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象监测仪基本原理
太空气象站原理
太空气象站原理太空气象站是一种用于监测和研究太空中的天气现象的设备。
它可以提供有关太空环境的信息,如太阳活动、宇宙射线、电离层变化等。
太空气象站的原理是通过多种传感器来收集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传回地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太空气象站需要搭载在卫星或航天器上,以便能够在太空中运行和收集数据。
它必须具备高度稳定性和抗辐射能力,以应对极端的太空环境。
太空气象站的主要传感器包括太阳监测仪、宇宙射线探测器和电离层探测仪等。
太阳监测仪用于测量太阳辐射的强度和频率。
宇宙射线探测器可以监测宇宙射线的强度和能量分布,以及宇宙射线对太空器件的影响。
电离层探测仪可以测量电离层的密度、温度和电子浓度等参数。
这些传感器通过精密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与地面站联系。
它们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回地面站。
地面站接收到数据后,会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提取有用的信息。
太空气象站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和数学原理。
通过测量和分析太空中的各种参数,可以了解太空环境的变化和演化规律。
这些数据对于研究太阳活动、宇宙射线、电离层变化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太空气象站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监测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暴等极端天气现象,以及预测宇宙射线对卫星和宇航员的影响。
此外,太空气象站还可以用于预测和研究地球磁场的变化,以及与电离层相关的通信和导航问题。
总结起来,太空气象站是一种用于监测和研究太空中天气现象的设备,它通过多种传感器收集数据,并将数据传回地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太空气象站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和数学原理,通过测量和分析太空中的各种参数,了解太空环境的变化和演化规律,以及预测和研究与之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太空气象站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太空探索和地球环境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翻斗式雨量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翻斗式雨量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雨量计也叫雨量记录仪、量雨计、测雨计,是常规的气象检测仪器,气象部门通过它来监测计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常见的有虹吸式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和称重式雨量计等。
因为翻斗式雨量计方便携带安装,数据相对精确,因此在农业气象监测中广泛应用。
1、翻斗式雨量计的组成翻斗式雨量计是由感应器及信号记录器组成的遥测雨量仪器,感应器由承雨口、引水漏斗、翻斗、角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干簧管等构成;记录器由恒磁钢、排水漏斗、信号输出端子、控制线路板等构成。
2、翻斗式雨量计的工作原理翻斗式雨量计的工作原理为:雨水由最上端的承雨口进入承水器,落入引水漏斗,经漏斗口流入翻斗,当积水量达到一定高度(比如0.1毫米)时,翻斗失去平衡翻倒;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将使翻斗左右翻转,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送到记录器,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如此往复即可将降雨过程测量下来。
3、雨量监测系统的组成雨量监测系统是由雨量气象站、太阳能供电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组成。
雨量气象站:雨量气象站除了翻斗式雨量计之外,还可选择加装风速风向传感器或百叶盒等。
太阳能供电系统:雨量监测系统应用于野外、森林防火、山洪监测等没有市电供电的场合时,可选配60W太阳能板搭配铅蓄电池供电。
晴天时,只需7.5h就能够将铅蓄电池电量充满,充满后的铅蓄电池可在连续阴雨天工作七天。
网络通信技术:雨量监测系统通过有线、2G/3G/4G/5G以太网等通讯方式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
系统能够全程跟踪记录,集数据采集、记录、存储与一体,具有远程诊断和控制功能,在监测站休眠状态下,中心可随时唤醒监测站进行数据采集、读取数据或修改配置信息等工作;支持多个中心工作模式;通过云平台查看数据更方便,如曲线查看时段雨量、日雨量、月雨量和年雨量,也可将历史数据下载、打印导出到电脑,存储为EXCEL表格文件,方便研究及检查。
气象观测技术方法与设备介绍
气象观测技术方法与设备介绍气象观测是一门广泛应用于气象学、环境科学、航空、农业等领域的学科。
通过采集大气中的一系列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以及其他相关的现象,如云层、降水、辐射等,可以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天气状况,提供有效的气象信息供人们参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气象观测技术方法与设备。
一、气象观测方法1.1 表面观测表面观测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气象观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地面上设置气象观测站点,采集地面气象要素的数据。
常见的观测要素有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
其中,温度观测常用的仪器是温度计,湿度观测常用的仪器是湿度计,气压观测常用的仪器是气压计,降水观测常用的仪器是雨量计。
1.2 高空观测高空观测是对大气层进行垂直分层观测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各种气球、飞机、卫星等载体,将气象探测仪器悬挂在空中进行观测。
常见的高空观测方法有气球探空、雷达观测、卫星遥感等。
其中,气球探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释放气球携带探空仪器进入大气中,测量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
1.3 遥感观测遥感观测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和大气的信息的方法。
常见的遥感观测方法有红外遥感、微波遥感、雷达遥感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观测地表温度、云图、降水等气象要素,进而进行气候状况的分析和预测。
二、气象观测设备2.1 无线电探测仪器无线电探测仪器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观测的设备。
常见的无线电探测仪器有雷达、卫星接收机等。
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反射原理,通过向大气中发射无线电波,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观测降水、云层等的设备。
卫星接收机是一种用于接收卫星传输的气象数据的设备,可以获取卫星传回的温度、湿度、云图等信息。
2.2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探测和监测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的设备。
它通过发送激光束并接收散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来测量大气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
