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淮阳县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
淮阳政府工作报告

淮阳政府工作报告篇一:20XX年县政府工作报告(定稿)政府工作报告——在20XX年2月3日淮阳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淮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胡景旭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20XX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全力以赴保增长、保发展、保民生,务实苦干,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局面。
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4.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13.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3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6.2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21.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866万元,增长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9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增长9.7%。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亿元,较年初增加9.7亿元。
1一年来,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是:——(:淮阳政府工作报告)以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旅游带动”战略。
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担保中心,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筛选上报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协调理顺了平粮台管理体制。
引资启动中华姓氏博物馆建设,综合整治龙湖生态环境,规范提高旅游服务行业标准,初步形成了“姓氏寻根游”、“周末休闲游”、“龙湖生态游”的旅游格局。
成功举办羲皇故都朝祖会、第三届龙湖赏荷旅游月、“世界客家播迁路”启动仪式等节庆活动,拍摄播映《天地传奇》、《太昊陵》、《人皇伏羲》影视剧3部,在中央电视台、北京西客站等主流媒体和人流密集场所展开强势宣传,“羲皇故都、水城淮阳”旅游品牌效益日益显现。
太昊陵景区被评为“中国王牌旅游景区”、“省级文明景区”、“全省十大特色景区”,龙湖被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
淮阳近期发展情况汇报

淮阳近期发展情况汇报
近期,淮阳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发展成就。
首先,在经济方面,淮阳县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目前,县内已建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在农业方面,淮阳县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在社会领域,淮阳县着力加强基层治理,深化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不断提升社
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文化方面,淮阳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全县文化软实力。
此外,淮阳县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
展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县内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城乡建设方面,淮阳县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在未来的发展中,淮阳县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淮阳县将继续努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淮阳县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淮阳县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11经济2班王冬阁摘要:改革开放谱写了中国近代历史最伟大的篇章,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我的家乡—河南省淮阳县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了解自己家乡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变化,本人利用实地调研的方式,通过走访、查阅文献、问卷调查等对自己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作了此次调研。
本文是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形成的调查报告,论述了淮阳县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切实成果。
关键词:改革开放淮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成就引言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
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郑州淮阳县市调报告2019

6 宏观市场之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为房地产的持续繁荣打下基础
2011-2017年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增长率 农村增长率
2011-2017年淮阳县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及增长率
共计三期,在售三期
河南省万政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平安西路与刘邦垛庄(下庄)之间、蔡河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316亩/39万㎡
容积率/绿化率
1.5/40%
物业类别/建筑类别
独栋/联排别墅、洋房、高层
均价/优惠
9000-12000、5600、4500
总户数
约2000户
优势
项目占据优越景观资源,辐射重点教育资源,真正的 学府城邦
3 宏观市场之 城镇化率
淮阳城区在未来12年,人口预计增加17万人,年均1.4万人
淮阳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采集自网络数据)
城市性质:中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城市;河南省历
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水城。
城市职能:华夏东南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2.0%
豫东南地区食品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业服务基地;
30570㎡/20万㎡ 2.3/%50
住宅/别墅、洋房、高层
均价/优惠
高层5300-5700/洋房6000/6300
总户数 优势
二期约312户
规模较大、开发商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智能化配置, 规划配套起源;
2 竞品市场之建业城户型鉴赏
建业城:户型两卧一客朝阳,全明户型,户型方正居住舒适度很好,客厅在中间私密性不高
淮阳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 五 )生物工程技术 它是促 进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最具推 广 价值 的技 术 , 如转 基因 的基础上 , 积 极推 进高产 、优质 、高 效、生态 、 安全的农产 品生产 基地建设 ,依靠科 技进步提 高产量和质 量 以及土 地产出 率 。稳定发 展粮棉 油、蔬菜 、水 果等 常规产 业 ,确保 农产品供应 安全 , 大 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无公害 、 绿色 、 有机农业 ,加快对 土壤污染 的治理与 修复 ,大 力推厂 测土配方平 衡施肥 , 不断提 高土壤有 机质含量和 耕地地力 等级 ,变 资源优势 为经济优 势 ,增加 农 民 收入 。力 争 到 2 0 2 0 年 ,全县 粮 食总 产 量 达到 1 2 5万 t ,人 均 基 本农 田 占有 量 达 0 . 0 7 h m 2 ,粮 食作 物 播种 面积稳定在 l 5 - 3 万h m2 左右 ;全县特 色产业 、重点产业 完成所 定 目标 ,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 0 0 0 0 元。
