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教学内容
课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设计
课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鲁班造伞的传说》。
本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界,创造性地发明了伞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及伞的由来。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教育学生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鲁班观察自然界,创新发明伞的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原文、字典、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伞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伞的由来和制作过程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借助字典,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鲁班造伞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工匠的智慧。
4.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例题讲解:以鲁班造伞为例,讲解如何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新。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解决问题。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生活、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鲁班造伞的传说》2. 主要内容:课文大意:鲁班观察自然界,创新发明伞生字词:详、工匠、汲取、灵感、创新鲁班造伞过程:发现问题、观察自然、动手制作、完善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解决问题的短文。
2. 答案示例:以夏日炎炎为例,描述人们如何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发明了遮阳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鲁班造伞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古代工匠的智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勇于创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上一单元第3课《小小发明我也行》
课题
二、找找发明小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袁隆平的故事,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同学参与创造发明的实践活动,学习发明创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和必备的精神与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 能发现身边事物的缺点是教学中的重点
(三)分小组对同学们所使用的书包展开讨论,看看自己的书包哪些方面使用比较方便,还有哪些方面有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小组先交流)。
改造“书包”
它的缺点:
我的初步设想:
全班交流发现的缺点以及初步的改造设想。
(四)小结:从刚才的体验中,你知道了什么?(发明创造很有乐趣,也并不神秘,小小发明我也行。)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提出改进意见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谈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
学法指导
让学生通过方式进行观察,交流,合作操作的方式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实例激趣,引出课题—小小发明我也行。
1、出示没有拉环的罐头和有拉环的罐头,让学生寻找差异。(拉环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打开罐头盖子,教师现场演示。)
2、学生交流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以及身边发明的实例。教师讲授精彩的发明故事,如美国画家李浦曼发明带橡皮的铅笔……
(二)展示学生创新作品。
小组讨论,学生谈感受。结合发明家创造发明的实例,引出学生容易理解的“缺点改进法”和“希望列举法”。
教师小结:找出物品的缺点并改进,使它使用更方便或者功能更完善,就是一个有用的小发明,生活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使它更加完善,就是一件富有价值的创造活动。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这些都是大人的事情,是生产厂家的创意,其实不然,有很多小朋友,也可以有发明创造。启发学生“现在生产的一些生活学习用品,和以前的比一比,哪些使用更方便?是经过改进的?”(如果一时想不出来,就先从文具盒里找。)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鲁班的发明创造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鲁班的发明创造一、教学目标1.了解鲁班及其发明创造的故事,在交流中增强对鲁班的理解和感情;2.能理解并朗读相关人物和事物的词语;3.能正确理解并运用“隐喻”的意义;4.能把叙述中的人物、事件、情感、意义等细节描写出来;5.能用简笔画、活动等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二、教学准备1.课件、教材;2.简笔画、颜料、画笔、色卡等画画用品;3.诗歌、小说、民间故事等材料。
三、教学流程1. 导入(10分钟)让学生们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老师在手中拿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东西,让学生们猜猜看是什么,诱发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以引导学生对鲁班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正文(30分钟)2.1 故事铺陈读一遍故事,以整个故事的主题和情节为线索,带着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主人公、情节走向等主要元素。
2.2 语言点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人物描写——鲁班、小磨盘、女娲;2.动态描写——鲁班“回以一招”,“猛地掏出锯子”等;3.情感描写——小磨盘的无助和使尽全力,鲁班的聪明和勇气;4.隐喻理解——探讨“鲁班功德大,如山岳巍峨,系数倍于中山狼”等隐喻的含义。
2.3 情感引导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鲁班的顽强和信心,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4 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故事情感,把自己代入到鲁班的故事中,体会其勇气、聪明和毅力。
3. 小组活动(3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展开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积极互动,以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小组内自由讨论,谈谈你们心中鲁班的形象;2.利用画笔和色卡仿制小磨盘和鲁班的形象,活动可以往着人物、色彩、题材、自我感悟等方向延伸。
4. 评价和总结(10分钟)将活动结果呈现在课堂上,学生可彼此成对演讲,以及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情绪体验等。
四、教学反思读故事完毕后,由于时间不够,没有让大家深入想象与创造的环节,因为有些同学言语表达困难,意思表达不清,诉求清晰分不出枝叶。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他发明了什么》优秀教学案例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
