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地基岩体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位 岩土层厚 度的统计 变异系数 进行分析评 价 ,满 足下列条件 的可评判 地基不 均匀系数 界限值 同一 工程 地 质单 位 岩 土层 厚 度统 计 变 异 系数 8 0 10 1 . . .一O3
03 . —0. 5三O 5 .
由于 《 岩土工程 勘察规 范 》和 《 筑地基 基础设计 规范 》中没有 明确 坡度lO 建 l。时 为不 均匀地基 ;
2、 压缩层深 度范 围 :对于 天然地基 浅基础 ,独立 基础或 条形基
l 1— — H2 00 b H l 5
式 中 :H1、H 2—— 相邻钻 孔 同一 T程 地质 单元 岩土层 厚度 ,
1 I T ;
础其压 缩层深度按 变形 比法确 定其评价 深度 : 3 、对于 桩基础 按等 效实体 深基 础 的底 面积 按应力 比确 定评 价深
科 学 技 术
CoNS TRUCTI ON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均 匀性及稳 定性评价
沈 顶 宽
云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 队 文山 6 3 0 600
在进行 天然地 基浅基础设 计时 ,最核心 的问题是 由于地基变 形引 起 的节理 / 隙发育导 致岩 体极为 破碎( 裂 非风 化破碎 岩体) 为不均匀地 起 的建 筑物 的变 形( 沉降量 、沉降差 、倾斜及 局部倾 斜) 而当前在进 行 基 ;
建筑 物的变形设 计时多 采用正 常使 用极 限状态 的原则设计 ,即建筑 物
的变 形是否超过 变形允许 范 嗣值 ,而造成 地基变 形最 主要 的原 因之一
3 、场地 内有 大面积 的软弱 粘性 土和填 土分 布 ,经 人工处 理过 的
地 基均匀为不均匀 地基 :
就是地 基存在不 均匀 的问题 ,而勘 察报告 对地基 的均匀性进 行评价 时 的评判 标准可供 参考 ,往往仅一 笔带过或 者只停 留在定性 的评价 上 ,

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3版)章节题库(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圣才出品】

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3版)章节题库(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圣才出品】

第十章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一、名词解释1.土坡答:土坡是指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

通常可分为天然土坡(由于地质作用自然形成的土坡,如山坡、江河岸坡等)和人工土坡(经人工挖、填的土工建筑物边坡,如基坑、渠道、土坝、路堤等)。

当土坡的顶面和底面都是水平的,并延伸至无穷远,且由均质土组成时,则称为简单土坡。

2.滑坡答:滑坡是指土坡上的部分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又称边坡破坏。

影响土坡滑动的因素复杂多变,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土体内部某个滑动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它的抗剪强度,使稳定平衡遭到破坏。

二、判断题1.粘性土土坡稳定性分析的毕肖普法中,是假设土条两侧的作用力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其作用线重合。

()[成都理工大学2011、2015年]【答案】正确【解析】毕肖普条分法的假设的基本条件是忽略条间切向力,土条两侧的作用力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

2.渗流产生的渗透力可以改变滑动土体的有效应力()。

[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答案】正确【解析】渗流产生的渗透力可以改变滑动土体的有效应力,当渗流向下进行时,要在原来应力基础上加上动水压力,当渗流向上进行时,要在原来应力基础上减去动水压力。

3.对于均质无黏性土坡,理论上土坡的稳定性与坡高无关。

()【答案】正确【解析】对于均质无黏性土坡,理论上土坡的稳定性与坡高无关,只要坡角小于土的内摩擦角(β<φ),K>1,土体就是稳定的。

当坡角与土的内摩擦角相等(β=φ)时,稳定安全系数K=1,此时抗滑力等于滑动力,土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相应的坡角就等于无黏性土的内摩擦角。

4.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的Bishop法,是假设土条两侧的作用力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其作用线重合()。

