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实训报告

合集下载

日本7-11便利店分析

日本7-11便利店分析

日本7-11连锁便利店日本7-11公司成立于1 973年。

并于1974年5月在东京Koto-ku建立第一家店铺。

1979年10月,公司第一次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4年被伊藤洋华堂(Ito—Yokado)集团收购。

该集团同时还拥有日本一家连锁超市,并拥有管理美国7-11的南陆公司(Southland)的大部分股权。

1985—2003年,日本7-11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商店数目从2299家增加到10 303家;年销售额从3 860亿日元增加到23 430亿日元;净收入从90亿日元增加到915亿日元。

另外,2000-2004年,公司的股本回报率平均达到14%。

2004年,日本7-11在运营收入和商店数量方面成为日本最大的零售商。

那一年,顾客光顾7-11的次数达到36亿人次,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大约去30余次。

公司历史和概况伊藤洋华堂和日本7-11都是由伊藤先生(Masatoshi Ito)建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开创了他的零售帝国,那时他与他的母亲和哥哥一起在东京一家小服装店工作,1960年,他实现了独资控制,当初的商店已经成长为价值300万美元的公司。

1961年,一次美国旅行结束后,伊藤意识到超级市场将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主流。

那时,日本仍是以家庭店铺为主。

他在东京的超市连锁店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很快成为伊藤洋华堂的零售业务的核心。

1972年,伊藤第一次与南陆公司洽谈关于在日本开7-11便利店的可能性。

在拒绝了他的最初要求后,1973年,南陆公司授予了他在日本的经营许可权。

它每年要上交总销售额的0.6%。

1974年5月,日本第一家7-11便利店在东京开业。

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很快传遍整个日本,7-11的业务有了巨大的增长。

1979年,日本已有了591家7-11店,1984年增加到2 001家。

迅速的增长仍在持续(见表3—1),2004年店铺数目已达到10 356家。

月5日,日本7-11(所占股份48%)和伊藤洋华堂(所占股份52%)联合成立了伊藤洋华堂控股公司。

7-11便利店案例分析

7-11便利店案例分析

7-11资料 处理中心
依檯帳頻率EOS訂貨

7-11物流配送体系
EOS(电子订货系统)网络架构
7-11门市 电话网络
资料处理中心 PIC 7-11门市
电话网络 一般加值 网络 EDI VAN
NON-EDI 供应商
EDI供应商
民间VAN
电话(FAX) 网络
7-11
<三>
配置在物 流产业内部 的设备陈旧 落后,服务 水平低,物 流服务功能 单一.


常温 分AB群各一周三配,每周六次到店
冷藏 日配
冷冻 一周三配(部分门市六配) 鲜食 每周二配
杂志 每周六配

7-11独特的物流管理
一、区域集中化战略(关键)
二、物流路径集约化
三、设立区域共同配送中心
四、物流体系量身定造
五、精确计算配送流程 六、整体化战略 七、进货频繁、小批量
物流作业流程:
供货厂商
订货 送货
供货厂商
订货 送货
鲜食工厂
需求 总量
供货厂商
订货 送货
生产
常温 物流中心
依 店 別 理 货 配 送
低温 物流中心
依 店 別 理 货 配 送
鲜食 物流中心
订货资料 依 店 別 理 货 配 送
出版品 物流中心
依 单 店 销 售 状 況 主 动 配 送 依 店 別 理 货 配 送

7-11的经营状况
之7-11商品结构百分比
7-11商品结构图 5.87% 1.52% 7.17% 15.87% 5.54% 7.88% 55.98% 个人护理用品 生活用品 烟酒 便利食品 快餐 服务类商品 医药品

7-11物流配送体系

711实训心得

711实训心得

实训时间:2023年6月19日-2023年7月2日实训地点:711便利店一、实训目的与意义通过在711便利店的两周实训,我深刻地了解了便利店的运营模式、管理机制及服务流程。

实训过程既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也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使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了零售行业。

二、实训内容与体会1. 商品陈列与管理在实训期间,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商品特点和客户需求进行陈列。

通过对商品的分类、分区以及合理的摆放,促使顾客顺畅购物,提高店铺整体销售业绩。

同时,我认识到商品的先进先出原则、保质期管理等都是确保商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1. 顾客服务与沟通通过与顾客的互动,我提升了沟通技巧和服务水平。

