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

合集下载

中美空军较量:朝鲜战争中美空中力量对比

中美空军较量:朝鲜战争中美空中力量对比

中美空军较量:朝鲜战争中美空中力量对比50年前发生的朝鲜战争,就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与美国空中力量而言,是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较量。

现对当时中美参战的空中实力对比作一剖析。

一、中美空中参战兵力对比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空中力量,据1950年10月底统计:共有14个联(大)队,其中2个战斗机联队、3个战斗轰炸机联队、2个轻轰炸机联队、3个中型轰炸机联队、1个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联队、3个舰载机大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连同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及南朝鲜空军的兵力,总共有各型作战飞机1200余架。

美军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经验比较丰富。

1951年6月,朝鲜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志愿军地面经过5次战役,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7月开始,敌对双方举行停战谈判,进入相持阶段。

美军企图从空中对中朝方面施加压力,为配合谈判,以炸压谈,其空中作战兵力增加到19个联(大)队,共有作战飞机1500余架,约占其全部空军的五分之一,兵力上占有很大优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截至1950年10月底,只有新组建的两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共有各型作战飞机近200架。

为了加速空军建设和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需要,至1951年5月,分4批组建了17个航空兵师34个团及其相应的保障机构。

从1950年12月开始,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至1951年8月4日,为初战阶段,投入兵力为1个团,以大队为单位,在苏联空军的掩护下---选择有利时机,进行实战练习。

这时敌我作战兵力对比为50:1(不含苏联空军参战兵力,下同)。

当时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在米格-15型歼击机上只飞了几十个小时,仅完成了中队、大队编队和单、双机空战课目,可以说对空战毫无经验。

但他们都是来自陆军的优秀干部,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因此部分地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

从1951年9月至1952年5月,志愿军空军以师为单位,采取由少至多,以老带新,先打弱敌,再打强敌的办法,组织部队参战,一线兵力保持3-4个师6—8个团,这时敌我兵力对比为10-15:1。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经过两年九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毙伤俘敌71.8万余人,其中美军29.7万余人。

迫使"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轮番作战方针,先后有27个军另1个师入朝参战。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参战部队有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第50军、第20军、第27军、第26军共计9个军30个师(其中第20军、第27军、第26军首番参战辖4个师);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参战部队有第64军、第63军、第65军、第60军、第12军、第15军和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39军、第40军共计11个军33个师;1951年6月中旬以后,属于第三番参战部队有第67军、第68军、第47军和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63军、第64军、第65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共计17个军51个师,另有第36军、第37军两个军担任在朝鲜南市、泰州、院里三个机场担任抢修、维护警戒任务。

1952年9月,第23军、第24军、第46军入朝,轮换第20军、第27军、第42军回国;同年11月,第33师入朝,担任东海岸元山地区的防御任务;为加强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力量,第16军、第1军、第54军、第21军先后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入朝。

朝鲜停战前后,大部分部队先后凯旋回国。

第1军、第16军、第21军、第23军、第54军暂驻朝鲜执行维护停战协定实施任务,并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个军胜利完成任务后,分三批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7个军参战概况如下:志愿军第38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8军编为志愿军序列。

朝鲜陆军序列

朝鲜陆军序列
文化联络部,敌工部,青年同盟指道部
后方总局: 司令部,组织计划局,粮食管理局,被服管理局,燃料管理局,车辆管理局
建設局,道路管理局,军医局,兽医局,财政局,军需生产局,输送局,
军事事业局,建筑物质管理局
朝陆军编有20个军团(其中1个装甲军、4个机械化军、12个步兵军、2个炮兵军、1个首都防御军)、26个步兵/摩托化步兵师、15个装甲旅、24个摩托化步兵旅、3个独立步兵旅;1个特种作战军8.8万人,10个阻击旅、14个轻步兵旅;6个直属重型炮兵旅、1个“飞毛腿”地对地导弹旅、1个“蛙”式地对地导弹旅
朝军序列表
人民武力部:干部局,军事载判局,军事审判局,对外事业局,警务局
总参謀部: 作战局,侦察局,军训局,队列局,动员局,通信指挥局,电子战局
核化防护局,工兵局,兵器局,地质局,监察局,军事发刊局
总政治局: 组织部,宣传部,干部部,统计部,公报部,监察部,特別政治部
第17师団(机械化)? 1950年创设 1952.07解体
第18师団 1950.08创设 1952.07解体
第19师団 1950.08创设 1952.07解体
第20师団 1952.07创设
第21师団 1952.07创设
第22师団 1952.07创设
第23师団 1950.08创设
82 轻歩旅 慈江道煕川市 总参轻步指導局直属
87 轻歩旅 咸鏡南道咸兴市 总参轻步指導局直属
1军団所属2个
2军団所属3个
5军団所属2个
4军団所属3个
7军団所属1个
3个独立步兵旅
38旅団 平壌特別市中和郡
48旅団 黄海北道延山郡
71偵察旅団 江原道板桥郡

朝鲜军事力量详表

朝鲜军事力量详表

朝鲜军事力量详表概况朝鲜人民军的前身是金日成主席于1932年4月25日创建的朝鲜人民革命军,并于1948年2月8日发展壮大成为正规化的朝鲜人民军。

朝鲜人民军的组织、训练、条令和军事艺术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

苏联为这支新部队提供武器并帮助训练。

朝鲜人民军主要军官包括金日成在二战时在苏联接受训练和获得军事经验。

此外,苏联陆军的顾问协助朝鲜人民军制订战术和作战级别的计划。

简史规模现役部队约108.2万人。

国防政策为防止美日韩发动“第二次朝鲜战争”,朝鲜武装力量始终处于“攻势防御”状态。

据介绍,朝鲜前线司令部拥有的陆军3个军团和朝鲜海空军50%的力量以及12个特种游击旅可同时突破“军事分界线”南侧的美韩联军防御。

朝鲜海空军剩余的50%力量和炮兵指导局管辖的弹道导弹部队则将对集结在公海的美日韩军舰和驻韩、驻日美军基地进行打击。

以民兵为主的二线部队将负责长时间反空袭行动。

最后,最高司令部手里还握有占总兵力40%的特种部队、机械化步兵、远程炮兵和工兵作为总预备队,随机应变。

相关的国防立法,军队节日朝鲜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所有公民都有根据国家需要服兵役的义务。

