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世界更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初中地理《世界更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

初中地理《世界更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对于本地区,而且对于全国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有着借鉴意义,因此教材选择黄土高原作为北方地区的一个典型案例。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说学情【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学生对八年级上学期和北方地区的学习,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如:知道黄土高原大致的位置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

同时通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具备了阅读使用地图、整合资料、分析归纳等能力。

通过黄河的学习认识了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存在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但不清楚为什么会发生水土流失。

因此,本节课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学会黄土高原的位置及概况、感受黄土风情;小组论证黄土成因;合作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2.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要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中心,分组讨论其成因、危害及对策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黄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黄土高原

1.看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

答案:黄土高原处于祖国内陆地区,大体位于北纬34°~40°之间,属于暖温带。

2.找出太行山脉、乌鞘岭、长城、秦岭,说说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

答案: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3.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答案:主要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区。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位于暖温带,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跨越晋、陕、宁、甘、内蒙古、豫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呈现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景观。

探究二黄土高原的能源及开发1.找出大同、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神府等煤矿,说说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

答案:山西的大同、阳泉、平朔,内蒙古的准格尔、东胜,陕西的神府。

2.找出经过黄土高原主要的铁路线,说说它们对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答案:主要的铁路线有陇海线、大秦线、太焦线、包西线等,为黄土高原的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

黄土高原的能源输出方式主要包括依靠铁路、公路等传统运输方式;煤转化成电力、煤转化成煤气。

3.将煤转化为电力和煤气输送,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有什么优势?答案:(1)减轻了传统运输方式的压力。

(2)有利地保护了黄土高原的环境。

(3)延长了能源基地的“产业链”,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众多的能源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探究点结合材料,探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1.结合材料一,水土流失小实验,思考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植被的疏密、降水强度、坡度大小。

2.结合材料二,黄土高原自然特点,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答案:(1)地表坡度大;(2)植被覆盖率低;(3)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4)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考点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与范围:黄土高原东起②太行山脉,西至③乌鞘岭,北连⑤内蒙古高原(大致以④长城为界),南抵①秦岭。

2、主要省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自西向东)3、黄土风情:民居—窑洞,民歌—信天游,白羊肚头巾,革命圣地—延安【考点二】风吹来的黄土1、成因:“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2、地貌景观:塬、墚、峁、川。

黄土川——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其中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是黄土高原最大的两个川。

【考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1、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的原因(简答):自然原因:(1)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2)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3)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4)地形:平地少,斜坡多。

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3、水土流失的危害:(1)带走肥沃土壤,破坏农田和村庄,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1)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②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2)生态建设的效果:①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②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标解读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标解读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课程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共15条,其中位置与分布5条,联系与差异6条,环境与发展4条。

黄土高原可以承载以下6条内容。

位置与分布4条: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联系与差异1条: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环境与发展1条: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另外,本专题还可以承载中国“文化特色”部分的以下内容: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撰写小论文等活动。

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

【说明】本单元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内容要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所选区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面面俱到。

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

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但所选区域组合,必须涵盖本单元所有“标准”。

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课标解读(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最大的变化是删去了以下内容:“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课题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1〕
修订审核
学习目标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学习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的成因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自主空间
一、导入设计: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1. 黄土高原因外表覆盖着深厚的而得名。

位于我国地区,
它东起,西至,北连,南抵。


越、、、等省区。

2.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3. 黄土高原具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有:传统民居,地方
民歌。

、、、。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黄土的来源地是、
和我国内陆地区。

6.黄土高原深厚黄土的堆积原因是作用形成,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那么是作用。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
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1.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小组间质疑或补充教师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人教 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知识点试题

人教 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知识点试题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1、黄土高原给人的印象:、、。

2、黄土高原的地表:、、严重。

3、黄土高原的范围:东起,西至,北连,(大致以为界),南抵。

4、黄土高原上奔流着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5、黄土,便于。

【二】、风吹来的黄土6、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7、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得到广泛认同。