【答案】错误【解析】毕肖普法假定各土条底部滑动面上的抗滑安全系数均相同,即等于整个滑动面的平均安全系数,取单位长度土坡按平面问题计算。

作用在该土条上的力有:①土条自重G i=γb i h i,其中b i、h i分别为该土条的宽度与平均高度;②作用于土条底面的抗剪力T f i、有效法向反力N′i及孔隙水压力u i l i,其中u i、l i分别为该土条底面中点处孔隙水压力和滑弧长度;③作用于该土条两侧的法向力E i和E i+1及切向力X i和X i+1,ΔX i=(X i+1-X i)。

岩溶地基加固的原理及方法分析

岩溶地基加固的原理及方法分析

岩溶地基加固的原理及方法分析发表时间:2016-07-27T13:54:16.5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0期作者:罗鑫[导读] 本文针对岩溶发育的特点及岩溶地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对岩溶地基加固的原理及方法进行分析。

中铁四院集团南宁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碳酸盐岩地层,溶洞、岩溶裂隙带及土洞等隐蔽型岩溶现象较发育,是引发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及运营安全。

为有效解决岩溶地区地基的稳定性,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

本文针对岩溶发育的特点及岩溶地基稳定性影响因素,对岩溶地基加固的原理及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岩溶地基;加固;原理;方法在铁路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铁路设计的安全性尤为显得重要,尤其在岩溶发育地区,如何合理地选择铁路地基加固处理方法往往是铁路设计的重难点。

笔者认为在充分利用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了解岩溶发育特点及机理,才能正确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此确定地层的稳定条件,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地基加固方法,增强岩溶地基的稳定性。

1、岩溶发育特点(1)形成条件各种岩溶形态发育的先决条件是具备可溶性的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地层,其次是具备频繁活动的地下水,再者是地层中具备原生解理裂隙、断层裂隙或风化节理裂隙。

岩溶发育机理为:在地质条件长期演变的过程中,裂隙发育的可溶岩地层在地下水频繁活动的过程中,裂隙附近地层中的可溶性物质碳酸钙不断被溶于水中并随地下水沿原裂隙带离,裂隙逐渐被扩大,形成溶隙、溶腔等小型岩溶形态,在此过程中,裂隙亦在不断向周边发展,逐渐在局部形成溶蚀裂隙带,岩石被溶蚀裂隙切割成数个小岩块,最终形成溶洞、溶槽、溶厅等大型岩溶形态。

同时,在岩石与上覆土层的接触面,由于地下水的频繁升降活动,在接触面形成真空吸蚀环境,土层中的细颗粒逐渐被地下水经土体裂隙带离至岩石中的溶隙、溶洞、溶槽等岩溶通道中,土层中裂隙逐步扩大,最终失稳坍塌形成土洞,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土洞不断扩大,最终顶板土层失去支撑,坍塌后引发地面塌陷。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学习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学习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一说是地基在外部荷载(包括基础重量在内的建筑物所有的荷载)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稳定安全程度;二说是各类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地基承受荷载的稳定程度;还有表达为与地基岩土体在承受建筑荷载条件下的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

因此,地基稳定性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分析和评价可以包含在场地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和地基分析和评价之中。

总之,稳定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建(构)筑物的兴建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如下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

通常涉及到岩土工程方面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根据济南地区这一问题,通常需要分析评价的内容总结如下: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地基稳定性分析

地基稳定性分析

地基稳定性分析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是指主要受力层的岩土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避免由此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通常情况下,涉及到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对山东地区该问题常见的几种情况罗列如下: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第10章 坝基岩体稳定分析140414

第10章 坝基岩体稳定分析140414

美国加州 Monticello Dam
坝肩岩 体滑移 条件
VA
O
H
3N
1
4 E2
·分力方向以外的结构面成为其横向切割面
·在分力夹角范围内的侧向滑动面 软弱夹层
·岩体下部近水平或较平缓结构面 层面
·河谷边坡构成天然的临空面
断层裂隙面
构成 底滑面
各种地形地质条件对拱坝坝肩岩体稳定的影响
重庆云阳盖下坝水电工程 双曲拱坝右坝肩岩体
节理
滑动面
低于坝基底面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强度 其抗剪强度
低于岩体中其它界面或部位的抗剪强度
可单一 其出现形式 可由两组或多组结构面组成
峨眉山龙门洞地质实习点,何鹏摄于2001年11月
⑵ 滑移破坏形式
坝基岩性软弱 岩层 产生滑动的原因 软弱夹层埋藏浅 产状 平缓 现象:在水平推力作用下,下游岩层容易向上弯曲形成浅层
1. 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类型 类 型 产生部位 产 生 原 因
τ计算指标 c、φ值
① 基岩太完整坚
表层滑动
沿坝底与基
硬,其强度远超过 混凝土坝体强度
岩的接触面 ② 基岩面处理不当
或混凝土浇筑质量
不好
① 基岩体软弱
浅层滑动
浅层岩体内 ② 基岩体表部风化 的剪切破坏 破碎层没有挖除干