3.设计角色扮演、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注重反思与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本案例强调反思与评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也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通过互评,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发现自身不足,实现共同进步。
5.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白: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方式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纸是怎么来的吗?在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了造纸术,让人类的文明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发明的故事——《他发明了什么》。”
2.展示图片:利用多媒体展示蔡伦的画像、古代造纸术的实物图片以及与造纸术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直观的认识。
1.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
3.组织学生互评,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实现共同进步。
4.根据学生的反思和评价,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作业小结: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早教故事中国四大发明教案
早教故事中国四大发明教案教案标题:早教故事——中国四大发明教案目标:1. 通过讲解中国四大发明的故事,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帮助幼儿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培养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1. 中国四大发明的相关图片或实物道具。
2. 教学素材:中国四大发明的故事资料、图片或视频。
3. 幼儿绘画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他们知道的一些发明和创造,如电话、电视等。
- 提问:“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吗?”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2. 介绍中国四大发明(10分钟)- 准备相关图片或实物道具,依次介绍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向幼儿讲解每个发明的起源、作用和影响。
3. 故事时间(15分钟)- 分别讲述每个发明的故事,可以结合绘本、图片或视频展示。
-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提问、思考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4. 创意表达(15分钟)- 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纸和彩色笔。
- 鼓励幼儿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的中国四大发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 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问题,如:“你觉得这个发明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和想法?”5. 分享和总结(5分钟)- 邀请幼儿依次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选择的发明和创意。
-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鼓励他们表达对其他幼儿作品的赞赏和建议。
-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教学延伸:1. 借助教具或模型,让幼儿亲自体验中国四大发明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 组织参观科技馆或博物馆,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实物,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
3. 鼓励幼儿在家和家长分享所学的故事和知识,促进家庭教育的融合。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时间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课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设计
课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课本第五册,第三单元《智慧的结晶》中的《鲁班造伞的传说》。
文章详细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如何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汲取灵感,发明了伞的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鲁班造伞的背景、过程及意义;学习生词、成语及特殊句式;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生词,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生词的学习。
难点:文章结构的分析,作者表达手法的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伞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伞的发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明确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鲁班造伞的传说》2. 主要内容:鲁班造伞的背景鲁班造伞的过程鲁班造伞的意义3. 生字、生词:生字:鲁、班、造、伞、传、说生词:灵感、结晶、巧妙、独具匠心、举世闻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简述鲁班造伞的过程。
词语解释:灵感、结晶、巧妙、独具匠心、举世闻名。
课后阅读:了解我国古代其他工匠的发明创造。
2. 答案:鲁班造伞的过程:观察自然界,汲取灵感;动手制作,反复试验;改进工艺,发明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鲁班的故事》幼儿园教学教案
《鲁班的故事》幼儿园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鲁班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鲁班是谁,以及他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1.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鲁班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认识。
故事讲解:讲述鲁班的基本事迹,让幼儿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1.3 教学内容介绍鲁班的背景和历史地位。
讲述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他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二章:鲁班的发明和创新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鲁班的一些重要发明和创新。
2.2 教学方法图解展示:通过图解展示鲁班的发明和创新,让幼儿观察和学习。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鲁班的发明和创新,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3 教学内容介绍鲁班的一些重要发明和创新,如锯子、墨斗、石磨等。
通过图解展示鲁班的发明和创新,让幼儿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第三章:鲁班的精神品质3.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习鲁班的精神品质,如勤奋、聪明、创造力等。
