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旅游文化大纲

旅游文化大纲

第1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人类的迁徙活动1、迁徙活动原因:由于自然的因素或特定人为的因素。

特点:具有求生性和被迫性的特点。

2、迁徙和旅行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

旅行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二、人类旅行的产生提问1]部落A擅长耕作,部落B擅长守猎,随着生产技术与守猎工具的进步与改良,两个部落都有了剩余食物,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现象?[提问2]古代人类不断地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1、旅行的含义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2、旅行产生的前提:旅行产生的根本前提:社会大分工。

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总结: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道第二节古代旅行一、国外的古代旅行(一)奴隶社会时期1、古罗马时代(前30年至前476年)是世界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2、古希腊时代是世界古代宗教旅行的鼎盛时期3、波斯帝国是较早兴起商务旅行的国家(二)封建社会时期1、阿拉伯帝国时期,辽阔的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宗教原因,促进了其旅行活动的发展。

2、13世纪,外交、贸易旅行发展起来,中世纪的城市开始复兴,中产阶级迅速成长,马可·波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3、15世纪西方产业革命兴起,引起了对外扩张和对黄金的需求。

《马可·波罗游记》盛赞东方的富庶,驱使欧洲的商人、航海家、封建主从事海洋远航。

4、18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真正自觉地、有特定目的的自然观光旅游。

5、、古代旅游(旅行)与旅行家)欧洲旅游的类型:探险旅行温泉旅行教育旅游二、中国的古代旅行1、帝王巡游2.官吏宦游以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七下西洋影响最大3.商务旅行春秋战国时期的陶朱公、吕不韦等都曾周游天下,负货贩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人。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11403)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11403)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11403)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由“前言”和“作品选读”两部分组成。

“前言”属绪论性质,它从理论上和文学史的角度阐明旅游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功能价值等诸多问题;“作品选读”(即课文)由三类不同文学样式组成,第一类是诗歌,包括诗、词、散曲,第二类是散文,包括赋、骈文、散文,第三类是对联,主要是名胜古迹联,包括它的短联和多言联、长联。

“作品选读”是课程的重点,“前言”为次。

“作品选读”中以旅游散文和旅游诗为重点,以“楹联”为次。

以下按教材编排顺序,对“课程内容”、“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等,做出具体说明。

一、前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前言”,要弄清旅游文学与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旅游文学定义的界定及其最本质的特征和一般特征;理解并掌握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理解并掌握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以及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理解并掌握旅游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流派。

重点是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及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次重点是旅游文学的本质特征和一般特征。

(二)课程内容1旅游文学的提出与界定2旅游文学的一般特征3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4古代旅游文学发展述略(三)考核知识点1旅游文学与社会发展状况二者之间的关系P1旅游的兴起和发展P2旅游管理工作的开展P2P22旅游文学提出的三个依据53旅游文学定义的界定p64旅游文学的四个一般特征p9反映社会生活的片段性;浓郁的抒情性;强烈的美感性;丰富的知识性5旅游文学三个方面的审美意义p20显示了人的自由;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激励人的创造精神6我国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7上述四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或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8上述四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四)考核要求1、旅游文学的提出与界定识记旅游文学提出的三个依据识记旅游文学的定义2、旅游文学的一般特征识记旅游文学的四个一般特征3、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识记旅游文学具有的三个方面的审美意义4、古代旅游文学发展述略识记我国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①夏商周至两汉为“孕育期”;②魏晋南北朝为“形成期”;③隋至元为“发展期”;④明清为“兴盛期”。

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

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

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第一篇: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06944中国旅游文化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二OO八年十二月自学用书:《旅游文化》,张维亚、赵昭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旅游文化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为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各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公务人员、专业技能工作者和普通从业者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旅游文化》教材内容共分7章,分别介绍旅游文化概论、旅游者文化、旅游自然文化、旅游人文文化、旅游社会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文化环境等内容。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能力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大纲对各章的重要内容作了扼要说明,并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

它的目的是:(1)使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能更有针对性地系统学习教材;(2)使社会助学单位能更全面,更有目的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3)使考试命题者明确命题范围,合理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度。

本大纲在考核的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指对学过的材料的记忆和识别,是这些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是最低的学习水平。

理解:指初步掌握材料的由来,能抓住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等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概念、原理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鉴别不同情况下概念、原理等的不同表述方法,或能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等。

应用:简单应用——指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表现为用某一具体原理说明一个实际问题,或用一个实际问题论证一具体的原理、原则;综合应用——指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对知识间的联系有深刻理解,对理论有深入的论述或能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自考06944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

