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含义及要求
实事求是的含义及要求
实事求是是指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客观、科学、准确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实事求是的含义和要求如下:
1. 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脱离实际,不夸大事实,也不缩小事实。
2. 客观、科学、准确:实事求是要求我们采用客观、科学、准确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
3. 实事求是是一种态度:实事求是不仅是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态度。
它要求我们对待事物问题时,保持客观、科学、准确的判断和态度,不偏不倚地看待问题。
4. 注重实际问题:实事求是不仅要研究实际问题,更要以实际问题为基础,提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5. 持续改进: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和工作,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在商业、管理、科学研究等领域,实事求是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在商业中,实事求是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实际可行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在管理中,实事求是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制定更为合理的管理策略;在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找到更为准确的研究数据和实验结果。
拓展:
实事求是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客观、科学、准确的标准看待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事求是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
社会发展的变化,把握时代的机遇,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发展。
名词解释实事求是的意思
实事求是(拼音:shíshìqiúshì)解释: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现多用以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
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定语、宾语、状语。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实事求是”。
典故:西汉刘德,身为汉景帝十四个儿子当中的一个,为栗姬所生,被封为河间王(封地在河间,今河北河间一带),死后被称为“河间献王”。
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
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
这时,河间王刘德应时而起,“于灰尽之余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
刘德为王26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漩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
他从民间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著作。
秦始皇焚书以后,古书较少,刘德爱书好学,人们便把祖先传下来的古书,奉献给他。
对于收集到的书,都认真作了研究和整理,做学问时一丝不苟,脚踏实地。
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得人们的好评。
很多学者都愿和他一起研究学问。
甚至皇帝和官府中的学者,对他的学识,对他的治学态度都很佩服。
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大批的正本古籍,对于当时书典十分匮乏的汉朝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史载刘德多次车载《诗》、《书》等古籍应诏入朝,汉武帝刘彻看到刘德带来这么多书,十分高兴,每次都要举行隆重的接书仪式。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专门为他写了传记。
传记中对刘德的研究精神作了高度的评价,赞扬刘德钻研古代学问,对古代文化研究十分认真,从确切的事实根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为皇帝的儿子,能如此虚心好学,实属罕见,其传首就评价刘德治学“实事求是”。
寓意:世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规律,如果想了解鱼的习性,却满心欢喜选择乘上飞机到空中去观察,那是不可能的。
谈谈实事求是
谈谈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
实事求是中的“是”有科学、真理与理想的三重内涵。
我们探索、研究、追求的“是”,一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这是科学的范畴;二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关系应该是什么,公平、正义、合理指的究竟是什么。
这是真理的范畴;三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可能是什么,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什么。
这是理想的范畴。
大家知道,自邓小平同志发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来,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为什么今天还特别强调“必须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呢?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是关系我们党的生死存亡的思想路线。
我们党80年的历史证明: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成败。
思想路线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经常讲、反复讲,始终不渝地坚持,从而才能不断取得改革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呢?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
一、要实事求是,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如何理解实事求是与创新精神的关系,是人们在实践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概括革命实践经验时说过,要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这也就是说一切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谈到什么叫理论联系实际时他还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进一步地从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名词解释 实事求是
名词解释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指对事物本质的真实认识和正确处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事求是强调客观性。
它要求我们客观地对待和分析问题,摆脱主观偏见和个人情感的影响,以真实的事实为依据进行判断和决策。
其次,实事求是强调科学性。
它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即用实践的观点和认识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手段,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实事求是强调实践性。
它要求我们从实践中获取真知,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在实践中验证和修正我们的认识,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经验,以实际行动来检验真理的正确性。
第四,实事求是强调求真务实。
它要求我们不追求虚幻的理论和空洞的口号,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具体的问题和实际的效果,注重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实事求是是我们正确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采取有效的行动。
在政治领域,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根据社会实际和人民的实际需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避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统一。
在经济领域,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扩张的错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文化领域,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根据人民的文化需求和价值取向,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避免僵化和虚夸的艺术作品,实现艺术创新和群众审美的统一。
总之,实事求是是一种理性思维和科学态度,是我们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重要方法。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什么是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意思: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实事求是近义词
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反义词
有名无实、徒有虚名
实事求是出处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实事求是成语故事
汉景帝时期,河间王刘德特别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述,他读儒学时总是根据实例求证真相。
他从民间得到好书后,亲自抄写一份给原主,同时还赠以金银。
因此很多人慕名给他送书。
长此以往,他的藏书比朝廷的存书还多。
实事求是造句
1、者多,知道他是共产党者少,因此,跟他有过工作关系的人,有实事求是地说明事实
2、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全面了解干部,公正评价干部,准确推荐干部,合理使用干部。
3、原来鲁迅先生的卖金牌,并非随随便便,只凭一时的意气,而是实事求是,经过仔细的考虑的
4、“实事求是”是检验的唯一标准;“一心为民”是检验的服务宗旨。
