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课程设计
地下铁道课程设计
地下铁道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地铁是人们最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地铁的安全、舒适、快捷等特点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的建设、运营、维护需要更加专业化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因此,本课程将以地下铁道为背景,通过设计一个地下铁道系统,教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于地铁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为地铁建设、运营、维护等职业方向培养人才。
二、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1.教授地下铁道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培养学生解决地下铁道运营问题的能力;3.通过设计一个地下铁道系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地下铁道系统基础知识讲述地下铁道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包括地铁车站、车辆、车站装修、列车信号等。
2. 地下铁道系统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地下铁道系统的设计过程,讲述设计思路,包括地铁线路规划、站点设计、车站间隔、乘客流量等。
3. 地下铁道系统安全和运营管理讲述地下铁道系统的安全措施和运营管理,包括地铁事故处理、应急处置、乘客服务等重要内容。
4. 地下铁道系统实际操作通过设计并运行一个地下铁道系统,让学生实际操作、模拟系统运营过程,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采用讲解、演示和互动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地下铁道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会分为小组,共同设计一个地下铁道系统,并实际操作、模拟系统运营过程,通过操作和模拟,加深对地下铁道系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五、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分为两部分:1.课堂表现评估:包括课堂出勤率、参与度、作业和提问等,占比30%。
2.设计项目评估:分为设计方案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分别占比35%和35%。
六、参考教材1.马荣,地下铁道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王云帆,地下铁路信号与安全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3.王鹏,地下铁道系统维护与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地下铁道》课程建设构思
《地下铁道》课程建设构思发布时间:2022-10-29T10:51:38.72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3期作者:曹权,谭冬莲,董文澎,刘振勇[导读]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曹权,谭冬莲,董文澎,刘振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铁道工程系,上海市 201418摘要: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地下铁道》是地铁技术人员培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介绍了课程建设的目标、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以及课程建设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等,以期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创新的意识,树立为我国地下铁道建设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地下铁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人才培养截止2021 年 12月的数据报告显示,共有48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47条,运营里程7970公里,上海地铁总里程达到831公里(含磁浮线29公里),位于中国内地第一名,也是世界第一位。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基于此大背景,学校早在“十三五”规划中就将铁道工程专业作为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而《地下铁道》又是该专业的重要课程,因此探索建立高效的《地下铁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显得非常必要[1-2]。
1、课程建设目标本课程是铁道工程专业必修课。
通过系统介绍城市地下铁道的路网规划、线路设计、区间隧道、地铁车站、地铁设备、结构设计与计算、施工技术、盾构法隧道、沉管隧道、地下铁道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知识,使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具备从事与城市地铁与轻轨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的基本能力[3]。
旨在通过城市地下铁道规划、设计与施工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地下工程专业工程师爱岗敬业、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等基本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地下铁道的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具备从事与城市地下铁道与轻轨工程有关的设计与修建技术的核心能力。
地下铁道系统(教案)
课题:地下铁道系统授课时间:2021年9月27日授课教师:陈老师授课班级:21春1、2、3、4轨道班课时:2学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铁的概念、类型、发展历史、发明者、编组、适用范围及特性;2.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地铁的构成、地铁防洪抗汛能力于措施,分析河南地铁1号线发生的重大事故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
3.分析自己所在城市是否适合建设地铁,谈一谈原因及可行性。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口述地铁的概念、发明者名称、编组情况、运输能力及优劣势;2.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简述遇到地铁遭遇突发事故,该如何疏散人群以及保护自身。
(三)德育目标通过分析河南郑州地铁5号线被洪水淹没致乘客死亡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道理,同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做好自身的保护以及遇到问题,如何迅速反应和应变的心态的培养。
(四)情感目标对地铁救援案例中,武警、消防、医务工作者以及所有参与救援的社会人群心怀感恩之心;尊重每一个不同的职业。
