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与羊有关的代表性文物
历代玉羊的演变与时代特征
历代玉羊的演变与时代特征展开全文历代玉羊的演变与时代特征丁哲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寓意。
它为吉祥、美好、善良的象征,《说文》有记:“羊,祥也”,古器物铭文中“吉祥”多作“吉羊”;羊也是讲礼仪、遵道德的化身,《诗·小雅·无羊》曰:“羔羊,鹊巢之国也,召南之政,在位皆俭节正直,德如羔羊也”。
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有很多以羊为题材的玉雕。
本期拟对历代玉器中羊形象的演变和时代特征作一杂叙漫谈。
玉羊之作,今所见最早者为商代晚期器物。
此期玉器中羊的形象,皆为正视羊首,而未见整体形玉羊。
其多系半圆雕为之,单面工。
造型轮廓简练,眼、鼻、角等部位夸张处理。
表面细节皆以双钩阴刻技法雕琢,线形由两条较匀细的平行阴刻线组成。
羊首之双角,并置于额头上方,作盘卷状,向外展伸,尖端亦朝外。
额头或有套菱纹装饰。
细长眉,“臣”字目。
图1玉雕羊首,商代晚期,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2玉雕羊首,商代晚期,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周玉器上羊的形象与商代最大的变化就是出现了圆雕整体型玉羊,这表明时人对羊的形态把握更加娴熟。
可以曲沃晋侯墓地63号墓所出玉羊为代表:高2.5、长5厘米。
青白玉。
圆雕,作顾首俯卧之态。
脑后两侧大角盘卷。
大圆眼,系斜刀琢成。
四肢蜷曲,雕出蹄趾。
头部至颈部、背至尾部雕有隆起棱脊。
羊身细节多用“一面坡”斜线刻划,且弧线较多,线条圆曲顺畅,此为西周玉器线纹的重要特征。
运用写意手法对羊的整体轮廓和主要部位进行了概括表现,造型简约形象,神态生动。
图3玉羊,西周,曲沃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春秋战国时期,玉器题材尤以龙、凤、螭、人物居多,写实动物造型的作品较少。
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组动物形玉唅,为我们认知此期玉器上羊的形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灰白色玉质。
器形小,长、高不足2厘米。
圆雕,作静态直立状,有羊、牛、猪、狗、鸭等形。
商朝青铜方尊之最——四羊方尊
商朝青铜⽅尊之最——四⽺⽅尊
四⽺⽅尊是我国已经发现的商代⽅尊中规模最⼤的了,它在四条棱边上附着四只⽺的青铜造型,同时四条龙⼜在四⽺中间的部位,极其的⽓派威武,是商代礼器中的杰出代表。
整个青铜礼器虽通过两次先后程序铸造完成,但是最后的浇筑确实⼀次完⼯,体现了⾮常⾼的技艺。
四⽺⽅尊的设计⾮常奇特,⽤四只⽺⾸代替了搬运这件礼器的拉环,这样不但为其增添了不少的艺术⽓息,也更加显得威武庄严。
⽺⾸部位的刻画⾮常出⾊。
⾯部五官的处理⼗分细腻,⼤到眼睛,⼩到眉⽑、肌⾁的纹理都⼗分讲究。
上⾯的各种精美纹饰也很出众。
两个⽺头之间的夔龙头饰⾮常精美。
这种龙纹的运⽤为礼器增添了不少神秘和贵⽓。
云雷纹的普遍运⽤使得四⽺⽅尊外壁华美⽽精致。
这件青铜礼器的铸造思路⾮常清晰、新颖。
⽤站⽴着的⽺⾝和⽺腿来作为⽀撑⽅尊的重⼼基点。
两侧有着⾮常美丽的凤纹,⾜部的装饰也很精细。
⽺头在我国先秦时期有着⾮常重要的象征意义。
⼈们认为⽺是代表着善良、坚强的动物。
使⽤⽺来作为⽀撑礼器的动物,更加体现了礼器的庄重。
四⽺⽅尊是我国已经发现并依旧存世的商朝青铜礼器中最⼤的了,它⾼约五⼗⼋厘⽶,宽约四⼗厘⽶,重约三⼗五公⽄,器⽫规制⼗分壮观。
这件青铜礼器的表⾯光滑,在上⾯处处都装饰着各种花纹。
芭蕉叶纹饰、龙凤纹饰和云雷纹的运⽤堪称青铜器外壁装饰的典范,鱼鳞状的纹饰夹杂在各种装饰纹中间,
是整体外表图案完美衔接在⼀起。
四⽺⽅尊作为祭祀⽤的礼器,不但造型优雅庄严,⼜威武⼤⽓。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之四羊方尊
魅力四射的青铜器之四羊方尊学院姓名学号科目魅力四射的青铜器之四羊方尊中国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
我们的祖先为祖国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青铜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在自然界寻找石料制造石制工具和农具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种自然铜石,叫做红铜,也称纯铜。
红铜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和延展性,因而它容易被人们重视和利用。
但红铜质地软,开始人们用这些天然铜铸成小型工具或装饰品之类。
在锻打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了金属的特点与性能,为青铜器的创制发明提供了经验。
后来,人们又发现可以从孔雀石中冶炼出铜,经过长期实践,又掌握了在冶炼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锡以降低铜的熔点,增加铜的硬度,从而炼出了青铜。
夏商周时代,青铜文化进入了发展的光辉时期。
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这些青铜器物制作精巧,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珍品,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炼与铸造的水平达到了巅峰。
虽然青铜时代距离我们现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但那个时代的青铜器的精巧工艺与优美雄伟的造型至今仍具有巨大的魅力。
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商代各种青铜器物,制作精美,引起人们的惊讶和赞美,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它的铸造工艺的研究兴趣。
其中,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的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6厘米,重近34.5公斤。
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一种盛酒器。
器身方形,喇叭状劲张的方形口部,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
尽管尊口很大,由于尊的四角有四只脚踏实地的山羊,所以没有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
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
羊年大吉,欣赏和羊有关的古玩艺术品
羊年大吉,欣赏和羊有关的古玩艺术品
古语中“吉祥”写作“吉羊”,也有“羊大为美”之说。
牛马等题材总要配合其他意象才生吉祥之意,但羊本身就是吉祥美好的象征。
粉彩三阳开泰碗,清同治
首都博物馆
这个三阳开泰碗是清宫御制之作,碗外绘有山石、梅花和三羊图,更有“素萼枝枝封蜜蜡,明珠颗颗迸珊瑚”款。
三阳开泰的题材自古流行于各种器物和艺术作品之中,寓意阴消阳长、冬去春来。
青铜三羊罍,商
南京博物院
这件三羊罍的制作年代距今有3000年,它的发现说明当时中原商王朝的实力已经到达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是研究商代南京地区的重要史料。
珐琅羊形器,民国
南京博物院
这件珐琅羊形器造型精美,色彩丰富华丽,高1.3米,是本场展览中体型最大的一件。
“喜气洋洋——中国艺术与文化中的羊”展览现场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大英博物馆藏双羊尊,商
根津美术馆藏双羊尊,商
佚名,有羊的溪边风景,清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幅长卷可能是清代摹宋人的画作,用笔工致、造型准确。
华盛顿的弗瑞尔美术馆也藏有一幅约绘于明代的相似图卷,整幅长卷中绘有多只羊。
这幅大都会的藏品应该是长卷中的一部分,画面中浑身雪白的羊崽正欢快地奔跑,远处几笔画成的芦苇暗示溪面平静如镜。
三峡博物馆三羊尊的简介
三峡博物馆三羊尊的简介
三羊尊是古代青铜酒器,传为夏代至商代青铜器,三峡博物馆的藏物。
此尊高34.8厘米,口径17.5厘米。
在三羊的两侧各
