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一章
广播电视概论第一、二章

二、系列台与专业频道 1、广播的窄播化——系列台 、广播的窄播化——系列台 2、电视的窄播化——专业频道 、电视的窄播化——专业频道
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发展与 现状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广播电视诞生的 物质基础 二、广播电视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 三、中国广播电视的出现与发展
最早出现于在华的外国商业公司 后服务于政治的需要 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 新中国电视业的产生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况
一、什么是广播电视
2、新形式下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和 时效观
新闻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和时效 的竞争; 广播电视要不断满足受众对大信息量 和传播快速及时的需求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发展的新趋势
一、广播电视直播 1、直播:即直接播出,不经过预先录 像、录音而是在同一时间内在事件现 场或演播室、播音室完成节目的制作 和播出。按播出场合,直播可分为现 场直播和演播室直播或播音室直播。
现场直播:在现场随着事件发生、发 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广播、电视节 目的播出方式。现场直播脱离了播音 室和演播室,在新闻和其他事件现场, 随着事件的发展,把现场图象、音响 和现场解说组合成节目,并同时播出。
2、直播的特点:
具有时效性、现场感、亲切感强的优势 要求技术条件和从业人员素质高
二、广播电视分众化与窄播化 1、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观众阶层分化趋势明显
电声广播(radio) 广播(broadcast) 电视广播 (television)
二、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
1、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和分配
广播电视概论教材

广播电视概论第一章世界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第一节广播的问世与广播事业的发展一、无线电的发明1819年,丹麦的汉斯·克里斯蒂·奥斯特发现电与磁有密切的关系。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确立电磁感应定律。
詹姆士·克拉克·麦克斯韦是历史上最早研究无线电波的人。
他于1873年发表了《电磁理论》,在理论上为后来的电磁学确定了最初的概念。
他还用数学论证,电波向外传播的速度和光速一样,每秒钟约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5周。
麦克斯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1884年起,德国科学家海泥瑞基·赫兹开始在德国若干大学进行一系列实验,最终找到了产生无线电波、发射无线电波以及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1888年,发表了《电磁波及其反应》的研究报告,是有关电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
为了纪念赫兹发现无线电波的贡献,人们一度把无线电波称为赫兹波。
1965年,国际无线电协会确定以“赫兹”为无线电波波长的计算单位。
1889年俄国的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提出了利用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讯的设想,并于1894年研制成一台无线电发报机。
但是未被推广、运用。
西方国际普遍认为,无线电的发明人是意大利科学家古格列莫·马可尼。
1897年,马可尼在伦敦成立无线电报通讯公司。
1899年,美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在新泽西州成立。
1901年12月,马可尼完成了第一次跨越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无线电的发明对人类信息传播的意义是什么?无线电通讯技术是人类传播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对20世纪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无线电报、无线电话、无线传真、无线电广播、无线电视等,都是运用无线电技术的成果。
二、无线电广播的试验首次成功地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人类自己的声音的是雷金纳德·奥布里·费森顿和李·德福雷斯特。
费森顿想利用无线电波,并把声音变成电信号。
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一章

个新奇的装置,把以前憋在肚子里的火气和不满都抛
到九霄云外,再也不叫他“不切实际的空想家”了。
并开始给儿子经济资助,让他一心搞实验。马可尼初
次告捷后,信心增强了。他大量收集资料和文章,不
管这些文章的作者是有名气的还是无名气的,只要对
他有用,有所启发的文章,他都耐心阅读,仔细分析。
他把各家的缺点分析清楚,把各人的长处集合起来,
• 19世纪发明的无线电通讯技术,使通信 摆脱了依赖导线的方式,是通信技术上 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个 重要成就。
6
广播的发明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创时期(1865-1928年)
