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标本制作分解
动物标本制作
动物标本制作教案1.动物干制标本制作[1]昆虫成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制作昆虫标本前应先将昆虫处死,简单的处死方法是用乙醚熏或向体内注射甲醛。
(1)针插法这是固定昆虫的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用昆虫针将昆虫插在插针板上来整形,晾干制成标本。
插针板用质地疏松的薄板做成。
插针的位臵,随昆虫的大小和种类而不同。
然后用镊子将触角、足和翅的姿态纠正好,分别用大头针固定。
(2)展翅法制作鳞翅目和蜻蜒目等成虫时要用展翅法。
a.简易展翅板的制作:将厚2cm以上的泡沫塑料板裁成长约33cm,宽约10cm 的长方块。
在板的中间按所采昆虫身体的大小挖出一条槽,使昆虫胸腹部正好放在里面。
b.展翅槽取蛾、蝶时不能触及翅的正面,防止掉鳞片。
用昆虫针或大头针在虫体胸部背面正中处垂直插入,上方留出约0.7cm,然后将针插在展翅板槽的中间,使头、胸腹部正好位于槽内,翅的基部与展翅板上面一样高。
用镊子轻夹蝶翅,使翅向左右展开,前翅轻缓向头前方向拉伸,使前翅后缘与同侧展翅板边呈垂直状。
此时用一组纸条将前翅压好,并在翅近前缘、后缘处各插上一个大头针,使前翅固定(注意大头针不要插在翅上)。
前翅固定后,用镊子夹取后翅,缓缓移动,使后翅前缘与前翅后缘相接处略呈平行,并用纸条固定,臵通风处阴干。
有些昆虫如蛾类(包括蛹)、螳螂、蝗虫等腹部胀大、饱满,制成的标本干燥、缩瘪后极易发霉变质。
可在这些昆虫的腹部用剪刀剪开一个口,用镊子取出内脏,用药棉将内壁擦拭干净,用药棉捏成跟腹部相似的棉球,蘸上樟脑粉,塞进腹部内,用镊子将腹腔壁切口合拢。
然后将昆虫放在插针板上,用昆虫针插入胸部,并整理好触角和脚的姿势,干燥后即可。
蜻蜒目昆虫腹部长而腹腔壁薄,制成标本后易断裂,所以要用细竹丝从蜻蜒的尾尖插入,穿过腹部和胸部,一直穿到头部,然后剪去尾尖露出的竹丝。
这样处理的蜻蜒就挺直坚硬。
(3)胶粘法小型昆虫如蚊、家蝇、蚜虫等不能插针,可用昆虫针尖沾少量聚醋酸乙烯胶,零星涂在台纸的中央。
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昆虫
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昆虫
动物标本是一种用来保存动物形态和结构的方法,常见的标本制作方法有干标
本和湿标本两种。
而针对昆虫这一类小型动物,制作标本的方法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和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
制作昆虫标本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材料,包
括昆虫标本针、显微镜、昆虫镊子、昆虫夹子、标本瓶、酒精、甘油、硅胶等。
这些工具和材料都是制作昆虫标本必不可少的。
其次,选择合适的昆虫进行标本制作。
在选择昆虫的时候,应该选择外表完整、未受损的昆虫,避免选择有破损或腐烂的昆虫作为标本。
接着,进行昆虫标本的处理和制作。
首先是湿标本的制作方法:将昆虫浸泡在75%酒精中一段时间,然后用昆虫镊子将昆虫取出,用昆虫标本针固定在标本纸上,最后将标本放入标本瓶中保存。
另外,也可以将昆虫置于湿润的甘油中制作甘油标本。
而干标本的制作方法则是将昆虫用昆虫标本针固定在标本纸上,然后在显微镜下逐步处理昆虫的身体部分,最后封存保存。
最后,进行昆虫标本的保存和展示。
制作好的昆虫标本需要妥善保存,放置在
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虫蛀和潮湿。
展示昆虫标本时,可以使用标本瓶或标本盒,同时标本的标本纸上应该标注昆虫的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信息。
总的来说,制作昆虫标本需要谨慎细致的操作,确保昆虫标本的质量和保存。
通过标本的制作,不仅可以保存昆虫的形态结构,还可以为昆虫研究和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有所帮助。
动物标本浸制制作流程
动物标本浸制制作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动物标本浸制的那些事儿,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特别的活儿呀!你想想看,把一个活灵活现的动物变成能长久保存的标本,这多神奇呀!就好像给它们施了个魔法,让它们能一直留在我们身边。
首先呢,得选好要制作标本的动物。
这可不能随便乱来,得挑那些状态好的,不然做出来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
就跟咱挑水果似的,得挑个新鲜漂亮的呀。
然后就是清理啦!把动物身上的脏东西啊、血迹啊什么的都弄干净。
这就好比给它洗个舒服的澡,让它干干净净地去“变身”。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啦,配制药液。
这药液就像是魔法药水,能让动物保持住原来的模样。
可不能马虎,得按照比例调配好,不然出了差错,那可就前功尽弃喽。
把动物放进药液里,就等着它慢慢“沉浸”其中吧。
这时候你可别着急,得有耐心,就像等一锅好汤慢慢炖出味道来一样。
过了一段时间,动物就被药液浸透啦。
这时候把它取出来,精心地摆弄好姿势,让它看起来还是那么活灵活现的。
这可不简单呀,得有一双巧手和一颗细腻的心。
再把它放在合适的地方晾干,这过程可不能有风啊什么的来捣乱,得好好保护它。
等它干了,哇,一个漂亮的动物标本就出现啦!你看,这不是很神奇嘛!这就好像我们留住了一段时光,一份记忆。
想想看,以后我们随时都能看到这些曾经鲜活的动物,它们就像被时间定格了一样。
这多有意思呀!虽然它们不能再活蹦乱跳了,但它们以另一种形式陪伴着我们呀。
所以呀,动物标本浸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做出让人惊叹的作品来。
大家不妨都去试试,感受一下这个神奇的过程,说不定你会爱上它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制作动物标本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室技术,用于保存和展示动物的外部形态和结构。
下面是关于制作动物标本的10种方法及其详细描述:1. 湿标本法:通过将动物的整个身体或其特定部位浸泡在化学固定剂中,然后逐渐替换液体为蜡质,最终制作出具有保真度和柔韧性的湿标本。
2. 干标本法:将动物的整个身体或其特定部位进行干燥处理,以保留其外部形态,并使用防腐剂和漂白剂来避免腐败和变色。
3. 分解标本法:使用酶或温和的化学溶解剂分解动物的组织,然后将组织的骨骼、器官或特定部位进行保存和展示。
4. 透明标本法:使用透明化剂将动物的整个身体或特定部位变为透明,以显示其内部结构,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和组织。
5. 解剖标本法:将动物进行完整的解剖,并逐层展示其内部结构,例如骨骼、内脏、血管和神经系统。
6. 骨骼标本法:将动物的骨骼进行去软化、漂白和保留处理,以展示其骨骼结构和解剖特征。
7. 插塑标本法:在动物的皮肤下注入塑料或硅胶材料,使其具有原始形态,并使用细节加工技术塑造外观和表情。
