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_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城市规划原理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城市规划原理Ⅱ ■
城市公共空间
2.5 宗教广场
早期的广场多修建在教堂、寺庙及祠堂前 面,是为举行宗教仪式、集会、游行所用。广 场的主体为宗教性建筑物或构筑物,是被市民 认同的城市标志物。
城市规划原理Ⅱ ■
城市公共空间
2.6 交通广场
交通性广场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 分,是交通的连接枢纽,起着交通、集散、联 系、过渡以及停车等作用,并有着合理的交通 组织。 交通广场有两类:火车站、汽车站、航空 港、水运码头等交通汇合转换处广场以及城市 主要道路交叉点等。其首要功能是合理组织交 通,包括人流、车流、货物流等。
广场的形态多样化处理,形成丰富的视觉体验;
注重生态环境,引进更多的绿化; 关注历史文脉,强调场所感与特色的营造。
城市规划原理Ⅱ ■
城市公共空间
5.2 广场的规模
• •
按城市人口人均0.07~0.62进行控制; 单个广场用地规模:
市 级 区 级 社区级 2~15ha 1.5~10ha 1-2ha
2.3 商业广场
城市广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城市生活 的重心之一,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 商业广场集购物、休息、娱乐、观赏、饮 食、交往于一体,是专供布置贸易建筑、商亭, 供市民购物,进行集市贸易活动用的广场。
城市规划原理Ⅱ ■
城市公共空间
2.4 纪念广场
为缅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在城市中修 建的用于纪念的广场。 纪念性广场的主体为具有重大历史及纪念 意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其一般位于广场构图 的中心,是被市民认同的城市标志物,是供市 民、游客瞻仰和游览用的广场。
eg:新时期下合肥市环城公园何去何从?……
Hale Waihona Puke 城市规划原理Ⅱ ■城市公共空间
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
浅谈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摘要:1992年6月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员国一致承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共同的发展战略。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之与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关键词:规划;设计;步行街;道路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当代任何一个有人类群体意识和道德良知的人,都必然要认真地考虑目前日趋严峻的城市环境问题。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在改革的总体战略中,一般都包括改善空间质量和生活环境的问题。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正是作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战后的西方率先崛起的。
现代城市设计比较偏重形体艺术和人的知觉心理,其要素包括: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土地使用、开敞空间、步行街(区)、使用活动、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标志等。
其步行街则是城市开敞空间一个分支。
欧洲大陆的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最早发展了“无车辆交通区”,如德国埃森市的林贝克大街1922年封闭交通,1930年建成林荫步行街,它是现代步行街的最早雏形。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文脉和传统。
我国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形态——中心结构和大量的街道组成的城市网格。
这种结构形态为今天的城市带来了高人口密度的高建筑密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城市更新。
就城市交通而言,我国是世界上自行车的第一大王国,仅北京就有726万辆,其保有量达80%~90%,而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则以年平均10%~13%的速度递增,这迫使我们去研究城市的步行交通系统,以适应国情,改善我们所处的环境。
实际上,步行街是现代人对日渐稀少的生机勃勃的街道生活现象的一种反拨。
轮回——来源于宗教的意象,似乎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把街道还给行人”,“把人性尊严的空间还给市民”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呼声。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资料
1.3 戈登 卡伦(1914-1994)
英国战后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领导者。 对基于形式主义的、抽象的、松散的理性主义 现代城市理论的反对者,他将城市主义的基础建立 在体验、感受和场所的特殊性上。 1961《城镇景观》 一座城市的内涵与魅力主要在于构成城市空间 的基本要素(建筑、树木、流水、交通)形成的趣 味性和趣味性;
与功能主义大师不同“十次小组”关心 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的公式是“人+自 然+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 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 以替代原有雅典宪章的横向功能结构。
城市环境美学问题上: 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的东西,这是一些周 期变化不明显的,能起统一作用的点。依靠 这些点人们才能对短暂的东西(住宅、商店、 门面)进行评判并使之统一,城市环境的美 学应能反映出对象恰如其分的循环变化。 作为特定地域标志和象征的某些历史建 筑,或投资巨大、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和开 敞空间,可以看作是相对固定的东 西…………可改变的美学。
除交通功能外,街道还有3项基本变量,它们都 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相关。这3项变量是安全、交往和 同化核子。现代派城市分析理论把城市视为一个整体, 略去了许多具体细节,考虑人行交通通畅的需要,但 却不考虑街道空间作为城市人际交往场所的需要,从 而引起人们的不满。 …….
