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减排技术介绍
什么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什么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二氧化碳(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CO2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CO2永久减排的过程。
CCUS 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的基础上增加了“利用(Utilization)”,这一理念是随着CCS技术的发展和对CCS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中美两国的大力倡导下形成的,目前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同。
CCUS 按技术流程分为捕集、输送、利用与封存等环节。
1、CO2捕集CO2捕集是指将CO2从工业生产、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富氧燃烧和化学链捕集。
2、CO2输送CO2输送是指将捕集的CO2运送到可利用或封存场地的过程。
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分为罐车运输、船舶运输和管道运输,其中罐车运输包括汽车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
3、CO2利用CO2利用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CO2实现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根据工程技术手段的不同,可分为CO2地质利用、CO2 化工利用和CO2生物利用等。
其中,CO2地质利用是将CO2注入地下,进而实现强化能源生产、促进资源开采的过程,如提高石油、天然气采收率,开采地热、深部咸(卤)水、铀矿等多种类型资源。
4、CO2封存CO2封存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CO2注入深部地质储层,实现 CO2与大气长期隔绝的过程。
按照封存位置不同,可分为陆地封存和海洋封存;按照地质封存体的不同,可分为咸水层封存、枯竭油气藏封存等。
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和直接空气碳捕集与封存(DACCS)作为负碳技术受到了高度重视。
BECCS是指将生物质燃烧或转化过程中产生的CO2进行捕集、利用或封存的过程,DACCS则是直接从大气中捕集CO2,并将其利用或封存的过程。
长期以来,CCUS一直被认为是减少化石能发电和工业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技术。
CCUS技术是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新的发展趋势, 与CCS相比,可以将二氧化碳资源化,能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co2地质封存计算
co2地质封存计算CO2地质封存是一种重要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气体封存于地下地质层中,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CO2地质封存的基本原理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捕获、压缩并注入地下深层地质层中,使其长期稳定封存。
首先,二氧化碳气体需要从发电厂、工厂或其他排放源进行捕获。
捕获后,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经过压缩处理,将其变为高压液态或超临界状态,以便进行输送和注入。
选择合适的地质层对于CO2地质封存至关重要。
通常选择的地质层是深埋在地下几千米甚至几万米的岩石层,如盐岩层、页岩层、油气储层等。
这些地质层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封闭性,能够有效地阻止二氧化碳的泄漏和渗漏。
在注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评估,以确定最合适的注入点和注入条件。
地质勘探包括地质调查、地震勘探和岩心采样等,以获取地质层的相关信息。
评估包括地下水和地质层的稳定性分析,以确保注入后的地质层不会发生破裂或泄漏。
注入过程需要建设合适的注入设施和管道网络,确保二氧化碳能够安全、高效地输送到地下地质层。
注入设施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储罐、输送管道和注入井等。
注入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地下地质层的关键设施,需要进行井筒完整性测试和封堵,以确保注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注入后,需要进行监测和管理,以确保二氧化碳的长期封存和地质层的稳定性。
监测包括地下地质层的压力、温度和二氧化碳分布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管理包括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和政策,确保注入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CO2地质封存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多重益处。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温室气体的浓度,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
其次,它可以提供一种可持续的能源转型方式,帮助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此外,CO2地质封存还可以促进地下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然而,CO2地质封存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选择合适的地质层需要进行复杂的勘探和评估工作,增加了成本和时间成本。
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近些年来,环保话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尤其备受瞩目。
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据数据显示,与三十年前相比,现在全球CO2的排放量已经增长了约70%。
在这样的背景下,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十分紧迫。
一、CO2减排技术的种类和原理CO2减排技术可以根据基本原理分为三类:一是消减技术,即通过CO2的吸收、分离或固化等方式,将其从生产和使用流程中“拿走”;二是替代技术,即通过利用更低碳排放或无碳排放的能源替代高碳排放能源;三是储存技术,即通过地质封存或其他方式存储CO2,避免其释放到大气中。
消减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CO2减排技术,其主要包括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膜分离法、固化技术等。
其中,化学吸收法是最为成熟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将废气经过溶液,使其中的CO2和目标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而达到分离的效果。
化学吸收法可分为氨法、胺法、电化学吸收法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化学吸收法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生产工艺。
物理吸收法则是利用介质吸附机理,将CO2从气流中吸收到介质中,并在介质中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达到分离的效果。
物理吸收法主要包括活性碳吸附法、分子筛吸附法等,可用于工业废气的处理和二氧化碳的回收。
膜分离法则是将混有CO2的气体通过膜,在膜上形成分离层,从而实现CO2分离的技术。
膜分离法主要包括非选择性膜法、选择性膜法等。
非选择性膜法较为简单,但难以实现高纯度气体的产出;而选择性膜法可以实现高纯度气体的产出,但价格较高。
固化技术是利用CO2与某些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其固定在某种固体介质中,达到污染物的固化和处理的效果。
固化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含CO2的水和气体,以及某些工业固体废料等。
