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8619b1998fcc22bcd10dfa.png)
●单元起始页P691.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第1课《一天的垃圾》3.我家每天人均产生垃圾约()千克。
4.以北京市为例。
现在北京人均日产生活垃圾0.82千克,全市日产垃圾1.15万吨。
如按载重4 吨的卡车计算,每天运出2875卡车垃圾。
●第2课《垃圾的处理》5.很久以来,人们使用在地上挖坑填埋的办法处理垃圾。
6.新型垃圾填埋场的主要设计有:能解决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的衬垫;能排走垃圾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气体排放管;能防止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的过滤液收集池和过滤液处理池。
7.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8.焚烧是处理垃圾的另一种方法,其优点有占地小、避免垃圾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可以发电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造成二次污染。
●第3课《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9.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10.减少垃圾数量的办法主要有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11.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
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12.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13.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等;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
14.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方法是:将食品废料、杂草、落叶等掺入污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
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个月。
这些通过堆积自然分解的垃圾,能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
●第5课《一天的生活用水》15.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de423fbb4cf7ec4bfed0ec.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 ( 下册 ) 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细小世界1、放大镜是 ( 凸面镜 ),凸面镜拥有 (放大物体图像 )的功能,用放大镜察看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
2、 (放大镜 ) 宽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色是 (透明 )和 (中间较厚 )( 突出 )。
只需拥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方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 ),就拥有相同的 ( 放大 ) 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 )没相关系,和 ( 镜片的凸度 )相关。
放大镜的 (凸出发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 。
5、使用工具能够察看到很多用( 肉眼 )察看不到的 ( 细节 )。
如经过 (放大镜 )能察看到更多对于昆虫的细节:蝇的 (复眼 );蟋蟀的耳朵在 ( 足的内侧 ); 蝴蝶翅膀上充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的细毛 ) 。
6、科学研究表示昆虫头上的(触角 )就是它们的 (“鼻子” ),能分辨各样气味,比人的鼻子敏捷得多。
7、 (一些固体物质 )的内部有必定的结构,假如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必定的空间序次摆列,形成了(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 ,这就是 ( 晶体 ),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 (凸面镜 )组合起来能够使物体的 (图像放得更大 )。
9、 (显微镜 )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腾,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微观世界 ) 。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 细小世界 ) 的重要察看工具。
10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 倍的 (显微镜 ),发现了 (微生物 )。
11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 )构成的。
(生物 )都是由 (细胞 ) 构成的。
12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 ) 结构。
13 、生物细胞的(形态 )是多种多样的,( 不一样生物 ) 的细胞是不一样的,生物(不一样器官 )的细胞也是不一样的。
14 、 ( 细胞 )是生物最基本的 ( 结构单位 )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功能单位 )。
六年级下册科学整理知识点(精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整理知识点(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778f4edf61fb7360b4c65dd.png)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人的视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3、(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工作、学习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是也叫(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6、放大镜的构造是(镜片)、(镜框)、(镜柄)。
7、(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8、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9、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两种。
10、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2、公安人员用放大镜(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农业科技人员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牙医用放大镜(看病),老人用放大镜读书看报。
13、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14、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5、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环境和我们》知识梳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环境和我们》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5359f679563c1ec4da71e0.png)
第1课?一天的垃圾?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2.垃圾分类的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按原来的用途分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餐巾纸、一次性筷子等〕、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还可以按它们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分.3.统计一天的垃圾时要注意:可以使用〔镶子〕或〔戴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注意洗手.4.垃圾对环境的危害:首先是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又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还会招引蚊蝇,传播疾病.第2课?垃圾的处理?1.除了日常生活不可预防地产生一些家庭垃圾生工厂、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垃圾.2.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实验方法: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参加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用银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慢慢地往细石子上面喷水,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实验现象:观察瓶底的水的变化,会发现,瓶底的水慢慢的变成有色的,时间越长, 水的颜色越深.实验结论:这个实验可以证实:垃圾填埋场里.垃圾在腐烂后产牛的废水会往地下渗透,污染地下水.模拟实验各局部分别代表:细石子»河吠、,下雨浩归、地下水被浸滤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浸过墨勺荻上层3寸变海1垃圾填埋场述昙他梅麻璜带来哪些危害?i ;:工基二舞逋答:源源不断运来的垃圾要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新型填埋场各局部都解决了什么问题?①衬垫:预防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②过滤液收集:把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水收集起来.③监测井: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④过滤液处理池:把收集起来的污水进行处理.⑤气体排放管:排除垃圾发酵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5.在我们想了很多方法来改良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之后,填埋垃圾还可能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答:采取清洁填埋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但是不能铲除对环境的污染,潜在危害仍然存在,同时要永久性的占用大量土地.6.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7.处理垃圾方法有填埋、燃烧等.8.燃烧垃圾优点:占地小,使垃圾减量,预防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留物,如果限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9.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方法?答:减少丢弃、重新利用和回收利用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方法.第3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2.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有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3.包装盒的观察研究(1)一般情况下商品都有包装,包装有什么用呢?答: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而且比拟卫生.⑵ 包装最后到哪里去了?都成了垃圾.⑶商品的包装有没有浪费情况?什么事实可以说明?答:商品的包装有浪费情况.市场上出售的某些保健保、月饼或茶叶的豪华包装,重量或体积就占了商品整体的80%,这些包装的费用都是由消费者承当的, 而最终都变成了垃圾!(4)对有些生产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我们是怎样看的?答:生产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对社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和能源;增加消费者负担等.(5)包装盒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吗?答:包装盒是用塑料、纸、玻璃等材料做的.这些材料不利于环境保护、有些包装材料因自身化学性能变化导致对内容品或环境污染,包装多属一次性使用,所以大量的包装产品80%左右成为包装废弃物、故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过度包装又使这种污染变得更加严重.(6)商品如何包装才能减少浪费呢?答:滋少包装浪费的方法很多、如简包装、大包装、包装回收重复使用、容器重装(如洗涤剂瓶再装洗涤剂)等等.(7)商品用完后包装应该如何处理呢?应该回收重新再利用.(8)我们在购物时应该怎样选择商品的包装呢?应该选择简包装、大包装和能够回收重复使用的包装商品.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5.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1.