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天大版)---(下册)第二章 吸收
化工原理第二章 吸收.
y1
m
图2-5
2.2.2相平衡吸收过程的关系
⑶计算过程的推动力
推动力 ( y ye ) 或 ( xe x) 注意推动力 ( y x)!
2.3 扩散和单相传质
在分析任一化工过程时都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过程的极 限和过程的数率。吸收过程的极限决定于吸收的相平衡常数,在 2.2节中作了讨论。本节将讨论吸收的速率问题。吸收过程涉及两 相间的物质传递,它包括三个步骤: ① 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到两相界面,即气相内的物质传递; ② 溶质在相界面上的溶解,由气相转入液相,即界面上发生 的溶解过程 ③ 溶质自界面被传递至液相主体,即液相内的物质传递。 通常,第②步即界面上发生的溶解过程很容易进行,其阻力很小 ( 传质速率
pe g t、p、x
有关气液相平衡关系的理论还不够完善,故上述平衡关系的 具体函数形式还不能从理论上推出,一般时针对具体物系进行实 验测定。实验表明,当总压不太高(一般p <0.5Mpa)时,p 对平 衡的影响可以忽略,而温度 t 对平衡的影响颇大。图2-3为不同温 度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从此图可以看出,t ↑同一pe 下x ↓ 或
2.1概述
④溶剂的蒸汽压要低,不易挥发。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溶剂在 吸收和再生过程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在气体中引入新的杂质。 ⑤溶剂应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免使用过程中发生变质; ⑥溶剂应有较低的粘度,不易产生泡沫,以实现吸收塔内良 好的气液接触和塔顶的气液分离。 ⑦溶剂应尽可能满足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燃烧等经济和 安全条件。 实际上很难找到一个理想得溶剂能够满足上述所有要求,应 对可供选择得溶剂做全面得评价,以便作出经济、合理得选择。 ⑹吸收操作得经济性 吸收总费用=设备(塔、换热器等)折旧费+操作费(占比重大)
化工原理(下)第2章吸收
向传递,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扩散。
J A ,e
dc A De dz
J A ,e——涡流扩散速率,kmol/(m2·s);
De ——涡流扩散系数,m2/s。
注意:涡流扩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不同,不是物性 常数,其值与流体流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有 关。
总扩散通量:
dc A J A (D De ) dz
Dc dc A NA c c A dz
——微分式
在气相扩散
pA cA RT
c p RT
dpA Dp NA RT ( p pA ) dz
z
0
N A dz
pA2
p A1
Dp dpA RT ( p - pA )
p p A2 Dp NA ln RTz p p A1
液相:
NA= J A DAB
dc A dz
D N A (c A1 c A2 ) z
(3)讨论
1) N A p A1 p A2
2)组分的浓度与扩散距离z成直线关系。
p
p
pB1 pA1
pB2
pA2
0 扩散距离z
z
2.单向扩散及速率方程 (1)总体流动:因溶质A扩散
JA NMcA/c
易溶气体 难溶气体
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4. Y ~ X关系
X x 1 X
由
得
Y y 1 Y
Y* X m 1 Y * 1 X
整理得
简化得
mX Y* 1 1 m X
对于低组成吸收
Y * mX
1 m X
1
一、亨利定律的表达式
亨利定律表达式可改写为以下形式:
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章吸收1027教材
Z H O G N O G 2 .5 9 2 2 .5 m
26
5、 某吸收塔在101.325kpa,293k下用清水吸收空气中丙酮。当采 用2.1液气比时,丙酮回收率为95%。今拟在操作中将气体流量增加20 %,而液气进口浓度不变。试估计该塔此时的回收率。
已知系统符合Y=1.18X关系,且Kya与气体流率的0.8次方成正比。 已知:
P 1 0 1 . 1 K P a , T 2 9 3 K , V L 2 . 1 , X 2 0 , 9 5 % , Y 1 . 1 8 X , K Y a V 0 . 8
求,当其它条件不变,V’=1.2V时,则φ’?
