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6整理复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37张)

罗马法
如绿色的墨水瓶
倒翻了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一课件 :第六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共37张PPT)-导学课件(示范)
罗马乃至世界到处充满绿意。。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一课件 :第六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共37张PPT)-导学课件(示范)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一课件 :第六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共37张PPT)-导学课件(示范)
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 含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
间关系的法律。
适用范围: 主要限于罗马公民,不适用于外邦
人。
特点:注重形式; 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变通。
罗马境内居民
贵族
公民 平民
自由民 妇女 被征服者 外国人
奴隶
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的原因
公民法
万民法
罗马帝国的扩张示意图
罗马扩张 版图扩大
6.古代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A.法学家的不断努力 B. 罗马皇帝的重视 C.平民的要求和斗争 D.社会的不断发展
(经典教学PPT)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一课件 :第六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共37张PPT)-导学课件(示范)
课后探究:当下,罗马法能带给我们哪些借鉴和启示?
提示:立法、程序、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等方面
导致
公民法演变 结果 为万民法
社会动荡 矛盾尖锐
于 是
公民法无法 适应新变化
万民法 内容: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
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适用范围: 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包
括外邦人。
特点: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比较学习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课件(1-6)ppt 人教课标版2

中国倡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建设和平周边环境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加强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湾回归祖国后不能享有的权利有( A、行政权 B、自治权 C、保留军队 D、外交权
)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旧中国的外交事业 ——屈辱外交
中国近代各时期的外交政策
政权 政策基本内容 出卖主权,与列强签 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实行原因 封建制度腐朽落后,清 政府妥协投降 资级软弱性和妥协性使他 们不敢与帝义彻底决裂
以联合国为 中心展开
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p107表格)
倡导下五大常任理事国进行首次会晤(2000年)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两个时间?
[2] 上海合作组织(SCO) 演变过程及时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需要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需要 C.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需要 下列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 B.坚持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C.立足于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制定灵活的外交政策 D.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直接促使中日关系正常化
美国要求同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③日本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六6.2卓尔不群的雅典课件

雅 典 被 称 为 ” 全 希 腊 的 学 校 ”
巩固训练
下列各图分别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哪些权力? 这些权力哪些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
选举权
决策权
知情权
发言权Biblioteka 图A 图B 美国大选期间, 全国人大会议上 美国公民积极投票 代表举手表决
图C 美国国会议员 聆听政府报告
图D 英国议会议 员进行辩论
雅典民主政治在灿烂辉煌的背 后,也有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端, 而且恰恰是这些弊端最终导致雅 典城邦走向灭亡。但无论如何, 我们还是要肯定雅典开创的民主 机制,它有效地制约了权利的集 中专制,极大地鼓舞了人性的自 由发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伟大 文化,留给人类一笔珍贵的财富。
因为亚哥斯不孝顺父母, 根据雅典公民大会的辩论 章法,亚斯哥没有发言资 格。
会议结束 后,帕罗耶 很幸运地成 为民众法庭 审判员中的 一名。这次 他审判的对 象是苏格拉 底。
因为根据雅典民主政 治的要求,任何一个 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 抽签的方式担任民主 机构中的公职人员。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著 名哲学家,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现 年70岁,由于直言不讳,得罪了某些 政客,被他们以“不信神”和“误导 青年”的罪名告上法庭。在法庭上, 苏格拉底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为自 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 观点。帕罗耶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但他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 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 了的帕罗耶决定举手投他有罪!结果, 表决以多数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死刑 判决。
9%
公民 全体居民
91%
①范围: 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是少数人(成年男性 公民)的民主(主要局限)。
材料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ppt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1.掌握习惯法的 特点、影响,认识 罗马法出现的社会 背景。
学法指导 【重点难点】 1.重点:罗马法发展的 基本史实和主要内容。
2.难点:认识罗马法的 2.了解《十二铜 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表法》的内容、意 义,理解公民法的 含义。 【学法导引】 3.掌握万民法的 1.按罗马法起源、发展
课堂探究研析
•主题一 比较《十二铜表法》与《民法 大全》
1.不同点
项 目 时 间 背 景 目 的 《十二铜表法》 共和国时期 平民与贵族长期 斗争的产物 主要维护贵族利 益 《民法大全》 东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为巩固帝 国统治而编纂 协调帝国内部各种 利益关系
2.相同点 (1)都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3)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贵族
材料二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 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 材料二中罗马人可以“携带” 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尤其是考虑 的两部法律分别是《十二铜表 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 法》和《万国法》,由材料信 处,总携带自己的法律……因而它们制定了一 息“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 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他们 人和非罗马人都适用”表明两 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都适用。 ——《全球通史》 部法律的____________不同。
随堂达标训练课时作业来自前自主学习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 1.习惯法 (1)时间:罗马共和国早期。 (2)特点 贵族 ①________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 ②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平民 (3)影响:由贵族担任的法官随心所欲地解 释法律,损害________利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总复习课件(共59张PPT)

