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母爱的教学设计
《母爱》作文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母爱》作文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母爱。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母爱。
2.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母爱的故事或事例。
2. 作文素材库。
3. 作文评价标准。
学生准备:1. 观察和体验母爱的日常生活。
2. 收集关于母爱的素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或事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母爱》。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关于母爱的感受和经历。
2. 教学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
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母爱,给出具体的写作方法和建议。
3. 学生写作(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作文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作文中更好地表现母爱。
每组给出一个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2. 写作练习(15分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作文修改与完善1. 自评与互评(10分钟)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给出修改意见。
2. 教师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修改意见和评分。
八、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母爱》教案:教学母爱,从心开始。

针对《母爱》这一话题,教案的思路是从心开始,因为母爱的本质就是源于心。
从教学角度出发,我们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母爱的内涵,通过学习和实践,让他们感受并传递母爱的温暖。
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分析母爱的内涵。
2.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积极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4.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扩展他们的认知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母爱的定义和内涵。
2.母爱的表述,如母爱的文学描写、美术创作等。
3.母爱的传递和接纳,如互相理解、陪伴和支持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1)展示一幅画作或一段文字,让学生自由发挥,谈一下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2)通过观看短片/视频、听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爱的存在,提高他们对母爱的敏感度和体验感。
2.讲授阶段(1)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定义“母爱”的含义,逐一分析“母爱”的内涵。
(2)介绍“母爱”的不同表述方式,如文学、美术等。
(3)学生参与讨论,归纳整理不同文本中母爱的表现方式,加深对“母爱”的认知,启发学生创作能力。
3.实践探究(1)分小组展开母爱探究活动,如:寻找身边的母爱、互相点赞鼓励、表达感激心情、送出实际礼物等。
(2)鼓励学生从自身和身边的人事中发掘母爱,以诗歌、小说、画作等形式,创作表述自己的母爱心情和感受。
4.回顾反思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验感,发表自己对母爱的深刻认识,倡导正面价值观,互相加强支持和鼓励。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母爱的内涵分析及如何表述母爱。
2.教学难点:如何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母爱的存在。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度理解。
2.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互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课后作业1.通过网络、读书、观影等形式,了解母爱的表现形式,总结归纳。
2.思考代表母爱的形象、物品和场景,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创作。
3.在身边的亲人与朋友中,寻找母爱的存在,通过写日记/文章、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
《母爱》语文教案

《母爱》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母爱》这篇文章。
能够分析并描述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爱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母爱》文章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2 教学辅助材料:与母爱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相关文章或诗歌,用于比较和拓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母爱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母爱的关注和思考。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3.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母爱》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排比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第四章:写作与表达4.1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母爱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
学生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4.2 表达与分享:学生依次朗读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表达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5.2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学生思考如何将母爱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六章:拓展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母爱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每组选择一种表现,准备分享给全班。
6.2 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并解释选择这种表现的原因。
全班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日记或感想。
鼓励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动物的母爱。
2、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情节,体会课文第4、5自然段的作用。
3、抓住重点、语言简练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中感动自己的情节。
2、能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能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课文第4、5自然段的作用。
【课前准备】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读了《母爱》这篇课文,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复习的情况。
二、复习词语——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大屏幕出示)
