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12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进行治疗的分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36岁,两组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比较两组Survivin、P27 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3.73,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19.11,自理能力得分20.36,心理状况得分20.96,社会关系得分23.30;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8.02,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20.36,自理能力得分22.22,心理状况得分21.36,社会关系得分24.06。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得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实验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深间质浸润和HPV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具有临床期别早、腺癌比例高及瘤体大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病理因素。

标签:年轻宫颈癌;病理分析;生活质量;评价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研究显示,宫颈癌的发生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具体为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或仅有一般宫颈炎的症状,如白带增多[1]。也有主诉白带带血或性接触后少量阴道流血等。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癌前病变,它具有可逆性,即一部分病变可自然消失,但它还具有进展性,即病灶可发展,甚至癌变。其可逆性和发展性与病变的范围、程度有关[2]。对于宫颈癌的病理研究进行详细报告,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12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将所有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2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0.39±1

2.36)岁,该组患者的文化水平具体为:小学12例,初中12例,高中8例,大学及以上10例。该组患者的职业具体为:工人21例,农民9例,公务员7例,其他5例;实验组患者80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32.39±12.66)岁,该组患者的文化水平具体为:小学12例,初中12例,高中44例,大学及以上12例。该组患者的职业具体为:工人21例,农民9例,公务员7例,其他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说明结果具有可信度。

1.2方法主要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对于p27的检测,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浆,P27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阳性细胞判断:以胞浆、胞核出现淡黄至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阳性信号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

1.3评价标准治疗情况主要是体现在患者治疗后的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情况;生活质量评价包括躯体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等方面。

症瘕(宫颈癌)诊疗方案

癥瘕(宫颈癌)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肿瘤中医诊疗指南》。 根据临床表现和古代医籍的描述,宫颈癌归属于“崩漏”、“五色带下”、“癥瘕”等范畴。 (1)早期和最多出现的症状主要是阴道流血及白带増多。 (2)压迫症状,多表现为下腹痛、腰痛、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等;癌灶压迫或侵犯输尿管,严重时可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导致尿毒症则死亡。 (3)全身症状,晚期病人除继发如尿毒症等全身症状外,往往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恶病质等临床表现。 (4)转移症状,除淋巴结转移外,较多见于肺转移、肝转移及骨转移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出版)。 (1)临床症状 宫颈癌早期即原位癌时无临床症状,当病变进一步发展时可出现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组织浸润及压迫症状等。①阴道出血:是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80%以上的患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早期量少,多

表现为性交后出血。晚期出血量大,肿瘤菜花形成或侵犯大血管时可大量出血,甚至休克。②白带增多:早期白带量增加,呈黏液或浆液性,也可呈米汤样,混有血液。③晚期因肿瘤坏死及感染,白带混浊或呈脓样,有恶臭。④组织浸润及压迫症状:宫颈癌向前浸润膀胱可引起尿频、尿痛、脓血尿等,甚至形成膀胱阴道瘘;向后压迫大肠可引起便秘;浸润直肠可引起便血,甚至形成直肠阴道瘘;浸润或转移后压迫盆腔内神经可引起下腹部、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⑤晚期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会阴部肿块等。 (2)内窥镜检查 ①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可观察宫颈血管及组织的变化。宫颈鳞癌在阴道镜下可见镶嵌、点状血管、白色病变、血管异形等。宫颈腺癌时柱状上皮的中心血管高度扩张,宫颈表面腺口异常增多和/或不规则分布。 ②膀胱镜检查 中、晚期宫颈癌伴有泌尿系统症状时应行膀胱镜检查,可正确估计膀胱黏膜和肌层有无受累。必要时可行膀胱壁活检,以确诊及指导分期。 ③直肠或结肠镜检查 直肠或结肠镜适于有下消化道症状和疑有直肠、结肠侵犯者。 (3)影像学诊断 ①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用于了解输尿管下段有无癌组织压迫或浸润。