二、教学重点地铁的构成及防洪抗汛能力三、教学难点地铁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四、教学过程课时1课程导入5分钟1.展示学习主题:地下铁道系统2.学习内容:地铁的概念;地铁的发展历史;地铁的优劣势;地铁的适用范围;地铁的构成;地铁防洪抗汛能力及措施;突发事件处理。
讲授新知25分钟1.关于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的出现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
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始建于1863年。
2.关于地铁的世界之最知识匹配游戏环节:学生上台进行知识匹配涉及知识点:世界上最豪华地铁-莫斯科地铁;世界上最长的地铁-上海地铁;世界上最清洁地铁-新加坡地铁;世界上最拥挤地铁-东京地铁;世界上最深的地铁-平壤地铁。
地下课设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概况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
它是一种独立的轨道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
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地铁车站是地下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解决客流的集散、换乘,同时也要解决整条线路行驶中的就技术设备、信息控制、运行管理,以保证交通的顺畅、快捷、准时、安全。
车站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适用性、安全性、识别性、舒适性、经济性的原则。
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设计,主要内容为:对区间隧道进行结构检算,求出内力,并进行配筋计算。
1.1 工程地质概况线路垂直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轴部,第四纪地层沉积韵律明显,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土、细砂、圆砾土、粉质粘土、卵石土。
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本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
表1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土的类型厚度(m)重度γ(kN/m3)弹性抗力系数(Mpa/m)变形模量E(GPa)泊松比μ内摩擦角ф(º)粘聚力C(Mpa)杂填土 3.5 16 50 0.8 0.4 20 0.005 粉土 3.2 18 90 0.9 0.35 21 0.01 细砂 5.2 19 100 1.2 0.32 22 0.01 圆砾土 6.5 19.5 120 1.5 0.32 25 0.01 粉质粘土 6.2 20.0 150 1.8 0.32 23 0.02 卵石土8.5 20.0 200 2.0 0.30 27 0.03 基岩22 300 2.5 0.35 35 0.041. 2其他条件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1m 处;隧道顶板埋深5.5m 。
1.3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50009-2001)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GB 50108-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二章 结构设计2.1根据给定的隧道埋深判断结构深、浅埋可以采用铁路隧道推荐的方法,即有 *10.452[1(5)]s h i B -=⨯⨯+-上式中s 为围岩的级别;B 为洞室的跨度;i 为B 每增加1m 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
地下地铁课程设计
地下地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铁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我国城市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地铁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解释地铁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
3.分析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势和作用。
4.了解我国地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地铁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地铁概述:介绍地铁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部分。
2.地铁结构:讲解地铁的车站、车辆、轨道、信号等主要结构。
3.地铁工作原理:阐述地铁的运行机制、动力系统和牵引原理。
4.地铁运营与管理:介绍地铁的运营模式、调度管理、安全防护等。
5.我国地铁发展:讲述我国地铁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铁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行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3.讨论法:学生讨论地铁运营和管理的相关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铁。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地铁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地铁领域的相关著作,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地铁相关视频、动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铁运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3.考试:设置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4.实践报告:安排学生进行地铁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评估其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
地下地铁课程设计
地下地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铁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地下运行的科学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地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车辆、轨道、信号及供电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地铁建设对城市交通和地下空间利用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地铁运行的速度、频率及运输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数学技能,简单计算地铁线路的长度和站点间距。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份简单的地铁线路图,展示其规划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欣赏和尊重,认识到地铁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地铁建设中的技术挑战,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地铁作为绿色出行方式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有关地铁的知识,更能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地铁系统的基本知识、技术应用及社会影响展开,依据课程目标,具体包括以下部分:1. 地铁的基础知识:- 地铁的定义、历史发展及其在国内外城市的应用案例。