自考06944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6944《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及自学考试大纲说明(一)本课程性质和任务《中国旅游文化》以考察各种旅游文化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主要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认识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本课程自学教材《现代旅游文化学》马波著青岛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三)本课程学习方法按照考纲的要求系统而详细地进行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结合重难点章节的面授来扫清学习过程中未发现的盲点和疑难点。

(四)本大纲各章内容划分为重点要求、理解掌握、一般要求三种。

1、重点要求:是考核的重点和主要目标。

2、理解掌握:是考核的次要重点和次要目标。

3、一般要求:只考核其基本要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其内容为:第一章文化概论理解掌握:文化的要素及结构;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等级序列;文化的基本功能。

一般要求:文化的不同分类;文化的成因。

第二章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化学重点要求:旅游文化的概念;旅游文化的构成分析;旅游文化学的对象、方法和意义。

理解掌握:旅游文化的特征。

一般要求: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第三章旅游消费行为文化重点要求:消费行为的一般理论和模式;中西旅游消费行为比较;当代旅游消费行为演变的文化指向。

理解掌握: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根本因素;中西传统文化的根本差异;当代社会文化的演变特征。

第四章旅游审美文化重点要求:旅游审美文化的类型特征;旅游审美文化的时空差异。

理解掌握:旅游审美活动的基本特性。

一般要求:旅游审美主体;旅游审美客体;旅游审美关系。

第五章作为文化现象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重点要求: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学分析。

理解掌握:建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征;作为文化现象的宗教旅游资源。

文化和旅游部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文化和旅游部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文化和旅游部导游资格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考试目的:考查考生对导游职业道德规范、导游职业素质、导游服务规范以及
导游服务相关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导游语言技能、带团技能和应变技能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2.考试内容:
科目一:《政策与法律法规》。

考试大纲包括党和国家的基本国策、根本制度、根本任务、重大方针政策以及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科目二:《导游业务》。

考试大纲包括导游的定义和分类、导游服务的内涵、特点、产生及发展历程;导游的从业素质、职责要求及礼仪规范,导游应具备的修养和行为规范,导游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导游服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包括中国历史、文化、旅游知识等基本知识。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包括地方历史、文化、旅游知识等基本知识。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

考试大纲包括导游带团技能、应变技能、导游讲解技能、导游服务相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

考试形式分为闭卷考试与现场考试(面试)两种,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为闭卷考试,科目五为现场考试(面试)。

考试语种分为中文和外语,其中外语类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朝鲜语、泰语等。

旅游文化大纲(3篇)

旅游文化大纲(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文化作为旅游业的灵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艺术、宗教等元素,对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旅游文化的定义、特点、功能、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现象。

它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各个方面。

2. 特点(1)地域性:旅游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旅游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2)民族性:旅游文化蕴含着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反映了民族的历史、风俗、信仰等。

(3)时代性:旅游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4)综合性:旅游文化涉及多个领域,如历史、民俗、艺术、宗教等,具有综合性。

(5)互动性:旅游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形成,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三、旅游文化的功能1. 经济功能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文化功能旅游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3. 教育功能旅游文化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道德素养、拓宽知识视野。

4. 社会功能旅游文化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旅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 传承(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弘扬民族精神:在旅游活动中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自豪感等民族精神。

(3)传承民间艺术:保护民间艺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创新(1)创新旅游产品:结合地方特色,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2)创新旅游服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旅游文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旅游文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旅游文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特别是从事导游工作和旅游规划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

修学本课程应先完成旅游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的学习任务。

本课程以考察各种旅游文化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主要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认识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成学生文化人格的塑造,实现学生敬岗爱业精神的培育。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课后思考题及作业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文化、旅游、旅游文化第二节旅游文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第三节旅游文化学的对象、体系和意义基本要求:一、文化与旅游文化释义1. 了解文化的分类、构成体系和等级序列2. 理解文化的定义3.掌握旅游文化的定义二、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了解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掌握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文化、旅游文化、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旅游文化、二、简答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特征。

