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代谢障碍性骨疾病
![代谢障碍性骨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df0bbc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1.png)
侏儒明星弗恩·特罗伊尔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病因病理]
是由于肿瘤或肥大、增生,而使甲状旁腺素分泌亢进所 致,好发于中年女性。甲状旁腺素主要参与钙、磷代谢, 其作用为促进肾脏排磷血磷减低 血钙升高肾脏排钙 量增加。血磷减低,当钙磷乘积小于一定值时,必须增加 钙离子才能维持平衡,故促进骨质溶解(刺激破骨细胞活 动,增加骨质破坏→骨质疏松,纤维囊性骨炎,使血钙增 加
肾性骨病
是肾小球衰竭或肾小管功能障碍引起的骨病。根 据 病因可分为肾小球性和肾小管性骨营养不良两种 (一)肾小球性骨营养不良
发生于慢性尿毒症患者,引起的骨病包括: 骨软化症或佝偻病
肾病妨碍25-OH维生素D3转化成1.25-OH维生素D3而 干扰或抵抗Vit D的作用而导致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
纤维囊性骨炎
脑垂体疾患
前叶功能
亢进(生长素分泌过多):成人-肢 端肥大症;儿童-巨人症
低下:垂体性侏儒及席汉氏综合征
一、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
[病因病理]
是由脑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腺瘤或增生,或单纯功能亢 进引起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功能亢进所致。如发生在骨骼 愈合之前,则成为巨人症;如发生在愈合之后,则成为肢 端肥大症。后者具有骨骼和软组织的增生和肥大,主要表 现在颜面的突出部位和四肢的末端等处
角 征:干骺端周缘处,先期钙化带骨干侧松质骨
和 皮质骨的裂隙状缺损区称为角征,反映 该处骨小梁及皮质萎缩、消失,为坏血病 的特有征象,常见于胫骨近端
骨刺征:当增厚的先期钙化带横向延伸、突出干骺
端边缘时形成骨刺,亦为坏血病的特征
坏血病带: 在骨干侧,由于已钙化的软骨不能正常成骨 由纤维组织代替,呈一透亮的明显骨小梁缺 损带,称为坏血病带
肢端肥大症。 手、足骨干变 粗,指、趾和 掌骨的两端 均增大,皮质 增 厚,有棘样突 起
营养和营养障碍儿科PPT课件
![营养和营养障碍儿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29a9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0.png)
心理障碍
成年期并发症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胆石症 痛风
儿科学(第9版)
病理生理
营养素摄入 > 机体消耗
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脂肪细胞数量 脂肪细胞体积
肥胖
儿科学(第9版)
病理生理
肥胖
脂肪代谢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冠心病 高血压
蛋白质代谢
内分泌变化
尿酸
糖尿病 肥胖、骨质病 男性性功能低下
女性月经不调、不孕
❖ 体重不增——最早出现 ❖ 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消失
➢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腹部脂肪厚度是重要的判断指标之一
❖ 身高 ❖ 皮肤、肌张力及精神状态 ❖ 其他 各器官功能紊乱的表现
儿科学(第9版)
并发症
❖ 营养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 ❖ 维生素缺乏 VitA缺乏最常见,VitD、C、E缺乏等 ❖ 感染 上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 ❖ 自发性低血糖
儿科学(第9版)
膳食安排
可进食家庭食物、进食安排与成人同步 注意膳食平衡、膳食多样化 学习用筷子进食、进餐礼仪
能量分布:
早 25%, 中35%, 晚 30%, 点心 10%
第五节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
儿科学(第9版)
营养特点
❖ 学习、体育活动增加 ❖ 青少年出现第二生长高峰,骨骼快速生长 ❖ 饮食行为容易受同伴、媒体和广告等影响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神经性厌食和超重/肥胖等问题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儿科学(第9版)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 ❖ 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 临床特征
儿科学(第9版)
病因
❖ 原发性
长期摄入不足 奶量不足、添加辅食不及时,奶粉配制过稀,长期以淀粉食品(粥、米粉)喂养婴儿
成年期并发症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胆石症 痛风
儿科学(第9版)
病理生理
营养素摄入 > 机体消耗
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脂肪细胞数量 脂肪细胞体积
肥胖
儿科学(第9版)
病理生理
肥胖
脂肪代谢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冠心病 高血压
蛋白质代谢
内分泌变化
尿酸
糖尿病 肥胖、骨质病 男性性功能低下
女性月经不调、不孕
❖ 体重不增——最早出现 ❖ 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消失
➢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腹部脂肪厚度是重要的判断指标之一
❖ 身高 ❖ 皮肤、肌张力及精神状态 ❖ 其他 各器官功能紊乱的表现
儿科学(第9版)
并发症
❖ 营养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 ❖ 维生素缺乏 VitA缺乏最常见,VitD、C、E缺乏等 ❖ 感染 上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 ❖ 自发性低血糖
儿科学(第9版)
膳食安排
