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三(上)11月月考数学试卷(文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三(上)11月月考数学试卷

(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1,?2,?3},B={x|(x+1)(x?2)<0,?x∈Z},则A∪B=( )

A.{1}

B.{1,?2}

C.{0,?1,?2,?3}

D.{?1,?0,?1,?2,?3}

【答案】

C

【考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并集及其运算

【解析】

先求出集合A,B,由此利用并集的定义能求出A∪B的值.

【解答】

解:∵集合A={1,?2,?3},

B={x|(x+1)(x?2)<0,?x∈Z}={0,?1},

∴A∪B={0,?1,?2,?3}.

故选C.

2. 设复数z满足(1+i)z=2i,则|z|=()

A.1 2

B.√2

2

C.√2

D.2

【答案】

C

【考点】

复数的模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解析】

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

解:∵(1+i)z=2i,

∴(1?i)(1+i)z=2i(1?i),z=i+1.

则|z|=√2.

故选C.

3. 某教育局为了解“跑团”每月跑步的平均里程,收集并整理了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跑团”每月跑步的平均里程(单位:公里)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折线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月跑步平均里程的中位数为6月份对应的里程数

B.月跑步平均里程逐月增加

C.月跑步平均里程高峰期大致在8、9月

D.1月至5月的月跑步平均里程相对于6月至11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答案】

D

【考点】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频率分布折线图、密度曲线

【解析】

月跑步平均里程的中位数为5月份对应的里程数;月跑步平均里程2月、7月、8月和11月减少;月跑步平均里程高峰期大致在9、10月;1月至5月的月跑步平均里程相对于6月至11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解答】

由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跑团”每月跑步的平均里程(单位:公里)的数据,绘制的折线图,知:

在A中,月跑步平均里程的中位数为5月份对应的里程数,故A错误;

在B中,月跑步平均里程2月、7月、8月和11月减少,故B错误;

在C中,月跑步平均里程高峰期大致在9、10月,故C错误;

在D中,1月至5月的月跑步平均里程相对于6月至11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故D正确.

4. 边长为m的正方形内有一个半径为n(n

2

)的圆.向正方形中随机扔一粒豆子(忽

略大小,视为质点),若它落在该圆内的概率为3

4

,则圆周率π的值为()

A.3m

4n B.3m2

4n2

C.3n

4m

D.3n2

4m2

【答案】

B

【考点】

几何概型计算(与长度、角度、面积、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

【解析】

由几何概型中的面积型概率的求法,求出圆周率π的值即可得解.

【解答】

设事件A为“向正方形中随机扔一粒豆子(忽略大小,视为质点),它落在该圆内”由几何概型中的面积型可得:

P(A)=S

S

即πn2

m2=3

4

即π=3m2

4n2

5.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2

B.3

2C.5

3

D.8

5

【答案】

C

【考点】

程序框图

【解析】

由已知中的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S的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

【解答】

当k=0时,满足进行循环的条件,执行完循环体后,k=1,S=2,

当k=1时,满足进行循环的条件,执行完循环体后,k=2,S=3

2

当k=2时,满足进行循环的条件,执行完循环体后,k=3,S=5

3

当k=3时,不满足进行循环的条件,

故输出结果为:5

3

6. 若点P(cosθ,?sinθ)在直线3x?4y=0上,则cos2θ=()

A.?7

25B.7

25

C.±7

25

D.16

25

【答案】

B

【考点】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解析】

由题意求得tanθ的值,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的余弦公式,求得cos2θ的值.

【解答】

∵点P(cosθ,?sinθ)在直线3x?4y=0上,

∴3cosθ?4sinθ=0,故有tanθ=3

4

则cos2θ=cos 2θ?sin2θ

cos2θ+sin2θ=1?tan2θ

1+tan2θ

=1?

9

16

1+9

16

=7

25

7. 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1+a2=6,a4+a5=48,则数列{a n}前10项的和为S10=()

A.1022

B.1023

C.2046

D.2047

【答案】

C

【考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

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a1+a2=6,a4+a5=48,∴a1(1+q)=6,

a1q3(1+q)=48,

联立解得a1=q=2.

则数列{a n}前10项的和为S10=2(210?1)

2?1

=2046.

8. 若函数f(x)=e x cosx在点(0,?f(0))处的切线与直线2x?ay+1=0互相垂直,则

实数a等于()

A.?2

B.?1

C.1

D.2

【答案】

A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解析】

求出原函数的导函数,得到f′(0),再由两直线垂直与斜率的关系列式求解.