3、旅游概念的古今、中西差别。

4、旅游文化系统的构成。

5、旅游文化的特征。

6、旅游文化的功能。

7、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意义。

三、论述1、你对“旅游现象是经济的外壳和文化的内涵”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2、你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学课程有何积极意义?开设这门课程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第二章旅游主体文化第一节旅游主体文化与民族旅游性格一、旅游主体及其文化人格二、民族旅游性格三、旅游主体文化人格与民族旅游性格的关系四、旅游主体文化人格的塑造与异化第二节旅游主体消费行为文化一、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文化的关系二、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及其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三、当代旅游消费行为演变的文化指向第三节旅游审美文化一、旅游审美与旅游审美关系二、旅游审美文化的中西差异与时空差异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旅游主体、文化人格、民族旅游性格、文化生态、原生旅游性格、次生旅游特征、异化、“阿特拉斯”禁忌二、简答1、民族旅游性格和文化生态的关系。

《旅游文化》会考考纲(试行稿)10.5

《旅游文化》会考考纲(试行稿)10.5

《旅游文化》会考考纲(试行稿)10.5台州市中职学校《旅游文化》会考纲要(试行)(2010年5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旅游文化》是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用书,整合了《旅游概论》、《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地理》四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突破学科框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要求,按照“引领时尚的旅游”、“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导游所应具备的有初步认识,掌握旅游概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园林与建筑、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和旅游诗文等基础知识,结合实际中的旅游知识进行分析,为更好地从事旅游行业打好基础。

二、编写考纲的依据1、《旅游文化》教材教学建议2、浙江省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计划3、旅游从业人员应知理论要求。

4、新课改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要求三、开设时间和推荐教材1、建议在高一开设两个学期的课程,每周4学时,第二学期期末会考。

2、推荐教材:(1)高等教育出版社《旅游文化》(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四、考试形式和考核内容比例1、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满分120分。

2、难度比例:60%为简单题,30%为中等题,10%为较难题。

3、试卷结构:题型填空判断单选多选简答综合数量20空20题40题5题5题1题分数20 20 40 10 20 10 五、考核内容及要求项目一引领时尚的旅游1.掌握旅游的类型2.熟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项目二源远流长的历史1.掌握中国古代朝代顺序2.熟悉各朝代主要科技文化成就(“百家争鸣”主要流派一览表、唐朝、宋元、明清科技文化成就一览表)3.熟悉历史文化小常识(谥号、庙号、年号;四时、节气;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科举制度;中国国名及有关省市名称的由来)项目三纯朴自然的风俗民情1.掌握汉族传统节日2.掌握主要少数民族节庆习俗(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3.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饮食、服饰、建筑(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畲族)项目四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1.掌握名山(泰山、黄山、庐山、武夷山、雁荡山、三清山)2.掌握著名水域风光(长江、黄河、西湖、黄果树瀑布、趵突泉及北戴河、三亚、厦门海滨)3.熟悉著名生物景观(春赏梅花、秋观红叶、卧龙大熊猫、安徽扬子鳄)项目五巧夺天工的园林与建筑1.掌握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2.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台基、柱子、斗拱、大屋顶、华表)3.熟悉皇家、私家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豫园、个园)4.熟悉中国古代建筑举要(帝王建筑之故宫与天坛、城池建筑之万里长城、楼阁建筑之江南三大名楼、佛塔建筑之楼阁式佛塔、桥梁建筑之安济桥、民居建筑徽州民居与福建土楼)5.了解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6.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与布局项目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1.掌握八大菜系2.了解各地知名菜肴和风味小吃(天津风味、江苏风味、浙江风味、云南风味)项目七神秘的宗教文化1.掌握四大宗教的概况(创立时间、创立地点、创始人、标记、派系、供奉对象、宗教场所等)2.熟悉佛教、道教建筑布局3.了解著名宗教名胜(少林寺、国清寺、武当山、龙虎山)项目八诗文1.掌握诗词名篇(《入若耶溪》、浙东唐诗之路、《山园小梅》、《题临安邸》、《游山西村》、《题八咏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谒岳王墓做十五绝句》、《忆江南》、《枫桥夜泊》、《江南春》)2.熟悉著名对联与楹联(最早的春联、杭州岳庙岳飞墓联、无锡东林书院联)3.了解游记(《兰亭集序》节选)六、教学建议有鉴于本课程为知识型为主的内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尽可能多收集与每个项目相关的知识或图片;作为教师,要设法让学生由接受知识到消化吸收,转为口头表达语言,为导游讲解或旅游服务介绍打下基础。

旅游文化学重点知识大纲

旅游文化学重点知识大纲

旅游文化学重点知识大纲第一章 绪论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文化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魅力所在。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 心理因素 购买者传统观念社会流行 年龄 学习 民风民俗参考群体 性别 感觉 民族性格家庭角色 职业 动机 思考方式地位 生活方式 信念 亚文化 阶层 自我观念 态度 购买决策过程(EBK 模式):确认问题 搜集信息 判断选择 购买决策 购后评价 社会心理模式:认识社会的动物,其需求和购买行为一般受到社会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并遵从所处的社会团体、阶层和家庭等特定的行为规范。