有一只小羊,小羊高鼻上卷,双目圆睁,羊角上翘,双耳下垂。
尊身上有两只小鸟,在羊背上嬉戏。
羊身刻划细腻生动。
此尊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纹饰华丽。
此尊为酒器,亦是食器。
《礼记·大传》中记载:“古者少昊
金天氏之子曰大乙,为人清审有礼,天降贤才于其国……”在此尊上可窥见早期青铜器上的“天命说”。
我国古代的酒文化源远
流长,从“仪狄造酒”到“杜康造酒”再到“仪狄造酒”、“杜康造酒”等说法,其历史都非常久远。
在商代时还未出现真正的酒器。
商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些以器为器盖的青铜酒器。
这种酒器以敞口、圈足和双耳方彝最为流行。
尊和爵是当时最盛行的酒器。
鼎是商代后期出现的食器,盛行于西周至春秋时期。
—— 1 —1 —。
四羊方尊的美学特征
四羊方尊的美学特征四羊方尊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件珍贵文物,被誉为中国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它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四羊方尊的造型独特,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
方尊的整体形状呈方形,四个角上各有一只羊,形象逼真。
这四只羊分别代表了四季,寓意着丰收和繁荣。
方尊的底部有四只蹄脚,使得它可以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
整个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优雅的感觉。
其次,四羊方尊的纹饰精美,展示了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方尊的四个面上都有精细的纹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羊图”。
四只羊在方尊上形成一个圆形,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毛发细腻,根根可辨。
除了四羊图,方尊上还有其他各种纹饰,如云纹、雷纹、凤纹等,每一处纹饰都经过精心设计和雕刻,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极致关注。
再次,四羊方尊的工艺精湛,彰显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方尊是用青铜铸造而成的,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设计、铸造、打磨、镀金等。
其中最为困难的是如何保持方尊的平衡和稳定性,因为方尊的底部相对较小,而上部相对较大。
古代工匠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确的铸造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方尊能够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
最后,四羊方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不可忽视。
方尊出土于中国湖南省的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杰作,代表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方尊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也为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总之,四羊方尊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历史价值,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美学特征。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通过欣赏和研究四羊方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感受到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
羊年话羊看那些文物和绘画中的“喜羊羊”
羊年话羊看那些文物和绘画中的“喜羊羊”四羊铜尊,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
因此,三只羊画在一起,仰望太阳的图案就表示“三阳开泰”。
在《辞源》中“羊”的注解③通“阳”。
三阳开泰含意: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物新生之始。
“羊”在古代与“祥”相通,“祥”也可写作“吉羊”,表示吉祥之意,羊是“祥瑞”的象征。
古人年初在门上悬羊头,交往中送羊,以羊作聘礼,都是取其吉祥之意。
喜迎乙未羊年,在此编发一批文物绘画中的“喜羊羊”,为大家呈上新春的祝福。
商代晚期青铜羊首提梁卣。
古玩中的三阳开泰羊是一种哺乳动物,也是早期人类驯养的重要家畜,古时称为六畜之一。
由于它与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东汉许慎《说文》云:“羊,祥也。
”古文中,“羊”字与“祥”字是相通的,寄托着人们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在商品交换初期,羊充当过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成为财富的象征;甲骨文中的“美”,是头顶大角的羊形象,“羊大”为“美”;羊与“阳”谐音,中国传统中“三阳开泰”,象征生机勃发,好运接踵而来,把行业中的领军者叫做“领头羊”,将柔润、细腻、白嫩比喻为“白如羊脂”,用“五羊衔谷”寓意人间的丰收与富庶。
羊灯人类将美好的希望熔铸在艺术品里的创作活动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步发展,这些充满了美感的艺术精品在中国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羊在古代生活和宗教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被倾注在人们的创作之中,使羊成为古代青铜器、玉器、陶瓷等艺术品的重要题材。
时值羊年之际,不妨在古玩中把玩欣赏“羊”文化,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双羊尊。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双羊尊是商代晚期的容酒器(图一),它是古代青铜艺术最杰岀的珍品之一,这件双羊尊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此器高45厘米,筒形口,双样尊由两只背部相连的羊组成。
羊尊的两只羊各探向一方,羊角弯曲,羊背相连托起尊筒,四只羊腿被巧妙地用作支撑。
四羊方尊文物介绍200字
Four-Sheep Square Respect Artifact
The Four-Sheep Square Respect Artifact is a renowned bronze artifact from the Shang Dynasty, dating back over 3,000 years. This artifact takes the form of a square vessel, adorned with intricate patterns and four sheep heads protruding from its corners. The sheep, symbols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are meticulously crafted, exhibiting the refined craftsmanship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 casting. The artifact, discovered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offers a glimpse into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the Shang Dynasty.