因此,现代城市更新改造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街道 和街区“多样性”的活力,而设计必须要满足4个基 本条件,即: (1)街区中要有1个以上的功能,并考虑设施在不 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 (2)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 (3)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 老房子应占相当比例。 (4)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
西特: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 不可能、没必要完全效仿古代的城市建设 但艺术原则完全可以运用于现代城市建设;通过对 “现代体系”的改进,可以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水 准的城市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概要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广场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
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
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
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
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
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
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
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
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
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
节日时,可点缀花卉。
大城市中心城区既有体育场馆的商业空间活力化更新改造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拓展业态,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的综合开发[1]。
体育综合体中,商业功能在非体育业态中占较高比例,是提高设施使用效率、补充场馆空间活力、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部分。
但是既有体育建筑中的商业,由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不合理决策,其实际经营状况较差,很多店铺倒闭(见图1、图2),造成了场所衰败,既没有达到预想的经济效益,又降低了体育场馆空间的环境品质。
在此情况下,探讨体育场馆中商业空间活力更新的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一方面指导改善既有体育建筑的商业空间现状,另一方面推动了今后体育建筑设计的复合化发展。
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通过对上海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源深体育中心三个案例的实地调研与现场访谈,对上海既有体育建筑商业空间的普遍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结合其他成功案例,提出提升空间活力的优化措施和设计策略。
1 体育场馆中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上海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源深体育中心是上海中心城区三个标志性体育建筑,规模较大,为了迎接重要赛事和迎合体育发展均进行过相应改造,既能承担国际、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又复合商业、文化、演艺等非体育业态。
在非赛时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选择。
但实地访查发现,其商业空间实际经营状况不能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运营管理三方面均存在缺陷。
摘要 随着大城市高速集约化发展,体育建筑的功能日趋综合化。
体育与餐饮、零售、文化、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及办公等业态相混合,满足市民生活的多元需求。
其中商业功能在非体育功能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对空间的活力具有较大的影响。
文章通过调研上海市中心城区内的三个典型案例,归纳总结既有体育设施中商业空间在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空间活力低下的原因,提出释放商业空间活力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 既有体育场馆;商业空间;活力化更新中图分类号 TU2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4.08.07Abstract With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functions of sports buildings are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The mixture of sports with catering, retail, cultu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nd office meets the diverse needs of the citizens. Among them, commercial functions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in non-sports functions and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vitality of spa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ree typical cases in the downtown of Shanghai,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layou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mmercial space in the existing sports facilities, analyzes the causes of low spatial vitality, and proposes an renewal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commercial space.Key words existing stadiums; commercial space; vigorous renewal0 引言随着现代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日常多元化需求的增加,体育场馆逐渐从传统单一的体育设施,发展为融合体育、商业、文化、教育及休闲的城市体育综合体。
开放式街区运营管理
开放式街区运营管理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开放式街区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开放式街区是指城市中具有开放性、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区域,通过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和社交空间,为居民和访客带来更好的城市体验和生活品质。
在开放式街区的运营管理方面,有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可以确保其良好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开放式街区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