取自混 凝土与 基岩的 接触面
分布 情况
·横切面上起到滑移的推动作用 作用 ·滑动面上起到抵消正应力从而降低抗滑力的作用
② 潜蚀(管涌)
⑵ 坝下游河床冲刷问题 ·为滑动造成陡立临空面
冲刷的后果 ·或造成岸坡的不稳定
安全 ·对于陡倾岩层:L/d>2.5 规定 ·对于缓倾岩层:L/d>5.0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随着材料含水率的增加,材料密度的变化规律是()。

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答案】B2.硅酸盐水泥熟料后期强度增长较快的矿物组成是()。

A.铝酸三钙B.铁铝酸四钙C.硅酸三钙D.硅酸二钙【答案】D3.砂子的粗细程度以细度模数表示,其值越大表明()。

A.砂子越粗B.砂子越细C.级配越好D.级配越差【答案】A4.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技术措施是()。

A.使用高碱水泥B.使用大掺量粉煤灰C.使用较高的胶凝材料D.使用较大的水灰比【答案】B5.下列措施中,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合理可行的方法是()。

A.选用最佳砂率B.增加用水量C.掺早强剂D.改用较大粒径的粗骨料【答案】A6.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确定水灰比的依据是()。

A.强度要求B.和易性要求C.保水性要求D.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答案】D7.钢材屈强比越小,则()。

A.结构安全性高B.强度利用率高C.塑性差D.强度低8.水准测量中,已知A点水准尺读数为1.234m,B点水准尺读数为2.395m,则两点的高差h ab为()。

A.+1.161mB.-1.161mC.+3.629mD.-3.629m【答案】A9.1∶5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A.0.1mB.0.05mC.0.2mD.0.5m【答案】C10.计算求得某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f x=0.04m、f y=-0.05m,导线全长490.34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A.1/6400B.1/7600C.1/5600D.1/4000【答案】B11.若要求地形图能反映实地0.2m的长度,则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不应小于()。

A.1/500B.1/1000C.1/2000D.1/5000【答案】C12.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5°,则直线BA所在象限为()。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是指主要受力层的岩土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避免由此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和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

通常情况下,涉及到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对山东地区该问题常见的几种情况罗列如下:1、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验算验算地基稳定性实质上就是验算地基极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8.2.6~8等条款执行。

2、变形验算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建筑物地基允许变形值。

在勘察阶段往往建筑物特征参数不明确,一味要求勘察报告中能有准确的结论也勉为其难,但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岩土变形参数,供上部结构计算条件具备时按照(GB 50007-2011) 5.3、(JGJ 72-2004) 8.2.9~12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有关条款计算。

