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基础82个知识点
TCPIP协议面试常问知识点,倾心总结
TCPIP协议面试常问知识点,倾心总结1、网络包的组成:报头/起始帧分界符——MAC头部——IP头部——TCP头部——数据——FCS(帧校验序列)2、TCP头部由TCP模块负责添加,头部格式如下:(最小20字节)发送方端口号接收方端口号序号(发送数据的顺序编号):发送方告诉接收方该网络包发送的数据相当于所有发送数据的第几个字节。
ACK号(接收数据的顺序编号)数据偏移量保留控制位:URG:表示紧急指针字段有效ACK:表示接收数据序号字段有效PSH:表示通过flush操作发送的数据RST:强制断开连接,用于异常中断的情况SYN:发送方和接受方相互确认序号,表示连接操作FIN:表示断开连接窗口:接收方告知发送方窗口的大小(即无需等待确认认可一起发送的数据量)校验和紧急指针可选字段3、IP头部和MAC头部由IP模块负责添加。
IP头部:IP用的头部,包含IP头部MAC头部:以太网的头部,包含MAC地址IP头部格式如下:版本号头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表示IP消息的总长度ID号:用于识别包的编号,一般为包的序列号。
如果一个包被IP 分片,则所有的分片都拥有相同的ID标志:该字段有3个比特,有效的是前两个比特。
分别表示是否允许分片,当前包是否是分片包分片偏移量生存时间协议号:十六进制表示,TCP:06 UDP:11 ICMP:01头部校验和发送方IP地址接收方IP地址可选字段MAC头部的格式如下:接收方MAC地址(48比特,5字节)发送方MAC地址以太类型:使用的协议类型0000-05DC:IEEE802.3 0800:IP协议 0806:ARP协议 86DD:IPV64、数据包分片、重组操作:(1)发送方:将数据包分为多个TCP头部+数据包的组合,TCP头部中存着不同的数据序号;之后将多个组合交由IP模块,统一添加IP头部和MAC头部,IP头部的ID号设为统一的。
(2)接收方:IP模块具有分片重组的功能,如果接收到的包是进过分片的,那么IP模块会将它们还原成原始的包。
TCPIP协议基础知识
2.3端口扫描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如同一座城堡,在这些城堡中,有的对外完全开放,有的却是紧锁城门。
入侵者们是如何找到,并翻开它们的城门的呢?这些城门究竟通向城堡的何处呢?在网络技术中,把这些城堡的“城门”称之为计算机的“端口”。
端口扫描是入侵者信息的几种常用手法之一,也正是这一过程最容易使入侵者暴露自己的身份和意图。
一般来说,扫描端口有如下目的:、判断目标主机上开放了哪些服务;、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
如果入侵者掌握了目标主机开放了哪些服务,运行何种操作系统,他们就能够使用相应的手段实现入侵。
本节将会详尽地分析端口扫描所涉及的问题,并以实用为主要目的来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以便更加清楚地了解入侵者如何扫描目标主机的端口。
网络基础知识本书尽量防止使用较大篇幅来介绍理论知识,但为了让大家更透彻地了解入侵者的手段,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网络的基础知识。
只对应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略过这局部。
“端口”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专门为计算机通信而设计的,它不是硬件,不同于计算机中的“插槽”,可以说是个“软插槽”。
如果有需要的话,一台计算机中可以有上万个端口。
端口是由计算机的通信协议TCP/IP协议定义的。
其中规定,用IP地址和端口作为套接字,它代表TCP连接的一个连接端,一般称为Socketo具体来说,就是用[IP:端口]来定位一台主机中的进程。
可以做这样的比喻,端口相当于两台计算机进程间的大门,可以随便定义,其目的只是为了让两台计算机能够找到对方的进程。
计算机就像一座大楼,这个大楼有好多入口(端口),进到不同的入口中就可以找到不同的公司(进程)。
如果要和远程主机A的程序通信,那么只要把数据发向[A:端口]就可以实现通信了。
可见,端口与进程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某个进程正在等待连接,称之为该进程正在监听,那么就会出现与它相对应的端口。
由此可见,入侵者通过扫描端口,便可以判断出目标计算机有哪些通信进程正在等待连接。
TCPIP复习要点(答案自己整理非标准)
TCPIP复习要点(答案自己整理非标准)一、概述1、TCP/IP体系结构(与OSI模型的对照)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OSI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每层的主要协议应用层:DNS,FTP,TFTP,SMTP,SMNP传输层:UDP,TCP网络层:ICMP,IGMP,ARP,RARP,IP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
3、数据在每层的封装过程应用层::首部+数据传输层:TCP首部+上层数据网络层:IP首部+上层数据数据链路层:以太网首部+上层数据+以太网尾部物理层:比特流4、每层PDU(协议数据单元)的名称物理层:比特流数据链路层:帧网络层:分组传输层:报文段二、数据链路层协议1、以太网的协议结构(层次)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MAC帧的格式帧头,数据部分,帧尾。
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得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数据报。
MAC帧的帧头包括三个字段。
前两个字段分别为6字节长的目的地址字段和源地址字段,目的地址字段包含目的MAC地址信息,源地址字段包含源MAC地址信息。
第三个字段为2字节的类型字段,里面包含的信息用来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以便接收端把收到的MAC帧的数据部分上交给上一层的这个协议。
MAC帧的数据部分只有一个字段,其长度在46到1500字节之间,包含的信息是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
MAC帧的帧尾也只有一个字段,为4字节长,包含的信息是帧校验序列FCS(使用CRC校验)。
3、MTU(最大数据传输单元)的含义是指一种通信协议的某一层上面所能通过的最大数据包大小。
4、MAC地址MAC地址是识别LAN(局域网)节点的标识。
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M,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主机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TCPIP详解学习笔记
TCP/IP详解学习笔记(1)-基本概念TCP/IP详解学习笔记(2)-数据链路层TCP/IP详解学习笔记(3)-I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TCP/IP详解学习笔记(4)-ICMP协议,ping和TracerouteTCP/IP详解学习笔记(5)-IP选路,动态选路,和一些细节TCP/IP详解学习笔记(6)-UDP协议TCP/IP详解学习笔记(7)-广播和多播,IGMP协议TCP/IP详解学习笔记(8)-DNS域名系统TCP/IP详解学习笔记(9)-TCP协议概述TCP/IP详解学习笔记(10)-TCP连接的建立与中止TCP/IP详解学习笔记(11)-TCP交互数据流,成块数据流TCP/IP详解学习笔记(12)-TCP的超时与重传TCP/IP详解学习笔记(13)-TCP坚持定时器,TCP保活定时器TCP/IP详解学习笔记(1)-基本概念为什么会有TCP/IP协议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
