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测试试题
人教部编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检测卷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②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④原始社会的法律不够完善,主要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下列对中国法治大事件发展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①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④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⑤我国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⑥我国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⑥⑤C.①②④③⑤⑥D.②①④③6⑤3.下列内容解读正确的有()①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解读: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②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解读: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电视专题片《零容忍》通过16个案例,生动讲述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体现了党中央对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解读: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解读: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生活需要法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②杜绝了家庭暴力,很好地保护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③这是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④有利于维护家庭成员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和谐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2.广东省湛江农垦南华中学一名七年级学生,因课间休息时间到对面大楼的八年级教室指责一名学生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影响上课,遭到该校青年教师欧海洋在大庭广众之下拳打脚踢。下列对欧海洋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1)法院对李某某的审理说明了法律的哪些特征和作用?
(2)“(村支书)在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后,先后走进杭锦旗人民检察院投案自首,表示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接受法律制裁”,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29.视频监控设施在校园重点场所、公共区域24小时无空缺,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机制;设置并公布学生欺凌治理举报电话;构建专业研究与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学生欺凌数据监测、评估体系。日前,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教育局、公安局、检察院等11个部门将分工合作,为校园安全护航。
3.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以下属于法律基本特征是
A.法律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B.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随着共享单车走进人们的生活,各种破坏、损毁的现象层出不穷。让共享单车真正发挥作用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这是因为( )
司法保护
③
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
社会保护
④
我市各学校开展“抵制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普法宣传活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我们在学校上学有义务教育法保护,我们的父母上班有劳动法保护,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盜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说明()A.法律只与我们学习有点联系 B.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C.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D.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作为一名中学生,下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义务教育法③居民身份证法④劳动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这是因为(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要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实现中国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5.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下列案例中,能够体现法治这一要求的有( )①刘某因为涉嫌在网上散布谣言而被公安机关逮捕②王女士在得知自己购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了商家的相应赔偿③刘晓利用自己的工资购买演唱会的门票④某造纸厂因为排放污水严重超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列做法中,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 )A.居委会组织文艺晚会迎接国庆节。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docx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选择题1.“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这句话告诉我们( )A.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B.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C.要自觉学法、守法,成为执法者D.法律仅是用来打击犯罪的2.“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鲁炜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这也是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公布屮管干部纪律审查消息。
此信息公布后,立即引发社会舆论强烈震动。
一网友表示,十九大后的“打虎第一枪”平地惊雷,这就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启示我们( )①法律规范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②依法治国就是依法治党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④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8年2月12日,河北省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特殊”案件:朱某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张某,致其被火车撞击身亡,随后遭其家属索赔60余万元。
法院一审判决驳冋原告张某家属的所有诉求,认定朱某的追赶行为与死者撞火车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朱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是属于见义勇为行为。
对此,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促进B.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C.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D.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保障4.2017年11月6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除了经营者对自己产品的虚假宣传,帮助他人进行刷单、炒信、删除差评、虚构交易等行为,也将受到严厉查处。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②法律县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国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可以杜绝网上虚假行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5.“爆竹声屮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燃放烟花爆竹是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
家住育才中学附近的初三学生小悠也想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但我市《关于加强主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的通告》规定不得在学校等公共区域燃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寒假期间,某社区邀请陈警官为辖区内中小学生做《认识毒品,远离危害》的讲座。
此项活动的开展() A. 拓宽了学校保护的途径 B. 反映出中小学生法律意识淡薄C. 保障了学生的人身自由D. 体现社区对学生的社会保护2. 近年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各地依法摧毁一批涉黑犯罪组织和恶势力犯罪集团,“黑恶势力”人人喊打舆论氛围加速形成,和谐法治的社会风气更加清朗。
这充分体现我国法律①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保障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保证实施④为我们创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 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靠社会舆论来维护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 “恭喜你中大奖了!”看到这则信息,小王立即与对方联系并根据要求寄出1万余元,结果却没有等到兑奖消息。
知道被骗后,小王应该() A. 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B. 及时报警,依法维权C. 蒙骗他人,挽回损失D. 骚扰对方,出口恶气5.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可以通过___ _来协调和调整()①道德②亲情③友情④法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 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颁布、实行经国家机器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说明()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③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 近年来,初中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