8. 嵌蜡切片标本法:将动物的特定组织切割成薄片,然后用石蜡浸渍和固定,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和结构。
9. 冻切标本法:将动物的组织冷冻固化后,使用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以便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10. 数字化标本法:使用3D扫描仪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将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数字化制作成虚拟标本,更方便保存和展示。
这些方法允许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研究动物的形态和结构,并有助于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解和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制作动物标本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权益。
动物标本制作总结
动物标本制作总结一、简介动物标本指的是经过特殊处理制作成为具有展示和保存价值的动物模型或动物骨骼的物品。
制作动物标本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包括采集、剥制皮毛、处理骨骼以及装饰等。
本文将总结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采集和剥制皮毛1. 采集采集动物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关法律和规定,并且尽量选择已死亡的动物进行采集。
一般来说,采集时需要保证动物完整性,避免造成明显的损伤。
2. 剥制皮毛剥制皮毛是制作动物标本的重要步骤。
在剥制皮毛之前,需要先进行解剖和去内脏等处理。
剥制皮毛时要仔细操作,保持动物皮毛的完整性,最大程度地避免划破皮毛。
三、处理骨骼处理骨骼是制作动物标本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1. 去肉和脂肪去除骨骼上的肉和脂肪是制作标本的首要任务。
可以使用酶溶解法或者放射法进行去肉和脱脂处理。
2. 漂白处理后的骨骼需要进行漂白处理。
漂白可使用含氯漂白剂进行,但要注意浓度的控制,避免骨骼腐蚀。
3. 硬化和固定为了更好地保持骨骼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使用硬化剂进行处理。
硬化剂可以帮助骨骼保持坚硬并防止腐蚀。
4. 整理处理完骨骼后,需要仔细整理骨骼,确保其各个部分的位置正确、完整。
可以使用特殊工具进行整理,如小刷子和镊子。
四、装饰装饰是制作动物标本的最后一步,可以增添标本的观赏价值。
在装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选择合适的展示材料选择合适的展示材料可以更好地展示标本的特征。
常见的装饰材料包括木制底座、石头底座以及透明树脂。
2. 定位和固定在装饰过程中需要将标本固定在底座上,并保持合适的展示角度。
可以使用铜丝、胶水或者螺丝等固定标本。
3. 清洁和保护装饰完成后,需要对标本进行清洁和保护,防止灰尘和湿气对其造成损害。
可以使用软刷或者吹风机进行清洁,同时可以涂抹保护漆进行保护。
五、注意事项制作动物标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遵守采集和制作标本的相关法律法规; - 仔细操作,避免对动物造成二次伤害; - 进行标本处理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 在处理骨骼时要保持骨骼的完整性,避免过度处理; - 在装饰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合适的装饰材料,保证标本的观赏价值; - 定期清洁和保养标本,延长其使用寿命。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1. 简介动物标本是将动物制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形态,以展示或研究为目的的标本制品。
制作动物标本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供参考。
2. 材料和工具准备•动物标本(新鲜或经过脱水处理的)•制作标本用的模具(可自行制作或购买)•脱水剂(例如甘油、乙醇等)•清洁工具(手套、刷子、针、剪刀等)•防腐剂(例如甲醛溶液)3. 制作步骤步骤1:清洁和处理动物标本首先,将动物标本进行清洁处理。
可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或清洁剂来清洁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然后,将标本进行脱水处理。
将动物标本放入适当浓度的脱水剂中,让其充分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标本内的水分。
脱水的时间和浓度因动物大小和种类而异。
步骤2:填充和塑形将脱水处理后的动物标本放入模具中,并填充适量填充物,以保持标本的形状和姿势。
填充物可以使用合适的材料,如填充棉、泡沫塑料等,以确保标本能够保持完整且不变形。
步骤3:防腐处理在标本填充和塑形完成后,将标本浸泡在适当浓度的防腐剂中,以防止腐败和细菌生长。
一般常用的防腐剂是甲醛溶液,它具有很强的杀菌和防腐效果。
标本浸泡的时间视标本的大小和种类而定,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
步骤4:治疗和修复标本浸泡在防腐剂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标本并对其进行治疗和修复。
检查标本是否存在损坏或破损,并进行修复。
可以使用针、线或特殊材料进行修复。
步骤5:干燥和保存将处理完的动物标本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自然干燥,直至完全干燥。
然后,将标本放置在干燥的容器或陈列柜中,以防止湿气和昆虫的侵入。
标本的保存时间长短取决于防腐剂和保存条件,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4. 注意事项•在制作动物标本时,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确保安全操作。
•标本的捕获和取得应合法合规,并避免损害生态环境。
•标本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受到感染和伤害。
5. 结论制作动物标本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但通过掌握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制作出具有保存价值的动物标本。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以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为标题,下面将详细介绍制作动物标本的步骤和技巧。
