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练习题)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练习题)范文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一、中考考点: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8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别并理解其作用。
二、知识梳理:1是把不常见的事物比作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运用比喻能够在叙述或描写时更加生动形象;在议论时能够使比较复杂或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
)<1>明喻(甲像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喻“猫爪子印”)非比喻句: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表示列举)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2作用:把事物人格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一般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作用:夸张有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等作用。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扩大夸张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深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浅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超前夸张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举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注意: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5)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6)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8)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引出要表达的内容。
(9)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0)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一、比喻(1)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
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
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
种形式。
(3)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
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
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
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
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二、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修辞及练习题带答案【中考专题训练】
修辞及练习题带答案【中考专题训练】常见的九种修辞⼿法习题及答案【中考修辞专题】⼀、⽐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疏的事物,即打⽐⽅。
构成⽐喻的关键:甲和⼄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甲⼄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
作⽤:①化平淡为⽣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分类:⼆、⽐拟根据想象把物当做⼈,把抽象的概念当做⼈或物,或者把⼈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
分类:③能启发读者想像,令⽂章更⽣动。
三、借代就是⽤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
作⽤: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分类:四、夸张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程度等⽅⾯进⾏合乎情理的有意扩⼤或缩⼩。
分类:作⽤: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②烘托⽓氛,增强感染⼒;③感情鲜明、增强语⾔⽣动性。
五、对偶是⽤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对短语或句⼦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式。
作⽤: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于诗词、有⾳乐美;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分类:六、排⽐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致的短语或句⼦排列在⼀起,⽤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式。
作⽤:①内容集中,增强⽓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分类:七、反复通过⼀遍⼀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以达到强调的⽬的的⼀种修辞。
作⽤:①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②使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语⾔美。
分类:⼋、反问是为了加强语⽓,⽤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种修辞⽅式。
作⽤:加强语⽓,表⽰强烈的感情。
分类:九、设问即是明知故问、⾃问⾃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的修辞⽅式。
作⽤:①强调问题,以引起⼈们注意,启发⼈们进⾏思考。
②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承上启下、使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的作⽤;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汇总 (附练习和答案)
典型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设问
1
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2
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3
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3
典型例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乐;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反复
1
什么是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的句子。
2
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想,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3
拟人的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4
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4
典型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
1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
判断要点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题练习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题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一、单选题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B.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排比)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是明星刘亦菲。
(比喻)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2.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D.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3.选出修辞方法使用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狼嗥的声音在荒原上飘来飘去,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危险的罗网。
B.他隐约看到一只灰狼的头。
那双尖耳朵并不像别的狼那样竖得笔挺。
D.他的动作很慢。
他好像半身不遂似的哆嗦着。
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人、排比)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拟人)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6.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D.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方式表达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比喻0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
02构成本体、喻体、喻词。
03作用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04类型(1)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形式:甲像乙。
【例1】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例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喻词有“是、成为、出现”等;形式:甲是乙。
【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随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春天本该是春天的味道,如花的草的,蓝蓝浅浅的悠忽地飘散。
或者,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似着深巷里的酒呢。
可是,落日时分,吴家坡人却闻到一股血味,红红淋淋,腥浓着,从梁道上飘散下来,紫褐色,一团一团,像一片春日绿林里夹裹着几棵秋季的柿树哩。
谁说,你们闻,啥味儿?把夜饭端到村口饭场吃着的人们,便都在半空凝住手中的饭碗,抬起头,吸着鼻子,也就一股脑儿,闻到了那股血味①。
静一阵,有人这样说了一句,人们就又开始吃着喝着。
谁都知道,明儿是三月底,月的最后一个集日,屠户家里当然是要杀猪赶集呢。
不过,往常的集日,李屠户都是起早宰杀,日出上路,当天到镇上卖售新鲜。
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②。
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草呢,也相跟着疯生疯长。
要锄地,要施肥,田头有水的还要灌浇,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谁能过多地顾上谁哩。
月亮已经升了上来。
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能清晰地听见村街上走动的脚步声,踢里踏拉,由西往东,渐次地远了。
修辞作用练习题
修辞作用练习题修辞是一种修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和写作中。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并引发读者的共鸣。
以下是一些修辞练习题,以帮助您熟悉不同的修辞手法。