5、大家喊我小丑马我高兴,实事求是嘛。
毛概实事求是名词解释
毛概实事求是名词解释实事求是是指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实际、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和实际规律办事,不偏离实际,不脱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思想方法论。
实事求是的意义实事求是的核心理念是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它强调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关注实践与经验的紧密结合,以及科学与实践相一致。
在实践中,党的领导人要具有实事求是精神,能够准确地把握实际,清醒地认识自己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事求是还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善于总结,形成科学的认识和方法论,推动社会变革。
实事求是的源起实事求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被广泛运用于治国、养民、修身的实践中。
而在现代中国,实事求是则被列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20世纪初,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共产主义先驱者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求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按照客观实际办事,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2. 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实事求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实际情况,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我们的认识。
3.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实事求是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的斗争,只有善于把握事物内部的矛盾,才能正确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
4.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实事求是还强调与时俱进的原则,意味着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时代要求调整我们的认识和方法。
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实事求是的意义和作用实事求是的核心价值体现在解决问题上。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高考政治实事求是知识点
高考政治实事求是知识点
1. 含义:“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2. 地位:“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3. 要求:“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 意义:“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5. 方法论:“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在高考政治中,“实事求是”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其含义、地位、要求、意义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并能够运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什么是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拼音:shíshìqiúshì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事例:总结经验要~,不可弄虚做假。
实事求是中的“是”有科学、真理与理想的三重内涵。
我们探索、研究、追求的“是”,一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这是科举的范畴。
二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关系应该是什么,公平、正义、合理指的究竟是什么。
这是真理的范畴。
三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可能是什么,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什么。
这是理想的范畴。
司法实践中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积极预防犯罪”,体现的就是这三重内涵。
后果: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
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
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主要死因为饿死。
一部分学者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贝克尔(Jasper Becker)——一名长期观察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在他的《饿鬼:中国的秘密饥荒》一书中说,大部份对大跃进的批评来自于“在香港观察中国的”国外评论家。
而当时有在国内生活过的外国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这也是1950年代至19 60年代间关于大跃进的争议的主要来源。
杜波斯(W.E.B. DuBois 1959年,著有《中国》一文)大跃进时期到访过中国。
“浮夸风”作为“大跃进运动”的症结之一,首先在当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就是大量农民的饿死。
另一方面其影响甚远,大跃进之后的几十年甚至直至现在,在大陆社会主要体现在政界,为了追求政绩,不少党政领导特别是有些主要领导,仍旧使用虚报数据,如财政收入、GDP总量、国民收入,甚至计划生育玩数字游戏。
实事求是的名词解释
实事求是的名词解释实事求是是一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
实事求是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种观念,指的是按照实际情况,以实际的事实为依据,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实事指的是真实的事。
要实事求是,就是要把事情看作是怎样的实质、本质和实情。
不虚构、不美化、不夸大,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真相。
实事求是强调客观性,强调真实的反映。
求是指的是追求真理。
要实事求是,就是要把真话和假话区别开来,不自欺欺人,不虚伪,追求真理。
求真是指在客观实践中反复验证,不断地去改正错误,寻求真理,摆脱迷信、主观偏见和狭隘的眼光。
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在实践中,要从实践出发,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不附和形式主义,不虚假的掩盖问题。
只有真实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办法。
实事求是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和思考。
在判断和决策中,要通过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深入调查研究,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
不盲从、不主观片面地看问题,不带有任何个人偏见和利益的判断。
实事求是是一种正确的行为准则。
在行为上要实事求是,就是要按照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要求去行动,不虚假,不虚伪,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要按照实际情况取得好的成绩和效果。
实事求是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态度。
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不相信虚假的宣传和夸大的言辞。
要主动地去争取并努力地去实现实事求是的目标。
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是现代社会和世界的共同价值观之一,对于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
实事求是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是解决问题和决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科学发展的基石。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够实现真理和成就事业。
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词源及运用“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题,最早出现在班固写的《汉书·河间献王德传》中。
班固在《汉书》里赞河间献王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
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唐】颜师古作《汉书注》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实事求是,是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学者治学办学的指南,它强调做学问必须以真实的材料为依据,从其中得出真实的结论来。
在近代,梁启超将“实事求是”写进了《京师大学堂章程》之中:“本学堂以实事求是为主”岳麓书院的讲学堂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幅楹联: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实事求是据考证,这是1915年利用这个书院开办的湖南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的学监宾步程的手笔。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党在初创时期,并没有提出思想路线问题。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逐渐提出了解决思想路线的任务,自觉地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
(1)为了加强红四军的思想政治建设,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一封信中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在这封信中,毛泽东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
”那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