关键要素1. 空间规划和设计开放式街区的空间规划和设计是其成功运营的基础。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多功能性:街区应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如商业、文化、娱乐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可访问性:街区应便于人们进出,提供便捷的交通连接和无障碍设施。
•美观性:街区应具有宜人的人居环境,包括绿化、景观设计等。
•可持续性:街区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采取可持续的设计和建设方法。
2. 社区参与和合作开放式街区的运营管理需要依靠社区参与和合作。
相关利益方(如居民、企业、社区组织等)应被纳入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以确保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得到充分考虑。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规划和管理策略,可以提高开放式街区的运营效率和社区满意度。
3. 活动策划和管理开放式街区的魅力在于吸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事件。
活动策划和管理是确保街区持续活跃和吸引力的关键。
在活动策划和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多样性: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文化展览、艺术演出、市集等,以吸引不同类型的人群。
•安全性:确保活动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如安保人员、紧急救援等。
•推广和营销: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宣传活动,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反馈收集:定期收集居民和访客的反馈意见,用于改进和优化活动策划和管理。
实施方法1. 制定明确的管理政策和规定开放式街区的运营管理需要有明确的政策和规定作为指导。
管理政策和规定应涵盖以下方面:•市政配套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商业活动的执照和准入规定•居民和访客行为规范•开放时间和安全措施等2.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城区公共开放空间里的休憩设施分析
城区公共开放空间里的休憩设施分析作者:曹颖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0期摘要现代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人们在享受优越物质条件的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积累着生活工作的压力,水泥森林之下,如何找到一片供之休憩的净土,是很多人都在关心的话题。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不少公共开放的空间在城区建立起来。
本文通过对城区公共开放空间里休憩设施存在的必要性进行挖掘,并对休憩设施的分类和功能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出此类设施设计和设置的基本原则,探讨出一种将城区公共开放空间里休憩设施与其他设施结合,并充分融入环境空间的方法,为使用者们营造出更好的公共交流和休憩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城区公共开放空间休憩设施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1 设置城区公共开放空间休憩设施的必要性1.1城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位本文所说的城区公共开放空间主要是指处于城市中心,具有自我领域,且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人们闲坐、慢行、用餐、交谈或观察周围事物的需求。
由于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办公环境的紧张压力等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户外公共的空间环境里休闲,寻求轻松的交谈和相处。
当然,市中心的开放空间并不只是由白天聚集的办公一族午间休息时使用,它更多的是服务于当地的居民,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休闲活动。
这样的开放空间表现为街道广场、建筑前庭、城市游园、公交集散广场、步行街和城市中心广场等多样的形式,但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不断期望。
1.2 设置休憩设施的必要性人们在工作之余和活动之后需要休息,在城区开放空间里设置休憩设施正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不同户外坐憩行为。
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
①必要性活动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活动,包括了那些多少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应用在坐憩行为上如等人、候车等;自发性活动则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应用在坐憩行为上如坐着晒太阳、看报纸等;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是相当综合性的,应用在坐憩行为上如儿童游戏和交谈聊天等,多是被动式的接触。
浅析城市的开敞空间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车辆工程技术198理论研究1 城市开敞空间的概念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Open Space)是指城市外部空间(不包括那些隶属建筑物的院落)。
包括:自然空间(山林农田、河湖水体、各种绿地等)、硬质景观(城市的广场、道路、庭院等)、公园、娱乐空间等的自然与非自然空间。
英国伦敦1877年制定的《开敞空间法》中将开敞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10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场所,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者不被利用的地域。
美国1961年房屋法规定开敞空间是“城市区域内任何未开发或基本上未开发的土地”,具有:(1)公园和娱乐用的价值;(2)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的价值;(3)历史或风景的价值。
由此可见,这些空间负担着城市多样的生活活动、生物的自然生长、隔离避灾、通风导流、表现地景,以及限制城市无限蔓延等多重功能,亦及是展现生态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等多重目标的载体。
城市开敞空间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们新近文明的反映,也是我们在解决了吃、穿后对更高生活物质水平的体现,人们在空余时间需要一个休憩自我的地方,于是城市中的开敞空间就此产生了;城市生活规律而忙碌,长时间置身于此狭小领域,令人神经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于是人们又迫切希望拥有更大的绿地空间以满足需要,由此,公园,城市娱乐场为我们创造了新的空间氛围。
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进入家庭我们有了更快更方便的代足工具,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及休憩场所在日益增加的人流背后以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2 城市开敞空间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五十年代前,开敞空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客体,开敞空间设计处理常常放到建筑形态设计之后,因此变成了城市设计的一种补遗,而不是城市设计有机构成。
通常,开敞空间是为满足某种功能而已而存在的,故连续性是其特征。
在当下,建立广泛的开敞空间体系,为居住者提供必要而高品质的活动场所,是城市设计中坚持的另一理念。
商业空间消费者行为与规划——以上海新天地为例
一
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 它是以上