就好像圣经中上帝打乱了各地人的口音,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
计算机使用者意识到,计算机只是单兵作战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
只有把它们联合起来,电脑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
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的用电线把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但是简单的连到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语言不同的两个人相互见了面,完全不能交流信息。
因而他们需要定义一些共通的东西来进行交流,TCP/IP就是为此而生。
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
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我们更加熟悉的http、ftp、pop3协议等。
电脑有了这些,就好像学会了外语一样,就可以和其他的计算机终端做自由的交流了。
TCP/IP协议分层提到协议分层,我们很容易联想到ISO-OSI的七层协议经典架构,但是TCP/IP协议族(五层架构)的结构则稍有不同。
如图所示:ISO-OSI的七层协议架构TCP/IP协议族应用层Application (X.400, FTAM, VT)应用层Application (SMTP, TELNET, FTP)PresentationSessionTransport传输层Transport(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Network网络层Internet(Internet Protocol)Data Link数据链路层NetworkInterfacePhysical物理层HardwareTCP/IP协议族按照层次由上到下,层层包装。
TCPIP重点整理
1.电路交换:原理:直接利用可切换的物理通信线路,连接通信双方。
三个阶段:建立电路;传输数据;拆除电路特点:在发送数据前,必须建立起点到点的物理通路;建立物理通路时间较长,数据传送延迟较短报文交换:原理:数据报每个报文均带有全称网络地址(源、目的地址);信息以报文(逻辑上完整的信息段)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
特点:线路利用率高;要求中间结点(网络通信设备)缓冲大;延迟时间长。
分组交换:原理:分组:比报文还小的信息段,可定长,也可变长;信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
源节点把报文分为分组,在中间结点存储转发,目的结点把分组合成报文。
特点:每个分组头包括目的地址,独立进行路由选择;额外信息增加;网络节点设备中不预先分配资源;线路利用率较电路高;节点存储器利用率比报文交换高;易于重传,可靠性比报文交换高。
2.掩码是一个32位数,当用掩码和地址块中的任意一个地址相“与”(AND)时,就可得到该地址的网络地址。
3.特殊的IP地址:特殊地址Netid Hostid 源/目的地址;网络地址特定的全0都不是;直接广播地址特定的全 1 目的地址;受限广播地址全1 全1 目的地址;本网络上的本主机全0 全0 源地址;本网络上的特定主机全0 特定的目的地址;回送地址127任意目的地址4.专用地址:专用网:不需接入Internet,但需要用TCP/IP通信;编址方案:申请,并使用A、B、C类地址;不申请,直接使用A、B、C类地址;不申请,直接使用私有地址私有地址:类Netid 块数A10.0.0 1B172.16~172.31 16C192.168.0~192.168.2552565.直接交付:分组目的与分组的发送接口在同一IP网络中间接交付:分组目的与分组的发送接口在不同IP网络中交付方式判断:分组目的IP与发送接口是否在同一IP网络中判断方法:目的IP & 发送口掩码= 发送口IP & 发送口掩码?相等:直接交付不等:间接交付交付操作:1.地址映射:IP地址→物理地址直接交付:目的IP 地址→物理地址间接交付:下一跳IP地址→物理地址 2.封装成数据链路帧发送6.版本:字段长度为4个比特,用来标识IP协议的版本信息,IP 协议存在两个版本:IPv4 和IPv6,目前的版本为 4;HLEN(首部长度字段):4 bits 以4字节(即32bits)为单位(不是以字节为单位)取值:5 ~ 15(即首部长度为 20 ~ 60 bytes);TOS(服务类型):8 bits 该分组所期望的服务质量;Total length(总长度字段):16 bits 以字节单位首部长度(即4*HLEN)+数据长度;Identification(标识字段):16 bits 源站每发送一个分组,标识值+1 (源IP地址,标识)→全网唯一分组标识;Flags(标志字段):3 bits;Fragmentation offset(片偏移字段):13 bits 以8 bytes为单位;TTL(生存时间):8 bits;协议8 bits:使用IP服务的高层协议;校验和:16 bits7.路由转发技术:基本思想:不是收到IP分组后才为其选路,而是预先获得到所有目的的路由;IP报文查找路由表按预定的路由转发预定路由:路由表主机和路由器都用路由表实现报文的发送、转发8.转发技术:下一跳方法:路由表中只保留下一跳地址,而不是完整的路径。
TCPIP协议一网络基础知识
TCPIP协议一网络基础知识TCP/IP协议:网络基础知识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组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协议集合。
它是互联网的基础,为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和规则。
本文将介绍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作用。
一、TCP/IP协议的概述TCP/IP协议指的是一组用于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的规则和约定。
它包括两个核心协议:TCP和I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 (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负责数据包的分组和路由。
TCP/IP协议可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物理链路层。
应用层提供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如HTTP、FTP和SMTP 等;传输层通过端口号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如TCP和UDP协议;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如IP协议;物理链路层处理传输媒介上的比特流,如以太网和Wi-Fi等。
二、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TCP/IP协议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分割成小块,然后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目的地址并重新组装。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应用程序通过套接字(socket)与传输层建立连接,发送数据请求。
2. 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块,并为每个数据块添加序号和检验和。
3. 网络层根据目标地址将数据包发送到下一个节点,选择最佳的路径和传输方式。
4. 物理链路层将数据包转化为比特流,并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目标地址。
