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性质实验综合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改进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改进摘要二氧化硫性质探究是高一必修二重要内容,课本中的演示实验都是试管实验,为了避免污染和使实验现象观察明显,对二氧化硫性质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和提高实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二氧化硫性质改进一、实验背景(1)人教版现行教材中,二氧化硫性质相关实验的探究存在以下问题:1、都是敞开性试管实验,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也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且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熏陶。
2、实验现象难以实现。
教材实验是将装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试管中保留1/3的溶液,滴加品红溶液,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但是通过实验证明,褪色现象难以实现。
3、使用仪器多,操作复杂,耗时较长。
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涉及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几个独立的性质实验,几个独立实验既浪费时间又造成空气污染。
4、需要二氧化硫量比价多,浪费药品。
5、各演示实验比较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没有体现二氧化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2)对实验进行分析,确定问题解决方向:1、对二氧化硫制备的处理。
2、可设计本实验把几个性质小实验组合在一起并在一个密闭空间里进行,避免了当堂制取气体的麻烦又节约了时间而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3、通过对比实验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的认识与学习。
4、对实验进行创新,调动学生激情,培养学生创新和环保意识。
二、实验探索1、二氧化碳的制备制备二氧化碳,可通过下述反应来实现:SO32-+ 2H+= H2O +SO2或HSO32-+ H+= H2O + SO2现行化学实验教科书以固体亚硫酸氢钠与浓硫酸的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硫。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将浓硫酸加入固体亚硫酸氢钠,尤其是较长时间放置的固体亚硫酸氢钠,反应仅产生少量二氧化硫且很快终止,不能顺利进行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
若改以同样质量的无水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则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平稳地进行,能很好地完成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
2、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漂白性、氧化性,其水溶液呈酸性。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二硫化碳、硫酸等化学品。
本实验主要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制取二氧化硫的方法,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硫的性质。
实验材料:1. 草酸二钠片2. 粗糖3. 硫酸4. 水5. 烧杯6. 平底瓶7. 气球8. 磁力搅拌器9. 密封胶皮栓10. 火柴实验步骤:1. 取一小块草酸二钠片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直至草酸二钠完全溶解。
2. 将溶解的草酸二钠液倒入平底瓶中。
3. 加入适量的硫酸,搅拌均匀。
4. 取一小块粗糖点燃,放入平底瓶中。
5. 迅速将橡皮栓盖在平底瓶口,让二氧化硫气体充满瓶子。
6. 取一个气球,将其拉伸一下,然后迅速将气球套在平底瓶口,使气体进入气球。
实验现象:点燃粗糖后,它燃烧产生的热能使草酸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二氧化硫气体充满平底瓶后,迅速将气球套在瓶口,气球开始膨胀。
实验原理:草酸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2C2O4 + H2SO4 -> Na2SO4 + H2C2O4)H2C2O4 + 2H2SO4 -> CO2↑ + SO2↑ + 2H2O通过添加草酸二钠和硫酸,我们可以制备二氧化硫气体。
点燃粗糖后,它作为草酸和硫酸反应的燃料,提供了燃料的热能。
二氧化硫的性质:1. 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2. 二氧化硫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可溶于水形成亚硫酸。
3. 二氧化硫是一种还原剂,在强氧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化为硫酸。
4. 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毒性,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损伤。
考点22 二氧化硫性质探究实验(解析版)
1.(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A.常温下,Fe在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A错误;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故C正确;D.常温下,Na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c.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
2KMnO4+ 2H2O+ 5SO2=== K2SO4+2MnSO4+ 2H2SO4
④漂白性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再回热变为红色。
⑤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1、考查SO2是酸性氧化物
典例1(2018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SO2+ 2 NaOH == Na2SO3+ H2O;Na2SO3+ H2O + SO2== 2NaHSO3]
c.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CaO==CaSO3
②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SO2+2H2S === 3S↓ + 2H2O
③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a.SO2+O2 2SO3
b.与卤素单质反应:
SO2+ Br2+ 2 H2O = H2SO4+ 2HBrSO2+ Cl2+ 2 H2O = H2SO4+ 2HCl
(2)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摘要】本文介绍了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
在引言中讨论了这一实验的重要性,指出了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SO2的制备过程和性质特点。
实验原理部分详细阐述了SO2的制备原理和性质特点。
实验仪器与试剂部分列举了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实验步骤部分展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