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 旧 区为基础改造而成的具有国际水 平的餐饮 商业、娱乐和文化休闲步行街。新天地位于 上海市中心黄浦区淮海路商业 区 近,占地 3 0 附 00 , 0 m 东临黄陂南 路,南临 自 忠躐 西临马当 路 北临太仓f 珠
[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空间特征;路径特征;空问句法;布局优化;上海新天地
[ 文秘 号] 0 6 0 2 2 1 ) 1 02 — 6 [ 1 0— 0 2(02 0 — 0 3 0 中田分类号]U 8 [ T 9 1 文赫标识硼 B
Co s mes’ e a ir n ln ig I Co n u r B h vo , d Pa nn mme ca Sp e : h n h i n an x mp J u , a g De a n ri l ac s S a g a U di a l XuZ n W n Xi E e
Sh gh Th p er t disXi a di on m Es’ eh ira ondu svii nu b , t ps c su pi arctr , d te an ai e ap u e s nB n su r b avo ndc c de st or m ers o . on m t ch a e s an h on r a o hp b wee te ext d it r ra t ies an y esb avor o pixt a u ai Th ap f nb rsu e te elt ns i et i n sr et i an n e i c i t . alz eh i al m e i ndplr ly e p er e tdis h s o vi c y t o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集合6篇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集合6篇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集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在城市设计中,开敞空间也是重要的客体要素,它是城市居民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获得信息、获得情感的户外公共空间。
它的范围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具体地说有: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街道以及沿街小型空间、沿街缩进空间和街心游园等。
对城市开敞空间的研究,除了要以使用者的感受为核心,分析其内在各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外,还要分析特定的开敞空间与城市的关系,包括它在城市中的区位、功能以及景观构成特征。
下面就从形象、功能、生态三个方面来说明城市开敞空间与城市的关系。
一、景观·形象建筑与建筑的外部空间共同构成城市的景观物质要素,而城市开敞空间作为开放性、公共性的外部空间不仅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感受城市意象的主要场所,它同时具备景点和观景点的双重身份。
位于上海黄浦江边的滨江综合改造工程建成于1993年,改造后的滨江大道成为上海市的标志景点。
交通通畅,环境优美,游人如梭。
从滨江大道上向江对岸的浦东望去,高楼林立,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展示著浦东现代化的城市气息,与一江之隔的外滩历史性建筑群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这里,人们感受着城市的历史,也赞叹着城市的现在与未来。
二、功能·使用城市的开敞空间是以具备某种功能的空间体系的形式而存在的。
这种功能可能是单一性的,也可能是多重复和性的。
单一功能体系的开敞空间,以一种类别的形体或自然特征为基础,如河谷;或某种开放空间的开发设计,如公园。
由城市街道、广场和道路构成的廊式体系是最典型的开敞空间体系。
紧凑城市视角下的建成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
城市研究| 91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uilt-up Areas from Compact City Perspective and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周新刚 傅韵同 郎 嵬 李默涵 ZHOU Xingang, FU Yuntong, LANG Wei, LI Mohan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土地资源最佳使用与紧凑城市发展战略,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紧凑城市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策略,对于解决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蔓延带来的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城市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对上海市1995—2015年建成区的时空分析,挖掘建成区扩展演变规律。
基于重力模型建立紧凑度指标对城市扩展过程进行量化分析,剖析紧凑度的时空演变规律:一是上海市建成区紧凑度先降低后升高,主城区紧凑度高于郊区;二是上海市主城区和郊区紧凑度变化受人口、产业、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时,提出紧凑城市发展策略及规划响应。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China's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trategy in the new era is to utilize land use properly andimplement the compact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or new-type urbanization. A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developing compact c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urban problems in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induced by urban sprawl.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volution of the built-up area through the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Shanghai from 1995 to 2015. Based on the gravity model, a compactness index system is examined to quantify the urban expansion process, an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ompactness is explored. First, the compactness of urban built-up areas in Shanghai declined and then increased, and the compactness of the main urban are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burbs. Second, the compactness of Shanghai's main urban areas and suburbs is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population, industry, and transportation.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ome measures of compact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ning responses are proposed.紧凑城市视角下的建成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作者简介周新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傅韵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郎 嵬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副教授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李默涵(通信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国土空间规划;紧凑城市;时空演变;土地利用扩展;上海市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compact city;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land use expansion; Shanghai文章编号 1673-8985(2021)01-0091-07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10114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0 引言紧凑城市主张以紧凑的城市形态来有效控制城市蔓延,保护郊区开敞空间,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1]。
