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解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1)](https://img.taocdn.com/s3/m/63292d5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0.png)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1)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它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以下简称《指南》)应运而生,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来解读《指南》。
一、筛查高血压1.定期测量血压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及中老年人每半年测量一次。
2.分层筛查对于血压正常的人,三到五年测一次。
血压偏高的人,应该每年测一次。
3.建立健康档案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明确血压情况,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二、管理高血压1.非药物治疗首要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维持健康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等。
2.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选择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副作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方案。
3.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目标是基于患者的疾病状态和治疗情况而制定的,对于60岁以下无临床并发症的患者,血压目标为130/80 mm Hg。
三、管理高血压的难点1.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方案,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与高血压的控制紧密相关,医生应充分与患者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康档案,同时也应加强药品的监管和管理。
3.高血压并发症的防治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会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医生应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总结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状态和治疗措施等多种因素。
《指南》提供了一个指导思路,为规范化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信在有关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也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 指南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 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66a94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f.png)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10亿人口患有高血压,而中国已成为高血压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基层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基层有效防治高血压,已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为此,制定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有利于有效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诊治率和控制率,以达到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危害1.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又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指在血压测量值超过140/90 mmHg(毫米汞柱)时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
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原因的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两种类型。
2.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全身多脏器的慢性受损病,长期患高血压会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脏疾病等。
同时还可诱发视网膜病变、动脉血管病变、心律失常以及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极大影响。
二、高血压的筛查和诊断1.筛查对象基层高血压筛查的对象主要包括成年人和老年人群,高危人群包括家族史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者、肥胖者、酗酒者、吸烟者、代谢综合征患者、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心脏疾病患者等。
2.筛查方法基层高血压筛查可采用血压测量、问卷调查、健康检查等方式。
全科医生应具备血压测量的技能,掌握正常血压值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3.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根据多次血压测量结果来确定,成年人静息状态下静脉压高于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评估和分级1.高血压的风险评估除了血压值外,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喝酒和吸烟习惯、家族史以及其他患病的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高血压的分级高血压根据血压值的不同可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74e6c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4.png)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国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为了更好地管理患者的高血压病情,中国制定了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旨在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患者的健康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的内容和要点。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或者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
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分为控制良好、控制一般和控制不良三个级别。
对于不同级别的患者,基层管理需采取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二、高血压管理的原则高血压管理的原则包括:全程管理、个体化治疗、规范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
全程管理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个体化治疗则是基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年龄、性别等因素,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规范用药要求合理选药、调整剂量和细致入微的指导,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等,以降低血压水平。
三、高血压的诊断和评估高血压的诊断需要通过血压测量和综合血压相关因素进行评估。
针对基层管理,建议使用间隔1-2周的血压测量值作为参考,连续2次测量高血压才能确诊。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并发症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高血压的治疗策略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支持,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压力等。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并发症,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五、高血压的随访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是基层管理的关键环节。
建议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还应加强患者的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高血压的并发症管理高血压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事件等。
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92cb4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8.png)
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
其表达方式由原来改成 高血压病 3级 高危组 高血压病 2级 中危组
高血压分级书写方式
如果病人用药后血压降至正常血压水平, 这时是否还诊断高血压病?
从临床治疗学的角度,血压由较高水平降 至正常水平,是因为药物治疗有效的反响, 而不是将高血压病彻底治愈了,这种情况 建议书写成 高血压病 正常血压 高危组
如果血压降至120/80mmHg以下,书写成 高血压病 理想血压 高危组
2009年4月17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修订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2009年5月4日《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指南》 定稿会。
组织过程
2010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2009基层版〕培训启动会。
2010年1月9日北京举行首场“燎原方案〞— 高血压防治基层指南培训启动会;1月中旬相 继以上海、广州为主会场,同步辐射全国30 个城市,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大局部基层医生 “武装〞起来,积极参与到基层版指南的推 广与执行工作中。