在应对各种客户需求时,需要善于观察、倾听,以热情、专业的态度为顾客解决问题。

这种服务意识对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便利店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 门店运营与库存管理实训过程中,我参与了库存管理、销售数据统计等日常运营工作。

了解了门店如何通过合理的库存控制和需求预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店铺效益。

同时,有效的数据统计也有助于企业分析销售状况,制定更合适的营销策略。

1. 团队协作与责任心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711的员工需要相互支持、协作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与同事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分工与协作,培养了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在711便利店的实训,我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回顾整个实训过程,既有快乐的时刻,也有面临挑战的瞬间。

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成熟、自信,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我相信,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会在零售行业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7-11连锁便利店的物流信息系统分析

7-11连锁便利店的物流信息系统分析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习报告7-11 连锁便利店的物流信息系统分析、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系统的初步调查1.1企业概况7-11便利店(商标中的表记方式为:7-ELEVEn 7-Eleven品牌原属美国南方公司,2005年成为日本公司。

Seve n&l Holdi ngs公司是Seve n— Eleven Jap an 公司、Ito —Yokado公司、Denny' s Japan公司在2005年9月合并成立的新公司。

192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创立,7-Eleven的名称则源于1946年,藉以标榜该商店营业时间由上午7时至晚上11时,后由日本零售业经营者伊藤洋华堂于1974年引入日本,从1975年开始变更为24小时全天候营业。

发展至今,店铺遍布美国、日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7-11便利店的经营方针:A.品种齐全。

准备顾客所需要的商品。

B.保质保鲜,随时摆放着新鲜的商品。

C.亲切待客,感觉良好的待客服务。

D.清洁卫生,使店铺既又舒畅。

典型的7-11便利店非常小,场地面积平均仅100平方米左右,但就是这样的门店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达3000多种。

虽然便利店供应的商品品种广泛,但是通常没有储存场所。

这样,所有商品必须通过配送中心得到及时的补充。

1.2组织结构7-11连锁便利店是超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在各地设连锁分公司,采用战略导向形来管控的。

通过其集中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成功地削减了相当于商品原价10%勺物流费用,靠的是便利店所独具的“狼群效应”来竞争。

商店内部的陈列布局,由总部统一规定、设计。

每个店面大概100平方,安排人员5~8人,包括店长1人,收银员3~5人,理货(搬运)1~2人。

这种超事业部制型的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可以减轻作业的总部工作负荷,增加了组织结构层次和机构,对个事业部的统一领导和有效管理。

公司主管总经理图1 7-11的组织结构图1.3 7-11便利店的店铺计算机管理系统平台1.3.1NEC PC日本7-11连锁店的店铺系统平台是基于NECPC机。

7-11便利店市场调查报告

7-11便利店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先通过二手资料调查7-ELEVEN便利店在广州的发展概况,然后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7-ELEVEN便利店在广州附近知名度、服务内容、涵盖市场、特色等调查,预测其发展前景,提出在同行竞争中赢得更大消费市场的建议。
4、调查时间及范围
2008年10月21日年确定调查项目和初步设计问卷;
2008年10年23日小组讨论和完成问卷修改;
7-11便利店市场调查报告
一、
1、引言
2、调查背景
3、调查目的及内容
4、调查时间及范围
5、调查人员名单
二、
1、调查基本情况
2、数据统计分析
(1)问卷有效率统计分析
(2)7-11便利店顾客消费频率分析
(3)顾客到7-11的消费目的分析
(4)7-11便利店其他服务受关注程度
(5)7-11便利店满意度分析
根据问卷第2、3题分析,7-11在群众间知名度为95.68%,同时通过对比,在同类便利店中,7-11知名度为98.27%,OK便利店为75%,喜士多为64.65%。由此可见,7-11知名度遥遥领先同类便利店,占有市场几率也就最高。在18~35岁年龄段分别为69.82%、72.41%。
根据问卷第四题分析,7-11被人们所认识的途径中,广告宣传占49.13%,通过顾客宣传占20.69%。
在地段选择方面,我们选择了附近有7-11便利店的不同地点,如地铁站口、附近小区、马路等等,做到在越秀区这一区域不同地段的调查采样,避免出现在某一地点重复调查的问题,做到调查采样的广泛性。
2、调查数据分析
(1)7-11(7-ELEVEN便利店在以下分析中简称7-11)消费率和知名度统计分析
我们8个组员采取分队的形式,两三个人负责一个地段,把采样对象控制在各年龄段的比例之内。以环市东路广东工业大学为中心,围绕先烈南路好又多和东山口地铁站两个地点展开抽样调查;网上通过QQ形式对组员亲友进行调查。除去不愿配合调查的人员外实际116份问卷有105份全部填完,根据问卷第一题(问卷0.51%,其余9.49%的人未在便利店消费过。这一点说明便利店在群众中消费市场占了非常大的比例。

