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模式变迁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影响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人口生育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与变革。
这些政策的变迁不仅对中国的人口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状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其影响。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20世纪70年代,中国面临着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以及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困局。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1979年中国政府推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实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规定。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初期,确实有效地控制了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
根据统计,这一政策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人口控制数量约为4亿。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负面影响。
三、性别比例失衡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普遍的性别优势倾斜。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多为家族延续的重要因素,许多家庭更倾向于生育男孩,导致了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
四、人口老龄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
现在,中国正面临着一个庞大的老龄人口群体,这给社会养老保障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五、人口结构失衡计划生育政策也引发了人口结构失衡的问题。
由于年轻人口的减少,劳动力资源的减少和人口的老化,中国面临着人口结构失衡的困境。
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
六、个人权利的侵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一些家庭可能会面临被强制堕胎、强制绝育等问题,这侵犯了个人的生育权利。
由于部分地区政府的过分严格执行政策,个人权利的侵犯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七、政策调整与二胎政策面对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国政府逐渐调整了人口政策。
2013年,中国推出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允许有条件的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八、二胎政策的效果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得一些中国家庭有了更多选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然而,由于生育观念和经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二胎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影响计划生育政策是指国家为控制和引导人口增长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个人的生活状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施方式和效果也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通过梳理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和个体的影响。
一、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起源于二战后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在战后经济重建和人口高度增长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开始引入计划生育政策。
这些政策通常采取强制措施,如强制节育、强制堕胎等,旨在控制人口数量和削减生育率。
例如,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由于当时人口过度增长的压力,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晚婚晚育、奖励计划生育、控制生育等。
这些政策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缓解了人口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冲击。
二、进一步改革和调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强制性的政策措施给个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剥夺了生育自由的权利。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等问题也催生了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调整。
例如,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政府放宽了对计划生育的限制,允许夫妻自主决定生育的数量和时间。
这一改革使得计划生育政策更加注重人的权利和自由,减轻了对个体生活的干预。
三、后期的发展和影响随着人口问题的进一步凸显,在一些国家中,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变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一些国家鼓励生育,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人口增长,以应对资源短缺和社会压力。
无论是在哪个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都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政府可以更好地调控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其次,计划生育政策也可以减轻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的负担,提高社会资源的分配效率。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
从计划生育政策到二孩政策,再到近年来实施的三孩政策,每次调整都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生育政策的变化背后的原因。
在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计划生育政策(一般称为“独生子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为国家经济发展节省了资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政策逐渐暴露出诸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我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二孩政策和三孩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鼓励家庭生育更多孩子,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然而,这些政策也面临着诸如养育成本高、女性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挑战。
对于生育政策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人口结构调整: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我国人口结构有望逐渐得到改善,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经济发展:生育政策的变化可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如消费市场的扩大、劳动力市场的活跃等。
社会保障: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政府需要加大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
性别平等:生育政策的变化有可能促使社会对性别平等问题
的关注度提高,为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争取更多权益。
养育成本和压力:生育政策的调整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降低养育成本,减轻家庭的养育压力,使更多家庭能够承担起生育更多孩子的责任。
人口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影响
人口生育政策的变迁与影响在中国这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人口生育政策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和重视。
随着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迁。
本篇文章将从人口政策的历史背景、政策调整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口政策的历史背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一直面临着人口过多的问题。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中国政府采取了“人多力量大”的政策,鼓励大家多生孩子。