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剂能有效地预防老年高血压患 者的严重合并症,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
PATS 〔中国脑卒中后抗高血压 治疗研究-1993年 〕
入选5665例,有TIA史或未遗留严重残疾脑 卒中后患者。
随机用利尿剂吲哒帕胺或抚慰剂治疗3年 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平均多5/2mmHg, 总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下降29%
FEVER研究
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相比: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 指南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 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52d37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d.png)
2024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引言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促进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管理能力,我们撰写了本指南,希望能够对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高血压管理水平。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流行病学1.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性地增高,在血管内产生持久性损害的一种疾病。
成人静息血压≥140/90mmHg为高血压。
2.高血压的流行病学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中国有超过3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二、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的重要性1.基层医疗机构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基层医疗机构是高血压防治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着高血压的早期筛查、诊断和管理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具有靠近居民群体、及时发现和干预高血压患者的优势,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主要开展地点。
2.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的重要性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工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规范的管理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展,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减轻医疗负担。
三、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的基本原则1.科学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应遵循国家有关高血压防治的指南和规范,进行科学临床诊疗,提高高血压防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个体化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特点和诊疗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整合服务整合基层医疗机构内不同科室的资源,实现对高血压患者的全程管理和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依从性。
4.参与管理引导高血压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王文:全面解读中国最新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
![王文:全面解读中国最新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97ec3f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8.png)
王文:全面解读中国最新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来源:心在线官网《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已于2015年2月正式公布,4月11日,在第17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国际论坛”上,指南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教授对指南的修订要点进行了全面解读。
王文教授首先说明,我国制订指南应主要依据我国的证据,考虑我国的国情。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每年新增加约1000万,估计全国高血压患者2.6亿,其中90%的患者在城镇或农村。
这几年,我国基层高血压管理状况的最大变化是,从2009年开始,将高血压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包中,这是里程碑式的改变。
因此,制订适合基层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对于控制这2.6亿患者非常关键。
新指南包括以下8个部分的内容,王文教授对其要点一一做了解读。
1.将高血压患者从正常人群中检测出来,这是高血压防控的第一要务。
不提高知晓率,就谈不上治疗率和控制率。
定期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出率。
2.目前还是以诊室血压作为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展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
新指南第一次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逐步取代水银血压计。
另外,高血压的危险分层大大简化,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
3.对于初诊的高血压患者,什么时候开始药物治疗,指南也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对于高危患者,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特别强调生活方式改善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老年人的血压可以先降至150/90 mmHg,然后再降至140/90 mmHg。
一般的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对其降压目标值采取了模糊处理,血压目标值可以低一些。
五大类降压药及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选择,根据药物的强适应证选择使用。
高血压的治疗强调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是血压达标的重要措施。
指南推荐了一些价格低廉的联合用药方案,可供收入较低、一些农村患者选用。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解读-2178-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解读-2178-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a8af74b35eefdc9d33348.png)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178-《中国高血压基层
管理指南》解读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解读(一)
1、女性,26岁。
偶测血压发现异常就医,既往有关节“红肿痛”病史。
测双上肢血压,左侧50/20mmHg,右侧160/100mmHg。
该患者血压异常,考虑可能的病因是()
A、慢性肾脏疾病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皮质醇增多症
E、大动脉疾病[正确答案]
2、男性,65岁。
近2~3年单位体检发现“血压高”。
社区医院就诊,测血压170/94mmHg,该患者考虑为()
A、正常高值血压
B、1级高血压
C、2级高血压[正确答案]
D、3级高血压
E、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3、下列关于高血压的易患人群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B、压家族史:一、二、三级亲属[正确答案]
C、长期膳食高盐
D、长期过量饮酒:白酒≥100ml(2两)/天
E、年龄≥55岁
4、,32岁,既往体健。
在弯腰拾物时突感头痛、心悸、出汗,同事见其面色苍白,请单位医务室医生测血压190/110mmHg,心率126次/分,速来医院。
该患者高血压初步考虑由哪种疾病所致()
A、慢性肾脏疾病。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V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V1](https://img.taocdn.com/s3/m/82b1f0a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d.png)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V1高血压是血压长期持续升高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患病率日益上升,成为我国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为了加强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中国心血管病学会于2019年发布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这份指南囊括了高血压防、治、管的全方位内容,对于高血压防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翻阅这份指南时,其实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下面我将根据该指南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解读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血压分类根据高血压分类,在进行高血压的防治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相应的分类,该指南将高血压分为:1.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2.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3.一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4.二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5.三级高血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8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110mmHg。