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在大气环境监测、气象预测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发展,环境监测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环境监测方式往往需要人力、物力、时间成本较高,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而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则采用了传感器、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手段,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一、基本原理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各种环境监测设备(如气象站、水质监测仪、垃圾桶传感器等)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远程的数据中心,并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传统的环境监测方式往往需要人力、物力、时间成本较高,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而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则具备以下优势:1、实时监测。
传统环境监测方式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往往比较慢,不易及时反映环境状况的变化。
而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数据的更新速度更快。
2、准确性高。
物联网技术可以保证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的高效性,并且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自动化处理和分析,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干扰,数据的准确性更高。
3、维护成本低。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云端监控和管理,维护成本低,实现自动化排查和预警系统,降低了维护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4、灵活性强。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场景,例如城市、农村、海洋等,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应用场景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例如:1、城市环境监测。
城市环境监测可以通过基站、大屏幕等方式进行实时监测和显示,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城市的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2、工厂环境监测。
对于工厂而言,监测生产环节的环境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监测噪音、尘埃、气体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调整措施,提高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3、海洋环境监测。
对于海洋环境的监测,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海洋的各种指标的监测,如温度、盐度、水位等,并且通过实时传输数据,能够帮助渔民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预测和预防海洋灾害的发生。
碧波庭仪器的原理
碧波庭仪器的原理碧波庭仪器的原理介绍碧波庭仪器是一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气象研究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其原理基于先进的物理、化学和电子技术,通过精密的测量和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传感器原理碧波庭仪器内部的传感器是实现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核心部件。
它们基于不同的原理来测量各种环境参数。
以下是常见的传感器原理:•温度传感器:利用材料的温度变化导致电阻、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来测量环境温度。
•湿度传感器:通过测量材料的电导率或电容变化来确定环境中的湿度水平。
•气压传感器:利用压阻、电容或共振频率的变化来测量大气压力。
•光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电效应或光散射来识别光强度和光频率。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数据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处理,用于生成准确的结果和报告。
数据分析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传感器将物理参数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仪器的控制系统。
2.数据滤波: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得到稳定的测量数据。
3.数据校准:根据仪器的标定参数和环境条件,对数据进行校正和修正,使其更精确可靠。
4.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并生成报告。
5.数据可视化: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
碧波庭仪器的应用由于碧波庭仪器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环境监测:通过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参数,及时发现和预防污染源,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气象研究:用于测量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参数,预测天气变化,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和预警信息。
•工业生产:应用于化工、制药、半导体等行业,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运行。
总结碧波庭仪器的原理是基于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并经过数据分析生成准确的结果和报告。
其应用涵盖了环境监测、气象研究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GPS/MET站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
GPS/MET站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导航卫星(如GPS)发射的载波信号在穿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的影响而延迟,可以通过对这种延迟信号的测量来反演大气折射率,从而遥感大气水汽参数。
GPS/MET站的数据采集就是通过测量导航卫星的码距和相位,来获取站点上空整个气柱的水汽含量。
GPS/MET站投入业务运行时间较短,目前本站将近1年时间,为了设备的稳定运行,所以了解台站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日常使用维护非常重要。
关键詞:GPS/MET站;工作原理;日常维护1 GPS/MET站工作原理GPS卫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在穿越大气层时,受到对流层折射影响,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和延迟。