3.2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讲述鲁班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他的精神品质。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鲁班的精神品质,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3.3 教学内容讲述鲁班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他的精神品质。
引导幼儿学习鲁班的勤奋、聪明、创造力等精神品质。
第四章:鲁班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鲁班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4.2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鲁班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创意活动:让幼儿进行创意活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4.3 教学内容分析鲁班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如勤奋学习、发挥创造力等。
进行创意活动,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方法自我反思:让幼儿自我反思学习的过程,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5.3 教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第六章:手工实践活动:制作小木工工具6.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手工实践活动,了解鲁班木工工具的制作过程。
6.2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老师演示制作小木工工具的过程。
手工实践:幼儿跟随老师的演示,亲手制作小木工工具。
《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
《鲁班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鲁班是谁,知道他是木工的祖师爷。
2. 听故事,培养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鲁班勤奋好学、热爱发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鲁班的背景知识介绍。
2. 鲁班的故事《鲁班学艺》。
3. 鲁班发明的一些著名工具。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鲁班的图片、鲁班发明工具的图片或视频。
2. 故事书《鲁班学艺》。
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鲁班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他是谁,引导学生说出他是木工的祖师爷。
2. 讲述故事《鲁班学艺》,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理解鲁班勤奋好学、热爱发明的精神。
3. 讨论:鲁班发明了哪些著名工具?这些工具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4. 绘画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鲁班发明工具,并简单介绍为什么喜欢。
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鲁班的故事。
2. 调查生活中使用的木工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原理。
六、教学目标:1. 能够复述鲁班的主要故事情节。
2. 理解鲁班发明工具的智慧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七、教学内容:1. 鲁班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2. 学习鲁班发明的几种关键工具的制作过程。
3. 小组讨论:如果鲁班活在现代,他会发明什么新技术吗?八、教学准备:1. 鲁班发明的工具的实物或模型。
2. 鲁班故事的延伸阅读材料。
3. 创意发明工作坊的材料,如废旧物品、手工工具等。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节课讲过的鲁班故事,让学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探索:展示鲁班发明的工具,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具的用途和原理。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鲁班工具的制作或仿制,亲身体验鲁班发明的精神。
4. 小组讨论:如果鲁班活在现代,他会发明什么新技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他们在课堂上制作的鲁班工具,并讲述鲁班的故事。
2. 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使用或制作简单的工具,记录下他们的创新过程和感受。
幼儿园名人故事教案:发明家爱迪生的启发教学
幼儿园名人故事教案:发明家爱迪生的启发教学幼儿园名人故事教案:发明家爱迪生的启发教学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名人故事尤其是适合用来进行启发教学,因为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具有积极的品质和独特的成就,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榜样和启发。
本教案将以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为例,设计一堂名人故事启发教学的课程。
一、故事内容介绍爱迪生是一个著名的发明家,他在一生中创造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如电灯、通信方式等。
他的创造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通过讲述爱迪生的故事,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创造力和坚持的认识和追求。
二、故事启发教学1. 导入:教师向孩子们介绍爱迪生的故事背景,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爱迪生的生平和成就。
2. 故事阅读:教师给孩子们讲述爱迪生的主要故事情节,鼓励孩子们参与到讲述中来,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3. 启发讨论:教师引导孩子们对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比如“爱迪生是如何发明电灯的?”“他是如何坚持不懈的?”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发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创意游戏: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与爱迪生相关的创意游戏,比如模拟发明实验、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等。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学习总结: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学习总结,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孩子们对爱迪生的故事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这堂启发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树立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和听取家长的反馈来评价教学效果,对于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和展现创造力的孩子给予肯定和激励,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额外的帮助和引导。
四、教学反思与建议在进行启发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大班语言教案故事—仓颉造字
