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库仑定律的习题课教案
库仑定律教案(精选5篇)
![库仑定律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39a8ee227916888586d7dd.png)
库仑定律教案(精选5篇)库仑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白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明白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明白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明白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明白明白点电荷模型,明白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2、经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经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梦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
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下头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高中高三下册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高三下册物理库仑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6105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9.png)
高中高三下册物理库仑定律教案教案名称:库仑定律教学目标:1. 掌握库仑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2. 理解带电体之间的电荷作用力,以及它们的相关性质。
3. 能够解决与库仑定律相关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2. 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掌握解决与库仑定律相关的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本质。
2. 能够灵活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相关教学课件和实验教材。
2. 实验仪器和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通过问题引入:两个相同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相互作用?请同学们思考。
Step 2:展示实验现象利用实验仪器和材料,展示两个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实验现象,引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Step 3:引入库仑定律解释带电体之间的作用力与电荷的大小、距离之间的关系。
引入库仑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Step 4:讲解库仑定律的表达式详细讲解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 k * |Q1 * Q2| / r^2。
其中,F表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k为库仑常数,Q1和Q2分别为两个电荷的大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Step 5:通过例题演示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如何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Step 6:师生互动讨论展开师生互动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巩固理解。
Step 7:实验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Step 8: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库仑定律的应用。
Step 9:小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Step 10:课后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留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库仑定律》习题课教学设计_高中物理人教版部编本
![《库仑定律》习题课教学设计_高中物理人教版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4f762255b0717fd5370cdc79.png)
《库仑定律》习题课教学设计_高中物理人教版部编本编辑短评《库仑定律》习题课教学设计_高中物理人教版部编本能成功地将知识与能力,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重难点、技能、目标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有效方法。
可供教学参考。
前言下载提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Download tips:Instructional design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objects, the orderly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element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uitable teaching plans and plans. Generally, it includes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eps and time allocation.【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例题的讲解进一步理解库仑定律及其应用。
②进一步熟练应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复习、讨论、总结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库仑定律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综合性问题。
【教学方法】学生板演、讨论,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库仑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必修三库仑定律学案
![必修三库仑定律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2155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3.png)
库仑定律【学习目标】1、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
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2、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适用条件,知道静电力常量3、了解库仑扭秤实验。
【重点难点】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自主导学】阅读教材5页的演示,思考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一、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它们的成正比,跟它们的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2、公式:1)、k:静电力常量,大小k= ,由库仑扭秤实验测得。
2)、使用上述公式时,电荷量Q1、Q2一般用绝对值代入计算。
3、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理想化模型4、库仑力的叠加:例1(多选).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真空中两个电荷间距离r→∞时,它们间的静电力F→0B.当真空中两个电荷间距离r→0时,它们间的静电力F→∞C.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D.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0时,电荷不能看成是点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例2.A、B两点电荷间的距离恒定,当其他电荷移到A、B附近时,A、B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将()A.可能变大 B.可能变小 C.一定不变 D.无法确定例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一同的金属球壳a与b,其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固定于绝缘支座上,两球心间的距离为L,为球半径的3倍。