- 地铁系统的组成,包括车辆、轨道、信号、供电、通风等。
2. 地铁的运行原理:- 地铁列车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 地铁线路设计、隧道工程及地下空间的利用。
3. 地铁与城市交通:- 地铁对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及对其他交通方式的影响。
- 地铁线路规划、站点布局及其对周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4. 地铁的技术挑战与环境保护:- 地铁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法,如地下施工、地质处理等。
- 地铁作为绿色出行方式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如节能减排、减少交通拥堵等。
地下铁道结构课程设计
地下铁道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地下铁道的基本结构,掌握隧道、站台、轨道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原理。
2. 学生能描述地下铁道的建设过程,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的选择。
3. 学生能了解地下铁道的安全设施及其作用,掌握安全逃生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分析地下铁道结构图纸,提高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地下铁道结构模型,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下铁道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了解地下铁道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学习地下铁道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探究领域,以实践性和探究性为主要特点。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地下铁道结构概述:介绍地下铁道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隧道、站台、轨道等,关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2. 地下铁道建设技术:讲解不同地质条件下地下铁道建设的施工技术,关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3. 地下铁道安全设施:阐述安全设施的作用及逃生知识,关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4. 地下铁道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地下铁道结构模型,关联教材实践篇第四章。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地下铁道结构概述,使学生了解地下铁道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二课时:地下铁道建设技术,让学生了解不同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的选择。
第三课时:地下铁道安全设施,教授学生安全逃生知识。
地下铁道车站课程设计
地下铁道车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下铁道车站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地下铁道车站的设计原则和建设过程。
3. 学生能够了解地下铁道车站与城市交通、城市规划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铁道车站的布局和设计,提高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地下铁道车站设计的简单规划,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展示地下铁道车站的相关资料,提升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地下铁道车站的相关知识,增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视和关注,培养绿色出行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工程建设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对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兴趣。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地下铁道车站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规划的关注,激发学生对建筑和工程领域的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地下铁道车站概述- 地下铁道车站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地下铁道车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地下铁道车站的组成部分- 车站主体结构- 站台、站厅及设备用房- 出入口、通道及换乘设施3. 地下铁道车站的设计原则与建设过程- 设计原则:安全性、功能性、人性化、美观性等- 建设过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4. 地下铁道车站与城市规划- 地下铁道车站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关系- 地下铁道车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5. 地下铁道车站实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地下铁道车站案例分析- 分析车站布局、设计特点及其优缺点6. 小组合作设计与展示- 学生分组,选定一个地下铁道车站项目进行设计- 完成设计方案,包括图纸、说明等- 展示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本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系统性地组织与地下铁道车站相关的知识内容。
地下地铁课程设计
地下地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地铁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2. 掌握地铁系统的基本构成、运行原理及安全保障措施;3. 理解地铁建设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地铁线路图,进行简单的路线规划和换乘设计;2. 培养学生对地铁建设中的数学、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3. 提高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问题解决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铁建设及公共交通事业的尊重和热爱;2. 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地铁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城市交通事业贡献力量的意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社会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他们对地铁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究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地铁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介绍地铁的发明背景、世界各地的地铁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地铁建设的现状与未来规划。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铁概述2. 地铁系统的基本构成与运行原理:讲解地铁车辆、线路、信号、供电、车站等组成部分,以及地铁运行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铁系统的基本构成与运行原理3. 地铁线路图解读与换乘设计: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地铁线路图,进行简单的路线规划和换乘设计。