服役期:朝鲜人民军陆军6~8年、海军5~10年、空军为3~4年。

义务兵可服役至40岁。

武装力量组成陆军朝鲜陆军拥有92.3万人。

编有20个军(其中1个装甲军、4个机械化军、12个步兵军、2个炮兵军、1个首都防御军)、26个步兵/摩托化步兵师、15个装甲旅、24个摩托化步兵旅、3个独立步兵旅;1个特种作战军8.8万人,10个阻击旅、14个轻步兵旅,17个侦察团、1个炮兵旅;6个直属重型炮兵旅、1个“飞毛腿”地对地导弹旅、1个“蛙”式地对地导弹旅,14个特种炮弹火箭炮旅。

主战坦克:约3500辆,主要有T—54/—55型、T—62型、59式。

轻型坦克:约560辆,主要有PT—76型、M—1985型。

装甲输送车:2500辆、主要有STP—40/—50/—60/—152型、Type—531型、M—1973型。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中国共派出多少军队参战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中国共派出多少军队参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美援朝五大战役中国共派出多少军队参战导语:①战争的起止时间,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共打了两年零九个月。

如果加上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的时间,①战争的起止时间,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共打了两年零九个月。

如果加上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的时间,则为三年零三十三天。

②作战地区:北起鸭绿江,南至“三七线”,以后转到“三八线”附近。

③作战兵力:对方是以美国为首的打着联合国旗号的侵略军,共16个国家的军队。

除了美国以外,还有它的15个仆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菲律宾、泰国、土耳其、新西兰、澳大利亚、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希腊、南非联邦,通称16国,还没有把南朝鲜算为一个国家。

如算在内,即为17个。

另外,还有5个派有医疗队的国家,即丹麦、印度、意大利、挪威、瑞典。

这些国家的军队,都有着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特别是美国,除了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陆、海、空军以外,手里还握有原子弹。

对方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达111万余人,其中美军54万余人,南朝鲜军51万余人,仆从国军队4.8万余人;美国侵朝兵力占它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近半数;我方参战为,中国、苏联(出动了一些空军)、北朝鲜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180余万人,其中志愿军134万人,朝鲜人民军45万人。

志愿军先后入朝的部队共有:步兵27个军、空军12个师、炮兵15个师、铁道兵10个师、坦克3个师、公安军2个师、工兵14个团。

先后入朝部队占全军陆军的70%、空军的41%、炮兵的73%、防空军的60%、坦克兵的30%、工兵的57%、公安军的11%、铁道兵的100%。

在战争期间敌我双方陆续投入到战场上的总兵力:敌我双方均已达300多万人。

敌我总兵力对比为1∶1.4,地面部队则为生活常识分享。

朝鲜战争(有背景)

朝鲜战争(有背景)

被重创击溃。
(一)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
在此情况
下,美军继续 增兵加强洛东 江东南方面浦 项、大邱、马 山和釜山的防 御。仍然无法 改变战场上的 被动局面。
大邱 马山
浦项 釜山
(一)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
为此麦克阿瑟 拟订了一个釜底 抽薪的美军仁川 登陆计划,以解 釜山防御圈的危 局。并报请杜鲁 门总统的批准。
李承晚企图武力北进, 统一朝鲜。因此,要求 美国增加军援,提供重 武器,火炮、飞机、坦 克,帮助其扩充军队。
美国则派出杜勒斯到南 朝鲜进行考察
杜勒斯在三八线视察 (6月23日)
2、朝鲜半岛内战爆发
1950 年 6 月 25 日 , 北 朝 鲜 人民军在三八线发动大规 模军事行动,迅速突破南 朝鲜军队的防线。
6月29日人民军 攻陷汉城。
2、朝鲜半岛内战 爆发
从6月25日到9月14日, 在两个多月的战争中, 北朝鲜处于优势。经汉 城战役、水原战役、大 田战役、洛东江战役和 大邱 釜山战役,解放了南朝 鲜90%以上的地区和人 口,把美军和李承晚军 釜山 队压缩在以大邱、釜山 为中心的东南海岸一带。
二、朝鲜战争简要经过 (一)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 (二)中国出兵进行抗美援朝
登陆舰艇
美太平洋第7舰队主力 英海军舰艇
空中支援飞机
舰载飞机
4.5万人 3万人 260多艘 500多架
(一)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
美军仁川登陆
1950年9月15日清晨, 美军几百艘战舰舰炮 齐鸣攻击仁川港和月 尾岛,舰载机对地面 目标进行狂轰滥炸, 支援登陆部队
(一)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
仁川登陆成功以后,9月16日,美韩军队在釜山前线转入反 攻。朝鲜人民军在南北夹击下,边抵抗、边撤退,战场形势 急 转 直 下 。 9 月 28 日 , “ 联 合 国 军 ” 占 领 汉 城 。 10 月 初 , “联合国军”占领了整个三八线以南地区。朝鲜人民军损失 极大。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经过两年九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毙伤俘敌71.8万余人,其中美军29.7万余人。