【解答】

∵f(x)=e x cosx,∴f′(x)=e x cosx?e x sinx,

∴f′(0)=e0cos0?e0sin0=1,

又函数f(x)=e x cosx在点(0,?f(0))处的切线与直线2x?ay+1=0互相垂直,

∴1×2

a

=?1,即a=?2.

9.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相同),记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则V=()

A.243

2B.243 C.729

2

D.729

【答案】

B

【考点】

由三视图求体积

【解析】

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该几何体为四棱锥P?ABCD,图中正方体的棱长为9,再由棱锥体积公式求解.

【解答】

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如图,

该几何体为四棱锥P ?ABCD ,图中正方体的棱长为9, 则V P?ABCD =1

3×9×9×9=243.

10. 设F 是双曲线C:

y 29

?x 2b =1(b >0)的一个焦点,若C 上存在点P ,使线段PF 的中点

恰为虚轴的一个端点,则C 的离心率为( ) A.2 B.√2 C.5 D.√5

【答案】 D

【考点】

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析】

利用双曲线的性质,求出b ,c ,代入即可. 【解答】 令y =c ,则x =

b 2a

=

b 23

=2b ,

则b =6,c 2=9+36=45,c =3√5, 所以e =c

a =√5,

1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函数f(x)=x 1

3?(1

2

)x 的零点在区间(13,1

2)内

B.命题“?x ∈R ,x 2?1>0”的否定是“?x ∈R ,x 2?1<0”

C.已知实数a 、b ,则“a >b ”是“a 2>b 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设m ,n 是两条直线,α,β是空间中两个平面.若m ?α,n ?β,m ⊥n ,则α⊥β 【答案】 A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解析】

由函数零点判定定理判断A ;写出特称命题的否定判断B ;由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判断C ;利用空间中的线面关系判断D . 【解答】

∵ 函数f(x)=x 1

3?(12

)x 为实数集上的增函数,

又f(13)=√133

?√123

<0,f(12)=√123

?√1

2

>0∴ 函数的零点在区间(13,?1

2)内,故A 正确;

“?x ∈R ,x 2?1>0”的否定是“?x ∈R ,x 2?1≤0”,故B 错误;

已知实数a ,b ,由a >b ,不一定有a 2>b 2,反之由a 2>b 2,不一定有a >b ,则“a >b ”是“a 2>b 2”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C 错误;

设m ,n 是两条直线,α,β是空间中两个平面,若m ?α,n ?β,m ⊥n ,则α与β相交或α?//?β,故D 错误.

12. 设函数f(x)=e x +x ?2,g(x)=lnx +x 2?3.若实数a ,b 满足f(a)=0,g(b)=0,则( )

A.g(a)<0

B.f(b)<0

C.0

D.f(b)

【考点】

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 【解析】

先判断函数f(x),g(x)在R 上的单调性,再利用f(a)=0,g(b)=0判断a ,b 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

①由于y =e x 及y =x ?2关于x 是单调递增函数,∴ 函数f(x)=e x +x ?2在R 上单调递增,

分别作出y =e x ,y =2?x 的图象,∵ f(0)=1+0?2<0,f(1)=e ?1>0,f(a)=0,∴ 0

同理g(x)=lnx +x 2?3在R +上单调递增,g(1)=ln1+1?3=?2<0,g(√3)=ln √3+(√3)2?3=1

2ln3>0,g(b)=0,∴ 1

∴ g(a)=lna +a 2?3f(1)=e +1?2=e ?1>(0) ∴ g(a)<0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若向量a →,b →

满足|a →|=√3,|b →

|=2,a →⊥(a →

?b →

),则a →

与b →

的夹角为________.

【答案】 π6

【考点】

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解析】

根据a →⊥(a →?b →

)即可得出a →?(a →?b →

)=0,从而可求出a →

?b →

=3,这样根据向量夹角的

余弦公式即可求出cos

>=√32,根据向量夹角的范围即可求出夹角.

