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种子生产与经营)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在水稻生长期间危害叶片,繁殖能力强,一般一年可爆发2~3代,若不及时控制,会导致严重的减产甚至死亡。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
一、发生特点1. 发生特点水稻稻飞虱具有口器锐利、吸食力强、繁殖快、冬季不死、寿命短、易迁移、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发生期多在水稻分蘖期,虫口刺激,导致植株叶片发生黄化、枯黄、叶片干枯、形成条纹等症状而影响稻株的正常生长。
损失严重的田地,叶片会变成紫黑色。
2. 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气温、湿度、营养等因素有关,若发生时气温在20℃以上、空气湿度低、水稻生长条件差,尤其是缺乏氮素时极易发生严重的爆发。
此外,水稻稻飞虱的传播也极为迅速,不仅可以沿着风向传播,也可以通过水路、偷渡作物等方式扩散。
二、防治措施1. 机械防治在水稻分蘖期间,可以采用人工拍打、高压水冲击等方式,将稻飞虱冲洗掉或拍打致死,同时要及时清场,清除稻飞虱产卵的地方,减少稻飞虱危害的发生。
2. 生物防治有一些昆虫对稻飞虱有天然的控制作用,例如:蝗虎、蚂蚁、潜蝇、蜻蜓等昆虫不仅可食稻飞虱,还可将它们的卵、幼虫和成虫作为食物进行侵蚀,有效控制稻飞虱的繁殖。
3. 化学防治针对大面积爆发的稻飞虱,可以使用特效杀虫剂如多菌灵、嘧菌酯、吡虫啉等进行保护性喷雾。
不过,应注意控制剂量,遵循严格的安全使用标准。
同时,也可以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利用白僵菌,肺形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农药进行稻飞虱的防治。
4. 种植抗性品种要想控制稻飞虱,选用抗性品种是另一种有效的途径。
个别米种如AROZ系、新龙系等被认为在抗性方面表现较好,尽管它们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叶片黄化和干枯,但危害率仍远远低于其他品种。
总的来说,针对水稻稻飞虱,科学的防治方法可以使我们舒适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其危害带来的损失。
水稻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点
水稻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点一、稻飞虱分布3种稻飞虱在我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发生。
褐飞虱:为偏南方种类,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害严重。
白背飞虱:为广跨偏南方的种类,为害性仅次于褐飞虱。
灰飞虱:为广跨偏北种类。
二、稻飞虱的习性1、群集性:稻飞虱有群集为害特性,田间为害常可见点块状集中为害中心,严重时出现黄塘、冒尖穿顶等明显特征。
2、趋荫蔽嫩绿性:飞虱喜湿润凉爽环境栖息,故而在田间荫蔽、经常有水、生长嫩绿的田块飞虱发生较重。
株形紧凑、香稻品种(美香占、早香一号等)较易招飞虱。
3、迁飞性:飞虱具有随风力随行远距离传播的迁飞特性,尤其是褐飞虱、白背飞虱这种具有候鸟般远距离迁飞的,更是随周年气温的变化南北迁飞4、趋光性:飞虱在夜间有较强的趋光性,尤其在夏季傍晚夜幕临近时,飞虱活动很活跃,开过夜车的人深有体会,每当夜幕临近时,车灯总能吸引虫子过来。
三、稻飞虱为害特点1、稻飞虱主要以成虫、若虫在稻株基部吸吮汁液。
破坏稻株营养,进而阻塞水稻输导组织,出现黄塘、穿顶冒尖、枯槁倒伏、分泌蜜露而形成烟霉、空瘪粒增加,带毒的灰飞虱还会传播病毒病。
2、一般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更易诱发飞虱为害。
3、抱卵量大。
雌虫每只产卵150---300粒不等,有的可产500-800粒,短翅成虫多的产卵上千粒,所以短翅型成虫的大量出现预示飞虱将大暴发。
4、飞虱是累积暴发为害。
如果前期不做好防控,任其发展,当田间基数足够大,产卵量则呈几何数增长,成、若虫高峰易暴发成灾。
四、稻飞虱防控技术稻飞虱的防控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压前控后,绿色防控”的方针。
1、预防用药:生产实践中根据田间稻飞虱优势种群类别和发生程度来选用高效对应农药防治用药,预防可以用噻虫嗪、呋虫胺、吡蚜酮、烯啶虫胺等烟碱类药剂。
2、暴发用药:当田间虫量较多呈暴发态势时,就应速效与持效药结合使用,才能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基数,减少损失,如用毒死蜱+吡蚜酮、吡蚜酮和烟碱类复配剂,同时添加助剂提高杀虫效果。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水稻稻飞虱属于半翅目昆虫,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
水稻稻飞虱主要以稻谷汲吸植物汁液为生,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主要在水稻苗期和拔节期发生较为严重,这两个时期是水稻稻飞虱的危害高峰期。
水稻稻飞虱喜欢在植株的下部或者中部汲吸植物汁液,导致水稻生长不良,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水稻死亡。
水稻稻飞虱还会分泌一种叫做“稻飞虱素”的物质,会诱导水稻产生褐飞虱素,导致水稻叶片变黄、卷曲,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水稻减产。
水稻稻飞虱主要通过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来为生,造成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受阻。
特别是在水稻的苗期和拔节期,水稻植株生长迅速,如果受到稻飞虱的危害,会导致水稻植株的生长不良,长势减弱。
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水稻植株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水稻稻飞虱在寄主植物之间传播病毒病害,使得水稻遭受病毒病害的风险增加。
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为了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目前,水稻稻飞虱的防治主要分为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机械防治等几种方式。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的方式。
在水稻生产中,可以选择适宜的天敌和寄生性昆虫放入水稻田中,来控制水稻稻飞虱的数量,减轻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程度。
一些寄生性昆虫对水稻稻飞虱的幼虫和蛹期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稻稻飞虱的数量。