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做法有( )①同学间理解和宽容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③父母尽到监护责任④执法部门公开审理施暴者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 我国有关交通法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综合测试题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下列属于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①宪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义务教育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①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下列对法治认识正确的有:①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②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5.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①受益者②参与者③推动者④制定者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6. 社会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来调整。
①法律②道德③亲情④友情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年满()周岁的公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16B、17C、18D、198.法律是:①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④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我国现行的宪法是:A、1954年颁布实施的宪法B、1975年年颁布实施的宪法C、1978年颁布实施的宪法D、1982年颁布实施的宪法10. 一般情况下,年满()周岁,才能就业。
A、16B、17C、18D、1911.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是:A、“禹刑”B、《汉谟拉比法典》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2.道德、纪律规章等其他行为规范,主要是依靠()等力量来保证实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检测卷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生活中,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有多种,下面漫画《让座》体现的是( )A.纪律B.道德C.法律D.友情2.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这是因为(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法律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的影响有( )①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②指导人们未来的生活③规范人们的生活④体现着友情的温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4.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对于法治,我们的认识有( )①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②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③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④法治以个人为中心,崇尚个人崇拜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5.法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对法治作用认识正确的有(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②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标志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④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下列表述中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A.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B.近墨者黑,近朱者赤C.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D.法通国脉千秋稳,律顺民心九域兴7.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慈善法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近年来,我国修改了食品安全法,我国政府加强对网络诈骗的监管,打击网络诈骗行为,纠正多起重大冤假错案,这是我国在加强() A.法治建设B.文化建设C.道德建设D.政治建设2.漫画《特权》违背了()A.权力至上的原则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和出台1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体现出我国法律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D.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制定的4.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这些规定分别体现了法律的()A.保护作用和规范作用B.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C.保护作用和教育作用D.规范作用和成长作用5.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法律特征的是()A.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B.中央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C.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D.著名演员成龙之子房祖名因吸毒被判刑6.有些同学拿别人的东西,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足够的证据污蔑别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当防卫过当等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说明() 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惩罚犯错误的行为C.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我们很远D.法律离不开生活7.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生活的是()A.道德B.纪律C.法律D.规则8.漫画《禁止开除问题学生》是在保护青少年的()A.义务B.权利C.健康D.生活9.李克强在当选国家总理时说:“我将自觉按照法律的要求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的这句话说明()A.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B.国家总理享有法律之上的特权C.李克强享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测试试题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小测试40分钟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生活中,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有很多,下图体现的是( )A. 纪律B. 道德C. 法律D. 友情2.2019年7月20日,司法部决定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重点是一体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司法所建设、县级司法行政工作建设三大基础工作。
下列不属于司法部这样做的原因是()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②国家只重视乡镇法治建设③只有乡村才需要加强法治建设④乡镇等基层是我国法治建设的薄弱之处A. ②③B. ③④C. ①④D. ①③3.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这是因为()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③法律赋予每个人权利和义务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4.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如果你遭遇校园欺凌,你会()①沉着冷静,勇敢拼杀②寻求师长帮助,通过合法途径解决③忍气吞声,尽量逃避④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下列做法中,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A. 居委会组织文艺晚会迎接国庆节B. 李敏和同学一起去参观博物馆C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D. 刘伟网购了一本复习参考书6.2019年6月29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广东省追逃办和深圳市监委不懈努力,外逃18年的“百名红通人员”、职务犯罪嫌疑人刘宝凤回国投案自首并积极退赃。
这体现了我国法律的重要特征是()A. 具有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功能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 对全世界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7.2019年1月29日,安徽省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李贻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案,最后被判有期徒刑十八年,罚金二百二十万这表明法律()A. 依靠国家行政力量保证实施B. 维护社会秩序C. 只负责对社会成员进行劝诫D.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8.《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33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题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综合卷一、选择题1.“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疾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
”这表明()A.法律是解决社会纠纷的唯一准则B.只要不违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C.社会生活需要由法律保障和规范D.法律一直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下面漫画《法律——妙手解千结》说明了()A.法律是万能的B.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C.法律能够调解人们之间的纠纷D.法律的作用突出表现为打击犯罪3.法律约束着每个公民的思想和行为,上至宪法下至各种条文历律规章制度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安宁、百姓安居。