27
解:因V变化后,而塔高不变
ZH O G N O GH O 'GN O 'G
7
5、吸收速率方程
N A kG (p A G p A i) NAky(yyi) N AkL (cA icA)L NAkx(xi x)
ky pkG kx ckL
8
N AK G(pA GpA * )L
NAKy(yy*)
N AK L(cA * GcA)L NAKx(x*x)
NAK Y YAYA
23
4、某吸收系统y=2x,入塔气含组分6%(体积),回收率90% (摩尔比),用清水吸收,用水量为1800kg/h。
求1)液气比(V/L)。2)如果操作线与平行线平行,且知塔D =1m,KYa=25.5Kmol/m3.h 。求出塔液X,及塔填料层Z。 已知: y=2x, y1=6%, X2=0,φ=90%, L=1800Kg/h, D=1m,
(1)出塔尾气的摩尔组成; (2)吸收剂的用量,Kg/h
(1)出塔尾气组成 已知y1=0.055,X2=0,φA=0.95
化工原理下册课件第二章 吸收第1课时吸收过程的气-液平衡
如: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气 吸收剂—液体-溶剂 solvent--- S 水 溶质---能溶于溶剂的组分 solute--- A 氨气 惰性气体—载体,不能溶于和微溶于溶剂的组分
B 空气
3、典型吸收解吸流程
原料气:含苯煤气;产品:脱苯煤气;吸收剂:洗油 解吸的目的:回收溶质、溶剂的再生―使之循环使用
3、单组分吸收: 混合气中只有单一组分进入液相,称 单组分吸收
4、多组分吸收: 有两个或多个组分进入进入液相,为 多组分吸收。
5、等温吸收:吸收过程没有溶解热或反应热的释放; 或对于有热效应但没有导致体系温度显著升高的过 程。
6、非等温吸收:吸收过程有溶解热或反应热的释放, 导致吸收液相温度升高的过程。
(吸收过程的操作性问题) 主要涉及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平衡关系、物料衡算、 吸收机理与吸收过程速率
2.1 气液相平衡
2.1.1 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一、气液相平衡 气-液相长时间充分接触,达到平衡时,其气相浓 度与液相浓度之间的关系为相平衡关系。
平衡状态下,气相中溶质的分压称为平衡分压, 液相中溶质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或饱和浓度,或 称溶解度。
X 液 液相 相中 中溶 溶剂 质 m m的 的 ooll1xx Y 气气 相相 中中 惰溶 性质 气 m的 om体 lo的 l1yy
2.1.2 相平衡关系
一、 亨利定律
相平衡关系与体系的温度、压力以及物性相关, 对采用稀溶液吸收混合气中低浓度溶质组分时, 其溶解度曲线通过原点,并为一直线。
用亨利定律描述。
四、吸收过程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介绍单组分低浓度等温物理吸收的原理与计算。 1、了解吸收过程的方向与极限;(平衡关系) 2、确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要的吸收剂用量;(操
化工原理下册课件第二章 吸收第6次课解吸及其他条件下的吸收
V
6k 7m h -1ol
Z K ya N O G 1.0 3 k2 m m 3h o 1 l 0 .8 2 m 2 6 .3 7 8 .3m 2
4
点评:此题是对吸收章节的全面复习, 涉及到下面五个重要的知识点。 1.吸收平衡关系——亨利定律,涉及了m与H的换算
公式,H的单位,也复习到了。 2.操作线方程和最小液气比的计算。 3.传质系数及其关系的换算, 4.平均推动力法求算填料层高度。 5.吸收因数法求算填料层高度。还有吸收率和理想
L
思路就是由所求目标推至已知条件。
( 1) 求 x1
L y1 y2 V x1 x2
y1 y2 y1
或
y2
1 y 1
L 1 .5 L 1 .5 y 1 y 2
V
V min
y1 / m x2
y1
x1
mE
s
P M s H P
解题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即求出 m
L V
y2
已知:在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E=1.73×105kN/m²。水溶
液的密度取1000kg/ m³,CO2的分子量44。
7. 常压25℃下,气相溶质A的分压为0.054atm的混 合气体分别与
– 溶质A浓度为0.002mol/l的水溶液; – 溶质A浓度为0.001mol/l的水溶液; – 溶质A浓度为0.003mol/l的水溶液; 接触,求以上三种情况下,溶质A在二相间的转移
2. 对于难溶气体,吸收时属于______控制 的吸收,强化吸收的手段是_____。
3. 物理吸收的极限取决于当时条件下______ __________,吸收速率取决于吸收质 从气相主体传入液相主体的_______。
4. 用Δp为推动力的气膜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气相 传质膜系数表达的传质速率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以总传质系数表达的传质速率 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下册课件第二篇 章 吸收第6次课解吸及其他条件下的吸收
---------------------------------------------------------------最新资料推荐------------------------------------------------------1 / 10化工原理下册课件第二篇 章 吸收第6次课解吸及其他条件下的吸收2. 6 解 吸 2. 6 解 吸 一、概述 1 、作用: ① ① 吸收剂的再生,以便循环使用; ② 回收溶质,得到分离后气体。
2 、解吸常用的方法:压力低,温度高,有利于脱吸 加热溶液(加热解吸) ,增大溶液中溶质的 平衡分压 用水蒸汽(气提) ,加热、降低气相中溶质的 分压 ;适用于溶质为不凝性气体,或溶质冷凝液不溶于水 通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气提) ,降低操作压力,主要用于吸收剂的再生,不能直接得到纯净的溶质组分。
Y=mX B A X 1 X 2 Y 2 * Y 2 Y 1 1、 、 物料衡算:-=-=二 、解吸塔的计算 解吸过程的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下方, 解吸过程的推动力是吸收的相反值。