一些对水稻稻飞虱有天敌作用的昆虫也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来控制水稻稻飞虱。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的方式。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水稻稻飞虱防治的农药,可以通过喷洒或者灌溉的方式对水稻稻飞虱进行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重要害虫之一,具有吸汁口器,对水稻植株的吸食会导致茎秆、叶片变黄、萎缩,严重时会死亡。
此外,稻飞虱还是水稻白叶枯病、白条斑矮缩病的传染媒介,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
1. 稻飞虱的生活习性稻飞虱的寿命大约为25天左右,可每天产卵2~3千个。
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经过4次蜕皮后,成为成虫。
成虫和幼虫都以水稻植株的汁液为食,主要聚集在水稻植株的叶背面和叶鞘内,钻进叶鞘内发育和繁殖。
幼虫和成虫对阴湿环境适应性很强,喜欢生长在水稻田中间或稍阴处。
2. 稻飞虱的危害特点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会导致叶片、茎秆变黄、萎缩,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2)稻飞虱还是水稻白叶枯病、白条斑矮缩病的传染媒介,会给水稻产生更大的危害。
(3)稻飞虱密度过多,会对吸收光照、养分分配、水分平衡,甚至影响水稻的花药发育、授粉和结实等产生影响。
(4)稻飞虱种群的爆发,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3. 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方法(1)建立有机体系加强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水稻栽培的整体环境。
选择纯露种、优质种子;在种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减轻有害微生物的影响。
(2)建立生物多样性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引入昆虫、红蜘蛛等天敌,对稻飞虱进行有效压制。
(3)加强田间管理和监测增加稻飞虱的监测,学会辨认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提高田间施肥技术、科学灌溉,减少腐殖质流失与物质代谢不足的情况。
(4)杀虫剂防治为有效防治稻飞虱,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是使用杀虫剂也会造成其他敌害生物的死亡,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 结论为了控制稻飞虱的危害,采用综合防治的全面治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并加强田间巡视和监测,对于稻飞虱的早期发现和防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田间氨氮、硬度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灌砂、灌水、施肥等过多的农业操作,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害虫,给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下面我们就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水稻稻飞虱主要以水稻为食,对稻米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危害。
稻飞虱是种嗜食性强的害虫,以水稻的嫩叶、嫩梗为食,进食后对水稻的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稻飞虱的发生与气候、环境和种植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稻飞虱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关。
稻飞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气温在25-30℃左右为害虫繁殖的最佳温度范围。
降雨和湿度也是稻飞虱繁殖的重要因素。
气候条件的变化对稻飞虱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种植管理也是稻飞虱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合理的种植密度、缺乏灌溉和施肥管理等,都可能导致稻飞虱的大面积爆发。
连续种植水稻也容易造成稻飞虱的滋生和暴发。
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发生。
针对稻飞虱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选择抗虫性较好的水稻品种。
通过选育和引进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可以有效减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加强田间管理和水稻生态系统的调控。
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保持田间环境的卫生,避免过度施肥和使用农药等措施,对稻飞虱的发生和传播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
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稻飞虱和其危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进行人工捕捉等。
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来控制稻飞虱的发生。
如引入天敌和天敌微生物进行防治,推广生物灭虫剂的使用等。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可持续性等优点,对稻飞虱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有较大危害的害虫,其发生与气候、环境和种植管理等有关。
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和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发生,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水稻生长期间会大量危害水稻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及时对水稻稻飞虱进行科学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害虫。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主要由下列因素影响其发生:1. 气候条件:水稻稻飞虱较适应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水稻稻飞虱幼虫的孵化速度较快,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利于发生。