可进食家庭食物、进食安排与成人同步 注意膳食平衡、膳食多样化 学习用筷子进食、进餐礼仪
能量分布:
早 25%, 中35%, 晚 30%, 点心 10%
第五节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
儿科学(第9版)
营养特点
❖ 学习、体育活动增加 ❖ 青少年出现第二生长高峰,骨骼快速生长 ❖ 饮食行为容易受同伴、媒体和广告等影响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神经性厌食和超重/肥胖等问题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儿科学(第9版)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 ❖ 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 临床特征
儿科学(第9版)
病因
❖ 原发性
长期摄入不足 奶量不足、添加辅食不及时,奶粉配制过稀,长期以淀粉食品(粥、米粉)喂养婴儿
代谢综合征最新课件
![代谢综合征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e7bbcfa45177232e60a276.png)
PPT学习交流
14
血脂异常症患病率甚高
城市 农村
合计
高甘油 三酯 血症 14.2 10.9
11.9
高胆 高低密度 固醇 脂蛋白血 %
血症
症
4.1
7.1
21.0
2.4
7.5
17.7
2.9
7.4
18.6
PPT学习交流
15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我国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怎么预防?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PPT学习交流
19
代谢综合征的成因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节约基因) (多食少动)
↓ 肥胖
↓ 胰岛素抵抗
↓ 代谢综合征
PPT学习交流
20
代谢综合征剧增的遗传因素
中国人为好发人群: ➢现在大陆上病人多 ➢富裕国家华人多 节约基因学说,基因改变慢于环境因
素的改变
PPT学习交流
21
代谢综合征剧增的环境因素
PPT学习交流
31
勤动点儿: 加强体育锻练,避免超重或肥胖
放松点儿: 保持平常心,避免应激
必要时药服点儿: 可用降压药、调脂药、降黏药 甚至降糖药和减肥药
PPT学习交流
32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我国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怎么预防?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PPT学习交流
33
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五驾马车
教育心理 饮食疗法 体育疗法 药物疗法 病情检测
PPT学习交流
代谢与疾病ppt课件
![代谢与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60013dbcd126fff6050b0b.png)
漏斗胸 鸡胸 O形腿
4
补钙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
佝偻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在于补钙
5
痛风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又称“高尿酸血症”,属于关节炎的一 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 的一组疾病。同时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困扰着世界各地的中老 年人。
6
痛风的预防和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饮食
2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 疾病群。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 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持续高血糖是基本特征。
3
佝偻病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婴幼 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 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 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
代谢与疾病
代谢性疾病
根据一般经验理解,代谢性 疾病即因代谢问题引起的疾病, 包括代谢障碍和代谢旺盛等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这些疾病: 1.糖尿 病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 高血糖 高渗综合征 4. 低血糖症 5. 痛风 6.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7.维生素 A缺乏病8.坏血病9.维生素D缺乏 病10.骨质疏松症等。
7
如何预防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原则: 1 、适当的饮食控制(以减轻 身体的不必要负担) 2 、适当的运动(以消耗身体
的不必要负担)
3 、适当的营养素补充(以增 加身体代谢所需的催化剂)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ANK YOU
9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0389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0.png)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遗传 性别 营养 生活环境 疾病
三、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一)体重
是反映小儿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灵敏指标,
