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遥感数据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_温礼
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技术研究
![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1a0c2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b.png)
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利用变化不可避免地发生着,使得土地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遥感影像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既是探索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手段,也是评估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方法。
从什么是遥感开始说起遥感,顾名思义,就是远程感知的意思。
它是一种利用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获得物体信息的技术手段。
而遥感的一大优势就是它可以提供大范围的、重复性观测的数据,这极大地便利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掌握。
從人类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于遥感并不陌生。
它早在很早以前就应用在了科技领域中。
比如照片、卫星图像、气象雷达、探测器,这些设备都可以算作遥感设备。
框架应用遥感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具体分为四步。
1.数据的获取数据来源于卫星遥感传感器收集的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的获取方法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主动遥感传感器通过向目标区域发射脉冲电磁波,再测量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获取目标区域的分布信息;被动遥感传感器则是利用地物本身反射、辐射的电磁辐射能,通过接收该辐射能,获取地物的分布、状态等信息。
2.数据的处理遥感影像获取后需要进行图像预处理。
图像预处理包括影像纠正、影像匹配、几何校正、辐射校准、噪声去除等过程。
经过预处理之后,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遥感影像中的内容。
3.数据的提取通过遥感影像的初步解译,提取出土地利用类型和边界。
对提取土地类型的结果要进行精度评价,以保证提取结果的正确性。
4.数据的分析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到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政治、生态等。
多个因素的影响可能背后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
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深入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并为进一步的规划、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如何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在遥感应用中,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遥感指标表现出不同的物理特征,根据这些特定的指标,就可以提取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对土地利用的变化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eb56b03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d.png)
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遥感数据是一种很重要的工具,旨在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观测,来获取有关地表特征及其变化的信息。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式,来监测和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
一、遥感数据简介遥感数据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载具获取的地表信息,可以包括不同波段的图像和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多种信息,如土地覆盖、植被状况、水资源、气候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土地的利用情况,以及土地使用的变化趋势。
二、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作用1. 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准确地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可以判断土地是林地、耕地、水域还是建筑用地等。
同时,可以追踪和监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变化,从而了解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变。
2. 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当发现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利用遥感数据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例如,在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下降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的结果。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确定具体的原因,从而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借助遥感数据,我们可以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可以预测土地利用在某个地区的演变。
这将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监测的方法1. 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我们可以通过卫星、飞机和其他载具获取遥感数据。
这些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如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以消除光谱畸变和大气干扰,使数据更加准确。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空间配准和图像融合,以获得高质量的土地利用图像。
2. 土地利用分类与解译在有了预处理的遥感图像后,我们可以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和解译。
这需要利用光谱、纹理和形状等特征,将遥感图像中的不同地物类型进行分类。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7246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1.png)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远距离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感应和接收来自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有关地球表面特征的详细信息。
在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分析方面,遥感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和比较,可以准确地监测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例如,当城市扩张、农田转化为工业用地或森林被围地开垦时,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关于这些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和变化检测,可以量化土地利用的变化程度和空间分布。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图像对不同年份的耕地面积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识别和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
除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分析,遥感技术还可以在农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植被指数的提取和分析,可以评估农田的植被生长状况,从而指导农作物种植和灌溉管理。
同时,遥感技术还能够检测农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土壤湿度,帮助农民合理施肥和节约水资源。
此外,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遥感监测,可以评估其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遥感技术还能够检测和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和火灾等,以及人为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土地侵蚀和水体污染。
这些信息对于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提供大量的地表信息,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相信它将在未来的土地利用监测与分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国外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的典型案例 - 副本
![国外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的典型案例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4aec9d7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e.png)
国外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的典型案例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远距离获取、记录和解译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外的典型案例,展示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1. 案例一:美国的土地覆盖变化监测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美国农业部的国家农业统计服务(NASS)合作使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
他们利用卫星图像,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例如农田、林地、湿地等)对土地进行分类。
然后,他们使用多年的卫星图像比对,生成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序列图,以研究和监测地表的演变。
