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八下诗歌赏析
八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古诗鉴赏9.4.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考题汇编
山东省青岛市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7-8 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峨眉山月歌
王勃
李白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峨眉山月半轮秋,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夜发清溪向三峡,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思君不见下渝州。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 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 在异乡为官的人”。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 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 如同比邻而居”。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 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 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平羌江上, 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山 头,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7.C
赏析题精编
1. 文学常识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 王并称为“初唐四杰”。2.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中作者与友人的送别地点是长安(答“城阙”亦可), 抒发了旷达宽慰之怀。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不 要、无须,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豪迈旷达。
2020年春统编版八下语文期中期末复习
2019年北京市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共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 同的境遇“①”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 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 的人生态度。(3分) 10.【答案】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 人”; 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专题04 古诗词阅读(解析版)
专题04 古诗词阅读重点讲解古诗词阅读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题型应对策略如下:(一)品味炼字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解析题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冲刺训练1.对《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蒹葭佚名〔先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专题08:诗歌鉴赏-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苏州专用)解析版
专题08诗歌鉴赏(解析版)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过苏州[宋]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①区区暮亦行。
【注】①棹:指船。
①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交待行踪和写景的观察点,以“刮眼明”突出景物给人清新明媚的感受;以“更”体现景色和光线的变化。
B.颈联两句看似各不相干,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天意在”隐含诗人的随缘自适的旷达,“俗人轻”流露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无奈。
C.尾联“无穷好景”与“无缘住”形成反差,构成主客观矛盾;“区区”和“暮亦行”却具有映衬的意味,突出了诗人四方漂泊,不得安闲的艰辛。
D.评论家认为此诗“以清切闲淡为主”,写出了诗人经过苏州所看到的山明水秀、风物清雅的美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光景、无比愉悦的心情。
(2)游览沧浪亭时,会看到石柱上刻有一副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这副楹联与《过苏州》的颔联相比,你更喜欢哪一联?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一】沧浪亭为宋代诗人苏舜钦所建。
他曾以四万贯钱买下荒废的古园,傍水造亭,栽竹点石,重加修葺,题名沧浪亭,作《沧浪亭记》,寄给好友欧阳修,邀请共作沧浪诗篇。
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
【材料二】沧浪亭石柱上的楹联是晚清楹联学家梁章钜所作。
当时他正任江苏巡抚,重修沧浪亭时,集句而成。
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自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答案】(1)A(2)示例:我喜欢“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这一联运用对偶修辞,使得韵致更谐美,画面更生动。
这联诗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明,风光漪旎,生机盎然,韵味无穷。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专题06:诗词鉴赏(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6诗词鉴赏(2022春•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⑴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铃⑵,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⑴浩初:作者的朋友,此时到柳州看望柳宗元。
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⑵海畔:海边。
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
剑错(niGng):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
⑶若:如果。
1.这首诗第一句有什么作用?2.同样表现离愁别绪,下列哪一项中的诗句与本诗三、四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A.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一一《诗经•王风•黍离》B.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一一(南唐)李璟《山花子》C.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一一《古诗十九首》D.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一一(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答案】1.环境描写(比喻),将尖山比喻成剑锋;时时触动作者内心,让他感受痛苦。
引发了下面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交代了地点、时间。
2. D【解析】1.考查诗句的鉴赏。
“海畔尖山似剑错”的意思是海边的高耸突出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
据此可知,这句诗把海边的高耸突出的尖山比作利剑锋芒,由此可知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结合下一句“秋来处处割愁肠”可知,诗人认为海边的高耸突出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突出作者愁苦之深;诗的第一句是写登览所见的景色,广西独特的风光之一是奇特突兀的山峰,引起下句奇特的联想的巧妙的设喻。
剑芒似的尖山,这一惊心动魄的形象,对荒远之地的逐客,真有刺人心肠的感觉。
三、四句则由“尖山”进一步生出一个离奇的想象。
在诗人眼中,这每一个山峰都是他自己的化身。