工程地质学-第十章 坝的工程地质研究

工程地质学-第十章 坝的工程地质研究
计算图
二、坝基(肩)渗漏量的计算
2、绕坝渗漏量的计算 当坝肩由均匀岩体组成,且地下水位低于河床水位时,计算步
骤:绘制渗透水流的流网-分割渗流带-计算各带的渗漏量。
Q Kb H1 H 2 H , 2 l
Q
图9-6 绕坝渗漏计算示意图
二、坝基(肩)渗漏量的计算
2、绕坝渗漏量的计算
关于渗透水流的范围(见 图9-6),绕坝渗漏流线不会无 止境地向岸内扩展。随着距离 坝肩越远,渗流途径加大,水 力坡降降低,单宽渗漏量减小 至零,形成绕渗边界。
河谷地带的地形地貌条件往往对水工建筑物地址及坝型选择、枢 纽布置、施工方案等都有直接影响。如拱坝(对称、坚硬完整)、土 石坝(溢洪道)等。
一、水工建筑的工程地质条件
(二)土石类型及其性质
土和岩石(或岩土)是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建筑材料或建 筑介质——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一般坝基分为:岩基(硬基)和土基(软基)(P155)。 岩基——修建高坝、混凝土坝,采用集中布置方案; 土基——修建低坝(或闸)、土石坝,采用分散布
水文地质条件直接关系到坝基的稳定、水库的渗漏等。
一、水工建筑的工程地质条件
(五)自然(物理)地质现象
包括:岩石的风化、冲沟、滑坡、崩塌、泥石流、喀斯 特自然地质现象。
这些自然地质现象的存在及其发育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水 工建筑物的安全。尤其是在大坝区附近、水库区内的自然地 质现象要求进行充分的工程地质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确 保大坝和水库的安全。 实例。
二、水工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客观自然条件与人为设 计意图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矛盾,水工建设中主要工程问题有: 1、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坝基的渗漏、渗透稳定、抗滑稳定、沉降

任务四-岩体稳定性评价

任务四-岩体稳定性评价
以工程地质比拟法为基础,在总结了大量工 程实践中的经验后、铁路部门在自己的工程技术 规范中提出了评价岩质桥基和隧道围岩的方法, 对岩质边坡设计也提出了一些经验数据。
(一)地基承载力[σ]:
(二)隧道围岩分类:
二、铁路部门应用的某些经验数据
(一)地基承载力[σ]:
岩石地基承载力,应考虑构造因素和地下水长 期软化对承载力降低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可比 照表5-10及5-11确定。
当前较常使用的方法是两种:
①用赤平极射投影图解及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可能失稳 方向上的安全系数。
②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岩体稳定性评价。
3. 试验研究方法
3. 试验研究方法 包括模型试验法和模拟试验法。 常用的有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和光弹模型模拟试 验。 在相似理论的基础上用人工制造的模型和受力 条件去模仿实际的工程岩体原型及实际的受力 条件,通过室内模型模拟试验观察人工模型的 稳定性来评价实际岩体的稳定性。
但定性分析多而定量分析少。
1.地质分析法:
1.地质分析法: (3)地质力学配套分析:
在岩体稳定性评价中日益得到发展。
分析的基本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破裂结构面 的力学性质评价结构面的工程性质,例如从结构面抗剪 强度来看,张性结构面较大,压性结构面其次,扭性结 构面较小;变形模量则是压性面大于扭性面,扭性面大 于张性面;透水性是张性面最大,扭性面居中,压性面 最小。二是应用构造体系的理论确定结构面构造组合、 结构体的型式等岩体结构特征。三是根据构造配套恢复 区域构造应力场,为了解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指明方向。
(-)岩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因素
▪2. 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因素
①岩体所在位置周围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对该环境 内的岩体稳定性有宏观控制作用。