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可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监测环境变化,以及评估土地管理政策的效果。
2. 案例二:澳大利亚的火灾监测澳大利亚是一个干旱炎热的地区,经常发生严重的山火。
澳大利亚国家空间数据中心(NCAS)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预测火灾活动。
他们使用火灾热点检测算法分析卫星图像,以准确识别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强度。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消防部门快速响应火灾,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3. 案例三:巴西亚马逊雨林的森林砍伐监测巴西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然而,由于林地的开垦和非法砍伐活动,雨林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亚马逊雨林的砍伐情况。
他们使用卫星图像,结合森林覆盖变化的指标,来辨别已经被砍伐的地区。
通过监测和公开发布这些数据,国际社会能够更好地了解雨林的状况,并采取措施保护这一重要的生态系统。
4. 案例四:荷兰的城市扩张监测荷兰是一个小国家,土地资源有限。
为了监测城市的扩张情况,荷兰政府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他们使用高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图像,对城市的边界进行检测和分析。
他们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的遥感图像,可以精确测量城市的增长速度、扩张方向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这些数据对规划城市发展、保护农田和自然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遥感技术在土地使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土地使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fef7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b.png)
遥感技术在土地使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使用变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观测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广覆盖等优势,已经成为土地使用变化监测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索遥感技术在土地使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从遥感数据获取、土地利用分类、变化检测以及监测结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
首先,遥感技术在土地使用变化监测中的第一步是获取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卫星、航空器、无人机等。
通过这些平台获取的高分辨率、多光谱或高光谱的遥感影像能够提供丰富的土地信息,为土地使用变化的监测和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此外,遥感数据还可以多时相、长时间持续观测,从而获取土地使用动态变化的信息。
其次,土地利用分类是遥感技术在土地使用变化监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土地利用分类是将遥感影像中的像素点或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土地类型,比如耕地、林地、水域等。
常用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提取影像的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进行土地利用分类。
通过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可以得到每个时相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土地使用变化的检测和分析提供基础。
第三,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土地使用变化的检测。
土地使用变化检测是通过对多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比较,来分析和提取土地使用变化的信息。
常用的土地使用变化检测方法包括差异图像法、卷积神经网络、变化向量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比较特定时期的遥感影像,识别出土地使用变化的区域和类型。
通过土地使用变化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监测土地的利用变化情况,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最后,监测结果的评估是遥感技术在土地使用变化监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评估遥感监测的关键指标。
通常,监测结果的评估可以采用对比样本调查、精度评定、误差矩阵等方法。
比较监测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可以评估遥感监测的准确性。
基于SAR遥感数据的农田土壤湿度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基于SAR遥感数据的农田土壤湿度遥感反演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ad5f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1.png)
基于SAR遥感数据的农田土壤湿度遥感反演方法研究第一章绪论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领域开始使用遥感数据来监测农田土壤湿度。
土壤湿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对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农田土壤湿度的实时监测,可以为农民提供针对性的灌溉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而SAR遥感技术可以在晴雨无法测量的环境下获得土壤湿度信息,因此成为了农田土壤湿度遥感反演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分析SAR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农田土壤湿度的特点,提出针对土壤湿度反演的方法。
第二章 SAR遥感技术原理SAR遥感技术是一种主要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物体的微波辐射能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向目标物体发送微波脉冲信号并接收回波,来获取目标物体的空间信息。
由于微波辐射能可以穿透云层,雨雪以及植被等覆盖物,因此SAR遥感技术具有天气无关性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SAR遥感数据的图像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强度图像,即以回波强度为灰度的图像;二是相位图像,即以回波相位为灰度的图像。
由于土壤湿度会影响微波辐射的传播,因此,SAR遥感数据中的强度图像和相位图像反映了土壤湿度的信息。
第三章农田土壤湿度特点分析农田土壤湿度是指土壤中含水量的大小。
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直接影响。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土壤湿度的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农田土壤湿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和空间变化快,需要实时监测;(2)受气象条件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其空间分布不均匀;(3)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孔隙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复杂性质。
第四章基于SAR遥感数据的农田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基于SAR遥感数据的农田土壤湿度反演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回波强度的方法和基于回波相位的方法。
4.1 基于回波强度的方法回波强度和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通常使用散射系数来描述。
散射系数是SAR遥感数据中强度图像的物理量,可以反映出目标物体对微波辐射能的散射强度。
SAR遥感图像中的散射系数和土壤湿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监测散射系数来估算农田土壤湿度。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177e1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1.png)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利用的变化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而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手段。
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遥感卫星遥感数据,对地球表面进行高分辨率、全方位的监测和测量的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非接触式、普遍性和实时性。
这些特点使得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遥感技术的高分辨率能够提供大量实时数据,并能够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精确监控。
在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中,我们很难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实现对大面积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时、全面和高精度的监测。
而遥感技术则可以通过卫星传输遥感数据,以及通过遥感图像的处理、解译和分析,快速准确地获得土地利用的新情况,进而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
其次,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当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时,常常涉及各种关键因素,如土地性质、水资源、气候条件等。
这些因素往往会引起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产生影响。
遥感技术可通过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揭示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规律,为正确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支持。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土地利用的历史变化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建立成为变化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和评估。