2 、操作线方程:3 、最小气液比:4 、填料层高度的求法:Z=H OG N OG =H OL N OL ((1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2 )吸收因数法:-=AY YY YAANOL *1 1*2 1) 1 ( ln11-=2.7 强化吸收过程的途径从从可以看出,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 K Y 、吸收推动力和相接触面积。
吸收过程的主要阻力集中在滞流膜上。
要提高吸收总系数, 必须设法降低气膜和液膜的厚度。
通过加大流体的流动速度,增加流体的湍动程度,则可减小滞流膜层的厚度。
一、提高吸收总系数K Y ( 或K G ) 或K X ( 或K L ) 三、增大单位吸收传质面积面积主要由设备来决定,对于填料塔,应该注意:填料的选型,应尽量选比表面积大的填料。
增大气液分散度,液体喷淋均匀,填料充分润湿,保证上升气泡和液层充分接触,达到传质目的。
化工原理(下册)吸收
O
kg / m3 ,
溶质和溶剂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以 V 1m 质的量为:
3
M
和 MO kg / kmol
,
溶液为基准,则溶液中含溶质A的物
nA cAV cA 1 cA (kmol )
MO
含吸收剂S的物质的量为: n T 1 cA M (kmol ) S
则由摩尔分数的定义知: cA M O nA cA xA nA nS c T cA M T cA ( M O M ) A MO T 整理得:
YA Y
摩尔比与摩尔分数的关系
yA 气相: YA= 1 yA
或
或
YA y A= 1 YA
xA 液相: X A= 1 xA
YA XA m 1 YA 1 X A
XA xA= 1 X A
A
将上式代入亨利定律相平衡表达式 y mxA 得:
整理得:
--------亨利定律的摩尔比表达式
六
吸收和蒸馏的差别
1、第二物相产生的方式不同
蒸馏是通过加热或冷却的方法,使混合物系产生第二个物相; 吸收则是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形成两相系统。 2、传质机理不同 蒸馏是进行的等分子反向扩散过程,吸收进行的是单向扩 散过程 。
2.1 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2.1.1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和气体的溶解度
A(吸收) 液相 气相 A(解吸)
气相 平衡分压(P) 相际动态 平衡(相 液相---平衡浓度或平衡溶解度 (C A , x A , X A ) 平衡)
p80-81氨、二氧化 硫、氧气在水中的 溶解度
吸收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判据
吸收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取决于吸收质在气液两相间的平衡 关系: 当气相中吸收质的分压 PA 大于平衡分压 P 吸收过程将继续进行下去,直至 PA PA ,即达到相平衡状态为止;
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章吸收10.8
z
0
N A dz
pA2
p A1
Dp dpA RT ( p - pA )
p pA2 Dp NA ln RTz p pA1
p B2 Dp NA ln RTz p B1
28
——积分式
p pA1 pB1 pA2 pB2
pB2 pB2 pB1 Dp NA ln RTz pB1 pB2 pB1 Dp pA1 pA2 RTz pB2 pB1 ln ( pB2 pB1 )
pA1 pA2 pB2 pB1
pBm
pB 2 pB1 pB 2 ln pB1
Dp NA ( pA1 pA2 ) RTzp Bm
单向扩散速率方程
29
D NA ( pA1 pA2 ) RTz
双向扩散速率方程
p p Bm
——漂流因数,无因次
漂流因数意义: 其大小反映了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程度,其值为总 体流动使传质速率较单纯分子扩散增大的倍数。
解:
D 2.30 105 NA ( pA1 pA2 ) (20 6.67) RTz 8.315 298 0.61 N A 2.03 107 kmol / m 2 s
19
4 4 7 4 11 N A A (2.03 10 ) 4.68 10 9.50 10 kmol / s
总压一定
p p A pB
dp A dpB dz dz
JA=-JB DAB=DBA=D
16
(2)等分子反向扩散传质速率方程 传质速率定义:任一固定的空间位置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 的物质量,记作N,kmol/(m2· s) 。 对于单纯的扩散过程,N=J 气相: NA= J A
《化工原理》(下)第二章吸收第一课时
12
3.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溶质的性质:不同的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易溶气体,难溶气体
❖ 分压对溶解度的影响:当Pe增加,x 增加。(T 一定) ❖ 总压对溶解度的影响:在溶质组份分压不变时,若P
变化不大,不影响溶解度。即总压不影响pe、x之间 的关系 ❖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T增加,x下降,(Pe一定)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与其溶剂达到相平衡 时,溶质组分在两相中组成呈一定的对应关系,常以 溶解度表示。 溶解度:气液平衡时,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
pe f ( x )
平衡分压 : pe-平衡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的分压,Pa; x-液相中溶质组分的摩尔分数。
2020/4/1
11
2020/4/1
用亨利系数E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在常压下,20℃时, 氨在空气中 的分压为69.6mmHg, 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10(kg NH3·(100kg)-1H2O).此时亨利系数E=________,相平 衡常数m=______.