1865年,英国科学家克拉克-麦克斯威在 电磁波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电波存在的设想。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奇·鲁道夫赫兹
• 战后广播进入全盛阶段,成了现代新闻 传播的主要媒介。除了新闻节目以外, 出现了评论、教育和服务性节目等,其 作用日益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18
2、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年)
美国广播从为商业服务转向更多地为政治服务。美国第 32届总统罗斯福1933年通过无线电广播所作的四次“炉边谈 话”就是很好的证明。这四次广播讲话(3月12日,5月7日, 7月24日和10月22日)成了美国政治史上重要事件和广播史 上的里程碑。
27
二、电视的诞生
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 正规电视台,是世界电视史的重要里程碑。
1930年,英国BBC电视设备作试验广播。播出多幕电视剧《花言 巧语的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1937年 ,美国实验电视台增加到17座,苏联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 电台开始试验电视广播。
拯救金融:第一次“炉边谈话”
广播电视学概论习题解答

答:从微观到宏观,可分以下四层。
第一层次:节目研究,它构成广播电视节目学。节目,是广播电视台的产品。研究怎样办好节目,是广播电视学研究的贺信。它包括下列内容:节目系统、节目结构、节目分类、节目美学、节目制作、节目有化以及节目传送和发射等。
第二层次: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和接受者。它们构成广播电视人才学和广播电视受众学两个分支。制作者研究,指对广播电视台的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演、演员和技术人员等专门人才的作用、培养与管理等总体的研究,研究他们的群体结构、智能结构、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受众接受规律、收众信息反馈等。
特点:1、国内商业广播电视网竞争激烈
①新的地方电台、电视台的不断出现使竞争加剧。地方台的纷纷建立侵蚀了三大网的很多利益。
②其次,有线电视台的建立也使原有的广播秩序受到冲击。
③美国多元化的特色也使得各民族台相继增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也将本族文化带入了美国。这些民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美国本土的广播网产生了影响。
五、人类社会中,传播媒介经历了那些变革?
答:经历了四次变革:最早的是语言媒介,口头传播是一种自由广泛的传播方式,它可以在语言共享区域中广泛地传播。这一传播方式至今不衰。文字媒介是人类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作为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可以把语言记录下来,长期保存,长期传播。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文字通过印刷术的武装而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传播方式,报纸、刊物、书籍……均属此类。无线电的发明形成了一种现代的电子传媒,它是人类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第三层次:研究广播电视事业系统。这包括研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是面向受众的、相对独立的传播实体,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基础。主要研究编播、技术、行政、后勤等部门的关系问题,广播电视题的体制和管理问题;还包括广播电视系统内部的纵横关系和运用机制,整个系统优化组合问题等。这构成广播电视管理学的研究范畴。
广播电视概论

⼴播电视概论⼴播电视概论第⼀章⼴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节⼴播电视与⼈类传播史的⾰命1、⼈类传播史的五次“⾰命”(1)语⾔的形成与使⽤是⼈类传播史上的第⼀次⾰命。
(2)⽂字的创制与运⽤是⼈类传播史上的第⼆次⾰命。
(3)印刷书的发明是⼈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命。
(4)⽆线电传播的发明与应⽤是⼈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命。
(5)计算机技术的应⽤是⼈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命。
2、⼴播电视:当代重要的⼤众传播媒介、影响当代⼈类社会的最强有⼒的媒介。
第⼆节声⾳⼴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麦克斯韦,“电磁学之⽗”。
赫兹,最早通过科学实验证实⽆线电波存在。
马可尼,波波夫,独⽴最早制成⽆线电收发报机。
费森登,最早利⽤⽆线电波传送和接受声⾳。
德福雷斯特,“⽆线电之⽗”;1920.8.20 8MK电台在报馆办公楼开始⽇常播⾳。
萨诺夫,提出制作“⽆线电⾳乐盒”(即收⾳机)的设想。
1920.11.2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的KDKA电台正式播出,这座电台的⽬的是以稳定的⼴播节⽬来推销收⾳器材。
1922.11.14伦敦ZLO⼴播站正式开始⼴播节⽬,后来发展成英国⼴播有限公司BBC 列宁“⼴播是‘不⽤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将是⼀个伟⼤的事业”。
1930年,⽆线电⼴播(语⾔⼴播)已经遍布世界主要国家。
第三节电视⼴播的发明与发展1、电视的理论基础与阶段性成果约瑟夫.梅证实了硒元素的“光电效应”。