实验数据处理部分讨论了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分析部分分析了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这一实验的意义,指出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SO2的制备与性质,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学习兴趣。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SO2的制备方法,还可以了解其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SO2,制取,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重要性,实验原理,仪器,试剂,步骤,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意义。
1. 引言1.1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的重要性二氧化硫(SO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SO2的制取过程、性质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SO2的制取方法,包括硫磺的燃烧和硫酸的还原等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展示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也让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还可以让学生研究SO2的性质特点,比如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危险性等方面。
通过实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SO2的特性,并对其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学生还可以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这对于他们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或者工程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
2. 正文2.1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是通过将硫粉与浓硫酸反应得到二氧化硫气体的实验。
实验中,硫粉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方程式为:S(硫) + 2H2SO4 → 3SO2↑ + 2H2O硫粉是硫元素的一种形式,硫酸是二元无机酸,与硫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水。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十三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一、概述二氧化硫(SO2)又名亚硫酸酐,分子量为64.06,为无色有很强刺激性气体,沸点-10℃;熔点-76.1℃;对空气的相对密度2.26。
极易溶于水,在0℃时,1L水可溶解79.8L,20℃溶解39.4L。
也溶于乙醇和乙醚。
二氧化硫是一种还原剂,与氧化剂作用生成三氧化硫或硫酸。
二氧化硫对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辛辣刺激性,其浓度在0.9mg/m3或大于此浓度就能被大多数人嗅觉到。
吸入后主要对呼吸器官的损伤,可致支气管炎、肺炎,严重者可致肺水肿和呼吸麻痹。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分布较广,影响较大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常常以它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以煤或石油为燃料的工厂企业,如火力发电厂、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和石油化工厂等.此外,硫酸制备过程及一些使用硫化物的工厂也可能排放出二氧化硫。
测定二氧化硫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吸收液是四氯汞钠(钾)溶液,与二氧化硫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为避免汞的污染,近年用甲醛溶液代替汞盐作吸收液。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对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监测,初步掌握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酚风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在总结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校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二氧化硫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三、实验原理1.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二氧化硫(SO2)又名亚硫酸酐,分子量为64.06,为无色有很强刺激性的气体,沸点为-10℃,熔点为-76.6℃,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26。
极易溶于水,在0℃时,1L水可溶解79.8L SO2,20℃溶解39.4L SO2,也溶于乙醇和乙醚。
SO2是一种还原剂,与氧化剂作用生成SO3或H2SO3。
2.盐酸副玫瑰苯酚分光光度法测定SO2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盐酸副玫瑰苯酚分光光度法,吸收液是Na2HgCl4或K2HgCl4溶液,与SO2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转SO2的性质和检验
转SO2的性质和检验一、SO2是酸性氧化物SO2溶解在水中就是亚硫酸,SO2是亚硫酸的酸酐,SO2是酸性氧化物。
1L 水中大约能够溶解40L的SO2。
溶解度不大。
亚硫酸是一个中等强度的酸,亚硫酸氢根离子的酸性略低于碳酸比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要强一些。
在水溶液中SO2的性质可以当作亚硫酸来看待。
这是我们分析亚硫酸性质的关键点。
1、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因此亚硫酸容易分解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度,则氧化物的水化物容易分解,这是元素化合物中的基本性质。
例如Al2O3在水中不溶解,因此它不能够和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铝;Fe2O3在水中不分解,它不能和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铁,相反氢氧化铁受热很容易分解成为Fe2O3;SiO2在水中不溶解,因此不能用SiO2和水反应形成硅酸,所以硅酸在受热的条件下容易分解形成SiO2。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所以碳酸容易分解成为水和CO2。
因此SO2溶解在水中形成亚硫酸是一个可逆反应,即亚硫酸在相同的条件下容易分解成水和SO2。
2、SO2作为酸性氧化在水溶液中可以和碱反应形成盐。
在SO2和碱的反应中,可以把SO2当作亚硫酸看待,亚硫酸失去氢离子可以转变成为亚硫酸根,也可以转变亚硫酸氢根离子,因此SO2和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钡的反应会因为比例的不同而出现产物的不同的现象。
当碱的量少的时候,形成亚硫酸氢盐,当碱的量多的时候生成亚硫酸盐。
3、SO2作为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碱性氧化物在水溶解度越大,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4、SO2作为中强酸的酸性氧化,可以弱酸的盐反应形成更加弱的酸例如SO2+H2O+NaHCO3=NaHSO3+CO2。