也是用药及液体疗法的客观依据。
正常小儿
平均为3.3~3.2Kg
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6(Kg)+月龄*0.25(Kg)
白高,婴幼儿膳食动物蛋白应>1/2。
2、脂肪
需要量 婴幼儿5g/Kg.d,>6岁3g/Kg.d, 随年龄增长所占比例下降。
3、碳水化合物
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足量能 节约蛋白。
4、水
正常婴儿 100-150ml/Kg.d, 1-3岁110ml/Kg.d, 以后每3岁减少25ml/Kg.d, 成人40-50ml/Kg.d。
新生儿:34CM 6个月:44CM
1岁:46CM
2岁:48CM
过大:脑积水
过小:脑发育不全
四)胸围
出生:32CM 出生
头围>胸围
1-1.5岁 头围=胸围
>1.5岁 头围<胸围
五)上臂围
良好:>13.5CM 中等:12.5~13.5CM 不良:<12.5CM
六)指距
正常指距略小于身长
七)具体指标测量方法
•幼儿期:满1岁到未满3岁 •学龄前期:3岁后(第4年)到入学前
(67岁)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 期之前(1112岁)
•青春期:女孩 11-12岁至17-18岁 男孩 13-14岁至18-20岁
各期特点:
分期
易发生情况
措施
胎儿期
孕母健康、营养疾病、 孕期保健、胎儿
遗传 性别 营养 生活环境 疾病
三、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一)体重
是反映小儿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灵敏指标,
也是用药及液体疗法的客观依据。
正常小儿
平均为3.3~3.2Kg
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6(Kg)+月龄*0.25(Kg)
白高,婴幼儿膳食动物蛋白应>1/2。
2、脂肪
需要量 婴幼儿5g/Kg.d,>6岁3g/Kg.d, 随年龄增长所占比例下降。
3、碳水化合物
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足量能 节约蛋白。
4、水
正常婴儿 100-150ml/Kg.d, 1-3岁110ml/Kg.d, 以后每3岁减少25ml/Kg.d, 成人40-50ml/Kg.d。
新生儿:34CM 6个月:44CM
1岁:46CM
2岁:48CM
过大:脑积水
过小:脑发育不全
四)胸围
出生:32CM 出生
头围>胸围
1-1.5岁 头围=胸围
>1.5岁 头围<胸围
五)上臂围
良好:>13.5CM 中等:12.5~13.5CM 不良:<12.5CM
六)指距
正常指距略小于身长
七)具体指标测量方法
•幼儿期:满1岁到未满3岁 •学龄前期:3岁后(第4年)到入学前
(67岁)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 期之前(1112岁)
•青春期:女孩 11-12岁至17-18岁 男孩 13-14岁至18-20岁
各期特点:
分期
易发生情况
措施
胎儿期
孕母健康、营养疾病、 孕期保健、胎儿
《代谢系统疾病营养》课件
![《代谢系统疾病营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f8a8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c.png)
糖尿病: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血糖和血脂 高血压:低盐、低脂、高钾饮食,控制血压和血脂 高血脂: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血脂和体重 痛风:低嘌呤饮食,控制尿酸和痛风发作 肥胖症:低热量、高纤维饮食,控制体重和脂肪摄入 骨质疏松症:高钙、高维生素D饮食,促进骨骼健康和钙质吸收
● 注意事项: a. 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b.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 c. 适量摄入蛋白质,维持 肌肉量 d.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
● a. 过度限制热量摄入,导致营养不良 ● b. 过度依赖单一食物,导致营养不均衡 ● c. 忽视蛋白质摄入,导致肌肉流失 ● d. 忽视膳食纤维摄入,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Part Seven
营养在代谢系统 疾病治疗中的重 要性:营养是代 谢系统疾病治疗 的基础,可以改 善患者的营养状 况,提高生活质
● a. 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 b.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 ● c. 适量摄入蛋白质,维持肌肉量 ● d.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
● 常见误区: a. 过度限制热量摄入,导致营养不良 b. 过度依赖单一食物,导致营养不均衡 c. 忽 视蛋白质摄入,导致肌肉流失 d. 忽视膳食纤维摄入,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添加标题
营养补充剂的剂量:根据患者的病 情和身体状况确定合适的剂量
营养补充剂的副作用:了解营养补 充剂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
Part Five
合理膳食: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证营养均 衡
运动锻炼: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 跑步、游泳等,提高身体代谢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代谢紊乱, 影响身体正常功能
营养过剩: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 代谢性疾病
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
![儿童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ca40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8.png)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获得和利用食 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4项内容:
– 平均需要量(EAR) – 推荐摄入量(RNI) – 适宜摄入量 (AI)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TUL)。
脂肪AIs
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脂肪
n-6/n-
3
0~
45~50
4:1
0.5 ~
35~40
4:1
饱 必和需42脂脂~~肪 肪6酸 酸:1应:单占不脂饱肪和所脂3提肪0供~酸能:3多量5不的饱1和%脂3肪%酸。=1:1:1
1∶1∶1
“1∶1∶1”的比例来自于世界 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中国营 养学会等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即 当人体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 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 1∶1∶1的比例时,就能确保营养 均衡
常见蛋白质的含量(每100克食物)如 下:大米7克、面粉9克、黄豆36克、绿 豆24克、豆腐7.4克、白菜2克、茄子2.3 克、苹果0.4克、花生27克、猪肉9.5克、 牛肉20克、人乳1.5克、牛乳3.3克、鸡 蛋15克、鲤鱼17克、对虾21克。虽然人 乳、牛乳、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但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与人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一)儿童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率 2.食物的热力作用 3.活动消耗 4.生长发育所需 5.排泄消耗
一般认为基础代谢占能量的50%,排泄消耗 占能量的10%,生长和运动所需能量占32 %~35%,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占7%~8%。
小儿能量代谢特点及供给量
小儿能量代谢特点
100 90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课件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82c18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5.png)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二、营养(yíngyǎng)状态的评定
(三)临床检查(jiǎnchá)
是通过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发现营养素缺乏的体征
(1)恶病质
(2)肌肉萎缩
(3)毛发脱落 (4)肝肿大 (5)水肿或腹水
(6)皮肤改变
(7)维生素缺乏体征
(8)必需脂肪酸缺乏体征
(9)微量元素缺乏症等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dàixiè)特点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dàixiè)特点
(一)内分泌与糖代谢紊乱
• 糖原分解加速
• 糖异生增强,糖利用减少 • 胰岛素阻抗(zǔkàng)现象,导致糖的利用受限 • 机体呈高血糖状态
实测24小时尿肌酐量
CHI(%)= ──────────×100 标准体重尿肌酐量
(标准体重尿肌酐量要查专用表)
>90%为正常
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 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 <60%为重度营养不良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二、营养状态(zhuàngtài)的评定
4、氮平衡试验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二、营养(yíngyǎng)状态的评定
7、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细胞免疫皮肤试验)
常用抗原有结核菌素、白色念珠菌、腮腺炎病毒、植物凝集素 等,0.1ml 皮内注射,观察48小时(xiǎoshí)
红肿区>5mm为阳性反应 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表现为无反应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二、营养(yíngyǎng)状态的评定
(三)临床检查(jiǎnchá)
是通过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发现营养素缺乏的体征
(1)恶病质
(2)肌肉萎缩
(3)毛发脱落 (4)肝肿大 (5)水肿或腹水
(6)皮肤改变
(7)维生素缺乏体征
(8)必需脂肪酸缺乏体征
(9)微量元素缺乏症等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dàixiè)特点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dàixiè)特点
(一)内分泌与糖代谢紊乱
• 糖原分解加速
• 糖异生增强,糖利用减少 • 胰岛素阻抗(zǔkàng)现象,导致糖的利用受限 • 机体呈高血糖状态
实测24小时尿肌酐量
CHI(%)= ──────────×100 标准体重尿肌酐量
(标准体重尿肌酐量要查专用表)
>90%为正常
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 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 <60%为重度营养不良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二、营养状态(zhuàngtài)的评定
4、氮平衡试验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二、营养(yíngyǎng)状态的评定
7、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细胞免疫皮肤试验)