迫使"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轮番作战方针,先后有27个军另1个师入朝参战。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参战部队有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第50军、第20军、第27军、第26军共计9个军30个师(其中第20军、第27军、第26军首番参战辖4个师);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参战部队有第64军、第63军、第65军、第60军、第12军、第15军和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39军、第40军共计11个军33个师;1951年6月中旬以后,属于第三番参战部队有第67军、第68军、第47军和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63军、第64军、第65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共计17个军51个师,另有第36军、第37军两个军担任在朝鲜南市、泰州、院里三个机场担任抢修、维护警戒任务。

1952年9月,第23军、第24军、第46军入朝,轮换第20军、第27军、第42军回国;同年11月,第33师入朝,担任东海岸元山地区的防御任务;为加强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力量,第16军、第1军、第54军、第21军先后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入朝。

朝鲜停战前后,大部分部队先后凯旋回国。

第1军、第16军、第21军、第23军、第54军暂驻朝鲜执行维护停战协定实施任务,并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个军胜利完成任务后,分三批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7个军参战概况如下:志愿军第38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8军编为志愿军序列。

中考《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抗美援朝

中考《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抗美援朝

中考《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联合抵抗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干涉朝鲜的行为。

以下是关于抗美援朝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战争背景:朝鲜战争发生于1950年至1953年,南朝鲜和北朝鲜发生武装冲突,北韩军队开始向南进攻。

美国及其盟国支援南韩,中国决定出兵援朝。

2. 出兵决策:中国出兵援朝是由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亲自主导决策的。

毛泽东提出要组织志愿军,表示中国人民将坚决支援朝鲜,并向美国发出了警告。

3. 组织和指挥:中国志愿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个野战军和一些地方武装组成,总指挥为彭德怀。

志愿军于1950年10月开始进攻,并在战争期间进行了多次战役。

4. 战争进展:志愿军在最初阶段面临了美国-联合国军的强大抵抗,但后来通过合理的指挥和坚定的意志,成功地保持了战线的稳定。

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发生在1950年末和1951年初,他们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5. 不对称对抗:在战争中,志愿军面对着更为强大的美军和联合国军力量,遭受了沉重的人员和物资损失,但通过智勇双全的战术和毅力,他们最终成功地阻止了美军的南下。

6. 和平谈判和停战:1951年7月,停战谈判在朝鲜板门店开始,但谈判进行缓慢并陷入僵局。

最终,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建立了朝鲜停战线,并从1953年开始实行停战。

7. 战争影响:抗美援朝是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战争改善了中朝两国关系,同时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以上是关于抗美援朝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韩军力:朝鲜重火力具有压倒性优势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韩军力:朝鲜重火力具有压倒性优势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韩军力:朝鲜重火力具有压倒性优势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半岛大雨滂沱,汉城被雾气笼罩。

这是朝鲜半岛梅雨季节里普通的一天。

4时,三八线上,连续升起的信号弹划过漆黑的夜空;5时,北朝鲜的数千门炮火轰鸣,朝鲜战争爆发。

斯大林想占领日本1945年6月25日,《联合国宪章》签订。

美苏两国的并肩作战埋葬了法西斯,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却使昔日的“盟友”成为冷战下的“仇敌”。

1945年8月,苏联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后,前锋部队迅速抵达朝鲜半岛中部的开城附近,而此时美军正在数千公里以外的冲绳与日军激战,无暇顾及朝鲜半岛。

战争形势的迅速变化迫使美国人不得不首先考虑朝鲜半岛的势力划分。

正当美国人还在地图上寻找一条合适的界限时,此刻苏联人的脚已经踏在朝鲜的土地上了。

美国唯恐苏联独占朝鲜,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接受日军投降,该线以北为苏军对日受降区,该线以南为美军对日受降区。

关于三八线划界这个仓促的建议,美国人没想到苏联人真的会同意,因为此时朝鲜半岛上的苏联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正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即使苏联提出以37度线甚至更南面为界,美国也必须从实际出发接受苏联的修正方案,但斯大林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该方案。

斯大林之所以会同意三八线方案,是因为苏联想要以此作为条件换取苏军部分占领日本。

在斯大林眼中北纬38度线应该向东一直延伸至日本列岛,也就说苏联人要以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南地区交换日本本土三八线以北地区。

苏联放弃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机会不过是为了表达与美国“交换”地盘的诚意,或者说是如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

三八线的划分,埋下了朝鲜民族长期分裂的种子,而且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两国之间已出现分庭抗礼的趋势,这颗苦种是必定要发芽的。