5. 目标地址的物理链路层接收到比特流,并将其转化为数据包。
6. 目标地址的网络层根据协议进行检验和分析,将数据包传递给传输层。
7. 目标地址的传输层根据序号和检验和对数据包进行验证和重组,并将数据传递给应用程序。
TCPIP网络知识介绍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多 国团体,其主要成员主要来源于世界上许多政府的标 准创建委员会。
国际电联电信标准部(ITU-T)---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一些国家确定了电信的国际标准,但那时在国际范围 的兼容性还较差,于是联合国就在国际电联(ITU)下 面成立了一个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这个 委员会致力于研究和建立电信的通用标准,特别关注 电话和数据通信系统。在1993年3月,CCITT改名为 国际电联电信标准部(ITU-T)。
电子工业协会(EIA)---和ANSI一样,电子工业协会是 一个在生产方面推进电子学应用的非赢利组织。它的活动 除了开发标准外,还包括对公众的教育培训和促进政府对 标准的制定。在信息技术领域定义物理连接的接口和数据 通信的电子信令的规约方面,EIA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论坛
帧中继论坛---帧中继论坛是由数字设备公司、北方电信、 思科以及StartaCom公司发起建立的,其目的是推进帧 中继的应用和是实现。该论坛研究的问题包括流控制、封 装、转换和多播。论坛的结果文件将提交--美国国家标准化局是一个 民间的非赢利组织,不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 会(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的工程师学会。它的范围 是国际性的,目标是在电气工程、电子学、无线电以及工 程的相关分支领域发展理论、创造性和提高产品质量。作 为其中的一个目标,IEEE监督对计算机通信和标准的开发 和采纳。
因特网研究部(IRTF)是一个工作组的论坛,其注意力放 在有关因特网协议、应用、体系结构和技术的长期研究题 目上。
因特网名称和号码分配公司(ICANN)(以前称为IANA) 负责管理因特网的域名和地址。
tcpip面试知识点
TCP/IP面试知识点TCP/IP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掌握TCP/IP的知识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TCP/IP的面试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知识点,以及它们的解释和答案。
1.TCP/IP是什么? TCP/IP是一组用于在网络上进行通信的协议。
它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提供了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的标准。
2.TCP和UDP有什么区别?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和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是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机制。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提供了简单的数据传输,但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顺序。
3.IP地址是什么?IPv4和IPv6有什么区别? IP地址是网络上的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它用于路由数据包并将其传送到正确的地方。
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P地址版本,它由32位组成。
IPv6是下一代IP地址版本,它由128位组成,提供了更多的地址空间和更好的安全性。
4.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用于确定IP地址的网络和主机部分。
它与IP地址一起使用,以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过1表示网络部分,0表示主机部分。
5.TCP的三次握手过程是什么? TCP的三次握手是建立TCP连接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步骤:a.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 (同步)报文段,指示建立连接。
b.服务器收到SYN报文段后,返回一个SYN-ACK报文段作为响应。
c.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报文段后,再次向服务器发送一个ACK报文段,确认连接建立。
6.什么是ARP协议?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是一种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的协议。
当主机需要发送数据到目标主机时,它需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ARP协议通过广播请求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并将其缓存到本地。
TCP-IP复习要点
1.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2.三网融合:电信(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3.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状、环状、树状、全互连型、不规则型4.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5.OSI参考模型对于OSI模型,它的核心在于3个概念:服务,接口,协议物理层(比特)物理连接、差错检测;数据链路层(帧)链路管理、成帧、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网络层(分组)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传输层(TPDU段)传输连接管理、流量控制;会话层(SPDU)为用户建立、引导和释放会话连接;表示层(PPDU)对源站内部的数据结构编码,形成适合于传输的比特流,到了目的站再进行解码,转换成目的站用户所要求的格式,保持传输数据的意义不变;应用层(APDU)为用户提供访问各种网络资源的服务。
6..物理层四个特性:①机械特性:规定DTE/DCE接口连接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和引脚排序等。
②电气特性:规定每种信号的电平、信号的脉冲宽度、所允许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
③功能特性:规定接口电路引脚的功能和作用。
④规程特性:规定接口电路信号的时序、应答关系和操作过程。
7.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8.DCE: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
9.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参考模型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负责将网际层的IP数据报通过物理网络发送,或从物理网络接收数据帧,抽取出IP数据报上交给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的1~2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网际层:网际层也称互联网层。