保罗.尼普柯夫发明了机械性的⽆线电图像扫描盘——“尼普柯夫圆盘”。
罗津格得到设计世界上第⼀台电⼦显像的电视接收机的特许权。
约翰.贝尔德,在伦敦的⼀次实验中成功“扫描”出⽊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的标志,贝尔德因此被称为“电视之⽗”。
法恩沃斯与贝尔德“电视之⽗”的争论。
兹沃尔⾦的系统被称为电⼦式电视。
2、电视⼴播的早期发展(1)1930年,英国⼴播公司成功试验播出了有伴⾳的电视图像,并直播了实况电视演出《⼝含⼀朵鲜花的勇⼠》。
(2)美国是最早开始电视实验⼴播的国家(3)1936.11建成英国第⼀座正式的电台(4)1936.11.2英国⼴播公司第⼀次正式播送电视节⽬(5)1939爆发第⼆次世界⼤战,使得世界各国刚刚开始发展的电视⼴播事业陷于停滞或者完全中断。
广播电视概论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一、广播电节目的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
• 一、界定 • 电视新闻是以现 代电子技术为传 播手段, • 以声音,画面为 传播符号, • 对新近或正在发 生、发现的事实 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1、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发生 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2、节目主持人特点 西方: • 普遍年龄较大,在成名之前,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从 业经验。 • 他们往往入行时间早,从业时间长,但成名晚 • 新闻节目主持人影响力大,拥有较大的权力 • 拥有超群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写作功底
中国: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多层 次性; 中国主持人发展进入良性 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 • 科班出身,毕业于播音与主持专门院校和专业的学 生。 • 以记者为主的采编等媒体从业人员转为主持人。 • 演员、歌手、模特、运动员等文体明星。 • 向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大学生公开招考的主持人。
语言风格:
李咏:猖狂 崔永元:平和、幽默 刘仪伟:老百姓的憨厚 张越:亲和力与文化底蕴
追求主持个性化的误区: 1、盲目追求个性化,忽视了 节目的内涵塑造 2、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不 相配 怎样保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1、与时俱进的形象包装 2、注重学习 3、个性发展与节目风格相统 一
二、记者
(一)广播电视采访的特点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
• 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 体制就是指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 • 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一般有三种,公共服务,私营商业,公 有国营。 • 私营商业制 • 以营利为目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最高的收视率,迎 合低级趣味,以赢得广告收入。 • 以美国广播电视体制为例,NBC大卫.萨尔诺夫,CBS威廉.佩 利,ABC爱德华.诺贝尔,FOX默多克
广播电视概论_课件精品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1)问世: 20世纪30年代 (2)概况: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 事业的诞生
(3)现状(特点):
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 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 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 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3. 非规则化:国家放宽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 为确保公共利益而曾经作出的种种限制。
——使商业广播电视在欧洲迅速发展,形成公共广播电视 与私营广播电视以及私营广播电视机构间的竞争格局。
3、私有商营型
按市场原则组建的。
由财团或个人所有和经营,以广播电视节 目和播出时间为商品,以受众为市场,以广告 为主要收入(其财政收入来源于商业广告、节 目销售和其他经营性收入),以赢利为重要经 营目的。
发射和接收的方法。
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 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895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 分别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
1899年,马可尼成功地将电报自英国跨越英 吉利海峡拍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成了横越 大西洋电报的发射。
当时无线电报主要用于航海通讯。
广播的诞生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