二、 CO2减排技术的应用现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CO2减排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在国际上,各种CO2减排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以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西欧国家和北美国家为主。
LTECCE介绍
LTECCE介绍LTECCE全称为Low-Temperature Electrochemical Carbon Dioxide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即低温电化学二氧化碳转化与利用技术。
这一技术领域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电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合物,从而实现对CO2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
LTECCE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和能源效率,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CO2减排技术。
LTECCE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或其他有用的化合物。
通常使用电解池将CO2溶液暴露在电极上,并通过施加电压来促使CO2还原反应的发生。
这些还原反应可以产生一系列有机物,如甲醇、乙醇、甲烷等,这些有机物可以被用作燃料、化工原料或其他用途。
1.低温:相对于传统高温CO2转化方法,LTECCE技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因此不需要耗费大量能源来维持高温反应。
2.高效:LTECCE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CO2转化率,将二氧化碳有效地转化为有用的化合物。
3.环保:LTECCE技术利用电能来促进CO2还原反应,相比传统化学方法更加环保,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4.多功能:LTECCE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有机物的选择性合成,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有机物的需求。
LTECCE技术的研究领域涉及化学、材料科学、电化学等多个学科,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和投入。
近年来,随着对CO2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视,LTECCE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电化学催化剂、反应条件和工艺优化方法,以提高LTECCE技术的效率和经济性。
在工业应用方面,LTECCE技术可以用于碳中和、燃料生产、化工生产等领域。
通过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减排目标;同时也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有机原料,降低对传统石油化工产品的依赖。
总的来说,LTECCE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CO2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效益。
二氧化碳处理方法
二氧化碳处理方法
二氧化碳(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变暖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和如何有效地减少其环境污染。
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减排和处理。
减排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例如通过更高效的能源使用来替代燃烧石油,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能源利用效率等。
但是,减排很难实现大规模空气污染的彻底消除,因此需要采取另一种处理方法二氧化碳处理。
二氧化碳处理方法涉及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空气之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氧化碳固定可以分为气体分离、土壤固定和燃烧技术。
气体分离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吸收二氧化碳,将其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并将其储存在地下和海底等特定区域。
土壤固定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与土壤结合,从而将其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其释放到大气中。
燃烧技术是将二氧化碳与水混合,然后使用燃烧技术将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来处理,从而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到最小。
此外,有几种新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二氧化碳。
这类技术包括化学反应分离,利用重力技术进行二氧化碳分离,利用冷凝技术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分离,以及使用植物叶片分离技术等等。
二氧化碳处理技术具有经济性和可行性,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
但是,由于目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和成本支出。
因此,我们应该在积极继续开发
和研究新技术的同时,合理分配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CO2吞吐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
! L I j l_
。
!¨
CO 溶 于 原 油 ,体积 膨 胀 ,储 层 弹 性能 量 增 加 ,膨
胀后 的剩余 油 有利 于脱 离 地层 水 及岩 石 表面 的 束缚 , 变成 可动油 ,提 高 驱油 效 果 ,实 验 表 明 ,随 着地 层 压 力
的升高 ,c( 在地 层 中 的溶 解度 逐渐 增 加 ,膨胀 倍 数 增
Vl一 4 Pv rrab /3 表 1 吞 吐 注入 量 设 计 参 数 取 值
3.1.2 注 入 速 度 设 计
山
吕
CO:吞 吐 的注 入 速 度 越 快 ,越 容 易 形 成 指 进 ,使
CO。进 入 油藏 深 部 接触 更 多 的剩余 油 ,注入 速度 太 低
曲作 明等 :CO 吞 吐 减 排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 2 【、(),叫 油 ∞ 降 啪
在地 层温 度 、压 力 下 ,CO:溶 于 原油 与水 ,使 水 的 黏度 提高 2O ~30 ,原 油 黏度 降低 30 ~ 6O ,改 善油 水流 度 比 ,提 高原 油的 流动性 。随着 CO:溶解 量 的 增 加 ,降 黏 幅 度 增 大 。实 验 表 明 :在 地 层 压 力 下 , CO:溶 解度 达 到 125 m /t时 ,原 油黏 度 下降 幅度 达到 6O 9/6。CO 溶 解 原油 黏度 变化见 图 2。
目前 吉林油 田应 用 CO。驱 具有 一定 的规模 ,现 场 取得较 好 的应用 效 果 ,但 是 应 用 CO。驱 技 术 ,需 要 研 究油 藏 、注采工 艺 以 及地 面工 艺 等 技 术 ,需 要 投 入 大 量 的人 力 、物力 ,通过 驱油 能够 得 到较好 的增产 效 果 , 实现 减排 ,但是经 济效 益差 ,无 推广 应 用价 值 ,为此 在 C():驱 油 的基 础 上 ,拓 展 新 型 CO 增 产 工 艺 技 术 ,利 用其 膨胀 降 黏 的增 产 机 理 ],开 展 吞 吐增 产 技 术 研 究 ,经过 室 内及 矿产 实验 ,形成 适合 低 渗 、低 品位 油 田 的低 成本 CO。吞 吐 配套 技 术 ,并 应 用 于生 产 实 际 ,取 得较 好 的应 用 效 果 。CO。吞 吐 配 套 技 术 既 可 显 著 提 高采 收率 ,又 可永 久 性 储 存 温 室气 体 ,达 到减 少排 放 的效 果 的 同时经济 效益好 。
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探讨