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单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2.塑料能够屡次熔化成形,回收利用废塑料能够〔减少环境污染〕.3.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廉价.由于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很多.4.回收利用废金属,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资源.5.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垃圾, 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6.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7.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8.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9.废电池就是一种需耍谨慎处理的垃圾.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10.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1.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12 .医疗垃圾也耍集中讲行处理.否那么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13 .家庭垃圾中有约三分之一是碎菜叶、重壳等厨余垃圾.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审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14 .做堆肥箱:将食物废料、杂草、落叶等掺入污水』积起来,外表覆盖一层土壤,― 腐熟时间一般需要一至三个月,腐熟后的垃圾可以用来做底月比—15我们减少垃圾的方法有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第5课?一天的生活用水?1.〔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3.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并且持续下降.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缺乏,〔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4.我的节水方案:①淋浴时,抓紧时间;②把洗脸水存起来,用于冲厕所、拖地;③ 洗米水可以用来浇花;④洗手擦肥皂时先把水龙头关上;⑤刷牙用杯子接水;⑥及时关紧水龙头;⑦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第6课?污水和污水处理?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牛物造成了威胁.2.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3.清洁的自来水被用来洗脸、刷牙、洗衣、拖地后就成了污水.—4.混入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叫污染物.如:垃圾、油污、工业废水、病菌等.5.污水的净化试验一一沉淀和过滤沉淀〔初步处理〕:从污水中释出难溶解的固体物质.过滤〔再处理〕:用沙子作为过滤介质将污水提纯洁化.6.淡水在自来水长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参加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7.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8.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流向远方.9.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自来水是丰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10.目前,大多数的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严重影响着水环境的质量.使用受到污染的水,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对牛态系统造成危害、对农作物造成危害……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11.污水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道程序?―初步处理一一沉淀〔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别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 〕废水流经处理设备,流速放慢,大一些的固状物沉淀下来,水经过沉淀槽时,小一些的微粒沉入底部,形成矿泥.②再处理一一过滤〔生物方法: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生物方法是污水处理的核心.〕在滴流过滤系统中,废水通过沙砾得以过滤,沙砾外表也可铺一层细菌群,以分解污水中的废物.②追加处理一一天然净化〔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参加化学药剂一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水被排入露天池塘,在那里,阳光、空气使它天然净化,进入大气后形成纯洁水蒸气.氯一般在处理水的再次排放前参加.12.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13.污水经过有效处理,一般可以无害地回归环境,还有一些污水经过处理后,还是不能作为饮用水,只能作其他用途.因此,我们要特别增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饮用水是否洁净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第7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1.考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过程:①制订考察方案;②实地考察;③撰写考察报告3.实地考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答:考察时先看水域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有没有废水排放;再看看水的颜色怎样,水里有没有动植物,水面有没有污染物,最后取一瓶水样,带回学校讲行检验观察.对采回的水样进一步观察:〔1甘巴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杂质沉淀下来,杂质是什么;〔2〕用显微镜检验水中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4.如何保护家乡的水环境?〔对家乡自然水域的治理提出我们的建议〕答:①不向河流中投放垃圾.②对身边的人宣传保护我们的河流.③自发组织去清理河流上的垃圾.④向政府建议增强治理河流的力度.第8课?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1.目前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大气污染〕、〔自色7亏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垃圾污染〕、〔水污染〕等.2.空打是我们生命中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地球资源.3.大气污染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如大气中的飘尘易使呼吸系统发生疝变.4.工业废气、废物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是两种主耍的大气污染源. 常见的大气污染源还有农田燃烧麦秸、稻秸,化工厂排放有害气体等.5.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限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方法、许多国家都已经立法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如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6.近年来,我国积投推广9月22日“世界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7.少开车.尽量乘坐公交生或选择环俣的交通方式,能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8.科学家正在研制大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9. 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创造了合成塑料.10.通过优化选择生产原料和制作工艺制成的可隆解塑料,可以使塑料制品的降解性能明显提升.11.人们应对白色污染的方法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12.由千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牛物物种灭绝谏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13.人类的滥捕乱猎和时.和开发利用加谏了物种的灭绝,并使生物资源濒临枯竭.1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牛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5.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紫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16.许多环境问题是入娄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改善坯境.17.为了限制各国碳氧化合物的排放量,1997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预防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18.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造成的.1、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2、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经用过的东西, 使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3、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大多是由、、、等制成的.4、就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5、要有效地回收垃圾中的材料,必须改变垃圾的习惯.6、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引起的.7、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或河流.8、自来水是主要的 ,在是禁止游泳的.9、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等.10、我们能用、等方法把污水中杂质别离出来.11、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严重的威胁.12、自来水厂的除了和,还需要进行处理.13、洗过衣服的水造成水污染.14、许多国家都已经通过立法来减少工厂的和排放量.15、人类和,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16、建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17、我们面临的污染有、、等.18、为了限制各国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1997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预防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通过.19、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的是制品.20、人类和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并使生物资源濒临枯竭.2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了.22、今天地球上的生物消失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23、科学家正在研制汽车和汽车,以减少空气污染.24、大气中的浮尘会造成人体的病变.25、对生活垃圾进行和,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6、一粒纽扣电池可使吨水无法饮用.27、每年的月日是“国际无车日〞.28、废旧日光灯管属于垃圾,里面含有的是液体金属汞,俗称水银有剧毒.。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8c43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a.png)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本文档旨在总结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的知识点。
第一章:天气和气候
- 天气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特征
-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 了解气温、气压、风力和降水量的测量单位和仪器
第二章:水的循环和水的重要性
- 水的循环过程
- 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和重要性
- 回收水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三章:光的反射、折射和传播