常用抗原有结核菌素、白色念珠菌、腮腺炎病毒、植物凝集素 等,0.1ml 皮内注射,观察48小时(xiǎoshí)
红肿区>5mm为阳性反应 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表现为无反应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评定
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营养与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a59953e53a580217fcfe8e.png)
-
3
一、营养缺乏或不足
营养缺乏病: 是由于摄入营养素不足而在临床上引 起各种表现的疾病,故是营养不良的一 种,但并不完全等同。
-
4
(一)营养缺乏病的病因
1、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营养缺乏可直接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 病。 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脚气 病、坏血病、营养性贫血等。
-
5
2、营养素的吸收不良: 3、营养素的利用减少; 4、营养素的损耗增加; 5、营养素的需要增加
严重病例呆板无表情,无食欲,肝肿大,常有腹
泻或大量水样便,有腹水,常伴有维生素A和B复合体
的缺乏症状。
-
19
-
20
营养治疗
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应高于正常需要量;
②矿物质的补充应为低钠、足量的钾和镁及
适量的铁;
③维生素应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应注意A和C 及叶酸;
-
21
预防
1 、供应合理的营养; 2、 注意卫生; 3 、早期治疗;
-Leabharlann 33二、外因——社会因素 饮食因素 行为心理因素
-
34
我国肥胖的发病现状
成人 超重 肥胖 率 22.8% 7.1%
大城市成人 儿童 超重 肥胖 肥胖 30.0% 12.3% 8.1%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2)
-
35
预防和治疗
一、控制总热能的摄入量(1000~800kcal/d) 合理分配三种产热营养素
育等。
-
12
多与其它疾病并发 在临床上常见合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的疾病有:癌症、贫血、肾病、失血、发烧、 心脏功能代偿不全、慢性胃肠炎、结核病、肝 硬化、腹水、中毒性甲状腺肿、糖尿病、寄生 虫病、神经病及某些外科手术后等。
营养不良 PPT课件
![营养不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0337df71fe910ef12df8cc.png)
10
护理—营养支持
1.肠内营养因患儿吞咽、吸吮功能差,选用滴管喂养,观察患儿无呕吐、腹胀
等胃肠道不耐受的情况,但肠鸣音弱,可见肠型。用滴管喂养时一定注意有耐心,速 度不宜过快,以免因吞咽功能不全而引起窒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随着患 儿一般情况的好转,患儿能比较协调、有效、成熟地完成吸吮动作,逐渐改为奶瓶喂 养,此时仍要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胃肠道耐受情况,以后随着日龄地增加,逐渐增加 喂奶量,以促进胃肠功能的进一步恢复,促进生长,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缩短住院 时间。
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半月
9
护理—预防感染
1.营养不良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差, 容易合并交叉感染应做好患儿个人卫生。 2.保持皮肤清洁。 3.限制亲属的探访。 4.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5.合理使用抗生素。
(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半月
(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的护理)--齐鲁医药杂志 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半月
13
谢谢!
14
2019/9/13
15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
PICU 申洁
1
概念
营养不良:是因摄食不足,需要 量增加,损失过多或体内利用过 程障碍所造成的一种营养缺乏状 况。
2
分级
体重下降
轻度营养不良
15%—20%
中度营养不良
20%—40%
皮下脂肪及肌肉 全身情况
腹壁皮下脂肪厚 皮肤干燥,身高 度为0.8厘米- 不影响 0.4厘米
腹壁皮下脂肪厚 皮肤苍白、干燥, 度小于0.4厘米 毛发无光泽,身
护理—营养支持
1.肠内营养因患儿吞咽、吸吮功能差,选用滴管喂养,观察患儿无呕吐、腹胀
等胃肠道不耐受的情况,但肠鸣音弱,可见肠型。用滴管喂养时一定注意有耐心,速 度不宜过快,以免因吞咽功能不全而引起窒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随着患 儿一般情况的好转,患儿能比较协调、有效、成熟地完成吸吮动作,逐渐改为奶瓶喂 养,此时仍要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胃肠道耐受情况,以后随着日龄地增加,逐渐增加 喂奶量,以促进胃肠功能的进一步恢复,促进生长,缩短肠外营养的时间,缩短住院 时间。
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半月
9
护理—预防感染
1.营养不良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差, 容易合并交叉感染应做好患儿个人卫生。 2.保持皮肤清洁。 3.限制亲属的探访。 4.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5.合理使用抗生素。
(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半月
(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的护理)--齐鲁医药杂志 2011年9月第9卷第9期下半月
13
谢谢!
