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四大吝啬鬼形象简介

剧作开场就描写了阿巴贡鬼鬼祟祟地把别人刚归还他的1万埃居埋藏在花园里,深怕有人知晓,忧心忡忡地上场了。
他一眼看见佣人拉弗莱斯站在那里,就疑窦丛生,赶他、揍他,并搜查了他的双手、裤子和衣袋,惟恐他是探子。
拉弗莱斯走后,阿巴贡在自言自语中泄露了埋藏1万埃居的秘密,因而看见儿子克雷央特和女儿爱丽丝之后就说谎装假,百般掩盖。
这个吝啬鬼还是个刻薄精明的高利贷者。
他鼓励儿子“把赢来的钱放出去图个合理的利息,早晚还可以把本收回来。
”当他看到儿子身上的丝带,头上的假发时,估计这两项至少值20个比斯托时就教导儿子说:“20个比斯托,就按十二分之一放出去生利的话,一年就可以得到18个利物儿6个索儿8个德涅。
”这个嗜财如命的家伙就这样登场了。
这些都表现了阿巴贡对于钱财的吝啬,多自己的儿女也是一毛不拔,金钱的冲突最为突出的是在儿子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借高利贷,而最后发现高利贷者正是他的父亲,他们父子明白这笔债务关系时,矛盾已处于白炽化了。
在借贷中,作者更是极力地表现高利贷者的无情和吝啬,阿巴贡的儿子通过西蒙师傅借15000法朗的高利贷。
放债人的条件十分苛刻。
起先他假惺惺地说:“为求良心上没有丝毫负担起见,情愿只收5厘利息。
”但又接着说,自己手头并无款,需要转借,利息是2分。
这样转弯抹角的结果,利息高达2分5厘。
他还丧尽天良地声明,只付1万2千法郎的现款,其余的用衣服、什物、首饰折付。
其实这折付部分充其量只值600法郎。
作者刻画阿巴贡的吝啬形象还通过一些细节来表现,像阿巴贡招待贵客晚饭的一场戏滑稽可笑。
他命令佣人管好酒,不许磕碰一点,如有损伤,工钱扣除。
嘱咐女儿爱丽丝注意席上撤下的东西,留神别叫糟蹋了。
要求仆人不能轻易给客人倒酒。
客人第一次要酒的时候别理睬,要多等一等,千万不能忘记大量掺水。
千叮万嘱厨师:“得预备一些人家不太爱吃,可一吃就饱的东西。
”这些细节的描写构成戏剧的喜剧因素,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因素才使得阿巴贡这个吝啬鬼的形象更加鲜明。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篇一: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摘要世界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泼留希金的迂腐。
关键词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一、葛朗台:资产阶级典型的吝啬鬼,爱财如命,吝啬,贪婪。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最明显的是金钱的需求,由此金钱成了社会中人人追求的物质,产生了极为腐败的金钱观。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崇拜金钱中成长起来的重要人物,而他的女儿欧也妮,则是在金钱下的牺牲品。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
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葛朗台的形象便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
也体现了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法国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胜利的历史过程,抨击了资产阶级金钱统治的罪恶。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人民群众抱有一定的同情,但对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始终未能抛开幻想。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
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资本主义者为了金钱不折手段的掠夺,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完整word版)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摘要世界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泼留希金的迂腐。
关键词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一、葛朗台:资产阶级典型的吝啬鬼,爱财如命,吝啬,贪婪。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最明显的是金钱的需求,由此金钱成了社会中人人追求的物质,产生了极为腐败的金钱观。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崇拜金钱中成长起来的重要人物,而他的女儿欧也妮,则是在金钱下的牺牲品。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
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葛朗台的形象便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
也体现了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法国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胜利的历史过程,抨击了资产阶级金钱统治的罪恶。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人民群众抱有一定的同情,但对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始终未能抛开幻想。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
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资本主义者为了金钱不折手段的掠夺,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而《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最出色的画幅之一暴力进行掠夺”。
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

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7年第35期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准确地说,应该是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
