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共19页文档

合集下载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目标解读苏联的改革是由赫鲁晓夫发起的,他对斯大林时代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从他开始的改革,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苏联一直处于内外交困中,社会各种矛盾非常尖锐。

通过对苏联改革的学习,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的变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

要注意对改革进行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缺陷,还应学会分析改革失败的原因,认识社会发展具有曲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进一步树立坚持改革开放、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本课重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政治后果本课难点:苏联历次改革失败的原因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2.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继续遭到破坏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D.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导致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3.二战后,针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率先进行改革的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4.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A.思想领域 B.经济体制 C.政治体制 D.军事体制5.下列选项,哪一项不属于赫鲁晓夫改革内容( )A.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B.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C.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D.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6.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苏联陷入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崇拜盛行B.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C.政治生活僵化D.对外扩张7.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命运影响很大,说明了( )①这是由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产生的必然结果②个人也能够改变历史③统治者的政策调整往往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至关重要④改革一定要从政治改开始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8.下列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开始阶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B.改革中阻力重重C.改革后期按计划顺利进入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并举时期D.改革效果不佳9.关于苏联的经济改革,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B.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C.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D.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10.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归于失败的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根深蒂固 B.不切实际的指导思想C.本人作风缺乏实事求是 D.急躁冒进,脱离实际的口号目标1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B.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C.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口号和目标 D.个人专断作风严重综合二级跳一、选择题:12.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全面滑坡,其原因包括( )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②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③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3.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A、成为超级大国B、增强综合国力C、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D、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争霸世界1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的影响B.僵化的模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民族矛盾激化和地区冲突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15.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缺乏改革基础C.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D.过高地估计了形势16.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的命运影响很大,其结果说明( )①这是由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产生的必然结果②个人能力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走向③执政者的政策调整往往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至关重要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种体制就是要讲究稳定性A ②③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17.苏联最终解体,而中国则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表明()①在不发达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行不通②斯大林模式的失败③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

高中历史课件-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中历史课件-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具体措施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的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 小企业,也不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 济的调控能力加强。
“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 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 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 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 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
二战后,美国军方取消轰炸机订单致波音 工厂关闭,七万名工人失去工作。60年代 在政府联邦资金的资助下,波音取得了重 大发展。到1983年,美国国防部政府采购 大批改装型军用机,波音公司获得良机。
各国经济发展模式
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资本法主国义的国计家划如指英导国型、经法济国、联邦加德强国、国日家本对, 根据自联身邦的德国国情的决社定会制市定场经经济济政策;推经行济不同的程干度预的
——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什么经济观点?
国家干预经济举措之一就是要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 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凯 背景:自由放任的政策无法摆脱经济危机
恩 内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斯 实践: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主 意义:为二战后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3)“滞胀” 的表现
经济增长 停滞
通货膨胀 严重
物价持续 上涨
(4)“滞胀” 的特点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变化一)
(五)发展历程 4、调整——70年代末至八十年代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浪潮及其成果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浪潮及其成果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浪潮及其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亚洲的不少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带领与迫使下,许多国家倾向于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依照苏联体制建立起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虽在短时期内达到特定目标、取得一定成就,但它们忽视了本国国情,随着国家进入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明显暴露出来。

在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生产效率底,经济效益差,人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在政治领域,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特权和专权现象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在此基础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可划分为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这三次改革浪潮都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或多或少的成就。

一、第一次改革浪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首先由南斯拉夫发起,由于南斯拉夫坚持走自我发展道路,与苏联产生矛盾,为摆脱苏联的控制,南斯拉夫进行了自治改革,扩大民主,下放权利,对高度集权的苏联体制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随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也逐渐暴露出苏联体制的弊端,并先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以苏联为例,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个人崇拜之风,有利于党内的民主化。

之后他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性的改革,在外交上,他提出“和平相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意欲“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在经济上,他大力进行农业改革,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同时,他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虽扩大了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总的说来,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一些成就,但成效不大。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


东欧国家的改革也步入歧途。从1989 年6月波兰大选开始, 东欧出现了雪崩式的“多米诺效应”。仅1989年一年,波 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 尼亚的政局都相继发生了剧变。1990年又波及南斯拉夫和 阿尔巴尼亚。