一、准备工作制作动物标本的第一步是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动物标本,可以选择已经死亡的动物,也可以选择自然死亡或者经过人工处理的动物。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如手套、刀具、防腐剂、填充物等。
二、剥皮剥皮是制作动物标本的重要步骤之一。
首先,需要将动物的身体彻底清洗干净,去除掉表面的污垢和血液。
然后,用刀具小心地从动物的腹部或背部开始,将皮肤剥离下来。
在剥皮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避免造成损伤。
三、清洗与消毒剥离下来的皮肤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以去除残留的血液和细菌。
可以用温水和肥皂进行清洗,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清洗和消毒的目的是保证标本的干净与卫生。
四、防腐处理防腐处理是制作动物标本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清洗和消毒完成后,需要将动物的皮肤浸泡在防腐液中,使其充分吸收。
防腐液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防腐剂,如甲醛、甲酸等。
浸泡的时间可以根据动物的大小和厚度来确定,一般需要几天至几个星期。
五、填充与塑形在防腐处理完成后,需要对动物进行填充与塑形。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填充物,如棉花、泡沫塑料等,将其填充到动物的体内,使其保持自然的形态。
然后,用细线将动物的四肢和头部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使其达到最佳展示效果。
六、干燥与修整填充和塑形完成后,动物标本需要进行干燥与修整。
将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风干。
干燥的时间会根据动物的大小和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需要几天至几个星期。
在干燥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动物的形态,使其更加自然和美观。
七、固定与存储动物标本干燥后,需要进行固定与存储。
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固定剂,如树脂或胶水,将动物的各个部分固定在一起,以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然后,将标本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放置在适当的容器中,以防止湿气和昆虫侵蚀。
八、展示与保养制作完成的动物标本可以进行展示和保养。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一、野外标本制作:1.选材与捕杀: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制作标本的兽类。
可以选择近期死亡的野生动物,也可以选择活体动物进行麻醉后捕捉。
在野外捕获动物时,应尽量减少动物的压力和伤害,保护动物的外形。
2.解剖与制皮:将动物屠宰后进行解剖,在保留有代表性的器官(如头部、四肢)的前提下,将动物从胸腹部剖开,取出内脏。
接下来将动物的皮肤和毛发剥离下来,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以去除残留物质。
3.制作标本:将剥离下来的皮肤铺展在干燥的表面上,使用长针和线将其固定在模具上或填充胶乳来保持其形状。
注意保持皮肤的自然形态和解剖特征。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塑料、棉花等材料来填充动物体内,保持其原有的体形特征。
4.脱水与干燥:在制作完毕后,可以利用脱水剂将标本中的水分去除。
将标本放置在脱水剂中,轻轻晃动,等待一段时间,直至动物体内的水分被完全吸收。
之后,将标本放置在通风较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干燥。
干燥的时间会根据动物的体型和厚度而有所不同。
5.整理与存放:在标本完全干燥后,可以对其进行修整和整理。
修整包括修剪毛发、修复受损的部位等,使标本呈现出自然、美观的形态。
之后,将标本放置在合适大小的容器中,标注动物的学名、地点和采集日期等信息,存放在干燥、通风、防腐蚀的环境中。
二、实验室标本制作:1.选择标本:可以选择实验室动物(如实验鼠、实验兔)进行标本制作。
这些动物具有完整的解剖结构,便于学习和研究。
2.麻醉与解剖:将实验动物进行麻醉,确保其无痛苦和不适。
接下来进行解剖,取出内脏并制作解剖图,以便更好地了解动物体内结构。
3.制作干燥标本:使用剥制法将动物的皮肤剥离下来,制作成干燥标本。
剥制方法与野外标本制作相似,但不需要脱水过程。
4.塑胶标本制作:制作塑胶标本的方法较为复杂。
首先需要在动物体表涂覆薄薄的分离剂,然后在其表面涂覆粘合剂和塑胶混合物。
待干燥后,将动物制成塑胶模型,并在其体表涂上合适的颜色和涂层。
动物标本的制作全文编辑修改
浸制标本的固定十分重要,要细心地从头部一直做到尾部,不能遗漏。 剔肉:用1%的NaOH煮5~7分钟后剔除残肉。 尤其是软骨部分,稍微泡一下即可,否则会溶掉。 它能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还能长期保持生物体的原来色泽。 剥至尾部时要将尾与皮
生物标本的主要类型
• 动物标本 • 植物标本
动物标本
植物标本
动物标本的制作
动物标本类型:剥制标本、骨骼标本、 浸渍标本和干制标本。
鱼的骨骼标本
鸽子的剥制标本
一、剥制标本的制作(以家兔为例)
制作标本的目的与意义 • 对动物的形态结构更了解 • 加强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 • 增强同学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团队意识 • 标本可作为教学模型 • 可长期保存
分离躯体与头骨
截断股关节、肩关节, 割断耳道,注意在剥皮和分 离躯体的过程中要经常撒一 些石膏粉在皮肤内侧和肌肉 上,以防止皮毛被血液和脂 肪沾污。
向尾部剥离时,剥至肛门时要用剪刀
从直肠基部剪断;剥至尾部时要将尾与皮
肤完全分离。 动物挑选:体型中等、外形齐全、美观。
可用注射器套上针头,插入动物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注入少量10%福尔马林。
的昆虫,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标本制作方法。采集 后,在标本还没干燥以前,用昆虫针插在标本上并 进行整姿或展翅等工作,等干燥后即可完成。
四、浸渍标本的制作(以鳝鱼为例)
浸制标本是采用保存液来防腐的标本。 如果保存得好,这种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下去。 它能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 造,还能长期保持生物体的原来色泽。