一
( 三 )加强 农业污染 治理 ,改善 生态环境 1 . 加 强农业执 法体 系建设 ,严厉 打击 生产、销售和使 用禁 用农 药及 非 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 2 . 开展测土 配方施肥 技术研究 , 合理控 制氮肥 用量 ,减轻和 避免对土 壤环境的不 良影响。 3 . 实行秸秆 还田 ,增施 有机肥 , 发展 沼气工程 ,积 极规划 申报有机质 提升项 目。 4 . 推行公 共植保 、绿 色植保 ,实 现病 虫害统 防统治 ,准确预测预 报 , 早防早治 。 5 . 加强农业 灌溉 用水常年检 测 , 禁止 使用不 达标水灌 溉。杜绝垃 圾肥 料 ,有效减少土壤重金属含量 。 ( 四 )开展 生态建设 ,恢复 和提 高生态 系统功能 1 . 建立 生态循环农业 试点 ,引导 农业 产业化 龙头企业 、农 民专业 合作 社 、家庭农场 等新型农业 经济组 织向 高效益 生态农业发展 。 2 . 加大 打击盗捕 、盗伐力 度 ,维 护 生态平衡 。 3 . 提倡施 用有机 生物肥料 ,增大 土 壤中微生 物群落 ,增 强土壤的 降解 功能 。 ( 五 )大 力推进 农业节能减 排 , 发展循环农业 1 . 禁止 焚烧秸秆 ,提倡利用 秸秆 高 温积肥 ,提高农作 物秸秆利 用率 , 防止破坏土 壤和污 染地下 水。 2 . 建设 大中型 沼气工程 ,利 用秸 秆 和人 畜粪 便发展农 村沼气 , 减 少能
淮阳产业发展趋势

淮阳产业发展趋势淮阳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淮阳县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中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淮阳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
在过去的几年里,淮阳县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增长,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分析淮阳产业发展的趋势,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淮阳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1. 淮阳传统产业淮阳县传统产业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其发展受到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农业是淮阳县的支柱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导,特别是小麦、大豆和棉花的种植。
在轻工业方面,淮阳县的主要产业包括纺织、制鞋和食品加工等。
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和竞争压力增加,这些传统产业面临着发展的挑战。
2. 淮阳新兴产业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淮阳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在新兴产业方面,淮阳县以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业为重点,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外,淮阳县还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如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等。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淮阳县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3. 淮阳文化旅游产业淮阳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潜力。
淮阳县的文化旅游产业以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具有淮阳特色的旅游品牌。
其中,淮阳县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台山和伏牛山是淮阳县的旅游名片。
此外,淮阳县还注重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三、淮阳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 机遇(1)政府支持:淮阳县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将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淮阳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
(2)市场需求: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为淮阳县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人力资源:淮阳县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2. 挑战(1)资源约束:淮阳县的资源有限,特别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将对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
淮阳调研报告

淮阳调研报告淮阳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淮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
为了进一步了解淮阳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淮阳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主要产业;2. 探讨淮阳的农业资源利用情况;3. 分析淮阳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和问题;4. 提出相关建议,促进淮阳的经济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目的是获取全面的信息和数据。
四、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状况及主要产业调研结果显示,淮阳的经济发展较为繁荣,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淮阳的支柱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但存在农产品价格波动和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
制造业也在淮阳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纺织、建材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服务业方面,淮阳的餐饮、旅游和物流等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
2. 农业资源利用情况淮阳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在调研中发现,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还存在不足。
一方面,农产品加工程度低,缺乏附加值;另一方面,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民难以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建议淮阳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动农产品加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旅游业发展潜力和问题淮阳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太行山风景区、温泉度假村等,但在调研中发现,淮阳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其次,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特色和吸引力。