正是朝鲜半岛的分裂使得南北双方的政治势力都各自谋划着以武力统一对方。

朝鲜半岛上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牵动遥远的莫斯科和华盛顿的神经。

1948年12月,苏联单方面从北朝鲜撤军,此举意在逼迫美国撤军南朝鲜,同时也为防止“擦枪走火”,避免美苏在朝鲜半岛直接发生对抗。

朝鲜战争综合表

朝鲜战争综合表

毛泽东致电高岗:“㈠8月15日送来你在边防军干部会议的报告收到了,这个报告是正确的。㈡ 1950.08.18 萧劲光同志来告有关边防军的各项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㈢边防军完成训练及其他准备 工作的时间可延长至9月底,请你加紧督促,务在9月3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 周恩来以外交部长名义致电联合国安理会及秘书长,支持苏联8月4日提出的和平调处朝鲜问题 的提议。指出:“全亚洲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迫切希望联合国负起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 1950.08.20 任,并以有效的方法迅速和平调处撤销问题。”并申明我国坚决主张“在撤销应停止军事行 动,同时自撤销撤退外国军队”的严正立场。 1950年8月 中旬 撤销人民军推进至洛东江一线,将美军和南朝鲜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的狭小地区。美军和南朝 鲜军依托洛东江顽抗,战争形成胶着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8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坚 决反对美国政府干涉朝鲜内政和侵占中国领土台湾,严正指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将 1950.06.28 既不受帝国主义的利诱,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威胁”。他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 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强调指出:“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 1950.06.28 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我国全体人 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 周恩来约见原定派往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馆工作的柴军武(柴成文),指出:朝鲜打 起来了,美国政府不仅宣布派兵入侵朝鲜,而且对进一步侵略亚洲做了全面部署。他们把朝鲜 1950.06.30 问题同台湾问题和远东问题连结在一起,我们需要派人同金日成同志保持联系。倪志亮大使还 在武汉养病。现在你带几个军事干部以使馆名义先去。不久,柴军武被任命为中国驻朝鲜大使 馆政务参赞、临时代办。 周恩来约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谈话,介绍中共中央在朝鲜内战爆发后对时局的估计和对策,指 出:我们看待当前国际形势,只有坚持“惧无根据,喜不麻木”的态度,才是正确的。目前, 1950.06.30 我们在外交上,要谴责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干涉中国内政;在军事上,我们陆军继续复员, 加强海军、空军建设,推迟解放台湾的时间。 1950.07.01 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将美国驻日本的地面部队投入侵朝战争。 美国介入朝鲜战争,使斯大林感到意外,他急切地发电给史蒂克夫:㈠你对朝鲜司令部的任何 计划都没有报告。司令部是否打算向前推进,还是决定暂停推进?我们认为,必须坚决地继续 进攻;南朝鲜解放得越快,武装干涉的机会就越少。㈡还要报告:朝鲜领导人如何看待美国空 1950.07.01 军对北朝鲜地区的袭击,他们是否被吓坏了,还是在顽强地继续坚守。㈢朝鲜政府对袭击和武 装干涉不想提出公开抗议吗?我们认为应该这么做。㈣我们决定于7月10日前完全满足朝鲜人关 于供应弹药和其他军需品的申请。将这点通知金日成。 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向莫斯科汇报与周恩来会谈的情况:周恩来在谈话中抱怨北朝鲜人对美国进 行军事干涉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忽视了毛泽东早在1949年和1950年5月就提出的警告。周还传达 了毛泽东对北朝鲜人的建议:鉴于美国军队可能在仁川登陆,要在仁川后方建立一条坚强的防 1950.07.02 线。会谈中,周恩来说中国的3个军总计12万人已经集中在沈阳地区。周还确认,如果美国人越 过“三八线”,中国军队将装扮成朝鲜人进行抵抗,并询问苏联空军是否可以为这些部队提供 掩护。 斯大林致电罗申并转告周恩来:“我们认为,立即集中3个中国师于中朝边境,以便在敌人越过 1950.07.05 ‘三八线’时,志愿军进入北朝鲜作战是正确的。”斯大林还答应“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 中掩护”。 1950.07.05 美国军队在乌山首次与朝鲜人民军交战。 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指出安理会6月27日通过干涉朝鲜内政的决议是 1950.07.06 非法的。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目录 战争简介 战争过程 大事记 伤亡情况 统帅名单
战争简介
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 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并使斯大 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 现国家统一的设想”。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密访 问中国北京,他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 韩战争的意图,而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 争时机不够成熟。斯大林随后给毛泽东电报,希望他调 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毛泽东 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 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而当6月 25日战争爆发时,毛泽东并未事先得到消息,这点和美 国一样。
第二次战役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 第 二次战役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 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的战役,是扭转 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联合国军”虽然已经发觉志愿军入朝 参战,但却估计志愿军参战只不过是为保卫边界。1950年11月 24日,“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志愿军按预定计划,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地区后,立即发 起反击,给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 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弃平壤、元山,分 从陆路、海路退至“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 36000多人。
英勇战斗
第五次战役及以后
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 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 国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在“三八线” 南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以进攻粉碎“联合国 军”的侧后登陆计划,夺回战场主动权。志愿军由于 第19、第3兵团的到达和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 重返前线,兵力已居优势。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战争 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指导方针,歼灭其有生 力量,夺回战场主动权。发起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 役。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美双方军力部署真相回顾(大组图)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美双方军力部署真相回顾(大组图)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美双方军力部署真相回顾(大组图)图:电影《上甘岭》女英雄“王兰”原型。

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结束后荣立二等功。

这是她1953年在朝鲜留下的照片。

一些台湾人经常鼓噪着美军如何强大,连美军败北的战役上甘岭也被说成“其实没有多少美军参战”借以说明美军之能力如何超人,那么,就让我们还原一下历史,看一看上甘岭战役到底双方军队对比是怎么一回事。

图: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12军参战部队连续击退敌连以下兵力反扑653次。

图为参战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反击,收复阵地。

区区一个上甘岭,方圆不过3.7平方公里,中美双方投入兵力总数居然达到十万之众。

所谓的联合国军(其实是乌合之众)当时的阵容如下:美军整编第七师(全部参战,人数18500人),美国空降兵187团(缺一个营,一共3255人),南韩第二、第九步兵师,外加两个武装营(一共是38050人),此外联合国军配备十八个炮兵营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多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补充新兵9000余人,总兵力在65000人左右。

中国军队,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四十九两个师,十二军的31师、34师一个团,榴弹炮兵第二、第71师,火箭炮209团,60军炮兵团,高射炮605、61团各一部,总兵力42000人左右。