孔,在颈椎与枕骨大孔处截断。 它能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还能长期保持生物体的原来色泽。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兽类标本是研究兽类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它可长期保存以便为科研、教学、陈列、观展服务。
可根据需要制成假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液浸标本、附属物等标本。
现将制作各种标本所需工具及制作方法分述如下。
1.剥制工具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长镶子(尖形,前端内侧不带锯齿形)、解剖盘或塑料布、细铅丝或竹筷、取脑勺(取铅丝一段,前端砸扁弯成勺状)、针、线、棉花、竹丝、亚碑酸与明矶相混合后制成的防腐剂。
2.标本的测量制作前,对标本相关部位的测量是兽类分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获得准确的数据方能更好地鉴别物种。
测量的工具和物品包括钢卷尺、秤、标签、采集本。
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图3-1)。
体重: 兽体的全重;体长:吻端至肛门,大型兽为吻端至尾基部;尾长: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长度;后足长:白附关节的最后端至足的最前端(爪除外),对有蹄类动物要测到蹄的前端;耳长:耳壳基部至顶端(簇毛除外)的长度。
大型兽类还需测量肩高(肩背中线至前指尖)、胸围(前肢后面胸部最大周长)、腰围(后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长)和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图3-2)。
3.兽类标本的制作(1)小型兽类标本可分为科研用的假剥制标本及教学、展览用的生态标本。
①假剥制标本(以鼠类为例)剥皮将鼠体仰放在解剖盘和塑料布上用解剖刀沿腹部正中肛门前部开始向胸骨后端切开皮肤,操作时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腹腔切破而污染皮毛,然后用刀背或小镶子将切口与后肢相连的皮肤与肌肉分离,将后肢分别往切口处推出,剪断膝关节并除去小腿上的肌肉(图3-3a),剥离背部等周围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联接处剪断,清理好尾基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左手捏紧尾基部,右手捏住尾椎骨缓慢往上拉,直至完全抽出(图3-3b),继续剥至前肢,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肌肉再剥至头部,用解剖刀紧贴头骨至耳部,剪或切断耳根至眼部时,可看到一层白色网膜状的眼睑缘,细心切开网膜的下端后,即露出眼球了。
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昆虫
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昆虫昆虫标本的制作工具和材料1. 昆虫标本:选择新鲜完整的昆虫标本,最好是体型完整,没有明显的缺损。
2. 标本夹:用于夹持昆虫标本的工具,有各种尺寸和形状可供选择。
3. 注射器:用于注入杀虫剂或保存液的工具。
4. 显微镜:用于观察昆虫细节和进行解剖的工具。
5. 酒精:用于浸泡昆虫标本的化学品。
6. 甲醇:用于浸泡和保存昆虫标本的化学品。
7. 气泵:用于清洗和吹干昆虫标本的工具。
8. 昆虫解剖刀:用于昆虫解剖的工具。
9. 昆虫捕捉工具:用于捕捉昆虫的器具,如昆虫网、昆虫夹等。
10. 昆虫收集瓶:用于将捕捉到的昆虫暂存的容器。
昆虫标本的制作步骤1. 捕捉昆虫:首先需要捕捉到需要制作标本的昆虫,使用昆虫网或昆虫夹等工具进行捕捉。
2. 麻醉昆虫:将捕捉到的昆虫放入甲醇或酒精中浸泡,麻醉昆虫,使其失去运动能力。
3. 镇静昆虫:使用注射器注入杀虫剂或保存液,使昆虫完全失去活力,不再有生命迹象。
4. 挑选和准备标本:将麻醉并镇静的昆虫取出,检查是否完整,清除身上的脏物和细菌,保持清洁。
5. 处理昆虫:根据需求进行处理,如解剖、脱水等操作。
6. 制作标本:使用标本夹将昆虫定格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整形并确定好标本展示的姿势。
7. 标注信息:在标本上标注相关信息,如科属名、产地、采集日期等。
8. 干燥和保留:将制作好的标本晾干,然后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潮湿和霉菌生长。
昆虫标本制作的注意事项1. 注意安全: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有毒化学品和尖锐工具。
2. 小心操作:昆虫标本的制作需要细致耐心,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损坏标本。
3. 保持清洁:操作环境和工具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感染和污染标本。
4. 注意保存:制作好的昆虫标本要储存在干燥通风处,避免潮湿和发霉。
总的来说,昆虫标本的制作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只有在严格按照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操作的情况下,才能制作出完美的昆虫标本。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一、实验目的动物剥制标本是一种利用动物皮张制成的标本,适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尤其是鸟类和哺乳类,在动物学教学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剥制标本分为真剥制和假剥制两类。
真剥制就是将动物皮张还原为生活姿态加以展示。
所谓假剥制就是不再将皮张还原为原来动物的姿态,而是简单的展示皮张上体现的特征。
本实验为动物剥制实验中的真剥制。
二、实验用品1. 工具:解剖刀,镊子,棉花,铁丝,剪刀,针线,解剖盘等。
2. 材料:家兔3. 药品:樟脑粉三、实验方法1. 杀死家兔:利用折颈法2. 清洁标本:如有血污沾染,用棉花醮少许冷水,细心将血污擦拭干净。
3. 剥皮:将家兔头朝左侧腹面向上放在实验台上,自胸部中线处将毛分开,向后到肛门处纵向切开皮肤,切时不能过深,以见到肌肉为止,不要割开肌肉或腹腔,以防内脏和血污染毛皮。
再继续将腹部两侧,背部及后腿部的肌肉与皮肤分离,并从股骨近端处剪断,再将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连接处剪断,清除尾基部的结缔组织,用手轻轻捻搓尾部,使皮与肌肉松动,然后一手握住尾根,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卡住尾根,然后用力拉出尾椎骨。
剥头部时,需特别注意,将毛皮继续上剥,用解剖刀边划割边上拉毛皮。