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探讨摘要:目前,我国各项生产工作都在向前推进,但发展和环保工作还没有结合起来,许多发展工作都是以环境为代价的。
钢铁企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量仅次于化学工业、建筑业,同时矿物燃料的消耗依然是造成CO2排放的重要因素,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取得持续发展的势头,许多钢铁企业都需要加强节能减排、加强精细管理和合理使用节能减排技术。
关键词:钢铁;二氧化碳;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钢铁工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炼钢生产中,会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据统计,在我国能源消费中,钢铁消费是六分之一。
为了使我国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必须改进高炉冶炼技术,推进节能减排。
一、钢铁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特性CO2的排放与燃料中的固碳含量和使用量呈正相关,随着燃料中的碳含量和使用量的增加,CO2的排放也会随之增加。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碳是主要的物质流动和能源流动,而铁液中的碳则起到了加热和能量均衡的作用。
钢铁冶炼是一种以碳还原、氧化、添加碳为主的工艺,消耗大量的煤炭,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钢铁企业CO2的产生主要有两种:1.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如烧结、炼焦、石灰焙烧、炼钢等;2.是由碳基燃料通过炉窑燃烧而得到的,如自备电厂锅炉、各种煤气再燃烧锅炉、 CCPP等。
不同于电厂的尾烟管,钢铁厂的CO2排放点分布比较广,其排放浓度也有很大差异。
钢铁冶炼的全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复杂的过程,其中,高炉、焦化、烧结球团和炼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CO2排放量在90%以上(除各种自备电厂、煤气/煤混合烧锅炉外)。
因此,降低钢铁行业CO2排放的主要途径是降低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1]。
(一)工艺路线和用能结构之间的差别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主要采用“炼钢-转炉”的长流程结构,国内的粗钢产能占到了8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产能仅有45%~65%。
co2吞吐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
co2吞吐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CO2吞吐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为了减少CO2的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家们积极研究和应用各种CO2吞吐减排技术。
本文将介绍CO2吞吐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旨在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减少CO2的排放。
CO2吞吐减排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减少CO2的排放量,包括CO2的捕集、储存与利用等。
其中,CO2捕集技术是指将CO2从排放源中分离出来,防止其进入大气中。
目前,常用的CO2捕集技术主要有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膜分离法。
化学吸收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CO2与溶液中的吸收剂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物理吸收法则是利用溶液中的压力差和温度差来吸收CO2。
膜分离法则是通过特殊的膜材料将CO2与其他气体分离。
这些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CO2的储存与利用技术是将捕集到的CO2储存或转化为有用的产品,以减少其对大气的排放。
储存技术主要有地下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种方式。
地下封存是指将CO2气体压缩成液态或固态,然后注入地下岩层中,使其长期保存。
海洋封存则是将CO2排放到海洋深处,利用海洋的溶解作用将其稀释和储存。
这些储存技术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以确保储存的安全和稳定。
CO2的利用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燃料、化学品和建筑材料等有用的产品。
例如,利用CO2可以制备合成燃料,如合成天然气和合成柴油。
此外,CO2还可以用于生产化学品,如氨、甲酸和丙烯酸等。
另外,CO2还可以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如钢铁和水泥。
这些利用技术可以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除了CO2吞吐减排技术的研究,其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在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中应用CO2吞吐减排技术。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CO2捕集与储存示范项目,如挪威的Sleipner和Snøhvit项目。
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
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它由一分子碳和两分子氧组成。
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它参与了地球的碳循环和气候变化。
然而,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加速了气候变化的进程。
因此,寻找有效的二氧化碳减排方法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中,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是一种有前途的减排技术。
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是指将二氧化碳分解成碳和氧的化学反应。
这个反应式可以表示为:CO2 → CO + 1/2 O2这个反应需要提供能量,因为二氧化碳是一种稳定的分子,需要克服分子间的化学键才能分解。
一般来说,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光催化剂或者电解的方式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光催化剂可以利用太阳光的能量激发电子,从而加速分解反应。
电解则是利用电流将二氧化碳分解成碳和氧。
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具有一些优点。
首先,它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用的化学品,如一氧化碳、甲烷、乙烯等。
这些化学品可以被用作燃料、化工原料等,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低碳经济。
其次,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最后,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可以与其他减排技术相结合,如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形成完整的减排链条。
然而,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目前的分解技术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能耗较高。
其次,分解反应的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最后,分解反应的规模化应用还存在技术和经济上的难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开发。