又使他感到自己只有一双眼睛眺望京国与故乡,是不能表达内心渴望于万一,而这成千的山峰,山山都可远望故乡,于是他突生奇想,希望得到一个分身法,将一身化作万万千千身,每个峰头站上一个,庶几可以表达出强烈的心愿。
据此分析可知,这首诗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尖山比喻成剑锋,时时触动作者内心,让他感受痛苦,引发了下面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交代了地点、时间。
初中语文八下古诗文经典赏析之蒹葭
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
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水中高地。
坻(chí):水中的沙滩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意境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
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诗经二首:XXX、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诗经二首:XXX、蒹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XXX《诗经二首》中考复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答案解析】12.《诗经》两首:XXX、蒹葭一)《关雎》一、理解性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选择题:1、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
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敷凝炼。
分析:D、“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敷凝炼。
”是毛病的。
2、对《关雎》中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分析:A、不是比喻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下列对《关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开篇写河洲滩头XXX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荐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乞降文雅的品格。
古诗词赏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检测复习
专题10古诗词赏析【2022春·广西桂林·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这两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有时会兼用。
《关雎》开篇以①___ 为比、兴的对象,引出②______之情,以此情感总览全诗。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中“流”“采”“芼”运用的妙处。
【答案】1.雎鸠男子对女子的思念2.“流”“采”“芼”三个动词充满动感,形象地写出了少女采摘荇菜时的忙碌情景和姿态的优美,突出了少女的勤劳能干,烘托出主人公对少女的爱慕之情。
(意思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意思是: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以雎鸠为比、兴的对象,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
结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知,引出君子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思念之情,自然流畅,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
2.本题考查炼字。
“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是写少女左边右边不停采摘荇菜。
“流”“采”“芼”是对少女的动作描写,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少女的形象更为立体、形象,不仅表现了少女采荇菜时的忙碌,而且让我们看到了她姿态的优美,烘托出主人公对少女的爱慕之情。
正是因为有她的这种勤劳能干的美好品质,才诱发了男主人公对她的爱慕之情,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022春·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草宫①怀古(唐)刘长卿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②,青青向楚人。
【注】①春草宫是隋炀帝所建的离宫。
此地春色芳草浓盛,故而命名。
②罗裙色:古代宫妃罗裙的颜色。
(1)自然的规律是严峻无情的,历史的法则也是严峻无情的,曾不可一世的隋炀帝终被人民前进的激浪吞没。
面对久已消沉的隋宫废殿遗墟,诗人发出“________”(用诗中的原句回答)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法则的深刻揭示,也同时深含着对暴君隋炀帝的鞭笞。
(2)请你说一说诗中“犹带罗裙色”一句的作用。
2.古诗阅读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②。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③。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④。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选自《诗经·魏风》)【注释】①硕:大。
黍:黏米。
②三岁:多年。
贯:供养。
女,同“汝”,你。
③逝:誓。
适彼:到那个。
爰:哪里。
④德:感德。
(1)《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
《毛诗序》里说本诗“刺重敛也。
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用的是________的手法。
(2)本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上下章基本相同,重复中又有变化。
请结合本诗内容具体分析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五言律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人在慰勉友人不用伤悲难过。
B.首联点出送别地与友人即将赴任地,隐含送别情意,对仗严整。
C.诗歌颔联是说诗人跟朋友都要去外地做官,是值得高兴的事。
D.尾联点出“送”的主题,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泪洒衣裳。
八年级下册古诗赏析
201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总复习之八下古诗赏析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赏析:名为饯别诗,而离情别绪却并非重点,只因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抱负不能实现,于是发出了深沉的喟叹。
全诗感情沉郁,狂放不羁,是太白诗中很有特色的诗篇。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
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
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
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
开始四句郁闷之情喷薄而出,五、六两句转到饯别,七、八、九、十等句以赞美建安及谢朓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十一、十二两句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
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名句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因为诗人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拓展阅读晴①杜甫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诗阅读遣意①〔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________”字看出。
颔联中的“________ ”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5.古诗阅读上元夜①(唐)崔液玉漏银壶②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语文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解析1