第一节、文化的界定1999年《辞海》将“广义文化”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我们认为文化泛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语言文字、性格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物质和精神要素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狭义的文化则是指排除广义文化概念中的物质性的部分,将文化限定在人类精神活动创造及其结果层面。

第二节、旅游文化概述一、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的文化学角度定义:旅游是一种以体验他乡异域文化风情,丰富阅历、满足精神享受为目的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特殊生活方式。

旅游的AIEST定义: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住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永久居住,亦不从事赚钱活动。

1)旅游主体文化属性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为满足文化需求的活动,旅游活动对旅游主体而言,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旅游者的进入及其所带来的异形文化或异质文化,对旅游地原有的文化信息系统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旅游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产品,无论是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还是其旅游服务,都应该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3)旅游介体的文化属性旅游介体是指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和从事旅游经营与管理的部门和企业。

旅游综合知识课程考试大纲

旅游综合知识课程考试大纲

《旅游综合知识》课程考试大纲一、考核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学科的基础理论,了解旅游学所具有的学科综合性特征,对旅游学科的构成和发展等学科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

二、考核要求对参与本课程考试的所有学生,要求能够按照大纲进行课程的宏观把握,有机区分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并能作答各章的思考题。

除此之外,请密切关注本行业的新闻事件及动态信息。

三、考核内容第一部分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求生性、被迫性,没有客观物质基础和主观需要)<了解>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了解>(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发展状况及发展特点<理解>(四)近代旅游开端1.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理解>2.托马斯库克在近代旅游发展史中的地位<掌握>(五)现代旅游迅速发展原因(需求方面供给方面)<掌握>第二部分旅游的概念、性质、特点(一)概念AIEST定义<掌握>(二)类型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概念及区别<了解>(三)性质<理解>(四)特点:1普及性(大众旅游、奖励旅游、社会旅游)2持续性3地理集中性4季节性<掌握>(五)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了解>第三部分旅游者(一)基本概念罗马定义<掌握>(二)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收入水平(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其他客观因素(身体状况、家庭负担状况)旅游动机(概念类型影响因素)<掌握>(三)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消遣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个人和家庭事务型旅游者)<理解>第四部分旅游资源(一)基本概念旅游资源(概念类型特点)<理解>(二)旅游资源开发1.旅游资源开发、现实旅游资源、潜在旅游资源<了解>2.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了解>3.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掌握>(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损害原因保护原则和具体措施)<了解>第五部分旅游业(一)旅游业(概念构成作用)<理解>(二)旅游业性质和特点<掌握>(三)旅行社1.概念分类作用<掌握>2.旅行社组织旅游的方式<理解>(四)饭店与住宿业1地位作用<了解>2饭店集团:饭店连锁集团(优势)饭店合作集团(成员)<掌握>3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了解>(五)旅游交通1类型<了解>2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理解>(六)旅游景点<了解>(七)旅游业的产品1概念(总体旅游产品和单项旅游产品)和特点<掌握>2旅游服务产品质量的内、外部标准及如何保证其质量<理解>第六部分旅游组织(一)国家旅游组织:概念与设立形式<掌握>(二)国际旅游组织1.概念<掌握>2.世界旅游组织(WTO)<了解>3.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了解>第七部分旅游市场(一)概念<理解>(二)旅游市场的划分(概念、意义和方法)<理解>(三)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分布客流规律)<掌握>(四)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1.客源构成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了解> 2.选择重点客源市场应考虑的因素<掌握>3.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划分:近程市场、远程市场<了解> (五)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问题<了解>第八部分旅游的影响(一)经济影响(积极方面消极方面)<掌握>(二)社会文化影响(积极方面消极方面)<理解>(三)环境影响<了解>(四)可持续旅游发展(含义、内容、发展关键)<了解>四、考试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五版)2、旅游学概论,马勇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3、现代饭店管理,蒋丁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旅游经济学,田里,高等教学出版社。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考试大纲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考试大纲
历史古迹与文物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革命史迹与文物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考核要求】
1、分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2、简述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第三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知识点】
历史文化名城江西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作用历史地位旅游资源的特点
统一国家的首都分裂时期的都城诸侯国时期的都城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雄州大郡军事重镇工商都会名城古城通商大港文化名城名人故里特殊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革命历史文化名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融合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开发旅游业的优势
汉族在宗教信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佛教的创立、发展与外传佛教建筑
寺、庵及别称殿堂配置塑像佛塔经幢佛教名胜古迹道教简史
道教诸神与仙境道教建筑道教名胜伊斯兰教的创立、发展与传播
中国穆斯林习俗与主要节日伊斯兰教建筑著名清真寺
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及其分裂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基督教建筑
【Hale Waihona Puke 核要求】1、汉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是什么?
【考核要求】
1、中国旅游商品的种类有哪些?
2、中国旅游商品开发的优势上什么?
第十一章中国旅游饮食文化
【知识点】
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明清时期
战略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的程序原料广博菜品繁多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刀功精湛艺术性强善于调味注重火候技法多样盛器讲究
四大菜系湘徽浙闽京沪菜系豫、东北、鄂、赣、秦菜系
宫廷菜官府菜素菜药膳少数民族菜清真菜岁时节日食俗
帝王陵墓封土形式陵墓地上建筑陵墓地下建筑中国现存古代著名陵墓
三皇五帝纪念陵其他著名陵墓历史演变和建筑特点著名会馆建筑
历史演变和建筑特点著名书院建筑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历史现存著名桥梁

