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重点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络》(第四版)谢希仁第1章概述作业题1-03、1-06、1-10、1-13、1-20、1-221-03.试从多个⽅⾯⽐较电路交换、报⽂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较适⽤于信息量⼤、长报⽂,经常使⽤的固定⽤户之间的通信。

(2)报⽂交换报⽂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率⾼,可以多个⽤户同时在⼀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易见的。

以报⽂为单位进⾏存储转发,⽹络传输时延⼤,且占⽤⼤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对实时性要求⾼的⽤户。

报⽂交换适⽤于传输的报⽂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络⽤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电报⽹。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率⾼,⽐报⽂交换的传输时延⼩,交互性好。

1-0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较。

讨论其异同点。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都是基于独⽴的协议栈的概念;⼆者均采⽤层次结构,⽽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层功能⼤体相似。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下⽽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运输层、应⽤层、表⽰层和会话层;⽽TCP/IP具体分五层:应⽤层、运输层、⽹络层、⽹络接⼝层和物理层。

严格讲,TCP/IP⽹间⽹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程序不算TCP/IP的⼀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层直接使⽤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减少了⼀些不必要的开销,提⾼了协议的效率。

③OSI 只考虑⽤⼀种标准的公⽤数据⽹。

TCP/IP ⼀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的互连问题,并将⽹际协议IP 作为TCP/IP 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安全技术课后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技术课后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技术课后题及答案1.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2.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研究的关键点。

3.信息安全的目标CIA指的是。

4.1999年10月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

1.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者数据的4个方面的要求:、检测(detect)、应(React)、恢复(Restore)。

2.TCG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3.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左右,使这些安全事件必要因素是系统和网络安全脆弱性层出不穷,这些安全威胁事件给internet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B2 级,又叫做结构保护级别,要求所有系统中对象加上标签,给设备分配单个或多个安全级别。

5.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可以把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大系统:攻击,防御.1.OSE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指定的模型,吧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2. 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3.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4.通过,主机和路由器可以报告错误并交换先关的状态信息。

5.常用的网络服务中,DNS使用1.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2.TCP/IP协议族包括4个功能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

3.目前E-mail 服务使用的两个主要协议是:和。

4. 指令是通过发送ICMP包来验证与另一台TCP/IP计算记得IP级连接、应答消息的接受情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的显示出来。

5.使用“令可查看计算机上的用户列表。

1.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对所要攻击的目标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包括任何可得到的蛛丝马迹,但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确定攻击的时间和地点。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ABCDE 5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八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那几个层次上实现?分别需要用到哪些网络互连设备?参考答案:广义的网络互连可以在网络体系结构的不同层次上实现,例如:物理层:使用中继器或集线器在不同的电缆段之间复制位信号,在物理上实现同类局域网络不同网段的互连;数据链路层:使用网桥或交换机在局域网之间转发数据帧,可以用MAC地址寻址,高效实现不同局域网络之间的互连与通信;网络层:使用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用IP地址寻址,可以实现不同类别链路的网络互连,这也是因特网的主要技术基础;传输层及应用层:使用网关提供更高层次的互连,用端口号或其他特定标识寻址,主要应用在不同类别的网络(例如:因特网与SNA的网间通信)的互连。

2.为什么说因特网可以在不可靠的网络层上实现可靠的传输服务?参考答案:因为因特网的网络层使用数据报通信,没有应答,重传等保证机制,所以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服务;因特网的可靠传输服务主要由TCP协议来完成,TCP协议不仅保证可靠传输,还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服务,这样TCP与IP协议的结合就可以完成可靠的网络传输服务。

3.因特网中存在三种地址和两种地址转换机制,这两种机制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这三种地址存在的意义何在?参考答案:因特网上普遍存在的三种地址分别是主机域名、IP地址、和局域网卡上的MAC地址(拨号上网不需要这种地址),两种地址转换机制分别是DNS和ARP,DNS用于完成主机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应用;ARP则是完成局域网内主机IP到MAC地址的转换,是一种局部性的应用。