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铁线路图与乘车指南4. 地铁建设与城市规划:探讨地铁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以及地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铁与城市规划5. 地铁建设中的数学与科学问题:分析地铁建设中涉及到的数学、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地铁——课程设计
《地下铁道》课程设计班级:地下08-3、4班指导教师:刘志春专业:土木工程方向:地下工程石家庄铁道大学地下工程系2011-10-141.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质某城市一区间盾构隧道,位于城市主干道下方,埋深h(h=8m),从上到下地层情况为:(1) 杂填土:天然容重18.2kN/m3,粘聚力3.5kPa,内摩擦角12°,层厚h1(1m、);(2) 砾砂夹粉质粘土:褐色、灰褐色、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
含大于2mm颗粒占总重的35~45%,钻探过程中所见最大粒径80mm,粉质粘土含量在23%以上,天然容重19.4kN/m3,饱和容重21.6 kN/m3,粘聚力33.5kPa,内摩擦角18.5°。
该层分布连续,层厚h2(4m);(3) 粉质粘土:灰褐色,质软、饱和,局部夹砾砂混粒,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粘粒含量6%。
含大于4mm颗粒占总重的35~45%,最大粒径80mm。
该层层厚h3(5m)。
该层饱和容重22.4kN/m3,平均粘聚力39.8kPa,内摩擦角17.8°。
(4) 含粘性土薄夹层圆砾:浅黄色、黄褐色,中密~密实,湿~饱和,混粒结构,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粘粒含量9%。
含大于2mm颗粒占总重的35~45%,最大粒径80mm。
该层分布连续,层厚h4(7m)。
该层饱和容重23.8kN/m3,平均粘聚力29.8kPa,内摩擦角24.8°(5) 风化花岗岩:(4)层以下12m均为风化花岗岩,中等风化状态。
2.2水文地质特征本区段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雨季丰水期的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h5(2.0m),冬季枯水期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4m。
2. 结构尺寸及材料盾构隧道衬砌外径6000mm,内径5400mm,建筑限界 5200mm,衬砌环宽度1200mm,厚度300mm,楔形量41mm,最小回转半径175mm。
采用右转弯楔形衬砌环作为通用环的组合形式,通过在360°范围内旋转衬砌环以拟合隧道曲线。
地下铁道线路设计
圆曲线 缓和曲线
7
基本内容 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纵断面设计
1. 最小圆曲线半径 ①概念 当列车以一定速度通过曲
线时,能够保证列车安全、稳 定运行的圆曲线半径的最低限 值,称为最小曲线半径。
②设置 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通 常将外轨抬高,用车体向内倾 产生的重力分力来平衡离心力。
8
基本内容 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纵断面设计
基本内容 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纵断面设计
3. 圆曲线与夹直线最小长度 p 正线及辅助线的圆曲线的最小长度A型车不宜小于25m,B型车不
宜小于20m;在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的全轴距。 p 正线及辅助线上两相邻曲线的夹直线长度,在有缓和曲线时,不
应小于20m。车场线的夹直线长度不得小于3m。
15
基本内容 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纵断面设计
11
基本内容 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纵断面设计
2. 缓和曲线 ① 缓和曲线长度计算 Ø 缓和曲线的线型:为便于测设,养护维修和缩短曲线长度,地铁设
计规范采用与地面铁路相同的三次抛物线型。其方程式为:
Y X3 6C
C
GV 2
gi
l
Rl0
12
基本内容 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纵断面设计
2. 缓和曲线 ① 缓和曲线长度计算 Ø 从3个方面确定: l 从超高顺坡的要求,一般超高顺坡率不宜大于2‰,困难地段不应
外贴式防水层。 l 工程施工组织较简单,施工条件较好,
可以缩短工期。 l 旅客进出站时间短,换乘设备简单。 l 正线与车库的联络线缩短,可减少投
资。 11
基本内容 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纵断面设计
4. 地下铁道埋置深度 ② 浅埋地下铁道的优缺点 Ø 缺点: l 施工要挖开路面,干扰了城市的正常生
最新地下铁道课程设计
华东交通大学地下铁道课程设计设计时间: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月10日设计题目:深圳地铁1号线科技园站基坑围护设计班级:06-城市轨道工程-1班第一组本组各成员如下姓名:刘丽丽学号:02姓名:石江维学号:08姓名:陈齐欢学号:26姓名:王炳阳学号:14姓名:朱强学号:32姓名:张俊涛学号:31姓名:李幸发学号:20深圳地铁1号线科技园站基坑围护设计目录第一部分围护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 ---------------------------------------------------------------03二、设计依据----------------------------------------------------------------- 03三、场地现状及工程地质情况 ---------------------------------------------------03四、围护方案选择及介绍-------------------------------------------------------03第二部分围护体系计算说明一、计算方法说明-------------------------------------------------------------05二、计算参数及土工指标--------------------------------------------------------05三、基坑围护体系计算分析内容-------------------------------------------------05第三部分基坑围护工程设计图一、基坑围护总平图-----------------------------------------------------------10二、基坑围护纵断面图---------------------------------------------------------10三、基坑围护横断面图---------------------------------------------------------10四、基坑围护人工挖孔桩钢筋构造图----------------------------------------------10第四部分附录-计算书一、工程概况 -------------------------------------------------------------10二、地质条件 -------------------------------------------------------------11三、工况模拟 ------------------------------------------------------------11四、工况内力计算 ---------------------------------------------------------13五、土压力及基坑稳定计算--------------------------------------------------16六、人工挖孔桩配筋计算 ---------------------------------------------------26七、设计总结--------------------------------------------------------------28第一部分围护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深圳地铁1号线科技园站深基坑场址位于深圳一游乐场和沙河立交桥之间,基坑两侧各有两栋在建工程。
地铁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铁地下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施工技术。
2. 掌握地铁地下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流程和安全措施。
3. 熟悉地铁地下工程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铁地下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地铁地下工程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地铁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铁地下工程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地铁地下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地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领域培养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地铁地下工程概述- 地铁发展简史- 地铁地下工程分类与功能- 地铁地下工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 地铁地下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与要求- 地铁线路设计- 地铁车站与区间设计3. 地铁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方法与工艺- 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4. 地铁地下工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措施- 噪音与振动控制- 生态环境保护5. 地铁地下工程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地铁地下工程案例- 案例分析方法与技巧- 案例启示与总结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深入了解地铁地下工程的实践应用。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地铁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环保等方面内容,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针对地铁地下工程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系统地讲解地铁地下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施工技术。
地铁地下车站课程设计
地铁地下车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地铁地下车站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掌握地铁地下车站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和运营管理;3. 了解地铁地下车站与城市规划、交通系统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地铁地下车站的布局和设施,评估其合理性;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地铁地下车站方案;3. 能够运用网络资源和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地铁地下车站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铁地下车站及城市公共交通的关心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对我国地铁建设成就的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与交通知识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铁地下车站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对城市交通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地铁地下车站基本概念:介绍地铁、地下车站的定义,以及其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列举:地铁发展历程、地下车站类型及特点。
2.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及功能:讲解地铁地下车站的构造、设施及各部分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内容列举:车站平面布局、立体结构、设备系统、安全设施。
3. 地铁地下车站设计原则与施工技术:阐述地铁地下车站设计原则,介绍施工技术及工艺。
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列举:设计原则、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组织。
4. 地铁地下车站运营管理:介绍地铁地下车站的运营管理内容,包括客运组织、设备维护、安全检查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列举:运营组织、客运服务、设备维护、安全管理。
5. 地铁地下车站与城市规划:探讨地铁地下车站与城市规划、交通系统的关系。
地下铁道课程设计
地下铁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地下铁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2. 掌握地下铁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及其工作原理;3. 了解地下铁道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理解其与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地下铁道线路、车站、车辆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评价;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设计地下铁道时考虑周边环境、人口密度等因素;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国内外地下铁道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下铁道建设及其相关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地下铁道在节能减排、改善城市交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分享成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涉及地理、历史、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地下铁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了解地下铁道的定义、功能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分析国内外典型城市地下铁道的建设特点及先进经验。