在GPS气象学中,正式利用大气折射量得到大气折射率,进而通过折射率与温度、气压和水汽压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估算出大气层中的可降水分;连续工作的地基GNSS遥感水汽探测系统可用来估算测站上空的水汽总量、廓线、电子浓度总量等。
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站(GPS/MET)由卫星接收天线、机柜、UPS等构成,原始观测资料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将原始资料传至气象探测中心处理成水汽数据并进行质量控制,形成可用的水汽数据产品。
1.1 电离层的延迟最大的大气信号延迟来自电离层,距地面大约为50-500公里,这个层面含有大量的电离子;由于电离层折射与信号频率直接相关,利用双频信号的线性组合即可消除其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GPS发射双频信号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为什么在高端应用中要采用双频接收机的主要原因。
1.2 对流层的延迟距地面高度50公里以下的被称为中性大气,在该区域发生的信号延迟主要是由于气温、气压和水汽的不断变化所引起的;中性大气所引起的延迟最主要来自于9-16公里以下的对流层中的水汽在含量与分布上的变化;由于对流层的延迟与信号频率有关,并且是高精度GPS卫星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因此,在GPS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的精密计算中都需要把对流层的延迟作为误差参数来进行解算和分离。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环境气象监测系统也称为小型气象站、小型自动气象站,专业用于采集空气中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气象参数。
NL-5G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实现对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控、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系统也称为农林小气候采集系统、农林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专业用于采集空气中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气象参数。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农林小气候采集系统技术参数:太阳能板:10wp备用适配器电源:DC9V/1A整机功率:≤1.5W存储容量:1M本地+4G(SD卡):坐标精度:3位小数,±0.05分(≤50M):N:0~90 ° E:0~180°防水等级:IP54小型气象站/农林小气候采集系统可选配的参数如下: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含露点和不含露点两种)、数字气压传感器、数字光照强度传感器数字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数字CO2传感器、数字风向传感器、数字风速传感器、数字雨量传感器、数字地温传感器、数字土壤水份传感器、数字土壤盐分传感器、有效辐射总辐射传感器。
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农林小气候采集系统手持机功能:1、采用不锈钢材料,防水性好。
2、大屏幕点阵式液晶显示,全中文菜单操作。
3、可时设置采样间隔,自动记录数据并存储。
4、内置SD卡,最多可存4000万组数据,即可在主机上查看数据,也可导入计算机进行查看。
5、意外断电后,已保存在SD卡里的数据不丢失。
6、探头具有一致性,最多可接十几种传感器。
不同气象参数的传感器接口可以互换,不影响精度。
7、低功耗设计,运行时最低功耗仅300uA环境气象监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功能:1、显示每种参数过程曲线趋势,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显示查看,放大、缩小功能。
2、具有设置超限区域着色功能,显示更直观,为客户带来更多便捷。
3、可将存储记录的数据以EXCEL格式备份保存,方便以后调用。
4、每种参数的报表、曲线图均可选择时段查询查看,并可通过计算机打印。
气象仪器介绍汇总
一、大气成分站维码介绍内容:大气成分观测项目类别有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臭氧柱总量及廓线、辐射、干湿沉降、其他观测、基本气象要素等。
大气成分观测业务分为三大类:大气本地观测业务、基本大气成分观测和环境观测业务三类。
大气本底观测业务——为长期、准确地获取全球或区域大气成分本底变化基础数据资料而开展的观测业务。
开展大气本底观测业务的台站主要包括全球大气本底站、区域大气本底站。
基本大气成分观测业务——为获取反映人类或自然活动对一定范围内大气成分及其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而设置的观测业务。
开展基本大气成分观测业务的台站主要包括沙尘暴观测站、大气成分观测站。
环境气象观测业务——各级地方气象部门为满足当地气象服务需求而开展的大气成分观测相关业务。
开展环境气象观测业务的台站主要包括由各级地方气象部门建立的环境气象观测站。
本站为环境气象观测站,观测项目类别为气溶胶。
下图是观测数据产品图:24小时产品数据图二、舒适度测量仪维码介绍内容:生物舒适度测量仪由广东省气象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所生产。
研究表明,影响人体舒适程度的气象因素,首先是气温,其次是湿度,再其次就是风向风速等。
能反映气温、湿度、风速等综合作用的生物气象指标,人体感受各不相同。
人体舒适度指数就是建立在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上,较好地反映多数人群的身体感受综合气象指标或参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ssd)=(1.818t+18.18)(0.88+0.002f)+(t-32)/(45-t)-3.2v+18.2。
其中t为平均气温,f为相对湿度,v为风速。
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86—88,4级人体感觉很热,极不适应,希注意防暑降温,以防中暑;80—85,3级人体感觉炎热,很不舒适,希注意防暑降温;76—79,2级人体感觉偏热,不舒适,可适当降温;71—75,1级人体感觉偏暖,较为舒适;59—70,0级人体感觉最为舒适,最可接受;51—58,-1级人体感觉略偏凉,较为舒适;39—50,-2级人体感觉较冷(清凉),不舒适,请注意保暖;26—38,-3级人体感觉很冷,很不舒适,希注意保暖防寒;<25,-4级人体感觉寒冷,极不适应,希注意保暖防寒,防止冻伤。
环境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环境监测系统工作原理环境监测系统是指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和仪器来检测和测量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读取的信息的系统。
该系统广泛用于工业、城市、农业等领域,以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水平、气象条件、空气质量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基本组成。
1. 工作原理环境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传感器的使用。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感知环境中各种参数的装置,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噪音等。
这些参数以数字或模拟信号的形式传输到数据采集器,然后通过数据传输方式传送到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
它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经过处理、分析和存储后生成有效的环境数据。
CPU可以是一台计算机或者一种专门的控制设备。
环境监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屏和用户界面,用于展示环境数据和对用户的交互。