因特网为什么使用了三种地址进行通信?这是因为:首先,主机域名可以帮助人们记忆网络主机地址,因为它一般使用英文缩写;IP地址则是完成TCP/IP网络通信所必需,使用IP地址可以惟一性的确定通信所需要的网络主机或路由器(接口),所有的域名也必须转换成为IP地址之后才能用于网络通信(IP协议使用IP地址进行数据传输);而MAC地址最为有趣,可以注意到在点堆点的通信协议中(如PPP),其实并不需要MAC地址,从理论上,MAC地址对于因特网来说,显然是可有可无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A.255.255.255.255
B.255.255.255.0
C.255.255.255.224
D.255.255.255.192
5.IP 地址为 140.111.0.0 的 B 类网络,若要切割为 9 个子网,而且都要 连上 Internet,
请问子网掩码要设为 ( )?
A.255.0.0.0
B.255.255.0.0
方式,
还有一种采用
的方式。
11.代理服务软件分为
代理服务软件与
代理服务软件两大类。
12.10Mbit/s 以太网交换机之间级联时同样采用双绞线,最远传输距离为
米。
13.100Base-Tx 以太网采用
作为传输介质时,通过双绞线将计算机的 RJ-45
接口和交换机的 RJ-45 端口连接起来,组成星型或树型网络拓扑结构。
A.A 类地址
B.B 类地址
C. C 类地址
D. D 类地址
10.IP 地址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它通常采用点分( )。
A.二进制数表示
B.八进制数表示
C.十进制数表示
D.十六进制数表示
四.简答题
1. 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 2.REC1918 留出 3 块 IP 地址空间(1 个 A 类地址段,16 个 B 类地址段,256 个 C 类地 址段)作为私有的内部使用的地址,请写出这 3 块 IP 地址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 3. 网络掩码的作用是什么? 4.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中包含了哪些硬件设备(至少列举出 5 种)?
二.填空
1.目前支持无线网络的技术标准主要有

,以及 IEEE802.11 系列
标准。
2.IEEE 802.11b 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Mbps,IEEE 802.11a 标准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B )A.主机-网络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三、问答题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一、填空题(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2)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

二、单项选择题(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B )A.内存中B.网卡上C.硬盘上D.高速缓冲区(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D.是一种正常现象(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C )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第3章交换与虚拟局域网一、填空题(1)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3类。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R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最初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 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 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

计算机网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介质不属于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 DA.同轴电缆B.电磁波C.光缆D.声波2.星型网、总线型网、环型网和网状型网是按照 B 分类。

A.网络功能B.网络拓扑C.管理性质D.网络覆盖3.分组交换技术在第 B 代网络时期出现。

A.单机操作系统B.网络操作系统C.数据库系统D.应用软件4.C ,ARPAnet因试验任务完成正式宣布关闭。

A.1983年B.1985年C.1990年D.1993年5.下列 A 拓扑结构网络的实时性较好。

A.环型B.总线型C.星型D.蜂窝型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二级子网结构。

2.局域网的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无线传输介质主要是激光、微波、红外电波等。

3.从拓扑学的角度来看,梯形、四边形、圆等都属于不同的几何结构,但是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

4.根据计算机网络的交换方式,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三种类型。

5.按照网络的传输技术,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6.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网络采用的是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7.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可以大致归纳为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网络综合服务4个方面。

三、简答题1.目前公认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什么?在发展到第四代互联网的现在,人们已公认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和网络综合服务等4个方面。

这4个方面的功能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这些功能为基础,更多的网络应用得到了开发和普及。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2 3.计算机网络有哪几种网络拓扑结构?画出相应的结构图。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题答案

1选择题(1)具有中心节点的网络拓扑属于(星形网络)。

(2)在(环形)拓扑结构中,一个电缆故障会终止所有的传输。

(3)树形网络是(星形网络)的一种变体。

(4)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

(5)下述对广域网的作用范围的叙述最准确的是(100 km 以上)。

(6)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大、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光纤)。

⑺在脉冲编码调制方法中,如果规定的量化级是64个.则需使用(6 )位编码。

(8)波特率等于(每秒传送的比特数)。

(9)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需要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