四羊方尊文物
四羊方尊是一件著名的商代青铜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该文物呈方形器形,四角各饰有一只羊头,羊头形象生动,展现出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的精湛工艺。
羊在古代是和平与繁荣的象征,因此四羊方尊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承载着商代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件文物于中国湖南省被发现,是研究商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之一。
国宝小档案——青瓷羊
国宝小档案——青瓷羊(上)青瓷“羊王”1996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朱然家族墓地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青瓷羊。
这件瓷器保存完好,栩栩如生。
它身躯肥壮,四足卷曲卧伏在地,浅刻的双眼炯炯有神,堆刻的双角紧贴双耳,昂首张口,似乎正在反刍刚刚吃下去的草料。
不得不感叹当时工匠高超的写实技艺,竟能将绵羊温顺乖巧的特点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青瓷羊头顶处有一个圆孔,颈部刻划线纹,腹部饰宽菱形纹带,尾部刻划斜线纹。
整件器物器型饱满,通体施青色釉,釉色莹润,均匀无瑕。
更令人叫绝的是,由于施釉薄厚不同,羊身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釉薄处微泛黄色,釉厚处则呈绿色,温婉如玉,宛若天成,极富艺术观赏性。
朱然家族墓中的这件青瓷羊长约33.2厘米,高约21厘米,与我国出土的其他六朝时期青瓷羊相比,它不仅造型优美、釉色纯正,而且体量也更为硕大,是难得一见的六朝青瓷精品,故而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赞誉其为青瓷“羊王”。
所谓青瓷,指的是一种表面有青色釉的瓷器,是我国瓷器从原始瓷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烧造成功以来,青瓷便一直是我国瓷器的主要产品,历经千余年而窑火不绝。
长久以来,烧造的青瓷羊定当不在少数,能被誉为“羊王”,足可见此件瓷器的绝妙之处。
尽管这个小家伙贵为“羊王”,受到诸多关注,但是仍有许多谜团萦绕在它周围,最令人费解的便是古人用它做什么呢?如今,关于它的用途,学界一般有两种观点。
“胡人骑辟邪”青瓷器一种观点认为,包括这件“羊王”在内的同类型青瓷羊,应该是盛放酒浆的器皿,即所谓的“羊尊”。
理由很简单,羊体中空,额头有圆孔,用来盛放酒浆正合适。
此外,在我国先秦时期,的确有将酒尊做成动物造型的先例,如青铜鸟尊、貘尊、犀牛尊、象尊,当然还有羊尊,后人将这样的酒器统称为“牺尊”,所以学者推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这些青瓷羊延续了先秦的传统,作为一种盛酒的礼器,在重要祭祀场合使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烛台”或者作为承托其他器物的底座。
四羊方尊的史料类型
四羊方尊的史料类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大名鼎鼎的四羊方尊呀!
四羊方尊,那可是咱中国青铜器中的瑰宝呢!你说它像不像一个超级豪华的青铜大宝贝?这宝贝可不简单呐,它身上的故事那叫一个精彩。
你想想看,在那遥远的古代,能工巧匠们是怎么打造出这么精美的东西来的?那工艺,那细致程度,真的让人惊叹不已呀!那四只羊,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尊上跳下来,在你面前欢快地蹦跶。
这要是放在现在,那得是多么了不起的艺术品啊!
四羊方尊的造型独特,方方正正的身子,搭配着那四只可爱的羊,这搭配,多巧妙呀!它就像是古代艺术家们的一次大胆创新,一次对美的极致追求。
这不就跟咱们现在追求时尚、追求独特是一个道理嘛!
而且啊,它的历史价值那可高了去了。
它见证了古代的文明和智慧,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就像是一个时光老人,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咱要是能穿越回去,亲眼看看它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那该多有意思啊!