一方面,可以探索新的光催化剂和电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反应条件,降低能耗和成本。
此外,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产业合作,推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总之,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是一种有前途的减排技术。
通过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用的化学品,可以实现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煤化工工艺过程CO2排放分析及减排技术要点
煤化工工艺过程CO2排放分析及减排技术要点发表时间:2019-03-22T10:57:51.8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赵录辉[导读] 本文对主要的煤化工产业中的煤制甲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的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进行了说明,并详细介绍了几种CO2的减排技术,为煤化工产业在CO2的循环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摘要: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煤化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使用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生产替代油化工产品成为必然的现实选择。
但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发展煤化工产业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CO2的减排。
本文对主要的煤化工产业中的煤制甲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的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进行了说明,并详细介绍了几种CO2的减排技术,为煤化工产业在CO2的循环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煤化工;CO2排放;减排技术;要点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初期便成为了石油进口国,2009年进口石油存储量达到了国内石油存储量的50%,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较大。
随着我国煤化工工艺的发展,煤炭洁净技术逐渐成熟,开始生产出代替石油的化工产品,大大地降低了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
但在煤洁净过程中CO2的排放一直制约着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因此,文中针对煤化工过程中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对煤化工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概述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自21世纪初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2009年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因此以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采用先进的洁净煤技术生产代油化工产品,可有效缓解国内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在发展煤化工产业时,必然面临排放大量CO2的问题,因此在目前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中,研究CO2的排放问题及其减排技术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2煤化工工艺过程CO2排放 2.1煤制甲醇工艺流程中CO2的排放煤制甲醇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煤气化、合成气的净化、合成甲醇。
CO2利用减排潜力和效益
类技术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环境、缓解减排压力、提供经济新的增长点、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国家竞争力等,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效应已经
不断彰显。
2.1
2.1.1
(一)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具有极大的理论减排容量。
若只考虑资源的最大供给和市场的最大容纳能力,各类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具
利用技术将发挥更大作用,预期实现如下目标:
•2020年,将建成更大规模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产业化装置,实现二氧化
碳减排2.5亿t/a(若包括二氧化碳铀矿浸出增采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
共2.8515亿t/a),创造工业产值3 756亿元/年;
•2030年,主要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实现二氧化
有以下理论减排潜力总量:
・预期到2020年,二氧化碳理论减排潜力50.78亿t/a(若包括二氧化碳
铀矿浸出增采技术,二氧化碳理论减排潜力为76.61万t/a);
•到2030年,二氧化碳理论减排潜力可能达到53.58亿t/a(若包括二氧化
碳铀矿浸出增采技术,二氧化碳理论减排潜力为80.41万t/a)。
2.2.1
1.在减排的同时具有附带经济效益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终端产品种类多样、附加值较高,具有减排二氧化碳和
增加经济收益的双重效应。如,通过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能源采收
率、提取稀有矿产资源、增产农作物,还能够与其他物质通过合成获得化工材料、
化学品、生物农产品等生活必须消费品(见表2.2)。其中:
占有率预期达到30%,将实现产值392亿元。
(5)对于生物农产品技术,预计到2020年,在没有碳收益补贴支持下,该
二氧化碳减排量计算
二氧化碳减排量计算二氧化碳减排量计算是指通过采取各种减少二氧化碳(CO2)排放的措施,来评估减排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这项计算非常重要,因为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CO2减排量计算方法,并且探讨不同措施对减排结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几种CO2减排量计算的方法。
1. 基线与计数法(Baseline and Counterfactual Approach):这种方法是通过比较实际情况和假想情况来计算CO2减排量。
假想情况是指不采取减排措施的情况,而实际情况则是指已经采取了减排措施的情况。
通过比较两种情况下的CO2排放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减排量。
2. 直接监控方法(Direct Monitoring Method):这种方法需要安装CO2监测设备,以直接监测和测量CO2的排放量。
监测设备可以安装在工厂、燃煤电厂、汽车尾气等CO2排放源附近。
通过监测CO2排放量的实际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减排量。
3. 统计数据法(Statistical Data Approach):这种方法是通过统计数据和模型来估算CO2减排量。
比如,可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能源使用和产业发展情况,通过模型计算出CO2的排放量以及减排量。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不同减排措施对减排结果的影响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些常见的减排措施包括能源效率改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以及森林保护和造林。