建议淮阳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并通过强化品牌建设和推广,打造独特的淮阳旅游品牌。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淮阳拥有较为繁荣的经济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推动淮阳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三是加大旅游业的发展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独特的淮阳旅游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一、吃的讲营养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
2011年河南省泌阳县郭集乡大刘庄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1269元,比2006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
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大刘庄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 24.32%,比2006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11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06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06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06年增加26元,增长 36.84%。
二、穿着讲时尚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
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
2011年大刘庄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2006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
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2006年增长 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 83%。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 2006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房讲宽敞“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
201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2 006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2006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 24.23%,年均增幅4.42%。
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
钢筋混凝土面积 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
淮阳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发展计划情况调查(刘洋洋)

淮阳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发展情况调查工业设计0902 刘洋洋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文明的富足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直至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殊不知,我们在努力开拓创新的征途中,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却在消逝乃至绝迹。
我想,作为一个悠久历史的国度,这些无疑是最令人担忧而且也是可悲的。
值此暑假之际,我对家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走访调查,以期引起人们的一些关注和更深入的思考。
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状况淮阳县为中华民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勤劳聪慧的先民在这里创造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
相传太昊伏羲氏都宛丘,制琴瑟,造土埙,为华夏音乐之发端。
被誉为“活文物”﹑“活化石”﹑“活图腾”的淮阳泥泥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活标本”,绵延千载,至今大放光彩。
祖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陈风中记载着西周时境内民间歌舞流行的盛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后。
县传统文化艺术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活化石泥泥狗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美术.》﹑《美术史论》等报刊先后刊文﹑截图介绍和评论,泥泥狗分别在北京和广州民间美术展览,1986年向日本出口,现在已经走向世界很多国家。
同时,像布老虎﹑秧歌舞、狮子舞﹑龙灯舞﹑高跷﹑肘歌等具有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1)活化石泥泥狗驰名中外的淮阳泥泥狗,是伏羲﹑女娲以及远古生灵群像高度概括变形的祭祀物,是县境民众世代口传心授的泥塑工艺,。
其渊源久长,伴随着古代文化在境内民间的绵延流传而至今。
6500多年前,淮阳就有民间艺人捏制泥泥狗的习俗,至今形象一直未变,仍保留着远古时期“生殖崇拜”的遗俗,展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和种族繁衍的永恒主题。
这种稚拙的艺术,纯真质朴,艺稚寿高,代表着中国古老文化的一个方面。
河南省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重要指标即生产总值指数,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等,把握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第一节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 (1)第二节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3)一、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3)二、全省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3)三、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 (3)四、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7)一、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7)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11)一、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11)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15)一、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15)三、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 (15)四、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19)一、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19)二、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19)三、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 (19)四、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22图表目录表1: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1)表2: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3)表4: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3)表5: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周口淮阳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11)表21: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周口淮阳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15)表28: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15)表29: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周口淮阳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19)表36: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19)表37: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周口淮阳县人均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周口淮阳县生产总值指数具体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注: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1。