它的存在,让我们对古代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物件,它是历史的载体,是文化的传承啊!这就好像是我们家里传下来的宝贝,每一代都要好好珍惜,好好传承下去。
四羊方尊,这可是咱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啊!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让它继续散发着它的魅力。
要是有人不知道四羊方尊,那可真是太遗憾啦!难道不是吗?它可是我们国家的无价之宝呀!我们得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欣赏它的美,感受它的价值。
总之呢,四羊方尊就是这么神奇,这么让人着迷。
它是我们历史文化中的一颗耀眼明星,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我们要好好爱护它,让它一直陪伴着我们,让后人也能领略到它的风采!。
关于羊的文物
关于羊的文物1. 《四羊方尊:羊儿在青铜器上的辉煌》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四羊方尊的时候,简直惊呆了!那四只羊啊,就像从古代穿越过来的精灵。
朋友拉着我的手说:“你看这羊,雕得多精致啊,就好像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呢。
”我心里想,是啊,这四羊方尊就像一座神秘的宝藏,羊的造型栩栩如生。
就像我上次看到邻居爷爷雕刻的小羊木雕,虽然小,但是很有精神。
可是四羊方尊上的羊更加宏伟,它们站在尊的四角,仿佛在守护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这让我感受到古人对羊是多么的喜爱和尊敬,把羊刻在这么重要的青铜器上,肯定是觉得羊代表着吉祥和美好的东西吧。
我想,要是我也能做出这么厉害的东西就好了,这四羊方尊可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啊。
2. 《羊形玉佩:挂在身上的小羊宝贝》妈妈给我看她的羊形玉佩的时候,我好奇得不得了。
我问妈妈:“这小羊玉佩好可爱呀,有什么特别的吗?”妈妈笑着说:“这可是有年头的东西了,以前的人戴着它,就像把好运带在身上一样。
”我拿着玉佩,仔细端详着,那羊的模样就像我在乡下看到的小羊羔,弯弯的角,温顺的眼神。
我对妈妈说:“这小羊好像在对着我笑呢。
”妈妈说:“也许它真的有灵性哦。
”我突然觉得,这小小的羊形玉佩,就像一个来自过去的小使者。
就像我们现在喜欢带一些小挂饰,这玉佩就是古人的小挂饰呀,但是它比我们的挂饰更有意义,它承载着古人的情感和文化。
我真的好喜欢这个羊形玉佩,感觉它能给我带来好运呢。
3. 《羊纹彩陶:罐子上的羊儿世界》在书上看到羊纹彩陶的时候,我跟爸爸说:“爸,你看这罐子上画的羊好有趣啊。
”爸爸看了看说:“这可是古代人的艺术创作呢。
”我想象着古代的画家,拿着画笔在彩陶上画羊的情景。
那羊的线条就像跳舞的小人儿,弯弯绕绕的。
我想,要是我是那个画家,我会把羊画成什么样呢?也许就像我画的小羊,歪歪扭扭的。
可是人家古代画家画得可精致了。
这羊纹彩陶就像一个小舞台,羊在上面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就像我们在学校表演节目,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我最喜欢的文物——四羊方尊
我最喜欢的文物——四羊方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商通高厘米1938年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穿越时空的轨道,越过时间的荆棘。
我有幸观看了祖国文化的瑰宝——四羊方尊。
在黄色的纱布下,四羊方尊终于向我打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青铜色的方尊,“尊”是一种盛酒器,也有少数方尊。
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我仔细向它看去,才发现细致的花纹均匀的布满四羊方尊的各处,仔细看上去,才发现有鸟,凤凰,龙等等动物。
他们形象逼真,刻工精细,栩栩如生。
但最引人注意的恐怕还是那四只脚踏实地的羊。
他们有着弯弯的角,宁静中透这些威严。
羊的胸部和腿部都精心地雕上了花纹,前腿上的长观鸟,跃跃欲飞,似乎在诉说着四羊方尊坎坷的故事.更令人称奇的是在方尊的四周,有四只首尾相对的龙头探出,相互蟠缠。
匠心独运,恰到好处的为四羊方尊增添了不少色彩。
四羊方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
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象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合总的来说,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羊最通俗的民间化的象征意义便是“吉祥”,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汉代瓦当、铜镜等铭刻中多见羊的形象,也用羊来表现“三阳开泰”、九羊启泰的主题。
羊在古代祭祀的地位仅次于牛。
而四羊方尊用四只脚踏实地的山羊和精美的花纹为自己更添几分至尊气息。
1936年,姜氏兄弟在耕田的时候发现了四羊方尊,随即将它转让给长沙的古董商,经过一番曲折,四羊方尊又归国家所有。
1938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存放在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又被战争差点毁于一旦。
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宁乡,由于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铜器,其出土青铜器被称为”宁乡青铜器群”。
四羊方尊便是”宁乡青铜器群”的代表,也是宁乡出土最早的青铜器。
当我看到四羊方尊的时候,我仿佛已经近距离地触摸到了中华民族千百万年来悠久的文化,深深的体验到了祖先们的智慧。
四羊方尊不仅是古代文化技术的里程碑,而且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开放分类:中国青铜器中国青铜时代博物馆藏品古董文物考古编辑词条分享“四羊尊”是“四羊方尊”的同义词。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
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
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
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
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
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摘要目录1 品鉴2 简介3 特点4 文化解读5 象征意义四羊方尊- 品鉴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有不少器物以其独特的造型而引人注目,这件商代的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
此器通高58.3厘米,1938年于湖南省宁乡县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它的造型动静结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
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