这样就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及时规划新的土地利用方案,并及时对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但是,也要注意到,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遥感技术应用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遥感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和噪声问题,图像叠加和标准化的不易实现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遥感技术应用中进行充分考虑和解决。
综上所述,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也将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未来,我们应该加强遥感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水平和效率,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3f4be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c.png)
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土地利用的变化愈发显著。
因此,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遥感数据因其能够快速获取信息、长期观测区域和多种数据源的优势,已经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
遥感数据,指的是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球表面的像元(Pixel)信息,将这些点的信息组装成为图像数据,可以根据像元的不同来反映地表的不同属性信息。
与传统的地面监测相比,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获取有关土地使用和利用信息。
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分类和特征,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遥感数据源进行监测。
首先,遥感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农村耕地的变化。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监测其变化非常重要。
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中分辨率的卫星图像来监测不同禾本科农作物在不同季节下的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和耕作管理情况。
在不同时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可以观察到耕地的自然和人工变化,例如,部分农村、城市周边区域的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或者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等情况。
上述变化通过遥感数据的比对,就可以及时发现和反映。
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林地变化进行监测。
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卫星图像、航空图像、无人机图像等方式来监测森林面积和密度、实行的森林管理以及砍伐和采伐操作对森林的影响。
同样,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将不同时间的遥感影像的拉斑和对比,实现对森林覆盖变化的追踪。
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度人类活动的城市,尤其是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
当然,从长远来看,不应忽视乡村绿色土地的监测。
通过遥感数据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片段下的土地利用和覆盖情况进行监测和对比。
这可以帮助政府对地方的发展与规划制定,同时对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也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除了遥感技术可以使用不同载体获取的数据之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分析技术和软件工具来挖掘和应用这个数据。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c22783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d.png)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准确了解和监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于环境管理、经济发展和可持续规划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遥感技术已成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一、遥感数据概述遥感数据是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获取的地球表面的信息。
遥感数据具有广覆盖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周期性监测等优势,因此成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数据源。
二、遥感数据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1. 土地覆盖分类土地覆盖分类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基础。
通过遥感数据的分类和分类结果的精度评估,可以准确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土地覆盖,如城市建设用地、农田、森林等。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可以提供全面、多时相的土地覆盖变化信息,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变化检测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和识别不同时间段内的土地利用变化。
通过比较同一区域在不同时间的遥感影像,可以识别出新增建设土地、农田退耕还林还草等变化情况。
变化检测可以帮助监测和评估区域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并为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动态监测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可以实时跟踪和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
通过定期获取遥感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建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模型,实现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快速监测和分析。
动态监测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并为可持续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三、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 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分类和变化检测都需要借助相应的遥感处理算法和技术。
因此,要提高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国外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的经典案例
![国外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的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66a45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e.png)
国外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的经典案例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可以有效捕捉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过程。
国外一些经典的遥感技术案例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下面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 地中海沿岸线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地中海沿岸线是地球上一片重要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区域,也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
使用遥感技术对地中海沿岸线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可以揭示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影响。
研究人员使用多源遥感数据,包括高分辨率影像、多光谱数据和雷达数据,通过影像分类和变化检测的方法,实现了对地中海沿岸线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监测。
这些监测结果为决策者提供了相应的信息,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2. 亚马逊雨林的森林砍伐监测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不仅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过度的森林砍伐对雨林生态系统构成巨大威胁。
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亚马逊雨林的森林砍伐监测成为可能。
利用中分辨率遥感数据,如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以及高分辨率影像,如SPOT和QuickBird影像,研究人员能够监测和追踪亚马逊雨林的森林减少情况。
这些监测结果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提供了依据。
3. 欧洲城市扩张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欧洲各大城市的不断扩张对周边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欧洲各主要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
研究人员使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城市扩张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分类和分析。
这些监测研究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更好地理解城市增长对周边土地资源的压力,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北极地区冰盖变化的监测北极地区的冰盖变化对全球气候系统和海洋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遥感技术,科学家可以精确监测北极地区的冰盖扩张和收缩情况。
SAR遥感技术在农业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应用