宫颈癌临床表现及诊断

宫颈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流行因素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从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出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防癌普查的开展,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的差异,农村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展国家。在大多数妇女中宫颈浸润癌在20岁前很低,20~50岁增长较快,其后上升幅度变缓。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0岁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患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其流行因素与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性行为紊乱、多产、吸烟、丈夫婚外性行为、阴茎癌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生殖道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宫颈癌病因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认为宫颈癌的发生由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宫颈癌的正确诊断,源于详细了解病史,熟悉临床表现以及必要而细致地检查和周密地分析。 (一)症状 早期宫颈癌大多无任何症状,或仅有类似宫颈炎的表现,易被忽略。一旦出现症状、癌往往已发展到相当明显的程度。宫颈癌无特异症状,最多见的是阴道出血和白带增多,其它表现则随癌侵犯部位及程度不同而异。 1. 阴道出血这是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在宫颈癌患者中81.4%有阴道出血,尤其是经 绝期后出血便应注意。开始常为性交、排便、活动或检查后出血。初期多为少量出血,并经常自行停止,而后又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在血管丰富的菜花型肿瘤或晚期肿瘤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多量出血,并导致继发性贫血。阴道出血不是宫颈癌特有的症状,普查统计的资料表明,阴道出血由宫颈癌而引起者不足1%。 2. 白带增多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宫颈癌患者中82.3%有各种不同情况和不同程 度的白带增多。起初可为浆液性或粘液性白带,随病程的进展白带可呈米汤样,或混有血液。由于肿瘤的坏死、感染,阴道排出物就具有特殊的臭味。 3. 压迫症状疼痛是最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癌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可有 腰部钝痛。宫颈癌向盆壁蔓延,压迫血管或淋巴管造成循环障碍,可引起患侧下肢或外阴水肿。宫颈癌向前扩展可压迫或侵犯膀胱,引起尿频、尿血,严重者可产生排尿困难、尿闭或尿瘘,甚至发生尿毒症,但少见。肿瘤向后蔓延可压迫直肠,出现里急后重、粘液便等症状,肿瘤侵犯直肠而发生阴道直肠瘘者极少。 4. 全身症状早期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至晚期,除继发的全身症状外,还可以出 现体温增高或恶液质。 5. 转移症状宫颈癌的转移,一般是病变越晚转移的几率越高,但在较早病变即发现转 移者,亦非罕见。由于转移的部位不同,其症状亦各异。盆腔以外的淋巴转移以腹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为常见,表现为该淋巴部位出现结节或肿块。肺转移可出现胸痛、咳嗽、咳血等症状。骨转移可出现相应部位的持续性疼痛。其它部位的转移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二)检查 1. 一般检查除一般的系统查体外,尤应注意检查淋巴结系统。淋巴结是宫颈癌远 处转移的常见部位。 2. 妇科检查

宫颈组织病理学

宫颈组织病理学 ——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病理 重庆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叶学正 一、子宫颈组织学介绍 (一)鳞状上皮 宫颈突入阴道部分为固有鳞状上皮。 基底层副基底层中层表层 基底细胞增生:细胞层数增加,核增大无明显深染及多形性,其意义尚不明确。 鳞状细胞增生:因机械刺激、激素缺乏引起,表现为细胞层数增加及角化过度, 无异型。 (二)宫颈腺上皮 为内宫颈,偶可为外宫颈的高柱状分泌粘液上皮及少数纤毛上皮, 并形成隐窝伸入宫颈间质中,一般深度3 mm, 偶达1cm , 称为“腺体”, 实为盲管。 柱状细胞 储备细胞储备细胞增生 鳞状细胞 (三)移行区 指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区,是CIN和鳞癌好发区;阴道镜下柱状上皮薄,毛细血管清楚呈深红色, 而鳞状上皮区厚, 呈浅红色。 移行区随生理及病理情况而变化,青春期前位于宫颈外口附近, 而绝经期后, 移行区向上退缩达颈管内。 (四)鳞状化生 储备细胞增生不完全不成熟鳞状化生成熟鳞状化生 鳞化发生于原表面柱状上皮区,也发生于隐窝(腺体)区。 不成熟鳞化与CIN鉴别: 细胞形态一致,异型轻, 核分裂少见。不成熟鳞化可出现非典型性,伴发CIN, 而且是CIN发生区。 鳞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既是一生理过程,又与炎症及内环境改变有关。(五)子宫颈间质

浅层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巨噬细胞及Langerhans细胞;上皮下间质富于毛细血管网,有淋巴管,间质主要由平滑肌,纤维组织构成。 二、HPV感染病理组织学及与CIN及宫颈癌 HPV感染通过性传播,易累及化生鳞状上皮,并复制,繁殖,释放病毒,高危HPV与CIN及宫颈癌, 尤其是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已在全球得到公认。(一)三种实验方法对HPV检出率的比较[sato等] 目前认为杂交捕获HPV试验能够检出近20种HPV基因型,是检测HPV的最好方法,原位杂交可用于组织切片,优点是可定位。 (二)HPV感染的组织学 1.挖空细胞形成(koilocytosis)及挖空细胞非典型性(koilocytoticatypia) 表层或中层鳞状细胞有轮廓清楚的核周空泡形成,核大、核膜起皱、呈葡萄干样、核深染、染色质缠结成窜,可见双核、多核细胞及巨核细胞,与高危HPV感染有关。不要将糖原积聚的透亮胞浆鳞状上皮及绝经后出现的核周空晕鳞状上皮误认为挖空细胞。 2.有少部分HPV感染细胞唯一异常表现为核的增大。 3.糖原缺乏区鳞状上皮胞浆噬酸性,棘层肥厚,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 4.乳头状瘤样病变,见于尖锐湿疣。 (三)HPV感染与CIN及宫颈癌病理诊断 1.挖空细胞在CIN-1中常见,在CIN-2及CIN-3中少见。 不要将挖空细胞的非典型性过诊断。 感染并有CIN的特征为:基底细胞非典型性,成熟结构紊乱, 分裂象多见及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乳腺癌与宫颈癌