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使其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那么a、b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库仑力分别为()A BC D例4、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为50cm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2×10-6C,求它们各自所受库仑力的大小。
例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A固定在竖直放置的10 cm长的绝缘支杆上,B静止于光滑绝缘的倾角为30°的斜面上,且恰与A等高。
若B的质量为30 √3g,则B带电荷量是多少?(取g=10 m/s2)例6、如图所示,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质量和带电荷量分别为m1、q1和m2、q2,用两段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当平衡时连线水平,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α<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q1>q2,则m1>m2 B.因α<β,所以m1>m2C.因α<β,所以m1<m2 D.若q1>q2,则m1<m2例7(多选)、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有A、B两个带电小球,A球固定不动,给B球一个垂直AB连线方向的初速度 v o,有关B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速度、加速度都变小;B.速度、加速度都变大C.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D.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都不变例8:如图所示,两个点电荷,电量分别为q1=4×10-9C和q2=-9×10-9C,两者固定于相距r=20cm的a、b两点上.有一个点电荷q3放在ab连线上并保持静止,该点电荷所处位置是()A、距a点内侧8cm处B.距a点外侧40cm处C.距b点外侧20cm处D.无法判断例9、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的点电荷A、B,A带电+Q,B带电-9Q.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均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问:C应带什么性质的电?应放于何处?所带电荷量为多少?例10、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固定着A、B、C三个带电小球,它们的质量均为m,间距均为r,A、B带正电荷,电荷量均为q。
高三下册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高三下册物理库仑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e746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1.png)
高三下册物理库仑定律教案【教案】高三下册物理-库仑定律教学目标:1. 理解电荷的概念,并能够区分正电荷和负电荷。
2. 掌握库仑定律的表达形式及其应用。
3. 了解库仑力的性质,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有关电荷和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库仑定律的表达形式及其应用。
2. 库仑力的性质。
教学难点:1. 应用库仑定律解决负电荷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2. 理解库仑力与电荷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和实验装置,包括带电杆和小球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 向学生引入库仑定律的概念,简单介绍电荷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对电荷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电荷之间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做什么?这个力和电荷之间有什么关系?3.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库仑定律。
步骤二:讲解库仑定律1. 使用PPT向学生讲解库仑定律的表达形式:F=k*q1*q2/r^2,其中F代表电荷之间的电力,k代表比例系数,q1和q2代表电荷的量,r代表电荷之间的距离。
2. 通过讲解示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演示如何使用库仑定律计算电力大小。
3. 强调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只有电荷间距离很远时,库仑定律才是近似成立的。
步骤三:实验演示1. 进行实验演示,使用实验装置展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解释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利用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库仑定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步骤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集思广益,讨论如何应用库仑定律解决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2.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思考库仑定律的应用。
步骤五:梳理知识点1. 梳理和总结库仑定律的表达形式和应用方法。
2. 强调库仑力的性质,包括大小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等。
步骤六: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应用库仑定律解决一些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库仑定律和实验演示,使学生能够理解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81df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c.png)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库仑定律并能够应用它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理解库仑定律的物理意义。
3. 能够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库仑定律的公式和物理意义。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用一个实例引出库仑定律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对库仑定律有何了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介绍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
2. 讲解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
3. 解释库仑定律的物理意义: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利用案例让学生进行计算,解释库仑定律的应用。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库仑定律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进一步理解库仑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五、讨论总结(10分钟)
让学生总结库仑定律的概念和应用,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同时要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库仑定律教案、练习题
![库仑定律教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973f4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8.png)
库仑定律教案、练习题第一篇:库仑定律教案、练习题静电场第二节库仑定律第一部分知识精讲1、点电荷: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的带电体。
(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
问题一:能因为一个带电体很小很小就把它看做点电荷吗?问题二:能因为一个带电体较大就说它一定不是点电荷吗?2、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在它们的连线上。
F库=kq1q2922(k为静电力常量,k=9.0⨯10N⋅m/C)2r问题二:算库仑力时,电荷量需要带正、负号吗?问题一:当两个点电荷的距离和它们自身大小差不多是库仑定律还适用吗?专题一:(一条直线上)三个点电荷平衡问题①电荷种类:两正夹一负或两负夹一正②电荷带电量大小:中间电荷电量最小③取中间电荷检查:kq3q2q1q2 是否等于kr12r22 专题二:库仑力变化问题(1)q1,q2,r变化类型①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____F。