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或者其他设备实时查看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
2. 基本组成环境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中央处理单元和显示屏/用户界面。
2.1 传感器传感器是环境监测系统的关键组件,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
不同的传感器可用于测量不同的参数。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空气中的湿度,风速传感器可以测量风速等。
为了获取准确的环境数据,传感器需要被正确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传感器的位置选择应基于测量参数的特性和环境特点。
2.2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是将传感器发送的数据转化为数字或模拟信号的装置。
数据采集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是嵌入在传感器内部的芯片。
数据采集器负责将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调整,以保证准确的数据采集。
2.3 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接收数据采集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
中央处理单元通常由一台计算机或者专门的控制设备组成。
它可以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模型对环境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温湿度变送器的原理如何
温湿度变送器的原理如何温湿度变送器是一种用来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气象、环境监测、电子、医药、食品、纺织、农业等领域。
那么,温湿度变送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温湿度变送器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传感器温湿度变送器的核心是传感器,其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分为电容式、电阻式、半导体式、热电式等多种类型。
电容式传感器是最常用的一种,其原理是将一根带有内部电极的玻璃纤维放置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会附着在电极表面,形成一个电容器。
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电容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电阻式传感器是将一段金属丝或薄膜放置在空气中,当空气中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附着在金属表面时,会影响电阻值,从而达到测量温度和湿度的目的。
半导体式传感器是通过针对半导体材料的特性进行设计的,它的原理是通过半导体材料中载流子的浓度变化与温湿度的变化相联系。
热电式传感器采用热电阻和热电偶原理,了解了这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对温湿度变送器的原理也有一定的了解了。
温湿度变送器的工作原理温湿度变送器主要分为两大类:集成型和分离型。
其中,集成型温湿度变送器将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变送电路等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分离型温湿度变送器将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分开,采取4-20mA、0-5V、0-10V等输出方式将信号发送到PLS或DCS系统中。
无论是集成型还是分离型,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首先,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的温湿度信息,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
随后,信号处理电路对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过滤、线性化等处理,然后将其发送到变送电路中。
最后,变送电路进行电信号的转换,按照需求输出标准的信号并进行发送。
通常情况下,温度输出为4-20mA,湿度输出为0-5V。
注意事项1.温湿度变送器在使用时应避免长时间曝露在阳光下、雨雪天气、腐蚀气体和强磁场等环境中。
2.温湿度变送器应定期校正,以保证其准确性。
3.使用温湿度变送器时,应遵守其使用说明书,合理安装和操作。
气象气候测量中常见的温湿度测量方法
气象气候测量中常见的温湿度测量方法温湿度是气象气候测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准确地测量温湿度对于气象预报、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气象气候测量中,常见的温湿度测量方法包括湿度计、温度计和现代化的自动观测仪器等。
湿度计是测量空气中水分含量的仪器。
最常见的湿度计是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利用湿度对电流、电阻或电容等电学特性的影响原理,将湿度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电阻湿度传感器是最常用的湿度测量装置之一。
它通过改变湿度腔内的电解质浓度,来改变电阻的值,从而测量湿度。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则是通过改变电容器中的绝缘板两侧的介电常数来测量湿度。
这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气象测量。
温度计用于测量空气或物体的温度。
传统的温度计通常采用液体或者气体作为感温元件。
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利用水银的膨胀和收缩来测量温度变化。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温度的物体与水银接触,然后根据水银的膨胀程度来确定温度大小。
酒精温度计则是利用酒精的膨胀和收缩来测量温度。
这些传统温度计使用简单,测量范围较广,但它们需要手动读取测量结果,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自动观测仪器被广泛应用于气象气候测量中。
这些仪器能够实现自动记录和远程监测,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中常见的自动观测仪器包括自动湿度计和自动温度计。
自动湿度计采用湿度传感器,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和内置的微处理器来测量和记录湿度数据。
而自动温度计则是通过红外线、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感温元件来实现温度测量。
这些自动观测仪器不仅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还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数据传输,大大方便了气象测量工作。
除了传统的温湿度测量方法外,一些新兴的技术也在气象气候测量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被用于温湿度的实时监测。
WSN是由多个分布式的无线传感节点组成的网络,这些传感节点能够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温湿度等数据。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实验(实习)名称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日期2022-12-11计分系软件学院专业年级班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观测仪器;2、了解各观测仪的原理及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1。
