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发电技术及其一些应用

合集下载

温差发电技术研究综述

温差发电技术研究综述

温差发电技术研究综述
温差发电技术研究综述
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以温差能作为能源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它利用温度差和流体的性质,将温度差转化为电能,从而获取电能。

近几年来,温差发电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们都在积极
的研究这项技术,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温差发电技术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温差热泵、温
差热电联产、温差热电发电、温差热电膜、温差热电动力系统等。


差热泵是一种将温差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利用热泵原理将低温
热源中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从而获得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
电能。

温差热电联产是将温差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将一个温
差热电膜的温度差和电压差用于直接产生电能。

温差热电发电利用温
度差来产生电势差,从而将温差能转换为电能。

温差热电膜利用温度
差来控制流体的流动和压力,从而产生电能。

温差热电动力系统利用
温度差产生动能,从而转换为电能。

综上所述,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它能够
将温差能转化为电能,有效地利用这种可再生能源,从而节省能源和
环境保护。

温差电现象及其应用温差发电机

温差电现象及其应用温差发电机

温差电现象及其应用——温差发电机2010级化学物理系龚科PB10206089 摘要: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温差电现象的产生机理,包含汤姆孙效应、珀尔帖效应和塞贝克效应的介绍.第二部分介绍温差电现象的一种利用,即温差发电机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关键词:温差电现象汤姆孙效应珀尔帖效应塞贝克效应温差电发电机正文:一、温差电现象产生机理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结点由于受到某种因素作用而出现了温差,就有可能在两结点间产生电动势,回路中产生电流,这就是温差电效应.所产生的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在一定范围内,温差电动势在数值上正比于两接点处的温度差,即ε=a(T1-T2),(1)其中,a为塞贝克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差所引起的电动势.金属的温差电效应较小,a为0~80μV·K-1,用于测量温度,半导体温差电效应较大,a为50~103μV·K-1,可用来制造温差发电机.温差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于1821年首先发现;1834年,法国实验科学家珀尔帖发现了它的反效应:两种不同金属构成闭合回路,当回路中存在直流电流时,两个接头之间将产生温差,即珀尔帖效应.1837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又发现,电流的方向决定了吸收热量还是产生热量,发热(制冷)量的多少与电流大小成正比.温差电效应根据具体作用原理及表现形式,有汤姆逊效应、帕尔贴效应、赛贝克效应三种.1、汤姆孙效应汤姆孙效应即导体两端有温差时产生电动势的现象.其机理是金属中温度不均匀时,温度高处的自由电子比温度低处的自由电子动能大.像气体一样,当温度不均匀时会产生热扩散,在温度低端堆积起来,从而在导体内形成电场在金属棒两端便形成一个电势差.这种自由电子的扩散作用一直进行到电场力对电子的作用与电子的热扩散平衡为止.2、珀尔帖效应珀尔帖效应就是电流流过两种不同导体的界面时,将从外界吸收热量,或向外界放出热量.由珀尔帖效应产生的热流量称作珀尔帖热.珀尔帖效应的物理解释是: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运动时,便释放出多余的能量;相反,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运动时,从外界吸收能量.能量在两材料的交界面处以热的形式吸收或放出.1837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Lenz,1804~1865)发现,电流的方向决定了吸收还是产生热量,发热(制冷)量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帕尔帖系数”.Q=л·I=a·Tc·I,(2)其中л=a·Tc 式中:Q——放热或吸热功率π——比例系数,称为珀尔帖系数I——工作电流a——温差电动势率Tc——冷接点温度.珀尔帖效应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半导体制冷.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把温度降至室温以下;(2)精确温控(使用闭环温控电路,精度可达±0.1℃);(3)高可靠性(致冷组件为固体器件,无运动部件,寿命超过20万小时,失效率低);(4)没有工作噪音.此应用不作为本文的主要内容,故不作详细介绍.3、塞贝克效应在两种金属A和B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两个接触点的温度不同,则在回路中将出现电流,称为热电流.塞贝克效应的实质在于两种金属接触时会产生接触电势差,该电势差取决于金属的电子溢出功和有效电子密度这两个基本因素.产生塞贝克效应的机理,对于半导体和金属是不相同的.(1)半导体的塞贝克效应产生塞贝克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热端的载流子往冷端扩散的结果.例如p型半导体,由于其热端空穴的浓度较高,则空穴便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在开路情况下,就在p型半导体的两端形成空间电荷(热端有负电荷,冷端有正电荷),同时在半导体内部出现电场;当扩散作用与电场的漂移作用相互抵消时,即达到稳定状态,在半导体的两端就出现了由于温度梯度所引起的电动势——温差电动势.自然,p型半导体的温差电动势的方向是从低温端指向高温端(塞贝克系数为正),相反,n型半导体的温差电动势的方向是高温端指向低温端(塞贝克系数为负),因此利用温差电动势的方向即可判断半导体的导电类型. 可见,在有温度差的半导体中,即存在电场,因此这时半导体的能带是倾斜的,并且其中的Fermi 能级也是倾斜的;两端Fermi能级的差就等于温差电动势.实际上,影响塞贝克效应的因素还有两个:第一个因素是载流子的能量和速度.因为热端和冷端的载流子能量不同,这实际上就反映了半导体Fermi能级在两端存在差异,因此这种作用也会对温差电动势造成影响——增强塞贝克效应.第二个因素是声子.因为热端的声子数多于冷端,则声子也将要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并在扩散过程中可与载流子碰撞、把能量传递给载流子,从而加速了载流子的运动——声子牵引,这种作用会增加载流子在冷端的积累、增强塞贝克效应.半导体的塞贝克效应较显著.一般,半导体的塞贝克系数为数百mV/K,这要比金属的高得多.(2)金属的塞贝克效应因为金属的载流子浓度和Fermi能级的位置基本上都不随温度而变化,所以金属的塞贝克效应必然很小,一般塞贝克系数为0~10mV/K.虽然金属的塞贝克效应很小,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观的;实际上,利用金属塞贝克效应来检测高温的金属热电偶就是一种常用的元件.产生金属塞贝克效应的机理较为复杂,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①电子从热端向冷端的扩散.然而这里的扩散不是浓度梯度(因为金属中的电子浓度与温度无关)所引起的,而是热端的电子具有更高的能量和速度所造成的.显然,如果这种作用是主要的,则这样产生的塞贝克效应的系数应该为负.②电子自由程的影响.因为金属中虽然存在许多自由电子,但对导电有贡献的却主要是Fermi能级附近2kT范围内的所谓传导电子.而这些电子的平均自由程与遭受散射(声子散射、杂质和缺陷散射)的状况和能态密度随能量的变化情况有关.如果热端电子的平均自由程是随着电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大的话,那么热端的电子将由于一方面具有较大的能量,另一方面又具有较大的平均自由程,则热端电子向冷端的输运则是主要的过程,从而将产生塞贝克系数为负的塞贝克效应;金属Al、Mg、Pd、Pt等即如此.