②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____F。
31,距离变为2r,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____F。
3③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金属小球接触类型①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P和Q(它们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分别带电荷量q和-5q.1当它们在真空中相距一定距离时,彼此间作用力为F,若用绝缘手柄移动这两个小球将他们相互接触后在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__F。
②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均可看做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为F。
库仑定律学案及课堂练习
![库仑定律学案及课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326e83fa32d7375a4178015.png)
9.2库仑定律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3、渗透理想化方法,培养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4、了解控制度量的科学研究方法.【重点】:库仑定律和库仑力【难点】:关于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自主学习】:1、库伦定律的内容:在真空中,两个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跟它们的的乘积成,跟它们的距离r的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
2、库仑定律表达式:,其中静电力常量k= 。
3、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1)、。
(2)。
4、点电荷是一种模型,当带电体本身和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这个特点类似于力学中质点的概念。
课 堂 练 习——2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一、选择题、填空题1、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B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C .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D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2、两个金属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q (可视为点电荷),当这两个球相距为5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的大小为: ( )A 、 2225r q kF = B 、225r q k F = C 、2225r q k F =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计算题:1、在真空中,一个电荷量为 2.0×10–9 C 的点电荷q ,受到另一个点电荷Q 的吸引力为 8.1×10-3 N, q 与Q 间的距离为 0.1 m , 求Q 的电荷量?。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6.1 库仑定律教学案+同步作业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6.1 库仑定律教学案+同步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87081a2f61fb7360a4c650a.png)
课题:6.1库仑定律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电荷的多少叫做 ,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
所有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电荷量e 称为 。
2、点电荷是一种 模型,当带电体本身 和 对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这个特点类似于力学中质点的概念。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其实质都是 。
4、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 转移到 ,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5、电荷的分配原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带 电荷;若两导体原来带异种电荷,则电荷中和后,余下的电荷再 .知识点二、库仑定律1、真空中两个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 的大小,跟它们的电荷量Q 1、Q 2的乘积成 ,跟它们的距离r 的 ____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 。
2、公式F= ,其中静电力常量k3、适用范围:真空中的 。
【典型例题】题型1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例1】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电荷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 ( ) A.74B.73C.79D.716【变式训练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带有电量相等的电荷,相距一定的距离,相互作用力为F ,现在用第三个完全相同不带电的小金属球C 先跟A 接触,再和B 接触,然后移去C ,则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 F /8B. F /4C. F3/8D. F /4题型2 带电体的平衡问题【例2】已知真空中的两个自由点电荷A 和B, 94A Q Q =,B Q Q =-,相距L 如图所示。
若在直线AB 上放一自由电荷C,让A 、B 、C 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对C 的放置位置、电性、电量有什么要求?【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用三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带电小球连接后悬挂在空中.三个带电小球质量相等,A 球带正电.平衡时三根绝缘细线都是伸直的,但拉力都为零.(1)指出B 球和C 球分别带何种电荷.(2)若A 球带电荷量为Q,则B 球的带电荷量为多少?(3)若A 球带电荷量减小,B 、C 两球带电荷量保持不变,则细线AB 、BC 中的拉力分别如何变化?题型3 库仑定律与牛顿定律结合问题【例3】质量均为m 的三个小球A 、B 、C 放置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的同一直线上,彼此相隔L 。
《库仑定律》教案
![《库仑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e54a2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1.png)
《库仑定律》教案【7篇】《库仑定律》教案篇一一、任务分析本节课使用的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选修3-1。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一章其次节库仑定律。
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试验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根底,是电磁学的根本定律,也是物理学的根本定律之一。
库仑定律说明了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整个电磁学奠定了根底,因此在本章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有质点的抱负化模型的思维方法,知道两轻质小带电体因相互作用而吸引或排斥。
育才中学是一所扶贫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宁南山区。
他们缺乏自主动手力量,合作探究的意识,沟通评估的习惯。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鼓舞和引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线有两条,第一条为学问层面上的,首先通过“演示”栏目中“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定性试验导入。
在此根底上,展现库仑定律建立的历史背景。
把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其次条为方法层面上的,即讨论多个量之间关系的方法,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及讨论物理问题的其他根本方法。