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们是:(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下面,我们从这几部作品中各选出一个片段,看看大师们用雕刻刀对他们的灵魂作了怎样入木三分的刻画。
夏洛克: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作品】《威尼斯商人》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
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典型形象。
他是客居意大利威尼斯的犹太富翁,高利贷资本的代表,一毛不拔的守财奴,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
但是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剧本实际上反映基督教与犹太教、基督教民族与犹太民族之间的矛盾。
夏洛克是从民族的利益出发对安东尼奥发出反攻的。
莎士比亚在这个民族矛盾中没有公正的立场。
【选段】萨莱尼奥(那个犹太人)像发疯似的,样子都变了,在街上一路乱叫乱跳乱喊,“我的女儿!一袋封好的、两袋封好的银钱,给我的女儿偷去了!还有珠宝!两颗宝石,两颗珍贵的宝石,都给我的女儿偷去了!公道啊!把那女孩子找出来!她身边带着宝石,还有银钱。
”夏洛克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那些珠宝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脚下入土安葬,那些银钱都放在她的棺材里!不知道他们的下落吗?哼,我不知道为了寻访他们,又花去了多少钱。
你这你这——损失上再加损失!【赏析】夏洛克是犹太富商。
他靠放债积累了大量的金钱,却丝毫不关心女儿杰西卡的幸福,把她关在家里,免得花销了他的财富。
杰西卡只好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出家庭,和心爱的人到别处去。
世界文坛四大吝啬鬼

世界文坛四大吝啬鬼说起世界文坛四大吝啬鬼,人们会耳熟能详: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和泼溜希金,他们分别出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代表作家莎士比亚和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和《悭吝人》,十八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和饿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和《死魂灵》作为四大吝啬鬼形象,他们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赤裸裸的贪婪和嗜财如命。
夏洛克拥有大量资本,却过着清教徒似的生活;阿巴贡家藏万贯,却拜倒在金钱脚下不能自拔;葛朗台家里堆满金山银山,却将人生当成交易;泼溜希金身为庄园的主人,却象乞丐一样生活着。
作为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吝啬鬼形象,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个性。
夏洛克,一个犹太高利贷者,虽然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歧视,身上有的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旧式高利贷资本家致命的重利贪财、损人利己思想。
他宁愿放弃得道大量金钱的好机会,也要坚持戏约从新兴工商资本家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以发泄“久积的仇很和深刻的反感”,从而达到巩固并发展自己的经济地位进而挤垮对方的阴险目的。
所以,在法庭上,当他以为胜利在握时,就一反谦恭常态,杀气腾腾,公然与众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非将对方置于死地不可。
当矛盾急转直下,复仇的希望破灭,如意算盘落空,他从愿意接受三倍的赔款,到只要三千块本利钱,以至宣布不打这场官司,无一不是从金钱出发。
为了保住眼前利益,他一再退让,不顾什么法律、正义,其贪婪、嫉妒、狡猾、残忍的本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里,曾引用著名的“一磅肉”的故事,说明资本家剥削的残酷。
阿巴贡是早期资产阶级高利贷商人,贪婪好色,恶习缠身,拥有百万家财,一旦儿女伸手要钱便浑身抽搐,吝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如他责备儿子不拿赌博赢来的钱放利;请客时要仆人往酒里掺水,夜里去偷别人喂马的荞麦;逼迫儿子娶富有的寡妇,女儿嫁给年过半百的老头;他虽然年过花甲之年,仍然要娶年轻貌美的姑娘,可又不愿花钱……最后,父子之间不可开交的财产和婚姻关系成为债主与债户以及情敌关系,在要女人还是金钱的选择中,他毫不犹豫地舍弃女人,选择金钱,以便找回他的“命根子”。
外国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

世界文学领域有四大吝啬鬼:一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二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三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四是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
世界四大吝啬鬼的出处——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世界四大吝啬鬼的介绍: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
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
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
阿巴贡是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里的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第二天,葛朗台请来克罗旭吃晚饭。饭 后和克罗旭正式谈判。葛朗台假装口吃, 和克罗旭兜了一阵圈子后,决定由商事裁 判所出面阻止巴黎弟弟旳破产事件,使事 情不了了之。银行家格拉桑为巴结葛朗台, 欣然接受了这件差事,速往巴黎办理。 当 夜11点,欧也妮悄悄地来到查理旳卧房, 发觉床边有查理写给巴黎旳情人阿纳德旳 诀别信,顿时兴奋不已,决定把自己近 6000法郎旳积蓄送给查理。查理在接受这 笔财产时感谢涕零,把装有母亲肖像旳梳 妆匣交托给欧也妮保管。