三校生旅游类笔试考试大纲

三校生旅游类笔试考试大纲

三校生旅游类笔试考试大纲
一、旅游概况
1. 旅游的定义及分类
2. 旅游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 中国旅游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旅游目的地
1. 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介绍
2. 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介绍
3. 旅游目的地的特色与魅力
三、旅游策划与组织
1. 旅游线路的规划和设计
2. 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3.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四、旅游服务
1. 旅游咨询与导游服务
2. 旅游交通与住宿服务
3. 旅游保险与安全管理
五、旅游营销与推广
1. 旅游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
2. 旅游产品开发与策划
3. 旅游营销渠道与宣传方式
六、旅游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
1. 旅游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2. 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3. 旅游投诉处理和纠纷解决的程序
七、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1. 旅游发展规划与政策
2.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3. 旅游企业的管理与运营。

旅游文化学复习提纲

旅游文化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1、文化: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特指精神财富。

从狭义上将,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文化的精神层面:文化的心理素质,即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

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在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思想观点和理念。

3、文化的行为层面:文化的行为要素,即行为文化或行为方式。

是人类在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中,在精神层面的导向和影响下所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并以多种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

4、文化的物质层面:文化的物质要素,即物质文化或劳动物品。

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石。

5、旅游文化动态线性结构:旅游主体因开展旅游活动,从而使得原本互不相关的静态文化事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呈现旅游文化动态性结构特征的整体。

6、旅游文化的传承性:旅游文化对人类基石文化的几点它本身的旅游门类文化的几点,具有不断吸收继承的特性。

7、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表现的内在的观念文化和外在的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以及相关文化事象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8、旅游客体文化:自然旅游客体文化和社会人文旅游客体文化成为人们游览、观赏的对象,并在人们游览、观赏的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文化事象一起,所展现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9、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介体在其位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服务的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展现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服务规范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10、美感:是指由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引起审美者情感上的愉悦的心理感受,是人们的精神快感。

11、审美趣味:审美主体在其审美实践过程中,因其审美观念气质个性的差异,对某些审美对象及对象的某些方面所表现的特有的喜爱偏好。

12、景观: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能供人们观赏、获得美的感受的,由景素完美结合所构成的画面。

二、判断题1、旅游主体文化是依附于旅游客体文化而存在的。

旅游文化学考核大纲

旅游文化学考核大纲

《旅游文化》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所属系别及适用专业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二、课程代码060021三、考核对象三专三年级学生四、命题依据依据课本和教学大纲命题五、命题原则强化知识记忆和考核,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原则。

六、考核总要求考查学生对与旅游相关的文化现象和内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知识储备。

七、考核时限60分钟八、考核方式笔试、闭卷九、考核题型及试卷结构、总分题型填空题15分判断改错10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25分论述题30分十、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旅游历史文化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及特征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我国历史文化中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具体内容的掌握情况。

2、考核主要知识点中国文明史的基本特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及现实意义;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及意义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中国历史文化大势及特征(了解)第二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掌握)第三节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熟悉)第四节中国古代称谓和科举制度文化(了解)第二章旅游宗教文化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宗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宗教文化的具体内容的把握程度。