最后双方阵亡总数为36000人,志愿军我方约为11000人,联合国军约为25000人,上甘岭每平方公里阵亡9700人!至今摆放在军博里面的一棵奇异的树干,上边布满了158块弹片,这是上甘岭之树。

这次战役由我人民解放军战功卓著的王近山同志指挥,为世界战史上所罕见。

美军高级将领战后回忆这次战役不得不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美国联合国军司令官克拉克上将《朝鲜战争回忆》)美军军方最高负责人说:“这次作战是我方对外作战拖的最久,血腥最烈、蒙受损失最大的一次。

共产党中国吞噬联合国军资源这次为最大的一次。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这里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军队列表,暂缺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前信息。

目录[隐藏]∙ 1 志愿军介入初期o 1.1 联合国军▪ 1.1.1 美国▪ 1.1.2 韩国▪ 1.1.3 英国▪ 1.1.4 加拿大▪ 1.1.5 澳大利亚▪ 1.1.6 法国▪ 1.1.7 新西兰▪ 1.1.8 荷兰▪ 1.1.9 泰国▪ 1.1.10 希腊▪ 1.1.11 土耳其▪ 1.1.12 菲律宾▪ 1.1.13 南非o 1.2 中、朝方▪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2.2 北朝鲜∙ 2 僵持初期o 2.1 联合国军▪ 2.1.1 美国▪ 2.1.2 韩国o 2.2 中、朝方▪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2.2 北朝鲜∙ 3 停战前o 3.1 联合国军▪ 3.1.1 美国▪ 3.1.2 韩国▪ 3.1.3 英国▪ 3.1.4 加拿大▪ 3.1.5 澳大利亚▪ 3.1.6 法国▪ 3.1.7 新西兰▪ 3.1.8 荷兰▪ 3.1.9 泰国▪ 3.1.10 希腊▪ 3.1.11 哥伦比亚▪ 3.1.12 土耳其▪ 3.1.13 比利时▪ 3.1.14 菲律宾▪ 3.1.15 南非▪ 3.1.16 埃塞俄比亚▪ 3.1.17 卢森堡o 3.2 中、朝方▪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4 注释∙ 5 参考文献志愿军介入初期[编辑]联合国军[编辑][注 1](1950年10月-12月)∙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注 2]美国[编辑]∙(直辖)第10军(英语:X Corps (United States)),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

o3师。

o7师。

o第1海军陆战师。

∙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注 3]。

o1军,军长弗兰克·米尔本。

▪24师。

o9军,军长约翰·库尔特。

▪2师。

▪25师。

▪骑兵1师。

∙远东空军,司令乔治·斯特拉特迈耶。

抗美援朝时,美军一个师兵力就超2万人,那我们每个军有多少人?

抗美援朝时,美军一个师兵力就超2万人,那我们每个军有多少人?

抗美援朝时,美军⼀个师兵⼒就超2万⼈,那我们每个军有多少⼈?1950年10⽉25⽇,中国⼈民志愿军40军与韩国军队在温井等地交战,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枪,也掀开了这场为期两年零九个⽉的⼤战。

战争中,我军先后有27个步兵军⼊朝参战,兵⼒最多时有19个军同时在战场;美军先后有9个师⼊朝参战,另有韩军全部及英法等15个国家派出的规模不等的军队。

当时,志愿军的主要对⼿是美军与韩军,在军队编制上志愿军兵团之下为——步兵军——步兵师;敌军为集团军——作战军——步兵师。

表⾯上看双⽅层级相当,但实际上美军及其整编下的韩军,其步兵师的规模⽐我军要⼤很多。

很多时候,其步兵师的作战⽅向对应的是我们的步兵军。

那么仅以规模⽽论,当时美军的步兵师和我军的步兵军都有多少兵⼒呢?本⽂就来探究下。

美军的师以步兵3个团为主,另有3个105毫⽶榴弹炮营、1个155毫⽶榴弹炮营、1个坦克营、1个防空炮营及⼯兵营、补给营、补充营、侦察连、通信连、军械连、突击连、宪兵队、医疗队,甚⾄军乐队组成。

其编制内的兵⼒约在17000⼈左右,但战时往往加强了部分美军、2500名左右的韩军步兵以及其他国家军队,因此当时美军1个师的实有兵⼒超过了20000⼈。

⽽志愿军是从国内各⼤野战军抽调部队⽽来的,由于当时刚解放不久,因此各⼤野战军步兵军的实⼒数并不平均,因此兵⼒数字也⼤⼩不⼀。

朝鲜战争刚刚爆发时,我⽅⾸先动员的是担负战略预备队的第四野战军13兵团,该兵团辖有当时我军最精锐的38军、39军、40军。

这三个军⼊朝时兵⼒分别为44521⼈、52946⼈、48357⼈,同为四野的王牌部队,为什么兵⼒会⼤⼩不⼀呢?其实在四野南下时,其每个军兵⼒曾⾼达六七万⼈,但在之后的南下及剿匪作战中,很多部队就留在当地,另有部分⼲部战⼠转到了地⽅⼯作。

正式参战前,东北军区为参战部队补充了2万余名新兵,因为各军之前分流及补充的程度不同,因此兵⼒数会有差异。

但相对我步兵军当时下辖3个步兵师,⽽且配属部队并不多的编制结构,⼈数最少的38军其每个步兵师也都是齐装满员的,⼈数较多的39军有的步兵连甚⾄充实到了300⼈之多。

抗美援朝打了几个国家打败多少敌人

抗美援朝打了几个国家打败多少敌人

抗美援朝打了⼏个国家打败多少敌⼈与中朝联军作战的联合国军⼀⽅共由17个国家军队组成,其主体为韩国军队,其他派兵较多的国家(地⾯部队)有:美国派1个集团军,英国2个旅,加拿⼤、⼟⽿其各1个旅,其他国家12个国家的军事⼒量均为象征意义。