5.3坝肩岩体抗滑稳定计算及参数选定-华电

5.3坝肩岩体抗滑稳定计算及参数选定-华电
5.3 坝肩岩体抗滑稳定计算及参数选定 一、地基岩体稳定性评价 1.表层滑移稳定性
坝基岩体稳定分析与评价方法框图
坝基表层滑移计算图形
扬压力计算图形
2.深层滑移稳定性
(2)单滑面倾向下游
(3)双向滑动面
坝肩(拱座)岩体稳定分析与评价方法框图
二、抗滑稳定计算中f、c值的确定 一般的混凝土重力坝如将f值提高0.1,则工程 量可节省10%~15%。如新安江大坝,若f值减少 0.01,就会增加2万多方混凝土的工程量。 1.对于大、中型水电工程, f 、 f’、c’ 值原则 上以原位抗剪(断)试验或室内中型抗剪(断)试验成 果为主要依据,当夹泥厚度较大时,可据室内试 验资料为依据。混凝土坝对试验成果的取值标准, 可按下述原则进行。 (1)坝基底面与基岩、坝基下基岩岩体之间的抗 剪(断)强度指标,可按下述原则考虑: ①当试件呈脆性破坏时,抗剪(断)强度以峰值 强度(极限强度)的小平均值、抗剪强度以比例极 限强度作为标准值。
还有人提出用变形一致的原则计算, 即选取各种岩层在所处部位的应力作用 下,用同一特定变形值时的各自抗剪强 度(f ,c)计算坝基抗滑稳定。无疑这种方 法较准确,较符合实际。 由上可知,由多种岩层组成的坝基, 其抗滑稳定计算是复杂的。
②当岩体破碎,具有碎裂结构或隐裂隙发育, 试件呈塑性破坏时以屈服强度为标准值。 (2)岩体中结构面的抗剪(断)强度指标,可按下 述原则考虑: ①当结构面试件呈剪断破坏,即结构面的凸起 部分被剪断或胶结充填物被剪断时,以峰值强 度的小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②当试件呈剪切(摩擦)破坏时,以比例极限强 度作为标准值。
3.岩性不均时f、 c值的选定
当坝基岩体由软硬性质不同的岩层组成时,通常 采用面均加权法求出平均的f、c值来计算抗滑稳定, 即将各种不同性质的岩石在某坝段所占面积分别乘 以各自的抗剪指标,再将这些乘积的和除以该坝段 的总面积。 由于岩性软、硬不同和在坝基所处部位不同,岩 体中的应力分布也不一样。坚硬岩石和在坝趾附近 的岩体所承受的应力都较大,所以,用面积加权平 均的f、 c值去计算坝基的抗滑稳定,是不能完全符 合实际情况的。因此,尚有应力加权法计算坝基岩 石的f值,即考虑层、断层带的抗剪(断)强度指标可按 下述原则考虑: ①当试件呈塑性破坏时,以屈服强度或流变强 度作为标准值。 ②当粘土含量大于30%,并以蒙脱石矿物为主 时,采用流变强度。 据试验得出的上述各种情况的标准值,应根据 试验时剪切变形和破坏情况、裂隙发育和充填胶 结情况、裂隙面粗糙程度、起伏差、岩体风化情 况,以及地应力等地质条件,分析判断试验成果 的代表性,进行调整和修正,然后提出地质建议 值。建议值通常比标准值稍低一些,但根据具体 情况也有稍高的。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题库(第10章)(1)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题库(第10章)(1)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题库(第10章)一、名词解释桩侧负摩阻力、群桩效应、承台效应、桩基础、基桩二、单项选择题1、预制桩按施工工艺的不同来分类,不包括()。

A.锤击沉桩B.振动沉桩C.沉管灌注桩D.静力压桩2、预制桩施工工艺中,产生噪声最大的是()。

A.锤击沉桩B.振动沉桩C.扩底灌注桩D.静力压桩3、当桩周土体因某种原因对桩产生向上作用的摩阻力,此称为()。

A.正摩阻力B.负摩阻力C.上摩阻力D.下摩阻力4、当桩周土体因某种原因对桩产生向下作用的摩阻力,此称为()。

A.正摩阻力B.负摩阻力C.上摩阻力D.下摩阻力5、对于入土深度相同的桩,若有负摩阻力产生,则桩的承载力相对()。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6、对于入土深度相同的桩,若有负摩阻力产生,则桩基沉降量()。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7、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有多种,例如()。

A、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B、桩顶荷载增大C、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D、场地地下水位上升8、关于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和各单桩的承载力之和的大小比较,一般情况下,摩擦型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各单桩的承载力之和。

A.大于B.小于C.等于D.远大于19、以下关于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正确的是()。

A.其平均值不应小于1倍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B.其平均值不应大于1倍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其最大值不应大于1倍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D.其最大值不应大于1.1倍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0、受偏心荷载作用的群桩基础,当()时,持力层承载力才能满足要求。

A .B .且C .D .且11、桩基础的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宜为桩身直径的()。

A.0.1倍~0.3倍B.0.2倍~0.4倍C.1倍~3倍D.2倍~4倍12、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