二、高血压的防治根据该指南的内容,高血压的防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生活方式干预:停止吸烟、限制饮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理调节等;2.药物治疗:在评估高血压风险级别之后,支持西药治疗与中医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3.管理策略: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检查、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有效管理血压等。
三、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人群,对其进行重点监测和治疗:1.青壮年人群:因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原因,青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不容忽视;2.老年人群: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3.脏器损害人群:肾脏、心脏等脏器损害会影响血压水平;4.合并症人群: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症状与高血压关联较为紧密,要进行综合治疗。
四、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的并发症较多,常见并发症有:1.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2.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3.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疾病;4.动脉瘤、下肢动脉阻塞等周围血管疾病。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 要点解读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 要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81d1df2c8d376eeaeaa313d.png)
㊃指南与共识㊃通信作者:王文,E m a i l :w a n g w e n 5588@v i p.s i n a .c o m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隋 辉,王 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摘 要:基层是防治高血压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㊂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对指导基层医生的临床实践,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㊁治疗率㊁控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㊂修订版指南注重指南的可操作性㊁适用性,强调降压达标,简化了操作流程以提高管理效率㊂以指南为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二届 燎原计划 将推动高血压防治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落实㊂关键词:高血压;指南中图分类号:R 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5)07-0721-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5.07.001C o m m e n t a r y o n c h i n e s e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h y pe r t e n s i o n i n t h e C o m m u n i t y(2014r e v i s e d e d i t i o n )S u iH u i ,W a n g We n S t a t e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 ,F u w a iH o s p i t a l ,N a t i o n a lC e n t e r fo r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 s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 a n dP e k i n g U n i o n M e d i c a lC o l l e ge ,B e i j i n g100037,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a n g W e n ,E m a i l :w a n g w e n 5588@v i p .s i n a .c o m A B S T R A C T :C o mm u n i t y i s t h e m a i nb a t t l e f i e l da n d p r i m a r y c a r e p h y s i c i a n sa r et h e m a i nf o r c eo fh y pe r t e n s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i nC h i n a . C h i n e s eG u i d e l i n e sf o r t h eM a n ag e m e n t o fH y p e r t e n s i o n i n th eC o mm u ni t y w i l l p l a y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a w a r e n e s s ,t r e a t m e n ta n dc o n t r o l r a t e so fh y p e r t e n s i o nb y i m p r o v i n g t h e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i n p r i m a r y l e v e l .T h er e v i s ed g u i de l i n e s l a y e m p h a s i so nt h e m a n i p u i l i t y a n d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p a y at t e n t i o nt o a c h i e v i n g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t a r g e ta n ds i m p l i f y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p r o c e d u r et oi m p r o v e m a n a g e m e n te f f i c i e n c y.T h es e c o n d L i a o y u a n p r o j e c t n a t i o n -w i d ew i l l p r o m o t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i m p l e m e n t o f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p o l i c y a t t h e p r i m a r y l e v e l b yg e n e r a l i z i n g th e g u i d e l i n e s .K E Y W O R D S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gu i d e l i ne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中华高血压杂志副主编,‘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副主编㊂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C H I E F )负责人和卫生部‘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执行负责人㊂为2014年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编委会主任委员;为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㊁2011年‘中国血压测量指南“㊁2013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制定的组织者和撰稿人之一,为以上指南推广执行负责人㊂发表论文160篇,出版著作5部㊂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 心血管综合征 ,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㊂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切入点和关键措施㊂为适应新医改的需求,为高血压基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基层卫生司的支持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对2009年基层版高血压指南进行修订,并更名为‘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修订版)“㊂指南修订根据我国国情和高血压的特点,坚持预防为主㊁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证据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力求简明扼要,便于基层操作㊂‘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较2009版更新和强调的要点如下:1 高血压的检出加强血压测量,把高血压患者从人群中检测出来,提高高血压知晓率㊂高血压的检出是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㊁治疗率和控制率( 三率 )的第一步;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但可以使患者发生心㊁脑㊁肾等器官损害,导致脑卒中或心肌梗死事件,甚至死亡,故俗称 无声杀手 ;只有检出高血压,早期预防与治疗,才能保护心㊃127㊃‘临床荟萃“ 2015年7月5日第30卷第7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l y 5,2015,V o l 30,N o .7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10:42脑肾靶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㊂因此,高血压的检出非常重要㊂对普通人群,尤其是易患人群应加强高血压筛查㊂目前,仍以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依据[2]㊂有条件的应同时积极采用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㊂家庭血压ȡ135/85mmH g;动态血压白天ȡ135/85mmH g,或24小时平均值ȡ130/80 mmH