【解答】

∵ |a →|=√3,|b →

|=2,a →⊥(a →?b →

), ∴ a →?(a →?b →

)=a →2?a →?b →

=3?a →?b →

=0,

∴ a →?b →

=3, ∴ cos

>=

a →?b

|a →||b →

|

=2

3

=√3

2

, 又0≤≤π, ∴ a →

与b →

的夹角为π

6.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为S n ,且a 1+a 5=?14,S 9=?27,则使得S n 取最小值时的n =________. 【答案】 6

【考点】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解析】

由题意,可根据a 1+a 5=?14,S 9=?27解出数列的公差,从而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所有负项的个数,即可得出S n 取最小值时,n 所取的值. 【解答】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是d , ∵ a 1+a 5=?14,S 9=?27,

∴ 2a 1+4d =?14,即a 1+2d =?7,① S 9=

9(a 1+a 9)

2=9(a 1+4d)=?27,即a 1+4d =?3,②

联立①②得到:a 1=?11,d =2. 故有a n =a 1+(n ?1)d =2n ?13. 令a n ≤0,可解得n ≤

132

,由此知,数列的前6项为负项.

故S n 取最小值时,n 等于6.

已知三点O(0,?0),A(?2,?1),B(2,?1),曲线C 上任意一点M(x,?y),满足|MA →

+MB →

|=OM →

?(OA →

+OB →

)+2,则曲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 2=4y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

【解析】

先由各点坐标求出各向量坐标,代入满足的等式,化简即可得到曲线C的方程.

【解答】

∵点O(0,?0),点A(?2,?1),点B(2,?1),点M(x,?y),

∴MA→=(?2?x,?1?y),MB→=(2?x,1?y),OM→=(x,?y),OA→=(?2,?1),OB→= (2,?1),

∴MA→+MB→=(?2x,?2?2y),OM→?OA→=?2x+y,OM→?OB→=2x+y,

∵满足|MA→+MB→|=OM→?(OA→+OB→)+2,

∴√(?2x)2+(2?2y)2=OM→?OA→+OM→?OB→+2=?2x+y+2x+y+2=2y+2,

即:4x2+(2?2y)2=(2y+2)2,

化简得:x2=4y,

∴曲线C的方程为:x2=4y,

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AB

是以A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48π

【考点】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解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由已知求出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代入表面积公式得答案.

【解答】

如图,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取AB中点F,设其中心为O,

CF=2√3.

由AB=6,得CO=2

3

∵△PAB是以A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F为△PAB的外心,则O为棱锥P?ABC的外接球球心,

则外接球半径R=OC=2√3.

∴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2√3)2=48π.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

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

考题:共60分.

为更好地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南方某市劳动保障部门调查了2018年下半年该

市100名农民工(其中技术工、非技术工各50名)的月工资,得到这100名农民工的月

工资均在[25,?55](百元)内,且月工资收入在[45,?50)(百元)内的人数为15,并根

据调查结果画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n的值;

(2)已知这100名农民工中月工资高于平均数的技术工有31名,非技术工有19名.①完成如下所示2×2列联表

②则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是不是技术工与月工资是否高于平均数有关系?

参考公式及数据:K2=n(ad?bc)2

,其中n=a+b+c+d.

(a+b)(c+d)(a+c)(b+d)

【答案】

∵月工资收入在[45,?50)(百元)内的人数为15,

∴月工资收入在[45,?50)(百元)内的频率为:15

=0.15;

100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0.02+0.04+2n+0.01)×5+0.15=1,

解得n=0.05;

①根据题意得到列联表如下;

=5.76<10.828,

②由表中数据,计算K2=100×(19×19?31×31)2

50×50×50×50

∴不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是不是技术工与月工资是否高于平均数有关.

【考点】

独立性检验

【解析】

(1)根据题意,利用频率和为1列方程求出n的值;

(2)①根据题意填写列联表即可;

②由表中数据计算观测值,对照临界值得出结论.

【解答】

∵月工资收入在[45,?50)(百元)内的人数为15,

∴月工资收入在[45,?50)(百元)内的频率为:15

100

=0.15;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0.02+0.04+2n+0.01)×5+0.15=1,

解得n=0.05;

①根据题意得到列联表如下;

②由表中数据,计算K2=100×(19×19?31×31)2

50×50×50×50

=5.76<10.828,

∴不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是不是技术工与月工资是否高于平均数有关.