2020/4/1
23
在常压下,测定水中溶质A的摩尔浓度为 0.56Kmol/m3,此时气相中A的平衡摩尔分率为0.02, 则此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______。当其他条件不 变,而总压增加一倍时,相平衡常数m=_____,此 时的亨利系数E=_____,而溶解度系数H≈______。
B 空气
2020/4/1
5
三. 典型吸收解吸流程
解吸的目的:回收溶质、溶剂的再生―使之循环使用
2020/4/1
6
采用吸收操作实现气体混合物分离必须解决的问 题:
❖ 选择合适的溶剂(吸收剂) 选择性地溶解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一般原则)
化工原理下册,吸收
Y * mX
三、亨利定律各系数间的关系 1. m和E的关系 p A Ex, y* mx 由 得
p y* E m
A
又由分压定律
p y*P
E m P
A
得 所以
y*P y* E m
2. H和E的关系 设 MA——溶质的摩尔质量,kg/kmol; • MS——溶剂的摩尔质量,kg/kmol; • L——溶液的密度,kg/m3; • mA——溶质在液相中的质量浓度,kg/m3; • mS——溶剂在液相中的质量浓度,kg/m3; • cS——溶剂的摩尔浓度,kmol/m3。
得 所以
dpA N A RT constant dz D
pA与z成线性关系,且pA随z减小。
或
D N A dz dp A RT
定积分上式,得
z
z
0
N A dz
pA2
p A1
D dp A RT
D pA2 所以 N A 0 dz RT p A1 dp A D p A2 p A1 所以 N A z RT D p A1 p A2 NA RTz 显然,上述结论完全适用于组分B。
二、摩尔比 1.定义:
x 液相中溶质的摩尔数 X 1 x 液相中溶剂的摩尔数
y 气相中溶质的摩尔数 Y 1 y 气相中惰性气体的摩尔 数
2.摩尔比表示的亨利定律 由
得
x X 1 x
X x 1 X
,
,
y Y 1 y Y y 1 Y
Y* X m 1 Y * 1 X
二、分类 • 物理吸收,H2O吸收CO2 • 化学吸收,NaOH溶液吸收CO2
• •
单组分吸收,H2O吸收乙醇 多组分吸收,液态烃吸收气态烃
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章吸收2
吸收操作所得到的溶液称为吸收液(成分为S和溶质A),排出的气体称为吸收尾气(主 要成分为惰性气体B,还含有残余的溶质A)。
吸收操作的逆过程(即含溶质气体的液体,受到另一汽(气)相的作用使溶质与溶剂分 离的过程)称为解吸。
吸收和解吸常是一对相伴的操作,吸收用以提取所需的物质,而解吸用以分离所需的 物质与吸收剂,并使吸收剂再生而重复使用。
H——溶解度系数, kmol/(m3·kPa) ci——溶质的摩尔浓度,kmol/m3;
H与E的关系:
pi*Leabharlann ci Hc cc H
xi
亨利定律
E c H
W c n n M
VW W M
c
M MS (1 x) M A x MS
E c
H HM S
H EM S
H的讨论
CA Hp*A T H
吸收设备、流程
吸收设备-----塔设备
板 式 塔 填 料 塔
吸收剂
气体
溶剂
吸收尾气 吸 收 塔 混合气
吸收液
逆流吸收操作示意图
1 n 被吸收气体
板式塔
气体
溶剂
填料
被吸收气体
填料塔
吸收剂在吸收塔内再循环流程 吸收-解吸流程
吸
解
收
吸
塔
塔
吸收剂再循环流程
吸收-解吸流程
吸收与解吸流程
洗油 脱苯煤气
苯
加 热 器 含苯煤气
摩尔比的定义:
液相中溶质的摩尔数 Xi 液相中溶剂的摩尔数
气相中溶质的摩尔数 Yi 气相中惰性组分的摩尔数
Xi
xi 1 xi
Yi
yi 1 yi
xi
Xi 1 Xi
化工原理下吸收时
2020/2/10
3
❖ 某些产品的制取。如制酸工业中用水分别吸收混 合气体中的HCl、SO3和NO2制取盐酸、硫酸和 硝酸。
❖ 废气的治理。排放的废气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的物质,如SO2、H2S等选择适当的工艺和溶剂 进行吸收是废气治理中应用较广的方法。
12
3.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溶质的性质:不同的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易溶气体,难溶气体
❖ 分压对溶解度的影响:当Pe增加,x 增加。(T 一定) ❖ 总压对溶解度的影响:在溶质组份分压不变时,若P
变化不大,不影响溶解度。即总压不影响pe、x之间 的关系 ❖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T增加,x下降,(Pe一定)
16
2.3 Ye~X关系
Ye mX 1(1Fra bibliotek m)X mX
Y,X--气相、液相中溶质的摩尔比
2020/2/10
17
3.亨利系数E 、 H、m之间的关系
➢ E,H 之间的关系:
对于稀溶液:则溶质浓度较低,溶液可近似视为 纯溶剂:故有
H EM s
➢ E, m之间的关系:
m E P
2020/2/10
2020/2/10
8
三.吸收过程分类
❖ 物理吸收: 利用混合气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 差异分离气体混合物。
❖ 化学吸收: 以气体混合物各组分能否在溶剂中发生化 学反应来分离混合气体。 如碳酸钠溶液净化含CO2的气体CO2+K2CO3+H2O=2KHCO3 化学吸收操作具有高选择性,
❖ 化学反应满足以下条件:
化工原理下2
化工原理下2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版》天津大学出版社,,这是我们学习化工原理时,部分参考资料,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吸收过程用液体吸收剂吸收气体中某一组分,是该组分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过程。