g为高血压诊断的阈值㊂因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应积极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㊂2高血压的治疗2.1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对患者要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心血管危险度来决定治疗措施[3]㊂对初诊患者通过全面询问病史㊁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根据患者血压水平㊁并存的危险因素㊁靶器官损害㊁伴发的临床疾患进行危险分层㊂在强调降压的同时,考虑患者总体心血管危险,综合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疾患,尤其对吸烟㊁高胆固醇血症㊁肥胖等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对高血压伴糖尿病㊁冠心病㊁脑血管病㊁肾脏病的患者应进行相关治疗;也要关注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㊂2.2降压目标高血压治疗基本目标是血压达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㊂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脑卒中㊂2.2.1目标血压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 90mmH g以下[4-5];老年(ȡ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 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 g以下㊂一般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可以再适当降低㊂2.2.2血压达标的时间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推荐尽早血压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㊂治疗2~4周,评估血压是否达标,如达标,则维持治疗;如未达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㊂对1~2级高血压患者,用药后4~12周达标,对治疗耐受性差或高龄老年人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㊂2.3非药物治疗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㊂高血压确诊后,应长期坚持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控制高血压以及减少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㊂非药物治疗有明确的轻度降压效果,如肥胖者体质量减轻10k g收缩压可下降5~20 mmH g[6,7];膳食限盐(食盐<6g/d),收缩压可下降2~8mmH g;规律运动和限制饮酒均可使血压下降[8]㊂限盐是预防治疗高血压重要而有效的措施㊂2.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高血压初步诊断后,所有患者均立即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选择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㊂高危患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治疗;中危㊁低危患者可分别随访1个月㊁3个月,多次测量血压仍ȡ140和(或)ȡ90 mmH g,启动降压药治疗㊂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危险程度,确定治疗方案㊂2.4.1用药原则 ①小剂量开始: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㊂对2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起始也可以用常规剂量㊂②尽量用长效药:长效药的优势在于可减少血压波动,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清晨血压㊂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积极推荐使用一天给药一次而药效能持续24小时的长效药物㊂③联合用药: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2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治疗㊂④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合该患者的降压药㊂2.4.2常用的降压药物五大类降压药及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的选择,医生要掌握药物治疗的禁忌证和强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比选择降压药的种类更重要㊂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以下5类:钙拮抗剂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 C E I)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 R B)㊁噻嗪类利尿药㊁β受体阻滞剂㊂5类降压药及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药物[9]㊂如有必要,还可以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降压药㊂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降压药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㊁使用方便㊁价格合理和可持续治疗的原则㊂(1)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无绝对禁忌证,降压作用强,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我国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证据较多[10-12],均证实其可显著减少脑卒中事件;故推荐基层使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㊂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高血压,尤对老年高血压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㊁稳定性心绞痛㊁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㊁周围血管病患者适用㊂可单药或与其他4类药联合应用㊂对伴有心力衰竭或心动过速者应慎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少数患者可有头痛㊁踝部水肿㊁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㊂(2)A C E I: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证据较多,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㊁心肌梗死后㊁心功能不全㊁心房颤动预防㊁糖尿病肾病㊁非糖尿病肾病㊁代谢综合征㊁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有益㊂可与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㊂对双侧肾动脉狭窄㊁妊娠㊁高血钾者禁用;注意咳嗽等不良反应,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㊂(3)A R B:降压作用明确,保护靶器官作用确切,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1~2级高血压,尤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㊁心力衰竭㊁心房颤动预防㊁糖尿病肾病㊁代谢综合征㊁微量白蛋白尿㊁蛋白尿患者有益,也适用于A C E I引起的咳嗽而不能耐受者㊂可与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㊂对双侧肾动脉狭窄㊁妊娠㊁高血钾者禁用;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㊂(4)噻嗪类利尿剂:降压作用明确,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1~2级高血压或脑卒中二级预防,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13]㊂利尿剂尤对老年高血压㊁心力衰竭患者有益,是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基础药物,可与A C E I或A R B㊁钙拮抗剂合用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基本不影响糖脂代谢㊂大剂量利尿剂对血钾㊁尿酸及糖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要注意定期检查血钾㊁血糖及尿酸㊂痛风为禁忌证㊂(5)β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明确,小剂量适用于高血压伴心肌梗死后㊁冠心病心绞痛㊁快速性心律失常㊁慢性心力衰竭或心率偏快(心率80次/m i n及以上)的1~2级高血压㊂对心血管高危患者的猝死有预防作用㊂可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㊂对哮喘及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慎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㊁糖耐量异常者或运动员㊂大剂量长期使用对糖脂代谢的影响,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糖脂代谢影响不大㊂注意支气管痉挛㊁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不要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综合征㊂(6)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为常用的一类高血压治疗药物,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改善治疗的依从性㊂我国传统固定复方制剂有明确的降压作用且价格低廉,可作为基层(尤其对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降压药的一种选择,包括复方制剂有复方利血平(复方降压片)㊁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降压0号)㊁珍菊降压片等㊂使用固定复方制剂时,要掌握其组成成分的禁忌证和可能的不良反应㊂①建议血压水平<160/100mmH g,或低危㊁部分中危患者初始用小剂量单药治疗;②对血压水平ȡ160/100mmH g,或血压水平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 g的高危患者,可起始用小剂量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㊂优先推荐以下前6种联合方案[14-16]:①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A C E I;②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A R B;③A C E I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④A R B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⑤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⑥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㊂降压药联合是指不同种类药物的组合,避免同种类降压药的联合㊂推荐的3种药联合方案为:二氢吡啶钙拮抗剂㊁A C E I(或A R