能源效率改进是指采取措施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浪费,比如使用高效的设备和技术、改善建筑物的隔热性能等。
这种措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CO2的排放,从而实现减排效果。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是指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些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可以更加环保。
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是指将CO2从工业和能源生产过程中捕捉并储存在地下或其他地方,以减少其排放到大气中的量。
co2的去除方法
co2的去除方法CO2的去除方法一、植物吸收法植物吸收法是一种通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来减少大气中CO2浓度的方法。
植物光合作用中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因此通过种植大量的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森林保护等领域。
二、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碳捕集与储存技术是一种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储存起来的技术。
它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碳捕集,即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排放源捕集出来;然后是碳运输,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或船舶等方式运输到地下储存地点;最后是碳储存,将二氧化碳储存在地下深层地层或海底,以防止其进入大气层。
三、海洋碳汇技术海洋碳汇技术是指利用海洋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方法。
海洋具有较大的吸收能力和储存能力,通过将二氧化碳注入海洋深层,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环境风险,如海洋酸化和生态系统变化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估。
四、人工碳汇技术人工碳汇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起来的方法。
它包括化学吸收、物理吸附、膜分离等技术,可以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储存起来,以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
这种技术需要耗费较大的能源和成本,并且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克服。
五、碳循环利用技术碳循环利用技术是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产品的方法,从而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
例如,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燃料、化学品、建材等产品,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且还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物质。
六、化学吸收技术化学吸收技术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捕集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吸收剂包括氨、甲醇、胺等,它们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并将二氧化碳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产物或进行储存。
七、生物吸收技术生物吸收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
例如,利用藻类和微生物等生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二氧化碳排放削减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二氧化碳排放削减的技术和政策措施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CO2)的排放。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气候变化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技术和政策措施来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技术措施1. 清洁能源的推广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通过增加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技术创新,可以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 能源效率的提升提高能源效率可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通过改善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例如,使用节能灯泡、推广高效燃料车辆以及优化建筑能源管理等举措都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3. 碳捕集和储存技术碳捕集和储存技术(CCS)是一种将二氧化碳从燃煤电厂等排放源中捕集出来,并将其储存在地下等地方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防止二氧化碳直接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尽管CCS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它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削减手段。
二、政策措施1. 碳排放配额交易碳排放配额交易是指政府通过设置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并允许企业之间自由买卖配额,鼓励企业减少排放。
这种市场机制能够通过经济激励手段,使得企业在减少排放的同时获取经济利益,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2. 碳税政策碳税是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税费的方式来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排放。
通过增加碳税的征收,政府可以激励企业和个人采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
碳税政策还能够为政府提供增加税收收入的机会,用于支持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项目的发展。
3. 政府投资和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和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来促进减排。
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强制企业采取减排措施,以及对环境友好的技术和产品给予优惠政策。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政府能够起到引导和推动减排工作的作用。
煤化工工艺过程CO2排放分析及减排技术要点
煤化工工艺过程 CO2排放分析及减排技术要点摘要:煤化工工艺中,煤炭是重要的原料,其在生产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污染物质,二氧化碳便是其中的主要污染物。