1. 同音略说请使用同音修辞,简洁精确地描述下列物品或概念:(1) 爱情(2) 春天(3) 自由(4) 诗歌2. 比喻短句请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下列情景或现象:(1) 夕阳西下(2) 雨后彩虹(3) 心灵的窗户(4) 银行卡上的数字3. 排比句式请使用排比句子,将下面的概念或事物进行比较或对比:(1) 笑容和泪水(2) 坚持和放弃(3) 真诚和虚伪(4) 金钱和幸福4. 反问句请用反问句,表达下列情感或观点:(1) 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对于友谊的珍贵程度(3) 对于学习的态度(4) 对于人生的意义5. 夸张修辞请用夸大的方式描绘下列情景或特质:(1) 炎热的夏天(2) 高大的建筑物(3) 快乐的时光(4) 美味的食物6. 比较修辞请用比较的方式,描述下列物品或人物:(1) 父亲和母亲(2) 太阳和月亮(3) 春天和秋天(4) 汽车和自行车7. 拟人修辞请使用拟人的手法,将下列物品或概念赋予人的特质:(1) 风(2) 时间(3) 希望(4) 星星8. 修辞设问请使用修辞设问,强调下列观点或问题的重要性:(1) 和平的意义(2) 健康的重要性(3) 教育的使命(4) 文学的价值以上是修辞作用的练习题,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您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使您的写作更加丰满生动。
祝您取得优秀的成果!。
小学四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附相关练习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一、比喻比喻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把甲比作乙,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①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二、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四、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2、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高一语文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练习题及答案专题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对下面各句句式特点或修辞效果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③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④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⑤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⑥你怎么见了他就拘谨起来,说话时舌头像短了半截。
A.①②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上下两句相互补充,相互映衬,相互对照,给读者造成鲜明深刻的印象。
B.③句是排比句式,三个以上意思相关或语气一致的句子排成一串,一口气说明,用以加强语势,突出某种感情,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C.④⑤是反复句式,由于在一个语段中连续或间隔运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这就可以突出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D.⑥句是比喻。
用“舌头好像短了半截”具体形象地说明说话拘谨的样子。
【答案】D(本题是考查句式特点与修辞表达效果的。
因为第⑥句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格。
虽然句子用了“像”一词,但这只是表猜测或想像,并不是比喻词。
这句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格)2.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临安春雨初霁》A.“薄似纱”一句用了比喻,本体是“世味”,说世俗不好,人情淡薄。
B.“客京华”一句用了反问的手法,意思是不应在京城客居。
C.“小楼”一联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诗人在小楼,彻夜听着春雨淅沥;次日清晨,小巷深处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D.“素衣莫起风尘叹”一句用了双关的手法,“风尘”表面指京城里风尘大,把白衣染黑了,实际上指世俗不好,风气最坏,把自己高洁的品行玷污了。
初中九种常用修辞手法及配套练习题
初中九种常用修辞手法及配套练习题文章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阅读起来更加有趣,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我们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反复这九种。
下面是这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概念及配套的练习题。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1.比喻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2.常见的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1.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三、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1.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四、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1.夸张修辞手法的三个要素:(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五、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借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
文章常用修辞手法解释及判断练习题(含答案)一、常用修辞1.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举例: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楼很高,但是并没有高到能够直接摘到星辰的地步,夸大了楼的高。
与此相反的,还有夸小。
②“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白面包子要在收割了麦子后才会有,现在提前说出来,属于超前夸张。
2.比拟(1)定义:①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②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2)举例:①拟人: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只有人才能展笑脸②拟物: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只有动物才能翘尾巴3.比喻(1)定义: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④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2)举例:①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体是叶子,喻体是舞女的裙,喻词是'像”。
②暗喻:这是花的海洋。
--本体是花,喻体是海洋,喻词是“是”③借喻: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本体是“资本家”,没有直接出现,喻体是“毒蛇猛兽”,没有喻词出现。
④博喻: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本体是白丁香,喻体有多个,分别为“雪”、“玉”“浪花”。
4.排比(1)定义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2)举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 对比(也是表现手法)(1)定义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2)举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分类详解(附练习题),给同学们看一看!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分类详解(附练习题),给同学们看一看!01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小学语文常用必学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夸张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修辞方法的解析及练习题
修辞方法的解析及练习题。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做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有时候比喻词在句子里不出现,但它仍是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的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例句:1、书,是知识的宝库。
(没有比喻词)2、书像磁石般深深地吸引着他。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务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1、泊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2、他还没端起酒杯,就醉了。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使读起来琅琅上口,使文章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有气势,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1、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5、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自问自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例句: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6、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语气中。
作用:加深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1、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2、难道我会不知道?3、难道我有这么笨吗?4、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7、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小学修辞手法及练习题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练习题常见修辞手法介绍。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
既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但有共同的相似点。
作用是:它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1、明喻: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常用“像”“仿佛”“像……一样”、“好像”“犹如”等比喻词。
如: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
2、暗喻:有本体和喻体,常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
如: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3、借喻: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二、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比喻和拟人的不同点:1、拟人是仿照人的特征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拟人中,本体必须出现,人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三、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例句: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11种修辞手法及答题格式附对应练习及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一、下面的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按顺序填空,下列几组答案中唯一正确的是()(1)《手术台就是阵地》(2)《蟋蟀的住宅》(3)《沙漠里的船》(4)《锯子是怎样发明的?》(5)《把牢底坐穿》A.比喻拟人比喻设问夸张B.夸张比喻夸张反问比喻C.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夸张二、看广告,知修辞。
1、金星,电视中的一颗明星。