相反,如果热端电子的平均自由程是随着电子能量的增加而减小的话,那么热端的电子虽然具有较大的能量,但是它们的平均自由程却很小,因此电子的输运将主要是从冷端向热端的输运,从而将产生塞贝克系数为正的塞贝克效应;金属Cu、Au、Li等即如此.塞贝克效应计算公式:V=(S B-S A)(T2-T1) (3)S A与S B分别为两种材料的塞贝克系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以认为材料的塞贝克系数不变.塞贝克后来还对一些金属材料做出了测量,并对35种金属排成一个序列(即Bi-Ni-Co-Pd-U-Cu-Mn-Ti-Hg-Pb-Sn-Cr-Mo-Rb-Ir-Au-Ag-Zn-W-Cd-Fe-As-Sb-Te-……),并指出,当序列中的任意两种金属构成闭合回路时,电流将从排序较前的金属经热接头流向排序较后的金属.塞贝克效应应用主要是测温和发电.温差电发电机将在下文详细介绍.4、三种效应的关系塞贝克效应可以认为是汤姆孙效应和珀尔帖效应相结合所产生的现象.汤姆孙于1856年利用他所创立的热力学原理对塞贝克效应和珀尔帖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将本来互不相干的塞贝克系数和珀尔帖系数之间建立了联系,在绝对零度附近,两者存在简单倍数关系.并由此提出了汤姆孙效应.二、温差发电机的应用温差发电器是利用塞贝克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器件.将一个p型温差电元件和一个n型温差电元件在热端用金属导体电极连接起来,在其冷端分别连接冷端电极,就构成一个温差电单体或单偶.在温差电单体开路端接入电阻为RL的外负载,如果温差电单体的热面输入热流,在温差电单体热端和冷端之间建立了温差,则将会有电流流经电路,负载上将得到电功率,因而得到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器.当发电器工作时,为保持热接头和冷接头之间有一定的温度差,应不断地对热接头供热,而从冷接头不断排热.热接头所供给的部分热量被作为珀尔帖热吸收了,另一部分则通过热传导传向冷接头.排出的热量应为冷接头放出的珀尔帖热和从热接头传导来的热量之和.对于上述接头的热平衡,还应加上汤姆逊热和被导体释放的焦耳热.设在系统中所产生的焦耳热中有一半传到热端,另一半由冷端放出,热源所消耗的热量是珀尔帖热、由于热传递迁移到冷端的热和交还给热源的焦耳热三部分组成,即为温差电单体的热电转换效率是有用功率与热源所消耗的热量之比.要想得到优值高的温差电材料,只有提高其塞贝克系数和电导率,降低其热导率.但是塞贝克系数、电导率和热导率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互相是关联的.1、材料制备温差电材料原则上可用通常的单晶体生长工艺来制备.但单晶体工艺需要精密的设备,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在实践中温差电材料往往采用多晶或定向多晶材料.通常,制备温差电材料的方法是粉末冶金法以及区域熔炼法.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温差电材料往往具有较低的热导率、较高的机械强度,但是却降低了电导率.相对而言,区域熔炼法可制备电导率较高的温差电材料,但同时也提高了材料的热导率.粉末冶金工艺,常规的有冷压法和热压法,近年来又发展了机械合金法(MA)、粉碎混合烧结(PIES)法、挤压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法).通常,PbTe及SiGe合金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Bi2Te3及其合金用区域熔炼法,也可用热压工艺或挤压工艺制备.下面仅介绍粉末冶金法和区融熔炼法制备温差电材料的工艺.2、主要分类(1)按使用的热源分类,温差发电器可分为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核反应堆温差发电器、烃燃料温差发电器、低级热温差发电器等.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是将放射性同位素(如Pu-238, Sr-90,Po-210等)的衰变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温差发电器.核反应堆温差发电器是将原子能反应堆中燃料裂变产生的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温差发电器.烃燃料温差发电器,燃烧气体烃燃料或液体烃燃料产生的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温差发电器.低级热温差发电器,将各种形式的低温热能(包括余热、废热)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温差发电器.(2)按工作温度来分类,温差发电器可分为高温温差发电器、中温差发电器和低温温差发电器三大类.高温温差发电器,其热面工作温度一般在700℃以上,使用的典型温差电材料是硅锗合金(SiGe);中温温差发电器,其热面工作温度一般在400℃~500℃,使用的典型温差电材料是碲化铅(PbTe);低温温差电器,其热面工作温度一般在400℃以下,使用的典型温差电材料是碲化铋(Bi2Te3).3、应用范围(1)温差发电器在如今的应用面较窄,主要应用在航天方面.美国自1961年起在二十多项空间任务中使用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做电源.这些同位素温差发电器的输出电功率从2.7W到300W,质量从2kg到34kg,最高效率已达6.7%,最高质量比功率已达5.2W/kg,设计寿命为5年.例如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飞向外层行星的旅游者、海盗号火星着陆器、伽利略飞船等都使用了同位素温差发电器.1997年10月,美国成功地发射了探测土星的卡西尼行星际飞船,有3个同位素温差发电器作电源.2006年1月,发射了探测冥王星的新视野号飞船,用1个RTG作电源.目前,这些同位素温差发电器的使用寿命都超过19年,有的已经工作30多年.日常方面(2)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在地面和海洋开发中应用也日益增多.现已使用的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功率范围在几毫瓦到数百瓦、上千瓦.主要用于灯塔、航标、海底声纳、海底微波中继站、自动气象站和地震测试站电源.军事方面(3)美军研制了前沿阵地使用的机动性高、无声、质量轻、能无人维护长期运行的液体燃料温差发电器,供夜视装置、雷达、导航设备、电台和指挥系统使用.这种发电器可使用柴油、汽油等多种液体燃料,功率从几十瓦到一千瓦,可便携或可作车载辅助电源.加拿大环球温差电公司生产的燃气温差发电器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的输油、输气管线、通讯网络上获得了应用.环保方面(4)在低级热利用方面,温差发电器也很有前途.低级热,包括工业废热、垃圾燃烧热、汽车排气管的余热、太阳热、地热、海洋热能等,热源的温度范围宽广.采用温差发电技术大规模利用低级热,可以开发出结构简单、维护少,而且是无公害的干净能源.很多专家认为,温差发电器利用这些热能,可直接产生低压大电流,如用于电解水制氢,是最好的低峰储能方式之一.4、应用前景长久以来,因为受到生产成本和转换效率的限制,温差电技术的应用一直局限于高科技和军事、航天领域. 最近,由于化石能源数量的日益减少和化石能源燃烧所引起的环境恶化问题的逼近,人们意识到利用低品位和废热进行发电对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要性. 另外,可供使用的热源的广泛性和廉价性大大增强了温差发电方式的商业竞争性. 我们知道,发电成本主要由运行成本和设备成本组成. 运行成本取决于转换效率和原料,设备成本决定于产生额定输出电力的装置. 虽然热电转换模块的成本很高,但由于利用低品位和废热发电的原料费用极少,几近为零,运行成本很低,因此发电总费用降低,使得温差发电可与现存发电方式进行商业竞争. 日本近几年开展了一系列以“固体废物燃烧能源回收研究计划”为题的政府计划,研究用于固体废物焚烧炉的废热发电技术,将透平发电机和温差发电机结合起来,实现不同规模垃圾焚烧热的最大利用,使垃圾真正成为可供利用的资源. 继日本之后, 2003年11月美国能源部宣布资助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密西根技术大学、匹兹堡PPG 工艺有限公司等单位,重点支持他们在高性能热电转换材料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开发,其主要应用对象是工业生产中的尾气热和其他构件中的废热和余热利用.参考书目:胡友秋、程福臻、叶邦角.2008.电磁学与电动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百度百科..其他网上资料不一一详述.。