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若A=π

4,a=3,C=π

3

,求b;

(2)若A=π

3

,a=2,求△ABC的周长的范围.【答案】

∵A=π

4,a=3,C=π

3

∴sinB=sin(π

4+π

3

)=sinπ

4

cosπ

3

+cosπ

4

sinπ

3

=√2+√6

4

∴b

sinB =a

sinA

?b=a

sinA

sinB=3+3√3

2

∵由正弦定理得b

sinB =c

sinC

=a

sinA

=2

sinπ

3

=4√3

3

∴可得b=4√3

3sinB,c=4√3

3

sinC,

∴b+c=4√3

3sinB+4√3

3

sinC=4√3

3

(sinB+sin(B+π

3

))=4(√3

2

sinB+1

2

cosB)=

4sin(B+π

6

),

∵B∈(0,2

3π),B+π

6

∈(π

6

,?5π

6

),可得sin(B+π

6

)∈(1

2

,?1],

∴2

∴△ABC的周长的范围(4,?6].

方法二:∵cosπ

3=b2+c2?a2

2bc

∴1

2=b2+c2?4

2bc

∴bc=(b+c)2?4?2bc,可得:3bc=(b+c)2?4,

∴3bc≤3(b+c

2

)2,

∴(b+c)2≤16?b+c≤4,当且仅当b=c=2时,取“=”号.

∵b+c>2,

∴2

∴△ABC的周长的范围(4,?6].

【考点】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解析】

(1)由已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公式可求sinB的值,进而根据正弦定理可求b的值.

(2)法一:由正弦定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可求b+c=4sin(B+π

6

)的值,结合B的范围,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可求其范围;

法二:由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可求b+c≤4,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b+c>2,进而可得解△ABC的周长的范围.

【解答】

∵A=π

4,a=3,C=π

3

∴sinB=sin(π

4+π

3

)=sinπ

4

cosπ

3

+cosπ

4

sinπ

3

=√2+√6

4

∴b

sinB =a

sinA

?b=a

sinA

sinB=3+3√3

2

∵由正弦定理得b

sinB =c

sinC

=a

sinA

=2

sinπ

3

=4√3

3

∴可得b=4√3

3sinB,c=4√3

3

sinC,

∴b+c=4√3

3sinB+4√3

3

sinC=4√3

3

(sinB+sin(B+π

3

))=4(√3

2

sinB+1

2

cosB)=

4sin(B+π

6

),

∵B∈(0,2

3π),B+π

6

∈(π

6

,?5π

6

),可得sin(B+π

6

)∈(1

2

,?1],

∴2

∴△ABC的周长的范围(4,?6].

方法二:∵cosπ

3=b2+c2?a2

2bc

∴1

2=b2+c2?4

2bc

∴bc=(b+c)2?4?2bc,可得:3bc=(b+c)2?4,

∴3bc≤3(b+c

2

)2,

∴(b+c)2≤16?b+c≤4,当且仅当b=c=2时,取“=”号.∵b+c>2,

∴2

∴△ABC的周长的范围(4,?6].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AA1=2,D为棱CC1的中点,AB1∩A1B=O.(1)证明:C1O?//?平面ABD;

(2)已知AC⊥BC且AC=BC,E为线段A1B上一点,且三棱锥的体积为C?ABE,求

BE

BA1

【答案】

证明:取AB的中点F,连接OF,DF.

∵侧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

∴O为AB1的中点,

∴四边形OFDC1为平行四边形,则C1O?//?DF,

∵C1O平面ABD,DF?平面ABD,

∴C1O?//?平面ABD.

设E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则V C?ABE=V E?ABC=?

3×1

2

×2×2=2

3

∴?=1,

∴E与O重合,

∴BE

BA1=1

2

【考点】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计算

直线与平面平行

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解析】

(1)取AB的中点F,连接OF,DF.证明四边形OFDC1为平行四边形,推出C1O?//?DF,

然后证明C1O?//?平面ABD.

(2)设E到平面ABC的距离为?,通过V C?ABE=V E?ABC=?

3×1

2

×2×2=2

3

,转化求解

即可.

【解答】

证明:取AB的中点F,连接OF,DF.

∵侧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

∴O为AB1的中点,

∴四边形OFDC1为平行四边形,则C1O?//?DF,∵C1O平面ABD,DF?平面ABD,

∴C1O?//?平面ABD.

设E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则V C?ABE=V E?ABC=?

3×1

2

×2×2=2

3

∴?=1,

∴E与O重合,

∴BE

BA1=1

2

已知函数g(x)=1

sinθ?x +lnx在[1,?+∞)上为增函数,且θ∈(0,?π),f(x)=mx?m?1

x

?

lnx,(其中m>0).