14
2019/9/13
15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
PICU 申洁
1
概念
营养不良:是因摄食不足,需要 量增加,损失过多或体内利用过 程障碍所造成的一种营养缺乏状 况。
2
分级
体重下降
轻度营养不良
15%—20%
中度营养不良
20%—40%
皮下脂肪及肌肉 全身情况
腹壁皮下脂肪厚 皮肤干燥,身高 度为0.8厘米- 不影响 0.4厘米
腹壁皮下脂肪厚 皮肤苍白、干燥, 度小于0.4厘米 毛发无光泽,身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内科学PPT课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内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9a79e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3.png)
.
18
甲亢患者双侧眼球对称性突出,上睑挛缩
.
19
单纯性突眼(2)
甲亢患者单纯性突眼,同时可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
20
临床表现
• 2.浸润性(恶性突眼): • *是Graves病的自身免疫反应在眼眶的表现 • *可单侧突眼 • *和甲亢的发生不同步,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疾病 • *眼局部症状和体征明显 • *需要免疫抑制治疗 • •
.
15
临床表现
• (一)甲状腺毒症表现(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 1.高代谢症状群:产热和散热增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 化合物分解加速
• 2.神经精神系统兴奋表现
•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房颤,脉压增 大,心脏病
• 4.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增快;肝功能异常
• 5.肌肉骨骼系统:周期性麻痹,急慢性甲亢肌病,骨质疏松
• 6 (S) 视力丧失Sight loss(optic nerve involvement)
.
24
临床表现
• (四)其他表现
• 1.局限性黏液性水肿(胫前黏液性水肿) • 见于Graves病,病因不明 • 好发于胫前区,亦可见于足背、趾、踝 • 局部皮肤增厚,突出表面 • 无压痛,淡红色或淡紫色 • 毛孔粗,内陷明显,压之无凹陷切迹
.
37
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类型
• 8. Graves 眼病(GO,TAO)
• 分级 眼部症状和体征
• 0 (N) No signs or symptoms
• 1 (O) Only signs, no symptoms
• 2 (S) Soft tissue involvement
营养代谢性疾病
![营养代谢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052ae848fad6195f302ba634.png)
异生
甘油
葡萄糖
脂肪酸
乙酰辅酶A
乙酰乙酸
血
糖
浓
丙酮酸
度
β- 羟 丙
下
基丁酸
酮
降
生酮氨基酸
蛋白质分解
生糖氨基酸酰辅酶A氧化需要草酰乙酸,如果草酰 乙酸缺乏,则乙酰辅酶A积聚酮体
酮体对机体的危害 酮体本身毒性很小
• 但高浓度的酮体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 β–羟丁酸、乙酰乙酸是酸,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 血糖含量下降,脑组织能量供应障碍,可使牛产生
• 血液非蛋白氮通常升高。
诊断
• 根据仔猪、母猪的情况 • 环境因素的检查 • 尸体剖检时内容物缺少、脱水 • 肝脏小而硬 • 仔猪对葡萄糖治疗的反应良好
防治
• 通常应采取病因疗法,补给糖,并改善 饲养和加强护理。
• 临床多应用10%~20%的葡萄糖溶液 15~20mL 腹腔内注射,每4~6h 一次, 直至症状缓解,并能自行吮乳时为止。 也可灌服10%~20%葡萄糖水,每次 10~20mL,每2~3h 一次,或用倍量水 稀释过的蒸发乳30~50mL灌服。
• 分为关节型和内脏型 两种。
病因
• 1. 尿酸盐生成过多