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 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无线电的发明 1. 1820年---偶尔的发现电磁现象 2. 1831年---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 3. 1864年----麦克斯韦(无线电之父)发现不
用导线就可传播的电波。 4. 1884年---德国的赫兹验证电磁波的产生、
实行原因:实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便是 基于广播电视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 性这样的传统信条,通过国家特许和委 托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媒介,以保障 社会公共利益。
2018-广播电视学概论

2018考研—-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一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要求:了解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简史了解广播电视传播所使用的电波第一节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发展1、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有线广播声音广播广播无线广播无线电视电视广播有线电视2、广播的发展简史①初创时期(1865—1928年)自然科学基础:电磁波理论、无线电通讯的实验。
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KDKA,它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2年,英国建立英国广播公司(BBC)。
1925年,日本开始办无线电广播。
1926年,建立了日本广播协会NHK。
②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年)二战中,广播为战争服务。
战后,广播进入全盛时代,成了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③竞争时期(1970年以后)1970年后,面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发展进入竞争时代。
(注重时效性、服务性和对外广播)3、电视的发展简史①简要发展:1927年,英国人白尔德成功试验了电视图像的传送。
1930年,英国BBC电视开始试验广播,播出多幕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1936年,英国在伦敦市郊外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成为世界电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广播开始。
80年代以后到90年代,高清晰电视和卫星电视开始发展.第二节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1、无线电波的分类及其应用无线电波的主要类别: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无线电广播主要运用中波、中短波和超短波三个频段;电视广播主要使用微波频段.2 、广播调幅与调频的区别:调频波段的声音质量和抗干扰性要优于调幅波段。
3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地波传播:无线电广播的中波、中短波主要依靠地波传播天波传播:无线电广播中的短波主要依靠天波传播直接传播:电视信号一般采用直接传播。
广播电视概论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广播电视史前史 产生与技术发展 广播电视新媒体
第一章
广播电视史 前史
本章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点
1 人类早期沟通的媒介类别。
2 历史上的图像传播形式及其发展。
3 历史上的声音媒介及传播方式。
4 电及电通信的发明过程。
5 视觉信号传输设备的发明历程。
6 听觉信号传输设备的发明历程。
第9 页
在广播电视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媒介发明历史,而且广播电视并非人类最早的音视频媒介。
(二)铺设海底电缆:1851年 (三)发明无线电通信:1895年 意大利人马可尼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明是一次伟大的飞跃,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 14 页
第一章
广播电视史 前史
第二节 近代相关科技发明
广播电视发明技术逻辑上的重要环节。
三 视觉设备发明
第 15 页
(一)照相机 :曝光时间 14小时——30min——20min (二)传真机: “telefacsimile”,意为“远程复印机”。它发明于1843年。 (三)电影: 1888年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ud) “光学影戏机”——1894年爱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电影视镜”看片机——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 巴黎卡 布 “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这一天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
发信者:广播电视台 传播方式:是用电信号传播声音、图像节目 收信者:必须具备接收工具。
绪论
思考题
1、 什么叫信息? 2、 什么是符号? 3、 传播、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媒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信息与人是什么关系? 5、 广播的定义是什么?