要注意当产物中有CO2时不要写亚硫酸钠,因为碳酸的酸性强于言硫酸氢根离子。
SO2可以和碳酸钠反应,亚硫酸失去氢离子,碳酸根离子得到氢离子,形成亚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钠;当SO2国量是形成亚硫酸氢钠和CO2,当碳酸钠远远过量时形成亚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亚硫酸氢根的酸性比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强,因此亚硫酸氢钠可以继续和碳酸钠反应形成碳酸氢钠。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SO2的制取方法和性质;2. 了解SO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掌握利用实验方法研究气体性质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1.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砂芯三角瓶、橡胶管、酒精灯、铁丝网;2. 实验药品:硫磺、金属锌粉、浸有盐酸的过氧化氢。
三、实验原理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是一种二氧化硫的化合物。
SO2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因此研究其性质和制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SO2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
1. 在实验室中,SO2的制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使含SO2的液体蒸发;(2)使含SO2的固体发生化学反应;(3)使含SO2的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2. SO2的物理性质:(1)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2)SO2具有对部分金属、氧化物和碱有腐蚀性;(3)SO2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气体;(4)SO2在低温下可以液化。
3. SO2的化学性质:(1)SO2可以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2)SO2可以与金属、氢气和碱反应。
四、实验步骤1. SO2的制备:(1)将硫磺放入烧杯中,倒入少量水,使硫磺溶解;(2)加热烧杯,使得硫磺熔化,然后变成气体;(3)将气体通过橡胶管通到装有水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气体的现象。
2. SO2的性质实验:(1)将金属锌粉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浸有盐酸的过氧化氢,观察发生的现象;(2)将SO2气体通入到含过氧化氢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气体的现象;(3)将SO2气体通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气体的现象;(4)用火石放在SO2气体中点燃,观察燃烧的现象。
五、实验注意事项1. 硫磺加热时注意火焰的大小,避免火焰过大引起危险;2. 处理SO2气体时注意通风,避免气体过量引起危险;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化学品接触皮肤和眼睛。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SO2的制备实验中,观察到硫磺熔化后变成气体,并通过橡胶管通入到试管中,试管中气体产生白色的烟雾,这说明SO2气体已经生成。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联合改进创新研究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联合改进创新研究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具有辛辣的气味和有刺激性的性质。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用于生产硫酸、硫酸铵、二氧化硫酸氢钠等化工产品。
二氧化硫也是环境污染中的重要物质,它的大量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实验研究,并联合改进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1.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实验材料:浓硫酸、锌粉、试管、二氧化硫气体。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浓硫酸;2)加入适量的锌粉;3)通入二氧化硫气体;4)观察反应过程。
实验结果:观察到二氧化硫气体与浓硫酸和锌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硫化氢气体。
反应可表示为:SO2 + H2SO4 + Zn → ZnSO4 + H2S实验结果:观察到点燃的木条在二氧化硫气体中迅速熄灭,伴有火花和火焰。
表明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引燃了木条并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实验结果:观察到二氧化硫气体迅速液化,生成了白色的液体。
说明二氧化硫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
4. 二氧化硫的制备实验材料:硫磺、空气、加热设备。
实验步骤:1)将硫磺加入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2)通过空气氧化硫磺,生成二氧化硫气体;3)用冷凝器将二氧化硫气体液化。
实验结果:通过控制加热设备的温度和空气的流量,可以有效地制备出纯度较高的二氧化硫气体。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制备方法。
这些实验数据为我们对二氧化硫进行改进和创新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二氧化硫性质联合改进创新研究1. 二氧化硫的环境应用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它会对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联合改进创新研究可以探索二氧化硫的环境应用,例如开发二氧化硫的净化技术,利用二氧化硫进行环境修复等方面的研究,为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作出贡献。
3. 二氧化硫的健康应用二氧化硫在医药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制备某些药物原料或药品。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联合改进创新研究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联合改进创新研究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是许多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之一,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研究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的特性,进而探索改进和创新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常见的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是利用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进行观察。
二氧化硫可以溶于水,生成亚硫酸:SO2(g) + H2O(l) → H2SO3(aq)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二氧化硫气体溶解后水的颜色变化,由透明变为稍微带有浅黄色。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和与水的化学反应。