低温差发电的原理与应用

低温差发电的原理与应用

低温差发电的原理与应用低温差发电是一种利用低温热源和高温环境之间的温差进行能量转换的发电技术。

它的原理基于热电效应,即通过材料的热载流子扩散来产生电流。

在低温热源一侧,热载流子被加热并变得高能量,然后通过材料的热载流子扩散,到达高温环境一侧,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电流。

1.温差利用:低温差发电可以利用各种温差资源,如温泉、大海、地下水等。

在这些低温环境中,通过低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将废热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环境能源利用:低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利用环境温差来产生电能。

例如,太阳能光热系统可以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温差来发电。

3.工业应用:低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利用。

例如,石化、电力、冶金等行业产生的大量废热可以通过低温差发电技术转化为电能,降低能源浪费。

4.家用电器:低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移动设备等小型电子产品,为其提供可持续的电力支持。

例如,通过人体的体温差来发电,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动力。

5.生命科学:低温差发电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可以利用人体和动物体内的温差来产生微小的电量,为生物传感器、植入式医疗设备等提供电力支持。

1.材料的研发:目前低温差发电技术主要依赖于热电材料,因此研发高效的热电材料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各种新型热电材料,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2.系统集成:低温差发电技术需要与其他能源转换装置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能源系统。

因此,研发高效的系统集成技术,可以提高低温差发电技术的整体性能。

3.应用拓展:低温差发电技术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将低温差发电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智能建筑、交通运输等,以满足不同领域的能源需求。

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在大型海洋平台电站中的应用

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在大型海洋平台电站中的应用

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在大型海洋平台电站中的应用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深海水温差产生电能的新兴能源技术。

随着人类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项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在大型海洋平台电站中,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许多优势。

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利用深海中的温度差异来产生电能。

这项技术基于深海中海水的性质,根据深海水的低温和海洋表面水温的差异来驱动发电设备。

深海水通常比较稳定地保持在低温下,而海洋表面水温则受到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这种温差可以通过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转化为可用的电能。

在大型海洋平台电站中,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具有多重应用。

首先,这项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补充传统发电方式。

传统的大型海洋平台电站通常采用化石燃料或核能来产生电能,而这些能源往往存在环境和安全隐患。

而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完全清洁且无排放的能源形式,可以为大型海洋平台电站提供一种可持续的电能来源。

其次,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在大型海洋平台电站中的应用还可以提供冷却系统。

大型电站中的核反应堆或其他能源设备需要冷却以保持运行温度。

传统的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淡水,但这会导致对淡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

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利用深海水进行冷却,避免了对淡水的依赖,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还可以提供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海洋中的温差发电过程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如淡水和盐水。

这些副产品可以进一步被利用,如用于农业灌溉或海水淡化等。

通过综合利用资源,可以提高海洋平台电站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然而,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在大型海洋平台电站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上的挑战包括如何高效地捕获和转化海水中的温差能量,以及如何设计和维护相应的发电设备。

其次,成本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当前的深海海洋温差发电技术相对较新,其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普及。

为了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技术

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技术

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技术
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温度差异产生电能的技术。

这种技术基于热电效应,即当两个不同温度之间存在材料时,会产生电压差,从而产生电流。

热电材料是指能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电性能。

这些材料通常是半导体材料,如硅、碲等。

当热电材料的一侧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另一侧暴露在低温环境中时,由于温差的存在,热电材料中的电荷将开始移动,产生电压和电流。

温差发电技术利用了热电材料的热电效应,将温度差异转化为电能。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热源,例如工业过程中的废热、太阳能、地热等。

通过将热电材料放置在高温和低温源之间,可以利用温差产生的电能来驱动电流,从而产生电力。

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无需中间能量转换,因此效率较高。

其次,它可以在多种温度范围内工作,适用于不同的热源。

此外,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技术还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使其在能源回收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技术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提高其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潜在的改进包括优化热电材料的性能、改进温差发电器件的结构和设计、提高材料的制备技术等。

综上所述,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有潜力的能量转换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热能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相信热电材料与温差发电技术将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一些应用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一些应用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一些应用来源:能源技术2009-5-121 温差发电的原理温差发电是利用两种连接起来的导电体或者半导体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技术。

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构成的回路如图1,当装置的一端处于高温状态另一端置于低温状态下,就会在回路中形成电动势:ε = αs (T1-T2)(1)式中:T1为低温度端温度,K;T2为高温端温度,K;αs为所用热电转换材料的塞贝克系数,V/K。

图1 温差发电原理图(点击图片放大)在应用时多个PN结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热电转换模块(见图2),目前已有产品面市。

例如图3为Hi-z公司生产的热电转换模块系列,该模块系列能在-20℃到300℃的温度范围内有效地进行热电转换,输出功率为2.5~19W,负载电压为1.65~3.30V。

图2 热电模块结构示意图(点击图片放大)图3 Hi-z生产的热电转换模块系列(点击图片放大)2 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热电转换模块转换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组成材料的性能,温差发电的电动势不但取决于材料的塞贝克系数α,而且和高低温端间的温差△T和有关,s从而与材料的导热有关,另外输出电流还与材料的导电率有关,所以常用热电转换材料的优值Z评价材料的热电性能:Z=(αs)2σ/λ (2)式中:αs为塞贝克系数,σ为电导率,λ为热导率。

Z的量纲为K-1,研究分析中优值又常采用优值Z和工作温度T的无量纲ZT 表征。

提高材料的优值是研究开发高效热电转换材料的主要方向,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①选择最佳载流子度;②提高载流子迁移率与晶格热导率的比;③改变晶体取向;④改变颗粒尺度使颗粒间既能导电同时声子散射又比较显著,促使颗粒定向分布;⑤选择最佳的工作温度及材料的禁带宽度。

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室温下热电转换材料的优值只要能大于3,热电效率就可以达到令人较满意的水平并可以推广应用。