乳腺癌与宫颈癌 早期症状 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 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 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 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⑴ 晚期症状 1.乳腺癌发生的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乳腺肿块症状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

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乳腺肿块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的晚期症状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 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 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4.腋淋巴结肿大: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病理检查可助确诊。 5.乳腺癌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自我检查 1、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皮肤是否有溃烂或凹陷,乳头是 否有分泌物等。 2、将双手举起,观察乳房是否有凹陷。并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乳房的形状。 3、除了自转和公转法之外,也可以采用水平的方向,从乳房的外侧向内进行抚摸检查。 4、用拇指、小指之外的三根手指头,大范围地抚摸乳房。可以将乳房视为太阳,手指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式活动。 5、将右手放下,左手伸入腋下,看看是否摸得到淋巴结。抓住乳头,检查是否有分泌物。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变化_0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变化 摘要目的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对比。方法58例宫颈癌患者,在采取新辅助化疗后均行手术切除术治疗,治疗后,对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平均直径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切除术治疗,能够使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变,并显著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 宫颈癌为临床妇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列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第2位,给女性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患者主要采取手术切除与放疗,生存率约为50%。有临床研究指出[1],宫颈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前实施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增强疗效。作者对本院58例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后采取手术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7.5±7.4)岁,肿瘤直径 2.7~8.7 cm,平均直径(5.3±1.5)cm;癌症种类:16例腺癌,6例腺棘癌,36例鳞癌;患者均经病理学、B超检查确诊。将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标准作为依据,14例Ⅰb,24例Ⅱa,20例Ⅱb;肿瘤分化标准:15例低分化,23例中分化,20例高分化。 1. 2 方法腺癌与腺棘癌患者应用CAP化疗方案治疗,为患者静脉滴注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及顺铂,与此同时,对其进行水化解毒治疗;鳞癌患者主要应用BEP化疗方案,为患者静脉滴注顺铂联合依托泊苷,其中顺铂50 mg/m2,依托泊苷100 mg;化疗后,患者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或者子宫切除术治疗。 对患者进行化疗前,首先对其实施全面妇科检查,应用阴道B超观察肿瘤直径;并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将手术标本、活检标本作为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切片,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进行观察,对化疗前、后患者的病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应用Envison一步法对免疫组化进行染色处理,检测抗体主要包括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人体抑癌基因(P53)、VEGF以及C-erbB-2等。 1. 3 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肿瘤症状明显消失,宫颈变软;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缩小>50%;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缩小0.05);VEGF阳性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症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病情早晚有关,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一般无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Ⅰb期和以后各期最早出现的症 状主要有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1.阴道出血当癌肿侵及间质内血管时开始出现流血,最早表现为性交后或双合诊检查后少量出血,称接 触性出血。以后则可能有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晚期病灶较大时则表现为多量出血,甚至因较大血管被侵蚀而引起致命大出血 。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血量也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2.阴道排液最初量不多,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臭味。随着癌组织破溃和继发 感染,阴道可排出大量米汤样、脓性或脓血性液体,伴恶臭。宫颈粘液性腺癌患者,由于癌灶分泌大量粘液,常诉大量水样或粘液样阴道 排液。3.晚期症状若癌瘤侵犯盆腔结缔组织,压迫膀胱、直肠和坐骨神经以及影响淋巴和静脉回流时,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 便秘、下腹痛、坐骨神经痛、下肢肿痛等。癌瘤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可出现肾盂积水、尿毒症。终末期因长期消耗常出现恶液质。体征原 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宫颈的外观及质地可无异常,或仅见不同程度的糜烂,触之易出血。宫颈浸润癌常见以下四种类型:1.糜烂型环绕宫 颈外口有较粗糙的颗粒状糜烂区,或有不规则的溃破面,触之易出血。2.外生型又称菜花型,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组织向外生长,开始 呈息肉样或乳头状突起,逐渐形成菜花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3.内生型又称结节型,癌组织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生长,使宫颈逐渐增 大,质硬,但有时宫颈表面尚光滑或仅有浅表溃疡。4.溃疡型外生型或内生型进一步发展时,癌组织坏死脱落,可形成凹陷性溃疡。溃 疡边缘坚硬,底部凹凸不平。有时整个宫颈为空洞所代替,状如火山口。检查时需注意阴道穹窿是否受累,三合诊了解宫旁有无增厚变硬 ,直肠是否被侵犯。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12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进行治疗的分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36岁,两组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比较两组Survivin、P27 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3.73,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19.11,自理能力得分20.36,心理状况得分20.96,社会关系得分23.30;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8.02,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20.36,自理能力得分22.22,心理状况得分21.36,社会关系得分24.06。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得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实验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深间质浸润和HPV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具有临床期别早、腺癌比例高及瘤体大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病理因素。 标签:年轻宫颈癌;病理分析;生活质量;评价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研究显示,宫颈癌的发生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具体为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或仅有一般宫颈炎的症状,如白带增多[1]。也有主诉白带带血或性接触后少量阴道流血等。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癌前病变,它具有可逆性,即一部分病变可自然消失,但它还具有进展性,即病灶可发展,甚至癌变。其可逆性和发展性与病变的范围、程度有关[2]。对于宫颈癌的病理研究进行详细报告,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12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将所有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2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0.39±1 2.36)岁,该组患者的文化水平具体为:小学12例,初中12例,高中8例,大学及以上10例。该组患者的职业具体为:工人21例,农民9例,公务员7例,其他5例;实验组患者80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32.39±12.66)岁,该组患者的文化水平具体为:小学12例,初中12例,高中44例,大学及以上12例。该组患者的职业具体为:工人21例,农民9例,公务员7例,其他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说明结果具有可信度。 1.2方法主要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对于p27的检测,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浆,P27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阳性细胞判断:以胞浆、胞核出现淡黄至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阳性信号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 1.3评价标准治疗情况主要是体现在患者治疗后的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情况;生活质量评价包括躯体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等方面。