联合国军的空军、海军⼒量由驻远东美军提供。

抗美援朝有多少个国家抗美援朝与中国志愿军作战的国家⼀共为17个。

其中包括现在的韩国,另外以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共计16个国家。

分别是美国,英国、加拿⼤、澳⼤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泰国、希腊、⼟⽿其、南⾮联邦、菲律宾、⽐利时、卢森堡、哥伦⽐亚和埃塞俄⽐亚。

其中还有部分国家没有派兵出站,但给予了“联合国军”⼀定的协助。

如瑞典、丹麦各派医疗船⼀艘,印度、挪威、意⼤利各派⼀医院救护“联合国军”伤病员。

在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援韩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

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位,兵⼒达30多万⼈;英国居第⼆位,兵⼒达1.40万多⼈;加拿⼤居第三位,兵⼒达6100多⼈;⼟⽿其居第四位,兵⼒达5400多⼈。

抗美援朝打败多少敌⼈1.美军:⽇平均伤亡数超过⼆战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军与我⼈民志愿军⾸次交锋。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损失兵⼒162708⼈,其中战死54246⼈,伤103284⼈,失踪、被俘5178⼈。

其死亡⼈数占侵朝“联合国军”死亡总数的94.16%。

其⽇平均伤亡数远远超过第⼆次世界⼤战。

中国⼈民志愿军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惊天动地的⼀笔。

2.英军:三⽀王牌部队被⼲掉在中国⼈民志愿军⾯前,英国遭受到1840年鸦⽚战争以来与中国⼈民交⼿的最惨重失败。

中国⼈民志愿军的经典之战是消灭了英联邦第⼀师第⼆⼗⼋旅的”皇家苏格兰团“、英联邦第⼆⼗九旅的“格洛斯特营”和“皇家重型坦克营”三⽀王牌部队。

3.法军:与志愿军交⼿三次均惨败法国营全营1065名官兵于1950年11⽉29⽇抵达韩国釜⼭港,12⽉10⽇投⼊战⽃,配属在美军第⼗军团。

法国营与志愿军先后在横城反击战役、砥平⾥战⽃、⽂登⾥战⽃中三次交⼿,均以惨败⽽告终。

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有哪些

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有哪些

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有哪些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那么你了解抗美援朝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希望能帮到你。

抗美援朝的参战国家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次规模非常大,持续时间非常长的一次战争,在这一次战争中参与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中国、苏联和朝鲜,但是实际上苏联军队所发挥的作用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真正的被公布出来,所以一直到上个世纪末期人们广泛认为抗美援朝参战国家中是没苏联的。

主要原因是因为当中国决定参战时曾经向苏联请求过支援,但是遭到了苏联领导人的拒绝,所以在不久之后中国志愿军独自踏上了支援朝鲜的道路,但是不久之后战场上空出现了身穿中国志愿军衣服的空军战队。

当时的美国军队一直以为是中国的空军战队,但是实际上这些人是苏联派来支援中国的空军,这些事情在之前一直没有被公布出来,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不断发展苏联的这一做法已经可以被公布。

所以现在的官方说法大部分是抗美援朝参战国家中有中国、美国、苏联和朝鲜。

抗美援朝参战国家中的中国对朝鲜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不仅仅是在人数上比朝鲜本国的军队都多,更重要的是中国为朝鲜带来了苏联这个军事强国,当时的中国空军部队还没有完全组建,苏联的加入就像是如虎添翼,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牵制住了以美军为首的空军部队,这在当时的作战中有非常大的贡献,也为朝鲜军队带来了希望。

所以说,苏联在抗美援朝参战国家中占重要地位。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结果抗美援朝战役又被称为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发生在朝鲜和美国之间的一次战争,主要目的是阻挡以美国军队为首的军队来袭。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和苏联以及韩国都参与了战争,这场战争双方伤亡都非常惨重。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是抗美援朝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这一场战争的伤亡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伤亡数量最高的一场战争,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战役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队愿意短暂的停战。

那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经过是怎样的呢?据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第四次战役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长,在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紧接着就展开了第五次战役,这一次战役美国军队的主要目的就是切断中国和朝鲜军队的后勤供应线,他们意识到中国的后援军队会不断得到达战场并且战争物资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能够有效的遏制中国和朝鲜军队物资的增加,美国军队决定将切入点定位在中国部队的侧后方,试图在这里开辟出新的战线。

抗美援朝有多少国家参战

抗美援朝有多少国家参战

抗美援朝有多少国家参战
抗美援朝共有20个国家参与战争。

抗美援朝从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大约持续了2年零9个月的时间。

抗美援朝参战国家
1、联合国军队:
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伦比亚、埃塞版俄比亚、法国、希腊、权卢森堡、荷兰、新西兰、菲律宾、南非、泰国、土耳其、英国。

2、中国和朝鲜;
韩国,中国大陆,苏联。

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军威、国威。

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完全现代化装备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震动了世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美援朝各国军力表这里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军队列表,暂缺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前信息。