2、考核主要知识点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产生时间和地点、基本教义、经典、标志以及建筑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供奉对象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佛教(掌握)第二节道教(掌握)第三节基督教(掌握)第四节伊斯兰教(掌握)第三章旅游园林文化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中西园林特点、异同以及具有代表性园林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2、考核主要知识点中西方园林文化的异同、中西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中西方有代表性的园林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中国园林概述(熟悉)第二节中国园林的置景要素及文化鉴赏(掌握)第三节中国园林欣赏(熟悉)第四节西方园林(熟悉)第四章旅游建筑文化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中西方建筑的特点以及代表性建筑的把握程度。

2、考核主要知识点我国建筑的特点;中西方建筑的类型及其代表性建筑3、考核纲目及要求第一节中国古建筑文化(掌握)第二节西方建筑文化(了解)第五章旅游服饰文化1、考核目的检查学生对我国各民族服饰特点的熟悉情况,以及对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的了解情况。

2023年旅游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2023年旅游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2023年旅游导游资格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要求2023年旅游导游资格考试的目标是评估候选人在旅游知识、导游技巧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考试要求候选人具备丰富的旅游知识、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素养。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1. 旅游目的地知识- 国内主要旅游城市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重要旅游景点的特点、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 特色旅游产品的推介与解说技巧2. 导游实务技能- 导游讲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信息搜集、整理与展示的能力- 突发事件处理和应急演练3. 语言表达能力- 普通话发音准确、流利、自然- 词汇丰富,语法正确,表达清晰- 能够应对常见问题和情景对话4. 服务态度与专业素养- 文明礼貌、亲和热情的服务态度- 专业形象的外表仪态和言行举止- 感知候选人情感智商和社交情商的综合素质三、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1. 考试形式- 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考察候选人对旅游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 口试:模拟导游实际工作情境,对候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技巧和应对能力进行评估。

2. 评分标准- 笔试按照题目要求和答案准确度进行评分,得分转化为百分制。

- 口试评分主要考虑语言表达流利度、信息正确性、态度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四、备考建议1. 提前了解考试大纲:仔细阅读考试大纲,明确考试科目内容,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和学习重点。

2. 多方面积累旅游知识:通过阅读旅游相关书籍、杂志、报纸等,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识储备。

3. 参加培训班或自主学习:参加专业导游培训班,学习导游实务技能和服务礼仪,并刻意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4. 多进行模拟练习:利用模拟题库和模拟考试平台进行练习和实践,加深对考试形式和题目类型的熟悉。

5. 注意语言表达和形象修养:练习口语表达,注意语音语调和掌握常用表达,同时注重形象修养和仪态训练。

6. 注重综合素质塑造:发展自身的情感智商和社交情商,增强服务态度、人际沟通和应对突发情况能力。

中国旅游文化大纲

中国旅游文化大纲

2、半坡氏族
位于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展现了约6千年前母系氏族阶段的生活场景。
景区主要陈列:新石器、农产品、家畜化石、陶器(代表作小口尖底瓶)、房屋基址。 有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制陶(捏制、泥条盘筑)。社会组织按母亲血缘关系组成,族外对偶婚——走婚,男到女家。
活化石:云南西北的泸沽湖畔有个世界上唯一的女儿国,呈现的是摩梭人的生活方式。
第一章 旅游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国人的祖先
一、历史学中的祖先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洞,展现了约60万年前的中国人的形象和原始群阶段的生活场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景区主要陈列:人的头盖骨、肢体和动物化石;旧石器;6米厚的灰烬。
熟食,住山洞,爬行间或直立行走。社会组织毫无规则地组合,很松散;杂婚——毫无原则和伦理。
(2)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发展到
成熟阶段的正规文字。
(3)青铜器最多(工具、兵器、礼器),最著名的是司母戊方鼎。
其它文物有:陶器、乐器、玉器、骨器等。
商代日常生活用具仍然以陶器为主。其中,除了一般使用灰陶、黑陶、红陶外,还有工艺甚精的刻纹白陶。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时期出现的用高岭土制作的青釉器,经高温烧制后吸水性弱,已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这种青釉器制造业在当时的长江中游地区比较发达。
3、大汶口文化
位于山东太安县大汶口,展现了5千前父系氏族阶段的中国人生活。
景区主要陈列:复合工具、陶器(轮制,著名的是人头形口彩陶瓶、陶祖) 、红铜器、 玉器、占卜用过的肩胛骨化石。
继承了此前的一切文化,并有很大发展和创新(工具的改进、制陶技术)。新增了冶金业、宗教、艺术。社会组织按父亲血缘关系组成,一般认为是一夫一妻制。