广播电视学概论

广播电视学概论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一章世界电视广播发展史论第一节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背景:传播技术的进步轨迹一.产生于人类本能需要:克服空间限制的需要1.图像传播2.语言传播第一种职业的传播者:吟游诗人3.文字传播最早被使用的文字:象形文字4.印刷传播5.电子传播二.真实地模仿、复制客观现实的需要1.模仿行为的功能:模仿是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的融洽;模仿有“善”的指向;模仿可以给人带来快感。
2.媒介技术的进步与模仿行为的进化“仿拟”第二节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轨迹(填空或选择)一.广播技术的发展1.远距离传播信息的电子技术——无线电的发明2.声音录制,存储技术的发展3.收音机技术的发展二.电视技术的发展:图像和传播能力的双重进步1.光电效应和荧光效应:图像制作和显示的理论基础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英国工程师史密斯,他们发现金属物质硒是一种发电体,法国科学家白克勤尔发现,给某种化学物质充电以使其发光,就可以把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2.图像分解和扫描技术1875年,美国人凯瑞发明了图像分解技术,最早的摄像头1880年,法国人勤布朗发现了眼睛扫描事物的原理——是将图像分解成许多像素以完成的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善普可夫用一个满螺旋状小洞的圆盘成功地传送了波动的图像,20世纪真正的电视发明。
3.机械电视和电子电视的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机,公认是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贝尔德发明的(P6)电子电视的核心技术是显像管4.电视记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对电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还包括图像技术和传播技术)(1).电视录像技术的发展70年代末盒式磁带录像机正式进入家庭,1947年“电视录像机问世”。
(2).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微波无线传播到卫星传播再到光缆传播第三节广播的黄金岁月一.“大萧条”对广播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1.社会动员作用的发挥(“炉边谈话”)2.流动人口造成的广播伴随性收听优势的发挥(广播优点:感染力强,伴随性收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广播媒介发展的促进作用1.社会动员作用的继续发挥2.广播伴随性收听优势的发挥第四节电视的黄金岁月和广播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媒介的飞速发展1.电视新闻显示了自己极强的生命力;2.电视的文艺、娱乐类节目获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新闻学的关系: 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共同的渊源,都是在以广播电视为 代表的现代电子大众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电影学等一样属于大众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但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虽然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分属不同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领域。新闻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电影
信号发射机房
发射天线
接收天线
大楼上的接收天线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 机接收天线,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空间传播(直接 传播)等主要方式。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地波传播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天波传播 直接传播
波长(λ)= 光速(c)/ 频率(f) c≈3*108米
声音信号
振幅和传播距离
无线电波的分类 无线电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调幅
声音信号
调频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机 接收天线。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第一章

目前我国电视观众平均能够收看到16套电视节目,城镇观众平均能 够收看到24套,农村观众平均能够收看到11套,与五年前相比分别 增加了8套、9套和5套。这显示出电视屏幕日益丰富多彩,电视观 众选择收看的余地不断增加,我们迎来了一个“观众选择的时代”。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收看到的节目套数
电视是当今中国民众接触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体,品牌频道成为观众收视的首要选 择。 调查数据显示,95.8%的电视观众表示“经常”和“几乎每天”看电视,这一情况 在前三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已被反复证明,显示出电视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 位置。 观众表示“经常”和“几乎每天”接触其他传媒的情况依次为:报 纸(28.1%)、杂志(18.7%)、广播(13%)、互联网(2.8%)。
五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视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一是彩色电视机家庭拥有率大幅度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中目前拥有的电 视机的总数为4.48亿台,其中彩色电视机3.43亿台,黑白电视机1.05亿台。彩色电视机的家 庭拥有率比五年前增长了将近四成(39.3%);带遥控器的电视机家庭拥有率也增长了将 近四成(38%);而黑白电视机的家庭拥有率则明显下降(比1997年下降了37.7%)。全 国电视观众平均每百户拥有黑白电视机30台,彩色电视机97台。农村观众平均每百户拥有 黑白电视机41台,彩色电视机82台;城镇观众平均每百户拥有黑白电视机12台,彩色电视 机120台。
第一章 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诞生
一、广播的诞生
1895年意大利 人马可尼发 明无线电收 发报机 1906年美 国人费森 登第一次 语言播音 1916年无线电之 父——美国人德 福雷斯特进行首 次新闻广播
1922年,英国广播公 司(BBC)正式开播 1922年,莫斯科中央 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广播电视学概论第一章

视清晰度的极限。
A
B
C
S1
传 输 通道
S2
C
A1
B1 1
光 电 元件 板
图像顺序传送系统示意图
➢ 地波传播 ➢ 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叫地面波或地波。这种电波容易被
地球和地面障碍物所吸收。所以要想使电波传播得更远,必 须w采e用lco波m长e t较o u长s的e t无he线se电P波ow。er无Po线in电t t广em播p用lat的es中, N波ew、中短波 主要是靠地面传播的,它们的波长是较长的。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01
绪论 广播电视学概论课程 上要学习些什么?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学习?