管窥开放空间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论文
管窥开放空间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论文管窥开放空间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论文一、开放性空间的分类这类空间多指城市公园、广场、滨水空间、街道绿化等场所。
其中多数空间是伴随着城市规划、改建等政府行为产生的,面积也相对较大,功能性较强,是居民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
也有部分因拆建、扩建等原因而形成的面积较小、分布零散的空间,大多只是简单的绿化或铺装,空间功能性相对较弱。
二、开放性空间的特点1.空间边界的模糊性由于城市空间分布较为密集,空间的涵盖范围往往会有一定的重叠,空间边界识别度也就相应变低,再加之玻璃等透明材质的应用也使得部分室内空间在视觉上具备了一定开放空间的特点。
以日本难波公园为例,名为公园,实际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
难波公园(NambaPark)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
人们可以欣赏成群的大树、岩石、悬崖、草坪、溪流、瀑布池塘及露台,人们徜徉在空中花园中尽享体验式购物的乐趣。
难波公园颠覆了一味追求机器效率的工业化空间设计,打破了室内室外的空间界限,实现了城市森林中自然化、戏剧化空间场景的塑造,形成内部与外部景观的和谐与相互映衬,可谓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式体验购物的杰作。
2.影响范围的扩大随着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私家车普及与城际轻轨的发达,人们单位时间内涵盖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活动的时间也相对延长,跨城区上下班已经成为可能。
以往对周围使用人群影响范围较小的开放式空间,现在其影响覆盖范围也得到了相应的延伸。
因此,重视开放式空间的设计对提高区域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3.空间的舒适性强调人性与尺度及无障碍设计空间的舒适性是人们对空间是否认可的前提,主要是视觉的舒适度与空间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视觉的舒适度主要是指空间形态的设计,色彩的搭配及材质的铺装等;设施的人性化则更多以人体工学为参考,强调人们在空间内切实的使用感受,突出比例、尺度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城市步行系统空间形态初探
城市步行系统空间形态初探1-1研究的缘起及问题的提出1-1-1研究的缘起对步行环境的兴趣始于强烈向往户外游戏的童年。
那时的汽车还不曾如此放肆地占用城市原本紧张而宝贵的七地资源。
没有机动交通的危险,人们得以在更加广阔的地域内活动。
大多数人的生活记忆都来自于走街串巷时步行的体验。
然而在汽车产生之后,快速的发展让方格网在所有的城镇中放肆地蔓延,钢筋水泥的丛林在旧城新区中疯狂生长,慢慢蚕食着传统的老街小巷、黛瓦粉墙,还有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越来越习惯了城市的浮躁与喧嚣。
事实上,我们的城市不仅失去了步行时代的宁静,也同时失去了那个时代的活力。
汽车交通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尤其对步行交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此产生的诸多现代城市问题迫切要求人们去解决(图1.1)。
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1995年11月8.1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会上讨论通过的“北京宣言”中提出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五项原则之首便指出:“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
然而如何解决和实现人和物的移动,在我国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依然是一片方兴未艾的处女地。
随着步行系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及专家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在城市中建构整体的完善的步行网络体系,已经成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焦点。
卜1-2问题的提出交通^[具的变迁,从马车,汽车到地铁的发展就直接影响城市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态,它不受社会制度的限制,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目前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看,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必然的。
在其迅猛发展的高潮到来之前,认真研究~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城市步行系统的空间模式和设计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价值,整合城市破碎的开放空间和步行环境,对现在及未来的城市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针\图卜1:我国某城市十宁路口汽车和行人争道咖行,交通阻塞混乱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不同城市的步行系统的空间形态及结构组织的研究,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依然方兴未艾。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在我国的研究状况及其研究特点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在我国的研究状况及其研究特点【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概念,对国内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最近国内的学术研究现状,并总结了国内研究的特点。
【关键词】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 poe1 使用后评价poe简介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是20世纪60年代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建筑环境的研究,英文缩写poe。
是指建筑物或环境建成若干时间后,研究者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收集使用者对建筑或环境某方面的评价信息,并通过科学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目标环境的评判。
poe的研究重点和应用方法是相似的。
使用者是其评价核心,建筑性能是其重要概念,研究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建筑性能是poe 的重要概念,它构成评价所需要的参照系统。