(10)一种用载波信号相位移动来表示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称为(移相)键控法。

(11)在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中,同一节点内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来进行通信。

(12)在TCF Y IP簇中,TCP是一种(传输层)协议。

(13)在应用层协议中,( DNS )既依赖于TCP又依赖于UDP(14)在OSI参考模型中.与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的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5)在快速以太网中,支持5类UTP标准的是(100Base-TX )。

(16)在共享式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CSMA/CD )。

(17)交换式以太网的核心设备是(以太网交换机)。

(18)( 以太网)在逻辑结构上属于总线型局域网,在物理结构上可以看成星形局域网。

(19)在快速以太网中,支持5类UTP标准的是(100Base-TX )。

(20)IEEE 802.2 协议中10 Base—T标准规定使用5类UTP寸,从网卡到集线器的最大距离为(100m )。

(21)在计算机网络中,树形网络是(星形网络)的一种变体。

(22)( 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成为“波形速率”或“码元速率”。

(23)传统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24)在下面设备中,(集线器)不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25)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将异种网络互联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联设备是(网关)(26)当需要将一个局域网接入In ter net时,可选用(路由器)(27)(路由器)是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局域网之间选择最佳路由的网络连接设备(28)下列(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29)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的大型网络,应当选择(UNIX)操作系统,对于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要强求不高的中小型网络,应当选择(Windows 2000)操作系统(30)E-mail地址的格式为(用户名牛主机域名)(31)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32)IP地址127.0.0.1 表示(一个环回地址)(33)HTM是一种(超文本标记语言)(34)B类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范围是(128-191)(35)IP 地址129.56.32.51 的(129.56 )表示网络ID(36)计算机病毒是指(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计算机程序)(37)最简单的防火墙采用的是(包过滤)技术(38)由设计者有意建立起来的进入用户系统的方法是(后门)(39)网络感染病毒的途径有很多种,但发生得最多却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网络传播)(40)下面关于TCP/IP的叙述中,(Internet的主机标识是IP地址)是错误的2. 填空题(1)从技术层面上讲,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tcp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

tcp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

tcpip网络与协议课后习题答案【篇一:《网络协议分析》习题答案】考给出更好的答案。

第一章1. 讨论tcp/ip成功地得到推广和应用的原因tcp/ip是最早出现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成功得益于顺应了社会的需求;darpa采用开放策略推广tcp/ip,鼓励厂商、大学开发tcp/ip产品;tcp/ip与流行的unix系统结合是其成功的主要源泉;相对iso的osi模型,tcp/ip更加精简实用;tcp/ip技术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2. 讨论网络协议分层的优缺点优点:简化问题,分而治之,有利于升级更新;缺点: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都要对数据进行分别处理;每层处理完毕都要加一个头结构,增加了通信数据量。

3. 列出tcp/ip参考模型中各层间的接口数据单元(idu)应用层/传输层:应用层报文;传输层/ip层:tcp报文段或udp分组;ip层/网络接口层:ip数据报;网络接口层/底层物理网络:帧。

4. tcp/ip在哪个协议层次上将不同的网络进行互联?ip层。

5. 了解一些进行协议分析的辅助工具可在互联网上搜索获取适用于不同操作系统工具,比如sniffer pro、wireshark以及tcpdump等。

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截获网络中的各种协议报文,并进一步分析协议的流程、报文格式等。

6. 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clark是众多rfc的设计者,在论及tcp/ip标准的形成及效果时,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we reject kings, presidents and voting. we believe in rough consensus and running code.” 你对他的观点有什么评价。

智者见智,我认为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 你认为一个路由器最基本的功能应该包含哪些?对于网桥、网关、路由器等设备的分界已经逐渐模糊。

现代路由器通常具有不同类型的接口模块并具有模块可扩展性,由此可以连接不同的物理网络;路由表的维护、更新以及ip数据报的选路转发等,都是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A5.C二、填空题1.资源,通信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3.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4.金税金桥金关5.服务器三、思考题1.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为星型网,环型网等,根据网络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等。