眼耳处要翻剥,千万不能割破皮肤,耳朵的软骨小心剪断,否则兔子的耳朵竖不起来。
沿着眼睑边缘细心地剖割,切勿割破眼睑和眼球。
眼球剥离后,继续剥到上下嘴唇的前端为止,保留少许上、下唇皮跟头骨相连。
随后用骨剪截断颈椎,使躯干和头骨分离。
前后肢要小心翻剥,后肢翻剥到脚踝处,留腓骨,剥净趾骨基部的肌肉(留下趾骨,便于生态整形),将皮上附着的脂肪和肌肉除净。
头骨放入水中煮熟,仔细的将脑髓,肉等都清理干净。
剥皮要特别小心,总体上是先剥身体再剥四肢,头部要特别小心。
4. x x 防腐剂:涂时要均匀,特别是颅腔内要多涂些,涂时要注意尽量勿碰脏毛皮,要都涂遍不能有漏除的地方。
5. 做支架:取三根合适长度的铁丝,头部脊柱、四肢共用三根铁丝(左前肢与右前肢,左后肢与右后肢,头部脊柱连通尾各一根),要设计好各部分的长短比例,三者拧在一起。
第二节剥制标本分解
第二节
动物剥制标本
一、常用药品
(一)防腐剂
1.三氧化二砷防腐粉 具有防止毛皮腐烂和虫害侵 袭以及保护毛发不致脱落的作用。主要用于鱼类、两栖 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配方:三氧化二砷2克,明矾粉7克,樟脑粉1克。 配制方法:将药品研磨成粉末后,混合调匀即成。 三氧化二砷防腐膏 主要用于鸟类。 配方:三氧化二砷5克,肥皂(普通)4克,樟脑1克, 水10毫升,甘油少许。
动物标本制作技术
第二节
一、常用药品
(一)防腐剂
动物剥制标本
2.配制方法:取肥皂切成薄片,然后注入 水,水浴加热,使之融化,加入三氧化二砷及研 磨成粉末状的樟脑,搅拌溶解然后加入甘油,冷 却后呈糊状。使用时若觉太稠,可加适量水调稀。 3.无砷防腐粉 适用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尤 其适用于哺乳动物皮毛的临时防腐处理。 配方:硼酸50克,明矾30克。樟脑20克。 配制方法:同1。
动物标本制作技术
第二节
动物剥制标本
二、常用器具和材料 4.义眼 义眼通常用黑色玻璃 和无色透明玻璃 烧制而成。其虹膜无色,使用前须根据各种 动物原来的颜色,用油漆着色。瞳孔为黑色, 安装时将与义眼黑色部分连接的铅丝脚嵌入 标本眼眶内即成。义眼的规格及适用对象见 表4—2。
动物标本制作技术
第二节
义眼直径(毫米)
动物标本制作技术
第二节
一、常用药品
(一)防腐剂
动物剥制标本
4.苯酚酒精饱和液 具有消毒防腐的功能。 主要用于鸟类的头骨、裸区和脚趾等,因为这些 区域用了苯液 可以更好地防止残留的肌肉腐 烂,故效果比上述的防腐粉、防腐膏为好。
动物标本制作技术
第三节
一、常用2.酚醛清漆和各色油以及颜料 涂在动物的脚、角、蹄等处, 能增强光洁度,并用作玻璃义眼调色用。 3.乙醚 易燃,氧化后毒性增加,用作动物的麻醉剂 。 4.聚醋酸乙烯(白胶) 可胶粘玻璃义眼等。 5.石膏粉 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被清洗后的 水分,使其恢复蓬松状态。同时,在剥制过程中,撒在 皮肤和肌肉之间,能防止血液和脂肪等污物沾污羽毛。
动物标本的制作
动物标本制作技术简介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2012.9前言动物标本在科研、教学以及科学普及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科学研究方面,它是新种发表和新分布区记述的唯一可供检查和研究的证据。
分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世界各地博物馆所收藏的成千上万动物标本的比较研究。
在教学和科学普及宣传方面,一件栩栩如生的标本是最好的教具,它给观察者留下的记忆甚至是终生难忘的。
我国是动物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有着从亚寒带到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环境的动物资源,其中很多是特产种。
因此,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科学采集和标本制作与收藏,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基本建设。
它不仅能反映当地动物区系的现状,也能反映其在人类影响下的历史变迁。
动物采集和标本制作是涉及多种知识的一门科学。
一个有着完善记录和测量并且制作精美的标本,其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是永存的。
反之,如果科学记录不全或制作低劣的标本,则是白白浪费人力及财力的一种无效劳动,甚至是一种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西方动物标本制作技术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历经几代人的钻研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技术,对我国动物采集和标本馆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出现,现代生物标本制作技术已有很大的革新。
如何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技术的同时,借鉴和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标本制作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动物标本种类繁多,内容十分丰富,制作方法因动物种类和要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标本制作技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是各人各有其独特或习惯的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俗话说熟能生巧,每个人经过多次反复实践,都会创造出新的经验和方法。
第一章动物液浸标本的制作一、动物液浸标本的分类动物液浸标本的制作原理是利用化学药物的固定与防腐功效,使生物体的原生质凝固,以防止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从而使标本不致腐烂而得以长期保存。
相对于其他标本制作技术而言,液浸标本制作技术较为简便,适用的生物种类较多,且标本保存的时间较长,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标本制作技术。
狗标本制作方法
狗标本制作方法介绍狗标本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标本,用于展示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作狗标本的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该过程。
材料准备在制作狗标本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一只狗的尸体(可以是已经死亡的狗或者是人工安乐死的狗);2.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如剥皮刀、剪刀、缝合针、线等;3.防腐液、丙酮、甘油和一些常规实验室试剂。