然而,随之而来的人口爆炸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诞生为了控制人口数量,197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措施包括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等。
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及经济社会稳定的考虑。
三、计划生育政策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中国政府在2016年推出了全面两孩政策,允许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
这一政策的调整是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同时也是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回应。
四、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口负担得到了缓解,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其次,女性在就业和教育方面的机会得到了大幅增加,提高了性别平等。
然而,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
五、计划生育政策的经济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由于人口数量的控制,减少了劳动力供给,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紧缺,提高了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家庭的负担,给予了家庭更多的支出和储蓄能力。
六、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
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家庭更加重视唯一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儿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多种社会问题,如养老难、孤独症等。
七、计划生育政策的心理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民众的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很多家庭因为只能生育一个子女,会给孩子过重的期望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史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那个时候,生产要素短缺、生产力低下,亟需人力、物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因此鼓励生育成为当时的人口政策。
随着土地革命的完成,人们革命热情高涨,新生儿如潮水般涌现。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口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剩的人口给国家带来了压力。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1982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刊印《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至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同时还指出,用30年时间来缓解特别紧张的人口局势。
进入21世纪后,由于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占比下降等问题,国家逐步放宽了生育政策。
2013年出台“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出台“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全面实施三孩政策。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调整、演变和完善,对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原因分析
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原因分析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多次变迁,从“一孩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这些政策变迁背后有着诸多原因。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人口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原因。
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长期实行“一孩政策”造成了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国逐步放开了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夫妻生育两个孩子,并最终实行了“全面二孩政策”。
这些政策的调整,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社会因素也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社会风气、文化传统、教育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生育政策的接受程度。
过去长期实行的“一孩政策”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性别比例失衡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逐步放开生育政策成为了必然选择。
人口因素也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育观念的改变,也影响了政策的调整。
过去的“一孩政策”导致了人口结构失衡,出现了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一些家庭也因为想要多生孩子而选择“偷生”。
为了平衡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我国逐渐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
国际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
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着类似的人口问题,如日本的人口老龄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生率下降等。
这些问题使得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也给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变迁提供了外部压力。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济、社会、人口以及国际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调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将会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不断推进。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是指国家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促进人口健康发展而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各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经历了多次历史变迁与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背景出发,介绍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一、二十世纪初至二战前:人口控制的初步尝试在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开始关注人口问题。
面对人口过剩、贫困和社会问题的威胁,部分国家开始采取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
在此期间,主要以提供生育知识和避孕方法为主要目标,旨在鼓励妇女自愿控制生育,实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控制。
然而,在二战爆发前,这些努力并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且大多局限于一部分发达国家。
二、二战与战后:人口爆炸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兴起随着二战的爆发和结束,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迅速增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人口爆炸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严重挑战,各国开始加大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视。
这一时期,不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如鼓励晚婚晚育、引入避孕措施等,以及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逐渐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全面计划生育政策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全面的计划生育政策。