目前热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温差电技术及其应用

温差电技术及其应用

温差电致冷器件的进展 及其应用
温差电致冷的特点
温差电致冷组件是利用珀尔帖效应工作的热泵,可用 于致冷,也可以致热。 它是一种没有转动部件的固态器 件,寿命长,工作时无噪声,又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如 氟氯烃),能在任意角度安装运行,调节电压或电流时 可以精确控制温度。由于它具有的一系列优点,在国防、 工业、农业、科学研究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应用:浮标、声呐,等。
烧油的温差发电器
500W燃油温差发电器
Global公司的燃气温差发电器
8550型温差发电器
5120型温差发电器
应用:输气管线阴极保护、微波中继站等。
俄罗斯BIAPOS公司的 燃气温差发电器
CATEG-HG -90\24
性能参数:
功率:90 W 额定电压:24 V 寿命:10 年
很早就有人开始利用塞贝克效应来测量温度。这就是 我们常用的热电偶。
十九世纪末就有人提出利用温差电效应发电的问题。 1911年德国人阿登克希提出了温差发电和温差电致冷理 论,并得到了温差电器件基本参量的热力学公式。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在技术上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可供发电或 致冷的材料,因此,没有付诸现实。
光电子器件应用的致冷组件
红外探测器致冷
光电子器件应用的致冷组件
温差电致冷红外热像
DNA复制仪器
消费类温差电致冷应用产品
冷藏箱
啤酒机 红酒柜
用途:光电子学
激光二极管(光通讯等) CCD摄像机 红外探测器 光电倍增管 其它红外分析仪器 红外定标源 标准黑体
用途:电子器件和工业
Amerigon
Amerigon 收购了德國上市企業——汽車熱控制和電 子元件公司 W.E.T. Automotive Systems AG(威意特汽 車系統股份公司)。

低温差发电的原理与应用

低温差发电的原理与应用

低温差发电的原理与应用1 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温差电效应是德国科学家塞贝克于1821年首先发现的,人们称之为塞贝克(Seebeck)效应,即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头存在温差时,回路中将产生电流,这一效应为温差发电技术奠定了基础。

如图1所示,A、B两种不同导体构成的回路,如果两个结点所处的温度不同(T1和T2不等),回路中就会有电动势存在,这便是温差发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当结点间的温度差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下关系:式中:--回路产生的电势;--所用两种导体材料的相对塞贝克系数。

用于低温(3000C以下)的Bi2Te3及其固溶体合金,应该保证室温(300K)下的热电材料的ZT>3。

热电转换材料领域现已取得重要的进展,包括绝缘层和导电层交叉分层、特定层的电荷与自旋态的优化设计和结构钠米化等,现在已经把热电材料的ZT提高到接近3。

自1821年Seebeck发现塞贝克效应以来,国外对温差发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47年,第一台温差发电器问世,效率仅为 1.5%。

1953年,Loffe院士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利用煤油灯、拖拉机热量作热源的温差发电装置,在用电困难地区作小功率电源之用。

到2O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先后制造了1000多个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广泛用于卫星电源、灯塔和导航标识,其平均使用寿命超过10年,可稳定提供7~30V,80W的功率。

美国也不甘落后,其开发的RTG输出功率为2.7~3o0W,最长工作时间已超3O年。

1961年6月美国SNAP一3A能源系统投入使用,输出功率为2.7W,发电效率5.1%。

1977年发射的木星、土星探测器上使用的RTG,输出功率已达到 155W。

20世纪80年代初,美同又完成500~1000W军用温差发电机的研制,并于8O年代末正式进入部队装备。

近年来,对低品位热源的利用成为温差发电技术研究的大方向。

Maneewan等利用置于屋顶的钢板吸收太阳能集热升温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发电,带动轴流风机引导屋顶空气自然对流,从而给屋顶降温。

温差电技术原理及在工科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温差电技术原理及在工科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P型 — — BiTe + S Te 2 3 b 2
够的, 因此为加大功率 , 采用热电偶串联 , 吸热端、
放 热端 各 自并联 , 图 3 见 。
N 型— — B2 3 B2 e i Te+ i 3 S
利 用上 述原理 设计 的温差 电器件可 以用作 为
() 3 汤姆逊 效应 ( ) 略 12 影 响半导 体制 冷效率 的不 利 因素 。
文献标 志码 : A
中图分类号 : 4. 04 15
半导体温差电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迅速发展 的一项高新技术。从 13 年发现帕尔帖效应开 84
始, 利用 帕尔帖效 应 制 造半 导 体温 差 电器 件 已经 有一百 多年 的历 史 , 由于 当 时半 导 体材 料 的热 但
示 。E 是塞 贝克电动势 , a 贝克 系数 。因此 S塞 b 塞贝克 系数 不是 由一 种 材料 , 而是 由一对 材 料 形 成 的。由于所选 的材料不同, 电位 的变化 可以是 正或负 。因此, 塞贝克系数不只是大小 , 而且符号
的升 高 。
1 2 2 傅里 叶效 应 ( o r r f c) .. F ui Ef t e e
由于半 导体热 电制 冷不 同于传 统 的压缩式 制
单位时间内经过均匀介质沿某一方 向传导的 热量 与垂直 这个 方向 的面积 和该 方 向温度梯 度 的
乘 积成 正 比。
冷, 它没有压缩机 , 无转动部分 , 无机械磨损。并 有下列优点: 结构简单 , 一、 无噪音 、 无磨损、 无污 染、 可靠 性高 、 维护 方便 , 维 护工作 量少 。其二 , 且
112 珀尔 帖效 应 .. 珀 尔帖效 应是 13 84年 由法 国科 学家 JaC en .

高温温差发电

高温温差发电

高温温差发电高温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和低温之间的温差来产生电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它利用热量的传导和热机转换原理,将环境中存在的温度差转化为电能,使得热能得以更有效地利用。

高温温差发电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能源供应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是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高温温差发电技术基于两种基本的热机转换原理:热电效应和热机效应。

热电效应利用材料的热电性质,通过热电元件中的热电转换,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机效应则利用高温和低温之间的热量差来驱动循环热机系统产生动力,再通过发电机将动力转化为电能。

高温温差发电技术的关键是有效地获取和利用热能。

由于大气、土壤和水体等自然界中存在的温差资源分布广泛,高温温差发电技术可以灵活地应用在各种环境中。

例如,太阳能热能利用是一种常见的高温温差发电技术,通过太阳光照射下的太阳能热能,提供高温热源,利用光热转换技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地热能、工业余热、人体发热等都是潜在的高温温差发电资源,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利用,可以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清洁能源。

在高温温差发电技术中,热电发电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热电发电技术利用材料的热电性质,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电材料主要包括常规热电材料和纳米热电材料。

常规热电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但具有稳定性和成熟的制备工艺;而纳米热电材料则具有较高的热电转换效率,但制备和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努力改进热电材料的性能,提高热电转换效率,并推动热电发电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除了热电发电技术,高温温差发电技术还包括热机发电技术。