步骤以下是制作狗标本的一般步骤:1. 剥皮首先,将狗的尸体放置在工作台上,用剥皮刀小心地从腹部开始剥下皮肤。
在剥皮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内部组织和骨骼。
可以使用剪刀来辅助剥皮工作。
2. 清理内脏器官在剥下皮肤后,需要将腹腔内的内脏器官清理出来。
用剥皮刀小心地切开腹腔,将内脏器官取出,并将其置于干净的容器中。
3. 防腐处理将狗的尸体置于防腐液中浸泡,防止其腐烂。
防腐液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防腐液的配制比例为1:10(防腐液:水),浸泡时间为48小时左右。
4. 去脂处理去脂处理是为了确保标本干燥和保存时间更长久。
将浸泡过防腐液的狗尸体取出,用丙酮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尸体内的脂肪。
浸泡时间一般为24小时左右。
5. 甘油浸泡将去脂处理后的狗尸体置于甘油中浸泡,以保持标本的柔软和防止干燥。
甘油的浓度一般为20%-30%,浸泡时间为24小时。
6. 干燥处理最后,将浸泡过甘油的狗尸体取出,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待其完全干燥。
干燥的时间会根据尸体的大小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一般需要3-7天的时间。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制作一只狗的标本。
制作标本需要耐心和细心,并确保在整个过程中遵守实验室和安全操作规程。
最后得到的狗标本可以用于教学和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一动物的特征和结构。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制作动物标本是一项独特而精细的工艺,通过对动物进行处理和保存,使其成为永恒的艺术品和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一、皮毛标本制作方法1. 准备工作:选择完好无损的动物尸体,根据需要选择保留全身或部分身体,清除杂物和内脏。
2. 剥制:将动物身体剥离皮肤,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剥制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划破皮肤。
3. 清洗: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动物皮肤,去除血迹和脏污,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4. 防腐:将清洗干净的皮肤放入专用的防腐液中浸泡,防止皮肤腐烂。
5. 干燥:将浸泡过的皮肤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等待完全干燥。
6. 上脂:用专用的动物脂肪或植物油涂抹在皮肤上,使其柔软并具有光泽。
二、骨骼标本制作方法1. 收集骨骼:根据需要选择完整的骨骼或部分骨骼,将其清洗干净并晾干。
2. 去腥:将骨骼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异味和血迹。
3. 煮沸:将骨骼放入煮沸的水中,煮沸一段时间,以杀死细菌和寄生虫。
4. 曝晒:将煮沸后的骨骼放在阳光下曝晒,使其完全干燥。
5. 组装:根据骨骼的形状和结构,将骨骼部位正确地组装在一起,使用胶水或钢丝固定。
三、整体标本制作方法1. 选择动物:选择完整的动物尸体,根据需要决定保留全身或部分身体。
2. 防腐:将动物尸体放入防腐液中浸泡,时间根据动物的大小和厚度而定,确保彻底防腐。
3. 填充:将防腐后的动物尸体进行填充,可以使用棉花、聚酯纤维等材料填充空腔,使其保持自然形态。
4. 修整:将填充后的动物尸体进行修整,调整姿势和形状,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
5. 上色:根据动物的外貌特征和颜色,使用合适的颜料给动物标本上色,使其更加逼真。
6. 固定:使用支架或其他固定装置将整体标本固定在展示位置,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动物标本可以用于展示、科研和教学等多个领域。
制作过程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和专业的技术,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同时,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动物资源,合理利用和处理动物尸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节肢动物标本的制作流程
节肢动物标本的制作流程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材料准备齐喽。
需要用到的有节肢动物,这个就不用多说啦,这可是主角呢。
然后是一些工具,像大头针、展翅板(如果是要做展翅标本的话)、昆虫针、镊子、剪刀、酒精、福尔马林(这个得小心使用哦,有一定危险性呢)、标签纸、还有一个小盒子用来装做好的标本。
二、采集节肢动物。
这一步可有趣啦。
你可以到野外去,像草丛里呀、树林里呀找找看。
不过要小心那些可能会咬人的家伙哦。
比如说抓小昆虫的时候,动作要轻又快。
要是碰到蜘蛛这种有点吓人的,也别怕,只要用镊子小心夹起来就好啦。
当然啦,要是你比较胆小,也可以从一些昆虫爱好者那里获取已经死去的节肢动物。
三、处理节肢动物。
把采集来的节肢动物先清理一下。
如果上面有泥土呀或者其他脏东西,就用小刷子轻轻地刷掉。
要是有残缺的部分,能修补就修补一下。
要是虫子还活着呢,这时候就要让它“安息”啦。
小一点的昆虫可以放到酒精里泡一泡,大一点的像大蜘蛛之类的,可以用福尔马林来处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心里还真有点小纠结呢,毕竟是小生命,但是为了制作漂亮的标本也没办法啦。
四、固定节肢动物。
如果是昆虫的话,就用昆虫针来固定。
从它的胸部中间穿过去,然后插到展翅板或者软木塞上。
插的时候要插得直直的,就像让小昆虫站军姿一样,可有趣啦。
如果是像虾呀蟹呀这些节肢动物,可能就需要用大头针把它们固定在泡沫板之类的东西上,要把它们的身体和附肢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五、干燥处理。
固定好之后呢,就要让它们干燥啦。
这个过程可能要花一点时间。
把固定好节肢动物的展翅板或者泡沫板放在一个通风良好的地方。
在干燥的时候,你可以时不时去看看,就像看着自己的小宝贝在慢慢变化一样。
可别心急哦,这个干燥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六、装盒贴标签。
等干燥好了之后,就可以把节肢动物标本放到小盒子里啦。
这个小盒子就像标本的小房子一样。
然后呢,别忘了贴上标签。
在标签上写上节肢动物的名字、采集的地点、采集的时间之类的信息。
动物标本制作分解课件
动物标本制作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动物标本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技 术和方法不断改进。