网际层所提供的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但尽力而为的数据报传输服务,将数据报从源主机传送到目的主机。
网际层最主要的协议是网际协议(IP)。
与IP协议配套的协议还有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传输层:传输层也称运输层。
TCP、IP 网络协议知识点总结大全
TCP、IP网络协议知识点总结大全1.TCP/IP模型2.TCP和UDP3.TCP为什么要三次握手4.TCP为什么要四次挥手5.网页请求一个URL的流程6.DNS工作原理7.HTTPS加密原理1.TCP/IP模型「应用层」:规定应用程序数据格式,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传输层」:指定端口供特定应用程序处理,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网络层」:主要负责寻址和路由选择,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o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主要定义了数据包如何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MAC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的差异性o LLC(Logic Link Control)层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为上层提供服务,包括传输可靠性保障和控制、传输可靠性保障和控制、数据包的顺序传输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层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则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规定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层首先判断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后发送至LLC层「物理层」:通过光纤、电缆等设备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二进制数据的传输2.TCP和UDPo TCP头结构:来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号、确认序号、SYN/ACK 等状态位、窗口大小、校验和、紧急指针o特点: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可靠、有序、速度慢、较重量,流量控制、拥塞控制o适用场景:文件传输、浏览器等o应用:HTTP、HTTPS、RTMP、FTP、SMTP、POP3o UDP头结构:来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域、校验和o特点:无连接、面向报文、不可靠、无序、速度快、轻量、实时性高(无队首阻塞)o适用场景:适用于一对多、即时通讯、视频通话等o应用:DHCP、DNS、QUCI、VXLAN、GTP-U、TFTP、SNMP3.TCP为什么要三次握手TCP的可靠连接建立是靠包起始序列号来达成的,三次握手主要目的是客户端和服务端对各自的包起始序列号达成共识:o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及客户端包起始序列号给服务端o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发送SYN及服务端包起始序列号给客户端,并且还发送ACK及客户端包起始序列号+1,表示对客户端包起始序列号达成共识o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送ACK及服务端包起始序列号+1给服务端,表示对服务端包起始序列号达成共识而二次无法达成共识目的,四次则报文数量冗余了包序列号可以认为是唯一的,因为它是以时间自增生成的,每四个多小时才会重复一次,远大于报文最大生成时间MSL4.TCP为什么要四次挥手TCP是全双工的,断开需要确保双向都没有数据要发送了:o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FIN及客户端包序列号给服务端,表示客户端没有数据要发送了o第「二」次挥手:服务端发送ACK及客户端包序列号+1给客户端,表示对客户端没有数据发送达成了共识o第「三」次挥手:服务端发送FIN及服务端包序列号给客户端,表示服务端没有数据要发送了o第「四」次挥手:客户端发送ACK及服务端包序列号+1给服务端,表示对五福端没有数据发送达成了共识第四次挥手客户端发送ACK给服务端后会进入TIME_WAIT状态,要等待2MSL才真正关闭,两个理由:o要确保客户端发送的ACK能达到服务端,让服务端知道客户端收到了第三次挥手,服务端进而可以断开了o要保证本连接中所有的报文都在网络中死翘翘了,防止下个同端口的新连接收到旧连接的报文5.网页请求一个URL的流程1.HTTP请求的准备o发起DNS请求将域名解析成对应的IP地址o建立TCP连接,如果开启了Keep-Alive机制,也可在多次请求中复用TCP连接2.HTTP请求的构建按照HTTP报文格式构建报文,包括:o请求行:包括请求方法、URL、HTTP版本信息,请求方法包括POST、GET、PUT、DELETE等o首部:包括Accept-Charset(客户端可以接受的字符集)、Content-Type(正文内容格式)、Cache-control(缓存控制)等o正文实体:当使用POST、PUT等请求方法时,通常客户端需要向服务器传递数据,这些数据就存储在请求正文中3.HTTP请求的发送添加HTTP头后,报文会经过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分别添加上TCP头、IP头和MAC头然后判断目标地址和本机是否在同个局域网,如果是,就通过ARP 协议获取目标MAC地址,放入MAC头;如果不在同个局域网,就把网关MAC地址放入MAC头网关收到包后取出目标IP地址,根据路由协议找到下一跳路由器,获取下一跳路由器MAC地址,将包发送过去,这样路由器一跳一跳最终到达目标局域网最后一跳路由器发现目标地址在自己局域网中,通过ARP协议获取目标地址的MAC地址,然后将包发送给目标机器目标机器接收到包后,层层向上,依次解析MAC头、IP头、TCP头,最后发送给TCP头中端口号对应的HTTP服务器进程,然后HTTP服务器将网页返回给客户端4.HTTP返回的构建HTTP返回报文包括:o状态行:包括版本、状态码、短语信息,状态码包括200(OK)、404(Not Found)、503(Service Unavailable)等等o首部:包括Retry-After(间隔一定时间后可重试)、Content-Type(正文内容格式)等o正文实体:返回的数据格式,包括HTML、JSON等6.DNS工作原理DNS服务器包括根域名、顶级域名、权威域名三种:o根域名DNS服务器:返回顶级域DNS服务器的IP地址o顶级域名DNS服务器:返回权威DNS服务器的IP地址o权威域名DNS服务器:返回相应主机的IP地址客户端先在本地缓存中查找是否有域名对应的IP地址,如果有直接返回,没有则向本地DNS服务器发起请求本地DNS服务器检查是否有缓存,没有则向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威域名服务器依次发起请求,最终得到域名对应的IP地址7.HTTPS加密原理HTTPS通过非对称加密生成密钥,然后用这个密钥去对称加密传输的数据,通过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传输安全,也保证传输效率非对称加密的私钥不会在互联网上传输,可以保证私钥的私密性,但公钥是公开的,可能被冒充,所以需要通过证书和权威机构来验证公钥的合法性服务器需向CA(Certificate Authority)权威认证机构申请数字证书,CA用自己的私钥对服务器个人信息与服务器公钥生成数字签名后,再和服务器个人信息与服务器公钥一起形成数字证书客户端发起请求时,服务器会将数字证书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用CA公钥解密数字签名生成服务器信息摘要,再和证书中的服务器信息摘要进行对比,以此验证数字证书是否是CA颁发的合法证书但CA的公钥也可能被冒充,为了验证CA公钥的合法性,CA也要有CA自身的数字证书,由更可信、更权威的CA机构签名生成,由此形成多层级的认证机构,客户端设备默认内置了一部分权威机构的根证书。