主要目标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晚婚晚育、计划怀孕、节育手术等,并通过宣传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发展,为人民提供生育控制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政策导致了人口出生率的显著下降,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然而,在一些国家,全面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政策执行力度过大或不合理,导致一些非预期的后果,如性别比例失衡、人口老龄化等。
因此,从80年代末开始,一些国家逐步放松计划生育政策,转向更加灵活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
四、90年代至今:多样化的计划生育政策与现代人口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计划生育政策的多样化趋势。
50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
50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第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不成文的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的建国初期,政府着力于医治战争创伤,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并为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行各种准备。
社会实践还难以提出一项明确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
况且,当时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具有滞后效应性质,并不即时反映出来。
相反,却由于革命的胜利,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仅短短四年,就安排了141.5万原城市失业人员就业,1953年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共产党领导的奇迹确实验证了毛泽东在共和国成立前夕批判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著名论文《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关于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的观点。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还认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人们误解了这句话,以为毛泽东是鼓励生育、多增人口的。
其实这是毛泽东针对艾奇逊关于中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太多,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从而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解决吃饭问题的论断而发的。
紧接着上面的话,毛泽东说“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
”在当时国际政治环境下,中国政府被迫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对苏联学术界的人口理论、政府的人口政策导向也全盘移植过来,而不顾中苏两国国情的显著差异,把对学习苏联的态度,提升为政治态度来对待。
于是,苏联鼓励人口增长,奖励多子女母亲的政策和做法,得到了中国政务院卫生部的全力支持并广为舆论传播。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自然不会产生限制人口增长和节制生育的决策意识和政策。
相反,倒是在实践上执行一条不成文的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这可以从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卫生部关于《机关部队妇女干部打胎限制的办法》(1950年4月)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同意《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1952年12月)两个文件中得到证明[3]。
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
主题:政策变迁和政策调整结合下文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回答文后问题。
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变迁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政策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和人民幸福的基本国策。
而如何结合国情制定适宜的生育政策,无疑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
1.新中国早期的生育政策1949年末,全国(不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总人口为54167万人,出生率为1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总和生育率为6.14。
1953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1953年6月30日24时,中国总人口为60193.8万余人。
1956年9月15—1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适当地提倡节制生育。
”1957年7月,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新人口论》,强调为了经济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2.我国六十年代的生育政策1960年4月1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
”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指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渐走向有计划的状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既定的政策。
1968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1973年12月11—27日,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
“晚”是指男25周岁以后、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是指生育问隔为三年以上;“少”是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农村人口生育政策变迁
农村人口生育政策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生育政策也不断发生变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农村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这些政策对农村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历史背景在农村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的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中国在上世纪初遭受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动荡,这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劳动力匮乏。
因此,早期农村人口生育政策以鼓励生育为主。
第二节: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旨在控制人口增长,保障资源供给。
农村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普遍实行“一对夫妻一孩”政策。
这一政策在农村压力下更为紧迫,因为农村家庭普遍依赖农业生产,人口多将会给生活带来诸多困难。
第三节: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效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人口过剩的问题,给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如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等。
第四节: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然而,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计划生育指标,对于违反政策的家庭采取过度的强制手段,导致了“计划生育不人性化”的现象,这给农村人口生育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第五节:松绑计划生育政策为了解决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问题,中国政府逐渐推出了松绑计划生育政策。
在农村,政府开始允许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二胎,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第六节:松绑政策的效果松绑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让农村人口生育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许多农村家庭选择生育二胎,从而增加了农村人口数量。