现代发展
现代动物标本制作更加注重动物 的生态保护和制作过程的环保性, 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制作技术和方法。
02
动物标本制作流程
动物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
采集注意事项
根据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 如捕捉、诱捕、麻醉等。
生态学研究 通过动物标本,生态学家可以研究动物的分布、 栖息地选择、种群动态等生态学问题。
古生物学研究 动物化石标本为古生物学家提供了了解古代生物 和古环境的线索,有助于揭示地球生物演化的历 史。
动物标本在教育中的应用
直观教学
动物标本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外貌、结构和特征, 提高教学效果。
对策
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尊重动物生命和权利,避免对动物造 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动物标本制作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
动物标本制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包括正确的解剖技巧、防腐处理、 毛发整理等方面的技术。
对策
选择具备专业技术和经验的制作人员,或者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 技术水平。
注意事项
03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动物的毛发和骨骼,同时选择适
当的填充材料和固定剂,以确保标本的长期保存。
两栖爬行动物标本制作
两栖爬行动物标本制作概述
两栖爬行动物标本制作是一项需要特殊技巧的过程,因为两栖爬行动物的皮肤和骨骼具有 特殊性质。
制作流程
两栖爬行动物标本的制作流程包括获取动物尸体、清理和整理、填充和固定、整形和上色 等步骤。
维护方法
定期检查和维护动物标本,及时处理损坏和腐烂 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兽的真剥制标本
鸟、兽的假剥制标本 3、动物骨骼标本 取脊椎动物的骨骼,剔尽骨上附着的 肌肉,清除骨
髓,用药液处理后,按生活时的结构将骨串装起来而成 的标本,叫做骨骼标本。如蛙、兔的骨骼标本。适用于 脊椎动物的大部分。 4、动物干制标本 有些小型动物和它们的外壳,含水量少,干燥后不 会或很少变形,也不易回潮腐败,经人工或自然干燥等 处理后制成的标本称之为干制标本。因此凡具有外骨骼 的一些动物,诸如虾、蟹类,或具有几丁质壳的昆虫类 以及具有硬质介壳的螺贝类等,大都可以用干制法处理 来制成干制标本。此外,把已防腐固定的小动物或器官 包埋于可以疑结的透明基质中而制成的标本,叫做包埋 干制标本。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包埋标本。
形态和结构。固定液有单一固定液,如酒精、福尔马林 等;有混合固定液,如秦克(Zenker)氏液(重铬酸钾 2.5克、升贡5克、硫酸钠1克、醋酸5毫升、蒸馏水100毫 升)、基尔荪(Gilson)氏液(95%酒精42毫升、浓硝酸 2毫升、醋酸18毫升、升贡饱和水溶液11毫升、蒸馏水60 毫升) 等。固定方法参见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制作。 3、洗涤 为除去浸入材料中的固定剂,须对材料进 行洗涤。一般用流水进行冲洗,时间可根据材料和固定 液而定,一般为12~24h。其方法将材料 用纱布包扎,再悬缚于水龙头上,然后 拧开龙头成细流壮冲洗(如右图)。 用含有苦味酸的固定液所固定的材料, 需要用50% 、70%酒精反复洗涤。 4、染色 将涡虫放入固氯染色剂 中染色1~5分钟(视染色深浅来确定)。
要求和标本处理方法的不同,浸制标本可分为下面几种 类型: A、整体浸制标本 整个动物体不需解剖,按原来的外部形态整理好姿 态,直接浸渍在固定液中保存。它主要适用于无脊椎动 物的大部分和脊椎动物的鱼类及两爬类动物。 B、胚胎发育标本 按照动物不同的胚胎发育阶段,顺序排列成整个发 育过程的生活史,以显示其发育过程的变化。例如蛙的 发育标本。 C、内脏器官解剖标本 根据需要,将动物体解剖以显示内部各系统、器官 的构造。例如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或显示整体主要 器官的解剖标本。 D、比较解剖标本 解剖各纲代表动物相应的系统、器官,按顺序进行
求增加目、科、种的数目,不要追求标本的数量。应选 择鳍条完整,鳞片齐全和体形适中的新鲜鱼类作为浸制 标本的材料。如果是活鱼则用纱布包好放在空气中窒息 致死。对于躯体完整的两爬动物可连同浸透乙醚或氯仿 的脱脂棉放入大小适宜的标本缸中麻醉致死。 2、整理姿态 根据体形大小用注射器从腹部向体 内注射10%福尔马林溶液以固定内脏(鱼则先用水冲净 表面的粘液),然后按它们生活的姿态进行整形(注意 鳍、指的展开),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如下图) 。 3、防腐固定 将蜡盘上的标本用纱布盖住,然后往 纱布上倒10%福尔马林溶液,作为临时固定,待硬化后 取出。 4、装瓶保存 将硬化后的标本用丝线或尼龙线捆扎 在大小适宜的玻璃片上。鱼头朝下;个体中等或较小的 两爬类头朝上,然后放入适当大小的标本瓶内,将10%
三、昆虫成虫干制标本制作
(一)、用具、材料 捕虫网、毒瓶、三角纸包、 昆虫针、三级台、展翅板、还软器、大头针、各类昆虫 等。
(二)、毒瓶的制作
1、材料 密封性好的广口塑料瓶或广口玻璃瓶、氰化钾(剧 毒)、锯末、石膏粉、滤纸。 2、毒瓶的制作方法 先将3~4克的氰化钾均匀的铺在瓶底上,然后再铺上 一定湿度的锯末(湿度以用手用力捏住锯末,然后松手, 锯末不会撒开为宜),用小木棍把锯 末压实,锯末的厚度以1.5~2cm为宜, 然后把石膏粉用水调成湖状,浇在压 实锯末上(不宜过厚),稍等片刻, 在石膏层上盖上一张大小适度的滤纸, 盖上瓶盖即可。 滤纸 右图为毒瓶示意图 石膏层
鱼和两栖类整形
爬行类整形
福尔马林到进瓶内并超过标本的高度,盖严瓶盖。 5、贴标签 将注有科名、学名、中名、采集时间的 标签贴于瓶口下方。 (四)、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的制作 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有的躯体柔软,有的躯体被 硬壳,有的躯体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在制作标本时随上 述特征而有所不同。 1、躯体柔软的动物 如扁形动物门的涡虫、华枝 睾吸虫等,可用薄荷脑等麻醉,再用7~10%福尔马林溶 液杀死固定,然后用毛笔把标本挑在培养皿中的一张湿 滤纸上,放开展平。其上再加一张滤纸,把动物夹在中 间,纸上放几片载玻片,再加入7~10%福尔马林溶液, 经12h后,将标本移入5%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 2、身体容易伸缩的动物 例如具有触手的腔肠动 物海葵等,一般采用乙醚、酒精、氯仿、硫酸镁及薄荷
动物标本制作
概 述
一、标本制作的意义和作用