体会掌握变量法、抱负模型法、类比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规律,把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通过演示试验,先定性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明确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看演示试验,概括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培育学生观看、分析、概括力量。
(2)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照,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体会讨论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如掌握变量法、抱负模型法、类比法等。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难点:库仑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就应用。
四、教学资源1、视频片段:库仑扭秤2、演示试验: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试验3、课件:PPT幻灯片五、设计思路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要求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去观看、试验、分析、归纳、应用等,在参加体验的根底上学习学问与方法,培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高中物理《1.2 库仑定律习题课》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1.2 库仑定律习题课》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a9e488e33d4b14e85246877.png)
高中物理《1.2 库仑定律习题课》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一)知识与技能1、复习库仑定律,进一步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2、结合前面学过的力学知识结合库仑力解决有关平衡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的训练进一步理解、掌握结合库仑力解决力学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性能力学习重点:进一步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学习难点:库仑力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复习引入1、什么情况下可将带电体看成点电荷?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新课教学【例题1】XXXXX:如右图所示,两个带绝缘底座的金属球A和B相距较近的一段距离,A带+Q电荷,B带+q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若仅使B球改为带-q电荷,而其他条件不变时,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为F,′则()A、F′=FB、F′>FC、F′< FD、无法比较二者的大小【例题2】XXXXX:如下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m的点电荷A、B,A带电+Q,B带电-9Q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处于平衡状态,问:(1)C应带什么性质的电?(2)应放于何处?(3)所带电荷量为多少?拓展:若A、B是同种电荷呢?小结:【例题3】XXXXX:如图3所示,把质量为0、2g的带电小球A用丝线吊起,若将带电量为410-8C的小球B靠近它,当两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cm时,丝线与竖直夹角为45,此时小球B受到的库仑力F =______,小球A带的电量qA=______、O B强化班可拓展:若B 球电量发生变化,A球达到重新平衡时,丝线对A球的拉力如何变化?【小结】高一物理第七周作业(15)1、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球带的电量为q,B、C均不带电,现要使B球带的电荷量为3q/8,应该怎么办?2、真空中的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 (均可看作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F。
现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现与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开C,此时A、B球间的静电力变为多大?若再使A、B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又为多大?3、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通用8篇)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0d053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f.png)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库仑定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篇1【课题】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库仑定律》【课时】1学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库仑扭称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库仑定律得出的过程,体验从猜想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通过间接手段测量微小力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及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点电荷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研究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义;2、通过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规律有其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1、建立库仑定律的过程;2、库仑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和内容】<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让我们对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把电荷间的作用力叫做静电力,那么静电力的大小满足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第二节《库仑定律》的学习。
<库仑定律的发现>活动一:思考与猜想同学们,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可是,生活中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我们寻找静电力的规律带来了麻烦。
早在300多年以前,伟大的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就曾对带电纸片的运动进行研究,可是由于带电纸片太不规则,牛顿对静电力的研究并未成功。
《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教案
![《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d8fe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2.png)
《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适用范围。
o理解库仑定律与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o能够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静电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验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o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o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库仑定律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及适用条件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库仑扭秤、带电小球、绝缘细线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库仑定律的相关内容、实验演示视频、例题解析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电荷的概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引出库仑定律的探究。