风观测测风设备:用于风能资源的测量,可以用于风能资源分析、风场微观选址、风机及风场发电量计算、进行风场风能资源分析,用于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太阳辐射、雨量等要素值进行全天候的监测。
测风仪器主要包括El型电动测风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便携式测风仪、单翼测风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
① 测风塔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
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支持相应仪器设备的安装。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
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
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
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仅为角钢自立塔的1/3或更少),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施工周期短,塔型按风荷载曲线设计,线路顺滑,罕见风灾时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
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范》,结构安全可靠。
②超声风速风向仪简介:超声波风速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时差法测量风速。
由于它克服了机械式风速仪固有的缺陷,可以全天、长时间正常工作,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它将成为机械风速计的有力替代品。
原理:超声波风速风向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时差法来实现风速的测量。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和风向上的气流速度叠加。
若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同,它的速度会加快;反之,若超声波的传播方向若与风向相反,它的速度会变慢。
因此,在固定的检测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可以和风速函数对应。
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精确的风速和风向。
环境监测培训内容
环境监测培训内容一、引言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行连续、系统和定量的观测和分析,以评估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培训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的监测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二、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包括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
采样是指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采集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分析是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组成。
数据处理是对采样和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以得出环境质量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的结果。
2.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
现场监测是指在采样点直接对环境因子进行观测和测量,如大气中的气体浓度、水体中的水质参数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等。
实验室分析是指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仪器分析或化学分析,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
三、环境监测的技术要点1.样品采集技术样品采集技术是环境监测的基础,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采样容器和采样时间,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掌握采样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采样现场的操作规范。
2.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分析仪器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使用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正确的操作和校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性能。
3.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整理、统计和分析,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环境监测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1.大气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浓度监测和气象因子的观测,以评估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程度。
案例分析可以以某城市的大气污染监测为例,分析其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气象传感器原理
气象传感器原理
气象传感器原理是基于大气物理学和传感技术的结合,通过收集和分析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信息,来了解和预测气象变化。
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测量空气温度的,通常使用热电阻或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元件。
当温度变化时,传感器元件的电阻值也会变化,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得到温度信息。
湿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空气中的湿度,常见的一种传感器是电容湿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内部有一对电极,当空气湿度变化时,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也会变化,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得到湿度信息。
气压传感器用来测量大气压强,一种常见的传感器是压阻式气压传感器。
该传感器内部有一块弯曲的薄膜,当气压变化时,薄膜的形变会引起电阻值的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得到气压信息。
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常常组合在一起使用,用来测量风的速度和方向。
常见的一种传感器是磁电式风速风向传感器。
该传感器内部有一对磁电传感器,当风吹动风叶时,风叶上的磁铁会产生磁场变化,通过测量磁电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相位变化可以得到风速和风向信息。
总的来说,气象传感器通过不同的物理原理和传感技术,将大气要素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子装置进行信号放大、滤波和