洗漱、牲畜、挣脱缰绳、呵斥驱赶、倔强、仰天长哞、鲜血沁了出来
三、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选择课文中最感动自己的情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朗读最感动你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什么感动了你。
【第4自然段】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
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
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
老牛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的悲壮。
运水的战士哭了,有的司机也哭了。
最后,运水的战士说:
“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3斤左右,放在老牛面前。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母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母”“爱”两个汉字。
学生能够理解“母爱”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学生能够背诵关于母爱的诗歌或文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让学生懂得珍惜母爱,学会关心和照顾母亲。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学会感恩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母爱”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背诵关于母爱的诗歌或文章。
教学难点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学会关心和照顾母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母爱”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讲解关于母爱的诗歌或文章,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母爱”的话题,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关心和照顾母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关于母爱的诗歌或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让学生阅读自己写的关于母爱的文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法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让学生写一封感谢信给母亲,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和关心。
1. ◦ ◦ ◦2. ◦ ◦ ◦3. ◦ ◦ ◦ 1. ◦ ◦ 2. ◦ ◦ 1. ◦ ◦ 2. ◦ ◦ 3. ◦ ◦4. ◦ ◦演示法播放关于母爱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展示学生写的关于母爱的文章,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提问学生:视频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你对母爱有什么理解?讲授新课讲解“母爱”的含义。
母爱是母亲对子女的爱,是一种无私的、伟大的情感。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的读后感一、背景介绍《母爱》是一种无私、深沉的情感,是母亲对子女的关怀、呵护和无条件的爱。
《母爱》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阅读和讨论与母爱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母爱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人文素养。
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如阅读理解、写作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母爱的伟大和深刻。
二、读后感内容阅读《母爱》教学设计,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个教学设计的读后感:母爱的伟大:《母爱》教学设计通过阅读与母爱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母爱是一种无私、深沉的情感,是母亲对子女的关怀、呵护和无条件的爱。
通过阅读和讨论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母爱的伟大和深刻,培养他们对母爱的敬重和珍视。
母爱的影响:《母爱》教学设计通过阅读和讨论母爱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母爱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能够给予子女力量和支持,塑造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和讨论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母爱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母爱的感激和回报。
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母爱》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如阅读理解、写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母爱的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通过写作和表演,学生可以深入体验和表达母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对个体和社会的关怀和珍视。
三、个人感悟和启示通过阅读《母爱》教学设计,我从中获得了一些个人感悟和启示:母爱的伟大和无私:通过《母爱》教学设计,我深刻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母爱是一种无私、深沉的情感,是母亲对子女的关怀、呵护和无条件的爱。
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不仅仅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对个体和社会的关怀和珍视。
母爱的影响和力量:通过《母爱》教学设计,我明白了母爱的影响和力量。
母爱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能够给予子女力量和支持,塑造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
《母爱》教案

《母爱》教案《母爱》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母爱》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母爱》教案1目的: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无私,培养对母亲的真挚情感,明确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活动形式:演讲、问答、演唱、朗诵等相结合。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查找母亲节的来历,赞美母爱的诗歌、名言、感人的母爱故事,并每人写一两句诠释母爱的话,写一篇《母亲与我的故事》的作文。
2、教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懂你》。
3、创作电子课件。
4、邀请一名学生的母亲到场参加班会。
活动过程:一、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主持人上台,宣布班会开始。
二、全班哼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主持人:生命其始之时,便是母亲诞生之日。
母亲——一切美好情感的代名词。
母爱――世上甘心付出不求回报的爱。
母爱是蹒跚学步的扶杆,是咿呀学语的老师,是灯下密缝的暖衣,是村口守望的身影,是病痛折磨中焦急的叹息和无眠,是鲜花簇拥时没有结尾的掌声和泪滴。
母爱是上苍赐给我们的最丰厚的礼物,是甜美的甘泉。
母亲要有自己的节日。
于是,儿女们安排了在母亲般的春天-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普天下所有的母亲的节日。
于是,我们要为母亲过节,今天是5月9日,今天就是母亲节。
同学们知道母亲节的来历吗?三、学生介绍母亲节的来历。