8、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①原因:黄土土质极易遭受侵蚀。

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沟壑。

②结果:形成、、、多种多样的地貌景观。

【三】、风吹来的黄土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严重的水土流失。

10、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

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②;③。

人为原因:①;②;③。

12、水土流的危害:①;②;【四】、水土保持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保持的经验:①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梯田、修挡土坝。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14、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意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试题精选】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说法错误的是()A 东起太行山B 西至乌鞘岭C 北连内蒙古高原D 南抵南岭2、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的人文或者自然地理特点的是()A 千沟万壑B 陕北窑洞C 白山黑水D 信天游3、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下列不是黄土可开挖窑洞的原因的是()A 黄土土质疏松B 黄土具有直立性C 黄土不易崩塌D 黄土比较干燥4、黄土容易受流水侵蚀,是因为()A 黄土土质疏松B黄土具有直立性 C 黄土不易崩塌 D 黄土比较干燥5、下列哪一个不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描述()A 地表破碎B 沟壑纵横C 地势平坦D 塬、梁、峁、川6、下列不属于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的是()A 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B 长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C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D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7、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A 植树种草B 修建梯田C 修挡土坝D 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8、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①植树种草②修建梯田③修挡土坝④合理安排农业生产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9、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①植树种草②修建梯田③修挡土坝④退耕还林还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0、植树种草对水土流失有什么作用()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少水土流失④能有效减少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1、关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 冰川说B 水成说C 风成说D 火山灰堆积说1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A 内蒙古高原B 云贵高原C 黄土高原D 青藏高原13、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A 竹楼B 平房C 窑洞D 蒙古包14、黄土高原在人头脑中的印象()①白羊肚头巾②窑洞③北大仓④信天游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5、对黄土高原的认识()①千沟万壑②地表破碎③水土流失严重④白山黑水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经验有()①打坝淤地②林草护坡③植树种草④退耕还林、还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7、不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是()A 黄土梁B 黄土坝C 黄土峁D 黄土塬【亲爱的同学们,成功的大门向你敞开,努力去打开吧!】。

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获奖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获奖教案

黄土高原教案【课题】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2、利用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特征,知道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3、利用水土流失小实验,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

(难点)4、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主要煤矿,并了解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建设。

【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实验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地理助学、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播放歌曲《黄土高坡》MV,请同学边听,边看,边记录下再歌词及图画中出现的和黄土高原有关的事物。

并进行展示。

学生展示在歌曲中捕捉到的与黄土高原有关的词语:背景中的:安塞腰鼓、窑洞、黄河、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歌词中的:大风从坡上刮过,东南风还是西北风,照着我的窑洞,身边这条黄河通过播视频,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有关黄土高原的信息,对黄土高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衔接过渡通过歌曲及视频,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土高原的壮美以及作者对黄土高原的热爱,那么黄土高原在哪里?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预习说出你知道的本区域的地理事物学生结合地图册中气候图、降水图等进行预习展示,完成问展示①位于区域,②第阶梯,③风区,④温度带,⑤河流过,⑥主要作物,⑦熟制,⑧民居,⑨气候类型,题。

①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②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③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季风区,④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⑤黄土高原上有黄河流过,⑥黄土高原上主要作物是谷子,⑦黄土高原熟制大多一年一熟,⑧黄土高原上传统民居是窑洞,⑨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季风,通过预习展示,学生对于黄土高原的气候、地形等情况有了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请看视频《黄土高坡》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会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会遥想这片古老黄土地所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会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当然也会提到白羊肚头巾、信天游等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二、知识讲解考点1 文明的摇篮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

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考点2 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3 水土保持的措施(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4)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三、例题精析考点一文明的摇篮例1“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30张PPT)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共30张PPT)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及治理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黄土高原位置
黄土高原位置
长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秦岭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的地貌
黄土塬: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四周流水侵蚀,顶部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黄土高原的地貌
黄土墚:塬面受侵蚀,沟谷发育,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高原的地貌
黄土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黄土质地
自然原因:降水
黄土高原以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自然原因:降水
自然原因:植被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水土流失的治理
建设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改善灌溉方式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结果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1.长期以来,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草场退化 D.滑坡和泥石流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6.3 黄土高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 件 (共30张PPT)
聚焦真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含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含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措施。