数据处理,最终得到气象要素的测量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用于天气预报、气象研究和气象监测等应用。
大气探测原理与方法
大气探测原理与方法大气探测技术是地球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对大气成分、结构和运动等参数的测量,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层的变化和演化过程,掌握天气变化规律,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
本文将介绍大气探测的原理与方法。
一、大气探测的原理大气探测的原理主要基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测量特定物理量的变化来推测大气状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大气探测原理:1. 光学原理:利用光子在大气中的散射、吸收和辐射等特性,通过光束的传播路径和强度变化来推测大气中的物理和化学参数。
例如,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束等,可以测量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气溶胶浓度、温度和湿度等。
2. 电磁原理:通过测量电磁信号在大气中的传播和反射等特性,推测大气中的电离度、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等参数。
例如,利用电离层的反射特性可以测量电离层的高度、密度和组成等。
3. 声学原理:利用声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等特性,来测量大气中的温度、风速和风向等参数。
例如,利用声纳技术可以测量大气边界层中的风速剖面。
二、大气探测的方法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研究目标的不同,大气探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大气探测方法:1. 地基观测:通过在地面上部署观测站点,利用各种传感器和仪器对大气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地基观测方法可以提供连续、精确的数据,适用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2. 飞机观测:通过在飞机上安装大气探测设备,对大气参数进行空中观测。
飞机观测方法可以获取较高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数据,适用于对局地天气和大气边界层等进行详细研究。
3. 卫星观测:通过在轨道上发射和运行大气探测卫星,利用遥感技术对大气参数进行遥感测量。
卫星观测方法可以获得大范围、全球性的数据,适用于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等进行宏观观测。
三、大气探测的应用大气探测技术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通过监测大气参数的变化,可以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帮助人们做好防范和调整计划。
VOC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VOC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随着气象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质量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VOC监测仪器作为一种常用的环境监测设备,在环保、化工、制药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VOC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一、VOC的概念及其危害VOC是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其主要成分包括苯、甲醛、甲苯、二甲苯等。
VOC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存在,如汽车尾气、建筑材料、印刷油墨、清洁剂等。
VOC具有易挥发、有毒有害、易燃爆炸等特点,对人体有危害,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疾病。
二、VOC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VOC监测仪器通过检测VOC浓度来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VOC。
VOC监测仪器主要有两种检测方法:一种是化学传感器检测法,另一种是GC-MS检测法。
1. 化学传感器检测法化学传感器检测法是利用VOC和化学传感器之间的化学反应,检测VOC浓度。
化学传感器主要有半导体传感器、电致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均吸附并敏感于特定种类的VOC,通过环境中 VOC 浓度改变,带来电阻性质的变化,再将信号放大传递给用户来进行监测。
化学传感器检测法的优点是设备携带方便、尺寸小,操作简单,但精度和准确性相对较差,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2. GC-MS检测法GC-MS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比化学传感器检测法更加准确的检测方法。
GC-MS检测仪器可以在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将样品中的 VOC 进行分离、检测,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 VOC 的详细信息。
GC-MS 检测法最大的优点是分辨率高、检测灵敏度好,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出 VOC 类型并给出其浓度值,但GC-MS设备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因素限制了其在现场快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三、VOC监测仪器的优缺点1. 优点VOC监测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环境中 VOC 的种类和浓度值,有助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及时发现和预防。
同时,该设备具有移动性和便捷性,其现场检测的功能特别适用于复杂的工业场所和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
气象监测仪使用说明书
气象监测仪使用说明书欢迎购买气象监测仪!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气象监测仪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特点,以帮助您快速上手和正确操作仪器。
一、仪器概述气象监测仪是一款先进的气象仪器,能够精确地测量和记录环境中的气温、湿度、压力、风速等多种气象参数。
通过简洁的按钮操作和大屏幕显示,您可以方便地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
二、功能特点1. 多参数监测:气象监测仪能够同时测量气温、湿度、压力和风速,为您提供全面的气象数据。
2. 高精度测量:仪器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可满足各类气象监测需求。
3. 数据存储与导出:仪器内置大容量存储器,可自动记录多个时间点的数据,并支持通过USB接口导出到电脑进行分析处理。
4. 报警功能:仪器可根据您设定的阈值范围进行报警提示,确保您及时得知异常状况。
5. 简洁操作界面:仪器采用直观的操作界面和清晰的图标,即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轻松上手。
三、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将气象监测仪放置在需要监测的环境中,确保仪器与外界无干扰;确保电源充足并连接好。
2. 开机与校准:按下电源按钮,仪器将进行自检,并显示校准提示。