(完整版)7-11便利店服务营销分析。

(完整版)7-11便利店服务营销分析。

目录一、服务花朵 (2)二、服务创新 (2)三、渠道 (3)四、定价 (3)五、服务推广 (3)六、服务蓝图 (4)七、服务场景 (5)(一)环境状态 (5)(二)空间配置/机能性 (5)(三)标志、符号与装置产品 (5)(四)人员 (6)八、服务人员的影响 (7)九、忠诚之轮 (8)(一)建立忠诚的根基 (8)(二)创造忠诚联结 (8)(三)消除不满因素 (8)十、服务弥补 (8)十一、管理策略 (9)(一)服务产能的管理策略 (9)(二)顾客需求的管理策略 (9)(三)服务等待的处理策略 (9)一、服务花朵(一)促销信息:服务人员会在顾客买单时询问是否增加购买促销产品以获得优惠,例如:早餐时段购买任意一款面包,+N元即可获得一款指定牛奶。

新产品上市时,门店玻璃橱窗会张贴大幅醒目广告,使顾客及时得知。

(二)接受订单:普通7-11店里由顾客亲自选购并付款,在部分提供了商品预定服务的7-11便利店里,顾客可以申请预定商品,在预定时间里到店提取,为顾客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务,节省了时间。

(三)计费:店内服务人员迅速准确,同时完整并正确,提高的顾客的满意度。

(四)付费:在大多数服务中,服务商品都是要付费的,因此顾客都必须支付账单。

7-11便利店根据地区的不同也会增加不同的付费方式,例如:香港所有的7-11便利店都接受当地八达通卡付款。

(五)咨询:根据顾客的需求,7-11便利店会提供特别的服务。

比如根据天气、温度的变化来提供冷或热饮,夏天也会增加冰柜的数量,满足顾客需求。

(六)好客:在7-11便利店,人们最常听到的话:“欢迎您”,“早上好”,“非常感谢”,“请慢走”,“请稍稍等一会儿”,每位服务人员都面带笑容,真正让顾客体会到7-11的温暖和热情。

(七)安全防护:店内休息区的桌子角都是圆润的,避免撞伤。

(八)例外处理:7-11便利店里有出售盒饭,有些顾客下班晚了,盒饭售罄,店内服务人员设置会提醒你,去隔壁的便利店也能买到。

便利店可行性分析报告

便利店可行性分析报告

便利店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篇:便利店可行性分析报告建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内实训便利店可行性分析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大关键环节”,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其最大特点在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高职教育的这种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实践教学因其实践性强、综合素质要求高等特点,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在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逐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学校自2009年设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以来,为了提高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连锁专业教师不断的进行探索,随着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和项目课程的改革,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即连锁便利店的建立势在必行。

一、建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必要性分析首先,本校即将面临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根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的要求,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在校内建立实训超市,能增加我院评估亮点。

其次,可以优化我院后勤工作,再建一家便利超市,引入竞争,提升我院的后勤服务水平,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我院美誉度,有利于我院招生。

同时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

但是总体上不会对学校现在超市经营带来任何威胁,因为经营面积小,产品类别有限。

专业教学急需一个校内实训基地,现在我院连锁专业主要以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比如我们学生现在在沃尔玛实习,只能接触到基层岗位,对于整个门店运营管理,管理方不愿意让实习生介入,在校外实习学到的东西有限,如果在校内建立实训超市基地,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管理,了解整个营运过程,提高我院连锁专业人才质量和职业技能。

【可行性分析】7-11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实训报告

【可行性分析】7-11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实训报告

7-11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实训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便利店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零售业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7-11便利店作为全球知名便利店品牌,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在我国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报告旨在对7-11便利店在我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我国便利店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

据统计,2019年我国便利店市场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 市场竞争我国便利店市场竞争激烈,现有品牌众多,但市场份额相对分散。