TCPIP基本知识总结
技术总结一.IP网络互联基础1 . IP地址:配置在主机,设备接口上的逻辑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IP地址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个部分:网络号表示某个IP子网,主机号表示本子网的某台主机。
2 . 子网掩码:用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
用连续的“1”表示IP地址的网络号,用连续的“0”表示主机号。
3 . 网络地址: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定向广播地址:主机号全为1的IP地址4 . 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5 . 同一网段主机互访分析:同一网段的主机互访,直接进行MAC封装,就可到达。
不同网段的主机互访分析:不同网段的主机互访,要经过网关中转后才能到达。
二.层次化与数据流分析1 .层次化配置:a.基本信息配置:密码(console/Telnet/enable)主机名,时区等。
b.接口配置与链路测试:局域网接口配置(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打开接口)局域网链路测试,广域网接口配置与链路测试。
c.路由配置与测试:路由配置(IGP/BGP)全网连通性测试,路径跟踪测试。
d.上层业务配置与测试2 . 层次化排错:a.5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链路是否通?b.两个路由器之间的路由是否通?c.上层是否配置了控制策略?3 . 层次化方法:先分析高层网络,分析时,把底层网络当做云图来看待。
再逐个打开底层网络云图,进行底层网络分析。
4 .层次化数据流分析三.IP地址分配1 .IP地址分类2.私有地址:3.IP子网划分:a.定长子网掩码划分b.变长子网掩码划分四.TCP/IP协议基础1.OSI参考模型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端到端连接寻址和路由选择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比特流传输2.TCP/IP协议栈应用层:DHCP、DNS、Telnet、HTTP、FTP、TFTP、SMTP......传输层:TCP、UDP网络层:ARP,IP,ICMP数据链路层:PPP,HDLC,ATM........物理层:V.35......3.IP特点IP是无连接的,无序的,不可靠的,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
TCP—IP基础
网络基础(TCP/IP篇)1.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IP地址是指Internet协议使用的地址,而MAC地址是Ethernet协议使用的地址。
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MAC地址是Ethernet 网卡上带的地址,长度为48位。
每个Ethernet网卡生产厂家必须向IEEE组织申请一组MAC地址,在生产网卡时在网卡的串行EEPROM中写入一个唯一的MAC地址。
任何两个Ethernet网卡的MAC地址,不管是哪一个厂家生产的都不应相同。
Ethernet芯片厂家不必负责MAC地址的申请,MAC地址存在于每一个Ethernet包中,是Ethernet包头的组成部分,Ethernet交换机根据Ethernet包头中的MAC源地址和MAC目的地址实现包的交换和传递。
IP地址是Internet协议地址,每个Internet包必须带有IP地址,每个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必须向有关组织申请一组IP地址,然后一般是动态分配给其用户。
IP地址现是32位长,正在扩充到128位。
IP地址与MAC地址无关,因为Ethernet的用户,仍然可通过Modem连接Internet,取得一个动态的IP地址,这个地址每次可以不一致。
IP地址通常工作于广域网,路由器处理的就是IP地址。
MAC地址工作于局域网,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一般通过现有的公用网或专用线路,需要进行网间协议转换。
可以在Ethernet上传送IP信息,此时IP地址只是Ethernet信息包数据域的一部分,Ethernet交换机或处理器看不见IP地址,只是将其作为普通数据处理。
2.IP地址与子网掩码IP地址与网络分类(1)IP地址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有不同的编址方式;不同物理网络中的主机,有不同的物理网络地址。
网间网技术是将不同物理网络技术统一起来的高层软件技术。
网间网技术采用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网的每一网络和每一主机都分配一个网间网地址,以此屏蔽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
TCPIP协议分析知识点总结
TCPIP协议分析知识点总结一、TCP/IP协议简介TCP/IP是一组用于网络通信的协议,它包括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组相互关联、协同工作的协议组成,这些协议按照其功能分成不同的层次。
TCP/IP协议家族是互联网标准协议。
1.TCP/IP层次结构TCP/IP协议族是一个层次结构的协议族。
TCP/IP协议家族由四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 网络接口层:此层负责定义操作系统与网络硬件接口之间的通信方式。
- 网际层:此层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
即负责将数据发送到目的地址并最终将数据包传递给网络接口层。
- 传输层:此层负责在源和目的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常用的传输层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 应用层:此层包含了很多应用程序需要的协议,例如HTTP、FTP、TELNET、SMTP等。
2.TCP/IP通信特点TCP/IP协议族的特点包括:- 分层结构,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协议,各层之间相互关联、协同工作。
- 独立性,每个层次的协议都是独立的,修改其中一个层次的协议不会影响其他层次的协议。
- 开放性,TCP/IP协议族是一个开放的标准,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协议族进行通讯。
- 可靠性,TCP/IP协议族内部有多种机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灵活性,TCP/IP协议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组合。