语文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解析1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赏析。
送友游吴越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2.古诗阅读山雨[清]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注。
新睛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释】离披:分散下垂、纷纷下落的样子。
(1)本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到了暴雨突袭后的情形,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4.愉悦闲适(悠闲、自在等)(2)【示例1】微风吹来,池水波光晃动,把蔷薇香气吹满院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微风吹动倒映楼台的池塘比作微风吹动水晶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亭环境的幽静和美好,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心情和闲适自在。
【示例2】微风吹来,池水波光晃动,把蔷薇香气吹满院子。
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写,写了作者看到眼前微风吹动的池塘,闻到了风吹满院的蔷薇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山亭小院的幽静和美好,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心情和闲适自在。
【点评】(1)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
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
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解释以下词语:涵虚,端居。
(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于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焦急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的故事。
B.“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说明了诗人追寻之路漫长曲折,充满艰难阻隔。
C.“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动态描写。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夭《诗经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天,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女子出嫁。
②蕡(fén):果实很多的样子。
③蓁蓁(zhēn):树叶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在内容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诗经》中常用“比”的手法,结合诗句,赏析本诗中“比”的手法。
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①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鉴赏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龃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龊: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请结合具体字词品析本句所蕴含的情思。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拓展阅读静女其姝《诗经·国风》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③而不见,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⑦女美。
自牧归荑⑧,洵⑨美且异⑩。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________________【注释】①姝:美丽。
②城隅:城角。
③爱:同“薆”,隐藏。
④踟蹰:犹豫徘徊。
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
⑥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⑦说怿(yuè yì):喜爱。
⑧牧:郊外田野。
归:赠送。
荑:初生的细嫩茅草。
⑨洵:诚然,确实。
⑩异:特殊。
(1)“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请说说这首诗的颈联好在哪里。
5.古诗鉴赏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龃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一、《赠从弟(其二)》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首联中松树的形象。
答:高高的山上,苍翠的轻松傲然挺立,迎着山谷中瑟瑟的寒风,毫不动摇。
这首诗通篇赞美松树不畏风霜冰雪、傲然挺立的高贵品格,来劝勉从弟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坚忍不拔,保持自己的操守。
这里,松树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况。
(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答: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调;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对从弟的劝勉。
3、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答: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4、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象征手法。
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6、这首诗运用哪些技巧来写松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对比、反衬,把青松与寒风放在一起对比,以寒风的凛冽反衬出青松的坚韧不拔。
二、《送杜少府之任力蜀州》1.感悟诗人的情怀,说出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答: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迈的情怀,在劝慰和鼓励之中用充满了真挚而深沉的友谊。
2.体会“风烟望五津”中望的含义。
答:望,远远地看见。
表明诗人时刻关注着友人所达的目的地,说明诗人对友人极为关切。
3.这首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全无伤悲之情,写得昂扬乐观,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4、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诗句: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三、登幽州台歌1、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以下是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些古诗词鉴赏:
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长恨歌》 -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荣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缺乏。
渔阳鼙煽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这只是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的一小局部,假如您还需要其他古诗词的鉴赏,请告诉我。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三部分八下终南别业课件
续表
②诗歌中写出诗人心境闲适,随意而行,不
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大自然的美 名 好的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句
③诗歌中引入人的活动,不仅带来生活气 理 解 息,也体现了诗人淡逸自然的心境、超脱世外
的风采的诗句是:“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谢谢!