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在倡导环保、低碳的观念下,煤化工行业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加遵守相应的工艺流程,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煤化工工艺中排放二氧化碳的工艺流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化工;工艺;减排引言:煤化工工艺中排放二氧化碳的工艺包含煤制甲醇、煤制烯烃和煤直接液化几个工艺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工艺过程,选取适当的技术类型,提升有关设施的质量,同时要强化减排管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一、煤化工工艺流程二氧化碳的排放(一)煤制甲醇工艺煤制甲醇包含诸多过程,如合成气净化以及煤气化等,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多来自于煤气化这一环节。
详细来讲,指的是煤气化时,在含有大量水蒸气与氧气的条件中,煤炭和其产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1]。
据相关数据表明,煤制甲醇这一工艺过程,产生一吨甲醇,会排放两吨左右二氧化碳。
所以,采取相关对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十分必要。
(二)煤制烯烃工艺煤制烯烃包含诸多过程,如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以及煤气化等,具体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通常来自于甲醇合成以及煤气化过程,和煤制甲醇大致相同。
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每生成一吨烯烃,就会排放约为6吨的二氧化碳。
(三)煤直接液化工艺该工艺过程是把处在固体状态的煤放置在高压和高温的条件中,让其和氢气产生反应,从而转变成液体油品。
运用此工艺每生成液化油品一吨,二氧化碳便会减少2.1吨的排放量。
二、煤化工工艺流程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一)二氧化碳储存技术该种技术是收集煤化工工艺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运用一些工艺技术实行压缩和分离等处理,之后通过相应管道输送到密闭的海底岩层内,尽管这些二氧化碳并不会消失,然而却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和大气隔绝,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减碳降碳固碳技术
减碳降碳固碳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减少二氧化碳(CO2)的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减碳、降碳和固碳是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减碳、降碳和固碳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一、减碳技术减碳技术是通过降低和避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
减碳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效率提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技术手段,如改进工业生产工艺、推广高效燃煤电站和节能灯等,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 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指不产生或产生较少温室气体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减碳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各国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如大规模建设风电场、光伏电站等。
3. 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碳捕集与储存技术(CCS)是一项将二氧化碳从燃烧排放源捕集并长期储存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从发电厂、工厂等排放源捕集后,将其注入地下储层,实现长期封存。
CCS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也有应用,可以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来提高油田采收率。
二、降碳技术降碳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降碳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室气体减排: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例如,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提倡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2.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应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优化交通流量,减少车辆拥堵和怠速,降低交通排放。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停车等手段提高交通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 碳交易:碳交易是指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进行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来鼓励减排。
企业和国家可以通过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来实现减排目标。
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激励企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固碳技术固碳技术是指通过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或转化为可固定形式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二氧化碳减排量定义
二氧化碳减排量定义
二氧化碳减排量指的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或项目,在某一时间段内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的数量。
这个概念通常涉及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因为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与全球气候变暖紧密相关。
具体来说,二氧化碳减排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能源转型:采用更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减少能源产生过程中的二氧化碳
排放。
2.能效提升:通过改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效,减少单
位生产或使用能量,从而降低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
3.碳捕获和储存:发展碳捕获和储存(CCS)技术,将二氧化碳
从工业过程中或发电厂的排放中捕获,并将其安全储存,避免
其释放到大气中。
4.森林保护和重新造林: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保
护现有森林和进行重新造林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手段。
5.碳交易和碳市场:引入碳交易和碳市场机制,通过设立碳排放
配额、碳市场交易等手段,鼓励企业和国家实施减排措施。
6.可持续农业:采用可持续的农业实践,包括改进土地管理、减
少化肥使用等,以降低农业活动导致的排放。
减排量的计算通常基于基准情景,即如果没有采取任何减排措施,预计将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通过对比实际排放量和基准情景,可以
计算出减排量的具体数值,这反映了减排措施的效果。
减排量的计量单位通常是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二氧化碳减排量的概念在国际上也与碳市场和碳交易相关,作为一种经济手段,通过激励减排行为,推动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
煤化工工艺过程CO2排放及减排技术要点分析
接融入水体环境中。CO2一旦出现泄漏情况,此类污染物也会 泄漏出来,对水环境安全造成威胁。如果CO2在往地层的注入 中,没有提前做好规划与分析工作,那么可能会带来地面沉陷 问题,或者地面升高问题。