大班语言教案故事—仓颉造字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教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第四章节“仓颉造字”作为教学内容。
该章节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仓颉创造汉字的故事,包括仓颉的出生背景、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以及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形象化,最终创造出汉字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仓颉造字的背景和过程,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3. 培养学生通过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有趣的故事插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仓颉造字的背景、过程以及汉字的起源。
难点:让学生通过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汉字的形象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故事课件。
学具:笔记本、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仓颉造字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故事讲解:教师运用PPT,讲述仓颉造字的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3. 随堂练习:教师提出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4. 故事插图绘制: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故事内容,绘制出有趣的故事插图。
5. 分享与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仓颉造字板书内容:1. 仓颉造字的背景2. 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3. 汉字的形象化过程4.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创作一幅插图。
答案:示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运用所学知识,将故事内容形象化,创作出一幅有趣的插图。
答案:示例: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汉字形象,如汉字的线条美、结构美等,表达自己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课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设计
课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鲁班造伞的传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课文《鲁班造伞的传说》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为了帮助人们遮风挡雨,发明了伞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绘鲁班观察自然、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观察、思考、解决问题”造句。
3. 了解鲁班造伞的传说,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观察、思考、解决问题”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遇到的雨天,是如何应对的。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b.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对课文进行简要讲解。
3. 精讲细读a.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鲁班发明伞的过程。
b. 学生讨论:鲁班为什么能够发明伞?他具备了哪些特质?4. 朗读感悟a.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鲁班的智慧和创造力。
b.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课堂小结b. 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
六、板书设计鲁班造伞的传说1. 观察自然2. 思考问题3. 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a.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观察、思考、解决问题”造句。
2. 回家作业:a. 向家长讲述鲁班造伞的传说。
b.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鲁班造伞的传说》,让学生了解了古代工匠鲁班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了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1. 让学生搜集其他关于鲁班的传说故事,进行分享。
小学历史名人教案伟大的发明家
小学历史名人教案伟大的发明家伟大的发明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历史上的几位伟大发明家及其杰出的发明;掌握发明家的基本信息,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其作出简要评价;学习并掌握一些实用的发明思维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科技和创新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灵活运用发明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认识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勤奋学习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历史上的几位伟大发明家及其杰出的发明;运用发明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认识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图片、实物模型等。
2. 教学资源:有关伟大发明家的书籍、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猜测出历史上的几位著名发明家,并让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发明。
2. 概念解释(10分钟):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发明、发明家的定义,并解释发明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学习发明家(15分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发明家,并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关于他的资料。
将资料制作成海报或PPT,并在班级内展示介绍。
4. 发明思维方法(15分钟):给学生介绍发明的思维方法,如观察、思考、实践、改进等,并分组进行小型发明实践活动。
让学生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并反思和总结。
5. 名人发明家介绍(3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几位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家及其发明成就,如爱迪生的电灯,伦纳德的青霉素,贝尔的电话等。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这位发明家的简要评价。
6. 创造力培养(20分钟):鼓励学生发表对未来发明的设想,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创造力和发明思维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发明家的故事》教案