![SAR遥感技术在农业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d53d5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f.png)
SAR遥感技术在农业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应用
黄明祥;史舟;李艳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4(20)6
【摘要】成像雷达遥感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和穿透一些地物的特点,以及独特的成像原理,使其得以广泛的应用.该研究针对热点雷达数据ERS-2,以地处云量较多的杭州湾海涂围垦区为研究样区,根据地物目标的时域散射特性,采用分区分类策略,对预处理后的多时相雷达数据进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全天时、全天候的雷达遥感数据能够替代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农业土地利用遥感调查,并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总页数】5页(P133-137)
【作者】黄明祥;史舟;李艳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29;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29;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9
【相关文献】
1.SAR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J], 崔书珍;周金国
2.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J], 王克勇
3.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J], 刘招宝;刘小春
4.遥感技术在矿区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J], 安鑫;吕俊娥;张耀;申怡;袁立
5.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J], 李君伟;范朋辉;王鹏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研究
![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d60e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0.png)
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研究遥感数据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球表面信息,它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全面覆盖和连续观测等优势,因此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遥感数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遥感数据的获取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的前提。
遥感传感器可以通过多光谱、高光谱和合成孔径雷达等方式获取地表反射率、辐射温度、干湿指数、植被指数等关键参数,进而反映土地表层的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等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有源传感器(如激光雷达)和被动传感器(如卫星遥感)获得,其获取的数据可以是光学、红外、短波红外和微波等频段的光谱信息,以满足不同尺度和精度要求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
其次,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是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以识别和提取出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
这一过程涉及到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分类和变化检测等步骤。
首先,数据预处理可以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等,以消除云、阴影、气溶胶和相位差等干扰因素。
其次,特征提取是将原始遥感数据转化为可用于分类和变化检测的特征变量,常用的特征包括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等。
最后,分类和变化检测是利用机器学习和图像分析方法对特征提取结果进行分类判别和变化检测,如最大似然分类、支持向量机和像元级变化检测等。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是在监测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
它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土地的功能性变化、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等。
首先,土地的功能性变化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后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例如,农田转化为城市用地可能导致耕地减少和生态系统破坏,而水源地和森林保护区的变化对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
其次,空间格局的变化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组合和分布形态发生变化,如城市扩张、土地碎片化和裂解等。
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与测绘技术
![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与测绘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b8bcb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与测绘技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准确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成为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的紧迫需求。
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和测绘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且精确的手段。
一、遥感数据的应用遥感数据是通过卫星、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的地球表面信息。
由于其高效和快速的特点,遥感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利用遥感数据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地利用信息,并实现对历史变化的比较研究。
二、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1. 监测指标选择监测土地利用变化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来定量衡量不同类型土地的变化情况。
例如,可以选择植被指数来监测农田种植面积的变化,选择建筑面积指标来监测城市扩张。
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标,可以更准确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
2. 数据处理与分类对于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类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步骤。
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取出目标物的特征信息,并将其以矢量形式表示。
然后,利用分类算法将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区分,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
3. 变化检测和分析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重点在于检测和分析变化。
常用的变化检测方法包括像元级变化检测和对象级变化检测。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影像数据,可以精确检测出土地利用变化的位置和规模。
进一步分析变化原因和趋势有助于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过程。
三、测绘技术的应用1. 精确地理空间信息获取测绘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空间信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测量和定位,可以获取土地的边界和面积,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量化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2. 空间分析与模拟利用测绘技术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
例如,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同时,通过模拟和预测,可以为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如何利用遥感与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与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ac3b9ff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1.png)
如何利用遥感与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利用遥感与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及时、准确地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了各国都面临的挑战。
借助遥感和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全面、高效、准确的监测。
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获取地物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地表影像数据,进而提取土地利用信息。
利用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自动分类,如农田、城市、林地、湿地等等。
同时,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发现和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
测绘技术是指对地球的物理形态和空间位置进行量值描述和记录的一种技术手段。
利用测绘技术,可以获取地面的准确坐标、高程、形状等信息,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尤其是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更加准确的测量成为可能。
遥感技术和测绘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全面监测。
首先,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遥感影像数据,从而实现对广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