它包括三个过程骤:1)该组分从气相主体传递到气、液两相的界面;2)在相界面上溶解而进入液相;3)再从液相一侧界面向液相主体传递;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版》天津大学出版社,,这是我们学习化工原理时,部分参考资料,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2.2.6 吸收过程机理一、双膜理论 1.气液两相间存在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层有效膜,溶质以分子扩散的传质方式由气相主体进入液相主体。
2.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3.在气液两相主体中,溶质浓度均匀。
二、溶质渗透理论三、表面更新理论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版》天津大学出版社,,这是我们学习化工原理时,部分参考资料,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2.2.7 吸收速率方程一、膜吸收速率方程式1.气膜分吸收速率方程令则仿效上式,得D P kG RTzG pBm气膜分传质(吸收)系数,kmol/(m2 s kPa)。
N A k y ( y A y Ai )N A kY (YA YAi )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版》天津大学出版社,,这是我们学习化工原理时,部分参考资料,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N A kG ( pA pAi )NA k y yA yAi yA yAi NA 1/ ky1/ kG1/ k ypA pAi NA 1/ kG气膜阻力由道尔顿分压定律pA pyApAi pyAiN A kG ( pA pAi ) kG ( pyA pyAi ) kG p ( yA yAi )比较得4k y pkG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版》天津大学出版社,,这是我们学习化工原理时,部分参考资料,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1.液膜分吸收速率方程令D' C kL z L CSm液膜分传质(吸收)系数,kmol/(m2 s kmol/m3)。
化工原理吸收课后答案
第二章 吸收习题解答1从手册中查得101.33KPa 、25℃时,若100g 水中含氨1g,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KPa 。
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 (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1) 求H 由33NH NH C P H *=.求算.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31000/kg m .则:333331170.582/100110000.5820.590/()0.987NH NH a NH C kmol m C H kmol m kP P *==+∴===⋅ (2).求m .由333333330.9870.00974101.331170.010*********0.009740.9280.0105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x y m x ****======+===2: 101.33kpa 、1O℃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3.31×106x 表示。
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解: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222266101.330.2121.2821.28 6.43103.31106 3.3110O O a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即:2266.4310O O X x -≈=⨯所以:溶解度6522322()()6.431032 1.141011.4118()()kg O g O kg H O m H O --⎡⎤⨯⨯==⨯=⎢⎥⨯⎣⎦3.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
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章
第二章 吸收1. 从手册中查得101.33 KPa 、25 ℃时,若100 g 水中含氨1 g ,则此溶液上方的氨气平衡分压为0.987 KPa 。
已知在此组成范围内溶液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H (kmol/ (m 3·kPa))及相平衡常数m 。
解:(1) 求H 由33NH NH C P H*=.求算.已知:30.987NH a P kP *=.相应的溶液浓度3NH C 可用如下方法算出:以100g 水为基准,因为溶液很稀.故可近似认为其密度与水相同.并取其值为31000/kg m .则:333331/170.582/100110000.582/0.590/()0.987NH NH NH a C kmol m H C P kmol m kP *==+∴===⋅ (2). 求m .由333333330.9870.00974101.331/170.01051/17100/180.00974/0.9280.0105NH NH NH NH NH NH NH NH y m x P y P x m y x ****======+=== 2. 101.33 kpa 、10 ℃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p O2=3.31×106x 表示。