《发明家的故事》教案标题: 《发明家的故事》教案教案目标:通过阅读和学习《发明家的故事》,学生能够:1.了解发明家的重要性和作用;2.掌握一些著名发明家及他们的发明;3.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发明家的定义和角色;2. 著名发明家的故事和他们的贡献;3. 阅读理解和相关讨论;4. 创作一个发明的作文。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发明家的概念,并讨论他们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引入《发明家的故事》一书,激发学生对发明家的兴趣。
第二步:阅读故事(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发明家的故事》。
2.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标记重要信息。
第三步: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他们所读到的故事和发明家的贡献。
2. 引导学生一起思考以下问题:- 你认为最出色的发明家是谁?为什么?- 这些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第四步:整理知识(10分钟)1. 整合学生的讨论,向全班展示一些出色的发明家和他们的发明。
2. 以图表或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相关信息,让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发明家和发明物的重要性。
第五步: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相关练习材料,让学生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与同伴一起讨论答案。
第六步:作文创作(20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自己创造的发明的作文。
2. 在作文中,他们需要描述他们的发明物的功能、用途和如何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第七步: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作文,并互相阅读和评价对方的作品。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这个单元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并分享他们对发明家的新认识。
教学延伸活动:1. 可以邀请一名当地的发明家或创业者到班上,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
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研究,了解其他著名的发明家和他们的发明。
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科技展览,以加深他们对发明和创新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文化课教案中国古代发明家
幼儿园大班文化课教案中国古代发明家教案主题:中国古代发明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发明家们及其发明。
2.培养幼儿们的文化意识,了解中国的科技发展史。
3.增强幼儿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发明家难点:相关发明的科学原理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发明物模型多套。
3.卡片、贴纸、笔等教具。
教学过程:Part 1复习1.师生互动(1)问候并鼓励幼儿们参与。
(2)以卡片游戏的形式复习幼儿们已经学过的内容。
2.口头复习教师采用问题回答、举例子等方式巩固幼儿们对中国古代的人和事的记忆。
(可随机问几个幼儿,让他们快速回答)(1)玉器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艺品,用哪种石头制作的?(2)中国有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3)毛笔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用哪种动物毛制作的?(4)古代中国致力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这一点是否正确?Part 2新授1.知识点呈现(1)教师呈现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们尝试猜测图片或视频内容。
(2)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家并讲述有关故事,介绍他们的发明,让幼儿们了解到发明物的科学原理。
2.互动交流教师依次展示发明物模型,让幼儿们猜测模型名称并解释其作用以及科学原理。
(举例1)教师出示钟的模型,让幼儿猜测模型名称并解释其作用以及科学原理。
(举例2)教师出示指南针的模型,让幼儿猜测模型名称并解释其作用以及科学原理。
(举例3)教师出示火药的模型,让幼儿猜测模型名称并解释其作用以及科学原理。
(举例4)教师出示造纸机的模型,让幼儿猜测模型名称并解释其作用以及科学原理。
3.教学颜体教师可以让幼儿们自己练习写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家的名字或四种发明物的名称,让幼儿熟练掌握颜体字。
Part 3练习1.游戏环节游戏1:寻找发明家将四位古代发明家的图片粘贴在墙上,并写上发明家的名字,然后将贴纸打乱,让幼儿将贴纸贴在与发明家相符的图片上。
游戏2:拼图游戏将四种发明物的图片分成若干个部分,参与游戏的幼儿需要将零散的部件重新拼凑成为一张完整的图片。
口语交际:讲发明家故事(教案)
口语交际:讲发明家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技巧。
2. 帮助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故事,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分享并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板书:标题 "发明家故事"。
2. PPT 展示:包括一些著名发明家的图片和简要介绍,以及一些关于发明和创造力的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例如 "你知道发明家是谁吗?他们有什么特点?他们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PPT:介绍几位著名的发明家,如爱迪生、贝尔、图灵等,并简要介绍他们的成就和发明。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个发明家,要求他们互相讲述该发明家的故事,并分享他们对这位发明家的观点和评价。
4. 学生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选择的发明家的故事,其他小组成员和全班同学可以提问、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小结:总结学了哪些发明家的故事,以及学生们对发明家和创造力的新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鼓励他们尝试创造和发明新的东西。
2. 鼓励学生关注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了解现代发明家和创新的最新动态。
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发明展示或比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与表现,包括小组讨论和个人展示的质量。
2. 收集学生对发明家故事的理解和对创造力的认识的反馈。
参考资料1. 著名发明家的故事和成就的简介。
2. 与发明和创造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鲁班的发明创造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鲁班的发明创造课程背景本课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鲁班的发明创造》一课,属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人物传记类。
通过学习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古代发明家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富有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1.了解鲁班是中国古代发明家之一,对中国古代科技有初步了解。
2.掌握本课语文知识点。
3.学习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鲁班的生平简介和发明创造的成就。