遥感数据的时序性也可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进行观察和预测。
其次,借助测绘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精细差异进行测量和记录,更加准确地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
最后,遥感技术和测绘技术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实现土地利用信息的空间分析、查询和可视化,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能力。
在利用遥感和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和方法上的难题。
首先,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类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借助多种算法和技术手段来实现对不同类型土地的自动分类。
其次,测绘技术需要解决测量精度和数据一致性的问题,以确保土地利用变化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遥感数据和测绘数据的时空一致性,以确保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结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微波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微波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8878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5.png)
微波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变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现代遥感技术是一种高效、快捷、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它可以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提供丰富的信息,微波遥感技术因其能够在复杂的大气水汽和云层干扰下获取土地表面信息而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主要工具之一。
一、微波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微波遥感技术,是利用微波能量与被观测的物体相互作用,获取地球表面和大气信息的一种遥感技术。
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波长介于1mm至1m之间。
微波较短的波长使其在穿透大气层、云层、植被等方面具有优势。
微波遥感技术主要包括雷达遥感和微波成像技术两类。
雷达遥感常用于海洋监测、卫星定位、气象预测和地震探测等方面。
微波成像技术则是将微波能量转化为图像信息,主要应用于卫星遥感、地学探测以及军事等领域中。
微波成像技术不仅具有遥感的通用性,而且还能够直观表现出被观测物体的形态和特征,标志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二、微波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利用的不断改变,微波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城市化建设、农村开发、环境治理和自然资源监测等领域中,微波遥感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 微波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的监测中的应用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中重要的景观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利用微波遥感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城市绿地的类型、分布和空间格局信息。
这对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 微波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微波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在农村开发和农田水利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微波遥感技术可以在田间地头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饲草的生长情况以及土壤水分等环境参数的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3. 微波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监测中的应用自然资源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使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变化监测和土地管理评估
![使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变化监测和土地管理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e40267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2.png)
使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变化监测和土地管理评估追溯历史,土地的开发变迁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变化监测和土地管理评估。
遥感图像是通过航空器或卫星获取的地球遥感数据,在土地变化监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利用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大量的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数据。
例如,可见光谱图像可以识别各类植被覆盖,红外谱段可以揭示植被状况以及土地湿度的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追踪和监测土地的变化情况。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变化监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的状况、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并为土地管理制定更合理的政策和规划。
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城市扩展的信息,进而分析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绿化覆盖率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些信息对于城市规划师和政府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城市土地资源,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除了城市化之外,农业领域也是土地变化监测的关注重点之一。
借助遥感图像,我们可以追踪农田的扩展和耕地的变化趋势,了解不同作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土地利用的效益。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农业政策和资源调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提高农田的利用率、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从而增加粮食供应量并减少农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除了土地变化监测,遥感图像还可以用于土地管理评估。
在土地资源评估中,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土地覆盖类型和土地质量等信息,进而评估土地的可利用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利用植被指数和土地镶嵌图像,可以对土地的肥力、干旱程度和土壤侵蚀等进行评估,并为农业生产和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遥感图像还可以用于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评估,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然而,尽管遥感技术在土地变化监测和土地管理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如何使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
![如何使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5e92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9.png)
如何使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平台获取的影像数据来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分析的工具。
在土地利用监测和分析方面,遥感影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它能够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分析。
首先,要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分析,我们需要获取高质量的遥感影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平台获取。
对于土地利用监测和分析来说,我们需要获取不同时间段的影像数据,以便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土地利用情况。
在选择影像数据时,需要考虑影像的分辨率、波段等因素。
高分辨率的影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土地利用信息,而多波段的影像可以提供更多的特征参数。
在获取到影像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校正、去噪、几何校正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对于不同的遥感影像,预处理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不同时间段的影像数据作为输入,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影像,来分析和识别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这可以通过图像差异分析的方法来实现,比如通过计算两幅影像之间的差异,来得到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分类算法对影像进行分类,然后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分类结果,来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
常用的分类算法包括最大似然分类、支持向量机等。
除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遥感影像还可以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
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和趋势。