2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目前,poe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许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发展出一系列的评价理论和方法,poe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国外poe研究的发展已有学者进行过总结,笔者则要对国内的poe研究情况作一番梳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筑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学术交流及翻译著作等方式,陆续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使用后评价也随着环境心理学一起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对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由此初步展开,但在实践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理论吸收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涉足此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2年常怀生先生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首先在国内传播建成环境评价理论。
他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书中介绍了日本的建成环境评价实践。
1992年起,常先生着手进行了住宅、医院和办公室等建筑类型的使用后评价。
他的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
他还于1999年出版了《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上海、南京、苏州商业步行街界面设计研究
sopn pdsra m l f or cu ty 1 te hp ig eetin a lo u onr n h
ftr・ uue
[ewr]Sopn pds i ml T ed s g f Kyod:hpi eet a al h e i no g rn
可以 分为显形的 和隐 形的, 显形的 界面有 自 确定的 己 形式, 如 建筑物的临 街立面, 密实的围墙等; 隐形的则有赖于观察者的 心理感受, 它并不对空间起到限 定作用, 或者说它的限定功能
不是很 明显 ,领域感不是很强 ,如空 间中的一棵大树 ,一个界
碑等。 从空间形态构成上来分, 围合空间的为六个面,大致可 分为三个面的类型: 顶面、侧面、底面。大到城市空间,小到 具体的立方体空间, 都可以 划分出这些面的 形式。从界 自 面 身 的 性质来说又可以 分为 “ 硬质” 界面和 “ 软质”界面, 顾名思 义, 硬质界面是指从 物理属性上来说相对较密实的材质, 故硬 质界面多为人工物, 筑物的立面, 如建 封闭 的围 柏油路 墙, 面, 大理石铺地等等;软 质界面多是相对人工环境而言,多 数为自
( ln . aos在 《 城市)( A a B Jcb) 观赏 l ) Looki ng at C i es 中认为步行是可欣赏建筑局部、细部和城市细节 ti ) 的唯一方法。 美国学者简 ・ 雅各布斯( e cb) 街道, J jos 认为 n a a 特别是步行街区和广场构成的 开敞 空间 体系, 是分析评判城市
上海、南京、苏州商业步行街界面设计研究
【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 : 快速发展, 对城市生活质 人们 量和环境质量要求更加 趋于多样化、 层次化。 世纪 8 0 2 0 年代以 来,为了改善城市购物环境, 拉动 经济发展,城 市商业步行街 建设已 经成为我国 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
城市规划设计的开放性公共空间
城市规划设计的开放性公共空间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宏观、整体性的设计和布局,以实现城市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设计中,开放性公共空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开放性公共空间的定义、作用以及设计原则,并以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一、开放性公共空间的定义和作用开放性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对公众开放的、无一定功能要求的空间,如公园、广场、步行街等。
它们不仅提供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还是城市社交、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开放性公共空间的存在,对城市和居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开放性公共空间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例如,公园的绿地可以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
广场的设计可以打造城市的地标建筑,提升城市形象。
其次,开放性公共空间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社交活动和文化交流。
人们可以在公园里散步、游玩,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步行街上可以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和市集,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
最后,开放性公共空间对居民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接触自然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益。
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开放性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场所。
二、开放性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为了确保开放性公共空间的功能和效果,设计师应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开放性公共空间应尊重和满足社会多样性需求。
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应能够从中受益。
例如,为老人设置休息区和健身设施,为儿童设计游乐设施,为年轻人提供社交聚集地。
其次,开放性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人性化。
人们在其中的活动应得到舒适和便利的保障。
比如,在公园中设置休息座椅、湖泊和喷泉等景观;在步行街上设置防晒设施和遮雨棚。
另外,开放性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例如,在公园中合理利用雨水,设置生态湿地;在广场上使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
三、典型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开放性公共空间设计案例。
1. 中央公园中央公园位于某大城市的市中心,占地面积大约100公顷。
上海大型购物中心空间形态研究
上海大型购物中心空间形态研究摘要Shopping Mall作为一种新型零售业态,在中国各大城市尤其在上海发展迅速。
该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上海Shopping Mall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理,归纳总结了上海已建成的ShoppingMall的空间形态特点,提出其倡导的是一种体验式的消费潮流,注重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更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温馨的购物空间环境。
关键词大型购物中心上海空间形态1问题的提出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龙头和命脉,经济一直在突飞猛进。
世博会的即将举办,地铁网络的密集覆盖等诸多利好因素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上海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购物已不只是市民的单纯物质需求,亦成为人们生活享受的重要部分。