2.通过教学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鲁班发明的具体细节。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表象现象”进入对鲁班发明的思考和感受,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切入,关注细节,提高审美素养,培养细致认真的态度。
教学准备1.本课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鲁班的发明创造》一课。
2.铅笔、橡皮、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有所思考2.教师自我介绍:“这个人的名字叫鲁班,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他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造,你们知道鲁班的发明成果有哪些吗?”学生回答。
教师再问:“我们知道这些发明的什么?如何制作?有什么用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回顾上一节课,说出鲁班的一项发明。
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描绘鲁班发明时的场景。
并且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写下来。
学习(25分钟)1.教师发放课本,指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里面了解鲁班的生平和发明成果。
2.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发现重点词汇,如“齿轮”、“摇柄”、“细木工”的技术术语。
3.分析课文中的句式,介绍对句式的理解方法,提示学生进行句式分析。
4.讨论:学生发言,就关于这篇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应用知识。
拓展(10分钟)1.学生发表对鲁班发明成果的看法与感想,记得从生活中找出类似或者不同的事或现象。
2.提问: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哪些有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创造发明的行动便捷吗?请想一想,然后写出来、口述或展示出来。
小学历史教案: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创造
小学历史教案: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创造一、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创造引言在小学历史教学中,了解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创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
本教案将以1800字的篇幅,为您详细介绍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创造。
二、造纸术——开启文字传播之门1. 发明背景自古以来,人们通过口头交流方式传承知识,但这种方式存在信息容易丢失或变形等问题。
于公元105年左右,蔡伦在东汉时期发明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2. 制作过程以树皮、麻布、鱼网为主要原料制成纸浆,在经过过滤、压平等工序后晾干即可得到纸张。
而蔡伦在纸张生产过程中对树皮进行煮沸处理,并添加鱼网等原料并掌握一技之长。
3. 社会影响造纸术的出现使得文字记录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
书籍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使得更多人能接触到知识,有利于智慧和创新的积累。
三、指南针——航海探索的引路明灯1. 发明背景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有了以磁力为原理的测定方位和行进方向的工具。
但真正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中则是在中国北宋时期。
指南针由磁体磁化后串装于一个圆盘上,箭头指向地球北极。
使用者可以通过此仪器来判断船只行进方向,从而帮助船只架设远洋航线。
3. 社会影响指南针的问世使得远洋航行更加准确可靠,在当时对航海业和贸易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同时也为地理探险提供了基础,拓宽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边界。
四、活字印刷——造福文字印刷业1. 发明背景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蒙恬发展而来。
之前的印刷方式主要依靠版木一次性制作版本,无法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则将每个汉字单独制成印版,可以拼凑组合成各种文字和语法。
2. 制作过程以黄铜或木材制作模具,并在上面雕刻或铸造汉字形状。
然后将这些活字组合排列成句子或段落,并用墨水蘸取后印在纸上。
3. 社会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使得书籍、期刊等大规模出版成为可能。
部编版四年级上口语交际:讲发明家故事(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口语交际:讲发明家故事
(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口语交际:讲发明家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讲述一个发明家的故事。
- 学生将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学生将能够提出问题以及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 多媒体投影仪或黑板
- 学生练板书或手册
- 讲故事的素材
教学步骤
1. 引入
- 在黑板上画一个大问号,并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标志。
- 引导学生回忆并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发明家的标志。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发明家的印象以及发明的作用。
2. 讲故事
- 准备一个有趣的发明家故事,并使用多媒体或黑板进行讲述。
- 引导学生聚焦于故事中的关键点,并通过提问来确保学生理解。
3. 练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并讲述自己选择的一个发
明家故事。
- 鼓励学生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提出问
题以及回答问题。
4. 总结
-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所学到的关于发明家故事的内容。
- 强调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
- 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发明家故事,并进行集体分享和讨论。
-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创新发明,并进行展示和解释。
---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口语交际:讲发明家故事 (教案) 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历史教案: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创造 (2)
小学历史教案: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创造一、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创造在小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创造。
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将带领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在科技、农业等方面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1. 造纸术:文字的传播变得更容易标题:大秦皇右策传承千载——古老中华之造纸术段落一:在制纸术出现之前,古代人们只有利用竹简或兽皮等材料来记录事物。
然而,在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木浆纸张制造工艺,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纸张制作。
这项划时代的发明使得文字传播更为便捷,也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和科技进步。