2.原因和教训
(1)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 线是苏联演变解体、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 (2)深层次原因。 苏联东欧国家历史上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导致剧变的深层次 原因。 (3)外部因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东欧剧变起了催化和促 进作用。
2. 特征 2.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是: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过分 集权。 经济体制 执政党与国家机关的 政 治 关系 权力集中 干部政策 法制和监督 所有制结构 经济管理 微观经济活动 分配体制
经 济

3.苏联模式在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扩展 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各国基本上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 义,仿照苏联体制建立起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越南经济连续10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老挝自1988年后全面展开经济体制革新,在农村推行家庭 承包制,在城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 同时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方面的革新,完善干部制度,加强 民主法制建设。

以卡斯特罗为核心的古巴共产党坚定地走有古巴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稳步的改革开放政策。
朝鲜劳动党坚持走“朝鲜式社会主义”道路,将“主体思 想”作为指导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并把“先军 政治”指朝鲜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面确立的新社会主义 基本政治方式。作为治国兴国的最高理念,尝试进行经济 改革与对外开放,积极调整对外政策,开展多边外交。 Nhomakorabea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

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1、背景:(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

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

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

(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苏联改革与变化 苏联解体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苏联改革与变化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概况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国家名称、欧洲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捷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实质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社会主义制度
(1)政治上,实行议会制、多党制
(2)经济上,实行私有化的市场经济
(3)军事上,加入北约
启示
要根据国情搞建设,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结果
(1)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政局长期保持稳定,成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2)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遭遇到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随之增长
成功原因
能够依据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史实
1968年,杜布切克领导改革,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计划下的市场经济,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未达到预期效果
(4)都最终以失败告终
苏联改革失败原因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2)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
原因
(1)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许多问题和矛盾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苏联改革与变化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956~1991年)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1956~1964年
1964~1982年
1985~1991年
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片面发展重工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2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2022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归纳和比拟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根本历程和影响,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学考要求: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识记〕。

教学过程【根底过关】【合作探究】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方案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

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响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乱,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开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方案给苏联经济社会开展带来的影响。

积极: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消极: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

原因:优先开展重工业,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苏联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进程

苏联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进程
班子,马林科夫继任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主 持党中央书记处,在领导核心中突出位置的还有 主管外交的莫洛托夫和负责保安机构的贝利亚。 由于“斯大林模式”体制缺乏民主选择机制,所 以权力的继承是通过权力斗争来完成的,这场斗 争很快就在过渡班子中展开了。 清除贝利亚和马林科夫后赫鲁晓夫集中掌握了苏 联的党政大权。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展开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 革尝试 。
东欧国家走上苏联式社会主义道路,既有 共同的背景,也有各自的特点。作为共同 的背景,它们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 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并在苏 联的支配或影响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 所谓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立新政权的 过程中,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由于 历史条件、领导人不同、对形势的评估以 及与苏联关系的演变,分别选择了不同的 道路。
?2实行新经济体制?所谓新经济体制以经济学家利别尔曼提出的用利润作为核心指标考核企业的政策建议为指导思想1962年9月9日真理报发表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利别尔曼的文章计划利润奖金由此引起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讨论利别尔曼提出用利润取代产值作为企业核心指标的观点得到领导层重视1964年初政府部门就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肯定了利润指标的中心意义试图在坚持中央计划经济框架的前提下适度改变对企业管得过死的状况通过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的考核制度使企业在产品的供销和人员编制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自主权并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亏损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由于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而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走向自己改革的尽头,使社会主义发展出现曲折。
第二节 东欧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发展
一、东欧社会主义模式 “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
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八个国家,它们是: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 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 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 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 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 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 苏联决裂,退出阵营)。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2 措施农业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3 评价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2 措施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3 局限性(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苏联模式之斯大林经济体制