——(见《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74页)(2)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调查工作》(1961年毛泽东将题目改为《关于调查工作》;1964年出《毛泽东著作选读》时,毛泽东又将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个重要命题,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最早出自《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根据实证求索真理。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理解,“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并探索其规律性。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这是邓小平的见解,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它不但是一个思想原则问题、路线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必须身体力行的追求。
实事求是重在真,贵在实。
有的同志工作指导思想不端正,好说假话空话,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如同风过树梢,一吹就散;有的学习外国外地经验不顾实情,生搬硬套,照搬照抄,简单复制;有的好大喜功,费尽心思“演戏”,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充分肯定,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有的为制造业绩绞尽脑汁,造假指标、搞假统计、报假数字。
所有这些,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真正内涵,然而这四个字已成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一直大力倡导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社会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与此相适应,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规律和人类实践的规律的认识,也是不断地发展、上升和深化的。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八十多年的历史就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
正是由于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规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才使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大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伟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也只有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的党和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实事求是 名词解释
实事求是名词解释实事求是(shishiqishi)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如下解释:“指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这个成语来源于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写的一篇文章《答司马谏议书》。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说:“实事”是“天下之公理也”,“求是”是“人间之公理也”,他以“公理”与“公理”的关系为喻,深刻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实事”与“求是”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事物的本身性质去研究探讨事物的道理。
王船山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适情适理,谓之实事。
”明李贽《焚书·杂述·实用第三》:“盖圣人教人为善,而不过此是非两字,只就实事讲求,不在虚言相高。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凡属正确的结论,都是从实际事实中得出来的;凡属错误的结论,都是从虚假的、不合实际的理论推导出来的。
”“实事求是”的提法是在1943年2月5日至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的。
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方针。
1945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方针,提出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正确的意见,以形成决议或决定。
这个方针和原则,后来成为党制定政策的根本依据,贯穿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并不等于“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是指否认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存在,认为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事求是”则是指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从事物的固有联系及其内部矛盾出发,去研究和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实事求是的内容
实事求是一、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求是是指在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不抱有片面的观点,不背离事物的本质,追求真实准确的认识和处理,不以主观臆断代替客观事实,不以个人意愿替代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也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要求。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1. 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矛盾的统一体。
实事求是的观点强调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能脱离实际。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还源于实践论,实践是认识和变革客观世界的基础。
实事求是强调通过实践来验证和修正理论观点,始终保持实践的基础性地位。
三、实事求是的理论指导1. 科学研究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在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是一个基本原则。
科学家要凭借客观事实,精确观察现象,收集有效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够取得科学研究的成果。
2. 经济建设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在经济建设中,实事求是的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决策制定方案,不能空谈误国。
只有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经济的发展。
3. 治国理政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在治国理政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客观地看待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四、实事求是的作用与意义1. 促进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可以促进科学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对客观事实的真实记录和观察,可以得出真实准确的结论。
实事求是使科学家能够抛弃主观臆断,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推动科学的进步。
2.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实事求是的原则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实事求是的思想让决策者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政策。
3. 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实事求是的思想有助于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名词解释 实事求是
名词解释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处事态度,指的
是客观地看待事物,不带个人偏见和偏执,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和决策。
它强调的是以事实为依据,以真实为准绳,避免主观臆断和猜测,努力做到公正、公平。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上》:“论降而矣,求实而隽。
”意为要降服于实情,寻求真实的道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实事求是常被视为一种理念和价值观,被认为是做事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的核心是“实事”,即以事实为依据和判断的标准。
它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收集事实,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确保决策和判断的准确性。
实事求是强调真实、客观和科学,避免片面和主观的偏见。
实事求是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处事态度。
它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要坦诚正直地面对现实,不回避不逃避,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
同时,实事求是提醒人们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事物,不受个人情绪或利益的干扰,以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为出发点。
实事求是的意义重大。
在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是推动知识进步、提高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在管理决策中,实事求是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正确的判别,避免盲目决策和错误判断。