2.2 CO2转化技术要点 CO2转化技术主要是对CO2化学性质进行合理利用,通过 化学反应将CO2转化为其他物质。然后开展资源化利用,其中 最为典型的就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吸收CO2后, 可以将CO2转化为氧气。在人工技术领域中,可以使用CO2制备 水杨酸以及双氰胺等。如果将CO2转化为脂类物质,比如,将 其转化为碳酸二甲酯,在转化之后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可以 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将CO2转化成为能 够降解的塑料,塑料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范围,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 多便利,但是塑料自身很难被自然环境降解,从而对环境造成 影响。塑料如果没有被及时处理,那么会造成白色污染,使得 人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可以将CO2应用在制备可以 降解塑料制品中,这样不仅可以将CO2排放问题更好解决,同 时能够避免环境破坏情况出现[3]。因为受到技术条件影响,如 果可降解塑料想要实现大规模生产,那么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 研发工作,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合成催化剂。 2.3 CO2循环利用技术要点 CO2循环利用技术主要原理是,通过与CO2物理性质之间 的有机结合,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比如,可以将CO2作为原 料,应用在干冰制作、灭火器制造以及制冷剂制造中。此类技 术发展相对较早,所以发展更加成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 应用。但是还有一部分新兴技术,处于正在研发与试用阶段, 有着良好应用前景。比如,液态CO2煤浆制取技术,在粉煤与 水质量配比中,可以将其设置为3∶2,使用液态CO2代替一部 分水或者代替全部水。不仅可以实现汽化炉二次反应,同时促 使焦煤燃烧质量可以得到提升。
CO2捕集和封存技术为碳减排战略支撑分析
CO2捕集和封存技术为碳减排战略支撑分析随着全球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减少二氧化碳(CO2)的排放,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碳减排战略中,CO2捕集和封存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
本文将分析CO2捕集和封存技术在碳减排战略中的支撑作用。
首先,CO2捕集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工业排放的CO2从大气中捕集出来。
目前,主要的CO2捕集技术包括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和膜分离法。
化学吸收法通过溶剂吸收CO2,然后再通过反应使溶剂再生;物理吸附法利用吸附材料高选择性地吸附CO2,再通过升温将其释放出来;膜分离法则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实现CO2分离。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工业排放的CO2捕集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其次,捕集到的CO2需要进行封存,以防止其再次释放到大气中。
封存技术包括地下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种形式。
地下封存是将捕集到的CO2压缩后注入地下岩层中,通常是在盐穴、煤层和油气田等地质结构中进行。
地下封存技术已经在一些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例如挪威的萨诺尔斯等项目。
海洋封存技术则将CO2通过管道输送至深海中,利用海洋生态系统的吸收及物理化学过程来封存CO2。
这些封存技术为捕集到的CO2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封存方法。
CO2捕集和封存技术作为碳减排战略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
首先,它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浓度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
通过捕集和封存技术,我们可以将大量的CO2从排放源地捕集出来,有效地减少了CO2的排放量,从而降低了大气中的CO2浓度。
其次,CO2捕集和封存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的消耗,大量的温室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地球气候变暖。
通过捕集和封存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业和能源部门的CO2排放量,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第三,CO2捕集和封存技术可以延缓碳排放减少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45% 。
• 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 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相距 甚远 。
火电厂CO2接近零排放技术
CO2 compression &
purification
Oxygen ASU
Flue gas recycle
1
一、温室气体危害
2
主要的温室气体
• 二气体中总氧的排化降放碳解量(时的CO间72)2为%:是5,0温-其室2占0效温0年应室。最气弱体的总气辐体射,强但度排的放份量额最为大55,%。占C温O2在室气大 • 6甲%0烷,倍(占。C温甲H4)烷室:在气是大体仅气辐次中射于的强C滞度O2留的的时份重间额要只为温有1室58%气-,体1其2,年温占。室温效室应气作体用总比排CO放2大量2的0-18 • 氧解份时额化间仅亚为为氮16(5%N02O,年)但。:其占温温室室效气应体的总作排用放比量C的O29大%2,90占倍温。室N2气O在体大辐气射中强的度降的 • 地时间水为准0面.1臭~氧0.(3年O3)。:其占总辐射强度的份额为7%,在大气中的降解 • 氯用氟却烃是(CCOF2的Cs5)2:00其倍在,大因气此中其的占浓总度辐仅射为强C度O2的的份1%额,为但17其%温。室效应的作 • 水同蒸,大汽气(H中2O)的:水水蒸蒸气气是浓最度重并要不的受温人室类气的体生之产一和,生但活和活其动它的温影室响气,体而不是
7
美国俄勒冈州Hood山1984和2002年夏天照片的比较
摄于1984年8月
摄于2002年夏天
8
气候变暖使冰川后退以致于消失将是全球性的
美国阿克拉河马的Portage冰河9摄于1914年
美国阿克拉河马的Portage冰河9摄于2004年
9
北极冰盖融化和世界的命运
• 北极冰盖的融化速度现在让人吃惊, 气候变化国际委员会的计算机模拟结 果曾预测,北极冰盖的融化,应该至 少到2050年才会达到现在的程度;
• 这意味着,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海 底甲烷冰很可能会突然融化,然后向大 气中释放甲烷,从而加速全球变暖。
11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结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继1990、1995和2001 年之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7年2、4和 5月分别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的三个部分( IPCC,2007a,b,c)
12
全球变暖后果
• 海平面升高,国家消亡 • 过敏加重 • 生物外壳变厚 • 遗址变废墟 • 适者生存 • 物种收缩 • 卫星飞行速度加快 • 山脉变高
13
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14
应对气候变化历程
15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应遵循的原则
• 发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指导作用并坚持其 原则。
• 欧盟将在2050年前削减温室气体排放80-95%,在2020年前进一步从 20%削减到30%。
• 俄罗斯最新表态承诺2020年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 25% .