苏联模式之斯大林经济体制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后续改革
经济体制的斯大林模式早在战后初期就应该进行改革, 但是,斯大林把 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 认为二战的胜利是这一 体制的胜利, 没有意识到应该改革, 当时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也阻碍 着改革。 赫鲁晓夫为了推行改革, 需要对斯大林的遗产有个清楚地认识:先要站 稳脚跟, 掌握权力; 必须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通过对斯大林个人崇 拜的揭露与批判, 才有可能对苏联传统模式进行批判性的认识。赫鲁晓夫 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勇敢地站出来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 成为苏联第一个改 革者, 给苏联历史留下了谁也不能抹杀的深深的印痕。 “如果说赫鲁晓夫只反斯大林不反斯大林主义, 那么, 勃列日涅夫既不 反对斯大林又不反对斯大林主义。”——陆南泉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 首先从经济领域着手改革的。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为 导向的改革, 但是, 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 从1990 年底到1991 年底 苏 联剧变, 经济改革停滞并最后夭折, 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型是在苏联解体后才开始 的。
该时期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关于新经济政策理论的探讨,是 以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普遍规律性和苏维埃俄国具体历史条件为 依据的,解决了俄国从落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问题,如 道路、步骤、方式和政策等。 揭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列宁在新经济 政策中关于资本主义形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 制作用发展问题的阐述,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一、布哈林方案 布哈林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看法是: 俄国因其落后因此要走 一条迂回曲折、和平进化、民主法制和漫长渐进之路。 布哈林认为, 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形式”, 而要经历 一 个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 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还存在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还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还存在改造农 民的任务。 • 1、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 2、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 3、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

罗斯福新 政
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国有企业的 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一般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使 私人企业国有化;二是由国家拨款建立国有企业。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国家行业 英国
加拿大
邮政 100
100
电站 100
100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100
100
75
私有
75
75
法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 中所占比重(%)
国 别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年份
1937 41.4 12.5 9
6
3 4.8

1948 56.4 11.7 4.3 4.1 2.1 1.5 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
宗旨: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 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 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②可能性:
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③目的:以利于商品输出,美国想借此控制世 界市场。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⑵签署:
①时间和地点: 1947 年__日__内__瓦___ ②国家: 美国 、 中国 等23个国家 ③签署:《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
⑶宗旨:
降低 关税 , 减少 贸易壁垒 ,
材料一: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 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 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 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 然是3.6%。
材料二: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 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 5倍,而90年代末则 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 如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 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苏联社会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种新的实践经过人们总结,又上升为新的理论,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然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这种模式有严重弊病,不适合于各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体制创新,是一种不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

我们必须从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我将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论述苏联模式的利与弊,即分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初创、定型和失败三个阶段的特点及给其本国的历史带来的利与弊和苏联模式的建立给世界其他国家及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带来的利与弊。

(一)、纵向分析:一、初创阶段(列宁模式)分析: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20世纪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社会制度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列宁。

他依据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而且不断调整自己的对策,使得革命成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维埃政权保存下来,并且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十月武装起义取得成功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完整的先例可循,只能根据现实情况,摸索前进。

首先来分析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列宁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所反映出来的直接过渡思想,在战时的非常措施,不仅保证了红军给养,而且建立了工农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的有力的领岛,打击了城乡资产阶级的反抗和生活制度。

军事共产主义作为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初模式,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是,它对后来苏联模式的形成及改革的历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军事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政策,一种体制,一种模式,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高度来进行分析,作为小农经济环境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产物,它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

3、苏联模式的强行推广
四、苏联模式的失败和历史教训
(一)苏东改革和苏东剧变 1、苏东改革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 的发端 (2)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高 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高 潮 (3)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济体制改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济体制改 革的停滞和倒退 (4)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浪潮 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浪潮
苏联模式
一、苏联模式的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
(一)经济方面 1、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2、实行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 3、实行高度集权的部门管理 4、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5、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 6、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封闭性
(二)政治上的特征 1、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2、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3、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4、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三)文化上的特征 1、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 2、领袖言论成为判断是否真理的惟一标准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 和严重缺陷
(一)历史作用 1、适应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 2、体现了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社会制 度 3、体现出社会注意的强大生命力
(二)缺陷 1、经济运行体制僵化 2、权力过分集中不受限制 3、官僚主义严重
三、苏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主义模式在国际上的 推广
(一)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的发展 1、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 (1)在武装斗争中依靠本国人民的革命力 量完成民主革命 (2)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 (3)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是一种过渡时期的 3)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是一种过渡时期的 国家形式
2、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的确立 (1)实现共产党一党专政 (2)进行土地改革 (3)实施国有化

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

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

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1952-1990)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3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①在经济体制方面,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价值规律,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在政治体制方面,在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后来发展到极端则是个人崇拜的盛行与肃反运动的发生。