淮阳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一、活动背景淮阳,位于河南省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自古以来,淮阳就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我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淮阳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感受历史文化,体验民俗风情,提高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淮阳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增进学生与当地人民的感情,促进城乡交流。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10月21日活动地点:河南省淮阳县四、活动内容1. 参观淮阳古城:包括太昊陵、陈州古城墙、陈州府衙等历史文化遗址。
2. 体验民俗风情:参观淮阳古玩市场,了解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艺;参加淮阳泥塑、剪纸等传统工艺体验活动。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农村支教、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
4. 文化交流:与当地学生开展联谊活动,增进相互了解。
五、活动过程1. 第一天:抵达淮阳,参观太昊陵,了解伏羲文化。
2. 第二天:参观陈州古城墙、陈州府衙,了解淮阳古城的历史变迁。
3. 第三天:参观淮阳古玩市场,体验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艺。
4. 第四天:参加淮阳泥塑、剪纸等传统工艺体验活动。
5. 第五天:参与农村支教活动,为农村孩子传授知识。
6. 第六天: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
7. 第七天:与当地学生开展联谊活动,增进相互了解。
六、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淮阳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得到了增强。
4. 活动促进了城乡交流,增进了学生与当地人民的感情。
七、活动总结本次淮阳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活动参与度不高,活动组织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等。
河南历史文化名城--淮阳城市发展调查研究

5m
7m
10m
6m
城墙上每隔90米建5米见方癿敌台(有青 砖垒砌),共有敌台49座。
5m
90m
墙内各隅建一座8米 见方癿砖木结构、绿 瓦覆顶癿阁楼,飞角 凌空,结构奇特,典 雅别致。东南魁星楼
魁星楼
街 道
街 道
街 道
北十字街 (永安街)
明化街
街 道
安民街
马 道 顺 城 街 平信街
南十字街 (孝义街)
永安门
3.5km
明化门
平信门
城墙 长3.5km 高10m 底宽18.3m 顶丌足底癿十分乊三 四门都有瓮城 四角设有角楼 共有49个敌台 2700个谍计 护城河深5m 宽近7m
角楼 孝义门 10m
18.3m
防 御 工 事
瓮城淮阳
配 房 炮 眼 卫 房
城垣四方出入各有三道城门: 第一道门高约67米,宽5 米,门厚025米至03米, 由铁皮包面,铁帽钉镶嵌, 上方为青砖砌成癿扇形拱门。 第二道门不第一道门相隔6 7米,连接两道门癿墙成 弧形瓮券墙上有用亍护城癿 炮眼,两边有配房。第三道 门不第二道门相隔约10米; 两条呈弧形癿短墙分别由第 二道门两侧连接第三道门两 边癿城墙,形成一个较大癿 瓮券。瓮券两边各设门卫房, 置有护城设施。第三道门上 方各建三楹二层砖木结构门 楼。城池深5米,宽67米, 出入城门置有吊桥。
太昊陵
简要介绍
• 太昊陵庙是为开创中华民 族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癿太 昊伏羲氏修建癿觃模完大 癿陵和庙。 • 面临万亩龙湖,背阔无垠 平川,坐北向南,占 地875亩,因太昊伏羲氏 是“三皇乊首”、“百王 乊先”,其陵庙称为“天 下第一陵”。现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 级景区、全国首批旅游标 准化试点单位。
依靠文化旅游业带动淮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依靠文化旅游业带动淮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四班姓名:调查时间:2012年8月2日——2012年8月23日调查地点:淮阳县太昊陵及其服务中心,淮阳县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调查方式:调查问卷指导老师:胡春艳综述:当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最为迫切的任务。
作为欠发达平原农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财政包袱比较沉重的淮阳县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也遇到了如何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口的难题。
为此,县政府认真审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经过深入调查、科学论证,理出了一条以“旅游带动,工业兴县”为发展核心的工作思路,立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优势,把文化旅游业摆上了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地位,深入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建设文化旅游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来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及其意义,并能够继承和发扬。
结合当前旅游产业现状,探究淮阳历史文化效应与经济发展的对接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走出一条具有淮阳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淮阳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身在校园中的我们对如今家乡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业结构并不了解,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培养我们对家乡的热爱,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考虑并为家乡未来发展提出一些看法或建议。
依靠文化旅游业带动淮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淮阳县所在的豫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较全省落后,制约淮阳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发展较慢。
目前淮阳县地区经济存在诸如经济整体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协调及市场发展不理想等问题。
要促进淮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淮阳县的文化历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淮阳县文化旅游业。
关键词:淮阳,太昊陵,文化旅游业,发展正文: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国,历史上曾三次建都, 三次为国。
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称宛丘, 创下先天八卦和龙图腾,燃升了人类文明的圣火。
淮阳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发展情况调查(刘洋洋)