式中:P O2为氧在气相中的分压,kPa 、x 为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试求在此温度及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解: 氧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为0.21.故:222266101.330.2121.2821.28 6.43103.31106 3.3110O O a O O P Py kP P x -==⨯====⨯⨯⨯ 因2O x 值甚小,故可以认为X x ≈ 即:2266.4310O O X x -≈=⨯所以:溶解度6522232()6.4310321.1410()/()11.4118()g O kg O kg H O m H O --⎡⎤⨯⨯==⨯=⎢⎥⨯⎣⎦3.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
化工原理下册第二章 吸收
CA C C C dCA ) J A (1 A ) J A M DAB M CB CB CB CB dZ
NA
D
CM ln
CB 2 D C A1 C A2 D C A1 C A2 CM ln CM C C C B1 (C A1 C A2 ) / ln B 2 (C B1 CB 2 ) / ln B 2 CB1 CB1 D CM (C A1 C A2 ) CBM
* 在气体吸收操作中,由气相较易转移至液相的组分为溶质 气体(solute gas),不易由气相转移至液相的组分为惰性气体 (stagnant gas);吸收了溶质气体的吸收剂(inert or stagnant liquid/ or solvent)称为溶液。当溶质气体为多种组分时,吸 收为多组分吸收 * 按混合溶质浓度高低,低浓度吸收(low concentration) 为(y1<10%)的吸收,高浓度(high concentration)吸收为 (y1>10%)的吸收
漂流因子
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则:
分子扩散系数-Prediction of Diffusivities
气体分子扩散系数(Diffusion in gases)
依据分子运动理论导出,(假定分子为刚性)修正后得:
பைடு நூலகம்
液体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Diffusion in liquids)
* α— 溶剂缔合因子,对于水,甲 醇,乙醇分别为2.6,1.9和1.5,苯, 乙醚等非缔合溶剂取为1
亨利定律的其他表现形式: Pe=C/H C-溶质组分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Koml/m3) ye=mx ye- A在气相中的mol分数 x - A在液相中的mol分数(Koml/ Koml)
化工原理(下册)吸收.
③物理吸收是可逆的、热效应较小。
影响条件:①压强
加压有利于吸收,减压则有利于解吸。
②温度 降低温度可以增大吸收质的溶解度,得到浓度较高的 溶液,有利于吸收;但温度过低时,吸收质分子的扩散速率减 慢,有可能减慢吸收速率。
⑵化学吸收: 是指吸收质和吸收剂之间发生显著化学反应的过程。 特点: ①吸收速率取决于整个过程中最慢的一步。 ②吸收的限度不仅取决于吸收条件下的气液相平衡,还取决于 化学平衡关系。 ③常伴有较大的热效应。 ④当吸收反应不可逆时,解吸就不能发生。 2、按被吸收组分数分类: 吸收 单组分吸收 多组分吸收 3、按吸收过程有无温度变化分类: 吸收 等温吸收
影响相平衡的因素 :
在一个单组分吸收体系中: 组分数C=3(溶质A,惰性气体B,吸收剂S) 相数P=2(气相、液相) 根据相律:其自由度F=C-P+2=3-2+2=3
在P、T一定的条件下,气、液相平衡时,气相的组成是液相组 成的单值函数。
P f (CA )
A
P f ( xA )
A
y f ( xA )
低组成吸收 4、按溶质组成高低分类: 吸收 高组成吸收
非等温吸收
低组成单组分等 温物理吸收过程
四
吸收剂的选择
吸收剂选择的原则:
1、吸收剂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2、吸收剂的蒸气压应尽量低;
3、尽可能选用无毒、难燃、腐蚀性小的吸收剂; 4、化学性质稳定、粘度低; 5、易得、价廉且易再生; 6、不污染环境。
1、制取化工产品
2、分离气体混合物
3、从气体中回收有用组分
4、净化气体 5、作为环境保护和职业保健的重要手段 6、在生化工程中的应用
二
吸收和解吸过程
化工原理 天大出版社 第二章吸收第二节
p A1 − p A 2 = pB 2 − pB1
p Bm = p B 2 − p B1 p ln B 2 p B1
NA =
令:
D P ( pA1 − pA2 ) NA = RTz pBm
P/PBM 称为漂流因数
一氨水贮槽,直径为2m,槽内装有农业氨水,浓度为10%, 例、一氨水贮槽,直径为 ,槽内装有农业氨水,浓度为 , 如果没有加盖,则氨水将以分子扩散方式挥发而损失, 如果没有加盖,则氨水将以分子扩散方式挥发而损失,假定扩 散时时通过一层厚度为 厚度为5mm的静止空气层,平均温度为 ℃, 的静止空气层, 散时时通过一层厚度为 的静止空气层 平均温度为20℃ 在 1atm下, 氨的扩散系数为 下 氨的扩散系数为0.0647m2/h。试计算一昼夜内氨的 。 挥发损失量。设体系服从亨利定律,且E=268kN/m2。 挥发损失量。设体系服从亨利定律,
2
P
(2)z=z时,cA=cA2。
积分: 积分:
N A ∫ dz = − DAB ∫
0
z
cA2
c A1
dc A
NA = JA =
DAB (c A1 − c A2 ) z
当扩散系统处于低压时,气相可按理想气体混合物处理, 当扩散系统处于低压时,气相可按理想气体混合物处理,于是
cA =
pA RT
DAB ( p A1 − p A2 ) NA = JA = RTz
DAB P dp A NA = − RT P − p A dz
DAB P dp A NA = − RT P − p A dz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1)z=0时,pA=pA1 ) 时 (2)z=z时,pA=pA2 ) 时
NA = DP p B 2 ln RTz pB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 A c B 常数
根据菲克定律:
DAB DBA
dc A J A D AB dc z
dcB J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A dcz
1.