斯大林模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左右着苏联的发展。

斯大林留给苏联的也是一个问题成堆的、病态的社会。

尽管苏联领导人几次试图改革创新,但始终未能触及体制的根本痼疾。

而戈尔巴乔夫最后的一剂“猛药”,最终导致苏联分崩离析。

一、斯大林晚年至马林柯夫执政时期(1952-1955):改革之风拂起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当时的社会现实、国际环境、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等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它对苏联在短时间内赶超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保证工业化的实现以及卫国战争的胜利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并非完美,例如,这种模式不利于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精打细算,提高经济效益等等。

这些弊病,其实苏联早在战前就已经发觉,并酝酿进行改革。

但由于战争的到来,这种酝酿被暂时搁置。

战后初期,由于忙于国民经济恢复,也无暇顾及到此。

但是,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随着卫国战争的结束愈来愈突出的事实却是无法抹煞的。

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写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②,讨论了社会主义社会里的经济建设问题,对计划经济、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等问题都作了研究。

这表明,斯大林在其生前已经意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某些问题。

在这本书中,斯大林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然要起作用;肯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着矛盾。

斯大林突破了过去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消灭商品生产的旧观念。

(完整版)战后苏联历任总统采取的对外政策

(完整版)战后苏联历任总统采取的对外政策

战后苏联历任总统采取的对外政策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政策1.主张把战时同盟延续到战后,继续维持大国合作2.在东欧和周边地区建立保卫苏联的安全屏障,建立卫星国3.要求严惩德日,使之不能东山再起4.为裁军开展广泛斗争5.承认中国革命的胜利赫鲁晓夫和平共处外交总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1.提出的背景:(1)国内:谋求进行政治改革,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2)国际:①美苏冷战关系紧张②核武器的出现③民族独立运动持续高涨④美苏出现一系列问题2.和平共处外交思想(1) 提出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当代国际社会生活得最高原则(2) 首次表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不要把和平共处政策作为国际阶级斗争的特殊手段的思想(3) 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和平共处成为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唯一出路(4) 相互让步,超越意识形态是和平共处的首要条件(5) 以和平共处促进和平过渡3. 对赫鲁晓夫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评价(1)积极方面:①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②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③两种制度将长期并存的客观现实④核武器对战争的制约(2)不足一面:①片面强调了和平共处为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和平共处②要求其它一些国家牺牲本国利益,服从美苏合作,是严重的大国主义③在推行和平共处政策的同时,大搞冒险主义4.赫鲁晓夫对外政策的实施(1) 解冻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和解的道路(2) 纠正斯大林时期的一些错误,调整改善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3)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手段,大力向第三世界渗透勃列日涅夫1.勃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第一阶段:1964-1968 酝酿阶段第二阶段:1968-1975 形成与定型阶段第三阶段:1975-1979 实施攻势战略阶段第四阶段:1979-1982 实施收缩阶段2.勃对外战略形成的条件(1) 苏联实力增强,经济上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军事上取得了与美国战略平衡(2) 美国由于越战的影响,经济危机的打击,实力相对下降(3) 在战略上,西方国家出现了妥协退让的绥靖主义思潮3.勃对外战略支柱(1)军事战略:①军事战略思想的调整②大力发展核力量③进攻性军事部署(2)缓和战略:主张实施美苏缓和目的:①争取时间,扩充实力②从西方谋取经济实惠③削弱西方防务意志④掩护向第三世界扩张(3)蚕食战略:主要针对第三世界目的:①谋取战略立足点②攫取战略资源,战略要道③消除西方在第三世界的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改革背景:(1)国内因素:①经济停滞②政治僵化③人民群众不满(2) 国际因素:①美国的反击②国际环境恶化2.戈的政治改革:第一阶段:1985年4月-1988年初改革的目标:完善社会主义①社会主义人民自治②公开性③更新干部制度④坚持党的领导第二阶段:1988年-1991年改革的目标:彻底更新社会主义,提出“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口号①放弃党的领导“一切权利归苏维埃”②修改宪法③实行总统制3.戈的经济改革:(1) 1985年-1989年的改革措施:①主张多种所有制并存②引进市场机制③改革经济管理体制(2) 1989年以后①实行私有制②完全的市场经济。