热机发电技术通过循环热机系统将热能转化为动力,再通过发电机将动力转化为电能。

热机发电技术主要包括热力发电和热机发电。

热力发电是通过蒸汽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等大型工业系统。

热机发电是通过循环热机系统将热能转化为动力,再通过电动机将动力转化为电能,适用于中小型的能源系统。

温差发电原理

温差发电原理

温差发电原理温差发电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

它利用温度差异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能源转换方式。

本文将探讨温差发电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温差发电原理基于热电效应,该效应是指当两个不同温度的导体连接在一起时,会产生一个由温度差异驱动的电势差。

这个现象被称为“塞贝克效应”。

塞贝克效应的原理可以通过简单的示意图来描述。

设想有两个导体条,一个温度较高,一个温度较低。

当两个导体接触时,高温导体的热能会通过传导转移到低温导体中。

由于两个导体具有不同的电导率,高温导体中的电子会受到更多的激发而移动得更频繁。

这导致高温导体上部分电子转移到低温导体上,而低温导体上的电子则更少。

这种电子的转移导致了两个导体之间产生电势差,从而产生了电流。

利用塞贝克效应,可以设计出温差发电装置。

一般来说,这种装置由两个热电材料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导电特性。

这两个材料通常被称为“热端”和“冷端”。

在温差发电装置中,热端与热源接触,而冷端与冷源接触。

当热端与热源接触时,热能通过传导、对流或辐射的方式从热源传递到热端。

热端材料中的电子因受到更多的激发而运动更频繁,从而产生了电子流。

这个过程使得电子从热端流向冷端,从而产生了电势差和电流。

二、温差发电应用1. 垂直温差发电垂直温差发电是一种利用地球自然温度差异产生电能的技术。

地球内部的温度较高,而地表温度较低,温差发电可以利用这一差异。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地下热能利用、地热发电等领域。

2. 太阳能温差发电太阳能温差发电是利用阳光辐射热量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异来产生电能。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领域。

3. 工业余热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将这些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回收和利用。

4. 电子设备散热利用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通过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将这些热量转化为电能,为电子设备提供一部分电力需求。

5. 生物质发电温差发电技术可以应用于生物质发电过程中的余热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温差电现象及其应用

温差电现象及其应用

2. 温差电致冷
• 温差电致冷是利用珀 耳帖效应用电能来传 递热量。由于温差电 致冷所用的材料一般 为半导体材料,因而 温差电致冷常被称做 半导体致冷或电子致 冷。温差电致冷产品 的核心为温差电致冷 组件。致冷组件的外 表面一般为绝缘且导 热良好的氧化铝陶瓷。
• 半导体温差电制冷器是由N 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 体构成的温差电偶,用铜片把两个半导体连接起 来。电流I 由N 型半导体流向P 型半导体时,该接 头吸收珀耳帖热;在另一接头,电流由P 型半导 体流向N 型半导体,有热量释放出来。通过各种 散热方式把热端的热量带走,冷端就能保持较低 温度。在热平衡条件下,冷端所能达到的温度取 决于半导体材料的温差电特性和冷端的热负载以 及器件的设计(工作状态、散热条件等)。
• 半导体温差电制冷器 的制冷效率不随制冷 容量变化。当制冷容 量超过几十升时,其 效率比不上压缩式制 冷机的效率;但对小 容量制冷,它是相当 优越的,适用于做各 种小型恒温器以及要 求无声、无干扰、无 污染等特殊场合。
半导体珀耳帖效应示意图
• 温差电致冷器有很多优点。 它是一种没有 转动部件的固态器件,体积小、寿命长, 工作时无噪声,又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如 氟氯烃);只要改变电流的方向,同一个 致冷器可用于致冷,也可以致热;它能在任 意角度安装运行,调节电压或电流就可以 精确控制温度。由于它具有这一系列优点, 在工业、农业、科学研究和国防等各领域 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相比于太阳能电池, 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系统不 仅具有寿命长和性能可靠的优点, 而且拥有诱人的 比体积和比重量. 尤利西斯号飞船如按照太阳能电 池进行结构设计, 其携带电池板的重量将达 550 kg, 是飞船自身重量的两倍, 对运载火箭来说难以 负荷. 而采用温差发电系统时, 发电机的重量只有 56 kg, 完全可以满足飞船在航行、通讯和科学仪 器使用方面的所有用电要求1). 图2为放射性同位 素温差发电系统的外形图, 图3为其剖面图.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中的应用探讨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中的应用探讨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在本文中将围绕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中的应用开展分析,介绍应用半导体热电元件的温差发电技术的主要特点,其中包括了应用半导体材料的要求以及温差发电器的主要结构等。

关键词:温差发电;发动机;排气余热一.热电转换材料和元件1.热电材料热电转换器是温差发电器的基本零部件,其作用是能够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形式,其转换效率由热电极材料的性能与其器件制造水平共同决定。

上个世纪有科学家提出了半导体热电理论,现用于温差发电的热电材料基本都属于半导体材料。

判断热电材料的好坏的依据为塞贝克系数的平方和电导率的乘积和热导率的比值。

被用于温差发电的材料不仅具备高塞贝克系数和电导率,还应具备较低的热导率,但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条件,所以对此种材料的寻找为目前热电学的热门研究方向。

(1)热电新材料应用研究。

例如稀土化合物、硒化物以及富硼固体等化合物的研究。

经过研究表明,控制最佳载流子浓度或者利用固溶掺杂能够有效应对良电导以及热绝缘的问题。

(2)热电材料在结构方面新的研究内容包含梯度材料、复合材料以及量子阱结构等。

而热电材料剃度结构主要有材料载流子浓度梯度化以及层叠热材料结合面的梯度化。

适合的梯度化结构能够让材料适应其内部温度的梯度变化,保证材料能够在温度适宜的范围内最大程度提高其转换效率。

(3)热电材料制备的相关工艺,其最常见的制备方法有熔体生长法以及粉末冶金法和气相生长法。

同时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的精良程度对材料的性能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粉末冶金方法多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原材料利用效率高,制备的材料性能较好,因此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2.热电转换元件模块化一个热电转换期间的转换功率较低,因此应串联或者并联组合制成转换模块,以此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系列化。

二.温差发电器结构1.结构温差发电器的结构与热源热电、散热形式以及温度的变化有关,还有发电器使用的热电偶性能以及排列。

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研究

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研究

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研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温差发电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温差发电技术利用温差产生电能,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热能资源,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而在小型温差发电技术方面的研究,更是对能源利用的一种创新,可以为小型设备提供能源支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本文将就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小型温差发电技术是当前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目前,小型温差发电技术主要包括有机朗肯循环、热电效应发电以及热流体发电等多种技术。