二氧化硫还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三氧化硫:这个反应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它是用来生产硫酸的重要步骤。
通过观察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从而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其与一些有机物质的反应来进行。
二氧化硫会与酚类物质反应生成硫酸酯,这个反应可以用于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
二氧化硫还能够与氯化银沉淀产生反应,生成沉淀物——硫酸银,这个实验可以用于检测二氧化硫的存在。
当前的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传统的实验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实验时间,而且操作比较繁琐。
我们需要通过改进和创新来提高实验方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改进方法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快速、自动化的测试,比如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二氧化硫浓度的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并且操作相对较为简单方便。
可以通过引入新的试剂或改变实验条件,来提高实验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可以使用新型的催化剂来加速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速率;可以改变实验温度和压力,以获取更准确的实验数据。
还可以结合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预测和优化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二氧化硫的反应机理,从而在实验和生产中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改进实验目的:学会发现现行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需要改进的问题;学会进行实验改进。
基本内容:自行发现、选择需要改进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改进方案;实验实施与实验问题发现及记录;实验背景:二氧化硫是高一教材元素化合物体系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它的典型性质在题目中涉及广泛,成为许多题目的载体。
然而它又是一种典型的有毒大气污染物,危害人的健康.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有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演示实验都是试管实验,且不能全面反映二氧化硫的性质,同时实验过程污染性较大,所以为了避免污染,同时使同学们对二氧化硫性质能深刻理解并培养实验的创新能力,现对SO2性质实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以创设绿色微型化化学实验。
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涉及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几个独立的性质实验。
本实验把几个性质小实验组合在一起并在一个密闭空间里进行,避免了当堂制取气体的麻烦又节约了时间而且避免了造成空气污染,是一个节约、环保、微量、简便易行的实验改进。
同时可以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二氧化硫是最常见的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硫的性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二氧化硫的“酸性”、漂白性、还原性与氧化性。
1.实验室通常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2.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与品红溶液中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的物质,因此,加热后,二氧化硫重新逸出,无色溶液重新变为红色。
4.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物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由+4价变为+6价。
2KMnO4+5SO2+2H2O =K2SO4+2MnSO4+2H2SO45.由于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是+4,这决定了二氧化硫不仅具有还原性,同时还具有氧化性,它既可以跟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也可以跟强还原剂硫化钠反应。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来确定二氧化硫的浓度,并验证所采用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原理: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吸收法和光谱法。
吸收法是指通过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剂(如过硫酸钠溶液)中来吸收二氧化硫,然后测定所生成的硫酸盐的浓度来计算二氧化硫的含量。
光谱法主要利用二氧化硫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性质进行测定,根据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实验步骤:1.准备吸收剂:将适量的过硫酸钠溶液放入吸收瓶中,并在瓶口装有一根玻璃棒,以增大吸收面积。
2.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瓶,并调节进气流量,使其在吸收剂中停留一定时间,以确保充分吸收二氧化硫。
3.取出吸收瓶,并通过添加盐酸来将吸收剂中的硫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硫酸。
4.过滤所得溶液,并使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溶液中硫酸的含量。
5.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吸收法来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成功测定了样品中硫酸盐的含量,并计算出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发现二氧化硫的浓度为x mg/m³。
为验证所采用的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还进行了对比实验。
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同时采用了光谱法来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我们发现吸收法和光谱法的结果较为一致,二氧化硫的浓度相近。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采用吸收法成功测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能够用于二氧化硫浓度的实际测定。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并验证了所采用的吸收法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x mg/m³。
SO2的性质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状态: 气体 颜色: 无色 气味: 有刺激性 毒性: 有毒 沸点: -10℃(易液化) 密度: 比空气大 溶解度:易溶于水