1、在动物学、分类学、比较解剖学等专业课程以 及中学动物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动 物标本作为直观教具和实验教学时的观察材料,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昆虫分类 实验时我们利用昆虫标本再查对分类检索表进行对照检 索,就容易理解并掌握昆虫各目、科和种基本形态特征, 加深记忆。由于各种生理活动是以形态构造为基础的, 生理活动的现象,有些也是从形态构造上表现出来的。 因此,应用标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生理机能。如 观察了蝗虫和蝉的标本,就能领会不同的口器有不同的 机能,蝗虫的口器适于咀嚼,而蝉适于吸食植物的汁液。
锯末 氰化钾
(三)、昆虫标本制作步骤 1、还软 如果从野外采集的 昆虫放一段时间后变干硬,那就先 要将昆虫还软。一般利用玻璃干燥 器或大广口瓶作为还软器。先在干 燥器底部铺上潮湿的细沙,为防止 标本发霉可在细沙上到一点石炭酸 或甲醛,然后把昆虫放在内瓷盆上 ,盖上盖子,大约3~7天即可(如右 上图)。 2、针插 还软后的昆虫,应 根据其虫体大小选择适宜型号的昆 虫针进行插针。00、0号昆虫针用 于穿插微小昆虫,针插方法如右下 图。另外,微小昆虫还可用胶粘法。
染色剂配制:固氯0.5克,95% 酒精100毫升。 5、脱水 经洗涤后的涡虫由于水分进入,下一步 的透明就无法进行。因为透明剂用的都是苯类,而苯类 与水不相溶。脱水一般用酒精,而且为了不使涡虫急剧 收缩和不发生其他的改变,应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顺次进 行脱水。一般的材料可从30%开始,经50% 、70 % 、80 % 、90 % 、95% 至纯酒精,脱水时间从短到长。 6、透明 用二甲苯进行两次透明,时间可视材料而 定,一般为2~8小时,至大体呈现明亮感即可。 7、封片 将透明过的涡虫置于载玻片上,滴加适量 的加拿大树胶,盖上干净的盖玻片封固。
马林溶液或80%酒精固定保存。 最后,在标本瓶外都要贴上标签。
二、涡虫整体装片标本制作
(一)、化学药品 福尔马林、二甲苯、固绿、冰醋 酸、酒精、蒸馏水、树胶等。 (二)、用具、材料 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 片、涡虫等。 (三)、制作步骤 1、取材 在荫蔽、水质清澈的溪流中,翻开石块可 采到涡虫。制作标本前,将涡虫置于黑暗处饥饿24~36h, 增加身体的透明度而装片观察。 2、固定和固定液 固定是用一定的化学药液迅速把 材料的细胞杀死,凝固或沉淀细胞内物质,使之成为不 易变化的状态,并可防止腐败和自溶,从而保持原有的
排列,以显示它们的演化过程和亲缘关系。例如鱼、蛙、 龟、鸽、兔脑的比较解剖标本等。
2、动物剥制标本 剥取脊椎动物的皮,剔除皮上的肌肉,在皮的内表 面涂上防腐剂,填充内芯,安装义眼,缝合整形而制成 的标本,称为剥制标本。这种方法主要适用鸟类、哺乳 类及较大的鱼类、爬行类。根据标本用途的不同,剥制 标本又可分为真剥制标本(姿态剥制标本)和假剥制标 本(研究标本)。假剥制标本适用于鸟类、小型哺乳类, 主要用于科研及教学,只须做大致的填充缝合及羽毛整 理,并将眼眶拨圆,使两脚交叉,不用摆设姿态。真剥 制标本主要用于陈列、教学,经填充缝合及羽毛整理后, 还必须安装义眼,摆设姿态。(如下图所示)。
生动物的宣传活动,也需要制作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动物标 本,供博物馆和文化馆陈列展览以增进人们对自然界中野 生动物的益害的认识与了解。
二、动物标本的类型
动物种类繁多,虽然各类动物之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 征,但它们在身体大小、外部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生活习 性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必须根据各类动物的不同特点, 结合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不同要求,采用多种方法制成不 同类型的动物标本,以供教学和科研之用。动物标本主要 有以下五种类型: 1、动物浸制标本 浸制标本是用防腐固定液浸泡保存的标本。由于教学
5、动物玻片标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玻片标本分两大类,一类是临时玻片标本,简单处 理后即可观察,观察完毕就弃掉。如口腔上皮细胞临时 玻片标本。另一类是永久玻片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制作方法的不同,玻片标本可以分为 装片、涂片和切片三类。装片标本是把处理好了的材料 直接封藏于载玻片上而成的,所用材料多限于薄小的个 体和器官。例如草履虫、水螅和昆虫器官等。切片标本 是指把材料切成非常薄的薄片再经过处理而封固于载玻 片上的一种显微标本。涂片标本主要由液体或半固体之 类的材料涂抹于载玻片上而成。如血液、细菌等,适于 作涂片标本。
2、 使用动物标本 ,可以观察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而看不到的动物。例如,生活在北方的动物,制成标本 后可以拿到南方的课堂里给学生看;再如青蛙的生长发育 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它的全过程,而制成标本后就能 让学生在课堂上一下子看到。 3、动物标本在学术研究中也是一种必需的材料。如研 究动物分类时要用到动物剥制标本、浸制标本、干制标本 和骨骼标本等。在动物资源调查的工作中经常需要采集并 制作动物标本。 4、 在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采集和 制作动物标本,可以作为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之一。 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 习积极性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制成的标 本可以充实学校的生物教学设备。 5、随着科学的进步,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 在增强。为了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尤其是对保护珍稀野
胶。而对于浸制标本来说,主要是当发现保存液混浊或 发黄,要及时更换保存液。同样,也要避免阳光直射, 防止标本退色和保存液挥发。
实 验 内 容
一、动物整体浸制标本制作 (一)、化学药品 包括酒精、福尔马林、甘油、苯酚(石炭酸)等为 常用防腐固定药物;乙醚、氯仿、硫酸镁、氯化锰及薄 荷脑等为常用的麻醉剂。 (二)、用具、材料 解剖蜡盘、搪瓷盘、解剖刀、解剖剪、镊子、注射 器、 针头、 药棉及纱布、回型针、大头针、标本瓶等等。 (三)、鱼和两爬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步骤 1、取材及处死 鱼类的标本材料可从渔业公司或 水产收购部门采购,也可从农贸市场采集等。大型鱼类 一般采用剥制方法保存。取材应注意分类上的要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