广播电视作为媒介工 具的操作使用?
广播电视作为技 术的发展历史?
广播电视被使用在传 播活动中的具体形态 和内容? 广播电视在传播活动中 运用的传播规律?
广播电视学概述讲义

广播电视学概述讲义
• 三、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
• 无线电波的传播因波长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 式。波长较长的可采用地波传播方式;波长较短 的宜采用天波传播方式。
•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反射的情况还与电波本身 的频率有关。电波的频率越高,电离层对电波的 反射作用就越弱。
• 报道人类历史上首次登月。
• “如果有什么事值得做,就值得把它做好。”
•
——克朗凯
特
广播电视学概述讲义
• 70年代
• 报道水门事件,迫使尼克松自动辞职
• 1981年 • 克朗凯特辞职,在CBS工作20年。曾五次被公
众选为“美国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决策人物”之一, 被称为“国家的守护神”。
广播电视学概述讲义
• 500多座电台——3380多座电台
广播电视学概述讲义
• 对外广播: • 1927年 荷兰最早开始对外广播 • 1929年 德国、苏联 • 1931年 法国 • 1932年 英国 • 1934年 日本 • 1945年 55个国家开办对外广播
• 广播技术手段迅速发展,调幅、调频、立体声 •
广播电视学概述讲义
国内的听众传播欧洲大陆发生的战前新闻。
• 三、1940年之后 • 伦敦被德军轰炸期间,他制作的现场新
闻报道《这里是伦敦》系列节目给远离欧 洲战场的美国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广播电视学概述讲义
• “我现在感觉探照灯似乎就在头顶扫视。 你将马上听到更近一点儿的两声爆炸。听! 这猛烈的、冷酷的爆炸声。”
道杰作。
广播电视学概述讲义
• 1961年
• 克朗凯特成为CBS“晚间新闻”栏目主持人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笔记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历程第一节广播的诞生及事业发展一、广播的起源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明- 1895年,意大利发明家古列尔莫·马可尼成功进行了无线电波传输实验。
- 1896年,塞尔维亚裔美国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提出了无线电传输的理论。
2. 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 1920年11月2日,美国的KDKA广播电台在匹兹堡开始了首次定期广播,这标志着商业广播时代的开始。
二、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1. 初创时期(1923-1949年)- 1923年,上海开办了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由美商奥斯邦创办。
- 1927年,北洋政府创办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 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开播,成为国民政府的官方喉舌。
2. 建国后的广播事业(1949年至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广播事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
- 195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发展,形成了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核心的全国广播网。
- 1978年改革开放后,广播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频率专业化、节目多样化成为趋势。
第二节电视的诞生及事业发展一、电视的起源1. 电视技术的发展- 1925年,英国发明家约翰·洛吉·贝尔德成功实现了电视图像的传输。
-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电视服务。
二、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1. 起步阶段(1958-1978年)-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 196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在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2. 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1978年,中国电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地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1980年代,彩色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内容日益丰富。
- 1990年代,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
广播电视概论1-4章

广播电视概论1-4章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1、KDKA1920年11月2日,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这是美国第一个正式申请商业执照的电台,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台。