18.历史学专业(旅游文化)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18.历史学专业(旅游文化)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插班生二、考试目的本考试大纲是应我院历史学专业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的要求编制的。

《中国古代史》(专升本)考试,是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历史学专业该课程的要求进行的选拔性考试,目的是从报考插班生的专科毕业生中选拔优秀者入学深造,考察学生在掌握中国古代史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考试进一步促进考生提高历史学的理论水平,初步具备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素养。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二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简单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分析较为复杂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120分钟4、试题总数:29题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

客观性的题目占较重的份量。

6、题目类型(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分)(3)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4)简述题(3题,共34分)(5)论述论(每题16分,共16分)四、考试内容、要求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1、了解中国历史是怎样开端的,丰富的猿人文化遗址——如北京猿人等。

2、掌握氏族是怎样形成的,母系氏族在什么条件下过渡到父系氏族,以及两个阶段的各自历史特点;原始公社是怎样瓦解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944中国旅游文化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二OO八年十二月自学用书:《旅游文化》,张维亚、赵昭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旅游文化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为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各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公务人员、专业技能工作者和普通从业者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旅游文化》教材内容共分7章,分别介绍旅游文化概论、旅游者文化、旅游自然文化、旅游人文文化、旅游社会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文化环境等内容。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能力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大纲对各章的重要内容作了扼要说明,并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

它的目的是:(1)使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能更有针对性地系统学习教材;(2)使社会助学单位能更全面,更有目的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3)使考试命题者明确命题范围,合理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度。

本大纲在考核的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指对学过的材料的记忆和识别,是这些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是最低的学习水平。

理解:指初步掌握材料的由来,能抓住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等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概念、原理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鉴别不同情况下概念、原理等的不同表述方法,或能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等。

应用:简单应用——指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表现为用某一具体原理说明一个实际问题,或用一个实际问题论证一具体的原理、原则;综合应用——指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对知识间的联系有深刻理解,对理论有深入的论述或能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考生在较全面、系统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特征、结构内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方法、基本知识,分析旅游活动中各个领域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及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系,认识学习旅游文化对于从事旅游工作的意义,以适应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需要,从而胜任各相关专业的工作智能与技能需要,进而健康、文明地发展中国的旅游业。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考生应联系本人所从事或喜爱专业的实际全面、系统、准确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方法、知识内容、基本概念。

二、考核目标第1章旅游文化概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熟悉旅游文化的特征,掌握旅游文化的主要构成,了解旅游文化的学科背景。

二、考核知识点(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二)旅游文化的特征(三)旅游文化的构成(四)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三、考核要求(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识记: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内涵理解:旅游文化定义的发展应用:根据我国旅游文化的动态,结合我国和世界旅游业发展,分析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二)旅游文化的特征理解:旅游文化的特征应用:试析了解旅游文化特征对从事旅游工作的有何意义(三)旅游文化的构成识记:旅游行为、旅游消费文化、旅游地文化、旅游业文化理解:旅游环境文化应用:构成旅游环境文化的三大要素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探讨(四)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识记:旅游文学、旅游伦理学理解: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应用: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第2章旅游者文化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熟悉旅游者文化的特点和类型、旅游者行为文化的模式,了解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文化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一)概述(二)旅游动机文化(三)旅游者行为文化(四)旅游者消费文化三、考核要求(一)概述识记:旅游者文化定义、旅游者文化分类理解:旅游者文化特征(二)旅游动机文化识记:旅游动机文化、旅游动机文化特点理解:旅游动机分类、旅游动机文化背景、旅游动机文化类型(三)旅游者行为文化识记:旅游者行为文化定义及特征、旅游者行为文化模式理解:旅游者行为文化影响因素、旅游者行为文化的影响(四)旅游者消费文化识记:旅游消费文化的特征理解: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文化因素、旅游商品消费文化应用:旅游者消费文化分析;分析旅游消费行为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第3章旅游自然文化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旅游自然文化的价值,认识山、水、生物等自然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的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一)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二)山文化(三)水文化(四)生物文化三、考核要求(一)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识记:自然崇拜理解:旅游自然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二)山文化识记:山岳文化、岩溶地貌、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三)水文化识记:吴越文化、水文化的类型理解:江河文化、湖泊文化、海滨的文化价值(四)生物文化理解:植物文化、动物文化第4章旅游人文文化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领会人文旅游的价值取向,掌握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特征,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掌握与旅游相关的文学艺术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一)旅游人文文化价值观(二)建筑文化(三)饮食文化(四)文学艺术文化三、考核要求(一)旅游人文文化价值观理解:旅游人文文化价值观的表现(二)建筑文化识记:聚落、坛庙、借景、中国园林四要素理解:中国传统住宅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宫殿、坛庙和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园林应用:试述中西园林建造的差异;古建筑的旅游开发原则与方式(三)饮食文化识记:中国食文化的特点理解:中国食文化的地域流派;酒文化;茶文化(四)文学艺术文化识记:《水经注》、高山流水、中国旅游文学的类别、中国旅游文学的特征理解:艺术与旅游文化、工艺美术与旅游文化应用:在旅游开发中应怎样保护和利用古代艺术第5章旅游社会文化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各宗教旅游胜地、现代节庆文化、婚俗以及丧葬文化的形式。