癖(pǐ)好 执著(zhuó ) 咂摸(zā mo) 面面相觑(qù ) 奄(yǎn)奄一息 恬(tiá n)退隐忍
吝啬(sè ) 诱哄(hǒng) 箍(gū)桶匠 两讫(qì) 骇(hà i)呆了
写出人物旳灵魂 注重细节旳作用
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
却更为分明,再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
葛朗台太太竭力向丈夫求饶,也无济于 事。经过这番折腾,葛朗台太太病倒了, 且病情日渐加重,可葛朗台心硬如铁,只 有相依为命旳母女俩用祈祷来自我抚慰。
葛朗台软禁女儿旳事件不久传开,引 起了公愤。蓬风所长自告历勇要去打官司, 欧也妮谢绝了他们旳好意。公证人克罗旭 告诉葛朗台,假如太太死了,根据法律, 他旳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这句话使葛朗 台异常震惊,为了财产,他决定向女儿屈 服。
葛朗台本是一种箍捅匠,1789年共和 政府索漠标卖教会产业时,他娶了一种有 钱旳木材商旳女儿,于是他把岳父给他旳 400路易往标卖监督官手里一送,买下了 县里最佳旳葡萄园、一座修院和几块分种 田。后来他时来运转,接二连三地得到岳 母、太太旳外公和自己外婆旳三笔遗产, 成为县里"纳税最多"旳人。
至于他财产旳数目,只有替他放债 旳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格拉桑才略知一二。 但是索漠城里旳人都相信他有一种堆满黄金 旳秘库,说他午夜里瞧着累累旳黄金快乐得 不可形容,连他旳眼睛都是黄澄澄旳,染上 了金子旳光彩。葛朗台是种植葡萄旳能手, 他对每年旳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 从没失败过。讲起理财旳本事,葛朗台是只 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把俘虏打 量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旳钱袋,倒 进大堆旳金银。到1823年,他旳财产大约 有五六百万。
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
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
像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
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外国文学史上各具特点的“四大吝啬鬼”

外国文学史上各具特点的“四大吝啬鬼”摘要: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过程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群群像。
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莫里哀喜剧《吝啬鬼》里的阿阿巴贡,果戈理小说《死魂灵灵》里的泼留希金,以及巴尔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台》中的葛朗台,堪称是吝啬啬鬼的典型形象。
夏洛克的凶凶狠,阿巴贡的多疑,泼留希希金的迂腐,葛朗台的狡黠,,各自拥有不同的形象侧重。
构成了他们属于自己的最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本篇篇课程论文从原著出发,比较较外国文学“四大吝啬鬼”的的异同,突出其各自最突出的的特点。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展的进程。
从创作的时间上说说,泼留希金出现最晚,果戈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九世纪四十年代。
但从人物形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
夏洛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者。
阿巴贡第三,他是十七世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的资产者,葛朗台第四,他是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发户。
这四代吝啬鬼,年龄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残忍而阴险之最———夏洛克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人》中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啬鬼形象。
夏洛克是个资产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拿到手里。
”像一切吝啬鬼一一样,贪婪是其共性。
夏洛克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的财富。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在世界文学的长河中,有一些经典的吝啬鬼形象,他们以其极端的吝啬和独特的性格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四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首先要提到的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夏洛克是个犹太富商,他贪婪、冷酷、自私。
在他眼中,金钱高于一切,甚至超越了人性和道德。
他对借款人安东尼奥恨之入骨,不仅仅是因为商业上的竞争,更因为安东尼奥的善良和慷慨与他的吝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安东尼奥无法按时偿还借款时,夏洛克坚持要按照契约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丝毫不顾他人的死活。
他的这种冷酷无情,充分展现了他内心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法国作家莫里哀在《悭吝人》中塑造的阿巴贡,也是吝啬鬼的典型代表。
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他爱财如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他不仅对自己苛刻,对家人也是极度吝啬。
他时刻想着如何节省开支,甚至连家里的食物都要严格控制。
他会为了一点小钱而斤斤计较,不顾及亲情和尊严。
他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他却因为不想花费嫁妆而百般阻挠。