考点三
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原因
经过
结果及意义
人 三元里人 民 民抗英 自 发 反割台斗 的争 斗
争 义和团 运动
爱 左宗棠收 国 复新疆 官 兵 反 抗 黄海战役
①列强的侵略, ②清府卑躬屈膝
《马关条约》签 订,割占台湾
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
①边疆出现新危 机②阿古柏侵略 新疆③俄国趁机 出兵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中国共产党
①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 ② 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③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义勇军--→ 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⑴蔡廷锴蒋光鼐率十九路军淞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⑵长城抗战——①安德馨营山海关殉国;②二十九军宋哲元部
总的趋势:削弱相权与将权,强化皇权
(二)地方行政制度沿袭与变化(了解)
秦
汉初
汉中后期
(郡、县) (郡、国并行) (州、郡、县)
隋
唐
北宋
(州、县) (道·州县) (路·州县)
(藩镇)
元
明
(省、路、府、州、县) (布政司、府、县)
清
(省、道、府、县)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秦
西汉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运 动
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
中 成立条件(阶级、思想、组织、外部) 国 共 产 成立标志: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党 成 立 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4张PPT)

万民法 内容: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适用范围: 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包括外邦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4张PPT)
二:深入罗马法
2. 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万民法规定:公元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 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所以上述案件中的外邦人,在公元3世纪后,就享有和自由民 一样的判决,得到赔偿金或者贵族打断自己胳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4张PPT)
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D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温馨提示:题干信息中没有反映出希腊司法制度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介绍是审判程序,标志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的是《民法大全》,故 B项错误;司法程序的完备与政体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法定程 序”“ 审判团参与审判”等信息说明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性,故D项正确。
二:深入罗马法
1.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
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B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4张PPT)
二:深入罗马法
2. 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万民法规定:公元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 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所以上述案件中的外邦人,在公元3世纪后,就享有和自由民 一样的判决,得到赔偿金或者贵族打断自己胳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24张PPT)
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D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温馨提示:题干信息中没有反映出希腊司法制度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介绍是审判程序,标志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的是《民法大全》,故 B项错误;司法程序的完备与政体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法定程 序”“ 审判团参与审判”等信息说明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性,故D项正确。
二:深入罗马法
1.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
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B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结构PPT共32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历史必修一每 Nhomakorabea知识结 构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PPT课件(精选)23张

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解决问题不
同
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 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关 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 单元第2 3课祖 国统一 的历史 潮流( 共23张p 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2005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 单元第2 3课祖 国统一 的历史 潮流( 共23张p 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 单元第2 3课祖 国统一 的历史 潮流( 共23张p 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
胡锦涛接见新党主席郁慕明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 单元第2 3课祖 国统一 的历史 潮流( 共23张p 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统一道路的曲折与阻力 (1)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民进党) (2)国际反华势力:美国、日本等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 单元第2 3课祖 国统一 的历史 潮流( 共23张p pt)( 获奖课 件推荐 下载)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 1999年12月20日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港澳必须派人民解放军 精编优质课PPT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共23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高度的自治权”;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999年12月20日
历史必修一专题六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90年代 克林顿 凯恩斯主义、货币 政府 学派、供给学派
2020/1/11
经济政策
充分就业
赤字财政
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 削减开支、 紧缩货币、 减税,加大 国防开支
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
实践结果
经济 繁荣
凯恩斯主 义失灵
经济回升 持续额国债 通货膨胀
“滞胀”
“四高” 并存
2020/1/11
22
2020/1/11
23
(1)美国在战后频繁地爆发经济危机:1948~ 1949年、1953~1954年、1957~1958年和1960年。 (2)1973年,由石油危机引发了美国在战后最为 严重的经济危机。 (3)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次贷经济危机,这 场危机的愈演愈烈正在成为标志美国经济疲软的 重要标志。 (4)2008年1月21日,美国股市遭受沉重灾难。
(1)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危机 (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3)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我向你们保证,也向我自己保证,美国人民今 后一定可以有一种新政……这绝不是一种政治游 说,而是战斗口号。
----罗斯福竞选演说
2020/1/11
17
二、新政的实施
1、阶段(2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
1
经济危机:一个或多个国家经济 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 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周 期爆发的,其主要特征是生产相对 过剩。
周期: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2020/1/11
2
1、爆发:P110
(1)时间:1929、10、24 “黑色星期四” --1933
(2)地点:美国—资本主义世界 (3)连锁反应: 股票—金融—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危机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6课PPT课件