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 。
实验一: SO2酸性氧化物性质探究
三、酸雨的形成
成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及含硫金属矿石的 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产生的废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 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酸雨的形成反应方程式:
气相反应:
2SO2 + O2 = 2SO3
催化剂
SO3+ H2O == H2SO4
液相反应:
SO2 + H2O =H2SO3 2H2SO3+ O2 == 2H2SO4
练一练
1.使SO2和H2S混合气体共3.5mol充分反 应后,测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32g, 则原混合气体中SO2和H2S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 AD ) A. 3:4 B. 4:3 C. 5:2 D. 2:5
• 2.已知SO2气体和H2S气体可以发生如下反 应: • 常温下,向20L真空容器中通入amolH2S和 bmolSO2(a,b都是正整数,且a,b均≤5),反 应完全后,容器中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 度为________g/L 14.4
SO2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形成酸雨 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主要是由于排放的SO2和氮的氧化物等酸性 气体进入大气,溶解在水中使酸性增大, PH降 低引起的 二氧化硫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大气 严重的污染物,如何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 度或检验食品中是否使用二氧化硫漂白,捍卫 自身利益,保护自身健康?如何合理利用二氧 化硫?因而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SO2的主要化学性质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②既有还原性(主要)又有氧化性;③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不同于HClO、H2O2、Na2O2等)。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二、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而然地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新课的学习。
(2)、分小组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小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3)、归纳总结,重点讲解,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练习巩固2、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了自学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对比分析法等。
3、教学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4、教学难点①熟练地书写相关的重要的化学方程式;②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
学生活动教学意图O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方法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操作烦琐。
不适宜作为课堂演示实验,更不适宜作为学生实验,不能很好的开展学生活动。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简化实验操作,缩短实验时间,便于学生动手实验。
本实验是对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第一单元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中【实验1】【实验2】的改进,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为:【实验1】用充有80mL二氧化硫的针筒吸入10mL蒸馏水,用橡皮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用PH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加热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操作比较烦琐,而且在加热过程中分解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习SO2的制取方法,并掌握SO2的性质,了解SO2在实验室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SO2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能与氧气、氨水、碱性和过氧化物等发生化学反应。
SO2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取,包括燃烧硫磺、亚硫酸发热、金属硫酸盐和二氧化硫等。
在本实验中,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制取SO2的方法,即燃烧硫磺。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 实验器材:燃烧瓶、活塞、烧杯、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磁力搅拌器、温度计、蒸馏水。
2. 试剂:硫磺、浓硫酸、过氧化氢溶液。
四、实验步骤1. 将活塞插入燃烧瓶中,并在燃烧瓶上方和活塞下方各打一个小孔。
2. 将燃烧瓶放在试管架上,并在试管架下面安放一个烧杯,然后在燃烧瓶中放入适量的硫磺。
3. 用酒精灯加热燃烧瓶,直到硫磺燃烧产生SO2气体,同时将活塞向下推,使得SO2气体通过下方的小孔进入烧杯中。
4.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并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直到SO2溶于硫酸中。
5. 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观察SO2溶于硫酸后的温度变化。
6. 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烧杯中,观察SO2溶于过氧化氢溶液后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1. 实验中制取的SO2气体溶于硫酸后,会发生剧烈的吸热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
2. 实验中制取的SO2气体溶于过氧化氢溶液后,会产生白色浑浊的沉淀物,表示SO2能与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反应。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吸入SO2气体。
2.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敞开窗户或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学习了制取SO2的方法,并观察了SO2的性质。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SO2在溶于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时的反应情况,以及SO2在实验室和工业中的应用。