本节内容是对黄土高原的深入探讨,旨在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学会因地制宜地进行治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形、气候、植被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可能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感到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难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方法的选取。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水土流失、植被恢复等。

2.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3.划分学习小组,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呈现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等,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基本情况。

然后展示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3.操练(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实例思考治理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治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之处,加深对治理措施的理解。

6-3《黄土高原》(第1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3《黄土高原》(第1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三条:“黄黄土土矿的物矿成物分成与分基与岩其成下分面不的一基样岩”成,分说不明一黄样土。不是 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形成了多种 多样的地貌景观。
观看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1、视频中提到了黄土高原的几种地形地貌? 2、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3、哪种地形地貌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课本P27
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 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条黄:土“就厚像度冬均季匀地”面,积说雪明那黄样土,是以从差上不空多吹的来厚的度,覆而盖不在是起 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流水冲来的;
第二条:“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2、黄土风情
窑洞冬暖夏凉,防风避雨,很适合北方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
观看视频并思考:为什么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 原上切不易崩塌?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额陕北民歌,其歌腔 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 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 2000年以上的历史。
思考问题:
1.视频中是什么地形的景观? 2.地球上有多少黄土分布在黄土高原上?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第1课时)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 范围、所跨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
2.了解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 境的关系;
3.熟悉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黄土 高原的地貌。
二、文明摇篮
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 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之一。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精品讲义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同步精品讲义

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2.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了解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4.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命题角度1.运用地图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色民居、黄土风情等2.结合地貌景观图考查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知识点01 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地形1. 位置与范围位置 东起A 太行山 (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B 秦岭山脉)。

范围 包括C 山西、D.陕西两省和E 宁夏回族自治南部、知识精讲目标导航F 甘肃东南部2.黄土高原的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微点拨】名胜古迹:陕西省区内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黄帝陵、山西平遥古城。

【即学即练】(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某中学研学旅行时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实地考察。

结合图甲“黄土高原位置图”和图乙,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范围东至乌鞘岭 B.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自然原因形成C.信天游是该地区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形式 D.③河段形成了“地上河”2.图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该民居的特点是()A.冬暖夏凉,就地取材B.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C.稳固性差,造价较高D.门窗很小,采光较差【答案】1.C 2.A【解析】1.黄土高原范围西至乌鞘岭,A错误;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长期以来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B错误;信天游是该地区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形式,C正确;③为中游河段,“地上河”位于下游河段,D错误。

故选C。

2.图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该民居的特点是当地人们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冬暖夏凉;屋顶是平顶或没有屋顶;黄土直立性强,干燥易开挖,造价便宜,门窗较大,采光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课件

典型黄土地貌
黄土梁
典型黄土地貌 典型黄土地貌
黄土塬 黄土峁
1.根据这几组对比实验找一找引起水土流失 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实验和黄土高原自然条件说一说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对比试验:1与2、2与3、3与4、2与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降水集中、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 支离破碎、坡度较大 植被覆盖率低
如何还黄土高 原青山绿水?
黄土高原的位置
黄 土 高 原 的 范 围
城 长
乌鞘岭 土 高 原
黄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黄土高原的位置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气候分布图
黄土高原的位置
黄土高原的位置
中国气候分布图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1.概括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基本特征,和天津的地 貌景观有什么区别? 2.结合教材P89内容,说出黄土高原三种典型地貌 类型及特点
人为原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开矿、修路……
脆弱的生态环境
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 有那么一天,不仅耕地 没了,村庄也不知道搬 到哪里去了……
脆弱的生态环境
还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 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 造成巨大困难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 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 降;使沟谷增多、扩大、 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 减少;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PPT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PPT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可能从中亚、 蒙古高原、西北内陆一带而来。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二4、、风典吹来型的黄地土貌:②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墚
初期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
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中期 长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 水土流失 B 风力强盛 C 土质疏松 D 高原地貌
谢谢大家!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文明的摇篮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黄 土
风成说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高 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巩固提升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D)
A.陕 B.晋 C.甘 D.苏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黄土峁
成因: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 失严重,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
高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后期 呈穹状或馒头状,
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黄 土
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