目录[隐藏]∙ 1 志愿军介入初期o 1.1 联合国军▪ 1.1.1 美国▪ 1.1.2 韩国▪ 1.1.3 英国▪ 1.1.4 加拿大▪ 1.1.5 澳大利亚▪ 1.1.6 法国▪ 1.1.7 新西兰▪ 1.1.8 荷兰▪ 1.1.9 泰国▪ 1.1.10 希腊▪ 1.1.11 土耳其▪ 1.1.12 菲律宾▪ 1.1.13 南非o 1.2 中、朝方▪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2.2 北朝鲜∙ 2 僵持初期o 2.1 联合国军▪ 2.1.1 美国▪ 2.1.2 韩国o 2.2 中、朝方▪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2.2 北朝鲜∙ 3 停战前o 3.1 联合国军▪ 3.1.1 美国▪ 3.1.2 韩国▪ 3.1.3 英国▪ 3.1.4 加拿大▪ 3.1.5 澳大利亚▪ 3.1.6 法国▪ 3.1.7 新西兰▪ 3.1.8 荷兰▪ 3.1.9 泰国▪ 3.1.10 希腊▪ 3.1.11 哥伦比亚▪ 3.1.12 土耳其▪ 3.1.13 比利时▪ 3.1.14 菲律宾▪ 3.1.15 南非▪ 3.1.16 埃塞俄比亚▪ 3.1.17 卢森堡o 3.2 中、朝方▪ 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4 注释∙ 5 参考文献志愿军介入初期[编辑]联合国军[编辑][注 1](1950年10月-12月)∙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注 2]美国[编辑]∙(直辖)第10军(英语:X Corps (United States)),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

o3师。

o7师。

o第1海军陆战师。

∙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注 3]。

o1军,军长弗兰克·米尔本。

▪24师。

o9军,军长约翰·库尔特。

▪2师。

▪25师。

▪骑兵1师。

∙远东空军,司令乔治·斯特拉特迈耶。

o第5航空队。

o轰炸机指挥部。

o空运指挥部。

∙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

o第7舰队,司令阿瑟·斯特鲁布尔。

韩国[编辑]∙国防部,长官申性模,总参谋长丁一权。

o(直辖)1师、9师、10师、11师。

o第1军,军长金白。

▪3师。

▪首都师。

o第2军,军长刘载兴。

▪6师。

▪7师。

▪8师。

o第3军,军长李亨根。

▪2师。

▪5师。

o空军,总参谋长金贞烈。

o海军,总参谋长孙元一。

▪第1舰队。

▪第2舰队。

▪第3舰队。

▪训练舰队。

▪海军陆战队。

英国[编辑]∙步兵27旅∙步兵29旅∙海军舰艇、飞机加拿大[编辑]∙步兵第2营∙海军舰艇∙空军中队澳大利亚[编辑]∙步兵3营∙海军舰艇∙空军中队法国[编辑]∙步兵营∙海军驱逐舰新西兰[编辑]∙炮兵团∙海军舰艇荷兰[编辑]∙步兵营∙海军巡逻快艇泰国[编辑]∙步兵团∙海军舰艇希腊[编辑]∙步兵营∙空军飞机土耳其[编辑]∙步兵旅菲律宾[编辑]∙步兵10营南非[编辑]∙空军[1]中、朝方[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1950年10月-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兼政委彭德怀,副司令邓华(兼副政委)、朴一禹[注 4](兼副政委)、洪学智、韩先楚,参谋长解方[注 5],政治部主任杜平。

o(直辖)[注 6]▪38军[注 7],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管松涛。

▪39军[注 8],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参谋长沈启贤。

▪40军[注 9],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副军长蔡正国,参谋长宁贤文。

▪42军[注 10],军长吴瑞林,政委周彪,副军长胡继成,参谋长廖仲符。

▪50军[注 11],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参谋长舒行。

▪66军[注 12],军长萧新槐,政委王紫峰,副军长陈坊仁,参谋长刘苏。

o第9兵团[注 13],司令兼政委宋时轮,副司令陶勇,参谋长覃健,副参谋王彬。

▪20军,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副军长廖政国,参谋长俞炳辉。

▪26军,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副军长张铚秀,参谋长冯鼎三。

▪27军,军长彭德清,政委刘浩天,副军长詹大南,参谋长李元。

o东北军区后勤部前方指挥所,负责人张明远、杜者蘅。

o炮兵司令部,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匡裕民。

o工程兵指挥所,主任陈正峰。

[1]北朝鲜[编辑](1950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朝鲜人民军,司令金日成。

o第1军团▪46师。

▪47师。

▪105坦克师。

▪17坦克旅。

o第3军团▪1、8、12、13、15师。

o第4军团▪41师。

▪海防1旅。

o第6军团▪18师。

▪36师。

▪66师。

o第7军团▪32师。

▪37师。

▪38师。

o第8军团▪42师。

▪45师。

▪76师。

[注 14][2]僵持初期[编辑]联合国军[编辑](1951年6月-9月)∙总司令马修·李奇微[注 15]美国[编辑]∙第8集团军,司令詹姆斯·范佛里特。

o空降187团。

o1军,军长约翰·奥丹尼尔。

▪3师。

▪25师。

▪骑兵1师。

o9军,军长威廉·霍格。

▪7师。

▪24师。

o10军,军长克洛维斯·拜尔斯。

▪2师。

▪陆战1师。

∙远东空军,司令奥托·威兰。

o第5航空队。

o轰炸机指挥部。

o315运输机师。

∙远东海军,同上。

o第7舰队,司令H.M.马丁。

韩国[编辑]∙国防部,长官李起鹏,总参谋长李钟赞。

o第1军,军长白善烨。

o第5军(预备部队),军长李恒?。

o空军,总参谋长崔用德。

o海军,总参谋长朴沃奎。

[1]中、朝方[编辑](1951年10月)∙中朝联合司令部,司令兼政委彭德怀[注 16],副司令金雄、邓华,副政委朴一禹。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1951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上,副司令邓华(兼副政委)、陈赓[注 17]、宋时轮[注 18]、洪学智、韩先楚。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副参谋王政柱。