按照仪器屏幕上的相关指示,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参数设置:根据您的需求,通过仪器菜单界面进入参数设置选项,可灵活调整报警阈值、数据存储间隔等参数。
4. 数据测量:仪器将自动进行参数测量,并实时显示在屏幕上。
您可以直接读取数据,或通过导出功能将数据传输到电脑进行分析处理。
5. 仪器维护:定期清洁仪器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注意避免剧烈振动和撞击,保护仪器的灵敏部件。
四、安全注意事项1. 请勿将气象监测仪置于高温、高湿、强磁场等恶劣环境下,以免损坏仪器或影响测量精度。
2. 请避免将硬物或液体溅入仪器内部,以免影响正常使用和损坏电路。
3.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中心进行维修。
4. 请保管好仪器的相关配件和附件,并妥善保管仪器,避免丢失或损坏。
气象色谱仪工作原理
气象色谱仪工作原理气象色谱仪是一种常见的天气观测仪器,它能够对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提供有关天气及环境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气象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天气预报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气象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气象色谱仪主要由采样系统、分离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四部分组成。
采样系统用于收集空气中的气体样品,分离柱则是将样品中的不同气体分离开来,检测器用于检测分离后的气体成分,数据处理系统则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气象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当气体在分离柱中通过时,不同气体会因为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而被分离开来。
检测器则能够检测到分离后的不同气体成分,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数据处理系统则将这些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得到气体成分的浓度值。
二、气象色谱仪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气象色谱仪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大气成分气象色谱仪可以测量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氩气、氦气等。
这些气体成分的浓度和变化可以反映出大气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从而提供有关天气的重要信息。
2.监测污染物气象色谱仪还可以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来源和浓度变化可以反映出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从而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预测天气变化气象色谱仪可以测量大气中的水蒸气、温度、湿度等参数,从而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
这些参数与天气的关系密切,可以为天气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气象色谱仪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气象色谱仪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大气污染物气象色谱仪可以监测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如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十分必要。
2.监测水质气象色谱仪还可以监测水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如氨氮、总氮、总磷、COD等。
环境气温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气温监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环境气温的变化,了解气温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习气温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器材:1. 环境气温监测仪器:温度计、气象站等;2. 计算机和数据采集系统;3. 笔记本和实验记录表;4. 其他辅助器材:电池、通信线等。
三、实验过程:1. 搭建实验系统:根据实验要求,连接温度计和气象站,并将其与计算机和数据采集系统连接;2. 确定监测点位:在实验场地选择适当的监测点位,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多个点位进行监测;3. 启动系统: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启动温度计和气象站,确保它们正常工作并准备好数据采集;4.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温度计或其他准确的温度测量工具,对温度计和气象站进行校准;5. 开始监测: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监测时间和采集频率,开始监测环境气温的变化;6. 数据记录与存储:将实时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传输到计算机,同时使用笔记本或实验记录表记录数据;7.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比较不同时段的气温变化,观察气温对环境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环境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的规律性,通常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发生较大的变化;2. 环境气温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同气温条件下,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环境要素都可能发生变化;3. 气温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化、气象条件、人为因素等;4. 气温的监测对于气象预测、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参考。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如何使用温度计和气象站等仪器对环境气温进行监测,并了解了气温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的总结,我进一步认识到气温对环境的重要性和影响。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六、实验改进与展望: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如增加监测点位,扩大监测范围,从而得到更全面的数据。
水光仪原理
水光仪原理1. 概述水光仪(Hygrometer)是一种用于测量空气中水汽含量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来判断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水光仪是一种常见且常用的气象仪器,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环境监测等领域。
2. 原理水光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种特殊的材料(称为湿度敏感材料)对湿度变化具有敏感性。