大型购物中心( Shopping Mall)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了购物消费的最新潮流,其产生和发展对经济水平、消费水平等各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
上海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其Shopping Mall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必然。
Shopping Mall在我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除了北京和重庆,目前已建成的Shopping Mall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
上海目前已经建成的面积超过1 0万平方米的ShoppingMall已达22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地区规模,另外已经规划立项或正在建设的也有1 2家。
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因此,针对上海Shopping Mall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和指导性(图1~2)。
Shopping Mall倡导的是一种体验式的消费潮流,注重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更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温馨的购物环境,因此空间形态的设计尤为重要,良好的空间形态能给商业建筑带来新的含义,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
但是,目前很多Shopping Mall在空间形态上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盲目借鉴国外的案例,过分贪求规模上的“大、全、新”,忽略了空间环境的舒适度。
城市景观规划的公共空间设计与开放性
城市景观规划的公共空间设计与开放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休闲、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它的设计和开放性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景观规划的公共空间设计与开放性的重要性,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注重人的需求和体验。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多样化的环境,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公园应该提供绿色植被、休闲设施和活动空间,以供人们放松身心和进行体育活动。
广场和街道应该提供宽敞的步行区域和休息区,以方便人们的交流和休憩。
此外,公共空间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无障碍设施和适合他们参与的活动。
其次,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注重社交互动和文化交流。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相互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场所,它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空间和文化设施,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文化交流。
例如,公园可以设置户外音乐台和舞台,举办音乐会和文化表演,吸引人们聚集在一起欣赏和参与。
广场可以设置休闲座椅和咖啡厅,为人们提供聚会和交流的场所。
此外,公共空间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第三,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
例如,公园和绿地的设计应该注重植被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广场和街道的设计应该注重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减少碳排放和垃圾产生。
此外,公共空间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可持续交通的规划和布局,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和交通拥堵。
最后,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方面。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和多元的,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使用权和参与权。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可以促进社会平等和民主参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城市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 ———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徐磊青提 要 在2001~2002年为调查研究人们在城市开敞空间内的环境行为,每年的3~6月之间,笔者共访问了上海市中心区的4个广场与5条步行街,共有917人接受了调查并回答了问卷。
文章介绍了这个研究中关于使用者活动期望与活动的研究结果。
揭示在上海城市开敞空间中,人们有很强烈的休闲期望,其中放松心情、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为最主要。
空间中的活动也是丰富多样,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功能和设施有关。
停留活动中主要是坐、休息以及观赏风景。
而步行街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三种取向。
关键词 广场 步行街 使用者活动 活动期望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4)040078061前言 我国的城市开敞空间建设近几年来有很大的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建成不少广场、步行街和绿地。
如何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开敞空间,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需要对环境设计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
笔者结合对上海城市中心区已使用的开敞空间调查,分析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和活动。
2研究方法与程序 调查选择上海的四个广场与五条步行街为调查样本,它们是:G1静安寺广场、G2淮海公园前广场(下简称淮海广场)、G3人民广场、G4弘基休闲广场(下简称弘基广场);以及B1吴江路步行街、B2南京东路步行街、B3多伦路步行街、B4港汇广场步行街(下简称港汇街)和B5雁荡路步行街。
这些样本的区位分布是:静安寺广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步行街位于南京路上,吴江路位于南京西路南面距离100m。
淮海广场、雁荡路位于淮海中路。
多伦路位于四川中路商业街。
弘基广场和港汇街位于上海商业副中心的徐家汇。
这些开敞空间可以说都位于交通发达、商业繁华和人流汇聚的上海核心商业区,位置非常优越,是上海零售商业区的典型空间和精华。
笔者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2001级硕士生80多名,分别在2001~2002年3~6月间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首先在2个广场与2条步行街先进行各15名参与者的小样本问卷测试。
然后再进行大样本的调查。
对每个样本都进行多天的调研,每天至少调查2h。
这个系列调研涉及多种信息的搜集,采用了观察、拍照、平面注记、问卷、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
相应也采用多种数据分析的方法。
调查涉及两部分:一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图1各开敞空间景色。