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线的合范处都是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
同时也用以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
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因为技艺高明,才使全器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铜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是一种饮酒用具。
这件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重达34公斤,加上它独一无二的造型,理当进入文物精品之宝库。
[1]四羊方尊- 简介四羊方尊巨雕四羊方尊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
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象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方尊四角的四只卷角山羊,以脚踏实地的有力形象承担着尊体的重量,喇叭状劲张的方形口部,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几乎接近器身的高度58.3厘米。
青州博物馆里的羊类文物
编辑|屈梦夏15 Oct. 2015专题青州博物馆里的羊类文物原芳芳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羊”形象是一个伟大的存在。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了火,而羊则舍身取义为人间盗取五谷种子。
人类感恩于羊的无私,羊也慢慢开始承载许多美好的寓意。
其实在很早的艺术作品中就已经有羊形象的记载,如今在各大博物馆馆藏的早期岩画上、陶器的纹饰中,我们也总能发现羊儿们的身影,如商代的“四羊方樽”“三羊铜罍”,汉代的“羊型铜灯”,唐代的“三彩陶羊”,以及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
“羊”还衍生了“祥”“美”,多为美好的象征。
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是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的伙伴,深受人们的喜爱。
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明清时期,民间传说曾把青阳、红阳、白阳,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
民间喜用的“三阳开泰”也是一种吉祥语,它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意义。
也是兴旺发达,诸事顺心的称颂。
青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不乏许多与羊有关的文物精品,现将这些文物精品介绍如下,以飨大家。
龙山文化陶塑羊头纽(图1)1984年出土于青州市凤凰台遗址中,高4厘米,雕塑简单大方,形象直观粗犷。
羊头为泥质黄陶,外施白色陶衣,双目圆睁,嘴伸出,两羊角卷向内侧,长颈上可见到制作时留下的同心周线,底部连接一残缺弧形陶片。
从残留迹象看,这件陶塑很有可能是某种陶器盖上的纽,用手捏塑而成。
商代青铜羊头饰件(图2)此饰件为青州苏埠屯村民捐献,高4.7厘米,重46克,青铜质,羊双角硕大,占整个羊头的1/2,双目呈椭圆形,鼻高挺。
从整体形制来看,尤其是眼及鼻梁的设计,都是典型的商代特征,故推测为青州苏埠屯商代墓葬出土。
此件器物尺寸虽小,但铸造精细,不失为一件精品之作。
西汉彩绘陶羊(图3)这两件陶羊出土于青州谭坊镇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时皆已残破,工艺来源于青铜器制作的手塑刀削。
陶羊,形体较小,肥硕健壮,均立姿,通体彩绘紫、黑等色,做工精美。
四羊青铜方尊的故事
四羊青铜方尊的故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讲讲那大名鼎鼎的四羊青铜方尊的故事。
你说这四羊青铜方尊啊,那可真是个宝贝!它就像是从古老时光中穿越而来的神秘使者。
想象一下,在那遥远的商周时期,能工巧匠们精心打造出这么个精美绝伦的物件,那得花费多少心血呀!这方尊可不简单,它造型独特,四个羊头栩栩如生,那羊的神态,仿佛下一秒就要活过来似的。
这工艺,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就好像是上天特意赋予了它神奇的魔力。
你看那羊头上的纹路,细致得如同发丝,这得需要多么高超的技艺啊!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无数的风雨。
它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说不定还经历过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呢!也许它曾被某位权贵珍爱有加,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彰显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也许它曾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却依然顽强地保存了下来。
这要是放在现在,那不就是妥妥的“大明星”嘛!咱再说说它的价值,那可不仅仅是金钱能衡量的呀!它是咱们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者。
它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它让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让我们感受到了先人们的伟大创造力。
而且啊,这四羊青铜方尊对于咱们研究历史、文化、艺术,那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代文明的大门。
你说,这是不是超级厉害?每次看到它,我都忍不住感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啊!它让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它是咱们的宝贝,是咱们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保护它,让它继续在时光的流转中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欣赏它。
所以啊,朋友们,一定要去看看这四羊青铜方尊,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相信我,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的!这就是四羊青铜方尊的故事,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一个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故事!。
国家博物馆中关于羊的国宝知多少?
国家博物馆中关于羊的国宝知多少?国家博物馆中关于羊的国宝知多少?“马驰率风,羊致清和”意指马儿奔跑起来其矫健的雄姿具有一种阳刚之气,使人精神焕发,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而羊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它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和平吉祥。