同时,也有一部分夫妻选择只生育一个孩子,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第七节:教育和宣传在促进农村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的过程中,教育和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加强生育知识的宣传,增加人们对生育政策的了解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人口生育政策的变迁。
第八节: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农村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
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经历了多次演变,以下是其主要变迁和原因的解释。
首先,1950年代初期,我国采取了“多子多福”政策,鼓励生育,以满足人口增长和劳动力需求。
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压力,因此在1971年,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即“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以控制人口数量。
这主要是因为过度生育导致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不得不采取此类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生育政策也逐渐调整。
1984年,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稳定人口,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将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以计划生育为主体、多种形式并举的现代生育政策。
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相结合”的政策,强调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和国家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凸显,我国又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
总的来说,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增长太快导致的问题,以及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而调整。
政策的演变也反映了国家在人口管理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改进。
人口生育变迁与乡村结构调整
人口生育变迁与乡村结构调整一、背景述说近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的“人多力量大”的理念逐渐被废弃,人口生育数量逐渐下降。
与此同时,乡村结构也正经历着调整。
二、人口生育变迁的原因1. 教育普及与女性地位变化: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她们开始注重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对于生育的重要性不再像过去那样突出。
2. 经济负担增加:随着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沉重,造成婚后夫妻拖延生育的现象增加。
3.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年轻人开始迁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乡村地区劳动力供应不足,从而减少生育率。
三、人口生育变迁的影响1. 人口老龄化加重:人口减少使得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老年人口增加对社会养老和医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劳动力短缺:人口减少对乡村地区的劳动力供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地方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 城乡差距加大:人口向城市集中,乡村地区的资源和服务供给不足,乡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四、乡村结构调整的原因1.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减少了乡村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导致农村人口流失。
2. 城市化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对于土地和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使得乡村地区面临土地流失的压力。
3. 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逐渐被现代农业和工业取代,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生活条件改善,从而减少了农村人口的数量。
五、乡村结构调整的影响1. 城乡差距扩大:乡村地区人口流失,导致乡村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
2. 乡村地区资源利用不足:乡村地区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乡村环境的改善。
3. 乡村社会结构重塑:乡村地区的人口减少,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乡村社会的职能和组织方式需要重新调整。
六、人口生育变迁与乡村结构调整的关系人口生育变迁和乡村结构调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人口减少导致乡村劳动力供应不足,而乡村结构调整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口减少的现象。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计划生育政策是指国家为控制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采取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
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迁,对人口发展、社会经济以及个人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1. 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人口数量,例如晚婚晚育、推行一孩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限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均资源分配的水平。
2.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在不断调整。
1990年代,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政府开始逐步放宽生育政策,实行了允许双独家庭生育二孩的政策。
此举旨在缓解人口结构失衡的问题,并为未来的劳动力储备做好准备。
3.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行到了21世纪,中国政府进一步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
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允许所有夫妇生育二孩。
这一政策的实行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宽松。
政府希望通过放宽政策,提高出生人口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同时推动人口结构的调整。
4.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个人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的增长,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其次,计划生育政策减轻了人口对资源的需求,为资源的节约利用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划生育政策对个人的生活也有影响,改善了部分家庭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5. 新时期下的挑战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计划生育政策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
另一方面,社会观念的进步也对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需求,积极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以适应新时期的人口发展。
综上所述,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中国社会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迁。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承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
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
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
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方案生育政策的稳定。
提醒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展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历,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