(上图为静安寺下沉式广场,下图为淮海广场。
)二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从事的活动。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们在环境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旨在实现某些可期望的有价值的心理结果。
这就是行为动机与环境行为期望。
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是:选择若干时刻(每个研究日至少两次)观察此时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统计开敞空间中的人流。
以时间取样(time sample)的方式计算某一时段(如10min)内空间中的人流走向。
在广场与步行街上对人群进行访问,分发问卷,请参与者填写,问卷当场回收。
并对有兴趣人士进行访谈。
徐磊青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问卷中包括一个活动期望量表和一个活动量表分别测量人们的环境期望和活动。
这两个量表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陈彰仪(1989)和黄茂荣(1989)两位台湾学者关于游憩活动和休闲动机的相关研究。
将活动期望的检测项目组织在10个题目中,将活动的检测项目组织在13个题目中,广场与步行街的题目稍有不同,皆为多项选择。
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3调查结果 3.1 使用者的活动期望 3.1.1 强烈的休闲期望放松心情、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为最主要的活动期望。
这说明目前城市中心区的开敞空间的活动中,人们有很强烈的休闲期望,这既包括放松性休闲活动,也包括社交性休闲活动。
其中以放松心情为最主要目的。
3.1.2 社交与观光需要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也是非常重要的活动期望,说明人们希望开敞空间也是一个社交场所,因而开敞空间的设计中应考虑小群体的活动空间,如2~4人的小活动空间,以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社会交流中私密性的各种需要。
各种开敞空间中人们也有较高的观赏城市风光的需要,这包括多伦路(3613%),人民广场(3512%),南京东路(3415%),淮海公园(2318%),静安寺广场(2210%)。
这几个开敞空间是所调查样本中空间较宽敞的,这表明,人们希望能有较大的开敞空间可以观赏这个城市,了解这个城市。
见表1。
表1各广场的活动期望(%)静安寺广场淮海广场人民广场弘基广场1放松心情58.2放松心情41.7放松心情74.2放松心情63.22与同伴相聚23.4购物35.7观赏城市风光35.2与同伴相聚20.83观赏城市风光2210观赏城市风光23.8与同伴相聚22.0其他22.64娱乐21.2活动身体21.4接近自然22.0观赏城市风光14.25接近自然13.5与同伴相聚17.9娱乐17.0娱乐11.36其他13.5接近自然9.5活动身体11.9购物10.47活动身体12.8其他7.1购物10.1活动身体10.48购物11.3娱乐5.9了解新信息8.8了解新信息9.49了解新信息7.1了解新信息3.6其他8.2接近自然814续表1静安寺广场淮海广场人民广场弘基广场10体验奇妙感觉2.8体验奇妙感觉2.4体验奇妙感觉6.3体验奇妙感觉517调查人数141人84人159人106人 说明:①本题为多项选择,百分率总计超过100%,下同;②“与同伴相聚”为本文缩写。
在实际调查表中“与同伴相聚”为“与同伴、家人相聚”。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3.1.3 空间的不同性质影响了不同的期望 购物需要在各开敞空间中大相径庭。
在南京东路(5915%)、港汇街(41.7%)和淮海广场(35.7%)的比例较高,但是在其他几个开敞空间则比例不是很高。
据此可以认为除了几个商业中心开敞空间以外,人们到开敞空间中来主要不是为了购物。
也说明南京东路、港汇街(它边上的港汇中心)和淮海广场(淮海中路)担负着明显的商业功能(表2)。
表2步行街的活动期望(%)吴江路步行街南京东路步行街多伦路步行街港汇街步行街雁荡路步行街1放松心情7211购物5915放松心情6912放松心情5813放松心情53172与同伴相聚4413放松心情5418观赏城市风光3613购物4117与同伴相聚24143娱乐2411观赏城市风光3415与同伴相聚2019与同伴相聚2618观赏城市风光18134购物2012与同伴相聚2510接近自然1716娱乐1713其他17115接近自然1512娱乐2114体验奇妙感觉1312其他1517购物15196观赏城市风光1118活动身体1413购物1312观赏城市风光1411娱乐14167了解新信息1011体验奇妙感觉1017了解新信息1211了解新信息1118了解新信息8158活动身体819了解新信息915娱乐1110活动身体613接近自然8159其他819接近自然813活动身体818体验奇妙感觉511体验奇妙感觉41910体验奇妙感觉511其他418其他818接近自然活动身体419调查人数79人84人91人127人82人 说明:“与同伴相聚”为本文缩写。
在实际调查表中“与同伴相聚”为“与同伴、家人相聚”。
下同。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人们即使到商业中心附近的开敞空间也不全是为了购物,譬如港汇街和弘基广场只有100m之遥,弘基广场被一个非常休闲的美食中心围绕,因此人们就没有强烈的购物需要。
淮海中路上的雁荡路段要比淮海公园段更繁华,但是人们的购物需求反而不如后者,这与雁荡路步行街两边的空间功能有关,这条路两边布满了美食店。
人民广场样本中有较高的接近自然的需要(2210%),而2004年第4期总第152期 城市规划汇刊这种需要在其他样本中没有体现,原因可能与人民广场是类似于都市绿洲型的空间性质有关。
另外,只有在淮海广场,人们才有较高的活动身体的要求。
这也与淮海公园中有较多的老年人活动内容有关,老人们把这个开敞空间看成是社区中心绿地。
这说明本次调查的开敞空间样本与社区开敞空间有较大不同,基本上属于商业性和观光性的开敞空间。
3.1.4 良好的空间品质可以促进娱乐的期望 在吴江路(2411%)、南京东路(2114%)和静安寺广场(2112%),人们还有较高的娱乐要求。
这几个开敞空间是人们满意度评价比较高的(有另文述及),这说明如果开敞空间的质量是比较高的话,人们会有更多的娱乐方面的需要。
3.2 使用者活动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对开敞空间的活动采用问卷统计与观察两种手段进行分析,下面是问卷分析的结果。
3.2.1 坐和休息是最主要的活动 与活动期望一致,人们在开敞空间的活动主要以休闲/社交活动为主。
大多数样本中,闲坐和休息是人们在空间中的最主要活动,比例接近或超过50%,这说明开敞空间人们有强烈的休息需要。
看风景、与家人、同伴聊天、散步等也是主要活动。
在某些餐饮性空间中,进食也是主要活动。
3.2.2 观赏活动 观赏景色排名排列第二。
在人民广场(5315%)、南京东路(5711%)、多伦路(6014%)和雁荡路(4419%)样本中看风景活动比例非常高。
在其他空间中,风景观赏也是重要的活动。
人们可以发现这些空间很有特点,如人民广场的空间最开敞、南京东路、多伦路和雁荡路分别有一些历史性的建筑。
这说明空间本身的特点以及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是构成景观的主要部分之一,观看就成为了开敞空间中的人们活动的最主要方面。
所以空间的特点(包括视野以及开敞程度)以及建筑设计的特点,是一种很重要的行为诱发点。
3.2.3 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和功能有关 各广场上人们选择的活动差别不大,主要是休息,然后是欣赏风景、与家人、同伴聊天等活动。
在景色良好的广场如人民广场、静安寺广场等散步的人也不在少数。
其他如吃食、观看人们的活动、玩耍等也有不少人选。
在不同点方面,人民广场上人们选择的活动最丰富。
淮海广场上人们选择了较多的购物活动。
弘基广场上人们选择了较多的餐饮的活动,所以活动内容与广场的性质、功能及区位有关(表3、4)。
表3各广场的停留活动(取前十位)(%)静安寺淮海人民弘基1休息5312休息5213看风景5315休息58152散步3313购物2612休息5010和同伴聊天34103看风景2918看风景2216散步4313吃点东西25144观看人们活动2717与同伴聊天1617玩耍3012看风景23165与同伴聊天2515散步1311与同伴聊天3010路过2018续表3静安寺淮海人民弘基6路过2113活动身体1311看看人们活动2415散步19187玩耍1814看看人们活动1311吃点东西1113玩耍12138吃点东西1412玩耍915购物1113阅读报刊11139购物1211吃点东西711路过1017看看人们活动101410阅读报刊919路过418其他1017其他715调查人数141人84人159人106人 说明:①本题为多项选择,百分率总计超过100%,下同;②“与同伴聊天”与“路过”均为本文缩写,在实际调查表中“和同伴聚会”为“和家人、同伴聊天”;“路过”为“通过此地去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