有机朗肯循环是一种利用温差产生电能的热力循环系统。

热电效应发电是利用热电材料在温差作用下产生电能,而热流体发电则是通过热传导和对流传热效应,利用温差产生电能。

在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中,有机朗肯循环因其简单可靠、成熟稳定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热电效应发电由于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也在研究中受到了重视。

而热流体发电则是利用了热传导和对流传热效应,可以应用于一些光热设备中。

小型温差发电技术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成本降低以及应用推广三个方面。

技术创新是小型温差发电技术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结构的研发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

采用纳米材料、多孔结构材料等在小型温差发电器件中的应用,可以增加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提高温差利用效率。

成本降低是小型温差发电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通过工艺优化、设备小型化和材料成本的降低等措施,可以降低小型温差发电技术的生产成本,使其更具竞争力。

应用推广是小型温差发电技术发展的关键。

小型温差发电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家庭能源供应、无线传感器、智能卫生间等领域。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节能领域的实际运用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节能领域的实际运用
科 学 理 论
科学与i 财富
温差 发 电技术及其在节 能领域 的实 际运用



( 中海海 南发电有限公司 , 海南 儋 州 5 7 8 2 0 1 )
要: 当前, 随着全球变暖 问题 的加 剧, 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 国有 责任 也有义务承担起节能环保的重任 , 以在落实可 持续发展战略 的基础上 , 确保
开 了探 讨 , 以供 参 考 。
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 : 温差发 电技术 ; 节能领域 ; 实 际运用
前言 : 面对全球变暖 的问题 ,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 与能源 节约、 环境保护
的协 调 发 展 已成 为 当前 摆 在 世 界 各 国面 前 的一 大 难 题 与挑 战 。 长 期 以来 , 我 国在 建 设社 会 主义 经 济 的过 程 中都 是 以牺 牲 环 境 与 能 源 为 代 价 的 , 粗 放 型 的产 业 结 构 致 使 能 源 的 利 用 率 低 、 对 环 境 所 造 成 的破 坏 大 , 因 此 如 何 实
国民经济的稳健增长,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 境。基 于我 国的特殊 国情 , 我 国对 电能 的需求量大, 但是, 传 统的发 电技术 下不仅对能源的消耗大, 且对环境的破 坏程度深入 , 温差发 电技术 的诞生与应用便很好的解 决了这 一问题。本文首先对温差发 电技术进 行了综述, 其次针对温差发 电技术在节 能领 域的应用展
1 . 2 . 1 温 差 发 电 器 的 关 键 构件
首先, 热电转换器。 这一元件是整个发 电器实现正常运转的基本元件 , 其能实现对热能的直接转化, 这一转化元件的转化效率主要是依赖 于热电 转换器的制造材料, 以及相应设计与制造的水准。这一器件在实现热 能向 电能转化 的过程 中不要其他 任何辅助运动器 件 , 只要有温 差存在 , 其便 能 够实现相应的转化, 与此 同时, 这一转化过程并不产生任何其他气液体 , 进 而在确保转换程序安全性的基础上 , 能够实现对环境 的保护 与能源 的有效 节约, 完全符合节能领域的要求与 目标。当前 , 在热 电转换器 的研发领 域, 美国的 Hi — z公 司实现 了对 车辆 余热的转换, 其相应 的转换器产 品有 不同

温差能发电原理的其它应用

温差能发电原理的其它应用

温差能发电原理的其它应用1. 简介温差能发电是一种利用温度差异产生电能的技术。

通过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源之间的温度差,可以产生电压差和电流,从而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传统的温差能发电主要应用于微型电子设备的供电,但温差能发电原理也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得到应用。

2. 温差能发电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温差能发电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可以用于供电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用于收集和传输环境参数数据。

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常使用电池供电,但电池有限的寿命和难以更换的特点限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长期运行。

温差能发电技术可以有效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通过将温差能发电器件集成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中,可以利用环境中的温度差异为节点供电,实现长期稳定的供电。

•温差能发电还可以用于供电环境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设备通常需要长期运行,并且很难进行人工维护。

传统的供电方式通常依赖于电池或者外部电源,但这些方式存在着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者电源的问题。

而温差能发电技术可以通过利用环境中的温度差异为监测设备供电,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还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3. 温差能发电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应用•温差能发电可以用于为可穿戴设备供电。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可穿戴设备来追踪健康数据、监测运动和记录生活。

但可穿戴设备通常依赖于电池供电,电池容量有限,使用时间有限。

而温差能发电技术可以通过利用人体表面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为可穿戴设备供电,实现长时间、持续使用。

•温差能发电还可以用于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充电。

智能手表通常需要频繁充电,使用不便。

利用温差能发电技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为智能手表提供充电,解决充电不方便的问题。

4. 温差能发电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温差能发电可以用于建筑节能系统的供电。

建筑节能系统通常包括温度控制、照明控制、空调控制等子系统,这些系统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才能正常运行。

什么是温差发电温差发电的应用

什么是温差发电温差发电的应用

什么是温差发电温差发电的应用温差发电是利用海水的温差进行发电。

我们的生活用电很多也是利用温差发电而来。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温差发电,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温差发电的的介绍海洋不同水层之间的温差很大,一般表层水温度比深层或底层水高得多。

发电原理是,温水流入蒸发室之后,在低压下海水沸腾变为流动蒸气或丙烷等蒸发气体作为流体,推动透平机旋转,启动交流电机发电;用过的废蒸气进入冷凝室被海洋深层水冷却凝结,再进行循环。

据估算,海洋温差能一年约能发电15×10^8=15亿千瓦。

温差发电的原理温差热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高、低温热源之间的温差,采用低沸点工作流体作为循环工质,在朗肯循环( Rankine Cycle,RC) 基础上,用高温热源加热并蒸发循环工质产生的蒸汽推动透平发电的技术,其主要组件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涡轮机以及工作流体泵. 通过高温热源加热蒸发器内的工作流体并使其蒸发,蒸发后的工作流体在涡轮机内绝热膨胀,推动涡轮机的叶片而达到发电的目的,发电后的工作流体被导入冷凝器,并将其热量传给低温热源,因而冷却并再恢复成液体,然后经循环泵送入蒸发器,形成一个循环。

汤姆逊效应的物理学解释是:金属中温度不均匀时,温度高处的自由电子比温度低处的自由电子动能大。

像气体一样,当温度不均匀时会产生热扩散,因此自由电子从温度高端向温度低端扩散,在低温端堆积起来,从而在导体内形成电场,在金属棒两端便引成一个电势差。

这种自由电子的扩散作用一直进行到电场力对电子的作用与电子的热扩散平衡为止。

温差发电的案例美国科学家发现,鲨鱼鼻子里的一种胶体能把海水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神经细胞,使鲨鱼能够感知细微的温度变化,从而准确地找到食物,科学家猜测,其他动物体内也可能存在类似的胶体.这种因温差而产生电流的性质与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类似,人工合成这种胶体,有望在微电子工业领域获得应用。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一位科学家在2003年1月3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从鲨鱼鼻子的皮肤小孔里提取了一种与普通明胶相似的胶体,发现它对温度非常敏感,0.1℃的温度变化都会使它产生明显的电压变化。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中的应用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中的应用