7-11便利店凭借其品牌优势、产品丰富度和服务质量,在我国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消费者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便利店的消费需求逐渐多元化。

7-11便利店以“便利、新鲜、健康”为核心,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政策环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便利店行业。

如《关于促进便利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为7-11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投资回报7-11便利店在我国市场具有较高投资回报。

据统计,7-11便利店在我国市场的投资回报率约为8%-10%,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3. 品牌影响力7-11便利店作为全球知名品牌,在我国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凭借其品牌优势,7-11便利店在我国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 经营模式7-11便利店采用“中央配送、统一采购”的经营管理模式,确保了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

同时,7-11便利店在供应链管理、门店运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5. 市场拓展7-11便利店在我国市场拓展迅速,已覆盖全国多个省市。

未来,7-11便利店将继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四、结论综合以上分析,7-11便利店在我国市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便利店可行性分析报告

便利店可行性分析报告

便利店可行性分析报告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便利店作为一种便捷的零售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本报告旨在对开设一家便利店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环境、运营成本、盈利预测等方面,以确定是否值得投资并开展这样一项商业活动。

一、市场需求分析1、消费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便捷、即时的购物需求不断增加。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附近的便利店购买日常用品、食品饮料等商品,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2、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例如,在繁华的商业区、学校附近、居民区、交通枢纽等地,人流量较大,潜在的消费群体较为集中。

对于上班族来说,他们在午休或下班后可能会选择在附近的便利店购买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对于学生来说,放学后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也是常见的消费行为;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光顾便利店以满足临时的购物需求。

3、消费群体便利店的消费群体广泛,包括上班族、学生、居民、游客等。

不同的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

例如,上班族可能更注重快捷和方便,对速食食品和饮料的需求较大;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购买零食和文具;居民则会关注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和价格。

二、竞争环境分析1、直接竞争对手在选定的经营区域内,可能存在其他便利店、小型超市等直接竞争对手。

需要对其经营状况、商品种类、价格策略、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找出竞争优势和差距。

2、间接竞争对手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也可能对便利店的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型超市通常商品种类更丰富、价格更有优势,但购物的便捷性不如便利店;电商平台虽然提供了更广泛的商品选择和便捷的配送服务,但无法满足即时性的购物需求。

3、竞争优势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便利店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独特的商品组合、舒适的购物环境、便捷的支付方式等方面来吸引消费者。

此外,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也有助于提高竞争力。

三、商品与服务分析1、商品种类便利店的商品种类应根据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市场趋势进行选择。

【可行性分析】7-11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实训报告

【可行性分析】7-11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实训报告

7-11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实训报告在着手进行7-11便利店可行性分析的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了市场脉搏,细致考量了投资环境。

以下是对7-11便利店在我国市场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我国零售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消费者对便利性、快捷性、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7-11便利店以其“便利”为核心的品牌理念,契合了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据统计,我国便利店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市场潜力巨大,为7-11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7-11便利店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其独特的“便利”经营模式值得借鉴。

通过精心选址、精细化管理、高效的供应链体系,7-11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快速扩张。

在我国,7-11便利店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市场适应性,逐步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再者,我国政府对零售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7-11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鼓励零售行业创新,优化消费环境,为便利店行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集区域不断扩张,为7-11便利店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然而,在可行性分析中,我们也要关注潜在的风险因素。

如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门店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7-11便利店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深入洞察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

2. 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 创新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

4. 积极应对市场竞争,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巩固自身优势。

总之,在充分考虑我国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基础上,7-11便利店在我国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7-11便利店有望凭借其独特的经营理念、丰富的经验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实现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管理7-11店案例分析

供应链管理7-11店案例分析

1、一家连锁便利店想提高响应性,以便能何时何地都能为顾客提供所需的商品。

便利店供应链保持快速响应的几种丌同是什么?每种方法的风险有哪些?(1)方法:建立快速响应系统机制,采用先迚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利用高效的信息实现便利店的内部乊间及不供应商有效快速的信息交风险:伙伴关系风险及信息风险,不供应商乊间信息交流会导致商业机密的外泄风险。

(2)方法:在配送方面,通过采用适合自身的配送模式实现快速的配送从而实现有效的顾客反应。

风险:存在配送风险,配送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商品流劢,尽可能快速会用顾客所需要的商品同时符合生产迚度。

(3)方法:对门店、配送中心乊间的配送方式作详绅剖析,建立需求拉劢的物流模式,形成“快速响应”不“最大库存水平”模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提高消费者满足水平。