2. 植被环境: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苗期和抽穗期为害最为严重。
水稻生长期环境适宜,水稻生长健康且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也会增加。
3. 害虫天敌的多少与作用:害虫天敌对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
飞虱完全不能抵抗寄生性天敌的幼虫和成虫,因而这是天敌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环境干旱适度,幼虫天敌的寄生率不高,因此这是天敌作用的消极方面。
1. 繁殖能力强:水稻稻飞虱成虫善于繁殖,繁殖速度较快,一年内共有9代,种群倍增迅速。
2. 草食性较强:水稻稻飞虱以水稻为主要食物,较多选择水稻幼苗、嫩叶为食,大量为害水稻,使水稻叶片变黄,减少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3. 暗藏性强:水稻稻飞虱常常聚集在水稻叶片的叶肉细胞之间,暗藏在水稻叶片下部,易被人们忽视。
三、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选择水稻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对抗水稻稻飞虱的生长极其重要,能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
2. 合理施肥灌溉: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适宜,可以增加水稻的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3. 定期清除虫源:定期清除水稻田间的杂草,及时清理虫源,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4.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
但需注意化学农药使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加强虫害监测:定期对水稻稻飞虱进行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进行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包合乡位于泾县西南,属丘陵地区。
全乡耕地9144亩,水田7813 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
稻飞虱是严重危害我乡水稻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特别是近2年来,由于气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水稻产量严重受损,广大农民反映强烈。
我站组织技术力量,实地观察了解,把稻飞虱作为水稻虫害防治的主攻对象, 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危害症状。
危害初期茎秆出现许多不规则的棕褐色斑点,危害严重时全株枯萎,逐渐扩大成片。
水稻孕穗期受害,不能抽穗,抽穗后被害,影响稻谷饱满度,千粒重降低,瘪谷率高。
2、发生时期。
从早稻秧田至10月上旬,稻飞虱均可发生。
早稻一般出现2次若虫高峰期,第2次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第2 次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初。
中稻第1次若虫高峰期出现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第2次出现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
晚稻第1次若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第2次出现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
一般双晚稻移栽后,正值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稻飞虱虫量异常增多,需大面积防治。
主害代高峰期以口背飞虱为主,口背飞虱虫量占总虫量的70%以上,晚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其后褐飞虱比例上升,最高可达飞虱总量的70%.3、发病原因⑴迁入虫量增加。
早稻灯下6月9日始见成虫,较上年提前10 天。
截止7月13 0,单灯累计诱虫6782只,与近3年同期均值相比增70.1%,其中6月23日、6月26日、6月29日、7月5日、7月8 日灯下出现5个较明显的峰次,分别诱虫225只、560只、856只、950只、2100只。
田间虫量6月21日调查单季稻180头/百丛。
6月26日单季稻457头/百丛。
7月2日单季稻470头/百丛。
7月6日单季稻1327头/百丛。
7月10日单季稻1640头/百丛。
以低龄若虫为主,但长翅型成虫偏多(136只/百丛,是2002年同期的3.4倍)。
稻飞虱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稻飞虱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摘要] 本文介绍了稻飞虱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稻飞虱特征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88-02一、发生特点1.生活习性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上梅乡危害较重的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中、晚稻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很少有直接成灾,但能传播稻、麦的病毒。
稻飞虱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和嫩绿性,喜阴湿,一般栖息在稻丛下部叶鞘上产卵和取食。
成虫有长、短翅型2种,长翅型成虫,趋光性强,善于迁飞,但发育慢,产卵少、寿命短;短翅型成虫翅短,不迁飞、发育快,产卵量多,寿命长。
若虫共有5龄,多栖息稻丛下部取食,不受干扰、很少活动,能在同一株或同一丛稻上长期生活,受惊动则横爬或跳入水面。
稻飞虱喜适温(26~28℃)、高湿(80%以上)的气候环境,“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易引起稻飞虱大发生。
短翅型成虫的大量出现,也是稻飞虱大发生的预测依据之一。
2.稻飞虱的形态特征2.1褐飞虱2.1.1成虫有长、短2种翅型。
长翅型连翅体长3.8~4.8mm,短翅型体长3.5~4.0mm。
体黄褐或褐色至深褐色,具油状光泽。
头顶褐色,近方形,前缘向前突出较小。
中胸背板褐色。
前翅黄褐色,透明,翅斑黑褐色。
2.1.2卵长约1mm,宽0.2mm。
产在叶鞘和叶片组织内,紧密排成1列。
卵粒香蕉形,较弯,卵帽顶端圆弧,稍露出产卵痕。
2.1.3若虫分5龄。
1龄体长1.1mm左右,体黄白或灰褐色,腹部背面有一倒“凸”形白斑,无翅芽。