产品与技术温差发电技术及其在汽车发动机 排气余热利用中的应用张 征,曾美琴,司广树(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 510640)摘 要:介绍了采用半导体热电元件的温差发电技术的特征,包括对半导体材料的要求,适合作汽车排气余热发电的温差发电器的结构等,给出了美、日等国车用温差发电器的实例,还对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关键词:热电转换;内燃机;余热中图分类号:TN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439(2004)0320120204Thermoelectric G eneration T 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xhaust W asteH eat Utilizing for Automobile πs E ngineZHANG Zheng ,ZENG Mei 2qin ,SI G u ang 2shu(S 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technology that using semicon 2ductor elements ,which includes the requests on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for automobile πs exhaust waste heat ,etc.The examples for vehicles in US and Japan are overviewed ,the future on the cor 2relative technology are analyzed.K eyw ords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Internal 2combustion Engine ;Waste heat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温差发电片的应用领域

温差发电片的应用领域

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机、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专利资料1、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的研制温差发电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技术。

这种全固态能量转换方式无噪音、无磨损、无污染物排放、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使用寿命长、无需人工维护。

基于上述优点,该项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航天和军事等领域。

我国的温差电研究在致冷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而在发电方面的进展相对缓慢。

本文基于塞贝克效应设计了一种在实验室中实现的低温差的发电实验,对比实验中不同温差、不同冷却情况的输出电能,给出单个发电模块和两个发电模块串联的输出电压与温差对应关系,简化计算了功率输出状况,指出单个发电组件的模 (50)2、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热分析与优化设计对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实际传热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模型中的内、外热阻分布情况,特别对接触热阻对模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对模块稳态和非稳态温差发电过程进行了热分析,得出了稳态发电过程中电偶臂内的温度分布和非稳态发电过程中电偶臂内的温度和温差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并分析了内部和外部因素对非稳态发电过程的影响,比如接触因素、热源、热沉换热系数、环境温度、电偶臂长和截面积等。

还对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进行 (58)3、集热式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的研究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环保能源技术,在发电过程中无噪音、无污染物排放、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随着热电材料的迅速发展以及性能的提高,已经开始从军事航天领域向民用和工业应用方面普及。

本课题中,采用ANSYS软件,研究温差发电元件的性能,并仿真优化在中温区(200-400℃)有较高热电转换效率的分段温差电元件。

在此基础上,利用太阳能热作为温差发电的热源,研制一套集热式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主要包括 (48)4、LNG冷能利用与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研究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利用LNG低温冷能温差发电并联合电解水制氢的实验装置。

该装置中,LNG-水换热器是最关键的器件。

经过多次实验和改进后,LNG-水换热器采用了以多孔铝扁管为LNG换热器,在铝扁管两面粘贴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再用薄铝箔胶带将LNG换热器及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密封,在侧上方布置水喷淋头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差发电技术及其一些应用来源:能源技术2009-5-121 温差发电的原理温差发电是利用两种连接起来的导电体或者半导体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技术。

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构成的回路如图1,当装置的一端处于高温状态另一端置于低温状态下,就会在回路中形成电动势:ε = αs (T1-T2)(1)式中:T1为低温度端温度,K;T2为高温端温度,K;αs为所用热电转换材料的塞贝克系数,V/K。

图1 温差发电原理图(点击图片放大)在应用时多个PN结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热电转换模块(见图2),目前已有产品面市。

例如图3为Hi-z公司生产的热电转换模块系列,该模块系列能在-20℃到300℃的温度范围内有效地进行热电转换,输出功率为2.5~19W,负载电压为1.65~3.30V。

图2 热电模块结构示意图(点击图片放大)图3 Hi-z生产的热电转换模块系列(点击图片放大)2 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热电转换模块转换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组成材料的性能,温差发电的电动势不但取决于材料的塞贝克系数α,而且和高低温端间的温差△T和有关,s从而与材料的导热有关,另外输出电流还与材料的导电率有关,所以常用热电转换材料的优值Z评价材料的热电性能:Z=(αs)2σ/λ (2)式中:αs为塞贝克系数,σ为电导率,λ为热导率。

Z的量纲为K-1,研究分析中优值又常采用优值Z和工作温度T的无量纲ZT 表征。

提高材料的优值是研究开发高效热电转换材料的主要方向,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①选择最佳载流子度;②提高载流子迁移率与晶格热导率的比;③改变晶体取向;④改变颗粒尺度使颗粒间既能导电同时声子散射又比较显著,促使颗粒定向分布;⑤选择最佳的工作温度及材料的禁带宽度。

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室温下热电转换材料的优值只要能大于3,热电效率就可以达到令人较满意的水平并可以推广应用。

目前热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进材料微观结构,例如结构纳米化。

通过纳米技术在热电材料中掺入纳米尺寸的杂质相制备纳米复合结构热电材料(杂质相可为绝缘体、半导体或是金属,也可以为纳米尺寸的空洞),通过调整或者控制掺入杂质的成份、结构和大小得到纳米级的新相,达到提高热电材料ZT值的目的。

(2)开发梯度结构材料。

功能梯度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载流子浓度梯度热电材料,即沿着材料的长度方向载流子浓度被优化,让材料的每一部分在各自的工作区达到最大的优值;另一种是分段复合梯度热电材料,由不同材料连接构成,每段材料工作在最佳温度区,可在大温差范围内工作从而达到较高的热电转换效率。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采用5种不同载流子浓度值的PbTe在300~1000K的温度范围内梯度化,其平均热电优值比单一材料增加1.5倍左右。

Muller等利用4层不同掺杂浓度的FeSi2制备出热传感器并对其进行了测试,发现该元件在-50~500℃的范围内Seebeck系数保持在270μV/K,波动小于±2%。

Kang等研究了SiGe/PbTe/Bi2Te3三段层状热电元件,工作温度从室温到1073K,最大效率可达17%;对二元(PbTe)1-2(SnTe)合金进行Ag元素掺杂并实现三段结构梯度化,结果表明三段梯度热电材料PbTe/(PbTe)0.8(SnTe)0.2/(PbTe)0.6(SnTe)0.4的最大输出功率达175W/m2,性能比单段材料至少提高16%。

(3)新的材料制备方法与工艺的研究,如熔体生长法和粉末冶金法,绝缘层和导电层交叉分层。

麻省理工学院的Hicks和Dresselhaus提出若能在Bi2Te3层状物质的层中插入绝缘层,ZT值则可以增加3倍。

目前,Vanka-tasubmanian等人研制的Bi2Te3-Sb2Te3超晶格材料,其P型样品的ZT值已经超过了2.4。

3 温差发电技术的应用3.1 空间探索方面航天器常用的供能方式是太阳能供电,但这种方式往往只适用于工作在有一定的太阳辐射量的空间中的航天器,在太阳能电板接收不到太阳辐射而无法发挥作用时,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便成为首选的最佳替代动力源(图4)。