四、主持人:母亲节虽然是从国外传入的,但我们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历史上也曾留下无数母爱的赞歌。
请问大家知道哪些赞颂母亲的诗?五、两位学生介绍并朗诵《游子吟》、《无家别》。
六、主持人:母爱就像一首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是伟大的,正因为它的伟大,才使它成为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
请看名人对母爱的理解。
七、学生齐读母爱名言。
八、主持人:这些是名人对母爱的理解,那同学们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是怎样的呢?九、3-5名学生各用一两句话谈对母爱的理解。
《母爱》教学设计6篇

《母爱》教学设计6篇《母爱》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母爱》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通过本次作文教学,让学生体会人间至爱亲情,认识并感受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从而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父母、老师、同学……的爱,表达真情实感,并学会感恩。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妈妈的爱》,让学生认识妈妈的爱。
2、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表现妈妈的爱的事例。
3、通过妈妈的爱延伸到其他人的爱,感受其他人的爱。
4、通过欣赏《我的好妈妈》,让学生学会感恩,表达真情实感。
5、指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亲情、感受真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具体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设计:一、课堂启发(感动)。
1、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指名说。
说说你听了歌曲之后的感受。
二、体会母爱(感觉)。
1、师配乐感情朗诵诗歌《妈妈的爱》:是啊,有妈的孩子多么幸福啊,因为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那妈妈的爱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诗歌《妈妈的爱》。
请大家边听边想,在作者的眼里,妈妈的爱是什么?2、指名说(师板书)。
三、问题讨论(感知)。
1、联系自己的生活,让学生理解妈妈的爱是什么。
是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中,那在你的眼里,妈妈的爱又是什么呢?2、小组内说一说。
指名交流。
3、引导学生选择能表现妈妈的爱的具体的事例。
你是从哪一件具体的事例中感受到的?指名交流。
4、课件出示动画歌曲《我的好妈妈》,通过欣赏《我的好妈妈》,让学生学会感恩:妈妈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学会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妈妈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幼儿园小朋友给我们带来的歌曲《我的好妈妈》,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做的。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母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 教学难点:理解母爱的伟大,体会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的读音、笔画和书写方法,讲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2. 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母爱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练习,进行课文的朗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
提问学生:视频中母亲是如何关爱孩子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课文,题目是《母爱》。
2. 讲授新课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慈、祥、艰、辛、劳”等生字的读音。
教师讲解生字的笔画和书写方法,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讲解母亲的艰辛和付出,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感受母亲的慈祥。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对母爱的感受。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字的认读和书写,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鼓励表现不好的学生继续努力。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母爱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
了解母爱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母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关爱意识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进行母爱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资料
母爱的定义和特点的讲解
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教学步骤
步骤一:母爱的介绍
教师向学生介绍母爱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母爱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步骤二:母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母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如母亲的角色和责任、母爱对子女的影响等。
步骤三:培养感恩和关爱意识
教师通过文学作品和影视资料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关爱意识,如欣赏母爱题材的作品、参与关爱活动等。
步骤四:提高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活动提高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如写一封感谢母亲的信、进行小组讨论等。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和表达情况
学生对母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的感恩和关爱意识的培养情况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主题,如父爱、友爱等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关爱活动,如探访养老院、参与公益项目等。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母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理解生字的含义。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激发学生对母爱的赞美和珍惜。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含义。
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的读音、笔画、结构和含义。
讲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 演示法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演示生字的书写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学习生字教师讲解生字的读音、笔画、结构和含义。
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3. 学习课文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讲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4.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含义。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母爱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母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内容