在这些分类标准中,最常用的是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类型网络的技术特征。

由于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它们所采用的传输技术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网络技术特点与网络服务功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星型,总线,环状,树状和网状等,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是星型,总线,环状3种。

星型结构存在一个中心结点,每台计算机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形成星型的拓扑结构,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来转接。

总线型结构中,LAN的节点均连接到一个单一连续的物理链路上,所有节点均在同一线路中通信。

环形结构是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

信息在网络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间有唯一的通路,可靠性高。

习题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A,E4.B5.A二、思考题1.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它要求形成适当的波形,使数据信号在带宽受限的信通上通过时不会由于波形失真而产生码间干扰。

宽带是指比音频带宽更宽的宽带。

使用这种宽频带进行传输的系统,称为宽带传输系统。

它可以容纳全部广播,并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一般通信线路在远距离传输时,只适合传输一定的频带信号,不适于基带信号。

由于电话网是目前覆盖面最广的通信方式,因此,利用模拟通信道进行数据通信也是最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之一。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习题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功能有:(1)链路管理。

(2)帧定界。

(3)流量控制。

(4)差错控制。

(5)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

(6)透明传输。

(7)寻址。

习题3-03考察停止等待协议算法。

在接收结点,当执行步骤(4)时,若将“否则转到(7)”改为“否则转到(8)”,将产生什么结果?答:“否则”是指发送方发送的帧的N (S )和接收方的状态变量V (R )不同。

表明发送方没有收到接收方发出的ACK ,于是重传上次的帧。

若“转到(8)”,则接收方要发送NAK 。

发送方继续重传上次的帧,一直这样下去。

习题3-06 信道速率为4kb/s 。

采用停止等待协议。

传播时延ms t p 20=,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

问帧长为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

解:根据下图所示停等协议中的时间关系:在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的情况下,要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必须使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等于2倍的单程传播时延。

即:p f t t 2= 已知:C l t f f =,其中C 为信道容量,或信道速率。

f l 为帧长(以比特为单位)。

所以得帧长16004.040002=⨯=⨯≥⨯=p f f t C t C l bit习题3-09试证明:当用n 个比特进行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的大小为1,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WT ≤2n-1时,连续ARQ 协议才能正确运行。

答:(1)显然 WT 内不可能有重复编号的帧,所以WT ≤2n 。

设WT=2n ;(2)注意以下情况:发送窗口:只有当收到对一个帧的确认,才会向前滑动一个帧的位置;接收窗口:只有收到一个序号正确的帧,才会向前滑动一个帧的位置,且同时向发送端发送对该帧的确认。

显然只有接收窗口向前滑动时,发送端口才有可能向前滑动。

发送端若没有收到该确认,发送窗口就不能滑动。

(3)为讨论方便,取n=3。

并考虑当接收窗口位于0时,发送窗口的两个极端状态。

计算机网络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题参考答案习题解答习题及参考答案说明习题中的某些问答题是为了方便学生课后理解书本知识,并不一定适合作为考试题目,给出的答案也仅供参考,学生不应该死记硬背。

第1章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解答:计算机网络是一种通信基础设施,向用户提供的最核心的服务就是信息交互服务和资源共享服务。

虽然计算机网络与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一样,都是一种通信基础设施,但与这两个网络最大的不同在于计算机网络的端设备是功能强大且具有智能的计算机。

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个通信基础设施,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应用程序通过彼此间的通信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和应用,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络电视等待。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解答: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当需要发送数据时无需在源和目的之间先建立一条物理的通路,而是将要发送的报文分割为较小的数据段,将控制信息作为首部加在每个数据段前面(构成分组)一起发送给分组交换机。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目的地址等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网中的分组交换机根据分组首部中的控制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分组交换机。

用这种存储转发方式将分组转发到达最终目的地。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解答:电路交换通信双方独占端端固定传输带宽,其优点是适合传输大量连续实时的数据。