A.0.1m B.0.5m C.1.0m D.1.5m13、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倍桩径且不小于5m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岩体临空面。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地基基础工程的工程实践经验,采纳了该领域新的科研成果,并以各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科研。

教学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0 章22 个附录。

主要修订内容是:明确了地基基础设计中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范围和计算方法;强调按变形控制设计的原则,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细化岩石分类和地基土的冻胀分类;增加有限压缩层地基变形和回弹变形计算方法;增加岩石边坡支护设计方法;增加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增加高层建筑筏形基础设计方法;增加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增加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增加地基基础检测与监测内容。

取消了壳体基础设计的规定。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的具体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负责。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mail:tyjcabr@)。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研院,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土压力及地基稳定性

土压力及地基稳定性
土压力监测
对建筑物周围的土压力进行监测,及时发现 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地基处理与防护的工程实例
高层建筑地基处理
滑坡治理工程
高层建筑由于荷载较大,需要对地基 进行深层处理,如桩基法和强夯法等。
对于滑坡地带,需要进行挡土墙和护 坡等防护措施,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
公路桥梁地基处理
公路桥梁需要承受较大的动荷载和静荷 载,因此需要对地基进行稳定性和承载 力处理,如换填法和排水固结法等。
原位试验法
经验法
通过进行原位试验,如平板载荷试验、剪 切试验等,获取地基的实际承载力和变形 参数,评估其稳定性。
根据工程经验,结合地质勘查报告和建筑 物特点,评估地基的稳定性。
地基加固技术
桩基加固
通过设置桩基,将建筑物荷载 传递到较土层,提高地基承
载能力。
换土垫层
将软弱土层换填为强度较高的 材料,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 性。
排水固结
通过设置排水通道,排出地基 中的水分,提高土体强度和稳 定性。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
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格 栅、土工膜等,对地基进行加
固处理。
土压力与地基稳定性
03
的关系
土压力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1 2 3
土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地基失稳
过大的土压力作用在地基上,可能导致地基的剪 切破坏,从而引起地基失稳,造成建筑物倾斜、 开裂或倒塌。
加强跨学科合作
土压力及地基稳定性问题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土木工程、地质工 程、环境工程等,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进相关研究。
THANKS.
在研究过程中,某些参数的取值范围不明确,导致研究结 果存在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

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

浅谈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在自然因素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岩溶发育对地基稳定的不利因素,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控制因素与发展趋势,并介绍相关评价方法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岩溶塌陷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我国是岩溶发育的国家之一,岩溶塌陷是我国六大类地质灾害之一。

据统计: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约为2×106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

在川、黔、滇、桂、湘、鄂诸省呈连续分布,面积达5×105km2,是我国的主要的岩溶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各种资源开发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岩溶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综合灾害发生的危险性与经济易损性,开展岩溶地基稳定性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岩溶发育基本条件岩溶又称喀斯特,是指可溶性岩石在水(特别是具有侵蚀性、腐蚀性的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态和现象的总称。

其发育基本条件为:1.具可溶性岩石;2.具溶蚀能力的水;3.具良好的水的循环交替条件。

岩溶塌陷(土洞)是在有覆盖土的岩溶发育区,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岩面以上的土体遭到流失迁移而形成土中的洞穴和洞内塌落堆积物以及引发地面变形破坏的总称。

土洞是岩溶的一种特殊形态,不良地质现象,由于发育速度快、分布密,对工程的影响有时甚至大于溶洞。

其发育基本条件见下图:实践中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危害形式:1.地基承载力不足;2.地基不均匀下沉; 3.地基滑动; 4.地表塌陷;图1岩溶塌陷框图3.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岩溶的发育与分布在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个体岩溶变异性很大。

无论何种岩溶其发育也有其共性,其中岩性与气候条件是基本,地质结构与地壳运动控制宏观,地形地貌影响强弱。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表4.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是在查清岩溶区构造特征、岩溶发育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重点对已产生的和潜在的岩溶塌陷发展趋势及其成因、控制因素进行判释 ,预测可能发生塌陷的地段和危害程度 ,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消除、治理和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