(1)求θ的值;

(2)设函数F(x)=f(x)?g(x),若F(x)在(0,?2)上有两个极值点,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

由题意,g′(x)=?1

sinθ?x2+1

x

≥0在[1,?+∞)上恒成立,

即sinθ?x?1

sinθ?x2

≥0.∵θ∈(0,?π),∴sinθ>0.故sinθ?x?1≥0在[1,?+∞)上恒成立,

∴sinθ≥(1

x

)max=1,

又sinθ≤1,

只有sinθ=1.

结合θ∈(0,?π),

得θ=π

2

由(1)得F(x)=mx ?m x

?21nx .

∴ F ′(x)=

mx 2?2x+m

x 2

令?(x)=mx 2?2x +m ,

由题意?(x)在(0,?2)上有两个不相等的零点, ∴ { m >0

△>0

0<1

m <2?(0)>0?(2)>0 ,即{ m >04?4m 2>00<1m

<24m ?4+m >0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5

4,1).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解析】

(1)g ′(x)=?1sinθ?x 2+1x ≥0在[1,?+∞)上恒成立,sinθ≥(1

x )max =1,又sinθ≤1,只有sinθ=1.结合θ∈(0,?π),可以得到θ的值. (2)由(1)得F(x)=mx ?

m x

?21nx .F ′(x)=mx

2?2x+m

x ,令?(x)=mx 2?2x +m ,

由题意?(x)在(0,?2)上有两个不相等的零点,所以{

m >0△>00<1

m <2?(0)>0?(2)>0 ,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由题意,g ′(x)=?1

sinθ?x +1

x ≥0在[1,?+∞)上恒成立, 即

sinθ?x?1sinθ?x 2

≥0.∵ θ∈(0,?π),∴ sinθ>0.

故sinθ?x ?1≥0在[1,?+∞)上恒成立, ∴ sinθ≥(1

x )max =1, 又sinθ≤1, 只有sinθ=1. 结合θ∈(0,?π), 得θ=π

2.

由(1)得F(x)=mx ?m x

?21nx .

∴ F ′

(x)=

mx 2?2x+m

x 2

令?(x)=mx 2?2x +m ,

由题意?(x)在(0,?2)上有两个不相等的零点,

∴ { m >0

△>0

0<1

m <2?(0)>0?(2)>0 ,即{ m >04?4m 2>00<1m

<24m ?4+m >0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5

4,1).

已知P(?3,?0),椭圆C:

x 2

a 2

+y 2

b 2=1(a >b >0)的离心率为1

2,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长度的最大值为4.

(1)求C 的方程;

(2)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M ,当直线l 变化(l 不与x 轴重合)时,若|PA|

|PB|=|MA|

|MB|,求点M 的坐标. 【答案】

椭圆C:x 2

a 2+y 2

b

2=1(a >b >0)的离心率为1

2,

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长度的最大值为4.可得2a =4,所以a =2,c =1,则b =

√3,

所以C 的方程为

x 24

+

y 23

=1.

设A(x 1,?y 1),B(x 2,?y 2),l 的方程为x =ky +m ,

代入椭圆方程并整理得(3k 2+4)y 2+6kmy +3m 2?12=0, △=(6km)2?4(3k 2+4)(3m 2?12)>0 解得m 2<3k 2+4,y 1+y 2=?6km 3k 2+4,y 1y 2=3m 2?123k 2+4

因为|MA||PB|=|MB||PA|即|PA||PB|=|MA|

|MB|,

由角平分定理或正弦定理,即可得到∠MPA =∠MPB , 即∠OPA =∠OPB ,所以k PA =?k PB ,即k PA +k PB =0, 又k PA +k PB =y 1

x

1

+3

+y 2

x 2+3

=0,

所以y(x 2+3)+y 2(x 1+3)=0, 即2k

3m 2?123k 2+4

?

6km 3k 2+4

(m +3)=

?6k(4+3m)3k 2+4

=0,

所以?6k(4+3m)=0,因为k 为变量,所以m =?4

3, 所以点M 的坐标为(?4

3,0).

【考点】 椭圆的应用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

(1)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 ,结合离心率求出c ,然后求解b ,得到椭圆方程.

(2)设A(x 1,?y 1),B(x 2,?y 2),l 的方程为x =ky +m ,代入椭圆方程,利用判别式以及

韦达定理,通过|PA|

|PB|=|MA|

|MB|,由角平分定理或正弦定理,得到k PA =?k PB ,即k PA +k PB =0,然后求解m ,推出直线系结果的定点即可. 【解答】

椭圆C:x 2

a +y 2

b

=1(a >b >0)的离心率为1

2,

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长度的最大值为4.可得2a =4,所以a =2,c =1,则b =

√3,

所以C 的方程为

x 24

+

y 23

=1.