其缺点是对于突发数据信道利用率低。

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其优点是简单,信道利用率高。

其缺点是存储转发时延长,过长的报文误码率高不利于可靠传输,而且过长的报文占用链路时间太长,不利于资源共享。

分组交换将长的报文划分为多个短的分组减小的资源共享的粒度,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存储转发时延比报文交换要短,灵活的路由选择提高了网络的生存性。

其缺点是分组在各结点转发时可能排队,端到端时延不确定,网络通信量过大时会导致网络拥塞。

分组首部携带的控制信息造成一定的额外开销。

1-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解答:因特网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缩小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改变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思考与练习题答案学习情境一双机互连1-1选择题1.C2.A3.B4.B5.A1-2填空题1.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红外线、无线电波2. T568A、T568B;直通线(或直连线)、交叉线3. 剥线、剪线、压线4. ping5.释放动态获得的IP地址6.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1-3简答题1.答:双绞线是局域网综合布线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按照一定密度相互绞合起来就构成了双绞线。

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但其价格较为低廉,且线缆柔软,便于在不规则地方施工,安装与维护比较容易,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轴电缆由铜质芯线、绝缘层、网状编织的屏蔽层以及塑料保护外层共四层组成。

同轴电缆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频带宽、质量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是早期以太网普遍采用的传输介质,但由于其造价较高,且在网络安装、维护等方面比较困难,难以满足当前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需求,因而在当今的局域网内同轴电缆逐渐退出舞台,被双绞线和光缆所取代。

光纤又称光导纤维,它是一种由石英玻璃纤维制成的细小而柔软并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成的光传导介质。

与其他铜质电缆相比较,光纤的质量小,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信号衰变小,传输距离长,电磁绝缘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

2.答:一般说来,同种设备相连使用交叉线,不同种设备相连使用直通线。

但路由器和计算机相连、集线器和交换机相连,虽为不同种设备,也需要使用交叉线。

学习情境二简单以太网的组建2-1选择题1.C2.A、D3.A、C4.B、D5.B、C2-2填空题1. 网络接口卡、网卡;物理地址、MAC地址(或硬件地址);48、122. ipconfig/all3.一、二、三4.计算机名称、IP地址、工作组2-3简答题1.答: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层的网络设备,它是一个共享设备,连接在集线器端口上的所有节点共享一个带宽,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其它节点只能够等待,如果同一时刻有多个节点传输数据,就会产生冲突。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

第一章概述(P33)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1)连通性,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2)资源共享,包括软件、硬件、数据资源的共享。

2、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信道可以为多对会话动态复用,比电路交换资源利用率高。

(2)限制通过网络的数据分组的大小,如果发送报文超出限制,则发送方将报文分割成一个个小分组,每个分组以存储--转发方式独立传输。

当所有分组到达接收方后,接收方将它们重新拼接成报文。

(3)传输特点:延迟较小,且相对稳定,适合计算机应用。

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网络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网络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1一、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三要素:1。

网络服务2。

传输媒介3。

通信协议分布式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分布在网络中的多台或所有计算机中资源控制策略:网络的目的是共享资源,但对资源的共享并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共享,任何一个网络都要对自己的提供的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以保证资源的安全及可靠性,并限制用户的资源的访问.WAN:一个非常大的网。

不但可以将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连接起来,也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

LAN:一般指规模相对较小的网络,在地理上局限于较小的范围,通信线路不长C/S: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B/S:在C/S模型之后发展起来的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型客户机/网络模型:用户登录或访问到的不是某个服务器,而是某个网络!用户与某个服务或一组服务连接,其服务并不属于某个服务器,而是属于整个网络.二、填空题1.无论是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开发,还是硬件的研制,都是围绕着网络共享能力的开发。

同时,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成为网络应用开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在每个数据分组中加入分组的控制信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指明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信息,另一个是对数据进行验证的差错控制信息。

3.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将通过的不仅是多个通信结点,通过还可能是多种和多个网络。

4.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网络服务具有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分别是:集中式网络服务方式和分布式网络服务。