B)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㊂一般不主张A C E I与A R B联合使用治疗普通高血压㊂2.5促进血压达标的主要措施尽量使用长效药;尽量使用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加强随访管理;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加量或加另一种药)㊂3随访管理长期随访,了解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㊂根据血压是否达标确定随访管理级别,推进社区规范化管理㊂血压达标者每3个月随访1次,未达标者每2~ 4周随访1次;血压未达标的,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可增加原用药的剂量,或加用小剂量其他种类降压药,或开始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㊂修改的高血压基层管理流程图,既考虑到高血压患者的总心血管风险,有综合评估㊁综合干预的理念,又考虑到血压达标是治疗的基本目标,简化了随访程序㊂总体上有利于基层医生对高血压的管理㊂4加强高血压患者教育强调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鼓励开展家庭自测血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㊂对公众㊁高血压易患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预防㊁延缓高血压的发生㊂5长期药物治疗应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力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降压药物的应用是长期甚至是终身的,医生要充分考虑到治疗的长期性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㊂降压药选择的范围很宽,应根据病情㊁经济状况及患者意愿,选择适合的治疗药物㊂总之,高血压防控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㊁学会(专家)㊁基层共同努力㊂广大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提高高血压 三率 的关键在基层㊂指南发布后,主办单位计划2015年在社区和农村开展第2届燎原计划,推广基层管理指南㊂参考文献:[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2.[4] Z h a n g Y,Z h a n g X,L i uL,e t a l.I sas y s t o l i c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t a r g e t<140mmH g i n d i c a t e di na l lh y p e r t e n s i v e sS u b g r o u pa n a l y s e s o f f i n d i n g s f r o mt h e r a n d o m i z e dF E V E R t r i a l[J].E u rH e a r t J,2011,32(12):1500-1508.[5]中华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6] T h eT r i a l s o fH y p e r t e n s i o nP r e v e n t i o n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G r o u p.E f f e c t s o f w e i g h t l o s s a n d s o d i u m r e d u c t i o ni n t e r v e n t i o no n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a n dh y p e r t e n s i o ni n c i d e n c ei no v e r w e i g h t p e o p l e w i t h h i g h-n o r m a l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T h e T r i a l s o fH y p e r t e n s i o nP r e v e n t i o n,p h a s e I I[J].A r c hI n t e r nM e d,1997,157(6):657-667.[7] H e J,W h e l t o n P K,A p p e lL J,e ta l.L o n g-t e r m e f f e c t so fw e i g h tl o s s a n d d i e t a r y s o d i u m r e d u c t i o n o n i n c i d e n c e o fh y p e r t e n s i o n[J].H y p e r t e n s i o n,2000,35(2):544-549.[8] X i nX,H e J,F r o n t i n iM G,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a l c o h o l r e d u c t i o no n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A 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s[J].H y p e r t e n s i o n,2001,38(5):1112-1117. [9]王文,王继光,张宇清.针对中国高血压的特点制定中国高血压防治的策略与方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0):904-990.[10] L i u L,W a n g J G,G o n g L,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o f a c t i v et r e a t m e n t a n d p l a c e b o i no l d e r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i s o l a t e ds y s t o l i ch y p e r t e n s i o n.S y s t o l i ch y p e r t e n s i o ni n C h i n a(S y s t-C h i n a)c o l l a b o r T i v e g r o u p[J].J H y p e r t e n s,1998,16(12P t1):1823-1829.[11] G o n g L S,Z h a n g WH,Z h u Y J,e t a l.S h a n g h a it r i a l o fn i f e d i p i n e i n t h e e l d e r l y(S T O N E)[J].JH y p e r t e n s,1996,14(10):1237-1245.[12]王文,张宇清,张学中,等.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平均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非洛地平降低并发症研究(F E V E R)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5):439-443. [13] P A T S C o l l a b o r a t i n g G r o u p.P o s t-s t r o k e a n t i h y p e r t e n s i v et r e a t m e n t s t u d y.A p r e l i m i n a r y r e s u l t[J].C h i nM e d J(E n g l), 1995,108(9):710-717.[14] M aL,W a n g W,Z h a o Y,e ta l.C o m b i n a t i o no fa m l o d i p i n ep l u sa n g i o t e n s i n r e c e p t o r b l o c k e r o r d i u r e t i c si n h i g h-r i s kh y p e r t e n s i v e p a t i e n t s:a96-w e e k e f f i c a c y a n d s a f e t y s t u d y[J].A mJC a r d i o v a s cD r u g s,2012,12(2):137-142.[15] L i uL,Z h a n g Y,L i uG,e t a l.T h e f e l o d i p i n e e v e n t r e d u c t i o n(F E V E R)s t u d y:ar a n d o m i z e dl o n g-t e r m p l a c e b o-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 i nC h i n e s eh y p e r t e n s i v e p a t i e n t s[J].Jh y p e r t e n s,2005, 23(12):2157-2172.[16]王文,马丽媛,刘明波,等.初始低剂量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影响的阶段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8):701-707.收稿日期:2015-05-31编辑:张卫国。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最新版版解读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精选全文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最新版版解读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841a3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一)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2017)1、高血压患者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gA、6[正确答案]B、5C、4D、3E、22、采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符合标准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时,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cmA、0.5B、1.0C、4.0D、2.5[正确答案]E、4.53、钙通道阻滞剂用于心力衰竭时,仅限()两种药A、氨氯地平及硝苯地平B、硝苯地平及维拉帕米C、氨氯地平及非洛地平[正确答案]D、维拉帕米及氨氯地平E、氨氯地平及尼群地平4、ACEI降压药物易引起(),若无法耐受,可换用ARBA、踝部水肿B、皮疹C、干咳[正确答案]D、升高血肌酐E、体位性低血压5、以下对测量血压的方法,认识错误的是()A、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时,听诊器胸件绑缚于袖带内[正确答案]B、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C、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D、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E、测量前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6、以下哪项不是ACEI和ARB降压药物的禁忌证()A、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B、心肌梗死后患者[正确答案]C、肌酐(Cr)≥3mg/dl(265μmol/L)的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D、高血钾患者E、妊娠或计划妊娠患者7、已患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