宫颈癌早期症状

二病因 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3.其他生物学因素 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4.其他行为因素 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别。颈管型患者因宫颈外观正常易漏诊或误诊。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1.症状 (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外生型较早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出血量多;内生型较晚出现该症状。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

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2.体征 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阴道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阴道壁或阴道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 3.病理类型 常见鳞癌、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 (1)鳞癌按照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Ⅰ级为高分化鳞癌,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 (2)腺癌占宫颈癌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种。①黏液腺癌:最常见,来源于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镜下见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异型性增生明显,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乳突状突入腺腔。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②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癌性腺体多,大小不一,形态多变,呈点状突起伸入人宫颈间质深层,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常有淋巴结转移。 (3)腺鳞癌占宫颈癌的3%~5%。是由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细胞和鳞状细胞分化发展而形成。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4.转移途径 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

宫颈癌病理表现

宫颈癌病理表现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1)宫颈不典型增生:镜下见底层细胞增生,从1~2层增至多层,甚至占据上皮大部分,且有细胞排列紊乱,核增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等核异质改变。轻度时细胞异型性较轻,细胞排列稍紊乱;中度时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重度时细胞显著异型,极性几乎均消失,不易与原位癌区别。 (2)宫颈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上皮全层极性消失,细胞显著异型,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但病变限于上皮层内,基底膜未穿透,间质无浸润。异型细胞可沿宫颈腺腔开口进入移行带区的宫颈腺体,致使腺体原有的柱状细胞为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替代,但腺体基底膜保持完整,称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 2.宫颈浸润癌 (1)鳞状细胞癌:占95%。鳞癌与腺癌在外观上无特殊差异,两者均可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宫颈管内。

1)巨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似宫颈糜烂,随着病变逐步发展,有以下4种类型: ①外生型:最常见。病灶向外生长,状如菜花又称菜花型。组织脆,初起为,息肉样或乳头状隆起,继而发展为向阴道呵突出时菜花状赘生物,触之易出血。 ②内生型:癌灶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使宫颈扩张并侵犯子宫峡部。宫颈肥大而硬,表面光滑或仅见轻度糜烂,整个宫颈段膨大如桶状。 ③溃疡型:上述两型癌灶继续发展,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凹陷性溃疡或空洞样形如火山口。 ④颈管型:癌灶发生在宫颈外口内,隐蔽在宫颈管;侵入宫颈及子宫峡部供血层以及转移到盆壁的淋巴结,不同于内生型,后者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 2)显微镜检

①镜下早期浸润癌:原位癌基础上,在镜下发现癌细胞小团似泪滴状。锯齿状穿破基底膜,或进而出现膨胀性间质浸润。镜下早期浸润癌的标准参见临床分期。 ②宫颈浸润癌:指癌灶辉润间质的范围己超出可测量的早期浸润癌,呈网状或团块状融合浸润间质。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3级:Ⅰ级,即角化性大细胞型。分化较好,癌巢中有多数角化现象,可见癌珠,核分裂相<2/高倍视野。Ⅱ级,即非角化性大细胞型。中度分化,达宫颈上皮中层细胞的分化程度,细胞大小不一,癌巢中无明显角化现象,核分裂相2~4/高倍视野。Ⅲ级,即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的小细胞(相当于宫颈上皮底层的未分化细胞),核分裂相>4/高倍视野。 (2)腺癌:占5~10%。 1)巨检:来自宫颈管,并浸润宫颈管壁。当癌灶长至一定程度即突向宫颈外口,常侵犯宫旁组织。癌灶呈乳头状、芽状、溃疡或浸润型。病灶向宫颈管内生长,宫颈外观完全正常,但宫颈管膨大如桶状。 2)显微镜检:有下列3型。