母爱教学活动将包括以下内容:
母爱的概念和特点:学生将了解母爱的概念和其所具有的特点。
母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学生将分析母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并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对母爱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将通过学习母爱,培养自己对母爱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的引导:学生将通过实践和反思,探索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步骤
母爱的概念和特点:学生学习母爱的概念和其所具有的特点。
母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学生分析母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并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对母爱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母爱,培养自己对母爱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反思,探索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资源
母爱的概念和特点的教材和讲义。
母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的分析材料。
对母爱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的练习和案例材料。
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的引导的讨论材料。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母爱的重要性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和珍惜。
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母亲的辛勤付出。
教学准备
准备与母爱的重要性和意义相关的教育材料。
设计与母爱感恩和珍惜相关的教育活动。
提供与母爱思考和表达相关的教育材料。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母亲的辛勤付出。
教学步骤
母爱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母爱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母爱是无私、无条件的。
母爱感恩和珍惜: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和珍惜,让他们学会感恩母亲的付出。
母爱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表达,让他们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对母爱的思念和感激。
理解和尊重母亲的辛勤付出: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母亲的辛勤付出,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教学评估
评估学生对母爱的重要性和意义的理解。
评估学生对母爱的感恩和珍惜。
评估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表达。
评估学生对母亲辛勤付出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母爱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母爱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感恩和珍惜的品质,激发对母爱的思考和表达,并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母亲的辛勤付出。
《母爱》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母爱》教学设计(精选11篇)《母爱》篇1一、整体感知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4位同学读课文。
评价朗读情况。
二、学习第一段,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这里的“母爱”是指谁对谁的爱?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老牛?(2至4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齐读第1段。
读了第一段,你有什么感受?联系实际谈。
相机理解:极度缺水珍贵的水师介绍:这儿是我国西部的青海省,非常缺水。
那的人在干旱年不得不背井离乡逃水荒;许多地方为争抢饮用水而经常发生纠纷和械斗,强壮的劳动力不得不留在家里担水拉水,而不能外出务工,目的仅仅是为了日常的基本吃水。
除了人之外,那里还有300多万头牲畜需要喝水。
在最缺水的时候,部队就要担负起周围老百姓的用水任务,水是从56公里外拉来的,每日限定两趟。
送水,对战士来说,这是一项重要任务。
如果在运水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失水的问题,就是违反纪律,就要被处分。
干旱的时候,水只能用来救命,救人的生命,救牲畜的命。
水是维持生命的。
三、学习2到4自然段。
1、其实,每一段向我们描述了关于老牛的一个画面,请你默读3个自然段,从每一个自然段中分别找出一个词概括描写老牛画面的特点。
板书:倔强悲壮慈爱2、我们一起走进这三个画面。
(1)读“倔强”。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认为能表现老牛“倔强”的词句。
课件出示句子:老牛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么喝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
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指导读。
谁来读?突出:任凭就是半步“五分钟过去了”读得稍慢反复仍然齐读。
(2)读“悲壮”。
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牛的主人来了。
他恼怒地举起鞭子,抽打老牛。
老牛怎么样呢?出示句子: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着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指名读。
读这两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它如果能说话,会说什么?老师的眼前浮现的是这样一个画面:鞭子越抽越急,像雨点般的狠狠抽在这个瘦骨嶙峋的老牛身上,牛皮筋拧成的长鞭在空中“飕飕”地作响,直打得老牛皮开肉绽,几乎支撑不住脆弱的身体了,可它只是“哀哀”地惨叫,还是不肯离开半步。
《母爱》作文教案设计

《母爱》作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描绘母爱。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母爱的定义和特点:无私、伟大、深沉等。
2. 母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关爱、呵护、奉献等。
3. 母爱在特殊情境下的体现:困难、挫折、疾病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描绘出真挚感人的母爱作文。
2.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出对母爱的深刻理解和感激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些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或名人事迹,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2. 讲解:讲解母爱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情境去理解和感受母爱。
3. 范文解析:分析一些优秀的母爱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5.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鼓励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描绘母爱。