2龄体长1.5 mm左右,体淡黄至灰褐色,腹背倒“凸”形斑不清晰,翅芽不明显。
3龄体长2.0mm左右,黄褐至暗褐色,腹部第三、四节背面各有1对“山”字形蜡白斑,翅芽明显,前翅芽尖端不到后胸后缘。
4龄体长2.4mm 左右,体褐色,前翅芽尖端伸达后胸后缘。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危害范围很广,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及早发现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护水稻产量、提高水稻质量、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1.1 环境条件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以湿润的环境为宜。
高温、高湿、强光、肥力较低的水稻田特别容易滋生稻飞虱。
一年中,稻飞虱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期的6月至9月。
1.2 危害方式稻飞虱主要以吸食水稻叶片汁液为生。
它的危害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造成叶片黄化、卷曲、枯黄;二是分泌蜜露,导致叶片被覆盖并发霉,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三是传播水稻白叶枯病和黄矮病病毒,给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损失。
1.3 繁殖能力水稻稻飞虱的繁殖速度极快,雌虫寿命约20-25天,能产卵约200粒。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稻飞虱的数量会迅速增加,严重危害水稻田的正常生长。
二、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2.1 生物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瓢虫、蚜虫食蚜瓢虫、蚜蚁等。
在水稻田中合理配置这些天敌,促使它们自然捕食稻飞虱,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2.2物理防治在水稻田里栽种辣椒、葱、大蒜等辛辣植物,可以驱避稻飞虱的入侵。
也可以在水稻田四周植栽乌蓼、芦苇等植物,制造天敌栖息地,促进天敌捕食稻飞虱。
2.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当前主要的水稻稻飞虱防治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1)喷洒杀虫剂。
及时发现稻飞虱危害后,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控制。
常用的有氧化乐果、噻虫胺、多菌灵等,要注意按照厂家说明使用,小心使用剂量,以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2)化学混剂。
可以将杀虫剂与粘附剂、增效剂相混合,在使用时会更加均匀和持久,提高农药的防效。
(3)化学调制释放剂。
可以将杀虫剂和释放剂配制成气雾剂、颗粒剂等形式,通过化学媒介安全、有针对性地释放杀虫剂。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危害特点、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1. 气候因素:水稻稻飞虱适合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5℃-30℃,湿度在70%以上,所以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季节,水稻稻飞虱的发生较为严重。
2. 环境因素:水稻稻飞虱的卵、若虫和成虫多数分布在水稻的上部,例如叶片的背面、叶柄等位置。
而生长期较长的水稻,特别是秧米,则是水稻稻飞虱幼虫的主要食物源,这也是水稻稻飞虱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
3. 水稻种植结构:在水稻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地区,水稻稻飞虱易于发生大规模的爆发,因为连片种植容易形成虫源。
二、水稻稻飞虱的危害特点1. 吸食植物汁液:水稻稻飞虱以水稻的嫩叶、嫩茎等为食,吸食植物汁液,使水稻叶片出现黄斑、枯折、叶片卷曲等现象。
2. 传播病毒:水稻稻飞虱在吸食水稻汁液的还常常携带稻瘟病毒、黄矮病毒等病毒,通过叮咬传播给植株,造成水稻病毒病的流行。
3. 形成“虫害三重底”:水稻稻飞虱在吸食水稻汁液过程中,还会分泌一种称为“透明质酸”的高分子物质,使水稻叶片上的露珠不易蒸发,为黑胃蜂等其他有益昆虫提供生存条件。
1. 春季发生规律:在春季,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大,天气逐渐转暖,水稻稻飞虱开始大规模孵化,成虫飞行能力增强,易形成大规模的迁飞和散布。
2. 夏季发生规律:在夏季,气温逐渐升高,水稻生长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卵和幼虫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由于水稻叶面积增大,又会加强水稻稻飞虱的繁殖能力。
3. 秋季发生规律:在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水稻生长逐渐减缓,水稻稻飞虱也会相应减少繁殖和迁飞,但是已经大规模爆发的水稻稻飞虱在秋季还会持续危害水稻田地。
四、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引入自然天敌或培育有益昆虫等生物防治的方法,例如在水稻田地中种植苏丹草、薹草等能够为黑胃蜂等天敌提供生存栖息地的植物,来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危害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小型昆虫,身体细长而呈纺锤形,通常为浅绿色。
雌虫长约2-3毫米,雄虫稍小。
它以水稻叶片的汁液为食,同时还会分泌有毒唾液导致叶片凋落。
害虫成虫可飞翔,并在水稻田中快速繁殖。
它的卵一般产在叶背面的叶脉附近,孵化后的幼虫则在叶背面活动。
水稻稻飞虱主要在温暖潮湿、气温较高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发生。
通常,它在水稻生长期间的6-8叶期到抽穗期是最为严重的。
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水稻生长旺盛,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供稻飞虱摄取。
稻飞虱的发生还与稻田周围的环境因素(如附近有杂草、干旱、风沙等)以及水稻的品种抗性有关。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产生黄色的小斑点,病程发展后引起叶片枯黄、凋落,严重影响水稻的光能转化和养分吸收。
2. 虫害导致水稻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减弱,进而降低产量。
3. 叶片凋落后,虫害还会对水稻的生长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水稻株高矮小,减少穗长和颗粒数。