他的吝啬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觉得既可笑又可悲。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更是将吝啬演绎到了极致。
葛朗台是个精明狡猾的箍桶匠,他通过投机生意发家致富。
他对金钱的占有欲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他会半夜里把自己关在密室里,“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
”他的妻子病重时,他关心的不是妻子的病情,而是妻子死后自己的财产。
甚至在女儿欧也妮把自己的金币送给了堂弟后,他对女儿进行了无情的惩罚。
他的一生都被金钱所束缚,最终在对金钱的痴迷中死去。
果戈理的《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地主形象。
他拥有着大片的土地和无数的财产,却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
他的穿着破烂不堪,家里堆满了各种无用的杂物,却舍不得扔掉。
他对农奴极其苛刻,甚至连农奴死了都不放过,还要去骗取他们的户口,以谋取利益。
他的吝啬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完全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和人性。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ppt课件

1819年11月中旬的一天,是欧也妮23 岁的生日。晚饭刚过,克罗旭和格拉桑两 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朗台家,向欧也妮 小姐拜寿。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 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 的望角铁树。葛朗台看在眼里,心里明白, 嘀咕道:"他们都看中我的钱,哼!我的女 儿,休想:我利用这般人替我钓鱼!"正当 他们一起兴致勃勃地玩牌时,传来一阵急 促的敲门声,随进来了一位漂亮的青年, 他就是葛朗台的侄儿,23岁的查理。
4
巴尔扎克简介(1799~1850) 法国小说家.1799年5月20日生于巴黎以南的图尔城, 1850年8月18日卒于巴黎.巴尔扎克的一生,处于19世纪 前半期的50年,经历了拿破仑帝国的战火纷飞的岁月,动 荡 不安的封建复辟王朝,以及以阴谋复辟帝制的路易□波 拿 巴为总统的第二共和国.他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 的一 系列小说,反映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巴尔扎克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附近的乡村去寄养. 上小学 后一直到中学毕业,他始终寄住在宿舍里,没有 能回家过一 段比较长的日子,享受家庭生活的温暖.离 开家庭的童年生 活的痛苦使他毕生难忘. 巴尔扎克的父亲原姓巴尔沙,是个精明强干的人. 他来自农 村,幼年时跟当地教士学了一点文化,中年致 富,在外省当过 副市长,供应军粮的承包商,在巴黎经 营过呢绒商业,当过巴 黎驻军的军需负责人,是一个白 手起家的资产者. 1816年,17岁的巴尔扎克结束中学的学业后进大学 法科, 并在文科旁听.18岁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 证人的办事 处当见习生或书记.
1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中的夏洛克;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 阿巴贡; 俄国小说家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 希金;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中的葛朗台。
四大吝啬鬼

阿巴贡
阿巴贡是莫里哀喜剧《吝啬鬼》 又名《悭吝人》 中的主人公。 阿巴贡是莫里哀喜剧《吝啬鬼》(又名《悭吝人》)中的主人公。 莫里哀喜剧 他生性多疑,视钱如命,就连赠你一个早安也舍不得说, 他生性多疑,视钱如命,就连赠你一个早安也舍不得说,而说借 你一个早安。 你一个早安。 嗜钱如命,极端吝啬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 嗜钱如命,极端吝啬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他虽然拥有万贯家 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 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 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 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 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 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 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自己也打算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 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 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 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 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师用八个人的饭菜 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 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 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 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 都想偷他。 都想偷他。作者用了酣畅淋漓的艺术夸张手法突出了阿巴贡种种变 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 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
四大吝啬鬼
泼 葛 留 希 金 台 贡 朗 巴 克 阿 洛 夏
夏