工业设计0902 刘洋洋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文明的富足让老白姓真正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直至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殊不知,我们在努力开拓创新的征途中,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却在消逝乃至绝迹。
我想,作为一个悠久历史的国度,这些无疑是最令人担忧而且也是可悲的。
值此暑假之际,我对家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走访调查,以期引起人们的一些关注和更深入的思考。
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状况淮阳县为中华民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勤劳聪慧的先民在这里创造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相传太昊伏羲氏都宛丘,制琴瑟,造土塌,为华夏音乐之发端。
被誉为“活文物”、“活化石”、“活图腾”的淮阳泥泥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活标本”,绵延千载,至今大放光彩祖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陈风中记载着西周时境内民间歌舞流行的盛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后。
县传统文化艺术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活化石泥泥狗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宵睐。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美术.»、《美术史论》等报刊先后刊文、截图介绍和评论,泥泥狗分别在北京和广州民间美术展览,1986年向日本出口,现在已经走向世界很多国家。
同时,像布老虎、秧歌舞、狮子舞、龙灯舞、高跷、肘歌等具有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1)活化石泥泥狗驰名中外的淮阳泥泥狗,是伏羲、女蜗以及远古生灵群像高度概括变形的祭祀物,是县境民众世代口传心授的泥塑工艺,。
其渊源久长,伴随着古代文化在境内民间的绵延流传而至今。
6500多年前,淮阳就有民间艺人捏制泥泥狗的习俗,至今形象一直未变,仍保留着远古时期“生殖崇拜”的遗俗,展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和种族繁衍的永包主题。
这种稚拙的艺术,纯真质朴,艺稚寿高,代表着中国古老文化的一个方面。
如今,泥泥狗不但成为人们选购、馈赠和收藏的珍品,而且对丁研究有着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及其人类生存状况、风情习俗等都有着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发展】淮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版印刷

【关键字】发展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本《纲要》依据中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立足淮阳实际,突出发展主题,明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提出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淮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意愿的体现和为之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发展根底与背景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快、运行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淮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兴工强农、旅游带动、和谐发展、科教先行”的战略目标,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为目标,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根底,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县”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重点,以城镇化为载体,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对内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对外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了我县经济社会在全市的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产城互动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妥善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好的态势、好的趋势、好的气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上。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26.4亿元,比2005年的66.2亿元增加60.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7%,比“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12.6%高1.1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0621元,比2005年的4990元增加了5631元,年均增长2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9亿元,年均增长29.3%,比2005年的0.91亿元增加1.78亿元,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外贸出口总额800万美元,年均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6亿元,是2005年的4.7倍,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43.8亿元,平均增长36.3%,“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历史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五年,新开工项目显著增多,项目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
淮阳区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淮阳区发展规划调研报告淮阳区发展规划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淮阳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淮阳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为淮阳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1. 淮阳区的地理和人口信息:淮阳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20万。
了解淮阳区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基数是进行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
2. 经济发展现状:淮阳区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其中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导,工业主要以煤炭、钢铁和化工为主要产业。
调研发现,淮阳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工业污染严重等。
3. 社会发展现状:淮阳区的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教育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文化设施缺乏等问题制约了淮阳区的社会发展。
4. 环境问题:淮阳区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
这些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淮阳区的可持续发展。