6. 反馈与修改: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修改和完善。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真实、感人、生动、有条理。
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的作文质量和表达能力,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情感共鸣:通过分享真实的母爱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2. 写作技巧指导:提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效果,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鼓励他们相互交流想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母爱故事集:收集一些真实的母爱故事,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启发写作灵感。
2. 优秀作文集:整理一些优秀的母爱作文样本,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3. 写作素材库:提供一些与母爱相关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母爱作文老师讲解教案设计

母爱作文老师讲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母爱的深刻内涵,体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母爱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描写母爱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通过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母爱的细节,学会用具体事例来表现母爱。
教授学生描写母爱的写作方法,如细节描写、情感描写等。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真实地表达出对母亲的情感,避免空洞和矫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作文具有独特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母爱的概念、特点以及描写母爱的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母爱事例,分享感受。
3. 示例分析法:展示优秀的母爱作文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优点。
4. 写作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或讲述一个感人的母爱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提问学生:你们心中的母爱是什么样的?母亲为你们做过哪些让你们感动的事情?2. 讲解母爱(10 分钟)讲解母爱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母爱的无私、伟大、细腻和持久。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无处不在。
3. 讨论母爱事例(10 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母亲为自己做过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
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讲述母亲的感人故事。
老师点评:对学生们分享的故事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感受和表达,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母爱。
4. 写作方法指导(15 分钟)细节描写:教导学生在描写母爱的作文中要注重细节,通过具体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母爱的真实存在。
例如,母亲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等。
情感描写: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如感激、敬爱、心疼等。
母爱教学设计(2)

母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母鸡》。
本文是一篇描写母鸡养育小鸡的动人故事,通过作者对母鸡的观察和感悟,展示了母鸡伟大的母爱。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旨在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动物、珍惜家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难点: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母鸡照顾小鸡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4. 重点解析(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论自己身边的母爱实例。
5. 课堂练习(5分钟)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体会母爱的伟大。
练习形式可以是填空、选择、简答等。
六、板书设计母爱的伟大1. 母鸡照顾小鸡2. 母爱的付出3. 体会亲情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者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你身边的母爱实例。
答案:例如:我的妈妈每天早上都会为我准备早餐,无论多早都要叫我起床,确保我吃得饱饱的才去上学。
2.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答案:例如:母爱是无私的,母鸡为了保护小鸡,不惜与敌人搏斗。
母爱是伟大的,母鸡为了让小鸡健康成长,付出辛勤的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会珍惜母爱,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
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案

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是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的事情,这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篇精品教学设计教案,它的名字叫做《母亲的恩情》,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2.感悟孝道,知恩图报;3.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和助人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2.难点:感悟孝道,知恩图报,培养感恩心和助人精神。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互动体验、课堂激励。
四、教学内容1.引入活动:请各位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活动,要求孩子们携带一张自己与母亲的合照,并介绍一下孩子此时的感受。
2.教学重点: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孩子们了解母亲的关爱和付出,引导孩子们感悟孝道,知恩图报,培养感恩心和助人精神。
让孩子们更加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并向母亲表达感激之情。
3.案例赏析:请孩子们分组阅读故事《母亲的恩情》,通过分析故事,引导孩子们从中领悟到母爱的伟大和妈妈对孩子的无私关爱。
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孝顺父母真的是最重要的吗?4.互动体验:请孩子们分组完成一个小任务,互相之间帮助,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和幸福感,让孩子们通过互动体验,感受和领悟助人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
5.总结回顾:请孩子们at任意一个家长,向自己的母亲表达感激之情,鼓励孩子与母亲说出“我爱你”这个简单而有力的话语。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将深入了解母亲的无私关爱和付出,感悟孝道,知恩图报,培养感恩心和助人精神。
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得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和良好。