2、电视的诞生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英国第一座正式的电视台,也是世界第一座正式电视台。
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正式播送电视节目,这一天被视为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美国是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
3、广播电视的特征1、对象广泛。
2、时效性强。
3、丰富直观4、接受随意。
5、顺序接受。
6、转瞬即逝。
4、从传统上看,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管理和控制总是严于报刊的原因(公共性、稀有性)第一,开办一家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和办一家报纸有根本的不同,世界上许多报纸在传统上多是家族企业,办报可以只使用私人投资而不需要占用公共资源,但广播电视需要使用无线电频率资源——空中的无线电波并非私人财物,而是公共资源。
因此,这些公共资源可以由谁使用,谁不能使用,如果使用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如此等等,便需要一定专门机构来进行管理;第二,无线电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区域里,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报刊的出版发行在理论上是可以无穷多的,但广播电视则不能无限度地发展。
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认为,对广播电视所需要的无线电频率资源,应该是限制性的使用,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无线电波频率的使用进行适当的分配和管理。
广播电视业者获得的,并不是对其所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资源的拥有,而更像是一种公共资源的信托者,在使用这些资源的同时满足适当的信托条件,以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5、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国家拥有和经营型2、公共机构经营型1997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肯定了中国广播电视宣传管理、事业建设、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概论1-4章

奔马分解图
英国冒险家麦布 里奇利用12台照 相机并拉起许多 绳子系在每台照 相机的快门上, 马沿跑到奔跑时 就会踢到拉动快 门的绳子,这样 12个阶段都会印 在相纸上。这些 组合只是“运动 的画片”,不是 真正的活动影像。
二、电视的发明: 从机械电视到电子电视
1、“光电效应”与影响传播的可能 2、机械电视:从尼普科到贝尔德 3、电动电视机的发明:佐里金与法恩斯 沃斯
第二节 世界电视业的蓬勃发展
一、世界电视业的初创(1936-1945) 1929年,BBC开始采用贝尔德的机械电视进 行试播。 1938年9月30日,BBC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 实况播出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谈判归来 的新闻事件。 1935年,德国纳粹政府在柏林正式播出电视 节目。 1932年,法国建立第一第一座实验电视台。 1941年6月,美国第一家商业电台-全国广播 公司(WNBT)成立于7月1日开播,每天播 出2-3小时的黑白节目,采用525行扫描标准, 从此,美国的电视业正式诞生。
第二节 图像技术与电视的发明
一、史前期:预言、原理与摄影技术 1、漫画预言:电话望远镜 2、“视觉暂留”原理与格式塔心理学
(1)1892年比利时的普拉托对“视觉暂留” 原理进行了系统论证,得出视网膜上得到的 印象是彼此衔接,而不是相互混淆。 (2)格式塔心理学:人的视知觉有想象补充 的功能(即“完形需要”),当一个图形出 现缺口,会引起视觉中一种强烈追求完整、 对称,和谐的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长(λ)= 光速(c)/ 频率(f) c≈3*108米
声音信号
振幅和传播距离
电磁波的频谱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
①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基础【重点了解】 ②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征、发展规律 ③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流程以及主要特征 ④比较中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⑤广播电视的媒体与受众 ⑥广播电视事业的经营、管理 ⑦广播电视的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
02
广播电视传播的 物质基础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调幅
声音信号
调频
பைடு நூலகம்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发射出来,传播到收音机、电视机 接收天线。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图像和声音信号
高频振荡器产生 高频振荡电流
学习?
广播电视作为媒介工 具的操作使用?
广播电视作为技 术的发展历史?
广播电视被使用在传 播活动中的具体形态 和内容? 广播电视在传播活动中 运用的传播规律?