2-2-2 气相中的稳态分子扩散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pB1<pB2
第二章 吸收
• 吸收定义
利用组成混合气体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来分离 气体混合物的操作,称为吸收操作。 溶质A 惰性组分B 溶剂S 吸收溶液 吸收尾气
• 吸收操作示意图 • 吸收在工业上的用途
分离混合气体以回收所需的组分 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 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 工业废气的治理
• 吸收的分类
按有无化学反应 按溶质气体的数目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按有无明显热效应,
分单组分吸收 多组分吸收 等温吸收 非等温吸收
• 吸收与蒸馏的不同
原理不同 蒸馏可获得较纯的产品,而吸收则不能
2.1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2-1-1 气体的溶解度
• 相平衡 • 平衡分压(饱和分压) • 平衡浓度(饱和浓度) • 气体的溶解度:指气体在液相中的饱和浓度,用单位质
3. 指明传质过程进行的极限 yi2min≥y*i2=m xi2
xi1max≤x*i1=yi1/m
2.2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2.2.1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
2.2.1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扩散通量
J A D AB dc A dc z
菲克(Fick) 定律
JA:物质A在z方向上的分子扩散通量,kmo1/(m2· s) dcA/dcz:物质A的浓度梯度,kmol/ m4 DAB:物质A在介质B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m2/s 当系统总压不高且各处温度均匀
另z=z2-z1
PD P p A2 PD pB 2 ln ln ( 3) RT ( z1 z2 ) P p A1 RTz pB1 p p B1 pBm B 2 另pBm为初、终截面处PB的对数平均值: p ln B 2 p B1 p p pB1 p p A2 ln B 2 B 2 A1 带入(3)式得: pB1 pBm pBm NA
量(或体积)的液体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来表示
2-1-1 气体的溶解度
温度 该溶质在气相中的浓度(分压) 物系的特性
在相同温度和分压下,不同物质的溶 解度有很大差异 对同一种溶质,溶解度随T而,随 分压而 T 、分压有利于吸收,而T 而分 压,有利于脱吸 欲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易溶气体所需 分压较低,而对难溶气体所需分压较高
图5-12 双膜理论示意图
(3)在气膜和液膜以外的气液主体中,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A 的浓度均匀。
2.2.7吸收速率方程式
一、气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NA DP ( PA PAi ) RTz G PBm 令 DP kG RTz G PBm
N A k G (PA PAi )(2 33)
cSm——溶剂S在液相主体与相界面处的浓度的对数平均值, kmol/m3
一、双膜理论 (双阻力理论)
基本假设:
2.2.6 吸收过程的机理
(1)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存在一个稳定的相 界面,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稳定的气膜 和液膜。溶质A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气膜 和液膜,由气相主体传递到液相主体。 (2)相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到相平衡。
y i mxi
*
在Yi—Xi坐标系中的图形总是曲线
Yi * mXi
当溶液浓度很低时,
• 溶解度 • 选择性 • 挥发度 • 粘性 • 其它
2-1-3 吸收剂的选择
无毒性 无腐蚀性 不易燃 不发泡 冰点低 价廉易得 具有化学稳定性
1. 判断传质进行的方向
气液相平衡关系为 y> y*i或xi<xi*进行吸收 反之,解吸(或脱吸) y*i=mxi
z N A z dz
2 1
pA P P cA J ( 1 ) J ( ) J A( ) N A J A (1 ) A A p P p pB cB B A
积分限:z=z1时pA=pA1, z=z2时pA=pA2
PD p dPA RT p P p A
A2 A1
在稳定情况下,总体流动通量等于A的传质通量
由(2)得:N
cB c J B A J A 带入(1)式得: c c c cA cA c J J NA JA N J A (1 A ) A A cB c c cB
•
2-2-2 气相中的稳态分子扩散