()2、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读古诗,辨修辞。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四、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已经融化了。
(比喻,将梦比作雪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梦的空灵和短暂易逝。
)B.水是野的。
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拟人,赋予溪水以孩子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奔腾跳跃的特点。
)C.我们来自辽阔的山河,对面又是无边的大海及蓝天。
(对偶,句式整齐,有韵律美,阐述了我们面前的美景。
)D.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夸张,突出强调了“我”渴到极致的状态。
)五、(2019?重庆A卷)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 窗台操场林荫道练习题答案:一、1.A二、(1)比喻(2)夸张(3)设问三、1.夸张2.比喻3.拟人4.对偶5.对偶6.夸张、比喻7.借代、夸张 8.对偶四、 C五、答案示例:操场:操场如一方激情飞扬的舞台,跑道上矫健的身影,如美妙的音符,奔腾跳跃里放飞着青春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练习题)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一、中考考点: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8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别并理解其作用。
二、知识梳理:1是把不常见的事物比作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运用比喻能够在叙述或描写时更加生动形象;在议论时能够使比较复杂或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
)<1>明喻(甲像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喻“猫爪子印”)非比喻句: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表示列举)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2作用:把事物人格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一般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作用:夸张有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等作用。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扩大夸张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深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浅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超前夸张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举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注意: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4来,以强调表达力和语势的修辞方法。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作用:对偶可以使语言形式整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句子,叫反复。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增强节奏感或感染力。
[举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接连反复:当中没有其他语句相隔,相同的语句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相同的语句隔离开来反复出现,当中插入其他语句。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居十日,扁鹊复见。
7作用: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举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8通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作用: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举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三、辨析:1、比喻句与非比喻句如:A、石拱桥的桥洞象虹。
B、小李象过去那样尊敬老师。
C、他象要发火了。
D、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辨析:A、D是比喻句。
比喻句中的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即以他物比此物。
B 句只是一种事物的前后比较,C句则是表示对一种事物的一种推测。
2、比喻与拟人如: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辨析:A比喻B拟人,比喻重在“喻”,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重在“拟”,拟体(人)在句中不出现。
3、设问与反问辨析:相同点—无疑而故问,结论是明确的。
不同点—反问是只问不答,寓答于问,设问是又问又答。
4、对偶与排比辨析:对偶是两句字数相等的分句,排比最少必须是三句以上。
5、排比与反复辨析:排比是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几个短语或句子,反复是同一内容的词或句连续出现或间隔出现。
基础练习篇1、以“溪云初起日沉阁”为上句,下面四句中能与它组成对偶的一句是( )A、一上高城万里愁B、故国东来谓水流C、蝉鸣黄叶汉宫秋D、山雨欲来风满楼2、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
3、依照下面句子,用“不是”和“如同”各造一个句子。
①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
②承诺如同珍珠,它是莹润的蚌痛苦的代价,也是蚌的荣耀。
造句:承诺不是。
造句:承诺如同。
4、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 ( )。
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着朵朵银棉。
A、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B、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期。
C、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5、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入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6、“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下面有四句是下联,但其中只有一句最好,应当是()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沁园7、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B、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C、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夸张)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比喻)8、请根据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初中生活,如一条奔腾的小溪,每一朵浪花,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仿句:初中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反语)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10.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B.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C.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11.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12.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形成对偶的一项(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风华正茂书生意气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13.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①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②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③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④自由主义是一种腐蚀剂。
A.①拟人②设问③夸张④比喻B.①拟人②反问③对比④比喻C.①拟人②反问③比喻④夸张D.①拟人②反问③夸张④比喻14.下面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方法的是( )A.(统筹方法)如何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B.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C.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D.我们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
15.下面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
B.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C.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16.对修辞方法依次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①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②难道你就不想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③我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④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A.①夸张②反问③设问④比喻B.①比喻②反问③设问④拟人C.①夸张②设问③反问④比喻D.①比喻②设问③反问④拟人17.所用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C.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D.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
18.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19.指出下面各句的修辞手法(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3)赶超,关键是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灭上千只田鼠。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20对于下面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装。
A.拟人夸张比喻对偶B.拟人夸张对偶排比C.比喻比喻拟人对偶D.排比夸张拟人比喻(2)人民英雄纪念碑,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比(3)①(杨二嫂)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②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A.①排比②拟人B.①比喻②拟人C.①夸张②拟人D.①比喻②夸张(4)①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②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③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A.设问拟人比喻对偶B.反问拟人比喻对比C.设问拟人夸张对偶D.反问拟人比喻对偶21.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有错误的是( )(1)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