比如,我们可以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边界变化等指标,来评估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影像中的纹理、形状等特征,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土地规划、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
在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遥感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遥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11eb5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1.png)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遥感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变得至关重要。
而要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规划,准确及时地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是关键。
在这一过程中,遥感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
它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在不与被探测目标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遥感技术凭借其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客观准确等优势,成为了我们的得力工具。
首先,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土地覆盖信息。
通过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我们可以区分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例如,在可见光波段,植被通常呈现出绿色,而水体则是深蓝色;在近红外波段,健康的植被具有高反射率,这使得我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植被的分布范围。
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还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建筑物、道路等细节,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详细的基础数据。
其次,遥感技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相比于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遥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面积的土地信息,能够快速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这对于及时发现非法占地、城市扩张等问题,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当一个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开发时,我们可以通过定期获取遥感影像,监测建设用地的增加情况,评估其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再者,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够真实地反映土地的实际状况。
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我们可以对遥感数据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分析,进一步提高监测结果的精度。
然而,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应用遥感技术也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就是其中之一。
遥感影像通常包含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如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以消除由于传感器性能、大气条件等因素造成的误差。
遥感技术在美国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美国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6887b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0c.png)
遥感技术在美国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国作为世界上遥感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积极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研究。
本文将就遥感技术在美国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遥感技术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帮助美国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通过遥感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快速获得大范围的土地利用数据,提供了全面深入的视角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以农业土地为例,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的发生和农田利用率等信息,为美国的农业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遥感技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美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土地利用的变化日益复杂。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揭示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从而帮助政府和规划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建设用地的转变以及绿地的变化等,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美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湖泊、湿地等,这些自然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监测和评估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变化情况,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的面积、类型和变化状况,以及湖泊和湿地的变化情况,帮助制定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监测和评估环境变化情况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遥感影像数据,监测和评估环境变化的情况,如土地退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地获取环境数据,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SAR变化检测研究综述
![SAR变化检测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142db3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c.png)
SAR变化检测研究综述1引言遥感变化检测是指通过对不同时期同一区域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图像之间的差异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地物或目标的变化信息。
现代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变化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途径,遥感数据成为变化检测的主要数据源。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微波能穿透云雾、雨雪,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
二,微波对地物有一定穿透能力。
三,采用侧视方式成像,覆盖面积大。
正是这些优点,使得SAR图像日益成为变化检测的重要数据源。
SAR变化检测技术的需求日益广泛。
目前,全球坏境变化加剧,城市急速发展,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及时掌握相关动态信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支持,而SAR的种种优点为快速响应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应急保障。
2变化检测的研究内容2.1图像配准图像的配准精度对变化检测的精度影响很大,如果图像没有较高精度的配准,则图像的错位会带来大量的虚*。
因此,针对这一方面,Dai和Khorran[1]得出的结论为:好的变化检测结果需要高精度的配准算法。
JeannieMoulton[2]等针对多时相SAR图像的平移及偏转误差提出一种解决方法。
意大利的Paolo[3]针对高分辨SAR影像配准的困难,提出基于象元与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未精确配准的变化检测研究。
2.2噪声抑制基于SAR图像的变化检测对斑点的抑制要求很高:降班算法要既能有效降斑,还能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
因此,需要采用*能良好的自适应降斑方法来完成。
相干斑抑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像前的多视平滑处理,但同时也降低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所以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成像后的去相干斑噪声的滤波技术。
滤波方法主要有:(1)传统方法,如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2)模型方法,假定静态的噪声模型,采用相应的滤波器进行处理,如Kalman滤波和Lee滤波;(3)几何滤波方法,如GammaMAP滤波;(4)基于局域统计自适应滤波,这种方法能在平滑噪声的同时较好的保持边缘信息,是目前的SAR变化检测常用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几何校正、信息 增 强 处 理 后 制 作 的 SAR 遥 感 影 像图如图7所示。由图7可看出,建设用地图斑呈 高亮度, 图 斑 纹 理 反 差 大, 边 界 清 晰; 农 用 地 图
68
测绘科学
第 39 卷
图 10 山 区 地 形 套 合 效 果 示 意 图
3 RADARSAT-2 发 现 和 提 取 土 地 变 化信息的能力
3.1 土 地 变 化 信 息 识 别 能 力 分 析 以上海 市 嘉 定 区 为 试 验 区, 应 用 时 相 为 2010
年10 月 23 日 1m 分 辨 率 的 RADARSAT-2 数 据,
图 8 道 路 套 合 效 果 示 意 图
要目的是 为 了 解 决 目 前 利 用 光 学 遥 感 数 据 进 行 年
度土地利 用 变 化 监 测 存 在 的 部 分 地 区 数 据 难 以 及
时获取,出现 监 测 盲 区 这 一 主 要 问 题, 以 弥 补 光
学遥感数据缺失地区的土地变化监测工作。
2 RADARSAT-2 数 据 的 正 射 校 正 模 型选取
第 39 卷 第 6 期 2014 年 06 月
测绘科学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ol.39No.6 Jun.