熟悉各宗教的起源及发展,中外传统节日,中国传统婚俗观念,以宗法制和官吏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以及西方主要客源国的礼仪习俗。

掌握价值观对旅游的影响,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分类以及各宗教文化艺术的特点,掌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以及中国礼仪文化的起源。

二、考核识点(一)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二)宗教文化(三)民俗文化(四)制度文化三、考核要求(一)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识记:价值观、信仰、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分类理解:旅游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应用:分析中西方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对旅游行为的影响(二)宗教文化识记:宗教旅游资源的组成、基督教的节日、伊斯兰教崇拜及信奉理解:中国的佛教、中国道教、中国伊斯兰教应用:宗教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化学分析(三)民俗文化识记:民俗文化、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分类、汉族婚礼的“六礼”理解:中西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葬礼程序及葬礼的形式应用:现代节庆文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如中国情人节——“七夕”热的文化思考(四)制度文化识记:宗法制、政治制度、政府体制、政党制度理解:中国古代官吏制、国外政治制度、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应用:在旅游行为中如何体现礼仪文化第6章旅游业文化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文化的构成以及发展趋势。

熟悉各旅游组织及其在旅游业中所起的作用,交通工具的各种形式及其优缺点,住宿业的各种形式以及电子旅游的各相关主体。

掌握旅游行政组织的类型,旅游经营商和销售商的分工及其发展趋势,交通与旅游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网络给旅游文化带来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一)旅游组织文化(二)旅游中介文化(三)旅游交通文化(四)旅游住宿文化(五)旅游网络文化三、考核要求(一)旅游组织文化识记:旅游行政组织、世界旅游日、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与职责、民间旅游组织理解:中国国家旅游局的职能(二)旅游中介文化识记:旅游经营商理解:旅游开发商开发旅游产品时应注意的问题、旅游经营商存在的意义、旅游销售商存在的意义、旅游经营商和销售商的分工、传统旅游销售商面临的挑战(三)旅游交通文化识记:旅游交通理解:交通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四)旅游住宿文化识记:住宿业、商务饭店、汽车旅馆理解:住宿业的发展、住宿业类型、住宿业与旅游文化的关系(五)旅游网络文化识记:在线旅游理解:网络给旅游文化带来的影响第7章旅游文化环境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旅游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掌握遗产旅游的文化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一)旅游可持续发展观(二)生态旅游文化(三)遗产旅游文化三、考核要求(一)旅游可持续发展观识记: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文化指标理解: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旅游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关系(二)生态旅游文化识记: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理解:生态旅游繁荣的原因应用:生态旅游文化开发原则与开发模式(三)遗产旅游文化识记:遗产旅游的定义及特征理解:遗产旅游的文化功能应用:遗产旅游文化与遗产原真性的关系、遗产旅游文化的开发模式三、题型举例(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本课程考试命题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一、填空题:按照著名宗教人类学家史拜洛教授的观点,人类的宗教信仰大体上有三项重要的功能,即生存功能、整合功能和()。

认知功能二、单项选择题唐人陆羽所写的()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茶叶为主的专著,对茶的起源、历史、栽培、采摘、烹制等作了详细的论述。

CA 茶书B 茶录C 茶经D 茶典三、多选题;佛教四大名山是()。

ABDEA 五台山B 普陀山C 嵩山D 九华山E 峨眉山四、名词解释:旅游动机文化:就是在旅游需要的刺激下,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部驱动力的文化现象。

五、简答题:简述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及职责答: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使之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家间相互了解、和平与繁荣,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旅游数据,定期向成员国提供统计资料、研究报告,制定国际性旅游公约、宣言、规则、范本,研究全球旅游政策。

六、论述题:试述旅游文化的内涵答: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个含义(1)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前提;(2)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3)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具有综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