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空气的性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空气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2. 掌握空气的性质,如无味、无色、占有空间等;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空气的性质。
教学内容:1. 空气是什么?2. 空气的性质。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学生:“我们呼吸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空气”。
Step 2:知识讲解1. 通过图片等方式展示空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空气是由气体组成的,并且它包围着地球。
2. 阐述空气的性质,如无味、无色、占有空间等。
Step 3:实验观察1. 进行实验1:空气占有空间将一个杯子倒扣在水中,观察杯子下方的水是否上升,说明了空气占有空间。
2. 进行实验2:空气的存在将一个松紧带抽紧,然后将其套在一个瓶子的口上,拉开松紧带,瓶子里充满了空气,证明了空气的存在。
3. 进行实验3:空气的无味无色用一个干净的罐子将一小块烧红的木炭球放进去,然后用罐盖紧盖住罐口,观察烧火后的木炭是否熄灭,说明了火中的氧气被封在了罐内。
Step 4:总结总结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回答空气的性质,如无味、无色、占有空间等。
Step 5:拓展带领学生思考和探讨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促进环境保护的意识。
Step 6: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题目,如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空气的哪些性质你知道?等等。
Step 7:课堂总结进行课堂总结,强调空气的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以上是一份关于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空气的性质》的教案,供参考使用。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空气的性质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空气的性质 1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科学探究: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方法来收集证据。
科学知识: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
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
2. 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作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材料:玻璃杯(透明塑料杯)、纸、红色水、水槽、饮料瓶、气球、细木棍、空气充的同样多颜色相同的气球两只、细线、支架、塑料袋、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教学步骤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地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气体,我们叫它大气层,通常大家把它叫做空气,对于空气大家了解多少呢,2.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空气是材料,大家交流。
探索和调查空气是占据空间的1.空气有这么多的性质,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这里有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缸(出示已注有大半缸水的大玻璃缸),如果将玻璃杯倒置,垂直放到玻璃缸的底部,杯中的纸会怎样呢, 2.演示、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认为杯子里的纸湿了吗, 学生观察汇报3.分组实验将玻璃杯垂直取出。
4.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小游戏:比赛吹气球1.我想请位同学帮忙做一个游戏:比赛吹气球。
不过他吹的气球有一些区别。
(出示放在矿泉水瓶子中的气球,并把瓶口封好,另一个就是普通的气球。
)请其他同学来做裁判。
仔细观察发现,一个吹得很大,放在瓶中的只能吹鼓一点。
2.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吹气球的感受。
3.这个现象有说明了什么呢,与空气有关吗,4.小组讨论,汇报5.师生总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案——第1课时
《空气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2.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3.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教学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教学难点解释生活当中有关空气的现象。
教学方法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
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新授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2)实验二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2)自我设计实验①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过程方法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2.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二、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具准备:1、空气占据空间:演示——塑料瓶、气球。
分组——粉笔头、砖块、气球、烧杯、纸团、塑料瓶、水、水槽。
2、空气有质量:演示——细木棍、细绳、大气球两个、大头针、酒精灯、胶带、剪刀等。
3、压缩空气:演示——排球。
分组——排球。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猜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多媒体出示)2.学生回答。
3.谈话:不错,谜底是空气。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4.谈话: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借助其他看得见的物体帮忙,就可以觉察到它的存在。
既然空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那它具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这是一只气球,你们能把它吹大吗?(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2.学生假设。
3.每小组推选几位同学来试一试。
4.讨论:气球为什么吹不大?5.小结:在这一过程中相机给出“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用“空间”描述实验现象。
由“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引出“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吗?”这一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三、学生利用实验来证明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1.谈话:我们得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这就要看它是否能经得起实验的检验了。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杯子不能歪,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可结合动画演示)【注意】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塞紧纸,不能掉下来,二要把杯子垂直往水里按,不能倾斜,往外拿杯子的时候也要垂直。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空气的性质》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空气的性质》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掌握常见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空气的压力等性质3.通过实验观察探究,感知空气的存在和作用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空气的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观察实验、分析结论的综合能力3.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和珍惜每一份资源的意识2.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的浮力和压力3.空气的存在和作用教学难点1.推导浮力公式2.实验探究空气压力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多媒体 PPT 等讲述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让学生对空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浮力和压力,让学生深入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如用吸管将水抽出瓶子然后将吸管封住,再将瓶子倒过来,学生观察水的变化,感知空气的存在。
3.比喻法: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喻空气的性质,让学生更好理解。
如在水中泡沫漂浮,是因为泡沫内部有空气,空气的浮力支撑着它。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呈现一个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认识空气。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构成空气的物质有哪些,以及空气对人类、植物和动物的作用。
3.带着学生体验一下:“呼辣呼辣,口里发出的热气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挥猜测。
第二步:讲授新知1.通过 PPT 等多媒体资料,讲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给出一个物品铅球在空气中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浮力作用。
3.利用实验方式,探究不同物品在空气中的浮力表现。
第三步:实验探究1.将两个相同大小的水杯倒立放在一起,让他们之间留下一定空气的位置,然后轻轻将他们分开,观察杯子分开前后的变化。
2.用吸管将水抽出瓶子然后将吸管封住,再将瓶子倒过来,观察水的变化,感知空气的存在。
3.利用天平、计时器、气球、细线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空气的浮力和压力。
苏教 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一单元《1 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中主要包括了《空气的性质》,《热空气和冷空气》,《空气中有什么》,《空气也是生命之源》等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确信空气的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以及风的成因直观而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活动必须自觉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学情分析:
空气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气的知识。
但由于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
教学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背景,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手段,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做好实验,通过仔细观察、解释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探索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2、能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有重量。
教学准备:食品袋、盛有水的水槽、粉笔、气球、注射器、塑料瓶等教学过程:。
苏教版科学四上《空气的性质》教学案
二、自主学习
拿出一个纸团,我如果把纸团放进水里,纸团会湿吗?