这种一体化的微型实验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联合改进创新研究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联合改进创新研究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气体。
它具有一系列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生物性质等。
本文将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实验研究,并探讨如何通过改进创新来提高实验的效果。
关于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和氧化性。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一些化学试剂进行反应来研究其化学性质,例如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代硫酸盐等。
为了改进这一实验,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反应物或调整反应条件,以便更准确地观察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关于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气体,但它的稳定性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的条件来研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可以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二氧化硫气体的溶解度,以了解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还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来观察二氧化硫的压缩性质。
还可以进行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热容等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
二氧化硫还具有一定的生物性质。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之一,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实验中可以利用生物样本(如植物或动物细胞)来研究二氧化硫对生物的毒性影响。
可以探索改进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或吸收,以保护生态环境。
改进创新是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在二氧化硫性质实验中,可以尝试使用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采用气体分析仪器来测量二氧化硫的浓度,而不是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
还可以引入计算机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技术,以预测和分析二氧化硫的行为和性质,从而为改进实验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生物性质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改进创新,可以提高实验的效果和准确性,并探索更多关于二氧化硫的特性和应用的可能性。
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应用二氧化硫,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
SO2制取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SO2是二氧化硫的化学式,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化学品。
在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SO2的制备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SO2的制备主要有化学法、燃烧法和还原法等,其中化学法较为常用。
本文将介绍SO2的制备与性质一体化微型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让读者了解SO2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实验材料及仪器:1)硫粉、糖、浓硫酸、稀硫酸、小瓶、试管、玻璃棒、枪管、导管等。
实验方法:1)将硫粉(3g)和糖(3g)混合,并加入小瓶中。
2)直接加入浓硫酸(10mL),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将枪管插入小瓶中,枪管一端连接导管,另一端留有出气口。
4)在试管中倒入稀硫酸(5mL),然后将试管倾斜,在试管口处放置洗笔架。
5)打开小瓶的出气口,用导管将SO2气体通入试管中,观察试管中的变化。
实验结果:1)加入浓硫酸后,小瓶中开始冒白色气体,这是SO2气体。
2)通过导管通入试管中,试管中的稀硫酸呈现了深浅不同的颜色,呈现了SO2气体的性质。
实验原理:SO2的制备过程即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过程:S(s)+ O2(g)→SO2(g),这是一种四步反应,第一步即为温度上升;第二步是二氧化硫的自动还原。
二氧化硫的这一性质也为它以后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SO2气体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时间接触可引起眼炎、鼻炎、咽炎和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和肺损伤。
在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
SO2能够与水和酸混合生成亚硫酸,是一种强还原性气体,对有机物能够有所氧化。
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制取了SO2气体,并观察到了SO2气体的性质。
SO2具有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同时具有强烈的还原性。
在实验操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避免直接接触SO2气体,防止对身体造成伤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SO2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SO2的危害性。
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报告)
探究实验一:
实验步骤:
1、在反应板中放张石蕊试纸,再滴入2~3滴SO2水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在反应板中加入5滴澄清石灰水,再滴入2~3滴SO2水溶液,和SO2水溶液
2.澄清石灰水和SO2水溶液
探究实验二:
实验步骤:
在小试管中加入1ml品红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若干滴SO2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品红溶液和SO2水溶液
探究实验三:
实验步骤:
1.取酸性KMnO4溶液各5~8滴,分别滴入几滴SO2的水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酸性KMnO4和SO2水溶液
探究实验四:
实验步骤:
在2ml饱和Na2S溶液中加入适量SO2的水溶液(同时滴入几滴稀硫酸),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Na2S溶液和SO2水溶液
2020年必修一专题之硫的氧化物性质实验综合性大题(解析版)
硫的氧化物性质实验(综合大题)(解析版)1.将SO 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 出现溶液褪色的现象,说明SO 2具有________性;试管b 出现溶液褪色的现象,说明SO 2具有________性。