为了防治水稻稻飞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清除田间杂草。
稻飞虱常躲藏在杂草上,清除田间杂草可以减少虫害的危害。
2.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保证水稻健康生长并提高免疫力。
3. 轮作。
通过轮作水稻与其他作物,减少稻飞虱的寄主。
4. 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天敌如蜘蛛、寄生蜂等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5. 化学防治。
采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选择、使用和安全性。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会给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飞虱,我们应该从田间环境管理、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控制稻飞虱的危害,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以吸食水稻叶片汁液为主要营养方式,易导致水稻叶片弱化和造成水稻的生长发育障碍,严重时会引起水稻产量降低。
因此,进行稻飞虱的防治非常重要。
稻飞虱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约2毫米。
它通常在水稻的生长季节里,从春末开始,逐渐多发,到夏末秋初达到高峰期。
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比较大,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伤害水稻叶片:稻飞虱在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的过程中,会导致水稻叶片失绿、萎缩、卷缩或变白等现象;2.减缓水稻生长速度:稻飞虱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故而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迟缓,影响产量;3.易诱导病菌感染:稻飞虱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导致水稻叶片表面出现创口,创口为病菌进入水稻体内提供了方便,更容易引起水稻病害的发生。
二、防治方法1.灭虫剂防治灭虫剂防治是一种常见的稻飞虱防治方法,但是在使用灭虫剂的同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选用适当的灭虫剂:在防治稻飞虱时,应选择针对该害虫有效的灭虫剂。
在选择灭虫剂时,要根据使用对象、用药期、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2)正确使用灭虫剂:每个灭虫剂都有一个使用说明书,使用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不可随意更换剂量或方法。
(3)合理使用灭虫剂:灭虫剂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理施药的时间和方法,要根据虫情重要程度、药剂有效期和营养生长期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药效的最大化、药害的最小化。
(4)防止药害:灭虫剂使用后,种植者需要留意水稻的生长状况,发现异常生长情况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也是一种可行的稻飞虱防治方案。
如搭建一些亲水性强的器材,如色带、灯具、沙箱等,将稻飞虱引导至害虫收集器当中,然后进行灭虫处理。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稻飞虱防治方案。
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天敌能够控制害虫的繁殖并对其造成损害。
如在防治稻飞虱中常常使用的石蜡蚊子、蓟马、草蛉、小蜂等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技术与综合管理策略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技术与综合管理策略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对水稻的破坏性非常大。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和综合管理策略对于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技术和综合管理策略。
一、稻飞虱的特点和危害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吸食性害虫,主要以水稻的汁液为食。
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吸取水稻体内的汁液,造成水稻叶片黄化、瘪皱,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水稻生长受阻。
2. 吸食水稻汁液的过程中,稻飞虱排出的唾液中含有一定的毒素,会造成水稻叶片发生黄斑病变,进一步影响水稻生长发育。
3. 稻飞虱喜欢在水稻叶背面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也以水稻的汁液为食,会加剧水稻的受害程度。
因此,正确有效地防治稻飞虱对于水稻生产至关重要。
二、稻飞虱的防治技术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捕食稻飞虱,达到控制其数量的目的。
常见的天敌包括蝗科、蝉科等昆虫,以及鸟类、蜘蛛等。
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田间,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较强,可以有效降低稻飞虱的发生率。
2. 化学防治采用化学农药喷洒的方式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化学农药可以通过接触毒杀或胃毒杀的方式对稻飞虱进行防治。
常用的农药有氯虫脒、噻虫嗪等。
但使用化学农药要慎重,避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基因改良防治通过基因改良的方式培育出对稻飞虱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以减少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这需要依靠科学家的研究和技术的支持,但基因改良在某些地区面临着一些伦理和安全的争议。
三、综合管理策略1. 种植适宜品种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对稻飞虱的抵抗力,减轻害虫对水稻的危害程度。
2.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强水稻的免疫力。
适量施用有机肥和矿物肥,保持土壤肥力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减少稻飞虱的滋生条件。