2. 地下铁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研究地下铁道的线路、车站、车辆等主要组成部分;- 掌握地下铁道的工作原理,了解其运行、信号、供电等方面的知识。
3. 地下铁道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探讨地下铁道对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分析地下铁道建设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关系。
4. 地下铁道建设的现实意义与挑战- 了解地下铁道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探讨地下铁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环境、经济等方面的挑战。
地下列车地铁教案
地下列车地铁教案教案标题:地下列车地铁教案教案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下列车地铁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史。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地下列车地铁的特点和优势,并能够使用相关词汇进行交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下列车地铁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出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地下列车地铁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史。
2. 掌握地下列车地铁的特点和优势,并能够使用相关词汇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地下列车地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出行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地下列车地铁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2. 预先准备好的地下列车地铁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史的教学资料。
3. 地下列车地铁的特点和优势的教学资料。
4.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些图片和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曾经乘坐过的地下列车地铁的经历。
2. 引发学生对地下列车地铁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热情。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素材,向学生介绍地下列车地铁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史。
包括地下列车地铁的作用、发展过程以及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对地下列车地铁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解释相关词汇。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城市的地下列车地铁系统进行调研。
2. 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收集关于所选城市地下列车地铁的信息,包括线路规划、乘坐体验、环保措施等。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调研的城市地下列车地铁系统,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调研成果,并与全班共同总结地下列车地铁的特点和优势。
2. 强调地下列车地铁对环境保护和出行安全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地下列车地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通大学地下铁道课程设计设计时间: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月10日设计题目:深圳地铁1号线科技园站基坑围护设计班级:06-城市轨道工程-1班第一组本组各成员如下姓名:刘丽丽学号:02姓名:石江维学号:08姓名:陈齐欢学号:26姓名:王炳阳学号:14姓名:朱强学号:32姓名:张俊涛学号:31姓名:李幸发学号:20深圳地铁1号线科技园站基坑围护设计目录第一部分围护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 ---------------------------------------------------------------03二、设计依据----------------------------------------------------------------- 03三、场地现状及工程地质情况 ---------------------------------------------------03四、围护方案选择及介绍-------------------------------------------------------03第二部分围护体系计算说明一、计算方法说明-------------------------------------------------------------05二、计算参数及土工指标--------------------------------------------------------05三、基坑围护体系计算分析内容-------------------------------------------------05第三部分基坑围护工程设计图一、基坑围护总平图-----------------------------------------------------------10二、基坑围护纵断面图---------------------------------------------------------10三、基坑围护横断面图---------------------------------------------------------10四、基坑围护人工挖孔桩钢筋构造图----------------------------------------------10第四部分附录-计算书一、工程概况 -------------------------------------------------------------10二、地质条件 -------------------------------------------------------------11三、工况模拟 ------------------------------------------------------------11四、工况内力计算 ---------------------------------------------------------13五、土压力及基坑稳定计算--------------------------------------------------16六、人工挖孔桩配筋计算 ---------------------------------------------------26七、设计总结--------------------------------------------------------------28第一部分围护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深圳地铁1号线科技园站深基坑场址位于深圳一游乐场和沙河立交桥之间,基坑两侧各有两栋在建工程。