“最大”的库存是保障需求的徆有效的保障。

风险:库存风险以及需求风险,较大的库存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以及当对顾客需求预测失真以及调度存货系统出现问题时,均可能造成伤害。

2、7-11在日本的供应链戓略可以被描述为试图通过快速补货以平衡供给不需求,不这些选择相连的风险是什么?供应链协同风险(2)不供应商关系的风险(3)管理风险(4)信息共享不传递风险(5)运输成本增加的风险(6)缺货风险快速补货需要供应商,零售商,原材料供应商,第三方物流公司等等协同配合,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快速补货,所以快速补货需要各方准确无误的生产加、流通、配送等,但其中有许多丌可控的因素,如自然灾害,戓争,道路拥堵,各地交通政策等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到快速补货,所以其风险较大。

快速补货要求其供应商快速及时补充其短缺商品货物,这要求供应商增大其库存量,保证随时供给补货,这必然会导致供应商成本的增加,降低供应商的利润,影响不供应商的关系,增加其风险。

丌同地区丌同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差异徆大,这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文化,营销策略,员工工作习惯的差异。

而快速补货需要便利店员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而这又有徆多丌可控因素,所以会增加其管理成本。

7-11连锁便利店

7-11连锁便利店

7-11连锁便利店——《连锁经营调查分析》小组成员:孙玉童、白海娇、柴树花、王晓菲、赵小惠、王玉婷、朱由成前言为进一步了解连锁店的经营模式,经营方法,我们首先对黄岛开发区的一些连锁企业进行了筛选,最后选择了位于长江中路415号的7-11连锁便利店。

选择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历史较为悠久,且知名度相对较高。

2,遍布地区广泛,在青岛就有28家之多。

3,7-11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在日本和全球拥有便利店、超级市场、百货公司、专卖店等。

4,店内食品日期一直更新较快,对冷柜内的食物可进行免费加热,更加人性化。

调查内容主要为客流量的多少、各产品销售情况、店内的服务情况以及店内环境的好坏。

这也是我们的调查预期目标。

本次调查我们以组为单位的形式展开调研,调查方法主要是去店内进行调查、走访。

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的调查完成我们制定的调查内容,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公司简介7-11(日语:セブン-イレブン)便利店(商标中的表记方式为:7-ELEVEn)7-Eleven品牌原属美国南方公司,2005年成为日本公司。

Seven&I Holdings 公司是Seven-Eleven Japan公司、Ito-Yokado公司、Denny’s Japan公司在2005年9月合并成立的新公司。

192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创立,7-Eleven的名称则源于1946年,藉以标榜该商店营业时间由上午7时至晚上11时,后由日本零售业经营者伊藤洋华堂于1974年引入日本,从1975年开始变更为24小时全天候营业。

发展至今,店铺遍布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其前身为Southland Ice Company创立于美国德州达拉斯,主要业务是零售冰品、牛奶、鸡蛋。

1964年7-ELEVEN开始特许加盟(FC)经营。

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与美国南方公司签订地区性特许加盟协议,日本第一家7-ELEVEN店开业。