3. 正确灌水注意水稻田的灌溉管理,避免水稻田出现倒灌现象,减少稻飞虱的滋生地。
4. 间套作物和轮作间套作物和轮作可以破坏稻飞虱的生活环境,减少害虫的数量。
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一、稻飞虱发生危害主要特点稻飞虱是一类暴发性、隐蔽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水稻害虫。
该害虫危害水稻的同时,还能够传播病毒,随气流远距离传播,为水稻菌核病等多种细菌性病害提供发生环境。
稻飞虱成虫、若虫均可危害水稻,一般都集中在稻丛或穗基部,刺吸稻株的汁液,水稻孕穗、抽穗期受害,不能抽穗或影响稻谷的饱满度,造成减产;同时,稻飞虱还能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加重纹枯病的发生,并分泌有毒物质,引起稻株中毒萎缩,稻茎下部变成黑褐色,谷粒成为褐色瘪壳,以致倒伏、枯死,危害严重的造成30%-70%减产,甚至绝收。
二、防治时期和方法在稻飞虱防治前期和处于低龄若虫期,主要选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持效期较长的农药,如吡蚜酮,噻酮、50%唏啶虫胺。
对水稻生长后期稻飞虱发生严重的田块,要选用吡蚜酮、乐斯本、异丙威、敌敌畏等速效性较强的防治药剂。
1.防治时期灰飞虱在水稻秧田、本田都要防治,白背飞虱主要在8月上旬,褐飞虱主要在8月上中旬加强防治。
2.具体药剂选配稻飞虱防治指标为1000头/百丛。
(1)a.亩用10%大功臣40-60克或52.25%甘喜乳油50-60克,对水30公斤喷雾。
或用25%扑虱灵50-60克,对水30公斤喷雾(扑虱灵在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杀幼虫效果好,使若虫在蜕皮前死亡)。
b.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3%啶虫眯乳油2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对飞虱成虫和若虫均有效。
c、先将稻田排水落干,然后亩用80%敌敌畏乳油200毫升拌土20公斤撒施熏蒸。
对成虫数量较多的田块,可选择扑虱灵与敌敌畏混用。
(2)防治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用药可选择5%锐劲特SC40-50毫升/亩或5%爱多保40-50毫升进行防治。
(3)在飞虱大发生时,可用敌敌畏、氧化乐果、叶蝉散、仲丁威、混灭威、速灭威、乙酰甲胺磷、菊酯等农药,均有很好的速杀效果,再结合持效期长的农药噻嗪酮和锐劲特等。
三、防治要点 1.褐飞虱防治禁用吡虫啉类药剂;水稻田防治害虫禁用菊酯类及其复配制剂;2.施药时要用足水量,常规喷雾每亩用液量不得少于50公斤,机动弥雾机每亩用液量不得少于25公斤,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稻田常见的害虫之一,它的发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科学有效地防治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其发生原因与环境条件有关。
一是气温和湿度的影响。
水稻稻飞虱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气温在20~35℃时为其适宜的生长繁殖条件。
二是水稻栽培制度的影响。
例如单一水稻连作会造成稻田土壤中积累的稻飞虱量增加,增加了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三是天敌的影响。
水稻稻飞虱的天敌包括瓢虫、蚜虫寄生性天敌等,它们的数量和活动也会影响稻飞虱的发生情况。
1. 直接危害:水稻稻飞虱以水稻叶片汁液为食,通过叮咬植物叶片造成叶片发黄、枯黄、甚至死亡。
稻飞虱分泌的蜜露会诱发黑粉病和稻瘟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2. 间接危害:稻飞虱是稻谷黏虫的传播媒介之一,它可以将黏虫病毒传播至水稻中,造成水稻产量大幅下降。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叶片直接受害和病害传播两个方面。
对水稻稻飞虱做好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生态调控。
合理布置水稻连作制度,避免单一水稻连作,增加种植间作物,种植水稻与沼气作物、果树、蔬菜等进行轮作、套作,减少稻飞虱的发生。
2. 生物防治。
促进水稻生态系统平衡,增加水稻田间天敌的数量和多样性,利用瓢虫、蚜虫寄生性天敌等进行稻飞虱的生物防治。
3. 土壤管理。
合理调整土壤养分,增加水稻抗病性,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采用沿水利等农具机械化耕作,提高土壤管理水平。
4. 化学防治。
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采用科学施药方法,减少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水稻杀虫剂的残留。
5. 投入防治。
根据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选择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做好预防性喷药,有效控制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害虫中的主要种类,常常在殖田的夏季孳生大量,并对水稻产生直接危害,使水稻生长减缓,枯死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为了减少稻飞虱的种群数量,保证水稻产量和品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防治。
一、稻飞虱的种类及特征稻飞虱主要分为短角稻飞虱和长角稻飞虱两种。
短角稻飞虱通常在稻田的草丛中出现,身长约2-3mm,翅长5mm,体色黄褐色或近全黑色,头部宽,嗅觉发达,对臭气很敏感,常在早上和傍晚出现,捕食稻叶上的蚜虫和卵类。
长角稻飞虱常常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通常是在幼苗期和成熟期出现。
成虫约3-4mm 长,黑色或棕色,前翅有透明的前缘,头部略尖,两侧有长角,寿命长达60-80天。
以同属植物为食,营养需要量大,数量增多时会对水稻产生严重危害。
二、稻飞虱的危害稻飞虱费生物体,以水稻叶片和嫩茎为食,营养量大且繁殖快速。
害虫喜欢在秋季和冬季时出现,它们通常在稻根中孳生,吸取水分,使植株的水分缺乏,营养不良。
在大量的飞虱出现时,水稻苗叶会出现黄斑、枯枝、龟裂、干瘪等现象,不仅降低了产量,而且降低了品质。
因此,必须及时减少稻飞虱的数量。
三、稻飞虱的防治方法1. 化学方法在水稻的生长周期中,定期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稻飞虱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法。
常用药物包括吡虫啉、苯菲盐、噻虫啉、氯氰菊酯等。
但是,如此大量使用化学药物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威胁。
因此,必须在使用化学药物时谨慎考虑,经常修改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农民要根据害虫数量和生长情况选择药物,以达到最大效果。