3.TCP/IP协议族的发展TCP/IP协议族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ARPANET阶段:TCP/IP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于1969年开始建立的。
ARPA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如何使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互相通讯。
- TCP/IP阶段:ARPA提出了一个新的通讯协议,即TCP/IP协议。
1982年,TCP/IP成为国际标准。
- Internet阶段: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TCP/IP协议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使用,逐渐成为全球网络的标准协议。
TCPIP协议基础知识
TCPIP协议基础知识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在不同的网络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本文将介绍TCPIP协议的基础知识,包括协议的定义、分层结构、常见协议和应用。
一、协议的定义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互联网通信的一套协议集合。
它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负责在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包。
TCPIP协议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在1969年创建的,旨在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网络,形成一个统一的互联网。
它采用分层结构,将通信过程分解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二、分层结构TCPIP协议采用分层结构,由四个主要层次构成: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
1. 物理层物理层是TCPIP协议的最底层,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网络设备可识别的信号,以实现数据的物理传输。
它定义了电气、机械和功能接口等规范,例如网线的类型、接口的种类等。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下一个节点。
它将原始的比特流组织成数据帧,通过物理连接传输数据。
数据链路层还负责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 网络层网络层是TCPIP协议的核心部分,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并进行路由选择,以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主要的网络层协议有IP、ICMP和ARP。
4.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在主机之间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最常用的传输层协议是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UDP提供无连接的服务,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三、常见协议和应用TCPIP协议中有许多常见的协议和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协议和应用。
TCPIP基础
1. TCP/IP 是用于因特网(Internet) 的通信协议。
在TCP/IP 中包含一系列用于处理数据通信的协议:TCP (传输控制协议) - 应用程序之间通信、UDP (用户数据包协议) - 应用程序之间的简单通信、IP (网际协议)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ICMP (因特网消息控制协议) - 针对错误和状态、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针对动态寻址。
2.当应用程序希望通过TCP 与另一个应用程序通信时,它会发送一个通信请求。
这个请求必须被送到一个确切的地址。
在双方“握手”之后,TCP 将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全双工(full-duplex) 的通信。
这个全双工的通信将占用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直到它被一方或双方关闭为止。
UDP 和TCP 很相似,但是更简单,同时可靠性低于TCP。
3.IP 是无连接的通信协议。
它不会占用两个正在通信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
这样,IP 就降低了对网络线路的需求。
每条线可以同时满足许多不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
通过IP,消息(或者其他数据)被分割为小的独立的包,并通过因特网在计算机之间传送。
IP 负责将每个包路由至它的目的地。
4.IP 路由器负责将这个包路由至它的目的地,直接地或者通过其他的路由器。
在一个相同的通信中,一个包所经由的路径可能会和其他的包不同。
而路由器负责根据通信量、网络中的错误或者其他参数来进行正确地寻址。
5.TCP/IP 意味着TCP 和IP 在一起协同工作。
TCP 负责应用软件(比如你的浏览器)和网络软件之间的通信。
IP 负责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TCP 负责将数据分割并装入IP 包,然后在它们到达的时候重新组合它们。
IP 负责将包发送至接受者。
6. TCP/IP 使用32 个比特(1字节=8比特)或者4 个0 到255 之间的数字来为计算机编址,每个计算机必须有一个唯一的 4 个数字的地址才能够连入因特网。
每个IP 包必须有一个地址才能够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
tcpip知识点总结
tcpip知识点总结TCP/I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任何与互联网相关的事物都离不开TCP/IP协议。
本文将对TCP/IP协议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其基本概念、协议栈、每个层级的功能和协议、TCP/IP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1.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族,它包含了多个协议,其中包括TCP、IP、UDP、ICMP等。
这些协议共同构成了互联网通信的基础架构。
2.TCP/IP协议是一个分层协议,它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对应的协议。
3.TCP/I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
它能够保证数据的顺序和可靠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或损坏。
4.TCP/IP协议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包。
数据包是数据在网络上传输的最小单位,每个数据包包含有源地址、目标地址、数据和校验码等信息。
5. TCP/IP协议的工作模式分为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对等模式。