(2)试管d 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能够溶解在稀盐酸中,写出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试管d 中的NaOH 更换为Br 2和BaCl 2的混合溶液,可以得到一种难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写出该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试管c 中也可得到难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请你简述该沉淀的生成原因:________。
【答案】 还原 漂白 SO 2+2OH -+Ba 2+=BaSO 3↓+H 2O 22224SO +Br +2H O=SO +2Br +4H --+2223SO +H O H SO ƒ,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3NO -氧化+4价硫元素生成24SO -, 24SO -结合Ba 2+生成BaSO 4沉淀【解析】(1)试管a 出现溶液褪色的现象,高锰酸钾被还原,说明SO 2具有还原性;试管b 出现溶液褪色的现象,说明SO 2具有漂白性。
(2)试管d 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能够溶解在稀盐酸中,说明是亚硫酸钡,因此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2OH -+Ba 2+=BaSO 3↓+H 2O 。
(3)如果将试管d 中的NaOH 更换为Br 2和BaCl 2的混合溶液,可以得到一种难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这是由于二氧化硫被溴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沉淀,该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 2+SO 2+2H 2O =4H ++2Br -+SO 42-。
(4)二氧化硫溶于水:SO 2+H 2OH 2SO 3,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把+4价硫元素氧化生成SO 42-,SO 42-结合Ba 2+生成BaSO 4沉淀。
高中化学 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实验-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急救措施化学性质(1)SO2+H2O==H2SO3(亚硫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2)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物理性质:无色,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约为1:40)密度2.551g/L。
(气体,20摄氏度下)熔点:-72.4℃(200.75K)沸点:-10℃(263K)二氧化硫的性质概述: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
二氧化硫的危险:1. 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2.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3.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容易被空气中的粉尘催化氧化,进而形成硫酸型酸雨。
(化学式2SO2+2H2O+O2=2H2SO4)4. 燃爆危险该品不自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急救措施: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 食入用水漱口,饮牛奶或生蛋清;就医。
三氧化硫:先将硫黄或黄铁矿在空气中燃烧或焙烧,以得到二氧化硫气体。
将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是生产硫酸的关键,其反应为:2SO2+O2→2SO3(可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02性质实验综合1•图中是实验室制备 S02并验证S0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试回答:(1) 如果用浓硫酸和铜来制取 S02,发生装置还需选用的仪器是(2) __________________ ⑤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 选用图乙收集 S02气体,气体从 ___________ 口进。
装置实验现象体现S02的性质①②③④2高一化学资料115「談豔 &魚水图甲图乙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要求同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 ;若要证明其漂白作用是可逆的,还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 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_____________ 。
a.NaCI 溶液b.酸性 KMnO 4c.FeCbd.Na z S 溶液(4)研究小组发现 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 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沉淀物的化学式是(5)为进一步验证 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ii:用如上图2的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 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 时间,再加入70%H2SO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
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
②气体X可以是 ________ (填序号)。
a.CO2b.Cl2c.N2d.NO2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4) 试管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实验不•理.的是 ___________ 。
A •上下移动I 中铜丝可控制生成 SO 2的量B . n 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 SO 2的生成C.川中可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请回答:(1) 装置A 中蒸馏烧瓶生成 SO ?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B 、C 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 2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装置D 的目的是探究SO ?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现象: — n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n* 1 爲< 石童岭 1鶴唯D.为确认CuS04生成,向I加水,观察溶液颜色(6)实验中,用铜片和18.4mol L一1的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试管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试管中确有硫酸剩余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a.铁粉b. BaCl2溶液c. Ba(NO3)2溶液d. Na2CO3溶液4•某兴趣小组探究 S02气体还原Fe3+、S,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A FeClj溶液B何淀粉碘水 C NaOH辭液(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气体还原Fe3+生成的还原产物是 (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 (双选,填序号).A . Na2SO3溶液与HNO3B. Na2SO3固体与浓硫酸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 •铜与热浓H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 .