宫颈癌晚期死前征兆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当就诊时病情已是晚期。宫颈癌晚期到死亡的阶段其症状比较明显,了解宫颈癌晚期死前征兆有助于及时做好防范措施,把潜在的威胁解决掉。 1、阴道流血:约有81.4%的患者在宫颈癌临床表现中有阴道流血症状。开始常为性交、排便、活动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初期多为少量,并经常自行停止;到了晚期病灶较大则表现为多量出血,甚至量多如冲出而危及生命,年轻的患者可以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则宫颈癌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或少或多。 2、白带增多:约有82.3%的患者有各种不同情况和程度的白带增多的宫颈癌临床表现,呈白色、淡黄、血性或脓血性等,稀薄似水样或米泔水样,腥臭。 晚期患者并发感染则呈恶臭或脓性。 3、阴道排液:患者常诉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晚期因癌组织破溃,组织坏死,继发感染等,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排出。 4、压迫症状:宫颈癌至晚期,由于肿瘤增大,可出现各种压迫症状,疼痛是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41.1%,多见于Ⅲ、Ⅳ期患者。此外,根据病灶侵犯的脏器而出现一系列继发的宫颈癌临床表现;若病灶侵犯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直肠和坐骨神经时,压迫症状常见下腹痛、腰痛,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等;癌灶压迫或侵犯输尿管,严重时而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导致尿毒症则死亡。 5、全身症状:病人至晚期除继发如尿毒症等全身症状外,往往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恶病质等宫颈癌临床表现。 以上内容就是对“宫颈癌晚期死前征兆”的简单介绍,专家表示,如果您的身体健康出现了疾病的症状,千万不要耽误诊断,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1/ 1

宫颈癌科普

宫颈癌,红颜杀手 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在某些国家则高居榜首。过去20年,发病年龄已从53岁提早到45岁。2002年,41岁的著名演员李媛媛,2004年,42岁的著名港星梅艳芳,她们都在风华正茂的年龄死于同一种疾病-----宫颈癌。那宫颈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为什么会成为可怕的红颜杀手呢? 神奇的宫颈,疾病的集结地 宫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器官,它有着特殊的解剖,特殊的生理,特殊的微生态,在环境改变、解剖位置改变,或者不适时、不恰当、不得体及不卫生的性行为等,会增加宫颈患病的风险,炎症、撕裂、肥大、息肉、结核、肿瘤以致宫颈癌等,纷纷集结于此。 然而,宫颈的以上特征,也为我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疾病创造了机遇。比如可视性:我们可以通过窥器或阴道镜直接观察宫颈的变化;可触性:医生可以在妇科检查时,直接触诊,了解子宫颈大小,质地,形态的改变;可检性:可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病理检查等方法早期诊断疾病;可治性:不同的疾病采用药物、物理、手术等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宫颈的存在以及它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对待子宫颈疾病的态度也应当谨慎。不问青红皂白一切了之,或采用不恰当的方法进行治疗都是不妥当的。 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之元凶 医学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终于破解了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人乳头瘤病毒,成为人类第一个破译病因的癌。那么,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我们女性身体的呢? 其实人乳头瘤病毒在自然界分布是很广泛的,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也是很容易的。为什么有的人就得宫颈癌,有的人就不得呢?这和人体的免疫能力有关。健康的机体有能力清除病毒,短时间的感染是不会导致宫颈病变的。如果机体免疫力下降,HPV病毒长时间、持续的感染,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检测和治疗的话,就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依据发病的不同程度,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II级和III级,简称为CINI,CINII和CINIII。其中CINI60%-85%在消除炎症,调整心情,注意卫生,提高机体免疫力情况下可以逆转或消除,建议3个月或半年复查细胞学(高危型复查HPV-DNA);CINII和CINIII约20%可能发展为原位癌,5%可能发展为浸润癌,约75%可能为持续状态,应在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CINIII虽然包括原位癌,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年轻女性,有生育要求者,保留子宫也是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在CIN的人群中,10-15%宫颈外观是光滑的,也没有任何症状。因此,跟着感觉走,或仅凭医生的视诊、经验是靠不住的。由CIN发展到浸润癌,大约需要8-10年时间,这段时间为我们赢得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愈的最佳机遇。 到了癌前病变阶段,如果还没有能够得到及时检出,及时治疗的话,病变继续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因此认认真真防治阴道炎,宫颈炎,主要个人卫生和性卫生是杜绝癌症的重要举措之一,不要认为十个女人十个炎症,不在乎也不去治疗,那样是不行的,HPV病毒就是在炎症的基础上,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便乘虚而入,安营扎寨,生长繁衍,病情就会逐渐加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宫颈癌时宫颈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宫颈癌时宫颈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导语:当大家提到宫颈癌会想到死亡,癌症对大家的影响很大,这是治疗不好的疾病,尤其是晚期的癌症,宫颈癌也一样,即使切除了宫颈,只要癌细胞扩 当大家提到宫颈癌会想到死亡,癌症对大家的影响很大,这是治疗不好的疾病,尤其是晚期的癌症,宫颈癌也一样,即使切除了宫颈,只要癌细胞扩散也无法保住生命,因此早期发现症状治疗的意义较大,生命也能得到延续。那么宫颈癌时宫颈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要了解疾病的早期症状就跟我们来看下面的文章介绍。 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由于年轻妇女处于性活跃期,雌激素水平和性交频率均较高,故更易以性交出血为首发症状。此外,白带增多也为宫颈癌常见症状,约80%的宫颈癌患者有此症状。 经临床追踪观察显示,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从这个角度看,宫颈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防治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的发展。如能落实防治措施,宫颈癌的治愈率很高。 早期多无症状,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见宫颈光滑,尤其老年妇女宫颈已萎缩者。症状主要表现为: 阴道不规则流血:早期表现为少量血性白带及接触性阴道流血,病人常因性交或排便后有少量阴道流血前来就诊。对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者,应注意寻找原因。宫颈癌阴道流血往往极不规则,一般是先少后多,时多时少。菜花型出血早,量亦多,晚期癌肿侵蚀大血管后,可引起致命的大量阴道流血。由于长期的反复出血,患者常常继发贫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最新宫颈癌诊断治疗标准(修订版)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及流程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子宫颈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子宫颈癌是指发生于子宫颈阴道部及子宫颈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以往称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根据不典型增生细胞在上皮内所占的范围和病变程度分为三级,它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病理过程。该病变具有不同的转归,它可以自然消退,亦可发展为子宫颈癌,后者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三、缩略语 CA125:(carcinomar antigen)癌抗原125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四、诊治流程 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 五、诊断依据 (一)高危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 要病因,过早开始性行为、多个性伙伴、多产、吸烟、性伴 侣的性行为混乱、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均是相关 高危因素。 (二)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 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三)体征。 妇科检查是临床分期的最重要手段。 拟诊宫颈癌 妇科门诊 细胞学、或组织病理 学、必要时阴道镜检查 妇科查体 影像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 确定诊断,明确分期 排除诊断 继续随访 手术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同步放化疗 随访 早期患者 中晚期患者