羊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国宝上,在此为观众整理并介绍了一系列带有羊形象的国宝。
四羊青铜方尊丨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1938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出。
子龙鼎丨商末周初足高36.5厘米口径80厘米,国博“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专题陈列展出。
子龙鼎造型雄伟,在商代圆鼎中体积最大,而且铸造精细,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经典之作。
其器足上端所饰饕餮纹卷角如羊,角尖部内卷并高高凸起,愈显动感,也与鼻梁部位耸起的扉棱增加了器物的稳定。
青瓷羊形烛台丨三国·吴(公元222年-280年)1958年江苏南京清凉山出土,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出。
青瓷羊形烛台丨东晋(公元317年-420年)1976年江苏镇江出土,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出。
青花三羊开泰纹仰钟式杯丨明陈设品高9.8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5.4厘米大吉羊鱼鹤铜洗丨汉高12.6、口径29.18厘米,洗是古代盛水器,“大吉羊”即为“大吉祥”,是汉代常用的吉语。
此洗内底中间阳文隶书“大吉羊宜用”五字,其左侧为一鹤形图案,右侧为一鱼形图案。
旧石器时代羚羊角化石丨旧石器时代早期(约200万年前——20余万年前)1958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陶羊圈与瓷羊圈丨东汉至三国两晋“汉归义羌长”铜印丨汉195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于什格提出土,高3.5厘米、印面每边长2.3厘米。
此印为卧羊钮,印面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为汉政府发给羌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
双羊铜饰丨东汉1967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出土,高7.7厘米。
铜观音菩萨坐像丨18世纪,高16厘米。
四羊方尊背后的历史故事
四羊方尊背后的历史故事
四羊方尊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件珍品,被誉为中国青铜器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的历史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的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
四羊方尊的正面浮雕图案是四只形态各异的羊,它们被描绘得非常生动。
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四只羊代表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羊的崇拜和祈福的寓意。
在古代中国,羊是一种重要的牲畜,被视为祥瑞之兽,象征着丰收和幸福。
而四羊方尊的背面则刻有精美的纹饰,包括云纹、雷纹、龙纹等,这些纹饰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
例如,云纹代表着祥瑞和吉祥,雷纹象征着威武和权威,龙纹则是古代中国皇权的象征。
四羊方尊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采用了"铸造、捶打、刻凿、抛光"等多种技术。
它的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工艺精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铜器制作方面的高超造诣。
关于四羊方尊的具体历史故事,由于古代文字记载的缺失,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提供。
然而,从这件青铜器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它应该是一件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的重要器物,可能与古代王室或贵族有关。
总之,四羊方尊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瑰宝,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观念,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盘点与羊有关的代表性文物
盘点与⽺有关的代表性⽂物随着⼄未⽺年的到来,⽺的形象处处可见。
⾃古代,“⽺”同“祥”,寓意着吉祥美好,因此,⽺的形象在⽂物中也很常见。
我们特选取了⼀些较有代表性的与⽺有关的⽂物,介绍其精湛的⼯艺及其背后的⽂化寓意。
四⽺⽅尊 四⽺⽅尊 商代晚期,上⼝最⼤径44.4厘⽶,⾼58.6厘⽶,湖南宁乡⽉⼭铺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青铜⽅尊,在现存商代青铜⽅尊之中体形最⼤。
这是⼀件盛酒器,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部作为⼀体被巧妙地设计成4只卷⾓⽺,各据⼀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独运。
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
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底,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4条⾼浮雕式盘龙,⽺前⾝饰长冠鸟纹,圈⾜饰夔龙纹。
⽅尊边⾓及各⾯中⼼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以掩盖合范痕迹,⼜可改善器物边⾓的单调,增强了造型⽓势,浑然⼀体。
铜镀⾦⼭⽺驮乐表 铜镀⾦⼭⽺驮乐表 1766年,通⾼96厘⽶,⾯宽40厘⽶,厚28厘⽶,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钟分3层:下层为4只龟背负着铜镀⾦底座,底座四⾯浮雕西洋传统装饰题材——狩猎图,猎狗追逐着惊慌的麋⿅,猎⼈⼿持棍棒守候在旁。
中层为⽺驮乐箱,⼀只健壮的⼭⽺⽴于底座之上,⽺⾝的褡裢上装饰着由绿、⽩、黄、蓝料⽯组成的花朵。
⽺背正中半跪⼀托花盆的⼒⼠,⼜垒⽯为架,架上⽴四象,驮起乐箱,乐箱正中雕头长⽺⾓的森林之神,箱四⾓为⾝⽣双翼的⼩爱神。
⽩瓷表盘上标明制造商“Jas cox,London”。
表由表盘上的弦孔上弦,上弦钥匙亦为铜镀⾦,并刻款识:“Jas cox,London 1766”。
Jas cox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钟表制造商,清代宫廷收藏的英国钟表以Jas cox的为最佳。
双⽺头画像⽯ 双⽺头画像⽯ 汉代,长190厘⽶,⾼4厘⽶,现藏于青岛市博物馆 中华⽂明的诞⽣与⽺密切相关。
三皇中炎帝之母的受孕地在姜⽔河畔的常⽺⼭,那⾥的羌⼈部落以⽺为图腾。
后来因农业发展,⽜取代了⽺成为部落图腾,直到炎黄部落联盟后,具有神⼒的龙⼜取代了⽜成为民族图腾。
那些与羊有关的青铜器,精致!
那些与羊有关的青铜器,精致!
羊首鼎春秋中期
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羊的形象呢?