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开展效劳。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方案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
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方案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方案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
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方案生育汇报会上,提出方案生育要实行“晚、稀、少〞。
“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为解决人口过剩问题而实施的一种措施。
该政策主要包括晚婚晚育、一夫一妻、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内容。
当时,我国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问题。
因此,政府采取了控制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措施,以保障社会和经济稳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2002年,政策进行了修订,提出了“计划生育一代、倡导两孩”理念,允许某些情况下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
在2016年,政策又进行了全面放开二孩的修订,鼓励有条件的夫妻生育二孩。
而到了2021年,最新政策进一步延长了产假和陪产假。
50多年的实践证明,计划生育政策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中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质量,维持了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均衡。
同时,相应的政策措施也为保障妇女权益、加强优生优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不断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也必须跟进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
而我们,也应该透过政策的革新,更加关注人口与社会与经济的互动,研究我们的家庭与个人在面对政策调整时的应对策略。
人口生育模式变化趋势研究
人口生育模式变化趋势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分析人口生育模式变化的趋势,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一、介绍人口生育模式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选择生育的方式和观念。
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状况、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等。
随着社会的变化,人口生育模式也在发生改变。
二、延迟生育年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选择推迟生育年龄。
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有关。
随着女性独立经济能力的增强,她们更愿意先发展事业、追求个人目标,然后再考虑生育问题。
此外,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而非简单地履行传统的生育义务。
三、单身、无子女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无子女的生活方式。
这可能与经济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有关。
在当下的社会中,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和高品质的生活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
这使得一些人更加偏向于单身和无子女的生活,从而更加注重个人的享受和自由。
四、小型家庭模式相对于过去多子多福的生活方式,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孩子。
这可能与生活成本的上升、社会竞争的加剧有关。
相较于传统的大型家庭,小型家庭更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注资源,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和压力负担。
五、独生子女家庭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生育模式。
这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有关。
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独生子女的责任和压力,他们承担着父母和祖辈更多的期望和负担。
六、社会政策的影响社会政策对人口生育模式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一些国家提供育婴假、婴幼儿抚养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年轻夫妇生育。
而另一些国家则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鼓励独生子女家庭,以应对老龄化等社会问题。
七、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影响人口生育模式的变化使得出生率普遍呈下降趋势。
这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养老压力增加。
其次,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人口生育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人口生育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人口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基础,而生育模式作为人口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现代社会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口生育模式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背景、教育体系、医疗保障、家庭支持等方面展开回答,探讨人口生育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一、社会经济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人口生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
社会经济背景是影响人口生育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和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家庭不愿意或无法负担更多的孩子。
二、教育体系教育体系对人口生育模式的调整和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优质的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素质,鼓励有能力和意愿的人延续家族和社会的血脉;另一方面,教育也可以加强人们对避孕和计划生育的认知,促进合理生育。
三、医疗保障良好的医疗保障是人口生育模式调整与创新的重要保障之一。
社会应该加强对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孕产妇和婴幼儿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水平。
同时,学界和医界也应该加强研究和创新,提供更多的生育选择和技术支持。
四、家庭支持家庭支持是人口生育模式调整与创新的重要助推因素之一。
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家庭支持体系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照顾,减轻父母生养子女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此外,社会也应该加大对家庭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福利保障。
五、婚姻观念的改变婚姻观念的改变对人口生育模式调整与创新也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观念的多元化和价值观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推迟婚姻或不结婚,这对于人口生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所以,需要通过传播健康的婚姻观念和促进良好的婚姻关系,来改变人们对生育的态度。
六、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也是人口生育模式调整与创新的重要环节。
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涵盖婴幼儿抚养费用、教育支出、养老保障等方面,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增加生育的良性意愿。
七、职业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公平的职业发展机会对人口生育模式调整与创新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生育模式变迁
中国生育模式的变迁摘要:传统生育观念的核心是“男婴崇拜”,由此所导致的生育观念,必然是重男轻女、多子多福;新时期的生育观念则强调平等与尊重。
它使得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更加趋于理性和健康,日益成为个人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社会前进的强大平台。
生育观念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更新和演化。