1、初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现在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纸团并没有湿,怎么回事呢?
②如果有的同学想试,可以让学生多试几次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会吹气球?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2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从谜语入手,引出研究课题。
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测
由学生来验证实验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气球放在瓶子里就吹不大?”的问题
前后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
2、空气有质量
(1)空气有重量吗?
①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空气有没有重量?
②演示空气在水中的跑动实验,说明了什么?比水轻的物体浮上来
③你能不能用气球、竹签、塑料绳想个方法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把你设计的方案记录在P70上
(2)我们可以为空气的性质这一栏上添个新的性质了:有质量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
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橡皮和针筒实验,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有压力,不能随意缩小
(4)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不能随意缩小”的性质?
4、理论运用实际
制作空气枪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是有重量的,空气的质量比水轻,所以能在水中浮上来,就是看到的气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 空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
空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且不能随意缩小。
2、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空气是有压力的。
3、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
教学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准备: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
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2)实验二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录下来。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会发生什么变化?(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2)自我设计实验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4、空气与其它物体的性质对比。
(1)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了解过的固体和液体么?(2)谁来说说固体、液体和空气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3)书上的表格请你们讨论以后填写。
《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一节《空气的性质》的第一节。
在日常生活中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对空气的基本的认识。
本课不仅是认识和了解空气的性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源于生活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能力和兴趣,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知的层面,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意识到空气是真实存在的;2、认识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3、知道空气具有一定的重量;(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观察,实验,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2、能根据生活现象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能力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知道道空气占据着空间以及具有一定的重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气球、线、平衡木、塑料袋、纸、水桶、蜡烛、烧杯、集气瓶一个,橡胶塞两个(一个带双孔,一个不带孔),长颈漏斗一个,剪短的输液管控制器一个,红墨水,透明小气球一个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大家去旅游过吗?老师去外地旅游,带回来了很多大自然美丽的图片,同学们想看看吗?课件展示:大自然图片欣赏,通过图片引入空气(享受清新的空气?大自然真的有空气存在吗?),亲身经历憋气游戏感受空气。
板书:空气的性质(二)探究新知1、找空气组织学生进行找空气的实践活动,(可用用注射器向水中推注空气,用塑料袋兜空气,捏破气垫包装的小泡泡等)各小组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空气到处都是,无处不在,它无形、无色、无味板书:性质:1、无形、无色、无味师:看来每天都在和空气亲密接触啊,那空气除了无形、无色、无味之外,它还有什么秘密吗?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好吗?2、探究空气性质2:空气占据一定空间。
实验一:用力吹瓶子中的气球老师现在想给同学们做个小魔术,叫长不大的气球,教师操作,两名学生上台验证。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说课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说课设计第一单元第一课说课的内容: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板书1、教材内容2、教材简析3、授课时间4、本节教学目标5、教学重难点6、教学准备一、说教材二、说教法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探究活动,加强了科学学习的探究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乐趣。
三、说学法1、“操作——发现”的方法2、“猜想——验证”的方法3、“观察——归纳”的方法(一)谜语导入,感受空气四、说教学过程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关于空气,你都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呢?问题:1、探究空气占据空间(二)动手实验,自主探究怎样才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抓住呢?谁能把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吹起来?讨论:为什么瓶子里的气球吹不起来?可能与什么有关?怎样才能把瓶中的气球吹大呢?方案1、剪掉瓶底;2、用钉子在瓶底打洞;3、将气球从瓶口取下直接吹……2、探究空气的流动性风吹过湖边的柳树,柳枝被吹动头发会被风吹起风吹风车,风车会转动风吹草原上的风车,风车会转动发电龙卷风会毁灭一切3、探究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议一议: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空气能够被压缩这一性质呢?蹦蹦床轮胎跳跳球1、今天我们研究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你知道了它的哪些性质?2、你能利用今天所探究的空气的三个性质,设计一件物品来让空气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吗?(三)总结拓展,学以致用(五)、说板书空气的性质1、空气占据空间2、空气有流动性3、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本课结束!。