2. 生物防治采取生物防治方法是神经毒性化学品的替代方法之一。
现在有很多抗稻飞虱天敌,例如寄生蜂、蝇科等可以有效控制稻飞虱的繁殖。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使用苍蝇白卵和蜈蚣蛋饵作为天敌的食物来增加影响。
3. 预防和治理措施在稻飞虱的防治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除去秸秆和杂草是稻飞虱治理的关键。
因此,必须注意清除残茬和减少杂草,在稻田周围种植到冬田时要保持农田的清洁。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斑、焦枯,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成为了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和危害、防治方法和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广大农民和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和危害水稻稻飞虱,又称为稻虱、稻蝗,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它主要以吸取水稻叶片的汁液为生,引起水稻叶片出现黄化、枯焦等症状。
其卵、若虫和成虫均能吸食水稻叶片和茎部的汁液,导致叶片上出现黄斑、枯焦、叶龄提前变老、减产和死苗等现象。
还有些稻飞虱会叮咬稻根部,造成根系上的伤害,使植株的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由于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会给水稻的种植和生长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及早发现和有效防治水稻稻飞虱是非常重要的。
二、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生物对水稻稻飞虱进行控制的方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利用天敌、捕食动物和寄生性真菌等。
一些天敌和捕食动物如蚜虫寄生蜂、瓢虫等对水稻稻飞虱具有一定的天敌作用,可通过放蜂或增加瓢虫等方法来进行控制。
一些寄生性真菌如白僵菌、蚧壳菌等也可以对水稻稻飞虱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过增加天敌和捕食动物的数量,引入寄生性真菌等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而且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没有不良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防治方法。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化学农药对水稻稻飞虱进行控制的方法。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化学农药有杀虫剂、杀螨剂等,可以有效的控制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但是要注意,使用化学农药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并且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避免因为接触农药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使用化学农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选择对人体危害较小、对环境友好的农药进行使用。
而且要定期更换农药,防止虫害对农药产生抵抗性,导致农药失效。
浅谈水稻稻飞虱发生的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水稻稻飞虱发生的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欧阳金美(天柱县高酿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天柱,556609)摘 要:水稻生产工作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面对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其中,稻飞虱作为一种常见虫害,对于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威胁较大。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及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稻飞虱问题不断显现。
此外,随着化学农药的普遍使用,稻飞虱的抗药性也随之变化,防控难度增大。
因此,种植人员应采取适宜的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其对水稻生长造成的危害。
基于此,本文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稻飞虱;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水稻;稻飞虱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稻飞虱是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害虫,会对水稻产量构成较大威胁。
稻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等品种,不仅可以直接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导致水稻减产,还能通过传播数种植物病毒,间接给水稻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了解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并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是保证水稻安全生产的关键。
在进行水稻栽培工作时,种植人员应关注虫害可能对水稻生产造成的危害,并进行科学监测,以防控稻飞虱。
1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首先,稻飞虱的发生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温度作为决定稻飞虱生活史和行为模式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其变化对稻飞虱的发生频率有着显著影响。
外界温度升高,极易导致稻飞虱的发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异常事件增多,外界温度升高现象变得更为常见,直接导致稻飞虱的生理活动加速、生命周期缩短,繁殖代数增加。