英国导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英国导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他吝啬到了极点。高利贷者、 四大吝啬鬼之一 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他吝啬到了极点。高利贷者、 犹太富商,为人刻毒、贪婪。 犹太富商,为人刻毒、贪婪。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在世界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有四位吝啬鬼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以极度吝啬的性格和行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洛克,这位出自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的犹太商人,是一个被金钱扭曲了人性的典型。
他视财如命,对金钱的贪婪达到了一种近乎疯狂的程度。
夏洛克的吝啬并非简单的节省,而是一种对他人无情的剥削和压榨。
他放高利贷给别人,却丝毫不留情面,一心只想从借款人身上获取最大的利益。
他对金钱的执着,甚至超越了对人性和道德的尊重。
在法庭上,他毫不退让,固执地坚持要按照契约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这种冷酷和残忍,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更是他内心深处对金钱疯狂追求的极端表现。
葛朗台,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的这个人物,堪称吝啬鬼的经典形象。
葛朗台对金钱的痴迷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他的生活极其节俭,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家里的每一分钱都要经过他的严格把控,哪怕是一点点的浪费都会让他暴跳如雷。
他为了省钱,寒冬腊月也不舍得生火取暖;他的妻子重病在床,他也不愿意多花一分钱去请医生。
在他的眼中,金钱就是一切,亲情、爱情、友情都可以被金钱所衡量和取代。
当他得知女儿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了别人时,他竟将女儿软禁起来,没有丝毫的父女情分。
他临终前,还拼命地去抓镀金的十字架,试图把它带走,这种对金钱至死不渝的执着,让人既感到可悲又觉得可恨。
阿巴贡,莫里哀在《悭吝人》中描绘的这个角色,也是吝啬鬼的杰出代表。
阿巴贡的吝啬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对自己和家人都极其吝啬,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吃着最差的食物。
他时刻都在算计着如何省钱,如何获取更多的财富。
他甚至怀疑自己的马被人偷去卖掉,只为了获取那一点点的钱财。
他为了省钱,让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而让女儿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
在他的心中,金钱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子女的幸福。
泼留希金,果戈里在《死魂灵》中刻画的这个地主,是吝啬鬼形象的又一典型。
泼留希金拥有着巨大的财富,但他却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
外国四大名著中的吝啬鬼

外国四大名著中的吝啬鬼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一般认为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这四大吝啬鬼所作所为令人啼笑皆非,但又有所不同,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1.夏洛克他是贪婪、残忍的高利贷者的形象,贪婪吝啬、冷酷自私、凶狠残忍。
可是夏洛克又是一个基督教社会里的犹太人,受到基督徒的歧视和欺侮。
莎士比亚从人文主义出发,又同情夏洛克所受的种族和宗教歧视。
这样,莎士比亚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简单的恶棍,而是塑造成一个鲜明的典型形象。
2.阿巴贡他也是靠一个放高利贷发财的商人,为了无限制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贪婪和吝啬。
剧本中有他许多嗜钱如命近乎荒诞的情节,如在女儿、儿子都有意中人的情况下,为了省下嫁妆和婚礼,要女儿嫁给有钱的爵爷老头,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自己想不花钱娶一个年轻姑娘,这个姑娘正是儿子的情人。
他放债心狠手辣,不仅要收极高的利息,还要搭部分破铜烂铁的实物充当现款等等。
莫里哀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极端贪婪吝啬的守财奴形象。
通过这个形象,作者不仅揭露了高利贷者的丑恶本质,而且突出地反映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它启示人们:当对金钱的贪求成为极端的欲望时,人们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会受到多么可怕的危害。
莫里哀对他的揭露,比起莎士比亚对夏洛克的批判,程度上要深得多。
3.葛朗台他千方百计地聚敛钱财,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商。
在发财致富方面要比夏洛克、阿巴贡这些高利贷者要“高明”一些。
商业投机和高利盘剥是他的主要手段,他还参加证券交易,已懂得在流通中求得资本的增值。
但他惜钱如命,与阿巴贡很相似,对他人对自己都十分苛刻。
他用钱来衡量一切,把金钱看成是人生的目的和幸福所在,看到金子眼就放光,临死前还企图抓住为他作临终祈祷的神父的镀金十字架,并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11.四大吝啬鬼形象汇总

西蒙:这位先生就是我对你说过要跟你借那一万 五千法郎的人。
阿巴贡:怎么,你这个该死的东西,甘心走这种 万恶的绝路的就是你。 克雷央特:怎么,我的 父亲!干这种丢脸的事情的就是你。
阿巴贡:借这种违法的债来败家的就是你?
克雷央特:想用这种罪恶滔天的高利贷来发财的 就是你?
阿巴贡:干了这种事之后你还敢站在我面前?
科罗包奇卡
❖ 一个寡妇,十分吝啬的女地主。她善于经营, 但愚昧闭塞,生性多疑,生怕在出卖死农奴 中吃亏。她的全部意义都在于积蓄钱财。她 的本质特征是爱财如命,吝啬成性,傻头傻 脑。
罗斯特莱夫
❖ 一个说谎者,吹牛家。他喜欢打架,爱逛街, 并喜欢嘲弄人,喜欢造谣。他的家境也同他 的全部生活一样乱七八糟,但他对人热情, 豪爽。他的特征是野蛮、好斗,刚愎自用。
克雷央特:干了这种事之后你还有脸见人?