段落二: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你们平时使用到纸张的场景有哪些?为什么对于文字记录来说,纸张非常重要?请举例说明。
2. 指南针:航海不再迷失方向标题:指南星指引江山万里航行——中国古代之指南针段落一:古代航海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困境,航行时易迷失方向。
中国古代人们发明了指南针,使用磁性矿物石灵魂作为引导物质。
这项创新准确地指示了北方的方向,使得船只能够安全导航,探索未知的海域。
段落二:可以提问学生: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利用指南针?为什么中国古代人们发明指南针对人类历史具有重要意义?3. 火药:开启先进军事技术应用标题:火器崛起显国威——中国古代之火药技术段落一:火药是一种以硝石(即盐肼)、硫和木炭为原料制成的爆炸物品。
中国古代人们发明了火药,并将其应用于军事领域。
自从火药被广泛使用后,战争策略和防御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帮助中国保卫国土、扩大领土。
段落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哪些利用到火药技术的现代武器?火药的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发展有怎样的影响?4. 造纸术:推动商业和文化交流标题:羊皮卷点燃智慧之光——中国古代之造纸术在文化和商业中的应用段落一:造纸术的出现不仅使文字记录变得更方便,还推动了商业和文化交流。
通过造纸术,书籍、文件以及各种艺术品得以保存和传播。
这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学问的积累,也扩大了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第五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5.《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适用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2.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角度,了解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能力。
【重点难点】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灿烂辉煌,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出新课结合四川汶川大地震,让学生思考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灿假设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1.阅读角课件出示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的头像,了解他们的科学创造故事,学习他们刻苦专研、治病救人、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每一项科技成就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汗水和智慧,只有艰辛的付出才会有所收获!2.活动园补充表格。
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古代科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我们要学习他们追求理想、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1.活动园课件出示图片,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教师补充资料:张仲景的故事。
学生交流,完成表格。
2.从农学、天文学、算学几方面了解我国古代科学。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表格。
教师补充24节气歌,并选择讲解节气特点。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灿假设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刻苦专研、治病救人、追求真理)2.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中医药学——农学——天文学算学【评价检测】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刻苦专研、治病救人、追求真理【教学反思】第2课时一、导出新课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阅读链接课件出示司母戊鼎、西汉素纱禅衣、东汉青瓷四系罐、都江宴、赵州桥等图片,从青铜器、丝绸、瓷器等方面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并交流和展示自己的资料。
学生交流。
小结。
改变世界的四大创造1.活动园课件出示图片,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学生讨论,补充横线。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创造。
先让学生发言说说,教师再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指南针是中国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页献。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磁石的这种特性,被古人利用来制成指南工具。
最早出现的指南工叫司南,戢国时已普遍使用。
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样子像一只勺,重心位于底部正中,底盘光滑,四周刻二十四向,使用时把长勺放在底盘上,用手轻拨,使它转动,停下后长柄就指向南方。
东汉王充(论衡,是应篇)记载了它的形状和用法。
(鬼谷子,谋篇)里还谈到郑国人到远处去采玉,就带了司南,以免迷失方向。
另外,指南车的发明亦谁一步把这种仪器提升至更高的境界。
但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司南,成品较低,磁性较弱。
到了宋代,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方法,制造了指南鱼和指南针,而指南针更为简便,更具实用价值。
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成,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后把它装置在方位盘上,就称为罗盘。
这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
沈括对指南针放置方法也作过详细研究,总结出四种不同的方法,并作了比较:一,水浮法。
把指南针浮在水面以指示方向,至于具体方法,沉括没有说明。
到北宋晚期,药物学家寇宗奭的(本草衍义?磁石条)才有介绍,原来是在指南针上穿上灯心草,就可以把针浮起。
水浮法的缺点是磁针会随水摇荡不定。
二,指甲旋定法。
把磁针放在指甲上,可以灵活运转,但缺点是容易滑落。
三,碗唇旋定法。
把磁针放在碗口边绿上,也可以旋转自如,但同样易掉落。
四,悬丝法。
取一根新棉丝,用一点蜡黏在磁针中央,悬挂在没有风的地方磁针即可指示方向。
比较之下,沉括认为这个方法最为理想。
指南针在公元十一世纪时已是常用的定向仪器。
指南针的最大页献,是大大地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据考证,公元十一世纪末,指南针就开始用于航海了。
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四大发明——造纸术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
在纸还未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
但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
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小块的丝绵制成的纸,因为考古学家于1933年在新强罗布淖尔发现了一张古纸,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质甚粗糙,不匀净,纸面尚有麻筋,盖初做纸时所做,故不精细也〃由于古汉时的纸张是由麻缕和丝绵,加上制法粗糙,所以纸张的质量不太好。
而麻缕和丝绵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们用作造纸的原料,就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难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来满足文化生活上对纸张的要求。