在社会交往中,实事求是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公平的关系,推动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总之,实事求是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和处事态度,强调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坚持真实、客观和科学的原则,旨在推动知识进步,提高决策质量,维护公正和公平。
实事求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
•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 。 的观点和方法论。 的观点和方法论。实事求是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集中概括,同样也 物主义的集中概括, 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 论基础, 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和独立 自主则不仅体现着实事求是 的根本要求和实质, 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反过来 也对实事求是起着很大的制 约作用 • 。 3: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 : 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 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基 础。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 精髓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
来源: 来源: 《河间献王传》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 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务得事实,每求真事也。”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 实际;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 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1941年5月,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 “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作了科学解释,指出: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
(二)实事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中 例一, 例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胜利说。 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胜利说。 列宁:一国胜利说。 列宁:一国胜利说。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根据之一:特殊国情; 根据之一:特殊国情; 根据之二:敌人强大,占据城市; 根据之二:敌人强大,占据城市; 根据之三: 根据之三: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 。
例二, 例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 平赎买理论 根据之一: 根据之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 根据之二: 根据之二: 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国 计民生的一面,发展经济。 计民生的一面,发展经济。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简述实事求是的内涵
简述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路线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
实事求是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事求是强调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不以主观臆断或理论假设来决策或行动。
在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时,要以真实的事实和数据为基础,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证分析来得出结论。
只有真实客观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其次,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检验和验证。
实事求是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能确定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实事求是要求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试错和改进,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方法和措施,以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第三,实事求是强调不偏不倚、不偏离实际情况。
无论在思想和行动中,都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既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行动,也不能墨守成规、僵化不变。
实事求是要求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各种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差异,因地制宜地进行决策和实施,确保政策和行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实事求是强调正确对待问题和错误。
实事求是要求正视问题、承认错误,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它要求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客观的眼光看待问题,并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求解决
问题的办法和路径。
总之,实事求是是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思维方式,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只有在实事求是的指导下,我们才能科学决策、科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意义。
毛泽东“实事求是”哲学思想中的唯物史观,邓小平对“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痕迹。
深入挖掘和领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实事求是”1.1 “实事求是”命题渊源及演绎“实事求是”一词最早源于东汉《汉书·河间献王传》,唐朝训诂学家注之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也就是对所获得的古代典籍、文物或文献,客观地予以辨别真假对错是非,即一种严谨求真的考据(学)态度,这是实事求是古语的原初含义。
可见,“实事求是”在中国古时候就体现出了人的一种精神理念和可贵的价值观。
实际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做人的指导方法和基本态度在中国传统哲学尤其儒家哲学就已经开始重视起来了。
在明末清初有一批思想家,比如王夫之等人,曾极力提倡要有“实事求是”的学风,这是一种好的治学精神。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他对“实事求是”这一诠释是与时俱进的,具有全面、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他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坚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提出了“解放思想”的论断,面对新情况、新问題,既要实事求是,也要解放思想,坚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列主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密不可分,解放思想是实现实事求是的突破口。
把实事求是定位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这样实事求是这个词汇就被提升为代表整个马克思主义原理凝结中共治国智慧的符号。
实事求是
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最早在正式场合阐述这一 重要观点,是在1962年。在讨论到包 产到户问题时,邓小平明确地表示了 支持态度。他说:“恢复农业,群众 相当多的提出分田。陈云同志作了调 查,讲了些道理,意见是好的……现 在是,所有形式中,农业是单干搞得 好。不管白猫黑猫,在过渡时期,哪 一种方法有利于恢复农业,就用哪一 种方法……总之,要实事求是,不千 篇一律。”
学习实事求是
大学生人生发展
坚 持提 进早把 行规握寻 到划学找 底职习实 业要践 坚是 持关 键
大学生如何实现实事求是源自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学习正确对待考试
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正确对待就业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 们应该少一些虚荣,多一 些务实;少一些妄想,多 一些理性,我们更应该从 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 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 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 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 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 相对照
小组成员:沈欣妤 曹佳华 丁 娟 费 月
目录
实事求是基本内容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实事求是
大学生人生发展
大学生如何实现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 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基本内容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 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事求是是什么意思
实事求是是什么意思
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严格按照客观现实思考或办事,我们对待问题应该实事求是。
