以用于解释初中词汇的语义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文化观念类新词语的意义分析及教学研究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文化观念类新词语的意义分析及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8879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6.png)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认知语义学视角下文化观念类新词语的意义分析及教学探究关键词:认知语义学视角文化观念类新词语意义分析教学探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提升,新词语不息涌现。
怎么理解认知语义学的概念
![怎么理解认知语义学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ed382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9.png)
怎么理解认知语义学的概念认知语义学是对人类语言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旨在理解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它关注语言的意义如何构建、理解和组织,以及人类思维和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1.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概念认知语义学首先强调了意义的构建是基于认知过程的。
认知语义学关注的是在语言理解中,人类是如何通过对语言材料进行认知加工来获得其意义的。
它关注的是语言信息是如何被处理、组织和存储的,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认知过程来解读和理解这些语言信息的。
2. 语义的构建和组织在认知语义学中,语义被视为一个复杂的认知网络,由不同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构成。
这些概念和关系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一种意义结构。
认知语义学关注的是这种意义结构的建立和组织。
例如,一个单词或短语的意义是通过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联来确定的。
这种关联可以是通过语义角色、概念类型、语法结构等方式来建立和组织的。
3. 语义的变化和动态性认知语义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动态变化的。
它关注的是人类在使用和理解语言时,如何根据语境、经验和目标来调整和更新意义的。
例如,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认知语义学通过研究语言的语用、语境和逻辑推理等方面来理解语义的动态性。
4. 语言与认知的互动认知语义学强调,语言和认知是相互作用的。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又会影响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认知语义学通过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使用。
例如,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往往会利用他们对世界的知识、经验和推理能力。
5. 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方法认知语义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揭示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其中包括实验研究、脑成像技术、计算模型等。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认知语义学研究人员可以探索语义加工的认知机制,解释语言的意义和使用的心理过程。
总之,认知语义学是一种研究语言和认知关系的方法和理论框架。
它关注语言的意义是如何构建、理解和组织的,以及人类思维和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成就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c86d8a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c.png)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成就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强调语言先天的认知结构和人类对世界的经验、思维方式以及概念等因素在语言理解和语言生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对传统语言学的一种重要补充。
在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模型,对于理解和分析语言现象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其中,说明文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着重介绍认知语言学在说明文研究中的主要成就。
第一,范畴化理论:范畴化是一种基本认知过程,它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概念化相联系,是影响语言和思维的重要机制。
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了概念的多层次结构以及文化背景对概念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范畴化理论对说明文的研究具有很大意义,因为说明文的主要作用是制定规范和界定概念。
范畴化理论认为,人们的概念和认知是多层次的,不同的概念在范畴结构中具有明确的位置和关系。
基于此,说明文中的说明过程需要对读者已有的概念进行扩展,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且把各种概念的层次关系表达清楚。
第二,词汇语义学:词汇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人们从语言中获得的概念和信息。
在说明文中,词汇的语义是文本表达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词汇语义学为说明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理论框架。
它认为,语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们与语言和其它文化要素相互作用中的产物。
在说明文中,一些专有名词或复合词需要解释说明,需要通过语义分析来探讨其特殊的意义和特点。
此外,词汇搭配也是词汇语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理解语言中各个词汇之间的语义搭配关系对阅读和撰写说明文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章衔接理论:篇章衔接理论是说明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注语句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构建说明文的重要力量。
篇章衔接理论认为,篇章结构和语言使用的方式对说明文语句的组织、布局和内容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说明文中,读者需要通过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概念和信息,篇章衔接理论为解释这种语句之间关系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英语习语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英语习语](https://img.taocdn.com/s3/m/b82e36f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b.png)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英语习语认知语义学是一种研究语言和认知关系的学科,涉及到词汇、语义、句法和语用等方面。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中常见的一种非字面意义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对于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英语习语,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习语的语义特点习语是一种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常常使用非字面意义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和含义。
习语通常具有多种含义,不能直接从字面上理解,需要考虑上下文和特定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其含义。
例如,“a piece of cake”这个习语并不是指一片蛋糕,而是指某件事情非常容易做到。
这种由与字面意思相反或无关的意义构成的语义特点,是习语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习语的语言结构特点习语采用了一种固定的语言结构,形式比较稳定,不随时代和文化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稳定的词汇和语法形式。
例如,“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这个习语中,“cats and dogs”这个短语的形式是固定的,不能改变顺序。
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习语的文化特色。
三、习语的文化内涵习语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历史文化背景。
不同的习语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观念,与社会历史背景、民族心理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这个习语是源于打猎的典故,反映了夺取一次同等成果的智慧和谋略。
因此,习语的文化内涵是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习语的认知过程习语的理解和运用过程涉及到认知和语言两个方面。
习语的理解需要考虑上下文和特定的背景知识,以及非字面意义的语义推理和联想等认知过程。
习语的运用需要考虑合适的语境和语用策略,涉及到社交场景、文化因素和个人情感等方面的认知过程。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习语是英语语言中最具有特色和魅力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ventional meaning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word is just a ‘prompt’ for the proces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the ‘selection’ of an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against the context of the utterance.