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并返回数据;在对等模式中,两个节点彼此之间可以发起请求并返回数据。
二、协议栈TCP/IP协议栈是TCP/IP协议族中各个协议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总称,通常用于形象地表示各个协议之间的关系。
1.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是TCP/IP协议栈的最底层,它负责管理网络接口硬件和数据的物理传输。
它和硬件设备交互,将数据帧传输到物理网络中。
2.网络层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径选择和流量控制。
它的主要协议有IP协议、ARP协议和ICMP协议。
其中,IP协议负责数据的封装和分片,ARP协议负责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ICMP协议用于网络故障的检测和报告。
3.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流量控制。
它的主要协议有TCP和UDP。
其中,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服务,UDP协议提供非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服务。
4.应用层应用层是TCP/IP协议栈的顶层,它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同厂商、不同型号、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能够通过TCP/IP协议栈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
2.TCP/IP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政府资助的一个分组交换网络研究项目,到9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TCP/IP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是网络互联的基础。
4.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增长。
各大厂商为了在数据通信网络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网络架构体系和标准,如IBM公司的SNA,Novell IPX/SPX协议,Apple公司的AppleTalk协议,DEC公司的DECnet,以及广泛流行的TCP/IP协议。
同时,各大厂商针对自己的协议生产出了不同的硬件和软件。
各个厂商的共同努力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设备种类的迅速增长。
但由于多种协议的并存,也使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厂商之间的网络设备大部分不能兼容,很难进行通信。
5.为了解决网络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帮助各个厂商生产出可兼容的网络设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了OSI 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很快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
在设计OSI 参考模型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各个层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实现特定的功能;层次的划分有利于国际标准协议的制定;层的数目应该足够多,以避免各个层功能重复。
6.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提供即插即用的兼容性和不同厂商之间的标准接口;使各个厂商能够设计出互操作的网络设备,促进标准化工作;防止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影响另一个区域的网络,结构上进行分隔,因此每一个区域的网络都能单独快速升级;把复杂的网络问题分解为小的简单问题,易于学习和操作。
7.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8.通常,OSI参考模型第一层到第三层称为底层(Lowerlayer),又叫介质层(Media Layer),底层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送,网络互连设备往往位于下三层,以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OSI参考模型的第五层到第七层称为高层(Upper layer),又叫主机层(Host layer),高层用于保障数据的正确传输,以软件方式来实现。
9.OSI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基本功能如下:10.物理层: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规定了电平、线速和电缆针脚。
11.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再将字节组合成帧,使用MAC地址来访问介质,检测差错。
12.网络层:提供逻辑地址,供路由器确定路径。
13.传输层: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递以及进行重传前的差错检测。
14.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
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15.表示层: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
16.应用层: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17.由于OSI模型和协议比较复杂,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18.而TCP/I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模型因其开放性和易用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CP/IP协议栈也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协议。
19.TCP/IP模型同样采用分层结构,层与层相对独立但是相互之间也具备非常密切的协作关系。
20.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不同点在于TCP/IP把表示层和会话层都归入了应用层。
TCP/IP模型由下至上依次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个层次。
a)TCP/IP模型各个层次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协议。
TCP/IP协议栈是数据通信协议的集合,包含许多协议。
其协议栈名字来源于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