本谓弄清事实,求得正确的结论。
后多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二》:“其所以振刷综理者,皆未尝少越于旧法之外,惟其实事求是,而不采虚声。
”清叶名沣《桥西杂记·赵瓯北汪龙庄考史之法》:“二君於学,皆能实事求是,可为考史之法矣。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九:“我觉得,总经理过分谦虚了。
我们对待问题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客气才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事求是一、充分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如何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
所以,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决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
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现在,在我们党内,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状况总体是好的。
各级党组织自觉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工作,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
广大党员和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展示了共产党人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形象。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
比如,有的常年坐在办公室,很少下基层,很少接触群众,对下情若明若暗,接“地气”不够;有的一切从本本出发,唯上、唯书、不唯实;有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思想和工作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至蛮干、瞎干;有的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弄虚造假;有的怕担风险,明哲保身,明知是错的,却听之任之,不批评制止;有的不喜欢听真话、实话,不愿意修正错误、择善而从。
凡此种种,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虽然不是主流,但如果不重视、不警惕、不纠正,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
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
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自觉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
二、真正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
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搞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搞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中的“实事”,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
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们现在的基本国情,主要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底子薄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要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奋斗历程。
始终牢记和准确把握这个基本国情非常重要。
我们还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变化。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人力资源丰富,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但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少;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社会创造活力普遍增强,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还不少,等等。
)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要全面地看,辩证地分析。
既要充分看到这些年来我国发展成绩巨大,有利条件不断增多,这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又要清醒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继续前进还面临不少制约和障碍。
列宁说过,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这种全面性的要求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要求。
因而,它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最基本要求。
增强忧患意识,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不是消极泄气,而是要避免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发展问题要始终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
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
我们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相辅相成、在本质要求上完全统一的。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实践基础。
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我们要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这样,我们的工作,党和人民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三、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领导责任,始终贯彻执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领导工作全过程,自觉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
领导干部一定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领导干部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牢牢掌握认识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的思想武器。
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借鉴历史经验和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
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
要做到实事求是,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必须有公而忘私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
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了人民利益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做到实事求是。
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我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
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讲实情,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地把我们的事业和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
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实事求是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前进中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矛盾和问题。
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在深入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这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如果没有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系列的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第一,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为此,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也要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即:要用全面性的观点看问题,了解事实的全面情况,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不能以个别代替整体,以片面代替全面,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入研究客观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深入实际,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解放思想有机统一起来.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二项基本内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具体地来说,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实质性的一方面,就是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理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三项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本质性力量和自觉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基于实践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坚持了马列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