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

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 4.1.11第3款规定应“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该部分内容在规范中较分散,各位同行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现归纳如下,供参考,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地基稳定性地基稳定性,一说是地基在外部荷载(包括基础重量在内的建筑物所有的荷载)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稳定安全程度;二说是各类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地基承受荷载的稳定程度;还有表达为与地基岩土体在承受建筑荷载条件下的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

因此,地基稳定性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分析和评价可以包含在场地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和地基分析和评价之中。

总之,稳定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建(构)筑物的兴建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侧向破坏、滑移造成地基破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按照(GB 50021-2001) (2009年版) 14.1.3、14.1.4规定,岩土体的稳定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地基稳定性问题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评价岩土体的变形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进行验算。

二、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内容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的是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特征等。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如下建(构)筑物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经常受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压线塔、锚拉基础、挡墙、水坝、堤坝和桥台等。

通常涉及到岩土工程方面主要的内容有:(1)岩土工程条件包括组成地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层结构。

特别是有特殊性岩土,隐伏的破碎或断裂带,地下水渗流等特殊情况;(2)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是否建造在斜坡上、边坡附近、山区地基上,建(构)筑物与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地貌的关联度和可能引起地基破坏失稳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组合。

如岩溶、滑坡、崩塌、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液化、震陷、活动断裂、岸边河流冲刷等。

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建筑物拟采用 的基础型式按式 ( ) ( ) 1 ~ 4 估算地基 岩土的压缩层深 度范 围,分析评价 压缩层范 围内的地 岩土 的物弹力 学性质 ,进而进 行地
基均 匀性 的定性 及定量 评价 。
又有较大 的差 异,抗震 的建 筑场地评价 多以 自然村或某 一街 区为单位 进行考虑 ,而建 筑地基的 均匀性评价 时多以建筑物水 平投 影面积 范围
量评 价 :
① 建筑 物基础平面跨 越不 同的地貌 单元 ,岩土层的工程特性 在纵
横 方 向 上具 明 显 的 差 异 为 不 均 匀 地 基 ; ② 建筑 物 所 在 场 地 构造 破 碎 带 ( 全 新活 动 断 裂 带 ) 育或 构 造 引起 非 发 的节 理 / 隙 发育 导致 岩 体极 为 破 碎 ( 风化 破 碎 岩 体 ) 不均 匀地 基 ; 裂 非 为
为 标 准 ,也 即 通 常 以 建 筑 物 角 点 包 络 线 所 占 的 面 积 为评 价 范 围 ;但 地 基 均 匀 性 的 评 价 深 度 范 围与 抗 震 覆 盖 层 厚 度 评 价 具 有 明 显 不 同 的 概 念 ,
() 3 不均匀地基的评价。按下列要求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定性及定
建 筑 与发 展