使LDL-C降至mmol/L以下()A、3.5B、4.1C、7.5D、1.8[正确答案]E、5.28、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降压药物首选()A、ACEI[正确答案]B、β受体阻滞剂C、钙通道阻滞剂D、利尿剂E、α受体阻滞剂9、年龄≥80岁且未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降压目标为()A、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B、收缩压<145mmHg且舒张压<90mmHgC、收缩压<150mmHg且舒张压<90mmHg[正确答案]D、收缩压<150mmHg且舒张压<85mmHgE、收缩压<150mmHg且舒张压<80mmHg10、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心率<()次/分的心动过缓患者A、65B、70C、75D、55[正确答案]E、6011、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是()A、踝部水肿B、低钾血症[正确答案]C、干咳D、升高血肌酐E、体位性低血压12、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指()A、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80mmHgB、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正确答案]C、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90mmHgD、收缩压≥145mmHg和舒张压<80mmHgE、收缩压≥145mmHg和舒张压<85mmHg(二)难治性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联合治疗1、中重度高血压伴有除以下哪项情况外,应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A、肋下或腰部持续性杂音B、低血钾、高尿钾、碱性尿[正确答案]C、一侧肾脏缩小D、无法解释或新发生的氮血症E、自发性低钾血症2、大剂量钙通道拮抗剂可能使()发生率增加A、尿酸代谢异常B、肌酐升高C、高钾血症D、踝部水肿和齿龈增生[正确答案]E、横纹肌溶解3、高血压伴有以下哪些症状时应考虑嗜铬细胞瘤()A、不能解释的焦虑、颤抖、恶心、腹痛、乏力、软弱[正确答案]B、轻度代谢性碱中毒C、先天性肾动脉发育不全D、紫纹、多毛、闭经、削肩、满月脸E、上肢高血压4、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假性难治性高血压()A、药物相互作用降低降压疗效B、同时服用可使血压升高的药物C、血压测量不准确,如测量血压前没有充分休息[正确答案]D、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差E、未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5、以下哪项不属于可使血压升高的药物()A、麻黄素B、缓解鼻黏膜充血的缩血管药物C、促红细胞生成素D、硝苯地平[正确答案]E、甘草6、研究显示,NSAIDs可使平均动脉压升高()mmHgA、2B、3C、5[正确答案]D、8E、107、以下对难治性高血压的理解,错误的是()A、难治性高血压主要是舒张压控制不满意[正确答案]B、尽管使用了3种以上降压药(包含利尿剂在内),而且所有降压药的剂量均已达到最佳,仍不能使血压达标者,称为顽固性高血压C、1/3的肥胖者常不能满意地控制血压D、难治性高血压主要是收缩压控制不满意E、常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过量饮酒、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存8、ACEI/ARB+螺内酯/阿米洛利时应警惕()A、尿酸代谢异常B、肌酐升高C、高钾血症[正确答案]D、踝部水肿和齿龈增生E、横纹肌溶解9、清晨卧位/立位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时,需考虑()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正确答案]B、肾动脉狭窄C、嗜铬细胞瘤D、肾实质性高血压E、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0、高血压伴向心性肥胖、削肩、满月脸、闭经等症状时,需考虑()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B、库欣综合征[正确答案]C、嗜铬细胞瘤D、肾实质性高血压E、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1、我国难治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A、27%~34%B、5%~20%[正确答案]C、3%~8%D、18%~27%E、34%~39%12、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查血清皮质醇<()μg/dl可排除库欣综合征A、5B、4C、3[正确答案]D、6E、8(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管理1、2014年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建议》推荐≥65岁的患者降压目标值<()mmHgA、130/90B、140/100C、150/90[正确答案]D、140/85E、135/952、JNC第几版指南确定收缩压是比舒张压更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A、1B、3C、5D、7[正确答案]E、83、收缩期高血压危害的认识,错误的是()A、改变冠状动脉的灌注及血流分布B、右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室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正确答案]C、降低应激状态冠状动脉灌注储备D、加速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动脉壁的损害E、易造成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4、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建议每日摄盐量应少于()gA、12B、6[正确答案]C、10D、13E、3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测量()A、SBP≥130mmHg,DBP<100mmHgB、SBP≥140mmHg,DBP<100mmHgC、SBP≥140mmHg,DBP<90mmHg[正确答案]D、SBP≥140mmHg,DBP<85mmHgE、SBP≥135mmHg,DBP<90mmHg6、超过65岁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时治疗优先选择()A、ACEI/ARBB、β受体阻滞剂C、α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钙拮抗剂[正确答案]E、钙拮抗剂7、以下哪项不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A、脉压减小[正确答案]B、收缩压增高为主C、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D、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E、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8、2014年美国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学会(ASH/ISH)指南推荐<80岁的患者降压目标值为<()mmHgA、130/90B、140/100C、140/90[正确答案]D、140/85E、135/959、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者,尽量避免使用()A、ACEI/ARBB、β受体阻滞剂C、α受体阻滞剂D、利尿剂E、钙拮抗剂[正确答案]10、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A、65%[正确答案]B、45%C、85%D、70%E、80%11、201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H/ESC)指南推荐,对于<80岁的老年患者,SBP≥160mmHg时SBP目标值()mmHgA、120~130B、140~150[正确答案]C、130~140D、150~160E、125~13512、2014年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建议》推荐,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患者降压目标<()mmHgA、140/90[正确答案]B、140/100C、150/90D、140/85E、135/95(四)三高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的管理1、高血压患者应首先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如控制体重,将BMI控制在()kg/m2以下A、22.3B、21.1C、23.9[正确答案]D、26.7E、28.22、有严重哮喘者,禁用以下哪类降压药物()A、β受体阻滞剂[正确答案]B、ACEIC、噻嗪类利尿剂D、ARBE、CCB3、血糖控制的目标是要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mmol/L以下A、4.4B、7.0C、6.7D、10.0[正确答案]E、11.14、以下哪类他汀属于高强度他汀()A、阿托伐他汀10~20mgB、匹伐他汀2~4mgC、普伐他汀40mgD、瑞舒伐他汀20mg[正确答案]E、辛伐他汀20~40mg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禁用以下哪类调脂药物()A、他汀类B、胆固醇吸收抑制剂C、贝特类D、烟酸类[正确答案]E、胆酸螯合剂6、选择降压药物治疗的原则,错误的是()A、小剂量开始B、单药剂量调整或联合用药C、优先选择短效制剂[正确答案]D、用药需个体化E、血压≥140/90mmHg且调整生活方式无效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7、对于临床确诊的ASCVD患者,无论其LDL-C基线水平如何,均应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mmol/L以下,或以降幅≥()作为治疗目标A、1.8;50%[正确答案]B、2.7;30%C、2.1;50%D、3.2;40%E、3.7;50%8、痛风患者禁用以下哪类降压药物()A、CCBB、ACEIC、噻嗪类利尿剂[正确答案]D、ARBE、β受体阻滞剂9、降脂治疗首选的药物是()A、他汀类[正确答案]B、胆固醇吸收抑制剂C、贝特类D、烟酸类E、胆酸螯合剂10、血糖控制的目标是要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以下A、6.5%B、7.0%[正确答案]C、7.8%D、8.2%E、7.5%11、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首选的降压药物是()A、ARB或ACEI[正确答案]B、α受体阻滞剂C、噻嗪类利尿剂D、袢利尿剂E、CCB12、以下哪类降糖药物可导致中度骨质流失()A、胰岛素B、噻唑烷二酮类[正确答案]C、DPP-4抑制剂D、二甲双胍E、格列奈类(五)清晨高血压及其处理1、以下哪种血压类型的血压变化的预后最差,脑出血事件、心脏事件包括猝死均明显增加()A、反杓型[正确答案]B、杓型C、非杓型D、超杓型E、超非杓型2、超杓型血压是指()A、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10%~20%B、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10%C、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升高D、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20%[正确答案]E、