宫颈癌早期与晚期都会出现哪些症状

对于广大女性而言,宫颈癌始终是可怕的梦靥。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由于很多女性对宫颈癌症状认知的缺乏,导致宫颈癌早期发现率较低,最佳的治疗时机也很容易错过。为了有效帮助女性朋友自检自查,做好预防,就和小编一起来认识宫颈癌的症状都有哪些吧: 宫颈癌萌芽期症状:宫颈经常的会出现慢性炎症、增生、创伤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况且久治无效或效差,临床出现:有接触性出血(或无);月经异常,经量或多或少,经期时间延长,或时来时止;白带多或有异嗅;小腹(子宫区)疼痛或腰痛;绝经后阴道有时“出血”。 宫颈癌早期症状: 1、接触性出血。最突出的症状莫过于这个症状表现了,一般是有70%~80%的患者会出现有阴道出血的现象。多表现为性交后或行妇科检查,或用力大便时,阴道分泌物混有鲜血。老年妇女若遇到性交后出血,不要总认为是由于性交用力不当而引起的,而忽略宫颈癌存在的可能。若每次性交后都出血,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2、阴道不规则出血。老年妇女已绝经多年,突然无任何原因地又“来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状,极易被忽视。其实,这种阴道不规则出血常是子宫颈癌的早期征兆,许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状而来就诊,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故应当引起老年的高度警惕。 3、阴道分泌物增多。临床上大约75%~85%的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后来多伴有气味和颜色的变化。白带增多是由于癌瘤刺激所致,起初正常色味,后来由于癌肿组织坏死,伴感染,则会从阴道流出带恶臭味的脓性、米汤样或血性白带。 宫颈癌中晚期症状: 症状较前更为加重,接触性出血明显,出血量多,时间长,来经量或多或少,但时间延长,白带多而有异嗅,小腹(子宫区)疼痛或腰痛加剧,绝经后阴道明显出血,小腹部可扪及肿硬物。 通过对宫颈癌早晚期症状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的女性对宫颈癌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觉身体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确诊治疗,早日实现康复。如果不幸罹患哪种治疗方法,效果最好呢? 对于宫颈癌病人而言,女性病人身体较为虚弱,肿瘤专家建议多采用中医治疗。中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发展历史,对于宫颈癌早晚期,都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癌症,更注重“以人为本”,在消灭癌细胞,控制病情改善机体内环境的同时,增加免疫功能,实现最终的标本兼治。 临床上,在众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得到了诸多病人及家属的青睐与认可,该疗法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呈现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疗效。 宫颈癌早期与晚期都会出现哪些症状?希望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能够帮助广大女性及时做好警惕,做好早发现早治疗,对已罹患病人,能够做好自我检查,以便更好的接受治疗,脱离苦海。