四上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西安市新城区东方小学王超1、空气的性质(第一课时)一、教材、学生分析:《空气的性质》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四年级开学科学的第一课。
本单元在内容上与三年级下册相衔接,是在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固体、液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气体。
“空气”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
所以,本课将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感受空气的奥妙,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因此,本课的教学思路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补充以教师演示实验,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小组分析,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存在性和认识空气四个主要性质,第二课时仍以实验为主,在与水对比中进一步认识空气并探究压缩空气的原理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我们周围;2、认识空气具有占空间,有质量,能流动,易压缩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感观和工具验证空气的存在;2、能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等学习过程验证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可以流动,易被压缩,压缩后有弹的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通过实验感知空气存在与认识性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对于不易感知物体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感受科学实验研究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占空间,有质量,能流动,易压缩的性质难点:通过实验感知空气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以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总结中学习科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演示材料:放在瓶子里的气球,无针头注射器,支架,长小棒分组材料:无针头注射器、气球、保鲜袋、纸、盛有水的水槽、小烧杯、塑料瓶。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1 空气的性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1 空气的性质》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1.1 空气的性质》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空气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身边的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心。
但学生对空气的认识较为模糊,缺乏系统性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组成,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知道空气对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空气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
2.空气对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性质。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准备相关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空气的基本知识,准备问题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你们知道空气吗?空气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空气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让学生对空气有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性质。
如:用气压计测量空气的压力,用湿度计测量空气的湿度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空气的性质有哪些?”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空气对生活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何保护空气资源等。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空气的性质》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空气的性质》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性质;•掌握测量和比较空气的质量方法;•掌握利用空气的方法。
1.2 教学重点•理解空气的性质;•掌握测量和比较空气的质量方法;•掌握利用空气的方法。
1.3 教学难点•利用空气的方法。
2.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验探究;•课堂练习;•PPT教学。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空气”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内容。
3.2 操作过程3.2.1 空气的性质1.呈现PPT,介绍空气的性质。
2.分析图表,感受空气的重量。
3.进行讨论,了解空气的压力。
3.2.2 测量和比较空气的质量方法1.以打气筒为例,引导学生感受空气的压力和重量。
2.带领学生完成实验:用称量匙分别称量一袋装有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物品和一袋装有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物品,对比体积与重量的关系。
3.带领学生完成小组讨论,探究影响空气密度的因素。
3.2.3 利用空气的方法1.通过呈现多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空气的作用。
2.带领学生完成实验:利用吹气管将小球从一端吹到另一端。
3.引导学生思考,分享其他利用空气的方法。
3.3 总结过程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空气的性质,测量和比较空气的质量方法及利用空气的方法,并强调课程重点和难点。
4. 教学评价4.1 教师评价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教学反馈,及时检查、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吸引和激励学生的参与。
通过互动讨论和课堂练习等形式,检查并确认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4.2 学生自评学生应能在课后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并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为下次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铺平道路。
5. 总结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空气的性质,测量和比较空气的质量方法以及利用空气的方法。
通过活泼、生动的讲解和互动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和领会空气的形态和作用,为下一步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空气的性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的性质苏教版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1、通手使学生空气存在于我周2、培养学生的察能力、猜测能力、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能力。
3、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的,是不能随意小的;知道空气的量比水,能浮上来;知道空气是有力的。