–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超过28% – 遗传易感性
• 2.尿酸排泄障碍 ----损伤肾脏
传染性因素-- 肾型传支
• 非传染性因素 1)中毒因素 2)缺乏维生素A 3)高钙低磷和镁过高---尿石症 4)饮水不足或食盐过多,造成尿 液浓缩,尿量下降
• [处方3]阿斯匹林4克,维生素K20片,灌 服。
某奶牛7岁,刚产过第5胎,产后不久即流出 大量污红色、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20天后仍 未停止,其间产奶量逐步增至20kg/d,食欲、精 神表现正常,30天左右采食量突然下降,体温升 高,精神沉郁,产奶量也随之减少,对症治疗 (初诊为产后子宫炎)三天后,原有症状有所缓解, 但奶牛随之出现了原地转圈,站立不稳等神经症 状,当天产奶量仅5kg,临床检查,奶牛体质衰 弱,肋骨突出,肷窝明显,40.5℃体温,心率 100次/min,呼吸45次/min,拱背,转圈,摇晃 欲倒,间歇发作,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尿浅黄 色,水样,易形成泡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生素C缺乏症
临床与病理
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下列异常;
1.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结合质形成及发生障 碍,引起毛细血管出血,如骨膜下出血、 牙龈出血等;
2.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减低,呈静止状 态。骨基质形成障碍,但软骨钙化却正常 进行,先期钙化带破骨性骨吸收减少,而 出现增宽、致密。新骨生成不足,造成骨 干皮质变薄.松质骨稀疏。骨骺周边相当 于先期钙化带部位形成致密钙化环。
X线表现
巨人症:
全身骨骼均匀性增长、变粗, 骨骺愈合及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延迟;
肢端肥大症:
颅骨增大,颅板增厚,尤以板障、眶嵴部和枕骨粗 隆部明显 下锁骨增大,升支伸长,下倾角变钝,体部前突。 鼻窦、乳突过度发育 四肢长骨及颜面骨粗厚、增大,末节指骨远端甲丛 增生、变宽,跟垫增厚(>23mm)
两者均有蝶鞍增大,表现为前床突上翘、后床 突及鞍背后移,鞍底下陷或呈双边征
谢 谢!
参考文献:
1.白人驹主编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
2.荣独山主编 X 线诊断学. 第三册,骨、关节、眼、耳、鼻、喉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6
3.王云钊主编 中华影像医学 . 骨肌系统卷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
4. Greenspan,A. 主编 骨放射学第三版;唐光健译。 北京: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
P738
代谢性及内分泌性 疾病
骨的发育、生长和矿物质代谢的正常进 行,主要系由适当的营养和正常内分泌 腺功能的调节所保证。
骨吸收 骨生长 矿物质沉积
垂体 异常甲甲状状腺旁腺
肾上腺
性腺
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
内分泌性骨病(endocrine bone disease)
临床与病理
本病多见于8个月至2岁的小儿,尤 以人工喂养者多见。成人中偶见于个 别偏食或饮食怪癖者
主要表现有精神不振、皮肤苍白, 皮肤粘膜出血及瘀斑、尿血、便血、 血清碱性磷酸酶低下等。
X线表现
普遍性骨质疏松 坏血病线
由于先期钙化带增宽、致密,于干骺端形成密度增 高且不规则之带状影像
坏血病透亮带
在坏血病线的骨干侧,呈低密度的横带
课件制作:放射诊断学教研室----夏俊 电话:2387524(office) email:xiajun-
临床与病理
30岁~50岁多见 女性多于男性 全身性骨关节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钙、磷代谢异常可引起肾结石 实验室检查血甲状旁腺激素(PTH)、 血钙、尿钙升高,血磷减下骨吸收,特征性X性表现 ③软骨下骨吸收 ④局限性囊状骨质破坏(棕色瘤) ⑤骨质软化 ⑥骨质硬化 ⑦尿路结石 ⑧关节软骨钙化 ⑨软组织钙化
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