宫颈癌的三大早期征兆

宫颈癌的三大早期征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肿瘤微创生物治疗中心专家介绍,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多不明显,或仅有类似宫颈炎的症状,容易造成漏诊;一旦出现症状,多已发展到晚期。如果我们平时多留心观察,就可发现子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宫颈癌的早起征兆: 宫颈癌的常见早期征兆有以下三个情况: 1、接触性出血 这是宫颈癌最突出的症状,宫颈癌中约有70%~80%的患者有阴道出血现象。多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或用力大便时,阴道分泌物混有鲜血。老年妇女若遇到性交后出血,不要总认为是由于性交用力不当而引起的,而忽略宫颈癌存在的可能。若每次性交后都出血,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2、阴道不规则出血 老年妇女已绝经多年,突然无任何原因地又“来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状,极易被忽视。其实,这种阴道不规则出血常是子宫颈癌的早期征兆,许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症状而来就诊,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故应当引起老年人的高度警惕。 3、阴道分泌物增多 临床上大约75%~85%的子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后来多伴有气味和颜色的变化。白带增多是由于癌瘤刺激所致,起初正常色味,后来由于癌肿组织坏死,伴感染,则会从阴道流出带恶臭味的脓性、米汤样或血性白带。 以上就是解放军309医院的专家针对“宫颈癌的三大早期征兆”为大家做出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患者起到一定的帮助。如果出现以上征兆,患者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不要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给治疗增加一定的难度。 宫颈癌的治疗 解放军第309医院肿瘤微创生物治疗中心专家表示,生物免疫疗法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外周血,然后在高标准的GMP实验室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用特异性肿瘤抗原致敏,形成活化的DC、CIK细胞,两者共培养,可互相促进,使其大量扩增,细胞数量、质量都明显提高;两者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又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大大提高机体识别、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整个过程安全无痛苦,自体细胞不会出现排斥和毒副作用。这种以疗程为周期的循环细胞培养,可以有效地抑制清除体内肿瘤细胞。

宫颈癌概述

宫颈癌概述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作为女性要洁身自爱,加强卫生保健,注意按时妇科普查,发现症状苗头,及时就医。 一、宫颈癌概述 二、宫颈癌的临床症状 三、宫颈癌的症状: 四、宫颈癌的病理类型 五、宫颈癌发病原因 六、宫颈癌辅助检查 七、宫颈癌的治疗方法 八、中医中药治疗宫颈癌的特点 九、预防子宫颈癌“七步曲” 十、中西医合并疗法 十一、宫颈癌分型 十二、宫颈癌患者的饮食 十三、宫颈癌辨正施治 十四、宫颈癌的食疗方法

十五、宫颈癌温馨提示: 十六、如何预防宫颈癌 十七、TVC三个阶梯诊断技术,提前10年诊断宫颈癌 十八、宫颈刮片检查 十九、宫颈癌的危害: 二十、为啥女孩会得宫颈癌 二十一、宫颈糜烂需防止癌变: 二十二、防宫颈癌先防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二十三、宫颈癌的转移途径 二十四、宫颈癌前期病变 一、宫颈癌概述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则属于常见多发的妇科肿瘤,排行榜首。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是山西,最低的是西藏。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宫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至可转移到锁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结。血行转移比较少见,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及

宫颈癌晚期的四大症状

宫颈癌晚期的四大症状 宫颈癌晚期症状有哪些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改变,宫颈癌的发生率也日趋增加,那么一旦到了宫颈癌晚期症状有哪些呢 宫颈癌晚期症状一:阴道出血 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症状(80%~85%),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阴道出血往往是肿瘤血管破裂所致,尤其是菜型肿瘤出现流血症状较早,尤其是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更应引起注意。如果出血频发,失血多可导致严重的贫血。晚期病例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以致休克,多见于侵蚀性生长的肿瘤。 宫颈癌晚期症状二:疼痛 随着肿瘤细胞的延伸,侵犯骨盆壁,压迫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或一侧骶、髂部的持续性疼痛。肿瘤压迫或侵蚀输尿管,管道狭窄、阻塞导致肾盂积水,表现为一侧腰痛,甚至剧痛,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以致尿毒症等更加恶劣症状。 宫颈癌晚期症状三:阴道分泌物增多 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以前。宫颈癌晚期症状最初阴道分泌物可以没有任何气味,随着癌瘤的生长,癌瘤继发感染、坏死则分泌物量增多,如淘米水样或混杂血液,并带有恶臭味。肿瘤向上蔓延累及宫内膜时,阴道分泌物被颈管癌组织阻塞,不能排出,可以形成宫腔积液或宫腔积脓,病人可出现下腹不适、小腹疼痛、腰痛及发烧等症状。 宫颈癌晚期症状四:发热 晚期病人因癌瘤组织的代谢,坏死组织的吸收或合并感染而引起发热,宫颈癌晚期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由于出血、消耗而出现贫血、消瘦甚至恶病质。随着癌细胞的扩散,严重的可形成膀胱-阴道瘘;当癌肿侵犯直肠时,有排便困难、便血等症状,严重的出现阴道-直肠瘘。