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产生的热量经塞贝克效应转变成电能,具有性能可靠、热源稳定、寿命长和能量密度高(100kWh/kg)等优点。

图4 RTG装置内部结构(点击图片放大)在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研究应用方面,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2003年6月10日和7月7日分别发射的两个火星探测器(“勇气”和“机遇”号),2006年2月18日发射的用于探索冥王星的“新视野”号(New Horizons)行星探测器(图5),均采用放射性元素钚衰变经温差发电器为探测器提供电力,其中“勇气”号和“机遇”号上各装配8台Pu放射性温差发电器,每台发电器能提供1W的电力,以确保两探测器上的电子仪器和运行系统能安全度过火星夜晚(-105℃),使其能维持在-55℃以上的工作温度。

“新视野”号上的温差发电器能提供30V,240W的电力。

图5 新视野号(点击图片放大)在我国已经通过论证的探月二期工程中,将采用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提供动力,提供常值负载和CPU用电,而余下的热量还可以给航天器系统中科学仪器及平台保温,使其能在月夜极端低温环境(-170℃)中正常工作。

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空间同位素电池热电转换效率较低,提高热电转换效率是空间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一直追求的目标。

为了提高同位素温差发电器热电转换效率,美国能源部还提出了先进同位素发电体系(ARPS)的开发计划,其中包括碱金属热电转换器(AMTEC)和热-光生伏打转换器(TPV)。

碱金属热电转换器利用液态金属离子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能,热光生伏打转换器则使用镓-锑红外光电电池直接将同位素辐射热能转换成电能,利用这两种工艺制成的温差发电器比常用的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转换效率高2~3倍。

3.2 汽车尾气余热回收汽车发动机排气所带走的热量占所消耗的燃料产生热量的40%,残余废气的温度约在800℃左右,可以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回收尾气余热进行发电。

研究表明,轻型车废气温度达到700℃(937K),废气流速达到20g/s,中型车废气温度达到512℃(785K),废气流速达到30g/s时,利用温差发电能达到5~6kW的电能。

图6是美国在Mack柴油机上装配了温差发电器的汽车,排气管中安装72个温差转换模块,汽车行驶中能提供2~4kW的电功率。

图6 装配温差发电器的柴油汽车3.3 海洋温差能的利用海洋温差发电,从南纬20度到北纬20度,海洋水表层温度常年保持在25~29℃之间,而海洋深处500~1000m处的海水温度则保持在4~7℃,与海水表层之间存在着15~20K左右的有效温度,成为可以利用的能源资源,据估算,理论上全世界海洋温差能储量为100亿kW。

海洋温差发电有多种技术,利用塞贝克热电器件发电是其中之一。

日本在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图7为日本开发的海洋温差发电器,共由500组热电转换器件构成。

图7 海洋温差发电器海洋温差发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虽然目前的能量转换效率非常低(大约仅相等于一般火力发电的1/20)投资费用也很高,但是建成后极低的成产成本,对于电力价格本来就比内陆高的热带海岛地区,海洋温差发电的价格已经具有竞争力。

资料报道,印度公共电力部门从已经建成的海洋温差电站购买电力的价格仅为6.5美分/kWh。

对海洋温差发电及其相关技术展开研究,是一项考虑长远可持续能源需求的高技术投资项目,虽然不能指望它很快见到实效,但是它在未来能源资源的多样化、可持续化中的作用,以及它的环境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都将难以估量。

3.4 边远地区供电对于边远地区,高原地区,远离陆地的岛屿等发电和输送电困难的地区,如极地、森林、沙漠等无人地区的微波中继站、远地自动无线电接收装置、自动天气预报站、无人航标灯、油管的阴极保护等温差发电技术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美国Global Thermoel-ectric Inc生产的用于管道监控、数据采集、通讯和腐蚀防护的温差发电设备,输出功率可达6kW。

部队、铁路、石油等部门在野外作业时常受电力短缺的困扰,有文献对利用温差发电回收野营燃油暖风机排烟余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排烟管内与管外环境温度温差达到250K,在40kW的高原暖风机排烟管外壁均匀布置147块Hi-Z科技公司的HZ-14温差发电模块,可以产生24.5V电压,2kW的电能。

3.5 火力发电厂效率的提高现在的火力发电厂热效率一般为30%~40%,用传统的热机做功发电方式很难使发电效率进一步提高,如果利用锅炉炉膛的特殊结构在发电系统中加入温差发电器,就可以找出提高系统发电效率的途径。

锅炉炉膛内部有热源产生高温,一般超过1000℃,与低温端-炉膛水冷壁存在一定温差,这为在电站锅炉炉膛内应用温差发电器提供了温差条件。

目前应用于电站锅炉炉膛内的碱金属热电转换器(AMTEC),要求低温端为100~300℃,高温端为700~1000℃,效率可达30%~40%,提高系统发电效率5%~7%。

目前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的温差发电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较低的电压与电流,热电转换器件产生的是低电压直流电,因此电压需要经过转换;其次是热电器件相对于较高的电压电流的适应性需要考虑;再次是热阻影响,加入热电器件后必然加大炉膛传热热阻,热阻的大小直接影响炉膛受热面积的大小,使用时需要对其具体结构形式进行优化。

3.6 垃圾焚烧热发电小型垃圾焚烧炉一般间歇发电,采用温差发电方式发电,将发电装置设在熔融炉排烟部分的炉壁上,直接把燃烧热能转换成电能,可以省去了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以及蒸汽循环所需的附属设备。

日本建立的500W级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示范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图8为利用垃圾焚烧余热发电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1173.5W。

图8 利用垃圾焚烧余热发电系统3.7 工业余热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数量相当可观,如气轮机,内燃机等热机燃料所产生的能量50%左右通过排烟扩散到了大气中,钢铁、水泥以及纺织工业等在生产过程中也有大量余热没有充分利用,研究表明采用温差发电技术可以有效利用余热中10%~20%的能量。

对内燃机电站废气进行温差发电的研究表明,对于一个10MW的机组,如果排气温度为370℃,烟气流量6万m3/h,采用温差发电扣除掉维持系统自身远行的冷却水泵消耗功率后可以得到160kW的功率,转换效率为3.88%。

3.8 其他方面的应用图9为已经商品化的新型手表,它利用人体所提供的热量作为电源,利用热电微器件发电系统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当手表被戴在人的手腕上经过一段时间稳定后,安装在手表内部的微型发电元件的冷端面温度为29℃,热端温度为30℃,在手表的接触面积上,人体能提供的热量大约为50mW,经转换能得到25mW的电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