这表明()①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②在我国,法律最为重要②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②生活只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这表明()A.法律就在我们身边B.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C.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D.法律保障我们的权利5.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颁布、施行经国家机器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说明()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唯一标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6.卡尔·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关于对卡尔·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①国王的话就是法律②所有法律都是由国王制定的②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在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下列对法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法治要求遵守法律,依法办事B.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C.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D.法治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权威,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风尚8.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题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要求:闭卷;卷面满分:100分;命题教师:陈择震)一、单项选择(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其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每题2分,共50分)。
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2.下列属于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①宪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义务教育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的(.....).①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下列对法治认识正确的有(...)..①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②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5.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①受益者..②参与者..③推动者..④制定者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6..盛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来调整。
①法律.②道德.③亲情..④友情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年满(.....)周岁的公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16...B、17..C、18...D、198.法律(...).①是用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④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到了上学年龄,父母(....)送我上学。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答案选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出售个人信息。
这说明了①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法律只指导着人们的当前生活④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2.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这是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有劳动法等法律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这说明A.矛盾和纠纷可以靠道德来协调B.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闯红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3.如右图漫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①服从法律②遵守法律③实行人治④依法办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4.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A. 亲情B.道德C. 法治D.友情5.如右图所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①约束人们的行为②调整社会关系③维护社会秩序④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6.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认识正确的是A.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B.法律和道德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法律和道德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法律和道德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7.随着共享单车走进人们的生活,各种破坏、损毁等现象层出不穷。
让共享单车真正的发挥共享的作用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
这是因为A.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因为道德的适用范围更广B.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而法律适用于大事情C.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D.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道德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8.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①《刑法》②《教育法》③《未成年人保护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2.柏拉图说:“法律的一部分是为善良的人制定的,以指导他们友好相处;一部分则是为拒不接受指导的人而制定的,因为他们造孽作恶。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法律只对善良的人们有约束力B.法律只对作恶的人们有约束力C.法律有指引教育和制裁作用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3.2021年4月6日,沈丘县公安局原局长顾家德因犯贪污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顾家德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这体现了法律()①规范我们的所有行为②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能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④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4.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此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
设置“网络保护”专章的重要意义在于()①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②构筑起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保护防线③有利于发挥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④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普遍偏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
据此,请你回答下列小题。
5.该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法属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哪道防线()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6.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法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7.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测试题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单选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相应的方框内。
共34小题)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2018•云南)法律是我们的“守护者”,下列有关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法律只保障少数公民的合法权益②人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④法律推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A.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③④3.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 中共中央批准每年12 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B. 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电池C. 王某因抢动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D. 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统一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4.2019年2月22日广西教育厅召开了全省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
会议要求各地各校狠抓校园欺凌防范,让青少年远离校园欺凌。
远离校园欺凌,我们青少年要()①减少欺凌弱小的行为②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③自觉学法守法用法④打击报复欺凌者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5.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说①人与人之间,虽然家境有好坏,天分有差异,地位有不同,但在做人资格上是平等的②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谁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③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2019年1月12日,北京市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被判处有期徒刑。
对这一案例理解正确的是()①违法犯罪要受到刑法制裁②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④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的行为是犯罪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7.“法律用处大,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近法治天地 复习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单选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相应的方框内。
共34小题)A. 一个国家有了法律,就能兴旺发达B. 加快立法进程,就能振兴国家C. 法律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实现大治的起点D. 有了法律,才有了国家对社会的治理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其具有规范作用B.与纪律相比,其更具有强制性C.其具有保护作用D.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社会责任3.“尊重每个人的权利,维护每个人的尊严,哪怕他有罪有错。