广播电视使用时要遵循 的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
技能
基本技能: ①掌握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知识、观点、应用等 ②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运营机制、传播特征以及节目生产制作等流程、媒介机 构的经营管理等 ③这门课为进一步学习播音主持专业奠定基础
多伦多国家电视塔
广州新电视塔
➢ 卫星传播 ➢ 单靠加高度来增加传播距离是有限的。为了解决电视广播较
小的覆盖范围和辽阔的收看地区之间的矛盾,近几年运用卫 星加有线电缆传递已成为广播、电视节目传递的主要方式。 我国从w1e9l8c5o年me开to始u利se用th通e信se卫P星ow向er全Po国in传t t送em中p央lat电es视, N台ew的节目。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视清晰度的极限。
A
B
C
S1
传 输 通道
S2
C
A1
B1 1
光 电 元件 板
图像顺序传送系统示意图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 无线电波的应用 无线电广播主要运用中波、中短波和超短波三个频段; 无广线播w电调el幅视co与广me播调t主频o u的要se区使t用别he:微se波 调P频频ow段波er段。Po的in声t t音em质p量lat和es抗, N干e扰w 性要优 于C调o幅nt波en段t d。es因ig为n, 调10幅y收ea音rs机ex无pe法rie克n服ce由于各种电波干扰所 产生的寄生调幅,使信号模糊、失真,产生杂音,破坏音质。 而调频收音机设有限幅器,把寄生调幅造成的幅度变化削去, 抗干扰强,音质逼真。
01
绪论 广播电视学概论课程 上要学习些什么?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 地波传播 ➢ 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叫地面波或地波。这种电波容易被
地球和地面障碍物所吸收。所以要想使电波传播得更远,必 须w采e用lco波m长e t较o u长s的e t无he线se电P波ow。er无Po线in电t t广em播p用lat的es中, N波ew、中短波 主要是靠地面传播的,它们的波长是较长的。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 天波传播 在地球大气层的上层(约六、七公里至二、三百公里的高 空中),由于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或宇宙射线的激发,空气分 子和原子发生了电离,形成了带电荷的离子,它们构成了所 谓w的e“lco电m离e t层o ”us。e t它he对se无P线ow电e波rP特oin别t 是tem广p播la用tes的, N中e波w和短波, 能像镜子对可见光一样进行反射。随季节、昼夜、地理环境、 太C阳o黑nte子nt等d因es素ign的, 变10化ye而a发rs 生ex高pe低rie和nc密e度的变化,所以往往 也影响到无线电波的传送和接受。
【有线广播 VS 无线广播】
无线广播: 无论声音信号还是电信号通过空气传播 以空气为介质,并没有具体的物理导线连 接发射器与接收器。
有线广播: 在发射装置和接收器(收音机、电视机等)之间 有物理导线连接。
一、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
无线电波的分类及其应用 ➢ 水什波么w,是el我c无o们线me大电to家波u都se很th熟e悉se,P它ow是er水Po的in一t t种em运p动lat形es式, N。ew
电视机 显像管
• 像素与清晰度
• 以我国现行的电视为例,一帧电视画面由625行电视扫描线
组成,也就是共有625条象素行。因此,可以认为由垂直方
向看,可以排成625个象素。电视画面的长宽之比是4:3,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由此可以计算出每行有833个象素,同时也可以算出一帧完 整的Co电n视ten画t d面e有sig5n2,万10个y像ea素rs。ex这p5er2ie万n个ce像素决定了今天电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 卫星传播 ➢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主要由上行站、 卫星、 接收站和遥测遥
控跟踪站组成。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广e播 卫 星
广播电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提到广播你 会想到什么?
对于中国概念而言 广播指声音广播 但事实上除了声音广播之外 还有电视广播
区别:声音广播只传输声音 信息,电视广播图文并茂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
广播电视的含义: ➢广义的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 域传送声像节目的过程,通称为广播(Broadcast)。 ➢包括声音广播、电视广播。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 直接传播(空间波传播)
无线电波经地面上空的介质层,由发射台直接传到接收机。电
视广播、超短波调频广播一般采用直接传播。
世w界e上lco最m高e 的to电us视e 塔the建s于e P日o本we的rP晴oi空nt塔te,mp高la6te3s4,米N。ew 广州新电视塔(小蛮腰)高610米,于2009年试运行,并承担 亚运Co会n转ten播t d任e务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14 GHz
遥 测 遥控 跟 踪 站
上行站
14 GHz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方框图
12 GHz 接收站
• 显像管 – 电信号经过远距离传送,最后它必须转变成为光影像,才 能被我们的眼睛观看到。电视技术中将电信号转换成为光 w影e像lco的m器e 件to是us显e 像the管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广播电视学概论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米波 1m~10m 30MHZ~300MHZ 分米波 1dm~10dm 300MHZ~30000MHZ 厘米波 1cm~10cm 3000MHZ~300000MHZ 毫米波 1mm~10mm 30000MHZ~300000MHZ
➢无线电波的分类 无线电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