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5%3、清晨高血压的非特异性治疗措施,错误的是()A、戒烟B、饮红酒[正确答案]C、保证充足的睡眠D、减少应激因素E、处理合并存在的情况4、以下对晨峰血压的认识,错误的是()A、晨峰血压与更多的无症状脑梗塞相关B、晨峰血压与LVMI相关C、晨峰血压与LVMI无关[正确答案]D、晨峰血压与QTc相关E、晨峰血压与心电LF/HF比值相关5、以下哪项属于清晨高血压治疗的非特异性降压药()A、β受体阻滞剂B、α受体阻滞剂C、长效二氢吡啶类CCB[正确答案]D、ACEIE、ARB6、觉醒血压是指患者清醒时或()的平均血压A、8am-8pmB、6am-12pmC、8am-12pmD、6am-10pm[正确答案]E、5am-11pm7、非杓型/反杓型夜间血压容易伴随()A、血管内容量增加B、睡眠呼吸异常C、盐敏感高血压D、继发性高血压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8、杓型血压是指()A、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10%~20%[正确答案]B、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10%C、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升高D、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20%E、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5%9、研究显示,()是心肌梗死、猝死、缺血性/出血性卒中的高发时段A、凌晨3点至6点B、清晨6点至中午[正确答案]C、半夜0点至凌晨3点D、凌晨3点至下午3点E、下午1点至5点10、非杓型血压是指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A、升高>10%B、降低>20%C、降低<10%[正确答案]D、升高<10%E、几乎不变11、简单而言,血压晨峰是指ABPM中,早晨血压与夜间最低血压的差值()A、在30~45mmHg之间B、>55mmHg[正确答案]C、在20~35mmHg之间D、>45mmHgE、在40~55mmHg之间12、以下哪项不是早晨心血管风险增高的机制()A、清晨起床后,血小板的聚集性、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所下降[正确答案]B、清晨PAI-1增加,损害人体纤溶功能C、早晨血皮质激素水平增高可能增加冠脉对儿茶酚胺收缩血管作用的敏感性D、内皮功能异常E、应激和睡眠质量差13、睡前给与()有助于控制清晨高血压,而不致过度降低夜间血压A、β受体阻滞剂B、α受体阻滞剂C、长效二氢吡啶类CCBD、ACEI[正确答案]E、ARB(六)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1、ABPM监测仪使用前必须校正,即与血压计测量值相比较,差值小于()mmHg 者才能使用A、2B、5[正确答案]C、3D、4E、12、血压测量目前主要有()种方式A、3[正确答案]B、5C、1D、2E、83、ABPM测量时如果两侧上臂血压相差>()mmHg,应选择血压高的一侧上臂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3B、10[正确答案]C、5D、6E、84、ABPM监测血压读数成功率是指24h如果有效读数在设定读数的()以上A、0.5B、0.95C、0.7[正确答案]D、0.85E、0.65、清晨血压是指清晨起床后()内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A、30分钟B、2小时[正确答案]C、1小时D、3小时E、2.5小时6、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要选择合适的袖带,其中上臂为45~52cm时,推荐袖带气囊为()cmA、16×38B、35×44C、20×42[正确答案]D、13×30E、16×477、超杓型血压是指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A、在10%~20%B、<10%C、>10%D、>20%[正确答案]E、<-5~10%8、目前将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定义为AASI异常增高A、0.85B、0.75C、0.36D、0.55[正确答案]E、0.689、()可以较为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血压的“全景”A、动态血压[正确答案]B、诊室血压C、家庭自测血压D、清晨血压E、夜间血压10、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A、夜间10点左右B、清晨[正确答案]C、凌晨4~5点D、上午E、下午11、以下对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的认识,错误的是()A、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B、提高心血管风险评估的水平C、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D、可以协助确定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正确答案]E、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12、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要选择合适的袖带,其中上臂为27~34cm时,推荐袖带气囊为()cmA、13×30[正确答案]B、16×38C、35×44D、45×52E、20×42。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6d74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8.png)
营养膳食建议
01
02
03
均衡饮食
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保 持饮食均衡。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 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 物,有助于降低血压。
控制能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 糖等食物的摄入,避免过 度摄入能量。
运动处方制定和执行
个体化运动处方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运动 习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推荐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 慢跑、游泳等,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5次 以上。
力量训练
运动安全
适量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 改善心血管健康,推荐每周进行2-3次力量 训练。
参与方式
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让家属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照护 能力。
家属与患者互动
鼓励家属与患者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
心理疏导途径和方法
心理咨询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问题进行相应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社会支持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运动过量 或者不正确的运动方式造成伤害。
05 并发症风险评估与管理策 略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指标
01
包括血压水平、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用于预测心脑
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风险分层管理
02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血压控制目
标和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b95be7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3.png)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近年来,高血压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中不乏中国国内的高血压患者。
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28.5%,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现在,我们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促进基层高血压防治。
一、指南的指导意义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是针对我国特定国情和医疗体系,总结国内外研究和临床实践,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一种新的诊疗方案。
它提出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控制目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还强调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合作,及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
指南的发布,一方面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规范了高血压防治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增强了患者的健康意识。
因此,这份指南可以引导医生更好地接收和执行国家的诊断标准,加强药物治疗的监控和评价,并做到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并重。
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指南中提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为血压≥140/90mmHg,而在根据高血压诊断时,必须在高血压的定义基础上考虑年龄、性别和疾病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具体来说,50-59岁的人群,收缩压(SBP)在140-149mmHg和舒张压(DBP)在90-99mmHg之间是高血压前期;SBP在150-159mmHg和/或DBP在100-109mmHg是一级高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10mmHg属于二级高血压。
60岁以上及病理证实的高血压,SBP在140-159mmHg和/或DBP在90-99mmHg属于一级高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100mmHg则是二级高血压。
慢性肾脏病患者SBP≥130mmHg和/或DBP≥80mmHg则为高血压。
基于上述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更科学地进行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指南 基层版 解读
![高血压指南 基层版 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e18f32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c.png)