eg: container
※ the concept container is grounded in the directly embodied experience of interacting with bounded landmarks, image schematic conceptual structure can also give rise to more abstract kinds of meaning.
Four Guiding Principles
1. Conceptual structure is embodied. 2. Semantic structure is conceptual structure. 3. Meaning representation is encyclopaedic. 4. Meaning-construction is conceptualisation.
4. Meaning construction is conceptualisation
※language itself does not encode meaning. meaning is constructed at the conceptual level: meaning construction is equated with conceptualisation, a dynamic process whereby linguistic units serve as prompts for an array of conceptual operations and the recruitment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2.The second caveat concerns the notion of semantic structure.
lexical concepts, cannot straightforwardly be defined.
eg: bachelor strict definitions like ‘unmarried adult male’
※ Semantic structure can be equated with conceptual structure does not mean that the two are identical.Semantic structure forms only a subset of possible concepts.
※ This principl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not just for words but for all linguistic units. eg: active sentence, passive sentence
(2) William Shakespeare wrote Romeo and Juliet. (3) Romeo and Juliet was 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
What is Cognitive Semantics?
Cognitive semantics: 1970s, against the objectivist world-view and the related approach, truth-
conditional semantics, developed within formal linguistics.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ence, embodied cognition and language.
1.Conceptual structure is embodied
Embodied cognition thesis: this thesis holds that the nature of conceptual organisation arises from bodily experience, so part of what makes conceptual structure meaningful is the bodily experience with which it is associated.
eg: a. The child is safe.
b. The beach is safe.
c. The shovel is safe.
no fixed property of safe , encyclopaedic knowledge relating to children, beaches and shovels, and knowledge relating to safe, ‘construct’ a meaning by ‘selecting’ a meaning that is appropriate in the context of the utterance.
subjectivism
objectivism
eg: bachelor, unmarried adult male,
It's traditional meaning is not isolated from ordinary experience because we cannot in fact apply it to all unmarried adult males, eg: Pope or homosextual.
eg: a. He’s in love.
b. We’re out of trouble now. c. He entered a state of euphoria.
Lakoff (1987) and Johnson (1987) explain that examples by the metaphorical projection of the CONTAINER image schema onto the abstract conceptual domain of STATES, to which concepts like LOVE,TROUBLE and HEALTH belong. This results i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STATES ARE CONTAINERS.
※ The idea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or constructions are essentially conceptual in nature entails that closed-class elements as well as openclass elements fall within the purview of semantic analysis.
Talmy (2000), closed-class semantics it seeks to provide a unified account of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organisation rather than viewing these as distinct subsystems.
What is Cognitive Semantics?
黄小沛
Outline
1. Cognitive semantics 2. Four guiding principles 3. Methodology 4. Formal vs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semantics
eg: a man in a locked room, structural properties, a bounded landmark, enclosed sides, an interior, a boundary and an exterior.
container
containment is a meaningful consequence of a particular type of physical relationship that we have experienced in interaction with the external world.
Two Important Caveats
1. Cognitive semanticists are not claiming that language relates to concepts internal to the mind of the speaker and nothing else.
fail to adequately capture the range and diversity of meaning associated with any given lexical concept.
For this reason, cognitive semanticists reject the definitional or dictionary view of word meaning in favour of an encyced with containment is an instance of what cognitive linguists call an image sch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