在新的客观形势要求下,蔡伦的出现便为造纸术带来新突破,在《东汉观记》卷二上记载:”蔡伦·有才学,尽忠重慎,每次休沐,闭门以绝宾客,曝体田野。
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
元兴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
从以上看来,蔡伦是用树皮、破布、鱼网造纸的。
虽然在蔡伦之前也有纸的存在,但是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伦对新原料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为破布、破鱼网早已结束了它们本身的任务,成了废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对造纸工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原料的使用必然提出新技术的要求,但是由于典籍流失,实际的操作如何,已缺乏记载,无从考知,但大概是先张布或网撕破或剪断,然后放在水里浸渍相当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加以舂捣,才能做成纸浆。
用树皮做纸张,困难更大一些.除初步切短和后部舂捣外,中间还需要烹煮和加入石灰浆之类的促烂剂。
下图是中国古代造纸工程之(抵压帘覆)及(干焙火烘)。
四大发明——火药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
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
它是硫黄,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两项在汉代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里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就是火药本身也被归入药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和瘟疫。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九国志?郑璠传>。
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
(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吊线点2燃后用弓射出。
到了宋代,戢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
北未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
南未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
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军)。
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戢争中颢示了前所未有威力。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美法各国直到十四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
四大发明—印刷术印章、拓印、印染与雕版印刷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
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
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
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
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作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的铜印。
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13.5×13.5)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
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
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
碑石拓印技术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很有启发作用。
刻石的发明,历史很早。
初唐在今陕西凤翔发现了十个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秦国的石刻。
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
东汉以后,石碑盛行。
汉灵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共20.9万字,分刻于46块石碑上每碑高175、宽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
历时8年,全部刻成。
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
很多人争相抄写。
后来特别是魏晋六朝时,有人趁看管不严或无人看管时,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自用或出售。
结果使其广为流传。
古人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
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
于是拓印就出现了。
拓片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印染技术对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用染料印在布上。
中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两件印花纱就是用凸纹板印的。
这种技术可能早于秦汉,而上溯至战国。
纸发明后,这种技术就可能用于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纸,把染料改成墨,印出来的东西,就成为雕版印刷品了。
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镂空板纸印的佛像。
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3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1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
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
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
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
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
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
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
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
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
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6�7�6�7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
今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2电灯的发明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
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
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
爱迪生是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
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
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
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
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