5.集中式网络服务的劣势之一是由于集中式服务汇集于一点,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引起灾难性地数据丢失或降低可用性;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优势之一是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当一处存储设备的出现故障时,只影响该存储系统的文件服务器上的其他存储设备或其他服务器中的数据将不会受到破坏,并能保证网络正常工作并提供服务.6.任意一个计算机网络都将提供或具备以下五种基本的网络服务,它们是:文件服务打印服务信息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7.应用服务不同于文件服务,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应用服务不仅允许计算机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同时还允许计算机之间共享处理能力(共享CPU)。

网络技术与应用的课后复习及规范标准答案

网络技术与应用的课后复习及规范标准答案

《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一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1-2章)一、填空题1.从逻辑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

2.通信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

3.按照网络作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区域个人网和因特网。

4.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的层次是数据链路层,该模型的最高层是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C )。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2.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C )。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3.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 B )。

(A)数据链路的访问控制和管理(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报文4.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B)TCP/IP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对应于OSI体系结构中的表示层和应用层(C)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D)网络协议是“水平”的概念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 )。

(A)协议内部实现细节(B)网络层次(C)每一层使用协议(D)每层须完成的功能三、综合题1.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答: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

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

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版)第1章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A 2. C 3. D 4. C 5. D 6.A 7.B 8.B 9.B 10.B11.A 12.A 13.D 14.A 15.A 16.C 17.A 18.B 二、填空题1.环型,星型2.局域网(或LAN),广域网(或MAN)3.通信4.网际层5.逻辑链路控制(或LLC),介质访问控制(或MAC)6.UDP,TCP 7.频带(宽带)三、问答题1.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以共享资源为主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广泛应用和发展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是将一台主计算机(Host)经通信线路与若干个地理上分散的终端Terminal相连。

主计算机一般称为主机,它具有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而所有的终端设备均无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

在通信软件的控制下,每个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分时轮流地使用主机系统的资源。

这种系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随着所连远程终端数目的增加,主机的负荷加重,系统效率下降。

第二,线路利用率低,费用也较高。

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把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分开的工作方式,主机专门进行数据处理,而在主机和通信线路之间设置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负责处理网络中数据通信、传输和控制。

它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和终端的接口节点,另一方面又担负通信子网中的报文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转发等任务,从而将源主机的报文准确地发送到目的主机。

3)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将若干个联机系统中的主机互联,为用户提供服务,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它和第一代网络的区别在于多个主机都具有自主处理能力,它们之间不存在主从关系,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 的前身ARPA 网。

2.计算机网络种类很多,性能各有差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远程网),城域网(市域网),局域网(本地网);. 根据通信子网的信道类型可分为点到点式网络和广播式网络;.按传输速率可分为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又可分为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形型、网状型网络、混合型、全连型和不规则型网络;.创浣橹史治氏摺⑼岬缋隆⒐庀恕⑽尴吆臀佬峭龋?. 按照带宽分为基带网络和宽带网络;.按配置可分为同类网、单服务器网和混合网;.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分布式、集中式网络系统;.按使用范围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网络使用环境可分成校园网、内部网、外部网和全球网等;.按网络组件的关系可分为对等网络、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1-7)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1-7)

第1章概述(P2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X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答:对电路交换,当t=s 时,链路建立;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x/C+(k-1)p/C+kd<s+x/C+kd 时,(k-1)p/C<s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 和(p+h)(bit),其中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 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 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答:分组个x/p,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源发送时延:(p+h)x/pb最后一个分组经过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1)(p+h)/b总发送时延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D=(p+h)x/pb+(k-1)(p+h)/b令其对p 的导数等于0,求极值p=√hx/(k-1)2-06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答:数据在信道中传输受到信道的带宽和信道信噪比的影响,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信噪比不能任意的提高,因为噪声存在于所有的电子设备和通信信道中。

由于噪声是随机产生的,它的瞬时值有时会很大。

如果信号相对较强,那么噪声的影响就相对较小。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信道对数据传输率的限制,推导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Wlog2(1+S/N),其中W 为信道的带宽(以赫兹为单位),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码元是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

代表不同的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则比特/秒是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代表每秒数据的传输量,一个码元可以携带多个比特量,一比特也有可能要靠几个码元来传输。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