——二幕二场
代父献殷勤
媒婆福劳辛同时给玛丽亚娜介绍两 个对象,恰好是阿巴公和他儿子,父子 关系,债主与借钱人关系,再加上情敌 关系,就更复杂了。儿子代父亲恭维、 招待、并送戒指给玛丽亚娜的情节更加 滑稽。当真情败破,父子之间开始一场 恶战。
阿巴贡:怎么,你这个杀胚?你竟敢来抢夺我嘴 里的肉?
爱丽丝:(行礼)对不起,我的爸爸,我 还丝毫没有结婚的意思。
阿巴贡:(行礼)我呢,我的女儿,我的 宝贝,我偏要你结婚,对不起。
爱:我请您原谅,我的爸爸。
阿:我请你原谅,我的女儿。
爱:我对昂赛末老爷,有很崇高的敬意, 不过请您同意,我决不嫁他。
阿:我对您有很崇高的敬意,不过请你同 意就在今天晚上您必须嫁他。
❖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 理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 杰出的讽刺作家,俄国农奴 制度的无情的揭露者。他继 承和发扬了俄罗斯优秀文学 传统,以自己卓越的创作为 俄国文学开辟了新的时期, 并对后代作家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之比较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贪婪、吝啬的典型。对他们做一个简略的“平行比较”,有助于对各个典型总体上的把握,从而深化对每个人物的理解与认识。
三个守财奴中,若讲“年纪”,夏洛克比其他两个要“大”三百多岁。当这位犹太富商在威尼斯发放高利贷的时候,正是充满了血腥气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夏洛克这一艺术典型的出现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他是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者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的亮相,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到“创业”初期资产阶级特有的精神面貌:在积聚财富的发家过程中,夏洛克身上体现出极端的残酷性与恶毒性。为了发财致富,他敢于以任何手段,包括用血淋淋的人肉,去扫除横亘在面前的障碍。另一方面,当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在历史舞台上初露头角的时候,它必然急于为自己存在的合法性寻找根据,因而又带有明显的虚伪性与欺骗性。夏洛克操起肮脏营生,干着罪恶勾当时,从未心慈手软,可是一旦言之于口,似乎还不免有几分羞羞答答,躲躲
1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葛朗台
[小资料]
1.1 点石成金变丑为美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进行比较
外国四大名著中的四吝啬鬼

外国四大名著中的四吝啬鬼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一般认为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这四大吝啬鬼所作所为令人啼笑皆非,但又有所不同,现作简要分析如下:1.夏洛克他是贪婪、残忍的高利贷者的形象,贪婪吝啬、冷酷自私、凶狠残忍。
可是夏洛克又是一个基督教社会里的犹太人,受到基督徒的歧视和欺侮。
莎士比亚从人文主义出发,又同情夏洛克所受的种族和宗教歧视。
这样,莎士比亚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简单的恶棍,而是塑造成一个鲜明的典型形象。
2.阿巴贡他也是靠一个放高利贷发财的商人,为了无限制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贪婪和吝啬。
剧本中有他许多嗜钱如命近乎荒诞的情节,如在女儿、儿子都有意中人的情况下,为了省下嫁妆和婚礼,要女儿嫁给有钱的爵爷老头,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自己想不花钱娶一个年轻姑娘,这个姑娘正是儿子的情人。
他放债心狠手辣,不仅要收极高的利息,还要搭部分破铜烂铁的实物充当现款等等。
莫里哀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极端贪婪吝啬的守财奴形象。
通过这个形象,作者不仅揭露了高利贷者的丑恶本质,而且突出地反映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它启示人们:当对金钱的贪求成为极端的欲望时,人们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会受到多么可怕的危害。
莫里哀对他的揭露,比起莎士比亚对夏洛克的批判,程度上要深得多。
3.葛朗台他千方百计地聚敛钱财,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商。
在发财致富方面要比夏洛克、阿巴贡这些高利贷者要高明一些。
商业投机和高利盘剥是他的主要手段,他还参加证券交易,已懂得在流通中求得资本的增值。
但他惜钱如命,与阿巴贡很相似,对他人对自己都十分苛刻。
他用钱来衡量一切,把金钱看成是人生的目的和幸福所在,看到金子眼就放光,临死前还企图抓住为他作临终祈祷的神父的镀金十字架,并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
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
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
像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
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
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
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
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
衣服很像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
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
但决不是围巾。
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
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
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泼留希金虽家财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
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
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