设A(x 1,?y 1),B(x 2,?y 2),l 的方程为x =ky +m ,

代入椭圆方程并整理得(3k 2+4)y 2+6kmy +3m 2?12=0, △=(6km)2?4(3k 2+4)(3m 2?12)>0 解得m 2<3k 2+4,y 1+y 2=?6km 3k 2+4,y 1y 2=3m 2?123k 2+4

因为|MA||PB|=|MB||PA|即|PA||PB|=|MA|

|MB|,

由角平分定理或正弦定理,即可得到∠MPA =∠MPB , 即∠OPA =∠OPB ,所以k PA =?k PB ,即k PA +k PB =0, 又k PA +k PB =y 1

x

1

+3

+y 2

x 2+3

=0,

所以y(x 2+3)+y 2(x 1+3)=0, 即2k

3m 2?123k 2+4

?6km 3k 2+4(m +3)=

?6k(4+3m)3k 2+4

=0,

所以?6k(4+3m)=0,因为k 为变量,所以m =?4

3, 所以点M 的坐标为(?4

3,0).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射线l:θ=π

6与圆C:ρ=2交于点A ,椭圆Γ的方程为:ρ2=3

1+2sin 2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标系xOy . (1)求点A 的直角坐标和椭圆Γ的参数方程;

(2)若B 为椭圆Γ的下顶点,M 为椭圆Γ上任意一点,求AB →

?AM →

的最大值. 【答案】

射线l:θ=π

6与圆C:ρ=2交于点A(2,π

6), 点A 的直角坐标(√3,1);

椭圆Γ的方程为ρ2=3

1+2sin 2θ,直角坐标方程为x 23

+y 2=1,

参数方程为{x =√3cosθy =sinθ (θ

为参数).

设M(√3cosθ,sinθ),

∵ B(0,??1),

∴ AB →

=(?√3,?2),AM →

=(√3cosθ?√3,sinθ?1),

∴ AB →

?AM →

=?3cosθ+3?2(sinθ?1)=√13sin(θ+φ)+5,其中sinφ=?3√13

13

,cosφ=?

2√13

13

, ∴ 当sin(θ+φ)=1时,AB →

?AM →

的最大值为√13+5.

【考点】

圆的极坐标方程 【解析】

(1)直接由射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联立即可求出点A 的极坐标,再转化为直角坐标;要求椭圆的参数方程,需要先将椭圆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可设点M 的参数坐标,转化为三角函数求最值 【解答】

射线l:θ=π

6与圆C:ρ=2交于点A(2,π

6), 点A 的直角坐标(√3,1);

椭圆Γ的方程为ρ2=3

1+2sin 2θ,直角坐标方程为x 23

+y 2=1,

参数方程为{x =√3cosθy =sinθ (θ

为参数).

设M(√3cosθ,sinθ), ∵ B(0,??1),

∴ AB →

=(?√3,?2),AM →=(√3cosθ?√3,sinθ?1),

∴ AB →

?AM →=?3cosθ+3?2(sinθ?1)=√13sin(θ+φ)+5,其中sinφ=?3√1313

cosφ=?

2√13

13

, ∴ 当sin(θ+φ)=1时,AB →

?AM →

的最大值为√13+5.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a >0,b >0,a 3+b 3=2.证明: (1)(a +b)(a 5+b 5)≥4;

(2)a +b ≤2. 【答案】 证明:(1)(a +b)(a 5+b 5)=a 6+ab 5+a 5b +b 6=(a 3+b 3)2?2a 3b 3+ab(a 4+b 4)

=4+ab(a 2?b 2)2≥4.

(2)因为(a +b)3=a 3+3a 2b +3ab 2+b 3 =2+3ab(a +b) ≤2+3(a +b)2

4

(a +b)

=2+3(a+b)3

4

所以(a+b)3≤8,因此a+b≤2.

【考点】

不等式的证明

【解析】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证明.

【解答】

证明:(1)(a+b)(a5+b5)=a6+ab5+a5b+b6=(a3+b3)2?2a3b3+ab(a4+ b4)

=4+ab(a2?b2)2≥4.

(2)因为(a+b)3=a3+3a2b+3ab2+b3

=2+3ab(a+b)

≤2+3(a+b)2

4

(a+b)

=2+3(a+b)3

4

所以(a+b)3≤8,因此a+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