5. 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淮阳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包括发展绿色农业、培育新兴产业等。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可以提高淮阳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6. 社会事业发展:调研发现,淮阳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我们建议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入,提升淮阳区的社会发展水平。
7. 环境保护: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建议,包括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动土壤污染修复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等。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可以为淮阳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结论和建议根据上述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淮阳区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提升淮阳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水平。
3.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解决水、土壤和空气污染问题,为淮阳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淮阳区的发展规划。
周口淮阳农村现状分析报告

周口淮阳农村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淮阳县是河南省周口市下辖的一个县,也是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深入了解淮阳农村现状对于合理规划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淮阳农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农村人口与经济淮阳农村人口众多,主要以农业为生产方式。
农村人口基本分布在各个镇和乡村。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农村老龄化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在增加,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农村经济主要以农业和农村产业为主导。
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农业生产面临一定的困难。
农村产业发展不足,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尚未充分发展起来。
农业产值占比较大,但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有限。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淮阳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农村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农田灌溉设施不完善,大部分农村缺乏饮水安全保障。
农村医疗和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医疗和教育水平低下。
农村网络覆盖和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4. 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当前淮阳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垃圾处理效果不理想。
需要加强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力度。
5. 乡村振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淮阳农村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旅游开发等成为淮阳农村振兴的重点方向。
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农村电商和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和承包关系改革,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乡村旅游开发上,深挖淮阳农村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淮阳特色的旅游产品。
加强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旅游接待能力。
推动农村旅游与农产品销售的深度融合,实现旅游和农业的互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淮阳县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11经济2班王冬阁摘要:改革开放谱写了中国近代历史最伟大的篇章,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我的家乡—河南省淮阳县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了解自己家乡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变化,本人利用实地调研的方式,通过走访、查阅文献、问卷调查等对自己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作了此次调研。
本文是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形成的调查报告,论述了淮阳县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展现了改革开放的切实成果。
关键词:改革开放淮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成就引言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
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
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中华大地告别了一穷二白的状况,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河南省淮阳县的发展变化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河南淮阳县发展变化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深刻变化。
正文一、淮阳县概况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居周口地区之腹,地处淮海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是闻名全国的农业大县。
淮阳盛产小麦、大豆、花生、棉花、玉米,粮、棉、油产量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畜牧业居河南省领先地位,是全国油料生产五强县和淮山羊、黄花菜、花生、大蒜生产出口基地。
目前,淮阳工业迅猛发展,已建立以塑料、纺织、食品、皮革、医药、化工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降解地膜、彩条布、PVC塑胶管、万吨皂素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PE管材生产线等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并形成生产规模。
西气东输燃气管道过境,并在县城西部开口,一批“气代煤”、“气代油”项目,正在筹建。
现代化的交通线路为淮阳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淮阳东靠京九,西依京广,南临漯阜,北枕陇海,距新郑国际机场仅180公里。
南洛、大广、商周、三条高速公路和106国道穿境而过,省际、县际及城乡公路四通八达。
沙河枢纽工程的竣工,使水上运输由沙河入淮河、长江,直达项城市区、南京和上海。
全县电力充沛 , 程控电话连接城乡,直通国内外。
淮阳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65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建都,他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画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
他造干戈、饰武功,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综合各个部落的特点,创造了龙的图腾,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