4、激学生科学探究的趣,生活中常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的例子,体身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感知空气的存在,空气的物理性。
教学点:学用察,,比,概括等多种方法不易感知的空气,引学生空气的性。
教学准:杯子、食品袋、、盛有水的水槽、气球、木棍、、剪刀。
教学程一、游体,激学生探究的趣。
、同学,我在上之前来做个游,用你的手捏鼻子,嘴巴。
持一会,感受一下有什么感〔、受、感气不用〕`` `` `` `` `2、是啊,我就生活在空气的世界里,空气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就一起来研究空气。
〔板:空气〕二、感知空气的存在,入空气性的研究1、引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的周。
:同学我知道空气是看不,摸不着的,那我如何来明空气就在我身呢?看老准的一些器材〔杯子、食品袋、装水的水槽、气球、注射器〕,比一比哪一的方法多。
在找之前先在小内声交流一下你想用什么材料怎找到空气的,并在上,注意听从安排,流使用材料,尽量低声,尽量不坏材料,注意平安,需要我帮助的手。
````` ````2、学生,老。
通才的活,我空气无不在,在袋子中、杯子中。
同学空气会是什么子的〔引学生:无色、无味、看不、摸不着⋯⋯〕今天我就来研究空气有哪些性。
````````三、察,在象中性1、实验一: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2、实验验证。
在实验开始前,先让学生注意:〔1〕、纸团要塞紧,以免杯口朝下时落下。
〕〔2〕、压入水中时要慢并竖直。
〔3〕、提起杯子时,动作也要慢,并要把杯子和杯口的水擦干净,然后才取出纸团。
每个小组开始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水进不去,是因为被杯子中的空气挡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过程方法
1. 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2. 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 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二、科学知识
1. 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 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具准备:
1、空气占据空间:
演示——塑料瓶、气球。
分组——粉笔头、砖块、气球、烧杯、纸团、塑料瓶、水、水槽。
2、空气有质量:
演示——细木棍、细绳、大气球两个、大头针、酒精灯、胶带、剪刀等。
3、压缩空气:
演示——排球。
分组——排球。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猜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多媒体出示)
2. 学生回答。
3. 谈话:不错,谜底是空气。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4. 谈话: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借助其他看得见的物体帮忙,就可以觉察到它的存在。
既然空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那它具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这是一只气球,你们能把它吹大吗?(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
2.学生假设。
3.每小组推选几位同学来试一试。
4.讨论: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5.小结:在这一过程中相机给出“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用“空间”描述实验现象。
由“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引出“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吗?”这一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三、学生利用实验来证明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
1. 谈话:我们得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这就要看它是否能经得起实验的检验了。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杯
子不能歪,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可结合动画演示)
【注意】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塞紧纸,不能掉下来,二要把杯子垂直往水里按,不能倾斜,往外拿杯子的时候也要垂直。
2. 同组的同学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思考:根据刚才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准备哪些材料来做这一实验呢?实验可以分成几步去做?
3. 同组的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开始设计实验。
4. 学生实验。
5.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6.提问:为什么在第一次实验中纸团没湿?而在第二次实验中纸团却湿了呢?
启发学生发现:第一次把杯子往水中压时,纸团没有湿,是因为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因此纸团不会湿。
第二次把杯子压入水底后,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了,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纸团就变湿了。
7.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动画演示结果,教师指导学生用“占据”、“空间”两词来描述实验。
学生通过分析纸团湿与不湿的原因,进一步认识空气要占据空间的性质。
8、那么现在请你再来把气球吹大,你会怎么做?学生实验。
9、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那么粉笔、砖块里面也有空气吗?怎样证明粉笔、砖头里是否有空气?
10.师生共同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的又一个性质——空气占据空间。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空间,都有空气占据着。
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
四、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1.教师出示两个雪碧瓶(一个装水,一个空的),提问:这两个瓶子里面有什么?哪个重?
2.提问:这个瓶子里有空气,空气有重量吗?
3.学生讨论。
4.教师介绍器材,谈话: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有没有重量。
5.学生讨论。
6.学生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①两只气球要吹得一样大;
②一只气球表面贴一小块胶带;
③把两只气球分别系在长棍的两端;
④在长棍中间系上绳子,调节其位置,并用适量的胶泥配重,使长棍保持平衡;
⑤用大头针从贴胶带处刺破气球,观察发生的现象。
8.教师演示实验。
9.学生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0.师生小结。
五、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
1. 教师出示一个充足了气的排球,提问:排球里面有什么?用手压排球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2. 学生分组实验。
3.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
解释活动中的感觉与看到的现象。
4. 教师小结:生产和生活中用到空气的这种性质的地方很多,只要我们勤动手、
多动脑就一定能发现空气的这种性质能在更多的场合发挥它的作用。
六、课堂总结
小结: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在原来基础上,对空气又有了哪些认识呢?我们知道了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可以被压缩,而且压缩空气有弹性。
正是因为空气具有这些性质,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为人们来做事,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下课!
板书设计:
占据一定空间
空气的性质有质量
压缩空气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