- 光的传播方式
-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 了解光的颜色和光的折射和反射与数学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电的传导和电路
- 了解电的传导过程
- 探究电的产生方式
- 掌握简单的并列电路和串联电路
- 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
第五章: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变化
-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征
- 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和条件
- 了解物质的凝固、熔化和汽化现象
第六章:地球运动与地图
- 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
-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经纬度
- 掌握利用地图进行定位和测距的方法
第七章:人体内的营养成分和运动
- 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及其来源
- 了解消化、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 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和不同类型的运动方式第八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 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掌握声音的音量和音调的变化规律
第九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 探究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
以上为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1977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a.png)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一、一天的垃圾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垃圾对环境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污染大气;(2)污染水体;(3)污染土壤;(4)破坏卫生,传播疾病。
二、垃圾的处理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填埋)是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方法。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⑶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5、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衬垫:把垃圾屋与周围土层隔开;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能把从地面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气体排放管:把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三、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⑵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3、(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4、(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减少垃圾的方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四、分类和回收利用1、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d4ba3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8.png)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困难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燃烧〕等,但填埋、燃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四周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消费等。
4、燃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防止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剩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削减对环境的污染。
6、〔削减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削减丢弃〕和〔重新运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削减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削减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奢侈〕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削减垃圾、节约资源〕。
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需变更〔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展〔分类〕和〔分装〕。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逼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3、〔堆肥法〕可以有效削减垃圾并形成〔肥料〕。
14、削减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削减丢弃〕、〔重新运用〕和〔回收利用〕。
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16、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缺乏,100多个国家严峻缺水,其中最严峻的国家达〔40多个〕。
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逼。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汇总.docx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汇总.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f1c9f9f192e45361066f5fc.png)
.精品文档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汇总(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 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焚烧垃圾的优点:( 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 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 、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 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
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很紧缺。
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 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不足,100 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 多个)。
17、在淡水资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8、水的污染可能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自(动物的尸体)等。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https://img.taocdn.com/s3/m/9f8b95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2.png)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学会保护环境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关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视频等。
2.实践材料:环保宣传册、环保标语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理论学习(1)教师讲解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2)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介绍一些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讨论。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4.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环保宣传册、环保标语等。
(2)让学生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将环保行动付诸实践。
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题目自拟。
2.观察家庭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合作交流、实践探究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有哪些种类吗?它们分别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3.教师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讨论:“比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们可以选择绿色出行,比如骑自行车、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环境和我们》知识梳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环境和我们》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8ddfbd915f804d2b16c1e0.png)
第1课《一天的垃圾》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2.垃圾分类的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按原来的用途分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餐巾纸、一次性筷子等)、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还可以按它们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分。
3.统计一天的垃圾时要注意:可以使用(镊子)或(戴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注意洗手。
4.垃圾对环境的危害:首先是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又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还会招引蚊蝇,传播疾病。
第2课《垃圾的处理》1. 除了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家庭垃圾外,工厂、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垃圾。
2. 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实验方法: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慢慢地往细石子上面喷水,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观察瓶底的水的变化,会发现,瓶底的水慢慢的变成有色的,时间越长,水的颜色越深。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垃圾填埋场里,垃圾在腐烂后产生的废水会往地下渗透,污染地下水。
模拟实验各部分分别代表:3.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答:源源不断运来的垃圾要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新型填埋场各部分都解决了什么问题?①衬垫:避免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
②过滤液收集:把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水收集起来。
③监测井: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④过滤液处理池:把收集起来的污水进行处理。
⑤气体排放管:排除垃圾发酵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
5.在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来改进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之后,填埋垃圾还可能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答:采取清洁填埋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但是不能根除对环境的污染,潜在危害仍然存在,同时要永久性的占用大量土地。