罗马成文法诞生; 保护平民、维护 奴隶制.
公民法 以“铜表法”为代表,给罗马公民以
法律保护
万民法
⑴版图扩大,民族矛盾 适用于罗马统 增多;⑵政治经济活动 治范围内一切
(3世纪)新问题;⑶奴隶制发展 自由民
《民法大全》 6世纪查士丁尼组编
罗马法体系完 备
发展
完善
请你当法官
案例四:(这是公元2世纪)
“卢修斯是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凡的 经营航运的小商人,他向放高利贷的大 商人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 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卢修斯 下半年经营不善,无力还钱,只有一份 家产和二十几个奴隶。为此加图告上法 庭。
不会。 因为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而克丽奥佩特拉是埃及女王,私生子也是在 埃及出生的,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所以法 院不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 马籍。
面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罗马帝国对各行省 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3世纪初,罗马 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 始消失,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了 意义。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承认 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就 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 各类债务纠纷的适用条款,另外奴隶 制也是不可侵犯,所以卢修斯家的奴 隶只得乖乖地作为一种财富或物品被 判定归属于加图家。
既然这样,为什么课文提出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呢?
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 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第一阶段: 习惯法 平民反对贵族 成文法
1)习惯法—罗马法起源(前6C末)
习惯法:是指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 系的行为规则 特点: 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
高中历史必修1全套资料PPT课件(127个) 27

3.民族区域自治(背景、史实、意义) (1)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规定 (2)意义:少数民族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1990年民族区域自治的情况 选择题: 自治区 5个 1.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会议是 ( C 自治州 30 个) A.中共二大 自治县 B.中共七大 124个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家民主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是( D ) A.反右派斗争 B.整风运动 C.成立全国政协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 C )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B.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C.真正实现境内各民族平等 D.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选择题: 1.十年“文革”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最深刻教训是 ( ) C A.反对个人崇拜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重视民主法制 D.正确认识社会矛盾 2.对依法治国问题最为重视的会议是( D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D.中共十五大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 “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 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 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B ( (1)中国政府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保 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3)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4)尊重 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1)(2)(3) B.(1)(2)(4) C.(1)(3)(4) D.(2)(3)(4) 4.“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哪一问题提出来的( C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特别行政区
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颁布1982年宪法; 逐步完备 思 考 : “文革”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实施“依法治国” 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 3.基层民主选举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年) 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复习课件(共30张PPT)