这是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会的底线。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②人格尊严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应受到保护④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8•江苏镇江)法律是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下列突出体现法律这一基本特征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颁布B.某公务车辆因违法停放被处罚C.路人谴责李某损坏共享单车的行为D.学校处分实施校园欺凌的学生5.漫画《法律空子钻不得》,警示我们()A.要学会依法参与民主监督B.要积极参与国家执法工作C.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D.要敢于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当面作斗争6.(2018•山东烟台)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各类安全事放的发生,某校开展了春季安全教育活动。
与此同时,公安、消防和文化部门联合整治了学校周边环境,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对学生的( )①学校保护②家庭保护③司法保护④社会保护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7.《韩非子。
有度》日:“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B.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C.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 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追究8.(2018•江苏南京)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卷面总分4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
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
C.生活离不开法律
D.法律能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
2.每个人从生命的孕育开始就已经进入一张法律的大网之中。
生活中,无论你关不关注法律,法律总会在身边默默地保护你,或者默默地注视你。
这表明()
A.我们一生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B.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C.法律为人们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D.我们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3.对下边漫画《年关》中领导干部的评价,恰当的是()
A.敢于说“不”,具有批判精神
B.意志薄弱,不能战胜自我
C.止于至善,检视自身不足
D.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
4.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全面部署。
这是因为()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③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党的____________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
A.十八大B.十九大
C.十七大D.十六大
6.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全面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
这体现了()
A.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7.关于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法律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①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
①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8.2018年7月28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下,经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省委、省纪委监委不懈努力,“百名红通人员”张勇光主动回国投案并退赃。
这说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领导干部处罚更严厉
C.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9.国家依法“扫黑除恶”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人民合法权益的作用是()
A.约束B.保护C.惩罚D.规范
10.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人类历史发展史的一个巨大进步。
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小宇坚决制止父亲在食品加工时添加防腐剂、工业色素
①“读书多也不好找工作,不要上初中了,跟我学做生意。
”
①张叶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某工厂私排污水进河流
①“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1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这是因为未成年人()
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①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①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①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12.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A. 十六周岁的公民
B. 十八周岁的公民
C. 十五周岁的公民
D. 十七周岁的公民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厉行法治需要()
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意识①加强法治宣传,放弃道德教化
①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强化规则意识①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14.2019年8月21日,新泰市公安局接到报警,羊流镇上柳杭村附近山上有一被埋婴儿。
接警后,警方立即开展调查。
这一案件最近有了新进展。
据山东省民政厅披露,男婴已移交给泰安市儿童福利院临时代养。
该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
15.教育部等四部门2019年2月部署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以来,其工作进展一直备受外界关注。
近一段时间来,多地制定并对外公布了具体方案,严查“问题”培训机构的同时,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现象也成为重点治理对象。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B.不利于培养学生特长
C.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
D.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16.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①为了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①为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法①为了界定未成年人行为是否违法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17.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
”这说明法律的权威源自( )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8.漫画《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9.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
”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正确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 )
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
③提高道德修养,法律至上
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21题5分,22题7分,23题8分,共计20分)
21.以下是七年级张亮同学生活中的一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正对同学们讲解着法律方面的知识。
而张亮心里却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
”
张亮的想法正确吗?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22.视频监控设施在校园重点场所、公共区域24小时无空缺,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机制;设置并公布学生欺凌治理举报电话;构建专业研究与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学生欺凌数据监测、评估体系。
日前,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教育局、公安局、检察院等11个部门将分工合作,为校园安全护航。
合肥市的这一做法对青少年有什么重要意义?
23.明知燕隼是国家保护动物,河南在校大学生闫某和朋友在家乡捕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16 只,并通过QQ、贴吧等网络渠道售卖。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猎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隼科十只以上,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院一审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闫某有期徒刑十年半。
案件判决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甲:“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掏个鸟窝就被判刑十年半,量刑太重,应网开一面。
”网友乙:“偷猎可耻,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
(1)你怎样看待网友甲的观点?
(2)闫某的行为带给你哪些警示?
参考答案:
1-20BCDAC DCDAD ACDAC ADDDB
21. 不正确。
理由: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①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①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所以张亮的想法是错误的。
22.是对未成年人加强社会保护与学校保护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等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学会依法自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有利于平安校园建设,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3.(1)这是法治意识淡薄的表现。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治社会里,任何人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①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②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