SAR 遥感数据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温 礼1,2, 程 博3, 柴 渊2, 汪 景 宽1
(1.沈 阳 农 业 大 学 , 沈 阳 110866;2.中 国 土 地 勘 测 规 划 院 , 北 京 100035; 3.中 国 科 学 院 对 地 观 测 与 数 字 地 球 科 学 中 心 , 北 京 100094)
1)多 项 式 法 多项式法 是 一 种 比 较 常 用 的 影 像 校 正 方 法, 它较多地应用于光学影像的几何校正。对于平坦 地区的 SAR 影像, 也 可 以 考 虑 用 多 项 式 方 法 进 行 纠正。多项式纠正法具有简单、适用性广等特点, 但是其缺陷是:多项式纠正法将遥感图像的总体 变形 看 成 是 平 移、 缩 放、 旋 转、 仿 射、 偏 扭、 弯 曲以及更高次的基本变形的组合。对地面相对平 坦的地区,这 种 方 法 具 有 足 够 好 的 纠 正 精 度, 又 由于它计算较为简单,因而它在实践中得到较为 广泛的应用。 2)共 线 方 程 法 这类 方 法 主 要 有 两 种 类 型。第 一 种 类 型 是 F.Leberl等提 出 的 数 学 模 型。 该 模 型 考 虑 了 传 感 器外方位元素中线元素的变化,但未顾及角元素 的变化,因此在 SAR 立 体 图 像 模 型 建 立 后, 存 在 较大的上下 视 差。 第 二 种 类 型 是 G.Konecny 等 提 出的平距投影的雷达图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 虑了传感 器 外 方 位 元 素 的 变 化 以 及 地 形 起 伏 的 变 化,公式形式与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共线方程类似, 便于应用。但是, 该 模 型 忽 视 了 SAR 影 像 侧 视 投 影的特点,只是从传统光学影像成像的特点去解 释,因而只是一种模拟光学影像的处理方法。 3)距 离 -多 普 勒 法 (Range Doppler,RD) 距离-多普勒法从 SAR 成像几何的角度来探讨 像点与物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它所依据的原理如 下:在距离向 上, 地 面 目 标 到 雷 达 等 距 离 点 的 分 布,是以星下 点 为 圆 心 的 同 心 圆 束。 而 在 方 位 向 上,卫星与 地 面 目 标 相 对 运 动 所 形 成 的 等 多 普 勒 频移点的分 布, 是 双 曲 线 束。 同 心 圆 束 和 双 曲 线 束的交点,就 可 以 确 定 地 面 目 标。 这 种 算 法 完 全 从 SAR 成像机理出发,和SAR 信号处理过程有机 结合,因而目前大多数均采 用 距 离-多 普 勒(RD)定 位模型的方法,已 经 成 为 通 常 SAR 处 理 器 都 具 备 的标准 SAR 图像产品正射纠正方法。 目前 商 业 软 件 ERDAS(9.3 或 2010)、PCI (10.3)均 支 持 RADARSAT-2 等 高 分 辨 率 卫 星 的 DOM 正 射 制 作。 本 项 目 应 用 ERDAS 和 PCI软 件 对 RADARSAT-2卫星数据进行了多项式纠正和严
格物理模型的正射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 以 福 建 省 福 州 地 区 作 为 试 验 区, 地 形
起伏大,相对 高 差 在 1000m 左 右。 首 先 选 用 多 项 式方法进行纠 正: 选 取 了 20 个 控 制 点, 纠 正 误 差 为 X 方向上5.04个像 素,Y 方 向 上 3.13 个 像 素, 其中4、7、10号控制 点 误 差 较 大, 主 要 是 受 山 区 地形起伏的影响显著,纠正结果如图2所示。然后 采 用 相 同 的 方 法 选 用 距 离 -多 普 勒 模 型 法 进 行 纠 正 , 纠正结果如图3所示。
第6期
温 礼等 SAR 遥感数据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67
图 4 多 项 式 模 型 纠 正 影 像 图
图6 上海嘉定地区 RADARSAT-2卫星数据(1m) 多项式纠正示意图
图 7 建 筑 物 套 合 效 果 示 意 图
图 5 距 离 -多 普 勒 模 型 纠 正 影 像 图