o(直辖)▪42军[注 19],同上。

o第9兵团,同上,副参谋王彬、曾辒元。

▪26军[注 20],同上。

o第19兵团,司令杨得志,政委李志民,副司令兼参谋长郑维山,副参谋康博缨。

▪64军[注 21],军长曾思玉,政委王昭,副军长唐子安,参谋长马卫华。

▪65军[注 22],军长萧应棠,政委王道邦,参谋长阮平。

▪47军,军长曹里怀,政委李人林,副军长刘贤权。

▪63军(二线)[注 23],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参谋长杜瑜华。

o第20兵团,司令杨成武,政委张南生,参谋长萧文玖,副参谋邱蔚、赵冠英。

▪67军[注 24],代军长李湘,政委旷伏兆,副军长刘儒林、李永清,参谋长刘苏。

▪68军(二线)[注 25],军长陈坊仁,代政委李呈瑞,副军长宋玉琳,参谋长宋学飞。

o西海岸指挥部,司令韩先楚。

▪50军,同上,副军长蔡正国。

▪38军(二线),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副军长兼参谋长王良太。

▪39军(二线)[注 26],同上,政委李雪三,副军长吴国璋、张竭诚(兼参谋长)。

▪40军(二线),同上,副军长邓岳(兼参谋长),副军长徐国夫。

o东海岸司令部,司令宋时轮,副司令陶勇。

▪16军[注 27],军长尹先炳,政委陈云开。

▪20军(二线),同上。

▪27军(二线)[注 28],同上,政委曾如清。

o总预备队,第3兵团,司令兼政委陈赓[注 29],副司令王近山,副政委杜义德,参谋长王蕴瑞,副参谋李懋之。

▪12军,军长曾绍山,副军长兼参谋长萧永银。

▪15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参谋长张蕴钰。

▪60军,军长韦杰,政委袁子钦,副军长查玉升,参谋长邓仕俊。

o(修建机场)第23兵团,司令董其武,政委高克林,副司令姚喆,副参谋袁庆荣。

▪36军,代军长王建业,政委康建民,副军长张惠源,参谋长樊折佳。

▪37军,军长张世珍,政委帅荣,副军长卫景林、冯梓。

o后方勤务司令部[注 30],司令洪学智(兼),政委周纯金,副司令张明远。

o空军司令部,司令刘震,副司令常乾坤,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

o炮兵指挥所,主任匡裕民。

o装甲兵指挥所[注 31],主任黄鹊显。

o工程兵指挥所,同上。

o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贺晋年,政委张明远,副司令刘居英、李寿轩、叶林,副政委崔田民。

[2]北朝鲜[编辑](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即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朝鲜人民军[注 32]o第1军团,军团长李权武。

▪8师。

▪19师。

▪47师。

o第2军团,军团长崔贤。

▪2师。

▪13师。

▪27师。

o第3军团,军团长金光侠。

▪1师。

▪15师。

o45师。

o第5军团,军团长方虎山。

▪6师。

▪12师。

▪32师。

停战前[编辑](1953年7月)联合国军[编辑]∙总司令马克·克拉克美国[编辑]∙第八集团军,司令马克斯韦尔·泰勒[注 33]。

o24师o空降187团o炮兵8个团又7个营o工兵6个营o1军,军长布鲁斯·克拉克。

▪陆战1师。

▪7师。

▪25师。

▪炮兵7个营。

o9军,军长罗宾·金肯斯。

▪2师。

▪3师。

▪炮兵10个营o10军,军长艾萨克·怀特。

▪40师。

▪45师。

▪炮兵4个营。

∙远东空军,同上。

∙远东海军,司令罗伯特·布里斯科。

o第7舰队,司令杰塞普·克拉克。

韩国[编辑]∙国防部,长官孙元一,总参谋长白善烨。

o第1军,军长李亨根。

o第2军,军长丁一权。

o第3军,军长姜文峰。

o第5军(预备部队)。

o空军,同上。

o海军,同上。

英国[编辑]∙步兵28旅∙步兵29旅∙海军舰艇、飞机加拿大[编辑]∙步兵25旅∙海军舰艇∙空军中队澳大利亚[编辑]∙步兵2、3营∙海军舰艇∙空军中队法国[编辑]∙步兵营∙海军驱逐舰新西兰[编辑]∙炮兵16团∙海军舰艇荷兰[编辑]∙步兵营∙海军巡逻快艇泰国[编辑]∙步兵21团∙海军舰艇∙空军飞机希腊[编辑]∙步兵营∙空军飞机哥伦比亚[编辑]∙步兵营∙海军舰艇土耳其[编辑]∙步兵5旅比利时[编辑]∙步兵营菲律宾[编辑]∙步兵14营南非[编辑]∙空军中队埃塞俄比亚[编辑]∙步兵营卢森堡[编辑]∙步兵排[1]中、朝方[编辑]∙中朝联合司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上,副司令杨得志[注 34]、洪学智,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李志民。

o第9兵团,司令兼政委王建安[注 35],副司令王必成,参谋长胡炳云。

▪23军[注 36],军长钟国楚,政委卢胜,副军长杜屏,参谋长贾若瑜。

▪16军,同上,副军长兼参谋长杨俊生。

▪24军[注 37],代军长兼代政委张震,副军长李家益、陈仁洪。

o第19兵团,司令黄永胜[注 38],副司令曽思玉,副政委陈先瑞,副参谋薛克忠。

▪65军,军长兼政委王道邦,副军长赵文进,参谋长郑三生。

▪46军[注 39],军长萧全夫,政委吴保山,副军长王尚荣、徐其海,参谋长张万春。

▪1军[注 40],军长黄新廷,政委梁仁芥,副军长徐国贤,参谋长杨文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