24 《环境和我们》单元思维导图-PPT
![24 《环境和我们》单元思维导图-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e3aa86a417866fb94a8ec7.png)
《环境和我们》单元思维导图
《环境和我们》 单元思维导图
填埋
优点:方便;成本低。 缺点:占用土地;可能会 污染地下水。
破陶瓷
渣土
废砖
……
过期药品 废电池 废灯管
……
特殊处理
果皮 剩菜 枯叶 ……
堆肥
塑料 纸张 金属
……
节约资源
水资源现状: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由于 环境污染等原因,未来缺水状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应对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生物多样性。
优点:占地少;不污染地下水;产生 的热量可以发电。 缺点:消耗电能,可能会产生有害物, 造成二次污染。
污染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 减少污染:低碳出行,发境, 水的颜色,有无 废水排放,水中 有无动植物等。
白色 污染
物种灭 绝加速
污染源:未经处理的废弃塑料。 减少污染:减少使用一次性 的塑料制品,延长使用周期等。
… 生活 农业 工业
废水 污水 污水
污染源
净化
过滤
沉淀
污水 处理
节约用水的措施 1.淋浴时抓紧时间。 2.洗脸水用于冲厕所、拖地。 3.淘米水用来洗碗。
……
分类
处理
焚烧
垃圾 污染
减少垃圾方法: 1.减少丢弃 2.重新使用 3.回收利用
水污染
其它环 境问题
大气 污染
降水 垃圾 土层
垃圾填埋场 上面可以修 建公园、体 育场,但不 能建造房屋 和种植庄稼。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68189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b.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物体的细节。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在放大镜下,我们能观察到昆虫身体的细微结构。
比如,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放大镜下的晶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法(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法。
4、怎样放得更大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要想看到更小的物体,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可以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简易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反光镜等。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通过显微镜,我们能看到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也有所不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在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水中有草履虫、变形虫等微生物。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广泛,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8、微小世界和我们人类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人们还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同时,观察工具的改进使我们发现了更多微小的生物和微观世界的秘密,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图文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图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81956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7.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图文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皿(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2.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 放大倍数就越大。
由此可推断, 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4.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 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5、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如: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 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蝇的眼睛是复眼, 每只小眼睛都是六角形;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 实际上都是扁平的细毛。
6.昆虫复眼虽有很多小眼组成, 但他们的视力很差, 但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很灵敏。
7、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蟋蟀和蝗虫的触角丝状、蚕蛾的触角羽毛状、天牛的触角鞭状、蜜蜂和蚂蚁触角膝状;口诀: 蝗蟋丝, 蜜蚂膝, 天鞭蛾羽蝴蝶棒8、蚜虫喜欢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 它的大小如针眼, 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虫及其幼虫。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我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晶体较大, 肉眼可见, 有的较小, 需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1.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晶体: 雪、霜、冰、食盐、碱面、味精、白糖、石英、水晶、明矾、各种金属、各类矿物等。
非晶体: 玻璃、塑料、泡沫、蜡烛、橡胶、石油、动植物脂肪、松香、沥青、蜂蜡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868828284ac850ad0242cf.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1、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按(原来的用途)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按(来源和处理方法)分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2、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是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方法.3、简单的垃圾添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科学的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6、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环境污染.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8、(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9、可回收垃圾: 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布类等生活垃圾有毒垃圾: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果皮、剩余饭菜、蔬菜茎叶等其他垃圾: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10、(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1、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13、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4、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饮用水源)不能洗澡.15、淡水在自来水厂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16、污水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17、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此外.还有“白色污染”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18、(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最根本办法.许多国家都已经立法减少废气废物的排放.如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19、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了合成塑料.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它也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20、与传统不可降解或难降解塑料相比.(可降解塑料)更符合(环保)的要求.21、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2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23、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24、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防止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为限制各国碳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二、问题:1、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衬垫: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气体排放管:监测井:2、清洁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污水处理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这样做?答:(1)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如减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的排放;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生产可降解的塑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782a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8.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 昆虫在放大镜下能呈现出奇特的身体构造。
- 例如: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 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味精等。
- 制作晶体可以用减少水分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4. 怎样放得更大。
-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能够观察到更微小的物体。
-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 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反光镜等。
-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 洋葱表皮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种类繁多。
- 常见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 人类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 医药方面,人们利用微生物生产疫苗、抗生素等。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只是形状、大小、状态发生了改变。
- 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常伴随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等现象。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 淀粉遇碘酒变蓝,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总汇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39f08f0e6f1aff00bfd51eb2.png)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一、填空: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2、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或焚烧。