关键词:生育观念传统变迁现代影响生育观念是生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对生育现象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人们在婚育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观念、道德、习俗和制度的综合。
它的核心是生育意愿,也称生育观,主要包括对生育子女性别的偏好,对生育子女数量的期望,生育的目的和意义,人们对生育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思维模式的总和。
人类的生育是与其婚姻家庭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观念的逐渐变迁,终极原因是在于经济即生产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思想观念的转换与更新则是直接的动力。
这些思想观念,表现在微观,就是个体的看法和观点;表现于宏观,便成为文化。
思想观念、特别是文化,在社会发展与变迁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厚重的传统生育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程延伸至今,它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
但是我们不能武断地讲传统的文化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我们也不妨将传统生育观念进行价值定位,在思索其对后世消极影响的同时,也探寻一些值得继承的东西。
一、传统生育文化概述从时间的角度而言,一些学者将生育观念分为传统生育观念和现代生育观念。
传统生育观念多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低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有关。
传统的生育观念具有“早”、“多”、“男”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多生多育、偏重男性后裔、养儿防老;从生育需求来讲,主要是为了满足传宗接代,情感需要,增加劳动力,增强家族势力和社会地位等。
(一)传宗接代传宗接代是中国最为传统的生育动机。
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家庭则是典型的男权制家庭。
新中国人口生育制度变迁
感谢观看
第一节未来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未来中国人口生育制度的设计 第三节对未来中国人口生育持续低迷趋势的政策适应
读书笔记
这是《新中国人口生育制度变迁》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新中国人口生育制度变迁》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新中国人口生育制度变迁》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第一节生育制度变迁背景 第二节变迁的过程和内容 第三节生育制度变迁的人口效应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一节生育制度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变迁的过程和内容 第三节变迁的人口效应 第四节生育政策变迁的评价
第一节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背景 第二节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过程与内容 第三节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效果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未来中国人 口生育制度的发展
展望
第一节生育制度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生育制度及其变迁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如何评价新中国70年的人口生育制度变迁? 第四节新中国人口生育制度变迁的几点理论反思
第一节生育制度酝酿建立的背景 第二节生育制度酝酿建立的过程和内容 第三节生育政策的人口与社会经济效应 第四节本章小节
目录分析
出版说明
第一章新中国人口生 育制度变迁疏义
第二章新中国人口生 育制度的初步酝酿建 立阶段(20世纪50 年代)
第三章新中国人口生 育制度正式建立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 期到70年代中期)
第五章新中国人口 生育制度的逐步成
熟阶段
第四章新中国人口 生育制度的严格控 制阶段(20世纪70 年代后期至2012年)
新中国人口生育制度变迁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育模式的变迁摘要:传统生育观念的核心是“男婴崇拜”,由此所导致的生育观念,必然是重男轻女、多子多福;新时期的生育观念则强调平等与尊重。
它使得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更加趋于理性和健康,日益成为个人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社会前进的强大平台。
生育观念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更新和演化。
关键词:生育观念传统变迁现代影响生育观念是生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对生育现象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人们在婚育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观念、道德、习俗和制度的综合。
它的核心是生育意愿,也称生育观,主要包括对生育子女性别的偏好,对生育子女数量的期望,生育的目的和意义,人们对生育行为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思维模式的总和。
人类的生育是与其婚姻家庭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观念的逐渐变迁,终极原因是在于经济即生产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思想观念的转换与更新则是直接的动力。
这些思想观念,表现在微观,就是个体的看法和观点;表现于宏观,便成为文化。
思想观念、特别是文化,在社会发展与变迁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厚重的传统生育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程延伸至今,它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
但是我们不能武断地讲传统的文化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我们也不妨将传统生育观念进行价值定位,在思索其对后世消极影响的同时,也探寻一些值得继承的东西。
一、传统生育文化概述从时间的角度而言,一些学者将生育观念分为传统生育观念和现代生育观念。
传统生育观念多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低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有关。
传统的生育观念具有“早”、“多”、“男”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多生多育、偏重男性后裔、养儿防老;从生育需求来讲,主要是为了满足传宗接代,情感需要,增加劳动力,增强家族势力和社会地位等。
(一)传宗接代传宗接代是中国最为传统的生育动机。
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家庭则是典型的男权制家庭。
在家庭中,以男性为中心,以父系为世袭,女子婚后就由自己的父姓家族转入夫姓家族;家族的姓氏传递通过男性后裔进行。
这种父系家族制决定了承继祖业,传宗接代非男性莫属,只有儿子才可能传宗接代,女儿不能作为传后人。
其基本内涵是将父系的血缘承接下去,由祖传父,由父传孙,代代相传,这是一种随着父权制发展起来的一种价值观念。
(二)养儿防老这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考虑的生育目的。
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家庭经济的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
在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下,土地为家庭提供了绝大部分生活资料,男子是家庭生活的主要保障,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承继家业的文化传统和“诸子继承制”的财产继承制度,就决定了每个儿子都负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三)多子多福从经济角度看,在传统的农耕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占主体地位,它的特点是“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男子田间劳作,养家糊口,男性劳动力越多,便越能扩大生产,获得较好的收益。
从社会角度看,多子多孙标志着家族人丁兴旺,能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
一般说来,家族势力的大小是与子孙的多少成正比的,子孙越多,家族势力就越大。
(四)男性偏好在生育性别方面追求多生男孩。
传统生育文化认为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女儿只不过是一个陪衬,长大后要嫁人,祖先的香火只有靠男子来继承,只有男子才能顶门立户,才能使家族的生命得到延续,由此产生了重男轻女的生育偏好。
在中国传统社会,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反映在人们的生育行为上必然是重男轻女,甚至溺死女婴。
(五)早婚早育早婚必然出现早育,早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人口的增值,以实现传宗接代的历史重任。
历代统治者都制定了许多鼓励早婚的政策。
《新唐书?食货一》载:“(唐玄宗)二十二年,诏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
”历代统治者为了增加人口,也都规定了较低的结婚年龄。