为了检验 SAR 图 像 几 何 纠 正 效 果, 选 取 了 一 些不同地类图斑 区 域, 将 SAR 图 像 与 高 分 辨 率 光 学遥感图像进行套合,从套合效果图上可以看出, 套合目视效果发现没有明显偏差,建筑物、道路、 水体、农田 以 及 山 区 微 地 形 地 貌 图 斑 边 界 套 合 均 准确无明显偏差 (见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说 明选用 距 离-多 普 勒 模 型 法 对 RADARSAT-2 卫 星 数据进行纠正制 作 DOM, 几 何 纠 正 效 果 良 好, 与 多光谱遥感图像相比无明显差异。
当需要确切获 取 SAR 影 像 地 物 特 征 的 空 间 位 置信息,并对多时相、多源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时, 必须对 SAR 影像 进 行 精 确 的 几 何 校 正 处 理。 引 起
66
测绘科学
第 39 卷
SAR 影像几 何 变 形 的 因 素 很 多, 其 中 一 些 变 形 可 以通过多项 式 纠 正 方 法 得 到 改 正; 但 是, 因 高 差 引起的变形很难通过一般的多项式纠正方法进行 改正。因此,许多 学 者 提 出 了 用 于 SAR 影 像 纠 正 的方法 。 [5-8] 目前,常用的 SAR 影像纠正方法主 要 有 多 项 式 法 、 共 线 方 程 法 和 距 离 -多 普 勒 法 。
SAR 侧视成 像 方 式, 研 究 探 索 适 宜 的 正 射 几 何 纠
正方法,分析利用 RADARSAT-2高分辨率雷达卫 星图像发现、 识 别、 监 测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的 能 力 和
监测精 度;通 过 应 用 实 验 研 究,分 析 评 价 利 用
RADARSAT-2高分辨率雷达数 据 进 行 年 度 土 地 利 用变化监测的技术可行性,技术 流 程 见 图 1。 其 主
斑亮度低,图 斑 纹 理 反 差 小。 建 设 用 地 与 农 用 地 二者间解译标志清晰,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变 化信息易于识别。
将上海市嘉定区2010年的 SAR 遥感影像图与 2009年 QuickBird及 WORLDVIEW 遥感影像图进 行拉帘式分层交互对比分析,采用人机交互解译 方 法 , 可 发 现 提 取 2010 年 度 新 增 建 设 用 地 图 斑 (见 图11)。 在 嘉 定 区 8km×9km 范 围 内, 共 提 取 了 38块变化图斑,经过11月初 的 外 业 核 实 后, 确 定 其中 有 2 块 图 斑 属 于 伪 变 化。 与 2010 年 8 月 的 THEOS卫星数据相比较,发现漏 提 一 处 图 斑, 发 现 变 化 图 斑 准 确 率 为 36/39=92.3% 。
对于 1m 分 辨 率 的 RADARSAT-2 卫 星 数 据, 由 于 成 像 区 域 相 对 较 小, 幅 宽 仅 为 8km×20km, 在地形起伏较小的城市地区,地形起伏所带来的 图像畸变较 小, 可 以 采 用 多 项 式 方 法 纠 正, 以 上 海嘉定地区的 RADARSAT-2卫星影像为例,纠正 控制点误差均在2m 以内,满足土地变化监测 几 何 精 度 要 求 , 见 图 6。
图2 福州地区 RADARSAT-2多项式纠正示意图
图3 福州地区 RADARSAT-2距离-多普勒模型法 纠正示意图
对比图4和图5可以看出,两种纠正方法的效 果明显不 同。 多 项 式 纠 正 方 法 基 本 上 是 影 像 的 平 移、缩放和旋 转, 即 使 SAR 侧 视 角 较 大, 在 影 像 的东西两 侧 边 缘 也 没 有 消 除 地 形 起 伏 的 影 响; 而 选用距离-多普勒模 型 纠 正 的 图 像, 可 以 看 到 明 显 的地形起 伏 扭 曲 情 况, 说 明 正 射 纠 正 很 好 地 消 除 了地形起伏产生 的 图 像 畸 变,DOM 制 作 精 度 显 著 提高。DOM 制作精度 的 提 高 是 提 高 变 化 图 斑 监 测 面积精度的基础。
收 稿 日 期 :2012-8-6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 通讯作者:汪景宽 教授 E-mail:j-kwang@163.com
件影响。近年来,加拿大
的 RADARSAT-2、 德 国 的 TerraSAR-X 以 及 意 大 利 的 COSMO-SkyMed 等 高分辨率雷达卫星陆续成
功 发 射, 高 分 辨 率 SAR
处理关键技术已成为国际 遥感 技 术 发 展 的 热 点 , [2-4]
随 着 RADARSAT-2 数 据
在我国的正式接收和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