同时也能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增进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母爱教学设计

母爱教学设计《母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母、爱、伟、大、无、私、奉、献、呵、护、关、怀”等 11 个生字。
-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母、爱、伟、大、无、私、奉、献、呵、护、关、怀”等 11 个生字。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和课文。
-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正确认读“母、爱、伟、大、无、私、奉、献、呵、护、关、怀”等 11 个生字。
- 正确书写“母、爱、伟、大、无、私、奉、献、呵、护、关、怀”等 11 个生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生字的读音、笔画、结构等。
- 讲解课文的内容、结构、主题等。
2. 演示法 - 通过图片、视频等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 通过演示生字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 练习法 - 让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练习,巩固生字的书写方法。
- 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4.讨论法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自己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时间安排]) -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一、【主题解读】语文教材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一项活动,它不是语文日常教学课程的辅助或附庸,相反,它恰恰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等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献给母亲的歌》,我们都知道:爱,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没有爱,这个世界是孤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拥有爱,世界是温暖的,充满快乐与美好。
人间因爱而充满阳光,人们因爱而幸福快乐。
奉献爱心的人,人们也会永远将他铭记。
而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大多自私自利,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甚至对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本次综合性学习设想通过学生对“母爱”主题内容的搜集、整理与探究,提升对母爱的认识,从而唤醒学生的爱心,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孝敬情感,进而让他们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让学生懂得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幸福。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多侧面多角度地认识母爱,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认识母爱的内涵,对母爱能理性的思考,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爱”。
四、【活动难点】能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并能把孝敬母亲的感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学情分析】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主要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展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活动要围绕家庭开展,因此应事前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比如,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公开信,说明本次活动的内容、程序和目的,争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整合,此外,教师也应对家长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从而审视学区的家庭教育状况。
教师对于活动的内容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不必面面俱到,应特别关注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单亲家庭,努力避免触动学生的心灵创伤,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是有叛逆心理的时期,他们往往有心事不愿和家长说,与家长的沟通日益减少,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通过主动与母亲聊天等方式了解母亲,为此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应该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
同时,教师应该看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心中逐渐有小组合作竞争和团队配合意识,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明确组内的学习任务。
六、【活动准备】(一)教师方面:1.活动前,教师涉猎有关“母爱”的材料,最好准备一些声像资料,以便给活动营造一种情景或提供一点背景。
2.将学生分好小组,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对学生准备活动有所指导。
3.指导学生设计好活动的评价表格和活动记录,作为存档的依据。
(二)学生方面:1.指导学生利用在家的时间细心观察母子之间的那份关爱,并找时间和母亲聊聊天:包括母亲的生活经历,她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梦想;母亲在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母亲对你的希望和要求。
2.积累有关“母爱”的格言、俗语、警句;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搜集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和故事;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
3.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积累一篇爱心故事。
每人至少一个故事。
每六人一组,每组准备一则最能打动人的内容进行展示。
(三)准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
无论是观察、思考,还是搜集、整理材料,都要强调学生的个人实践。
2.在小组活动中,要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准备工作的同时,每位学生能将合作性与独立性完美结合起来。
3.教师要具有指导性。
整个过程不可越俎代庖,也不可放任自流,教师的点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整个活动任务。
在学生的互动中,在学生的交流、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选择适当的时机加以适当的指点。
七【活动过程】(学生按小组坐好,同时请出作为评委的教师和本节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一)、创设情景,教师以语言感染学生融入课堂。
(播放《爱的奉献》歌曲,渲染课堂气氛)(教师语)“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
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融入这种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板书课题)(展示本节课活动的评价依据,以大屏幕的方式展示)(二)具体活动环节环节1——吟唱心中的“母爱诗篇”主持人:同学们,母亲的形象曾被无数人描绘过,母亲的品格也曾被无数次赞美过,今天,让我们也将心中对母亲的的爱传唱,让我们用心体会,用心聆听那份心底的母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收集来的有关母爱的诗歌和佳句,让我们在吟诵中更好的体会母爱的独特魅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同时评委老师根据各组答题情况给予评价)(1)有关“母爱”的诗词背诵。