D dPA RT d z P D dPA N A ( )( ) P p A RT d z 又J A
Dc 令 kL z LcSm
kL——液膜吸收系数,m/s
液膜吸收速 率方程式 写成推动力/阻力的形式: N A c Ai c A 以液相摩尔分率 表示时:
1 kL
N A k x (x Ai x A )
2.1.4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y2 y y N x y* O y1 x1
图 5-7 吸收推动力示意图
x2 E A P
或xi*=yi/mM
x
x*
2. 确定传质的推动力
以气相组成差表示的推动力为Δyi = yi -y*i 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推动力为Δxi = x*i - xi 以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推动力为Δpi = pi -p*i 以液相组成表示的推动力为Δci = c*i - ci
亨利系数
对理想溶液,亨利定律与拉乌尔定律一致,E=P° 与物系的特性、T、溶质的分压有关 当溶质分压不超过1x105Pa,恒定温度下E值可视为常数 T , E
在同一溶剂中,难溶气体的E值很大,而易溶气体的E值很小
2-l-2 亨利定律
2. Pi-ci关系
pi * ci H
ci: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Kmol/m3 Pi*: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kPa H:溶解度系数,kmol/(kN· m)
pA1 pB1 P B A pA2 pB2 P
pA1>pA2 定态扩散
传质速率(传质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A的物质的量
dc A D dPA N A J A D RT dz dc z
定态过程中,通过连通管内各截面的NA都相等,为一常数
dPA 为常数 dz
z N A 0 dz
•
2-2-3 液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
液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属于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 分的扩散
Dc NA (c A1 c A 2 ) zcSm
N´A——溶质A在液相中的传质速率,kmol/(m2· s) D´——溶质A在溶剂S中的扩散系数,m2/s c——溶液的总浓度,c=cA+cS, kmol/m3 z——1、2截面间的距离,m cA1 、cA2——1、2截面上溶质浓度,kmol/m3 cSm——1、2截面上溶剂S浓度的对数平均值,kmol/m3
PAi——相截面处A的分压,kPa
PBm——B在气相主体与相界面处的分压的对数平均值,kPa
2.2.5 对流传质
由液相主体至相界面的对流传质速率关系式为:
Dc NA (c Ai c A ) z LcSm
zL——液相有效层流膜层厚度,m cA——主体中溶质A浓度,kmol/m3 cAi——相截面处溶质A浓度,kmol/m3
p* Ex
Ec i M s ci (M s M A )
1 EM s H ci (M s M A )
1 EM s H
H
EM s
在同一溶剂中,易溶气体 的H值很大,而难溶气体 的H值很小
3.
2-l-2 亨利定律
xi—yi关系
y i mx i
*
xi: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率 yi*:与该液相成平衡的气相中溶质的摩尔分率 m:相平衡常数,或分配系数,无因次
2.2.5 对流传质
发生在运动着的流体与相界面间的传
质过程是湍流主体与相界面间的涡流 扩散与分子扩散两种作用的总和
zG :分子扩散
气相有效 膜层厚度
由气相主体至相界面的对流传质速率关系式为:
NA DP ( PA PAi ) RTz G PBm
NA——溶质A的对流传质速率,kmol/(m2· s) zG——气相有效层流膜层厚度,m PA——气相主体中A的分压,kPa
1. 涡流扩散
2.2.5 对流传质
凭借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来传递物质的现象
dc A J A ( D DE ) dz
JA:扩散通量,kmo1/(m2· s) dcA/dcz:物质A的沿z方向的浓度梯度,kmol/ m4 D:分子扩散系数, m2/s DE:涡流扩散系数, m2/s
2. 对流传质
由于P=pA1+pB1= pA2+pB2 所以pB2 -pB1=pA1-pA2
•
2-2-2 气相中的稳态分子扩散
NA D P ( PA1 PA2 ) RTz PBm
D 等摩尔扩散 NA ( p A1 p A2 ) RTz
P 1 PBm
漂流因数
讨论: 当混合气中A的分压越高,漂流因数就越大 当混合气中A的分压越低,漂流因数就越接近1,总体流动的 因素可以忽略,单向扩散和等摩尔扩散就无差别了
•
亨利定律: 当总压不高(不超过5xl05Pa)时,在恒定的温度下,稀
溶液上方的气体溶质平衡分压与该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之间存在如 下的关系
2-l-2 亨利定律
p i * Ex i
1. pi-xi关系
Pi*: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