意义
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
1955年
亚非万隆会议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请制表完成此过程。
时间 1971.4 1971.7 1972.2 1978.12 1979.1
材料四 中国民族分布图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3分) (2)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与早期 国家政治制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3分) ((21))郡分县封制制。。形神成权了与中王央权垂结直合管;理以地血方缘的关形系式为;纽郡带县形长成官国由家皇政帝 任治免结调构动;,最不高得统世治袭集。团(尚3未分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分)
专题三填空
二、民族资产阶级。____—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最大的历史功绩。推翻了____结束了___建立了__ 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__
三、工人阶级。_______—彻底的民主革命开端_____ 中共成立及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四个阶段) 1924-1927____。(与抗日战争区分) 1927-1937___开辟。__-__年长征,途中召开__,从幼稚走向成熟。 1937-1945___ 1946-1949___ 占领__,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 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 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 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 理制度。(4分)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 (2)秦朝:郡县制度(2分)。元朝:行省制度(2分)。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对后世影响深远。(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典民主政治机构: 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②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常设机构( 主席轮值,
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相当于国家元首) ③陪审法庭-最高法院 ④十将军委员会-最高军事机构(首席将军,握有
最高军事和行政实权,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元首) (2)监督制度:陶片放逐法 (3)保障制度:津贴制度、抽签选举制度、轮流坐
7.美国学者波默罗伊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中写到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
,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为
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 梭伦(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五百人会议
D.限制第四等级权利
8.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
庄制度。
2、基本特征: (1)主权在民: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其本质 是主权在民。 (2)权力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 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 (3)法律至上:为了保护公民的利益,制约官员, 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 (4)公民意识: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
疑难突破
一、全面认识罗马法
10.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
得以充分发展,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那时雅典
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11.伯里克利曾承诺:“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
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下列规定中,最有助 于兑现这一承诺的是( ) A.各级官职均向公民开放并且以抽签方式产生 B.施行财产等级制剥夺氏族部落贵族政治权力 C.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D.每个雅典人都有权利在公民大会上参与表决
特点
①注重形式,缺乏灵活; ②注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①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②注重调节经济和民事纠纷
作用
提高平民社会地位,调动平 民参政积极性
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罗 马社会发展
万民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与公民法相比,它有哪些突破?
专题体系
地理:环海、多山、多岛
古 条件 政治: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
12.有学者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
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
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
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
A.颁布“解负令”
B.发放公职津贴
C.组成“四百人会议”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22、雅典衰落的原因? 战争和其他因素,民主政治导致的混乱和内耗
23、罗马法的意义?
疑难突破
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条件
(1)地理因素:环海多山易于形成小国寡民城邦。 (2)政治因素:城邦政治是孕育民主政治的摇篮。 (3)经济因素:商品生产、海外贸易,形成宽松自 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 (4)思想因素:海洋文明培育自由意识、民主精神。 (5)社会因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6)个人因素: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改革。
13.“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 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 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 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14.《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
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
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
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不正
确的是( )
A.奴隶与平民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保留了习惯法的陋习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打破贵族垄断权力,建立官员选拔机制是政治文明发展中的
进步趋势,下列政治家中采取措施推动这一趋势的有( )
①周武王 ②汉武帝 ③伯里克利 ④华盛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D.保留了债务奴隶制
15.周楠先生是中国罗马法研究的先驱,享有“罗马法活字典” 之美誉。《罗马法原论》是他生平学术的结晶,也是目前国内最 为权威的罗马法专著。在这部著作中, 周先生有可能涉及到的是(
) A.《十二铜表法》完全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 B.罗马法规定了所有罗马人都是平等的 C.罗马法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D.罗马法始终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需要
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指的是古希腊的( ) A.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B.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D.人文主义
9.有学者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时指出:“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 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 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 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这说明雅典民主政 治( ) A.实质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B.容易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C.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D.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权力
2、罗马法的特点: 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一个系统的法律体 系; 内容涉及范围广,但以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 犯为核心内容; 渗透了自然法思想。
二、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 公民法
存在时间 公元前509年到前3世纪中叶
产生背景
罗马共和国建立
适用范围
罗马共和国公民
万民法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后 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过程中 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
18.在罗马法演进过程中,有一个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过渡阶段,
其间起主要作用的是( )
A.梭伦改革的实施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自然法思想的传播
19.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也是公民法的典型代 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趋向完善 C.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 与贵族的斗争 D.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特点,可能与其存在习惯 法有很大关系
C 《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 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
D 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 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17.古代罗马人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
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以下关于罗马法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公民法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 C.万民法的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D.自然法是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1、罗马法形成条件 (1)政治上:罗马城与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2)社会上:平民的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 (3)经济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4)思想上:自然平等思想 (5)主观上:统治者的重视。
2、罗马法基本内容: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核心内容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 能,变法图强
4.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先后在各地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邦, 希腊城邦的特点不包括( ) A.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差异较大 B.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 C.君主专制没有发展起来 D.公民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
5、“(希腊)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 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 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城邦权力遭到滥用和误用 B.公民视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C.公民具有强烈集体荣誉感 D.公民积极性受到城邦调动
代
公民素质:珍视自由、追求平等、具有集体荣誉感
希 腊
奠基:梭伦改革
民 过程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主
鼎盛:伯里克利改革
政
治
评价
积极(得): 弊端(失):
政治上:罗马建城-共和国建立-帝国扩张
条件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社会上: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
古
代
起源:习惯法
罗 马 法 律
发展
成文:《十二铜表法》 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成熟:自然法
影响
维系罗马的持久统治: 法制史上地位: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建国家政治结构是政治史上的常见现象 。下列制度或机构主要依据血缘关系而形成的有( ) ①西周分封制 ②秦朝郡县制 ③雅典四百人会议 ④美国联邦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指出:我们天赋具有平等和理性的潜力, 但并不都能实现。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全 部权力都在人民手中,即使公正行使权力,结果也会出现不平等 。雅典人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由 此可见,西塞罗( ) ①主张人人生而平等 ②认为权力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不合理 ③倡导专制等级制度 ④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参政方式的弱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 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你 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料之间逻辑关系最为 严谨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