科技 前沿
Ke i i J Q on Yan
2 08 ・
Ji an Zhu YU F Zhan a
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张争齐
陕 西 中天 岩 土 工程 勘 测 有 限公 司 陕 西 咸 阳 7 20 10 0
【 摘 要 】 地基的均 匀性和稳定性 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 中的一 项重要 内容 , 本文从定性 和定 量两方 面对地基的均 匀性和稳定性进行 了论述,并 均 匀性 稳定性 基础设计 结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水平荷载情况
2Q sin r r 0 0 r
• 3.倾斜荷载情况
2 R cos r r 0 0 r
二、层状地基岩体中的附加应力
• 由于层状岩 体为非均质、 各向异性介 质,因此外 荷所引起的 附加应力等 值线不再为 圆形,而是 各种不规则 形状
微风化 ≥4000 1500~2000
岩石容许承载力值(kPa)
节理间距(cm) 2~20 20~40 破碎程度 >40
碎石状
硬质岩(σc> 30MPa) 软质岩(σc=5 ~30MPa) 极软岩(σc< 5MPa) 1500~2000 800~1200 400~800
碎块状
2000~3000 1000~1500 600~1000
第十章 地基岩体稳定性分析
§10.1 §10.2 §10.3 §岩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坝肩岩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一、各向同性、均质、弹性地基岩体中的附加应力
• 1.垂直荷载情况
2 p cos r r 0 0 r
o m o m y楔体:q1 V h tg 45 2Cm tg 45 2 2
2
• q1=岩基的极限承载力qf
q1
gb
tg 45 2 2
5
o
m
o m 2 o m 2Cm tg 45 1 tg 45 2 2
6、嵌岩桩的承载力
(1)采用静荷载试验确定嵌岩桩极限承载力 • 嵌岩桩静荷载试验的试桩数不得少于3根,当 试桩的极限荷载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30%时,可取其平均值作为单桩极限承载力标 准值,建筑物为一级建筑物,或为柱下单桩基 础,且试桩数为3根时,应取最小值为单桩极 限承载力,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查 明误差过大的原因,并应增加试桩数量。
• 均匀、各向同性不连续岩体的极限承载力约等 于岩体的三轴抗压强度
o m q f 3tg 45 2Cm tg 45 2 2
2 o
m
2 o m mc 1 tg 45 2 mc 1 N
如果x楔体表面作用有q, 基岩极限承载力qf
o m qf tg 45 2Cm tg 45 2 2 2
gb
5
o
m
2 o m 4 o m qtg 45 1 tg 45 2 2 0.5 gbNp Cm N c qNq
§10.1 §10.2 §10.3 §10.4 地基岩体中的应力分布特征 地基岩体的承载力 坝基岩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坝肩岩体抗滑稳定性分析
一、地基岩体承载力的确定
• 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地基岩体 的承载力就是指作为地基的岩体受荷后不会因产 生破坏而丧失稳定,其变形量亦不会超过容许值 时的承载能力。 • 地基承载力分为极限承载力和容许承载力两种, 前者是指地基不致丧失稳定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后者是指地基有足够的安全度,其变形量亦控制 在容许范围内时的承载力。
• 承载力系数
N p tg 5 45o m 2 Nc Nq
o o
2tg45 tg 45
4
m m
2 1 tg 45 2
2
o
m 2

2、由岩体强度确定极限承载力
• 荷载作用下岩体压碎并向两侧膨胀而诱发裂隙, 因此,可分为压碎区A和原岩区B,A区受到B区的 约束力ph的作用。
大块状
>4000 1500~3000 800~1200( 1000)
5、采用岩体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对于浅基础,岩体现场载荷试验多采用直径为30cm的 圆形刚性承压板,当岩体埋深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 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 擦力。在试验过程中,荷载分级施加,同时量测沉降 量s,荷载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2倍。根据由试 验结果绘制的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p-s)确定比例极 限和极限荷载。p-s曲线上起始直线的终点对应的荷载 为比例极限,符合终止加荷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 荷载。 • 承载力的取值为两种情况:对于微风化和强风化岩体, 承载力取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一般取 3.0);对于中等风化岩体,需要根据岩体裂隙发育情 况确定,并与比例极限荷载比较,取二者中的小值。



3、根据岩块抗压强度确定地基承载力 对于微风化或中分化的岩体,可根据岩块饱和单轴 抗压强度确定其承载力,经验公式如下:
f k cw r p
4、根据规范确定地基岩体承载力
岩石承载力标准值(kPa)
强风化 中等风化
硬质岩石 软质岩石
500~1000 200~500
1500~2500 700~1200
1、由极限平衡理论确定承载力
• 设在半无限体上作用着宽度为b的条形均布荷载q1 假设: ①破坏面由两个互相直交 的平面组成 ②q1的作用范围很长,两 端面的阻力可以忽略 ③q1作用面上不存在剪力 ④对于每个破坏楔体可以 采用平均的体积力
• 将岩基分为楔体x和y • x 楔体 :y 楔体作用于 x 楔 体的 水 平正 应 力 σ h 为 最大主应力;岩体的自 重应力 σ v 为最小主应力。 • y 楔体 : σ h 为最小主应 力;自重应力 σ v 加 q1 为 最小主应力。 m o m 2 o x楔体: h v tg 45 2Cm tg 45 2 2
倾斜层状岩体上作用有倾斜荷载R的附加应力
h X cos Ym sin r 2 2 2 2 2 r (cos m sin ) h sin cos 0 0 r
第十章 地基岩体稳定性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