六、甲状旁腺功 能亢进
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引 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所致,具多种 临床表现。
临床与病理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骨骼系统改变主要是 破骨
骨吸收,伴新骨形成, 但类骨组织钙化不足
骨吸收区可被纤维及 肉芽组织替代,后两 者可出现继发性粘液 变性和出血,称之为 纤维性囊性骨炎。
X线表现
佝偻病愈合的X线表现
临时钙化带的重新出现 干骺端杯口状凹陷和毛刷状改变减轻、 消失 干骺端与骺的距离恢复正常 骨的变形,长期存在。
X线表现 骨质软化
全身性骨质密度减低 骨小梁及骨皮质模糊不清,呈绒毛状 骨骼弯曲变形 髋臼内翻致骨盆呈三叶状
椎体上、下缘常呈半月形凹陷,使椎体呈“鱼 椎”状,椎间隙增宽 假骨折线(Looser带)形成,常见于耻骨、坐骨、 肋骨、胫骨及股骨等,典型表现为宽约0.5cm 的透亮线,部分或全部贯穿骨骼,累及皮质并 与皮质垂直,多双侧对称出现。
五、巨人症与肢端 肥大症
❖为腺垂体生长激素过度分泌所致 ❖发生于骨骺愈合之前,骨骼纵向生长尚 未停止,则发展成为巨人症 ❖发生于骨骺愈合之后,骨骼纵向生长已 停止,而横径继续生长,则形成肢端肥大 症。
临床与病理
垂体病变多为嗜酸细胞增生或垂体生长 激素腺瘤 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病因相同
前者多自幼发病,身高臂长,肌肉发达,手 足过大; 后者多始于20岁~30岁,前额、颧部及下颌 增大,舌大肥厚。语音不清,四肢粗大,身 材一般不高。 二者均有继发性内分泌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清生长激素增高。
主要病理变化:
骨骺软骨和骺板软骨钙化不良,软骨细胞增 生正常 骨内钙盐沉积减慢、停止或丢失,造成骨样 组织聚积,使得骨骼质地变软
临床与病理
佝偻病发生于小儿,表现有:
囟门闭合延迟、乳牙萌出迟缓 方颅 腕部手镯样畸形 鸡胸、串珠肋 Harrison沟 “O”形或“X”形腿等
骨质软化症多见于成年女性,表现有
一、骨质疏松
定义: 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成等比例 减少导致骨微细结构退化,引起骨 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大的病变 称之为骨质疏松症
二、维生素D缺乏症
❖指由于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 产物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 导致骨基质缺乏钙盐沉着。 ❖佝偻病和骨质软化
临床与病理
常见原因有:
饮食性维生素D缺乏 日光照射不足 消化道疾患,肾病等。
骨刺征 骺板骨折变形 角征 环状骨骺 骨膜下出血、钙化、晚期广泛钙化
四、肾性骨病
肾性骨病(renal osteopathy)又称为肾性骨 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 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所引起的钙、磷代谢 障碍,酸碱平衡失调,维生素D代谢异常 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所造成的骨 骼损害。在儿童期,称为肾性佝偻病;成 人期,称为肾性软骨病。肾性骨病可由肾 小球功能衰竭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引起。
反复腰腿痛,行走困难 胸廓、骨盆畸形(如驼背、三叶骨盆畸形等) 手足抽搐及其他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体征 血钙、磷减低,碱性磷酸酶升高。
佝偻病枕秃
佝偻病胸骨下限和 肋缘外翻
佝偻病“O”形腿
X线表现 佝偻病
较早的变化在骺板 临时钙化带不规则、模糊、变薄,消失 干骺端杯口状增大,边缘呈毛刷状 骺出现延迟,密度低,边缘模糊,不出现 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增宽 肋骨前端呈串珠样 长骨变形 头颅呈方形,囟门闭合延迟 青枝骨折或假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