• 加拿大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约2 %。
19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
• 协议机制
• 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目标
从2005-2020年森林覆盖率从18.2%提高到22%,森林蓄积量累计增加13亿-15亿立方米
18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1)
2009年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 根开幕。192个国家的领导人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 协议。重点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全球应对气
• 2005年2月16日,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这是国际社会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人类历史上 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 美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京都议定书》的发 起国之一。但是美国总统布什在2001年第一个任期上任伊始就宣布退 出《京都议定书》,使得它的实际效力大打折扣。
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 发展中国家:实施双轨制,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作出决定
• 减排目标
发达国家:作出的承诺离到2020年减排25%的最低目标仍有距离 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0%
• 资金和技术支持
发达国家:不愿承诺具体的义务,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含糊其辞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要有切实的行动
– 燃烧捕获-氧燃料法(OxyFuel)
O2 和烟气再循环,把助燃剂从空气变成氧和烟气再循环混合的富氧气 作为燃烧的气体,使燃烧产物中没有氮气,大大提高了燃烧烟气中的 CO2浓度从而有利于对CO2的捕获。
– 气化捕获-气化-IGCC(氢/合成气法)
煤的气 生成 H2
化产生合成气,通过IGCC-多联产,然后对其 和 CO2,最终实现接近零排放。
• 科学家认为,北极冰盖的融化正在成 为一场灾难,他们担心冰盖的融化正 在接近一个临界点(拐点),越过这 个临界点后,整个北极冰盖将会不可 逆转地全部消失;
• 北极冰盖的全部消失将会使全球各大 洋的海平面上升6-7米,世界沿海城 市和地区都将被淹没。
10
海底甲烷冰融化释放将加速全球变暖
• 甲烷冰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能源,但 是美国地质学家日前发现,海底甲烷冰 的埋藏深度远比人类预想的要浅得多。
• 将CO2 压缩到超临界状态并将其运输至储存地 • 将CO2 永久封存
- 海洋封存 浅海(200~300m融解封存,深海(>500m)笼形包合物封 存,深海(>3000m)笼形水合物封存 - 地质封存 注入多空隙和有浸透性的岩层进行储存,并监控其流动过程
25
CO2 捕获(分离)的不同方案
– 烟气侧捕获 – 从燃烧产物中捕获CO2 • 化学和物理吸收 • 吸附法 • 低温分离 • 膜分离
• 甲烷冰,即甲烷水合物,或称天然气水 合物,如果能够把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 分离出来,那它就能被当作一种取代石 油和煤炭的新能源。
• 但是,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比二氧 化碳的温室效应潜力高20倍。世界上大 量的碳以甲烷冰的形式锁在南北两极的 永久冰带和遍布全球的海底沉积物中。
• 科学家一直担心,如果海底发生山崩, 或者海底水温升高,温度传导到海底以 下,将会引发甲烷冰灾难性地融化。一 些研究人员暗示,5500万年前的一次温 度急剧升高期可能就是由于海底甲烷冰 的灾难性释放导致的。
• 最主要的原则是: (1)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选择上,要准确把握和全面权衡适 应、减缓和发展三者的关系;
• 在减排义务的分担方面,要强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能源消费 特点和变化规律。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减排义务分担方面,要 体现“公平发展”的原则,即要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同时发 展中国家也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灵活的、非强制性的、相对减排的目 标和承诺方式,从而逐渐形成合理的国际社会减排机制。
由大气本身的温度及蒸发和凝结循环过程所控制,因此,人类活动所 排放的水蒸气并不会影响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效应。
3
全球各种温室气体按行业的年排放份额
• 电力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仅 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1.3%;
• 减少全球电力工业温室气体 的排放只是解决全球温室气 体减排的一个部分;
• 燃煤电力在全球电力工业减 排的压力下成为主要的目 标,这是因为首先煤电的二 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其次煤 电是最集中的二氧化碳固定 排放源,是相对容易的二氧 化碳减排目标。
16
京都议定书
• 《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 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 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 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 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17中国 Nhomakorabea排目标路线图
• 节能目标
从“十一五”规划算起,每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单位GDP能耗减少20%,2005-2020年期间 累计减少50%左右;
• 清洁能源目标
2005-2020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比例从7.7%提高到17.7%
• 清洁煤炭使用目标
2010-2020年清洁煤使用比例累计提高15个百分点
6
近百多年来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
1870-2004年间全球地表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线性表达(大致) 非线性表达 整个地球气候变暖 0.75oC 从1970年起上升了 0.55ºC
从1961-1990年,仅30年间全球温度偏离了正常平均温度(14.0℃), 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则偏离 了正常浓度(333.7 ppmv). 资料来源: Karl and Trenberth 2003.
• 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排放目标
从“十二五”规划算起,每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在2010 年-2020年期间累计下降36%,比2005年下降40%-45%
• 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从“十一五”规划算起,每一个五年规划期间主要污染物减少10%,2005-2020年期间累 计减少1/4以上
• 减排检测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减缓承诺也要可报告、可检测、可核实 发展中国家:自主减排不接受“三可”
20
三、CO2减排技术
21
提高能源效率是最经济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