人参皂苷Rh2治疗宫颈癌 宫颈癌是发生于宫颈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中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宫颈癌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宫颈癌35~39岁和60~64岁是发病的两个高峰,但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上升较快。宫颈癌已严重威胁到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命。根据病灶侵犯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盆腔疼痛常由盆腔局部浸润病变侵及神经、骨及淋巴管或合并盆腔炎性病变引起;腰部疼痛常因输尿管受侵犯,管腔狭窄,输尿管梗阻造成肾盂积水引起;下肢顽固性水肿常由盆腔淋巴系统受侵犯,淋巴管受阻引起;极晚期的宫颈癌患者可由于肿瘤直接侵及膀胱出现尿频、尿痛、下腹坠胀、血尿及膀胱阴道瘘;侵及直肠时可出现便秘、里急后重、便血及直肠阴道瘘。 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其鉴别诊断相当困难,当宫颈癌的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癌症晚期。同时宫颈癌还有手术治疗复发率高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的特点,加大了治疗难度。尤其是年龄小于35岁的宫颈癌患者更易发生淋巴转移,预后较差。 多年来,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宫颈癌临床治疗发现:造成宫颈癌复发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免疫力低下是很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因此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提高免疫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趋势。经过大量临床对比实验表明:人参皂苷Rh2可将宫颈癌细胞诱导分化成正常细胞,有利于控制宫颈癌细胞发展,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时人参皂苷Rh2也可以通过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打开全身保护的屏障。人参皂苷Rh2六项显著功效,如同六颗“绿色手雷”,投向宫颈癌的致命处:1、调控宫颈癌细胞增殖周期,主要杀伤增殖期的宫颈癌细胞;2、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3、提高机体免疫力;4、逆转宫颈癌耐药性,对传统化疗药有增效作用;5、诱导宫颈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6、

组织设计宫颈组织病理学

宫颈组织病理学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病理 重庆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叶学正 壹、子宫颈组织学介绍 (壹)鳞状上皮 宫颈突入阴道部分为固有鳞状上皮。 基底层副基底层中层表层 基底细胞增生:细胞层数增加,核增大无明显深染及多形性,其意义尚不明确。鳞状细胞增生:因机械刺激、激素缺乏引起,表现为细胞层数增加及角化过度,无异型。 (二)宫颈腺上皮 为内宫颈,偶可为外宫颈的高柱状分泌粘液上皮及少数纤毛上皮,且 形成隐窝伸入宫颈间质中,壹般深度3mm,偶达1cm,称为“腺体”,实为盲管。柱状细胞 储备细胞储备细胞增生 鳞状细胞 (三)移行区 指柱状上皮和鳞状上皮交界区,是CIN和鳞癌好发区;阴道镜下柱状上皮薄,毛细血管清楚呈深红色,而鳞状上皮区厚,呈浅红色。 移行区随生理及病理情况而变化,青春期前位于宫颈外口附近,而绝经期后,移行区向上退缩达颈管内。 (四)鳞状化生

储备细胞增生不完全不成熟鳞状化生成熟鳞状化生 鳞化发生于原表面柱状上皮区,也发生于隐窝(腺体)区。 不成熟鳞化和CIN鉴别:细胞形态壹致,异型轻,核分裂少见。不成熟鳞化可出现非典型性,伴发CIN,而且是CIN发生区。 鳞化是壹个不可逆过程,既是壹生理过程,又和炎症及内环境改变有关。(五)子宫颈间质 浅层有粘膜关联淋巴组织,巨噬细胞及Langerhans细胞;上皮下间质富于毛细血管网,有淋巴管,间质主要由平滑肌,纤维组织构成。 二、HPV感染病理组织学及和CIN及宫颈癌 HPV感染通过性传播,易累及化生鳞状上皮,且 复制,繁殖,释放病毒,高危HPV和CIN及宫颈癌,尤其是鳞状细胞癌的关联性已于全球得到公认。 (一)三种实验方法对HPV检出率的比较[sato等] 目前认为杂交捕获HPV试验能够检出近20种HPV基因型,是检测HPV 的最好方法,原位杂交可用于组织切片,优点是可定位。 (二)HPV感染的组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