3、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家庭垃圾外,工厂、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垃圾。
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出许多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
6、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
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8、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9、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10、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
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
1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12、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13、清洁的自来水被用来洗脸、刷牙、洗衣、拖地后就成了污水。
14、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
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15、经过有效处理的废水,可以排放到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也可以渗入地下。
16、空气是我们生命中生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地球资源,大气污染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如大气中的飘尘易使呼吸系统发生病变。
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17、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科学家也正在研制太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深圳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
![深圳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9207d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a.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
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水滴、加满水的烧杯与烧瓶等器具也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
3.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许多肉眼看不清的身体构造,如苍蝇的眼睛是复眼,蝴蝶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蟋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或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镜片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如: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晶体。
6.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品体或由品体组成。
品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7. 13世纪的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8.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光学显微镜上有且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反光镜等。
9.如果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16X,那么观察到的物体图像将被放大160倍。
1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鼓澡等。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1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14.观察工具发展: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15.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有:(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5921b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5.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 放大镜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它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其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 使用放大镜时,要使物体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才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2. 显微镜。
-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
它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部分组成。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如,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数为4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00×。
- 用显微镜观察时,标本要薄而透明,这样光线才能透过标本到达目镜。
3. 微生物。
-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它们有的有益,如制作酸奶的乳酸菌;有的有害,如使人生病的肺炎双球菌。
- 病毒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它们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如流感病毒。
- 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如蘑菇)。
酵母菌可以用于发酵制作面包等食品。
二、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
- 物质的形状、大小、状态发生改变,但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水),把纸撕成碎片等。
2. 化学变化。
-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例如,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铁生锈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三、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班级姓名
1、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按(原
来的用途)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按(来源和处理方法)分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2、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是现阶段我国
采用的主要方法。
3、简单的垃圾添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
病;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科学的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6、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
这样
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8、(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
要方法。
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9、
可回收垃圾: 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布类等
生活垃圾有毒垃圾: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
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果皮、剩余饭菜、蔬菜茎叶等
其他垃圾: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10、(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1、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
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
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13、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
物的尸体等。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4、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
自来水是主要的(饮
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饮用水源)不能洗澡。
15、淡水在自来水厂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
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16、污水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物理
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17、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此外,还有“白色污
染”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
18、(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最根本办法,许多国家都已经立法减
少废气废物的排放,如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19、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了合成塑料,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它也造成了严
重的“白色污染”。
20、与传统不可降解或难降解塑料相比,(可降解塑料)更符合(环保)的要求。
21、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
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2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
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3、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
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4、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防止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为限制各
国碳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二、问题:
1、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衬垫: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
气体排放管:监测井:
2、清洁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
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
污水处理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这样做?
答:(1)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如减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的排放;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生产可降解的塑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