7-11(7-Eleven品牌成功分析

7-11(7-Eleven品牌成功分析

服务至上
• 一、礼貌用语和贴心服务7-11便利店,人们最常听到的有5句话:“欢迎 您”,“非常感谢”,“是,知道了”,“请稍 稍等一会儿”,“非常抱歉”。而对于老顾客, 寒暄用语还包括“早上好”、“中午好”、“晚 上好”、“请慢走”、“您辛苦了”、“您劳累 了”、“请多休息”、“真热呀”、“春天来 了”、“天气转凉了”等。真正了解顾客心理的 7-11,不单只是将问候语挂在嘴边说说而已,其 问候方式、问候时的情绪,连临时员工、勤工俭 学的学生都必须接受指导,确实做好真心诚意的 招呼。店员在使用这些寒暄用语时,必须面带笑 容,真正让顾客体会到7-11的温暖和热情。
有的分销渠道,由此, 的物流系统, 有的分销渠道,由此,配合先进 的物流系统,使 各种各样的商品库存适当,保管良好, 各种各样的商品库存适当,保管良好,并有效率 连锁门店。 地配送到所有的 连锁门店。
店铺选址
• 出于“便捷”的考虑,7-11只选择在消费者日常 出于“便捷”的考虑, 只选择在消费者日常 生活行动范围内开设店铺, 生活行动范围内开设店铺,如距离生活区较近的 地方、上班或上学的途中、停车场、 地方、上班或上学的途中、停车场、办公室或学 校附近等,一般步行5-10分钟便可到达。 分钟便可到达。 校附近等,一般步行 分钟便可到达 • 7-11在找点时也很重视周围的环境,因为好邻居 在找点时也很重视周围的环境, 在找点时也很重视周围的环境 可以相互造势,而书店、服饰店、办公大楼、 可以相互造势,而书店、服饰店、办公大楼、展 览会场、机场、 览会场、机场、饭店以及大学都是好邻居的典 台湾7-11的定位,正是“你的好邻居”。 的定位, 型——台湾 台湾 的定位 正是“你的好邻居”
形象传播
• 为随时创造新鲜话题,7-11经常规划同一 主题、不同类别的各式商品。7-11采用了 “主题式行销”的手法,整合近30种不同 类别的商品,从鲜食、旅游、预购宅配等 到一般商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台湾7-11 秋冬季节时的北海道为主题的“北海道祭” 项目。让顾客不用到北海道,也能在7-11 享受到购买当地名特产的乐趣。

7-11便利店暑期打工实践报告

7-11便利店暑期打工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010110300***李姝昕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

在经历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开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一个小小的超市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要有细心,还要有策略,谋划。

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

实习过程:第一阶段:7月3日上午9:00-11:30实习小组听取超市的简单介绍和现状;熟悉超市商品类别和分布状况。

第二阶段:熟悉超市上货程序。

了解从验货到货物上架,层层把关。

验货时须认真核对其数量,检查生产日期和品牌名称。

最后按货物类别上架。

什么样的商品有什么样的陈列方式。

根据商品销售情况,销量好的产品将有超市自己专设销售货架;自由摆放的商品,此类商品为购买频率较低,价格较高的产品,一般放在货架的顶端或者最下层。

就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的引起顾客的注意力,刺激购买。

苏果超市的问题发现与解决意见在一个星期的实习过程当中,通过超市员工监管经理杨经理的介绍和自身研究了解到一些目前苏果超市需要改善的地方:第一,提升员工的责任心。

苏果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总给人一种凌营业员不能缺少货物时没有谁能及时地补充而参差不齐;乱的感觉,及时地解决超市内存在的小问题。

例如,当在货架上发现有过期或损坏的商品时,不能及时的下架处理。

要实现员工具有责任心需要加强改善管理机制。

对发现此类问题的员工实行奖金鼓励方法,促进其积极的态度。

第二,超市应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多种促销手段。

具经理介绍超市现在的财务制度很机械,财务管理模式单一,不能实现过多的商品促销策略。

因为这样需要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程序才能完成。

第三,实现促销手段多样化。

在苏果超市很少能见到一些促销活动。

一般超市里面悬挂着各式各样的降价打折广告,五彩缤纷特别引人注目。

许多人对于优惠活动很感兴趣,而且大多数所购商品都是属于冲动性购买,感性大于理性。

超市可以利用这一点抓住商机。

如果每逢节假日进行打折促销活动,张贴各种宣传海报而且定期更换。

711便利店实习报告

711便利店实习报告

711便利店实习报告前言实习是大学进入社会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大学生到从业者一个非常好的过度阶段,更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作为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能否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好实习内容,培养好工作能力,显的尤为重要。

而选择7-11便利店作为实习单位,是因为它不仅是日本国内最大的便利店,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便利店连锁集团。

它不仅具备便利店个性化和便捷化的特色,更有着其经营和发展的独到之处。

一.实习目的。

选择身边的企业单位为对象,联系课上所学理论,采用实习方式跟踪其经营全过程的方法,对便利店的商品管理以及便利店网络经营发展现状进行初步了解。

培养实际调研能力,尝试检验所学知识,并从实际中进一步学习了解网络商业的快速发展。

二.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万福路四.实习单位:广州是越秀区万福路711便利店五.实习职位:店员五.实习单位的经营。

(一)工作情况。

清扫、订货、检验商品、商品上架、检查商品鲜度、布置商品陈列、检查温度、报纸杂志退货(在7―11的进货体制中,只有报纸和杂志是可以退货的)、补充消耗品、货币兑换、制定销售日报等。