当湿度发生变化时,湿度敏感材料会发生形状、电阻、电容等方面的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确定空气中的湿度。
具体来说,水光仪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2.1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是水光仪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实现测量湿度的关键组件。
常见的湿度传感器有电阻式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两种。
2.1.1 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在不同湿度下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特性。
这些材料通常是一种湿度敏感的聚合物,当湿度增加时,聚合物会吸收水分,导致电阻值增加。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空气中的湿度。
电阻式传感器通常采用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传感器元件。
其中一个材料对湿度变化敏感,称为湿敏元件;另一个材料对温度变化敏感,称为温敏元件。
通过测量这两个元件之间的电压差或电流差,可以消除温度对湿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2.1.2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在不同湿度下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特性。
这些材料通常是一种吸水性较强的陶瓷或聚合物。
当湿度增加时,陶瓷或聚合物会吸收水分,导致介电常数增加。
通过测量介质中储存的电荷量或介质中两个金属板之间的电容值变化,可以确定空气中的湿度。
2.2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的温度。
温度对湿度的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同时测量温度,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阻传感器和热敏电阻传感器两种。
它们利用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2.3 数据处理单元水光仪通常还包括一个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处理、计算和显示。
数据处理单元可以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湿度和温度数据,通过一些数学模型或算法计算得出最终的湿度值,并将结果显示在仪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气象监测仪基本原理
农业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严重威胁这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水和生态环境,因此在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大背景下,加强和完善农业环境气象监测旧版的尤为重要了。
利用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开展干旱、洪涝、冷害等灾害的动态监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建立高效、及时、准确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环境气象监测仪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改造升级,现代农业环境气象监测必须摆脱过去那种落后的检测方式和面貌,继而应用科技含量更高,监测精度更准、稳定性更好的环境气象监测仪来加强农业环境气象监测。
它可以在野外独立完成对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农业气象要素参数的全天候现场精确自动监测,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数据更新,在它的帮助之下,农业工作者可以更加轻松的获取实时、历史气象数据,了解气象的变化情况,实现地面观测与气象资料的有机结合,这样更加有利于完善农业环境气象监测,实现农业环境预测预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有效保证了各项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更加有利于维护农业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开展科学农业生产作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环境气象监测仪的帮助下,作物会生长的更好,产量和品质也会更高,符合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基本利益,因此受到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一、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工作原理:
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采用GPRS或GSM传输方式,主要适合于长距离之间数据的收发。
GPRS通讯方式是采集点采集数据后,通过GPRS或GSM上传网络,用户可利用任意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登陆并查看数据,农业环境监测站稳定可靠,解决了同行业利用移动无线IP传输通讯经常掉线的麻烦。
数据稳定可靠无需担心突然断线,通讯费用按流量计费,适用于数据量大的应用模式。
大气压力、光照度、露点、直接辐射、日照、光合有效辐射、紫外辐射、蒸发、二氧化碳等传感器
四、托普云农环境气象监测仪功能特点
主机及传输部分:
1.数据直接上传到国家节水处的墒情监测系统网站。
2.主机实时显示采集数据,可设置数据存储和发送时间间隔。
3.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网络GPRS模式或短信GSM模式两种通讯方式传输。
4.短信远程设置功能:可通过短信设置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储存时间间隔和IP 地址,无需去现场操作。
5.带摄像头,可实时拍照并上传至系统。
数据查看模式: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网络提取,电话就短信提取,U盘提取等四种模式。
1.网络提取:可利用GPRS传输模式将数据传输至网络中,用户可通过任何一台可上网的电脑查看数据或曲线图,曲线和数据都可下载到本地电脑中进行存储和分析。
2.短信或电话提取:可发条读取数据的命令给主机,手机即可收到现场实时数据,也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来提取数据
3.可用U盘在主机上直接将历史数据导出
供电部分:
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将电冲入蓄电池,无论有阳光还是阴天都可不间断发送数据,特别适合在野外长期合作。
其他土壤仪器:土壤养分速测仪、便携式无线墒情综合监测仪、土壤酸度计、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水分、温度、盐分三参数速测仪、土壤水势测定仪、土壤容重测定仪、土壤硬度计、土壤紧实度测定仪
公司简介: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托普云农潜心十二年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时提供面向土壤、农业气象、种子、植物生理、植物保护、粮油食品等监测检测精准农业仪器装备。
迄今为止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70余项,软件登记证书18项,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院士工作站,研发实力强!受到多位行业专家及行业领导认可,智能硬件及农业信息化应用遍及全国!
上市公司(股票代码:833692)、大品牌,质量信得过、售后有保障!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