后炎帝神农继都于太昊之旧墟,易名为陈。
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艺五谷,率领先民步入农耕社会。
所以说,淮阳是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凝聚一体的象征。
所以考古学家称: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六千年看淮阳。
得益于厚重的人文底蕴,淮阳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太昊陵、龙湖、平粮台遗址遗址等重要旅游景点。
二、改革开放以来淮阳县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淮阳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2012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70亿元,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6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34.1:45.5: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8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亿元,增长1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亿元,支出35亿元,分别增长13%、52.2%。
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分别增长12%、13.5%。
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6亿元,增长32.4%;第二产业增加值26.3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99亿元,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亿元,增长30.7%。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21亿元,增长6.4%。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9.38亿元,分别增长14.19%和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7.5亿元,增长17.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38元,增长32%。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进一步扩充工业经济总量,以塑料制品、棉花纺织、医药制品、食品加工、皮革加工、木材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项目为重点,新上工业项目27个,总投资12.33亿元。
加快国企改制步伐,重点解决了龙都制药厂、申龙公司的债务问题,完善卫生材料厂、砖瓦厂的破产程序,催生6个粮食企业,激活部分国有企业的活力。
狠抓安全生产,全年事故发生率比上年下降75%,事故死亡率下降62%,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4亿元,增长8.6%;实现工业增加值21.74亿元,产销率达102%。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0。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56亿元,增长32.4%,落实粮食直补资金1661.8万元,农业税税率下降3个百分点。
巩固优质小麦、花生、芦笋、楸树、烟叶、黄花菜及其他果蔬、花木等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淮周路生态农业长廊。
大力发展牧畜养殖业,全县规模以上养殖场达2700多个,涌现出一大批养殖专业村和专业户,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1.1%,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改造古蔡河和55个百亩除涝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30多公顷,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申龙纺织、宏达脱水及刘振屯板材加工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开发沼气能源,在王店乡大李村建立周口市农村沼气推广示范点,全县新建沼气池210个、在建50个,有力推动了农村新能源的推广利用。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争取到全省小额信贷试点县,新上财政扶贫项目44个、以工代赈项目16个,投入资金1489万元。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共筛选、运作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55个,其中工业类27个、农业类4个、城市基础设施类11个、交通能源类4个、商贸流通类4个、社会事业类5个,合同金额19.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27亿元。
在全市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督察评议验收中名列第一。
文化旅游城建设步伐加快。
坚持走“以城建带旅游,以旅游促城建”的路子,全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6亿元,同比增长114.3%。
积极争创旅游品牌,提高淮阳知名度。
被省政府定为全省8个旅游业重点发展县之一,太昊陵被定为全省5大重点建设景区之一。
全年全县各类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门票收入738万元,增长75.7%。
加强出口创汇和劳务输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交货值2931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499万美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16%;劳务输出23万人次,创收5亿多元。
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加大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开展中小学危房改造,巩固基础教育,淮阳一中被命名为国家外语教学实验学校;加强卫生建设,高标准完成既往有偿献血人员普查登记等任务;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全年发放“三金”3462万元,安排下岗职工5700人,救助农村特困群众4940户、14035人;启动百村综合整顿治理工程,推动农村大局稳定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国土资源的管理和储备,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促进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全线贯通了总长28公里的二环路,拉出了5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拓展了淮阳县城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面改造了老城区,开发了新城区,修建了羲皇文化广场,基本恢复了太昊陵原貌;美化、绿化、亮化了龙湖风景区,打通了内环湖观光大道,修建了外环湖路,使内湖相通、外湖相连,龙湖风景区整体提升了品位。
完成了长达15公里的龙都路和东环路、南环路、进步北大街绿化改造,人均绿地面积增至16.5平方米。
完善了城市供水和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城市面貌大大改观,水清、路畅、草绿、花妍,白天美,晚上亮,人居环境更加良。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2005年全省旅游规划把淮阳确定为五大旅游区东部寻根与宗教文化旅游组团的中心城市,被省文明委命名表彰“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
近年来,修缮了画卦台、弦歌台等景点,拆迁近10万平方米违章建筑,恢复了太昊陵875的占地面积,恢复了部分原有古建筑。
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姓氏文化寻根游活动和每年一度的“羲皇故都”朝祖会,开创了旅游业发展“春季朝祖会,秋季寻根游”和两年一届的中华姓氏文化节新格局,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该县的对外开放水平,增添了淮阳旅游业的魅力,展示了淮阳新形象,提高了淮阳知名度。
2005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百万人,门票收入超过一千万元,相关收入突破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