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羊的善良知礼,外柔内刚,跪乳习性,被引申出许多象征意义,《诗经召南》中就有“文王之政,德如羔羊”的说法。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羊,祥也。
”所以,“羊”字古同祥字,寓吉祥。
在众多古器物的铭文中,“吉祥”也多作“吉羊”。
三羊喻“三阳”。
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
寓意祛尽邪佞,吉祥好运接踵而来。
因此,羊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卧羊纹饰牌汉
羊首耳涡紋罍西周
羊灯西汉中期
汉代铜奔羊
三狼噬羊扣飾饰战国
双羊尊商代晚期
凤纹羊觥商代晚期
四羊首瓿商代晚期
双羊尊商代晚期
西周羊尊
四羊方尊商代晚期
四羊首兽面紋罍商代晚期
西周提梁卣
藏家群
找对圈子很重要。
故宫馆藏羊为题材的文物欣赏
玉器玉卧羊汉长5cm,宽2.2cm,高3.1cm白玉卧羊清高5.8cm,身长10.2cm,明改制长7cm,高5.6cm,口径1.6cm 汉原作,玉卧羊形砚滴汉原作玉羊首觽清长5.5cm黄玉三羊尊清高14.2cm,口径7.6cm,底径6.8cm黄玉三阳开泰双连盖瓶清高10.8cm,宽17.5cm青玉三阳开泰清长8cm,宽10.5cm,高9.5cm青玉三羊蕉叶双孔笔插清长15.8cm,高10.4cm,宽5cm青玉三羊双池水丞清高4.8cm,口径分别为3.5×6.5cm和 2.6×5.9cm,底长19.4cm玉羊首提梁壶清嘉庆高10.1cm,口径8.9cm,足径6.8cm,通梁高16.8cm陶瓷青釉羊西晋高13.2cm青釉褐斑羊头壶东晋高23.8cm,口径10.8cm,底径10.8cm青花三羊纹碗明嘉靖高10.5cm,口径16.3cm,足径5.5cm仿哥釉塑贴三羊纹瓶清雍正高27.0cm,口径7.3cm,足径9.8cm各色釉彩大瓶清乾隆高86.4cm,口径27.4cm,足径33cm黄地开光粉彩三阳开泰纹碗清光绪口径15.2cm雕刻孙仲乔造石羊东汉长100cm,高99cm石羊汉长24.8,高19.5 ,宽10.5cm泥质灰陶立羊汉体长15cm,高12.8cm泥质灰陶羊东汉体长12cm,高17cm泥质灰陶幼龄羊东汉体长6.6cm,高4.3cm羊形生肖俑唐高17.5cm白陶卧羊唐体长15.4cm,高8cm瓷羊玩具宋黑陶卧羊元高11cm竹根雕三羊镇纸清初通座高7cm,长6cm,宽3.8cm,羊高4.7cm竹根雕三羊清中期通座高7.8cm,长7cm,宽4cm,羊高5.7cm紫檀百宝嵌牧羊图长方盒清初长13.6cm,宽10.6cm,高6.8cm紫檀百宝嵌松羊图长方盒清前期长25cm,宽17.8cm,高6.7cm紫檀百宝嵌松羊图长方盒清中期长25.8cm,宽20.7cm,高7.7cm硬木百宝嵌三阳开泰委角方盒清嘉庆通高8.6cm,口径21×22.3cm天然木羊清长6.5cm,高4.2cm象牙雕童子牧羊清中期高4.9cm骨雕羊日本造1868-1912年高7.1cm牙雕三阳开泰图插屏清中期横33.8,屏心纵46.6,通高60.1cm西洋钟表铜镀金珐琅三人献寿钟清乾隆广州造通高100cm,面宽40cm,厚32cm铜镀金山羊驮乐表1766年英国伦敦Jamescox造通高96cm,面宽40cm,厚28cm铜镀金四羊驮表1770年英国伦敦William Hughes造长36cm,宽30cm,高59cm铜镀金葡萄架人举表1780—1795年英国伦敦Williamson造长24cm,宽24cm,高54cm铜镀金孔雀开屏人打钟18世纪英国伦敦William Carpenter造长33.5cm,宽16cm,高59cm铜镀金山羊驮塔式转花嵌表18世纪英国伦敦Barbert造通高103cm,底座边长40cm铜镀金少年牵羊钟18世纪英国伦敦Robert Ward造通高93cm,面宽51cm,厚39cm铜镀铜镀金牧羊风景羊驮钟金牧羊风景羊驮钟 18世纪 英国伦敦Williamson 造 通高79cm ,面宽63cm ,厚53cm绘画与织绣,设色,纵22.5cm,横24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与羊有关的代表性文物
随着乙未羊年的到来,羊的形象处处可见。
自古代,“羊”同“祥”,寓意着吉祥美好,因此,羊的形象在文物中也很常见。
我们特选取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与羊有关的文物,介绍其精湛的工艺及其背后的文化寓意。
四羊方尊
商代晚期,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青铜方尊,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形最大。
这是一件盛酒器,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4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
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
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底,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4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
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铜镀金山羊驮乐表
1766年,通高96厘米,面宽40厘米,厚2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钟分3层:下层为4只龟背负着铜镀金底座,底座四面浮雕西洋传统装饰题材——狩猎图,猎狗追逐着惊慌的麋鹿,猎人手持棍棒守候在旁。
中层为羊驮乐箱,一只健壮的山羊立于底座之上,羊身的褡裢上装饰着由绿、白、黄、蓝料石组成的花朵。
羊背正中半跪一托花盆的力士,又垒石为架,架上立四象,驮起乐箱,乐箱正中雕头长羊角的森林之神,箱四角为身生双翼的小爱神。
白瓷表盘上标明制造商“Jas cox,London”。
表由表盘上的弦孔上弦,上弦钥匙亦为铜镀金,并刻款识:“Jas cox,London 1766”。
Jas cox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钟表制造商,清代宫廷收藏的英国钟表以Jas cox的为最佳。
双羊头画像石
汉代,长190厘米,高4厘米,现藏于青岛市博物馆
中华文明的诞生与羊密切相关。
三皇中炎帝之母的受孕地在姜水河畔的常羊山,那里的羌人部落以羊为图腾。
后来因农业发展,牛取代了羊成为部落图腾,直到炎黄部落联盟后,具有神力的龙又取代了牛成为民族图腾。
但是,羊图腾并未从此消失,它在炎帝部落沿黄河东迁时被带到今天的山东、河南等地,因此,这些地方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多见羊头图案。