高温不仅可以加速稻飞虱个体的代谢速率,还可以提高它们的繁殖能力和迁飞活动,因此它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大量繁衍,并迅速扩散到新的水稻种植区域,造成更为广泛和严重的虫害问题[1]。
此外,热量的增加能够改变水稻生长周期,促进其提前抽穗结果,而这可能与稻飞虱的发生高峰期相吻合,形成“同步效应”,从而为稻飞虱提供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条件。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1、发生时期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初期,大约是6月下旬至8月中旬,也就是稻株4-10叶时期。
2、危害(1)叶片损伤:稻飞虱主要以口器抽取叶片汁液为食,长期吸食会导致叶片变黄、萎缩甚至死亡。
严重时会出现倒伏现象,影响水稻的产量。
(2)病害传播:稻飞虱还会带毒害菌,比如稻瘟病、褐飞虱病等病害,会加重水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1、农业措施(1)良种选育:选用抗虫力强、抗病力强的优质品种进行栽培,可有效降低稻飞虱的发生率,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栽植健康苗,保持田间卫生,减少杂草生长,及时清理虫蛀的秸秆等,可以有效预防稻飞虱的发生。
(3)适时施肥:合理施肥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抗虫抗病能力都有重要影响,针对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进行科学施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自身免疫能力,从而减少患病几率。
2、物理防治(1)轻度捕捉:用一些以光、黄色或白色为特征的卡板或黄色水桶等,或架设带有粘着剂的板条等对虫害进行捕捉,可有效吸引和减少害虫密度。
(2)高温处理:利用稻飞虱对高温敏感的特性,可采用高温处理的方式对其进行防治,如在白天对受虫危害的水稻进行高温蒸煮处理。
(1)化学防治:化学药剂治虫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虫害防治方式,但它在防治稻飞虱时常常存在副作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不利,而且也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应选择环境友好、化学成分温和的药剂进行治虫。
(2)生物防治:在防治水稻稻飞虱时,可利用寄生物、天敌、异种调制、生物制剂等生物防治手段,如利用天敌蜘蛛等,进行稻飞虱的生物防治。
三、结语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生长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要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防治。
在进行防治时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案,结合目前的科技手段和农业措施,综合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各种方式进行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飞虱的间接危害
• 飞虱为害时造成大量伤 口,也有利于水稻纹枯 病,小球菌核病的侵染 危害.取食后排泄的“蜜 露”富含各种糖类、氨 基酸类,覆盖在稻株上, 容易招致煤烟病的滋生, 并有利于稻纵卷叶螟成
虫的取食,增加产卵量。
稻飞虱的危害性
• 具有爆发生、危害大特点,轻则使稻株变黄,严重枯 死,造成穿顶死苗,甚至颗粒无收 。
稻飞虱的防控措施
\
• 一、防治指标:采用平行跳跃调查法,每块田查5丛水稻,调 查稻飞虱数量,药剂防治指标:分蘖期每丛水稻5只以上,孕穗 期每丛水稻10只以上,齐穗期和齐穗以后每丛15只以上。
• 二、防治措施:
• 1、农业防治:(1)冬季结合积肥 (2)合理搭配水稻品种 (3)加强肥水管理
• 2、人工和生物防治:(1)结合防治水稻螟虫、卷叶虫、开展 点灯灭虫和设置诱杀田。(2)保护青蛙和寄生天敌。(3)进 行稻田养鸭防治,采用稻鸭共栖的形式。
• 3、化学防治: (1) 防治时期 (2)用药方法
药剂防治试验
•
药剂防治的注意事项
• 稻飞虱多集中在植株基部取食危害,应尽量将药液喷到基 部,水稻生育后期,尤其是超级杂交稻,密闭的大田喷雾 和撒毒土的效果都很差,应着重推广粗水喷雾和泼浇;稻 飞虱已对扑虱灵、吡虫啉等产生了强抗药性的稻区,注意 选用新的有效药剂防治,同时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喷药 时田内要有3.33~6.67cm的浅水,抢晴天施药,保证施药 后4个小时无雨。施药时间最好选择早上或傍晚。
稻飞虱在长沙稻区的发生特 点及防控措施
主讲人: 指导老师:
种子生产与经营
稻飞虱的生活习性以及种类
• 1、生活环境:稻飞虱生长 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 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 度80%以上。
• 2、生活习性:(1)稻飞虱 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和嫩绿 性。(2)栖息在稻丛下部叶 鞘产卵和取食。
• (1)第一代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 (2)第二代6月上中旬。 • (3)第三代7月上中旬。 • (4)第四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 • (5)第五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 • (6)第六代10月上旬。
• (1)外地虫源迁入时间与数量稻 飞虱的起飞时主动的,迁移是被动 的,降落也是被动的当遇锋雨则下 降,迁入时间早,迁入虫量多,则 发生量大。
• 3、稻飞虱种类:褐飞虱、 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成虫分 为长翅飞虱和短翅飞虱。
稻飞虱分布区域
• 稻飞虱在中国各稻区均有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 区)发生较烈。在湖南省主要稻区均发生严重。而长沙县 在黄兴镇、春华镇、安沙镇、北山镇、青山铺镇尤为严重。
稻飞虱的发生世代及流行因素
• 1、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六个世代: • 2、流行因素:
• (2)气候因素的影响高温高湿易 引起暴发。
• (3)栽培制度。
• (4)品种布局生育都适应其生存, 但适宜的是孕穗期。
• (5)栽培技术与管理早栽田虫量, 晚栽田虫量少,主要是因为飞虱迁 入后是比较稳定。
稻飞虱危害特点
• 稻飞虱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 食水稻的光合产物减少,扰乱根 系的生理活动,加速稻叶衰 老。稻飞虱是群居性的一旦 发生危害数量都特别多。稻 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 在三个方面:(1)直接刺吸 危害 (2) 产卵危害 (3) 间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