(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 _________ (双选,填序号).A .蒸发皿B .石棉网 C.漏斗 D .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 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 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加入 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d?,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不合理的一个是 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装置中能表明「的还原性弱于S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资料得知有些硫酸盐在 500 C以上开始按下式分解:硫酸盐△.金属氧化物+SO2f +SO f +Of,有人猜测硫酸亚铁可能也是如此分解,并设计(注:忽略气体吸收过程中的热效应)实验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验证性实验。
E使用精密实验仪器,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I、准确称取6.08 g无水FeSO4;n、装置F总质量在实验结束时增加了0.16g,且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川、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排水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mL。
试回答下列问题:②(填序号)。
(1)使用所有仪器,按装置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①⑨⑩___ 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待气体冷却到室温时再读数。
① 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 A 接()()接(满。
)②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残余清液就不能顺利滴入锥形(6)若将上面连接中的 F 装置去掉,则本实验是否还能进行 ?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 。
(若能,请填写可能还需要测量什么数据;若不能,请说明理由)6•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会因硫酸浓度下降而停止。
为测定反应残余清液中硫酸的浓度, 探究小组同学提出的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与足量 BaCS 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 BaS04质量。
乙方案:与足量锌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⑴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__________ 。
⑵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方案的实验。
量粒足余液残清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Y 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移到 __________ 中。
残余清液与锌粒混合 后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体积不变。
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
⑶乙同学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接()(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残余清液瓶。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同学滴入锥形瓶中的残余清液体积为 ami,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为bml(假设体系中气体为标准状况)残余清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 (用a、b表示)④某学生想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应选择集气装置__________ (填A或B)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铜和浓硫酸制取S02,并依次检验S0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还原性、漂白性、氧集1J查阅资料可知, HS03「的酸性强弱与H2CO3相近。
请回答下列问题:化性,所用仪器如下图所示(图中连接胶管、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依次是T T T T g f hf (填导管接口字母)。
(3证明S02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S0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C试管中Na0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试卷答案A1.(1)酒精灯CU+2H2S04 (浓)CuS04+2H20+S02f(2)吸收过量的S02,防止污染环境S02+ 20H 一=SO32「+ H2O(3)b(4)溶液变红色S02水溶液显酸性溶液褪色漂白性溶液变浑浊氧化性氯水褪色还原性2. (1)H2SO4 +Na2SO3= Na z SO q+SO z f +HO(2) 品红溶液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热(3) d(4)BaSO4⑸除去BaCl2溶液中的 O2 ac2SO2+2H2O+O2+2BaCl2=2BaSO4 J +4HCI (或 2SO2+2H2O+O2=2H2SO4、H2SO4+BaCI 2=BaSO4 J +HCl )3. (1)Na2SO3+H2SO4(浓)=Na2SO4+SO2 f +HO(2) 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还原性氧化性- 2+ 2- +5SO2+2MnO 4+2H2O=2Mn +5SO4 +4H(3) 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4) C U+2H2SO4(浓)—CuSO+SO2f +2H>O(5) D(6) ①反应中浓硫酸被消耗,同时生成水,浓硫酸逐渐变稀,而Cu不能与稀硫酸反应②ad4. ( 1) Fe2+;1:2;( 2) BD ;(3)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4) BF;(5)方案①;因为A的溶液中含有SO2,SO2也能使KMnO q溶液褪色;( 6) B 中蓝色溶液褪色.5. ( 1)⑥⑤④⑧⑦(2分)(2)吸收SO3放出等物质的量的 SO2( 2分)(3)干燥SO?和02 (2分)(4)8FeSO4 _L 4Fe2O3+6SO2 f +2S0f +0T (2 分)(5)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分) 读数时BE两仪器内液面要相平(2 (答案无先后顺序)(6)能,还需测量 D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值(2分)6•⑴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只能求出硫酸根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硫酸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