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育实验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小结】
本章在阐述了教育实验研究法的意义、逻辑 框架,分析了教育实验研究法的特点及不同 类型,探讨了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及其影响 因素,介绍了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步骤 及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前测一后测控制组 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前测一后测非对等 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等基本实验设计 模式,结合实验研究案例,说明了教育实验 研究的实施过程。
二、实验中的实施 实验方案的实施是指将实验方案付诸实践,收 集资料以检验假设。将实验方案付诸实践的 过程要求研究者主要抓好实验自变量的操作、 无关变量的控制和测量工具的使用等三项内 容。 特别要强调的是,实验活动的开展,一般应严 格按实验方案进行,不应随意更改实验程序 和实验措施。
三、实验后的总评 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 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最后得出科学结论。
(二)按实验变量的控制程度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前实验是指不能随机分派被试,可以进行观察 和比较,但对无关干扰和混淆因素缺乏控制, 误差程度较高的一种实验。 真实验:真实验是能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 无关干扰来源,能系统地操作自变量的实验。 相对于前实验和准实验,真实验的实验效度 高,误差程度低。 准实验: 是不能随机分派实验对象,无法像真 实验那样完全控制误差来源,只尽可能予以 条件控制。
理论研习是基础,实验前务必深人研习与教育 实验课题有关的理论,弄清与实验课题相关 的理论。 一份完整的教育实验方案,一般由如下几部分 组成:(1)实验的背景、目的和假设;(2)有关 变量的界定;(3)实验对象;(4)实验方法;(5) 实验的观测指标,实验资料的收集和处理;(6) 实验的组织工作;(7)主要参考文献等。
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历史(偶然事件);成熟;测验;测量手段; 统计回归分析;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的流 失;取样与成熟程度交互作用
(二)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可推广度。具体说来, 就是指一项实验的发现能应用于被研究对象 以外的个人和环境的程度。
结果能被推广到的人、情境和条件。 外在效度反映研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三)按施加实验因素的多少来 划分
单因素实验和多因子实验 单因素实验是在实验中只施加一种实验因素的 实验。 多因素实验是在实验中施加两种或两种以上实 验因素的实验。
(四)按实验进行的目的和功能 来划分
1.探索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指为了探索一个前人从未探索 过的新的教育理论问题或教育实践中的新问 题,从事的一种具有开创性的实验研究。 2.验证性实验 是以验证已取得的实验成果为目标,是对已取 得的认识成果用再实践的经验来检验、修订 和完善的一种实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选择实验被试 (五)确定实验模式
三、教育实验设计的模式
测验在研究中主要用于收集资料、建立和检验 假设、实验分组。 (一)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 (二)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 (三)所罗门四组设计 (四)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第三节教育实验的实施
一、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的准备工作是指教育实验实施之前的准备 工作,主要是做好理论研习、方案设计、环 境布置、设备和测量工具的准备等方面工作。
三、实验法的基本类型
(一)按实验场地的不同,可把实验分为实验 室实验与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在人为创造的高度控制的环境中 进行试验。实验室实验能有效地控制无关变 量,获得精确的结果,但其结果的推广却受 到限制。 自然试验:在实际自然的情景中进行,只能尽 可能地控制无关变量,但能较长时间地持续 进行。实验时间较长,但其结果便于推广。
第一节 教育实验法概述 一、教育实验法的涵义 教育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 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 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方法。 运用教育实验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确定某一教育 影响与它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检验 某一理论或假设的实际效果。
在教育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之 间关系构成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三种研究变量) 操作 控制 观测
2.在实验研究手段上 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教 育实验不能脱离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3.在实验研究方法上 强调的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4.在实验条件控制上 教育实验的控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实验的控制 那样严密。 5 .在教育实验结果上 不能完全客观测量,同时还涉及对被试的实验 道德问题。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有四个: (1)测验的交互作用。 (2)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3)实验安排的负效应(霍桑效应)。 (4)多重处理干扰。
内外效度的关系:
一定的内在效度是决定该研究的结果能否适用 于同类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条件。 即内在效度是保证外在效度的一个前提条件; 但旨在提高内在效度的企图可能会降低外在 效度,反之也亦然。
检验教育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方法有: (1)从实验程序上检验,包括审核设计、抽样,分组、控 制等工作。全面地考察整个实验的全过程,检查实施 过程的各个环节。 (2)用实验系数进行检验。 (3)与其他有关的已确立的有关定理、定论对照进行验证。 (4)用重复实验来检验。重复实验的结果若与原实验结果 相符合或差别不大,就证明实验可靠。
自变量 无关变量 因变量 研究者需要在理论假设的指导下,操纵自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以揭示教育的 因果关系,揭示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
二、教育实验法的特点
(一)基本特点 能够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能够有目的地控制变量。这是教育实验研究法 最本质的特点。
(二)独特特性 1 .在实验研究对象上 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着 力研究的是社会条件下教育活动的发展规律。 第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第二,教育实验 是一种充满情感、有明确目的和价值取向的 活动;第三,教育实验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 综合性。
一、教育实验设计的效度
教育研究的结果反映研究对象情况的真实程度。
坎贝尔和斯坦利在1963年把教育实验效 度分为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两类。 (一)内在效度 是实验者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的真正影 响程度,是实验结果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 间因果关系的准确程度。
涉及两个问题: 所研究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 一定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之间是否有关系。 是否确实是自变量的变化引起了因变量 的变化,其确切程度如何。
作业
一、名词解释 教育实验研究法;准实验;真实验;教育实 验的效度;教育实验的设计 二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教育实验研究法?具有哪些特点? 2.比较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的不同特点。 3.什么是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外部效 度?影响内、外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实施。
第二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
教育实验设计是指在确定研究课题的基础 上,研究者对教育实验进行过程的一系列活 动及其内容和方法所进行的科学的确定和描 述。
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考虑如何在一个 实验中安排自变量及呈现方式、因变量的指 标及测定方法、控制无关变量的具体措施、 确定取样大小及方法、 安排实验的具体步骤 及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 教育实验设计的价值在于使研究更经济,以消 耗最小的人力、物力获得最大和最有效的信 息资料。
第六章
教育实验法
主要内容: 教育实验研究法概述;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 教育实验的实施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教育实验的类型;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的特点; 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特点;教育实验实施的一般 步骤。 识记:教育实验法的特点;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教育 实验的外部效度。 理解:教育实验法的含义;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影响因 素;教育实验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教育实验设计的 步骤及实施。 应用:掌握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 计的使用方法。根据一个具体的教育研究问题,运用 上述两种模式设计教改实验,分析实验设计对无关变 量的控制程度。
1.自变量 自变量就是通常说的实验变量(实验因素或实 验因子)。它是在实验中有计划地设置或改 变的因素。它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变性。 2.因变量 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结果或造 成的影响的因素,是一种结果变量。 3.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泛指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 量数值因而对实验有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 说它无关,是指它与自变量无关,与实验目 的无关。
二、教育实验设计的步骤
(一)陈述研究问题 课题的表述是为了清楚说明本课题的范围和变 量的限定,为研究活动提供一个聚焦点,且 为研究设计提供了起点。 (二)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是在研究问题的陈述中形成的,研究问题 的陈述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假设与之相联系。
(三)分析研究变量 研究变量的分析是全面分析教育实验中涉及的自变量、 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1.明确实验的自变量 实验的自变量是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是由实验者主 动操纵的变量。 2.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 3.制定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 即判定该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选择控制方法,设 计控制过程和预测控制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