(二)管理。

主要有四点,即鲜度管理(确保销售期限)、单品管理(单品控制,防止出现滞销)、清洁明亮(有污垢立即清扫,保持整洁明亮的店铺)和友好服务、热情。

(三)员工要求。

1. 7―11的员工管理非常规范,而且形成了制度化、书面化的流程。

例如,对于所有店员的活动,7―11制定了每天的工作计划表。

通过这个表,店员能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2. 通过规范化、程序化的作业,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各项商品进货活动,同时通过具体细致的陈列规定防止出现取货、商品上架时的混乱。

具体看,7―11的店铺指导员每天会对第二天进货商品的搬运、陈列流程进行指导和规划,各店铺依此制成计划表,再将具体的作业要求传给当天工作人员。

便利店实践报告

便利店实践报告

24小时便利店社会实践报告便利店最早得定义就就是:一种运用超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与销售方式得食品杂货店。

它就是一种既有食品杂货店供应得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得销售方式与经营管理技术得零售商业组织,就是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得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与应急之需得一种零售业态。

现在得便利店则就是指以专门出售便利性商品与服务得商店。

超级市场得多种业态模式得阶段性发展促进了现代便利店得产生。

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得南陆冰公司(southland ice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totem ,1946年正式改名为7-eleven(7-11),藉以标榜该店营业时间由早上7时至晚上11时。

此后便利店便在美国与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

1957年,美国只有500家便利店,然而到了2001年,美国便拥有便利店124,500家,销售额达到了2830亿美元。

因此当时有人认为便利店就是西方零售业得爆发户。

随着中国经济得平稳发展与生活节奏得加快,目前我国得上海、北京与深圳等少数发达都市中服务多元化得便利店行业已发展迅速,甚至一些便利店日营业额已高达万元以上。

首先,中国得便利店很有发展潜力,我瞧好中国得便利店。

我把一切与民生相关得小店都叫做“便利店”。

便利店就是最适合本土化发展得零售业态。

中国得消费者非常注重生活得便利性,大卖场虽然便利了顾客得综合性购物,但也给顾客造成了购物得不便利。

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得便利店,在比大卖场更广泛得区域内发展“生鲜型”、“时尚型”、“服务型”等多样化得便利店业态。

根据国外得便利店行业发展经验,便利店行业发展得基本条件就是地区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

目前我国人口数超过500万得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等,以及二线城市深圳、苏州、无锡、杭州等,人均gdp均已超过了3000美元。

这就就是说,上述城市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便利店得大环境,并且市场空间非常大。

非常可惜,三亚显然不符合以上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名称:7-11便利店特许经营可行性分析报告
班级:连锁162
姓名:***
学号:36
一、摘要
摘要:便利店既是食品杂货店的供应方便,而且超市销售和管理技术的零售企业组织,是以“方便”为主要手段吸引顾客,满足顾客购物的简单和紧急情况需要的零售业态。

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商品的方便;二是顾客的方便;三是为消费者方便的位置和时间。

此外,便利店的目标客户主要是那些具有较低的价格敏感度,如白领阶层,单身家庭,年轻学生,游客等,以满足他们的直接消费。

有一家便利店的一般商店营业面积很小,但连锁店有更广泛的网络覆盖。

这些特点也让便利店在应用集成营销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

便利店将整合营销传播首先确定传播目标和目的的发展品牌定位策略。

确定目标的传播是一个细分市场,然后针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品牌定位的过程。

基于此背景,本文对7-11便利店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二、SWOT分析
①优势
(1)品牌历史悠久,社会知名高。

(2)先进的管理经验。

(3)独特的品牌营销。

(4)先进的物流系统。

(5)国际制贩同盟,多国共同采购降低成本。

②劣势
(1)加盟成本高,阶梯式抽成。

(2)个别便利店出现卫生问题。

(3)店面有限,商品摆放有限。

(4)商品开发还不足。

(5)管理固定单一,员工缺乏积极性。

(6)商品开发还不足。

③机会
(1)超市大型化郊外化,便利店发展已成主流趋势。

(2)中国零售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3)经济不断发展,人们需求不断提升。

(4)“020互联+”为便利店发展形势的丰富提供方向。

④威胁
(1)适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是人员密集的地区,在农村人员分散的地区。

发展受限。

(2)地租上升,便利店发展受限。

(3)便利店行业竞争日益激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