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
1985年苏联人均 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 美元, 年苏联人均 为 美元 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 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 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20世纪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 20世纪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 荡,经济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的危机局面。
2、内容
1、经济改革 用经济管理的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实际 上承认市场对经济作用; 调整产业结构,个体劳动和合作者发展起 来; 企业实现承包,出现合资企业; 一些集体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 庭农场;
苏美军事竞赛情况表
项目 年份
1968
美国
1054 1054 656 656 545 432 4300 11000 350 210 8500 10500 5100 4500 360 172
苏联
858 1400 121 1015 155 135 1300 4500 340 440 32400 50000 4000 4600 320 240
洲际导弹
8
战略轰炸机
1978 1968
核弹头
1978 1968
现役武装部队
1978 1968
坦克
1978 1968
战术飞机
1978 1968
水面战舰
1978
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 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 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 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五苏联解体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
一、单项选择:
1.斯大林去世后,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党和 国家领导人的是(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首先形成冲击 的是( A ) 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东欧剧变
八一九事件
1、时间:1991年8月19日 2、目的:使国家结束分裂,摆脱危机。 3、结果:失败。 4、影响: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 和能力,俄罗斯领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 裂进一步加快。实际上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 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独联体”徽标
“独立国家联合体”(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独联体”)
分离趋势加剧,最终导致苏联 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 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 1/3,失业人口达2000万人。
排队抢购食品
三、苏联解体
1、“8.19”事件
1991年8月19日,副总统亚纳耶夫(中)宣布 正在休假的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职 责,由他本人代行总统权力。
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叶利钦、乌克兰克拉夫丘克、 白俄罗斯舒什克维奇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先报知美国总统乔治· 赫伯 特· 沃克· 布什(“老布什” 1989年至1993年担任美国总统),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
“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 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出现的局势, 我决定停止行使苏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
点评: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改革虽然在某种程 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突破,政策的调整 和改革措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 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执政后期急噪冒进,又提出一些不切 实际的目标与口号;同时重蹈斯大林的覆辙,制造对赫鲁 晓夫的个人崇拜;再加上搞大国霸权主义等外交政策的失 误,引起了党内外的普遍不满。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 “自愿退休”,苏联历史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

战后苏联历届领导(1)

战后苏联历届领导(1)

二、世界革命与集团对抗 二战之后,随着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东西方意识形态尖锐 对立,世界逐步形成了冷战格局。斯大林在东欧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 会主义阵营。这些国家在宪法中确立了一党专政制度,推行国有化经济 政策,并对国内的自由主义分子和支持宪政民主人士实施严厉打压和清 洗。 真正促使斯大林改变对外战略的是1947年6月5日出台的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意味着欧洲国家将被置于美国的政治、经济控制之下, 并且这些国家的内政将受到直接干涉; 这个计划企图将欧洲分裂成两个阵 营, 形成一个与东欧民主国家的利益, 尤其是与苏联的利益相敌对的几个 欧洲国家组成的集团。面对变局, 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政策。在经济上, 实施所谓的 莫洛托夫计划, 之后发展为经互会; 在政治上, 在东欧取消民 主联合政府而成立清一色的苏维埃政权, 批判法、意党的合法斗争而主张 革命斗争,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在军事上, 加紧两弹的研制以打破 美国的核垄断, 对东欧国家增派驻军和军事顾问,逐渐组建华约组织。特别 是两个阵营理论的提出, 表明苏联的对外政策已经摈弃大国合作, 而走上 了与西方的集团对抗。
• (2)平反冤假错案 • 赫鲁晓夫上台后, 在政治领域内面临的最重要也最棘手 的任务是如何处理斯大林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系列厉史问题。 正如赫鲁晓夫不无忧虑地所表述的那样、 当斯大林死的时 候, 他留给我们的是忧虑和恐惧。” ②于是, 摆脱这种忧虑 和恐惧,使人们从巾解脱出来, 有一种普遍的安全感便首先 提到日程上来。 • (3)反对个人崇拜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在政治领域除了进行大规模的平反 外, 还展开了反对个人崇拜的运动。可以说, 苏联体制中的 所有弊端都与个人崇拜有关。所以, 随着斯大林的逝世,随 着苏联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反对个人崇拜已成为苏联社 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赫鲁晓夫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 义无反 顾地举起了反对个人崇拜的旗帜 。反对个人崇拜达到高潮, 其标志是赫鲁晓夫所做的《密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