o简要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及其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
2.新课内容讲解o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o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 k * (q1 * q2) / r^2,其中F为作用力,k为静电力常量,q1和q2为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o适用范围:库仑定律仅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3.实验探究o演示库仑扭秤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o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4.课堂练习与讨论o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o讨论库仑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5.课堂小结o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库仑定律在静电学中的重要性。
o提醒学生注意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6.布置作业o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o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交流。
库仑定律教案教案5篇
![库仑定律教案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cd5eb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5.png)
库仑定律教案教案5篇库仑定律教案教案篇1学问目标:1.把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2.会用库仑定律进展有关的计算.力量目标:1.渗透抱负化方法,培育学生由实际问题进展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力量.2.渗透掌握度量的科学讨论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元电荷的教学,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和库仑力的教学.教学难点:关于库仑定律的教学教学方法:试验归纳法、讲授库仑定律教学过程: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提问:那么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什么有关系呢?结论、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与电量的大小、电荷间距离的大小有关,电量越大,距离越近,作用力就越大;反之电量越小,距离越远,作用力就越小。
作用力的方向,可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确定。
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它们带的电荷量以及距离有关,那么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会不会与万有引力的大小具有相像的形式呢?早在我国东汉时期人们就把握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定性规律,定量争论电荷间相互作用则是两千年后的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库仑做了大量试验,于1785年得出了库仑定律.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跟它们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库仑定律表达式:3.对库仑定律的理解:(1)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a: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详细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抱负化模型.c: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d:库仑定律给出的虽是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但是任一带电体都可看成是由很多点电荷组成的,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大小和方向.(2):静电力恒量。
重要的物理常数=9.0×109c2,其大小是用试验方法确定的。
其单位是由公式中的f、q、r的单位确定的,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需是:f:n、q:c、r:。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c5223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5.png)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教案设计学科:物理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库仑定理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库仑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原理。
2.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1. 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 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电荷之间的距离、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库仑定理的基本原理和相关例题。
2. 教师准备实验道具,进行相关实验演示。
3. 教师准备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引出库仑定理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Step 2:讲解(15分钟)教师使用PPT详细讲解库仑定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和含义。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库仑定律。
Step 3:练习(20分钟)教师讲解几个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通过实际计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
Step 4: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重要知识点。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丰富的实验演示和课堂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积极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8856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9.png)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和作用;(2)掌握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方法;(3)掌握用库仑定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的兴趣;(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于探索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核心概念:库仑定律;(2)教学资源:实验仪器、实验装置;(3)教学环境:实验室或视听教室。
2. 导入通过一个小实验或观察,引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现象,让学生感受库仑定律的重要性。
3. 学习内容(1)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2)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3)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方法。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库仑定律,锻炼学生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5. 案例分析通过几个库仑定律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强调库仑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课堂互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3.1习题课教案