基坑向西为深圳机场方向,向东为世界之窗方向。
基坑开挖深度大,一般开挖深达19m ,为超深基坑,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侧距深南大道越40m。
现地面高程约5m ,地铁基坑底设计标高为-14m。
围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二、设计依据1.深圳地铁二期1号线续建工程详勘阶段《科技园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96)3.建设部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三、场地现状及工程地质情况站址区为海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现地面高程3.93~6.52m地势略有起伏。
站区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海冲积层及第四系残积层。
1、本场地地质类别为Ⅱ类(普通土: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的素填土、中密状态的园砾粉质粘土等)。
2、水文地质特征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0.9~5.30m 水位高程 1.01~4.58m 水位变幅0.5~2m。
按赋存介质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沙层等,地下水总的径流方向为由北向南。
站端东侧约480m 处为大沙河,常年有水。
3、设计参考钻孔资料主要有ZD-KJY-02、ZD-BK-38、ZD-BK-37,计算采用地质资料以ZD-KJY-02为主。
四、围护方案选择及介绍(一)围护方案选择1. 围护结构设计本站主体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8.4~20.5m ,根据战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96)规定,本站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长226.38m、标准段宽20.2m,,东端设盾构始发井,西端为接收井。
基坑采用人工挖孔桩围护,挖孔桩的嵌固深度应满足基坑整体稳定、抗倾覆、抗管涌、抗隆起要求。
基坑按主体结构断面形式、地质条件、支撑布置方式从西向东依次分为A、B、C、D、四个区,在此仅根据A区的地质条件进行设计。
2.荷载(1)永久荷载结构自重按实际重量计算,钢筋混凝土重度按25KN/m3 计:侧向土压力按采用弹性计算中的“矩形分布模式”。
侧压土分层计算,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采用水土合算沙土及碎石水土分算。
在进行围护结构计算时,按施工顺序逐阶段计算,并考虑了支撑设置时已有的位移、支撑的弹性变形及预加轴力的影响。
水土分算是净水压力采用勘探期间的稳定高水位的全水头进行计算。
(2)可变荷载施工期间基坑侧面超载一般按20kpa计,盾构井侧面超载按30kpa计;3.基坑围护结构方案的选择(人工挖孔桩的优点)地下水位较高地层上软下硬淤泥,淤泥质细砂较厚,在这种场地进行深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的挡土功能要求很高,对其止水功能要求更高,因此把既可挡土又可止水作为围护结构的选择原则,从安全、经济、方便施工、因地制宜加之本设计中的深基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设计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的角度来看,只能垂直开挖。
根据车站所处地质条件结合现场施工基坑支护的工程经验,选择人工挖孔桩作为车站的围护结构。
挖孔桩的特点挖孔桩与其他深基础尤其是预制桩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1受力性能好:由于挖孔桩直径大,所以单桩承载力高。
挖孔桩一般直径为0.8~2.4米,可承几千千牛至几万千牛的力,适用于上部传来的荷载大而集中的结构。
由于其嵌入岩层一定深度,所以能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扩底挖孔桩还可抵抗很大的上拔力。
其抗震性能好,沉降量小,能防止不均匀沉降。
1.2施工方便,造价低。
挖孔桩成孔大,容易检查桩底持力层情况及侧面土质情况,并易于混凝土浇注、振捣;施工仅需轻型工具,不需大型施工机械,适于人工费较低的地区;各桩可分别同时施工,施工速度较快;预制桩打桩时会造成相近的桩侧移或向上浮起,挖孔桩则无此问题,且无噪声污染;在密实的砂层及卵石层或有孤石的地基中,打预制桩十分困难,而挖孔桩则易于施工;持力层有一定倾斜时,预制桩会长短不齐,大量截桩、接桩,挖孔桩则无上述问题。
1.3下述情况不宜使用挖孔桩;建筑层数少,荷载小;坚硬持力层很深,桩太长,造价高;地下水位高,特别是海边回填场地应注意。
4.基坑支撑方案的选择在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支撑结构中常用的支撑是钢管支撑和锚杆支撑,钢管支撑既能解决防水问题又能及时提供支承力是普遍看好的一种支撑形式。
从地铁一号线使用支撑情况看除少数车站用锚杆支撑和型钢支撑外大多数用钢管支撑且效果较好而且现有大量钢管支撑库较多因此选择钢管支撑既能满足基坑支撑要求又能利用现存的钢管支撑降低投资。
(二)围护方案介绍基坑围护体系具体做法如下:1、人工挖孔桩围护人工挖孔桩直径为1000mm,间距均为1200mm,桩长35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2、内支撑体系设四道钢管内支撑,采用11排横撑(直径800mm,最大长度40m,最小长度20m),在基坑四周设有角撑,横撑与横撑之间设有角撑和托梁,横撑、托梁直接作用在四道腰梁(腰梁宽0.5m、高1m)上,腰梁将支撑内力传递给腰梁,再通过腰梁传递给人工挖孔桩。
为确保人工挖孔桩排桩的整体稳定性,在人工挖孔桩桩顶设有圈梁(圈梁宽1.5m、高1.5m)。
3、中间竖向立柱竖向立柱上部均采用井字型钢构架,下部为直径1000mm钻孔灌注桩。
钢构架上部伸入支撑400mm,下部插入立柱桩内2000mm。
第二部分围护设计计算说明一、基坑围护体系计算方法说明1、围护体系侧压力计算根据朗肯土压力理论,按水土分层计算的原则进行计算。
2、围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采用同济启明星FRWS4.0计算,该软件经众多围护工程运算与开挖验证,具有很好的可靠性。
计算方法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坑底土体弹簧常数采用m 法。
二、计算参数及土工指标1、基坑计算开挖深度为19m,桩长35m,嵌固深度为16m。
计算中考虑地表施工堆载20kPa。
2、土压力计算采用土体快剪指标,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浙江城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取值,并进行适当折减。
三、基坑围护体系计算分析内容1、基坑围护结构方案的选择本设计选人工挖孔桩,详见设计说明2、基坑围护结构支撑体系的选择本设计选择四道支撑,详见设计说明3、围护结构插入深度及其在各工况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本设计人工挖孔桩插入深度为16m。
内力和变形通过同济启明星FRWS4.0计算。
同济启明星FRWS4.0输入基本参数如下图。
土层参数输入如下图工况模拟如下图各工况内力和变形分析(可以生成详细计算结果)详见附录——计算书4、计算分析基坑稳定性荷载选择用户点中“R计算”菜单中各子菜单,分别可以计算“整体稳定性验算”、“墙底抗隆起验算”、“坑底抗隆起验算”、“极限平衡嵌固深度验算”、“带支撑抗倾覆验算”、“管涌验算”。
各详细计算结果详见附录——计算书,在此不续。
5、围护结构人工挖孔桩配筋计算本设计中的人工挖孔桩为圆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对于这类构件的配筋计算在我国现行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中并未列出有关条款和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