政府支持和鼓励早婚早育,使早婚早育成为普遍的婚育行为。
而民间婚育年龄更早,男子十二三岁结婚已经被大多数人视为正常,娃娃婚、指腹为婚也屡见不鲜。
二、传统生育观念的变迁及原因分析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生育文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在婚育观念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和更大的自主权,开始进入了新型生育文化阶段。
新型生育文化发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长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初期,成长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初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外来思想的传播,传统生育观念受大巨大的冲击,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生育观念的弊端,开始了在婚育和生产方面科学文明新观念的宣传。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妇女儿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通过宣传新型婚育观念,奠定了新型生育文化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一)传统生育观念变迁的特征1.由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的转变在现代社会,家庭的功能不再是为了接续宗族“烟火”,儿女是夫妻爱情的结晶,是家庭生活中天伦之和的幸福之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使劳动力的需求开始从数量的标准转变为质量的标准。
因此,家庭要将儿女培训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劳动者,其育儿成本也不断提高,其教育投入也不断增加。
2.由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转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的婚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摒弃了早婚早育的观念,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已经成为多数人的自觉选择,我国妇女初育年龄上升的事实就是人们婚育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3.由男性偏好到性别平等的转变现代社会更能接受生男生女一样好,这是从子女价值上做出的评判。
男女平等和无性别偏好的生育观念与生育行为,是现代社会性别生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社会从总体上说,旧的宗法制度、宗法观念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女性完全能够“传后接代”,没有女性的生育参与才是真正的“绝后”。
从家庭角度看,女儿也是“养老送终人”、“家产继承人”、“女儿也是传后人”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4.逐渐形成自愿不育观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生育文化影响下,我国也悄然出现了自愿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而且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不生育文化。
一项调查表明,传统的生育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丁克族正在京、沪、穗迅速形成,三市居民有21.0%的居民“赞成”和“比较赞成”“结婚但不要孩子”的观点。
(二)生育观念变迁的原因生育观念的变迁归根到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新的时代必然产生新的生育观念。
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为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和确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全面改革开放、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阶段,生育观念的更新与演进更是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
具体原因有以下: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历了短暂的体力型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很快就转变为质量型需求为主,减少了体力型劳动力数量的需求。
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彻底打破了小农经济的家庭经营方式,家庭的生产功能开始弱化,甚至完全消失,形成了社会大生产,人们必须参加社会化生产,才能得到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不再是家庭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是能否被资本所吸收,即是否参与社会生产。
2.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入工业社会后,不仅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社会化,而且养老也趋向社会化,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积累,实现自我养老,而可以不依靠子女,从而消除了养儿防老的观念。
家庭养老或保障功能的社会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代际互惠式的平衡以及反哺式的养老模式,建构了单向的、顺哺式的代际关系,其结果,相应地减少了父母对子女的经济依赖和心理依赖,最终便降低了人们对多生育的需求及弱化了人们的男性生育偏好。
3.人们自我意识的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成了独立的经济个体,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得更好必须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所以,花在养育孩子上的时间就没有过去多。
市场经济在赋予人们越来越多的责任的同时,也给予人们越来越多的自由和选择的机会.三、传统生育观念的价值走向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厚重的传统生育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程延伸至今,它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
然而在许多场合下,一提到传统生育文化,便将它作为阻碍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重大消极因素而加以批判,这显然是对传统生育文化简单化的一个偏激认识。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在此,我们也不妨将传统生育观念进行价值定位,在思索其对后世消极影响的同时,也探寻一些值得继承的东西。
(一) 消极影响首先,传统生育观念中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直至今时今日仍禁锢着许多人的头脑,其对国人行为及意识的影响已潜移默化而至根深蒂固,以致酿成诸多悲剧。
“重男轻女”、“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不科学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对出生性别比产生严重的影响。
其次,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是多生儿子的一个思想源头。
它不仅会助长固守乡土的念头使人口迁移流动的难度加大而阻碍正常的人口经济、社会流动,还有可能使单一落后的农作方式牵制着青年人寻求更好的求生之路,阻碍了生活方式的改进。
(二) 批判的继承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要完全实现少生优生,同时提倡晚婚晚育和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目标和要求的确很难,其阻力主要来自于传统生育观念相对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滞后性,群众传统生育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首先,传统生育文化中也含有优生的成分。
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和生育实践中,古人也积累了许多关于优生的知识,即使只是感性、不完整的,但还是有一定价值。
主要包括:一是适当晚婚。
因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的早婚现象比较严重。
此外,传统生育观念中的养儿防老思想从一定角度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
在传统社会,主要是依靠子女实行家庭养老。
传统孝道所强调的子女对老人的“养”,首先要求子女在物质上赡养老人,其次也要求在“(物)养”的物质基础上做到“(心)敬”这一精神赡养。
但是受制于物质贫困的现实经济环境,其重点仍不得不落在物质之孝上。
这种“反哺”式的代际关系,“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成为社会规范,深深地渗入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养老文化的传统家庭伦理得以延续,是传统代际关系得以维持稳定的制度保障。
而在今天的社会,核心家庭日益增多,父母与子女间的纽带松弛了,出现交往减少、亲情淡化的趋势。
如此,父母摆脱了“养儿防老”的功利色彩,子女也摆脱了必须赡养父母的物质之累。
当代老年人,他们最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供养,更多的是家庭亲情与子孙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