![§13.1习题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7ab1510661ed9ac51f318.png)
(3)q3受引力F31与引力F32,方向均向右,合力为:3N
【例3】有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B、C,其中A、B两球带电情况相同,C球不带电.将A、B两球相隔一定距离固定起来,两球间的库仑力是F,若使C球先和A接触,再与B接触,移去C,则A、B间的库仑力变为:[ C]
A.F/2 B.F/4
D.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因第三个电荷的引入而发生变化
2.A、B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绝缘金属小球,半径为r,相距L(L≥r),A带电荷量2q,B带电荷量q,A、B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则:[ BC ]
A.当A、B相距为2L时,作用力变为F/2
B.当A、B两球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位置,相互作用力将增大
C.A、B两球电荷量分别变为原来的1/2和4倍,则作用力变为2F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集体备课课时设计活页纸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二
授课时间
2006.10. 13
主备人:朱传喜
总课题
第十三章 电场
课时
第13章第2课时
课 题
§13.1电荷 库仑定律习题课
课型
习题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库仑定律,会应用库仑定律。
2.三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问题。
教学重点
库仑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多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个案)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例1】两个完全相同的均匀带电小球,分别带电量q1=2×10-5C正电荷,q2=4×10-5C负电荷,在真空中相距为r且静止,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
(1)今将q1、q2、r都加倍,相互作用力如何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选修3-1§库仑定律习题课学案课型习题课
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例题的讲解进一步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应用。
2、进一步熟练应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重点重点:掌握库仑定律
难点: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识主干1.复习回顾
2.典例分析
学习过程
1.复习回顾
1、复习上一节的内容:
(1)库仑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3)应用库仑定律解题注意的事项。
2、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如图1所示,真空中有三个同种点电荷Q1、Q2和Q3,它们固定在一条直线上,电荷量均为Q=×10-12C,求Q2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对Q2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Q2所受的静电力为Q3和Q1对Q2的作用力的合力。
Q1对Q2的作用力:
2
1
2
2
1
2
1
12r
Q
k
r
Q
Q
k
F=
=
Q3对Q2的作用力:
2
2
2
2
2
2
3
32r
Q
k
r
Q
Q
k
F=
=
∴)
1
1
(
2
2
2
1
2
32
12r
r
kQ
F
F
F-
=
-
=
代入数据得:N
F11
10
1.1-
⨯
=,方向沿Q2、Q3连线指向Q3
【例2】
图1
图2
如图3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 、B ,它们固定在一条直线上相距L =0.3m 的两点,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 A =16×10-12C ,Q B =×10-12C ,现引入第三个同种点电荷C , (1)若要使C 处于平衡状态,试求C 电荷的电量和放置的位置 (2)若点电荷A 、B 不固定,而使三个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都能处于平衡状态,试求C 电荷的电量和放置的位置 【解析】 (1)由分析可知,由于A 和B 为同种电荷,要使C 处于平衡状态,C 必须放在A 、B 之间某位置,可为正电荷,也可为负电荷。
设电荷C 放在距A 右侧x 处,电荷量为Q 3 ∵ BC AC F F = ① ∴ 232231)(x L Q Q k x Q Q k -= ② ∴ 2221)(x L Q x Q -= ③ ∴ 4(L -x)2=x 2 ④ ∴ x =0.2m 即点电荷C 放在距A 右侧0.2m 处,可为正电荷,也可为负电荷。
(2)首先分析点电荷C 可能放置的位置,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彼此之间作用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C 只能在AB 决定的直线上,不能在直线之外。
而可能的区域有3个, ① AB 连线上,A 与B 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C 电荷必须与A 、B 均产生吸引力,C 为负电荷时可满足; ② 在AB 连线的延长线A 的左侧,C 带正电时对A 产生排斥力与B 对A 作用力方向相反可能A 处于平衡;C 对B 的作用力为推斥力与A 对B 作用力方向相同,不可能使B 平衡; C 带负电时对A 产生吸引力与B 对A 作用力方向相同,不可能使A 处于平衡;C 对B 的作用力为吸引力与A 对B 作用力方向相反,可能使B 平衡,但离A 近,A 带电荷又多,不能同时使A 、B 处于平衡。
③ 放B 的右侧,C 对B 的作用力为推斥力与A 对B 作用力方向相同,不可能使B 平衡; 由分析可知,由于A 和B 为同种电荷,要使三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C 必须放在A 、B 之间某位置,且为负电荷。
设电荷C 放在距A 右侧x 处,电荷量为Q 3 对C :232231)3.0(x Q Q k x Q Q k -= ∴ x =0.2m 对B :223221)(x L Q Q k L Q Q k -= ∴ C Q 12310916-⨯=,为负电荷。
?【拓展】 若A 、B 为异种电荷呢 【解析】 (1)电荷C 放在B 的右侧,且距B 0.3m 处,电量的大小及正负无要求; (2)电荷C 放在B 的右侧,且距B 0.3m 处,C 为正电荷,C Q 1231016-⨯=
图3
3.课后巩固
学生归纳后进行总结:
同种电荷放中间,异种电荷在两边;
远离大球近小球,平衡位置连成线;
三个小球都平衡,电量正负有条件;
第三小球能平衡,电量正负任意选。
【例3】
如图4所示,把质量为0.2克的带电小球A用丝线吊起,若将带电量为
4×10-8C的小球B靠近它,当两小球在同一高度时且相距3cm,丝线与坚直
方向夹角为45?,此时小球B受到库仑力F=_____。
小球A带的电量
q A=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小球A处于平衡状态,分析小球A受力情况如
图5所示。
小球A受到重力mg、丝线的张力T;。
小球B对小球A的静电力F,
三个力的作用。
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mg
mgtg
F=
︒
=45①
代入数据解得:N
F3
10
2-
⨯
=
由①式可知:
B
A q
k
r
mg
q
⋅
⋅
=
2
②
代入数据解得:C
q
A
9
10
5-
⨯
=③
小球B受到库仑力与小球A受到库仑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小球B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2×10-3N。
小球A与小球B相互吸引,B带正电,小球A带负电,所以:q A=-×10-8C
【说明】本题在解答过程中,物体的平衡条件成为关键内容,因此分析物体的受力,对力进行分解合成就成了必须的步骤。
其次,小球A带电量为q A=-5×10-9C中的负号在答案中不是可缺少的内容,必须重视。
课后巩固练习:
课内提升:
1、两个半径相等体积不能忽略的金属球相距r,它们带有等量同种电荷q时,相互间的库仑力为F1,若距离不变,它们带有等量异种电荷q时,库仑力为F2,则两力大小()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2、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可看作点电荷),带电量之比为1:7,在真空中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可能是原来的()
①4/7 ②3/7 ③9/7 ④16/7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图13-1-1所示,q1、q2、q3分别表示在一条直线上的
三个点电荷,已知q1与q2之间的距离为l1,q2与q3之间的距离
为l2,且每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
(1)如q2为正电荷,则q1为电荷,q3为电荷。
图4
图5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