高血压指南基层版解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高血压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明确的指导,高血压指南基层版应运而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份对基层医疗有着重要意义的指南。
首先,我们要明白高血压的定义和危害。
高血压,简单来说,就是指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
长期的高血压会对身体的多个器官造成损害,比如心脏、肾脏、大脑和眼睛等。
它增加了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疾病的发病风险。
基层版指南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首次发现血压升高的患者,不能仅凭一次测量就确诊,应重复测量确认。
同时,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比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测量方法不正确等。
在测量血压时,基层版指南强调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测量前应休息 5 分钟以上,测量时要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比如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测量时手臂要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测量次数一般不少于 2 次,每次间隔 1 2 分钟。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测量方法和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高血压的分类在基层版指南中也有清晰的阐述。
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某些特定的疾病或原因引起的,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非常重要。
基层版指南在高血压的治疗方面给出了详细的建议。
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一般来说,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等的高危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B、高血压家族史:一、二、三级亲属
C、长期膳食高盐
D、长期过量饮酒:白酒≥100ml(2两)/天
E、年龄≥55岁
2、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
A、年龄35岁
B、年龄55岁
C、长期高盐膳食
D、体质指数(BMI)25kg/m2
E、父母均患有高血压
3、女性,26岁。
偶测血压发现异常就医,既往有关节“红肿痛”病史。
测双上肢血压,左侧50/20mmHg,右侧160/100mmHg。
该患者血压异常,考虑可能的病因是()
A、慢性肾脏疾病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皮质醇增多症
E、大动脉疾病
4、下列关于常见继发性高血压及临床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慢性肾脏病:肾脏疾病史,反复眼睑或双下肢水肿,血尿(洗肉水样)、蛋白尿(尿呈泡沫状)
B、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超重/肥胖,夜间睡眠时打鼾并出现呼吸暂停,日间嗜睡、疲乏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呈持续性发作;继发性低血钾
D、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
E、皮质醇增多症: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皮肤紫纹、毛发增多;血糖增高
5、下列关于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袖带大小:气囊至少覆盖60%上臂周径
B、气囊位置:中部置于肱动脉搏动明显处
C、袖带捆绑松紧适宜
D、柯式音第一音为收缩压读数;柯式音消失为舒张压读数;脉压大柯式音不消失变音为舒张压读数;取偶数为读数
E、间隔1分钟重复测量,两次结果读数相差5mmHg,应再次测量
A、基本目标为血压达标
B、主要目标为预防脑卒中
C、一般患者:<140/90mmHg
D、老年(≥65岁)患者:<150/90mmHg,能耐受至<140/80mmHg
E、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患者:再适当降低
2、女性,65岁。
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
不嗜烟酒,间断服用降压药物。
查体:血压180/100mmHg,超力型体型,心率6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可触及。
该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是()
A、高血压1级低危层
B、高血压1级中危层
C、高血压2级中危层
D、高血压2级高危层
E、高血压3级高危层
3、男性,70岁。
吸烟50来年,20-30支/天。
家中自测血压160-170/80-90mmHg,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
该患者高血压的诊断是()
A、高血压1级低危层
B、高血压1级中危层
C、高血压2级中危层
D、高血压2级高危层
E、高血压3级高危层
4、下列关于高血压评估的实验室检查及异常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腹血糖≥7.2mmol/L
B、空腹血脂:TC≥5.7mmol/L、LDL-C≥3.3mmol/L;HDL-C<1.0mmol/L;TG≥1.7mmol/L
C、血肌酐:男≥115μmol/L(1.3mg/dl);女≥107μmol/L(1.2mg/dl)
D、尿蛋白≥300mg/24h
E、尿蛋白≥300mg/24h
5、下列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的因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质指数(BMI):每增加3kg/m2 ,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
B、腰围男性≥8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C、城市脑力劳动者、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过度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病态心理(抑郁/焦虑症)、A型性格(敌意、好胜和妒忌心理及时间紧迫感的性格)2
D、1支普通烟→收缩压升高10-30 mmHg;降压治疗效果不明显1
E、以上说法均正确
1、下列关于噻嗪类利尿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剂量应用,对代谢一般无影响
B、适应证:1-2级高血压、脑卒中二级预防、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者、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
C、痛风患者禁用
D、大剂量对血钾,尿酸及糖代谢可能有一定影响
E、定期检查
2、痛风患者禁用那类降压药物()
A、钙通道阻滞剂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C、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D、β受体阻滞剂
E、噻嗪类利尿剂
3、下列关于降压药物的一般用法、维持与调整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效降压药一般每早服用2次,1天多次服用(2-3次)的中短效宜全天均衡时间服用;夜间及凌晨血压增高者,可调整用药时间或睡前加用中长效药物
B、血压达标稳定且无不良反应:长期维持治疗,不要随意调换药物
C、血压控制不良或不稳定但无不良反应:原药加至靶剂量/加另一种药物(2种药物联合治疗)/固定复方制剂
D、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将药物适当减量;明显不良反应,停用原药,换其他种类降压药
E、不可随意中断治疗:出现血压偏低谨慎减少药物剂量,密切监测血压
4、下列关于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小剂量开始
B、尽量用长效药:1天1次给药,药效能维持24小时
C、联合用药
D、个体化治疗
E、以上说法均正确
5、关于降压药物治疗下列那种论述正确()
A、应首选钙通道阻滞剂
B、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药
C、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宜换另一种药物
D、为了维持药物的疗效,血压正常后应停药
E、夏季血压偏低,可停药一段时间
1、下列关于针对随访时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不正确的是()
A、坚持定期随访
B、坚持血压达标
C、尽量服用长效降压药
D、如何进行长期血压监测
E、如何观察高血压的并发症
2、下列关于高血压的预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公众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B、倡导高血压患者知晓自己的血压
C、做到高血压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D、定期随访和测量血压
E、控制并存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3、降压治疗正确的理论上()
A、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甚至是终身服药
B、只要坚持服用降压药,可以大量饮酒
C、每年春秋两季坚持输液可以使血压维持正常
D、一些中药可以治愈高血压
E、降压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应经常变换药物1
4、社区医生不正确的做法是鼓励高血压患者()
A、监测自己的血压
B、家庭自测血压
C、在医生指导下自测血压
D、白天每隔1小时自测一次血压
E、夜眠中无需闹钟唤醒自测血压
5、下列关于针对初诊时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不正确的是()
A、高血压的危害
B、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C、确诊高血压须做哪些检查
D、告知个体血压控制目标
E、危险因素控制
1、对3级高血压高危层患者治疗未达标实行二级管理,应多长时间随访一次()
A、1~2周
B、2~4周
C、4~6周
D、6~12周
E、8~12周
2、家庭血压测量达标者应该()
A、每天测量3次血压
B、每天测量2次血压
C、每天测量1次血压
D、每周测量1天血压
E、每周测量2天血压
3、对于高血压一级管理患者的随访频率为()
A、1周一次
B、1月一次
C、2月一次
D、3月一次
E、半年一次
4、下列关于高血压管理的家庭血压测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血压自我管理的核心内容
B、学会自测血压
C、血压未达标者:每天早晚各测量血压1次,每次测量2~3遍,连续7天,以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医生治疗的参考
D、血压达标者:每周测量1天
E、如实记录血压测量结果,随访时提供给医务人员作为治疗参考
5、下列哪项是在社区随诊的高血压患者转出条件()
A、高血压诊断明确
B、高血压治疗方案确定
C、血压及伴随临床情况已控制稳定
D、绝经后高血压
E、按治疗方案用药2~3个月,血压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