风成说
原 风吹来的黄土
地貌景观及成因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1、黄河流经提供了灌溉 条件,便于发展农业。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便于耕作,这里曾经林 草茂盛,环境宜人,在 四大文明古国之中。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6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6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独特的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兴趣。

本节内容以黄土高原为主题,通过对其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介绍,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其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黄土高原的美丽和脆弱,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于地理区域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黄土高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其地貌和生态环境的理解需要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掌握黄土高原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其环境的影响,提高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使其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

2.难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展示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黄土高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黄土高原的了解,引出本节内容。

2.知识讲解: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相关图片和图表。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说课稿含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说课稿含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说课稿含反思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对黄土高原的基本认识和了解,为学生后续学习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示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的适应和改造。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形、气候、生态环境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黄土高原的特殊性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的认识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欲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的适应和改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的适应和改造。

2.难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及其变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独特地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的适应和改造。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黄土高原治理案例,如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总结
黄 文明的摇篮 土
位置范围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风成说
原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当堂测试
1.黄土高原东起___,西至___,北连__,南抵 ___. 2 黄土高原的地貌 {地表特征 :______,______. 地貌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一方面要采取_____等 生物措施与建_____.修_______等工程措施相结 合, 4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活动,如________退耕还林还草,减少过度放牧 等。
思考后展示成果
科学家的假说
水成说 残积说 风成说
黄土的形成----“风成说”
风成说示意图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1、粗大砾石留在原地----戈壁 2、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沙漠 3、细小的尘土 东移南下 黄土层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厚度均匀说明黄 土是从上空吹来 的,而不是流水 冲来的。
嵩县白云山风光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能看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独 特的“黄土风情”。
2、了解“风成说”,理解独特的黄土地貌景观 及形成的原因。
学习重点: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黄土的成因。 学习难点:
黄土的成因。
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 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 是良好的耕作区。
状蚀 黄
延, 土
伸沟 梁
的 山
谷 发

梁育 塬
。, 面
分受
割流
成水
条侵
分 离 , 呈 穹 状 或 馒 头 状 的 山 丘
黄 土 峁 :
梁 进 一 步 被 沟 谷 切 割
黄土川
川地是黄土高原上主要地形 类型之一,它是指下切在 黄土区中的河谷。如渭河 平原(谷地)、汾河谷地 就是黄土高原上两个最大 的川地。川地是黄土高原 农业中心地方。川地多有 长久发展的历史。例如渭 、汾谷地不只以黄土塬地 形为主,断层地形和地震 活动也很突出,表示川地 的形成还与新构造运动有 关。
北 方 地 区 第 二 级 阶 梯
找出太行山、乌鞘岭、长城、秦岭以及黄 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在图6.25中圈出。
内蒙古高原
(大致以长城为界)
太太
乌鞘岭
行山行 山
秦岭
看图找出黄土高原包括了哪几个省区?
名胜古迹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
法门寺
延 安
黄土风情
窑洞信天ຫໍສະໝຸດ 游剪纸安塞腰鼓
秦腔
黄土特性:海拔1000-2000米,厚度均在100米(30层楼)以上, 兰州一带达到300米以上,面积64万km²。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 其下面的基岩成分 不一样,说明黄土 不是本地产生的而 是中亚、蒙古地区
带来的。
黄土自西北向东 南颗粒越来越细, 说明带来黄土的 方向是自西北向 东南的。
思考:以上这些是黄土高原的现状, 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长期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不同的类 型显示了黄土高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天长 日久,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