TCP/IP协议栈负责确保网络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它是一组规则,规定了信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21.TCP/IP每一层都让数据得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这些层之间使用PDU(协议数据单元)彼此交换信息,确保网络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不同层的PDU中包含有不同的信息,因此PDU在不同层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
如传输层在上层数据中加入TCP报头后得到的PDU被称为Segment(数据段);数据段被传递给网络层,网络层添加IP报头得到的PDU被称为Packet(数据包);数据包被传递到数据链路层,封装数据链路层报头得到的PDU被称为Frame(数据帧);最后,帧被转换为比特,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这种协议栈向下传递数据,并添加报头和报尾的过程称为封装。
22.数据被封装并通过网络传输后,接收设备将删除添加的信息,并根据报头中的信息决定如何将数据沿协议栈上传给合适的应用程序,这个过程称为解封装。
不同设备的对等层之间依靠封装和解封装来实现相互间的通信。
23.举例:主机A与主机B通信。
主机A将某项应用通过上层协议转换上层数据后交给传输层,传输层将上层数据作为自己的数据部分并且在之前封装传输层报头,然后传递给网络层;网络层将从传输层收到的数据做为本层的数据部分,之前加上网络层的报头传递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封装数据链路层的报头后传给物理层;物理层将数据转换为比特流通过物理线路传送给主机B。
24.主机B在物理层接收到比特流之后交给数据链路层处理;数据链路层收到报文后,从中拆离出数据链路层报文头并将数据传递给网络层;网络层收到报文后,从中拆离出IP报文头,交给传输层处理,传输层拆离传输头部后交给应用层。
25.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都是一个逐层处理的过程,各层都会处理上层或下层的数据,并加上或剥离到本层的封装报文头。
26.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如下:a)规定介质类型、接口类型、信令类型b)规范在终端系统之间激活、维护和关闭物理链路的电气、机械、流程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c)规范电平、数据速率、最大传输距离和物理接头等特征27.物理层标准规定了物理介质和用于将设备与物理介质相连的接头。
局域网常用的物理层标准有IEEE制定的以太网标准802.3、令牌总线标准802.4、令牌环网标准802.5以及美国国家标准组织ANSI的X3T9.5委员会制订的光缆标准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等。
广域网常用的物理层标准有电子工业协会和电信工业协会 EIA/TIA制定的公共物理层接口标准EIA/TIA-232(即RS-232)、国际电信联盟ITU 制定的串行线路接口标准V.24和V.35、以及有关各种数字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的标准G.703等。
28.物理层介质主要有同轴电缆(coaxical cable)、双绞线(twisted pair)、光纤(fiber)、无线电波(wireless radio)等。
29.同轴电缆用来传递信息的一对导体。
同轴电缆根据其直径大小可以分为:粗同轴电缆与细同轴电缆。
粗缆适用于比较大型的局部网络,它的标准距离长,可靠性高。
安装时不需要切断电缆但粗缆网络必须安装收发器电缆。
细缆安装则比较简单,造价低,但安装过程要切断电缆,两头须装上基本网络连接头(BNC),然后接在T型连接器两端,所以当接头多时容易产生不良的隐患。
30.双绞线是一种最为常用的电缆线,由一对直径约1mm的绝缘铜线缠绕而成,这样可以有效抗干扰。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
屏蔽双绞线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和无线电干扰能力,易于安装,能够很好地隔离外部各种干扰,但是价格相对昂贵。
非屏蔽双绞线同样易于安装且价格便宜,但是抗干扰能力相对STP 较弱,传输距离较短。
31.光纤由玻璃纤维和屏蔽层组成,不受电磁信号的干扰,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长。
但是价格昂贵。
光纤连接器是光的连接接口,非常光滑,不能有划痕,安装比较困难。
32.无线电波可以实现两地之间不架设物理线路也能够迅速通信。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
33.在物理介质选择上,要综合考虑传输距离、价格、带宽需求、网络设备支持的线缆标准等。
34.物理层设备有中继器和集线器,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两种设备已经很少使用,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35.数据链路层是物理层上的第一个逻辑层。
数据链路层对终端进行物理编址,帮助网络设备确定是否将消息沿协议栈向上传递;同时还使用一些字段告诉设备应将数据传递给哪个协议栈如IP、IPX等并提供排序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36.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Logic Link Control sublayer),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 sublayer)。
37.LLC子层位于网络层和MAC子层之间,负责识别协议类型并对数据进行封装以便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LLC子层主要执行数据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和网络层的部分功能。
如帧的收发功能,在发送时,帧由发送的数据加上地址和CRC校验等构成,接收时将帧拆开,执行地址识别、CRC 校验,并具有帧顺序控制、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此外,它还执行数据报、虚电路、多路复用等部分网络层的功能。
38.MAC子层负责指定数据如何通过物理线路进行传输,并向下与物理层通信,它定义了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线路规范、错误通知、按序传递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39.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链路层帧的封装方式。
40.局域网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IEEE 802.2 LLC标准。
41.广域网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HDLC(High-level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FR(Frame Relay,帧中继)协议等。
a)HDLC是ISO开发的一种面向位同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规定了使用帧字符和校验和的同步串行链路的数据封装方法。
b)PPP由RFC(Request For Comment)1661定义,PPP协议由LCP(Link Control Protocol)、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以及PPP扩展协议族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