此件双羊头图案画像石出土于青岛北部的城阳地区,城阳在汉代是不其城的所在地,遗留多座汉墓。
汉代人崇拜羊、信仰羊,此画像石上的两只高浮雕盘角羊头在汉代“羊信仰”中扮演了体现生殖崇拜的男根神形象。
石质青色,构图平衡对称,造型大气简练,刀笔细腻,整体散发静谧、神秘之美。
珐琅羊形器
民国,通高130厘米,长108厘米,宽56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这件羊文物羊身为白底,上饰有变形云纹、鸟纹。
底座还装饰有花卉、如意等纹样。
宋元时,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其后结合中国传统工艺得以发展。
珐琅的工序起初有40多道,到民国时已经降到20多道了,而这件珐琅羊形器是同时代中的精品。
珐琅器于元、明之际达到高峰,清代早、中期继续发展,经过元、明、清三朝的发展,到清末时已衰落。
鸦片战争以后,清宫官造铜胎珐琅器已因削减开支而逐渐停造,大部分御用工匠被遣散,允许民间制作和使用珐琅器制品,这使民间的作坊得以发展、繁荣,但产品的质量和工艺都与清代中期官造相去甚远。
民国时,社会极其动荡,而这时日本用于调和珐琅器原料的稳定剂也传入中国,这一技术使成窑率获得了
大大提升,成本也相应下降了。
目前,我们可以见到一些珐琅器的底部有蓝色的有如油漆的釉面,正是民国初年才出现的技术。
青铜三羊罍
商代,高29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罍(lei)是古代大型的盛酒器和礼器。
青铜罍诞生于商周,消失于战国时期,流行的时间短,因此数量稀少,十分罕见。
青铜三羊罍,是一件南京出土的商代青铜器。
商代青铜礼器在南京出土的数量很少,像这样花纹装饰精美的青铜器更是非常稀少的珍宝,非常珍贵。
青铜三羊罍,高29厘米,腹部宽大,圈足较高。
整件罍以云雷纹为底纹,装饰有兽面纹、夔纹。
最引人注目的是,肩部装饰有3个立体的大羊头,羊头高浮雕突出器表,气势雄健,羊角弯曲,慈眉善目,露出微笑。
肚子上有3个面装饰着饕餮纹,饕餮是龙的儿子,据说饕餮是一个很贪吃的神兽,所以现在把吃大餐叫做饕餮盛宴。
双羊钮寿山石章
近代,长2.4厘米,宽2.4厘米,高5.1厘米,现藏于青岛市博物馆
汉代儒学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诗作《咏羊》中赞美羊是“跪乳能知报母情”的生灵;明代道家《增广贤文》中的那句“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至今广为流传。
这些名言佳句都是将羊羔以跪姿接受母乳喂养的这一习性赋
予了人格魅力,夸奖羊知礼、懂得感恩,以此来劝勉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
这枚寿山石章上的钮雕以“羊羔跪乳”为题材,母羊与羊羔姿态间的亲密感被生动地雕刻了出来。
章体材质为寿山石,其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
整件石章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是近代石章之珍品。
粉彩三阳开泰碗
清同治(公元1862年至1874年),高7.5厘米,口径15厘米,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此碗内壁素白釉,外壁绘山石、梅花、三羊等图案,并有“素萼枝枝封蜜蜡,明珠颗颗迸珊瑚”。
底书红彩“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相对于道光款同等纹样的三羊碗,构图更加简化,松石绿等色彩的运用更加饱和浓艳。
御用瓷器的生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瓷器的画样也被称为官样,是由宫廷画师直接绘制并作为御用瓷器制作的蓝本沿用。
青铜羊首杖饰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通高13厘米,通宽9.4厘米,厚4厘米,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立羊,立耳,颔首,夸张的长角,向后弯曲,与颈部由铜件相连。
四足收拢,立于长方形銎端。
臀部微微上扬,尾巴上翘,体中空,銎册有钉孔。
杖首的装饰物有多种题材,其中动物的形象非常常见,并且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从装饰造型风格来看,有着浓郁的草原地域民族风格。
羊在游牧地区意味着财富,财富与权力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地区甚至将羊的形象装饰在权杖上,以此作为权力的象征
甲骨文上最早的羊字
商代,纵3厘米,横2.2厘米,现藏于青岛市博物馆
汉字里,最早产生的是象形字,其脱胎于图画。
例如,“羊”的象形字就是一整只羊的图形。
甲骨文由象形字发展而来,主要是指商后期王室占卜吉凶时在龟甲或兽骨上镌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所得之果。
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其摆脱了象形字的具体形体,也保留了它的大部分象征意义。
早期“羊”字甲骨文的上端如弯曲的两角,其下方有一个代表羊脸的“V”形,而晚期甲骨文显示弯角与脸孔之间多了一短横。
青岛市博物馆馆藏的这枚甲骨从右上至左下依次刻“三、月、东、羊、帝”等字,“羊”字位于骨板中央偏左的位置,属于早期“羊”字甲骨文。
江雨三刻“三阳开泰”纹盘
清(公元1616年至1911年),高3.1厘米,口径17.3
厘米,底径10.9厘米,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盘敞口,浅腹,平底,圈足。
白釉白胎,盘内主体为3只姿态各异的山羊,背景以山坡、树草相衬,草叶下刻红色“江氏”篆书款。
“江氏”即扬州清代著名刻瓷艺人江雨三,其作品刻画细腻,纹饰秀美,富有浓郁的文人气息。
该盘所刻纹饰为
“三羊开泰”,与“三阳开泰”谐音,寓意祥瑞,为江氏刻瓷的代表之作。
“三阳开泰”,为汉族传统吉祥语和吉祥图案。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
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骑羊护法
清(公元1616年至1911年),高15厘米,臂长12厘米,厚4厘米,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骑羊护法”是西藏佛教特有的神祇。
其藏名为“唐坚噶瓦那波”,汉名为“守哲黑铁匠神”。
头戴笠帽,三目圆睁,内穿右衽交
领式长袍,脚上着靴,骑在一头曲角长鬃的红山羊身上。
右手高举着铁锥,左手拿一具虎皮风箱。
这是铁匠的工具也是其护法的武器,而那头大山羊是其生命的依附之处。
刊于《生肖集邮》2015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