行到水穷处, 走到水的尽头,坐下 来闲看天上云朵飞扬。
坐看云起时。
字词释义
偶然值林叟, 路上偶尔遇到一个山 值:遇见。 里的老翁,和他谈笑,
谈笑无还期。 常忘了回家的时间。
诗词赏鉴
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生 活,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 主 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 旨 就坐看行云变幻;同山间老人谈谈笑 理 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 解 惬意。诗中生动地刻画出一位隐居者 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第三部 分八下终南别业课件
诗词赏析
译文 中岁颇好道, 我中年时偏爱佛理,
晚年把家安在终南山 晚家南山陲。 旁。
兴来每独往, 兴致来了常常独自出源自游,这其中的美好只胜事空自知。 有自己知道。
字词释义 中岁:中年。 道:佛理。 家:安家。 陲:边缘,旁边。
胜事:美好的事。
译文
八下古诗词赏析_人教版
八下古诗词赏析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评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2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
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
颈联: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
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练习】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有千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一派生机景象。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作者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之情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后人将之引申为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这一自然规律,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评析】本篇是一首咏史之作。
开篇以一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
后两句是诗人的议论,也是一种假设,如果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么周瑜就不会战败曹操,“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深锁铜雀楼,供曹操享用。
换言之,就是说当时从军事实力方面看,周瑜根本就不是曹操的敌手,之所以胜了曹操,那是因为老天作美,为周瑜提供了风向之便。
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练习】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泛舟后溪[唐]羊士谔①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è):唐朝人。
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拓展阅读观刈①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②。
妇姑荷箪食③,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④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⑤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⑥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⑦不能忘。
【注释】①刈(yì):割。
②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覆,盖。
陇,同“垄”,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③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
荷,背负,肩担。
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④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⑤惜:盼望。
⑥岁晏(yàn):一年将尽的时候。
晏,晚。
⑦尽日:整天,终日。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叙事诗,虽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B.诗歌描绘了妇姑童稚送饭、丁壮南冈割麦、贫妇抱子拾麦三幅画面。
C.“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
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D.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
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
子动了思乡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
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之情;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
以及思乡报国的感情。
3、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
境相近的一句唐诗:
4、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答:
5、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为主,着力渲染边塞景色的 ,尤其是一个“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 ;下片以抒情为主,其中“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阅读《秋思》,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 代的散曲家
。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
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答:
3、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
的气氛。表
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4、(仙桃市)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然后答题。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限2个字)。
(1分)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
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诗句: 理解分析:
(四)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并答题。
1、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渲染了西北边
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词的下片抒情,“
”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
(1)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 (2分)
答: (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3、(泰州市)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三题。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了戍边将士的 。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
句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 的矛盾心理。(2分)
6、用“/”划出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1分) 长烟落日孤城闭
7、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 B、燕然/未勒/归/无计 C、羌管/悠悠/霜满/地 D、将军/白发/征夫/泪
8、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
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3、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4、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
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
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
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三、天净沙 秋思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
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
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四)选出《天净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枯藤”是秋初之景。“昏鸦”指黄昏时的归巢之鸦。
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练习:
①、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
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
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三)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_。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 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 交融的艺术境界。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二)根据课文填充。
(1)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
”“
”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军白发征夫泪。
(一)阅读诗歌《渔家傲》,回答问题。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
亦描述。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 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
和看法。
(二)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
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
9、“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
异,其实,它更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二)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并答题。
1、“天净沙”是
,“秋思”是
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2、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
。点明
3、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
旨的一个词语是
。
(三)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并答题。
之情。
4、“夕阳”照应上文中的“ ”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
的
之情。
5、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直接道出
。
6、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突出了景色的
,诗中
(不少于三个)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
7、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8、除了“夕阳西下”,词中点明时间的词语还有
等。(答出三个即可)
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
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
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壮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9、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10、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 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现西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 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 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 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2)下片
,
二句,揭示全词
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
(3)“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
(三)阅读下面古诗《渔家傲》,按要求回答问题。
1、作者是北宋时期的
,
、
,我们还学过
他的文章是《
》。
2、这首词的上片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暗示出将士们的
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
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
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
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
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了他的怀乡思亲的心绪。 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
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角 起”一句,从视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 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