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2-16 共有4 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

4 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B:(-1-1+1-1+1+1+1-1)C:(-1+1-1+1+1+1-1-1)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 +1 -3 +1 -1 -3 +1 +1 )。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 还是1?解:S・A=(+1-1+3+1-1+3+1+1)/8=1,A发送1S・B=(+1-1-3-1-1-3+1-1)/8=-1,B发送0S・C=(+1+1+3+1-1-3-1-1)/8=0,C无发送S・D=(+1+1+3-1+1+3+1-1)/8=1,D发送1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12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 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 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答: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 0000 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作二进制除法,两种错误均可发现仅仅采用了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3-08 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

采用CRCD 生成多项式是P(X)=X3+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答:作二进制除法,101110 000 10011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0113-10 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

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答:011011111 11111 000110111110111110000001110111110111110110000111011111 11111 1103-20 假定1km 长的CSMA/CD 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

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

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答:对于1km 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000=5 为微秒,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 微秒,为了能够按照CSMA/CD 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 微秒,以Gb/s速率工作,10 微秒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因此,最短帧是10000 位或1250 字节长3-24 假定站点A 和B 在同一个10Mb/s 以太网网段上。

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 比特时间。

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

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 在检测到和B 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 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 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答:设在t=0 时A 开始发送,在t=(64+8)*8=576 比特时间,A 应当发送完毕。

t=225 比特时间,B 就检测出A 的信号。

只要B 在t=224 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 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测到碰撞,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和其他站点发生碰撞)。

3-25 在上题中的站点A和B在t=0时同时发送了数据帧。

当t=225比特时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撞,并且在t=225+48=273 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的传输。

A 和B 在CSMA/CD 算法中选择不同的r 值退避。

假定A和B选择的随机数分别是rA=0和rB=1。

试问A 和B 各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据帧?A 重传的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B?A 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再次发生碰撞?B会不会在预定的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答:t=0时,A和B开始发送数据T1=225 比特时间,A和B都检测到碰撞(tau)T2=273 比特时间,A和B结束干扰信号的传输(T1+48)T3=594 比特时间,A 开始发送(T2+Tau+rA*Tau+96)=273+225+0*225+96=594T4=785 比特时间,B 再次检测信道。

(T4+T2+Tau+Rb*Tau)如空闲,则B 在T5=881 比特时间发送数据、否则再退避。

(T5=T4+96)A重传的数据在819比特时间到达B,B先检测到信道忙,因此B在预定的881 比特时间停止发送3-26 以太网上只有两个站,它们同时发送数据,产生了碰撞。

于是按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重传。

重传次数记为i,i=1,2,3,…..。

试计算第1 次重传失败的概率、第2次重15传的概率、第3 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以及一个站成功发送数据之前的平均重传次数I。

答:将第i次重传成功的概率记为pi。

显然第一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5,第二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25,第三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125.平均重传次数I=1.6373-32 图3-35 表示有五个站点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 和B2 连接起来。

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 和2)。

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

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 发送给E,C发送给B,D 发送给C,B 发送给A。

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3-2 中。

发送的帧B1的转发表B2的转发表B1的处理B2的处理地址接口地址接口(转发?丢弃?登记?)(转发?丢弃?登记?)A→E A 1 A 1 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C→B C 2 C 1 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D→C D 2 D 2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转发,写入转发表B→A B 1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接收不到这个帧第四章17. 一个3200 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

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

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 位。

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

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答: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即每个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1200-160(bit),由于片偏移是以8 字节即64bit 为单位的,所以IP 数据片的数据部分最大不超过1024bit,这样3200bit的报文要分4个数据片,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送的比特数等于(3200+4×160),共3840bit。

20.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22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128.96.40.0 255.255.255.128 R2192.4.153.0 255.255.255.192 R3*(默认)——R4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1)128.96.39.10(2)128.96.40.12(3)128.96.40.151(4)192.153.17(5)192.4.153.90(1)分组的目的站IP 地址为:128.96.39.10。

先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 相与,得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 转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