生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生2:母亲啊!/在你的田园里/我是青青的禾麦…………(2)有关母爱的名言佳句、俗语的积累。
生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生2: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3)展示与母爱有关的摄影、绘画、广告作品及描写动物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本环节施行加分制,即准备充分的小组可加分,未准备的小组不扣分)生1:播放自己所录的电视广告(一个小孩为自己的母亲打洗脚水的镜头),并讲述了自己对画面所描绘镜头的感触。
生2:母爱不仅在人类中有,动物界中也不例外。
斑羚飞渡那篇课文中,老斑羚为了让年轻的斑羚存活,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环节2——道不尽的母爱主持人:“看来,同学们在课下都下了不少功夫去认真准备,所收集的有关母爱的诗歌、名言都十分有代表性,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动物界中那难能可贵的母子之情,并且进一步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对母爱有了初步的体会。
可是,我们要知道:母爱,作为人类一种情感,不光是嘴上说说而已的美好言辞。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与母亲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十几年来,我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母亲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但我们是否感受到了这份母爱,我们对自己的母亲究竟有多少了解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母亲的生活经历,她所承受的一朝分娩的甘苦及她在抚养你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等方面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请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生1:(拿出自己在三个月时的照片,同学们都为照片上的小胖孩笑了)这是我在三个月时的照片,当时我妈妈害怕我身体不好,因此,特意上寺庙中求了保佑符戴在我身上,你们看……生2:我妈妈在生我的时候难产,差点送命,所以现在身体情况也不太好,我时常帮妈妈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将来有机会我要好好的报答妈妈。
(同学们鼓掌)生3:(拿来自己母亲年轻时的一张艺术照片)我不是要和同学们说我的妈妈有多么的漂亮,相反,我在此次活动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母亲不够漂亮,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我无意中发现了这张照片,才开始审视自己的母亲,发现妈妈是多么的漂亮,只是生活的劳累使她无心打扮自己,我妈妈年轻时曾经想考表演专业,只是她没有赶上好时候,所以,她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希望我能完成她的梦想,我想和同学们说,我们不可以瞧不起自己的母亲,正因为她们的平凡和无私奉献才使得我们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
生4:我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从小别的孩子都可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而我却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为此我曾一度很自卑过,但随着我的年龄的不断的增长,我开始逐渐理解我的父母,我知道为了抚养我他们甚至要付出正常人没有的艰辛,……(哭泣,无法述说)(全班同学为她的大胆表白给予鼓励)……(评委老师根据同学们所讲述的内容和传递的感情及语言的表达是否流利给予评价)师语;同学们都意识到母亲的辛苦和母爱的伟大,希望同学们将这份母爱深深记在心里,对母亲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关爱。
……环节3——多角度看母爱主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中的许多同学不乐于和父母们交流,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自己的母亲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会发现自己是那么忽视这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我们应该看到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和伟大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但由于生活的环境、文化背景、个人性格差异,母爱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抱怨过你的父母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生1:我妈妈曾经怀疑过我,试图想打开我的日记本,我很反感,为此和妈妈大吵了一顿。
生2:有一天,电视播放我最热衷的球赛,可我妈妈不让我看,让我赶紧学习,我软磨硬泡不成,就和妈妈顶嘴,被我爸爸打了个耳光。
……主持人:同学们都大胆的将自己在生活中和父母们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向大家讲述,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呢?当我们和父母们的意见不和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的处理?请我们的心理咨询老师给我们提出良好的意见。
心理咨询教师发言: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母亲是爱我们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尽相同,我们有事情应尽可能的多和父母沟通,如果就是无法达成一致,我们可以采用别的方式:如请求老师的帮助等,而不是走极端,在人生的叛逆期你的许多的想法不够成熟,有可能会走许多弯路,为此父母们往往要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的“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道理,……对母亲的爱应该理性的思考,不要希望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百依百顺,那不是有利于成长的爱,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母亲对我们的严厉。
环节4——报得三春晖主持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为了抚养我们付出了多少艰辛,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吧。
说说你准备用怎样的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生1:我要回家给妈妈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让妈妈也享受一下被人伺候的感觉。
(同学们笑)生2:我要给妈妈写一首诗,读给妈妈听听。
(同学有人说道:我们也想听)……主持人;俗话说,心动不行动,还有许多的同学没有来得及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那就让我们将自己的行动方案写出来并付诸以行动。
(同学们在卡片上写出自己的报答母爱的行动方案和计划)八【活动总结】1.主持人找几名同学谈谈本节课的感受,并宣布各组的得分情况。
2.老师谈谈听完本节课的感受,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评价,并结合自身谈谈对母爱的理解。
(老师由于受到同学们的情绪的感染,拿出自己为孩子所写的成长日记,读了几个片断给学生们听。
并谈谈自己从本节课所受的启发和震动,也意识到作为人母的不易和为人子女的责任。
)3.全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妈妈的吻》,准备回家唱给自己的母亲。
4.推荐课后读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及《母爱的力量》等文章,加深对母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