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新高考语文中“高考文学常识”的类型分析含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题文)下列各句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
B. 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C.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D.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
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
2.下列对联描述的对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孔子)B.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C. 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王安石)D.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当空头文学家。
(鲁迅)3.下列对联涉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 ②④①③B. ④③②①C. 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4.老张旅居海外三十年,他想写句话来打发自己的思归之情,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A.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B.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C.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D.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5.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语录体“四书”之一“礼”的思想统率了全书巧言令色,鲜矣仁B《三国演义》章回体第一才子书彰显了“拥刘反曹”倾向张飞过五关斩六将C《雷雨》话剧侍萍曹禺发泄被抑压的愤懑人物语言多有潜台词D《老人与海》自传体海明威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肯定人的进取精神A. AB. BC. CD. D6.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正确的一项是()A《高老头》法国小说巴尔扎克现实主义《人间喜剧》B《逍遥游》先秦散文庄周道家学派创始人鲲鹏C《归去来兮辞》辞:一般押韵古代文体王羲之归隐田园死生亦大矣D《马嵬》七言古体诗李商隐借古讽今在天愿作比翼鸟A. AB. BC. CD. D7.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是迎接新春的一项是()A.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B.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C.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D.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8.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A.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历史剧《亨利四世》等。
高考语文高考文学常识测试试题附解析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作品与所述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 《热爱生命》是杰克.伦敦的一篇小说。
B. 《谈生命》是冰心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记叙文。
C. 《杨修之死》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的节选部分。
D. 《相信未来》是食指表达在绝望之中对人生和民族未来朦胧而坚定的希望的诗篇。
2.下列各项中,作品、体裁、作者、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 《托尔斯泰传(节选)》人物传记罗曼·罗兰法国B. 《咬文嚼字》议论文朱光潜中国C.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说海伦·凯勒美国D. 《五月的鲜花》音乐评论李皖中国3.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年龄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③女年甫及笄,嫋嫋有容色④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⑤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A. ③①②④⑤B. ③②①④⑤C. ②③①⑤④D.②①③⑤④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礼记》曰:“幼名,冠字。
”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B. “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C. 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 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缤和皇子公主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著名诗人。
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代表作有《饮酒》等。
B.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中国的鲁迅和法国的果戈理。
C. 巴金的《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生活状况。
D. 中国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
高中语文高考文学常识100附解析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的声调是激愤的。
②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③《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主要记述诸侯之事。
④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⑤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对平辈或长辈称名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⑥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武帝、顺治等。
⑦征辟,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指中央管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选拔官吏。
⑧会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在京师举行考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④⑧D.⑥⑦⑧2.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和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 古人纪年,常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如《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为干支纪年,“岁在癸丑”为帝王纪年。
C. 巴金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三部长篇小说《家》《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D.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等。
3.下列有关古人的名、字、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B.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C. 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D. 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时人,这是他写给皇帝的一篇奏章,向皇帝表明自己对祖母的孝心,以取得推荐孝廉的资格。
B.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屈写出,不事雕琢。
C. 元杂剧是融歌唱、说白、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舞台角色有旦、末、净、丑、杂,在一出戏剧里主角和配角都有唱词。
D. 莎士比亚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代表戏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新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100含解析
新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100含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句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正宫)(端正好),与下文的《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等都是曲牌名。
B. 归有光,明代散文家,有《震川文集》,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作者的远祖曾居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用它来作为室名,以示纪念。
C.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跟《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是其著名的四大悲剧,影响深远。
D.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回信。
文章通过这封信向老朋友解释迟迟没有给他回信的原因,并借此一吐胸中的愤懑,表达准备毅然赴死的决心。
2.下面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
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
B. 修禊事也。
修禊:古代习俗,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C. 期功强近之亲。
期: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
D. 余自束发。
束发:古人成人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3.下列诗句,都有节日习俗的描写,若以节日的时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②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③④②D.③④②①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B. “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
古代有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谓之阳的说法。
C. 古代农历的一些日期是根据月亮的情况来称呼的。
既望,本文指过了十五之后的日子。
D. “萧君圭君玉”,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语出《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季鹰指晋朝吴地人张翰。
高考试题文学常识及答案
高考试题文学常识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作者曹雪芹B. 又名《石头记》C.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D. 故事发生在明朝答案:D2. 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不包括以下哪篇作品?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D. 《边城》答案:D3. 下列古代诗人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李白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不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A. 徐志摩B. 闻一多C. 戴望舒D. 朱自清答案:C5. 下列作品中,不是老舍创作的是:A. 《茶馆》B. 《骆驼祥子》C. 《四世同堂》D. 《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美髯公”的是______。
答案:关羽2.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唯一一位女性是______。
答案:扈三娘3.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其中“大圣”是指______。
答案:孙悟空4.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______。
答案:湘西5. 现代诗人艾青的代表作是______。
答案:《大堰河——我的保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
答案:《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发生在第二十三回,黛玉因宝玉与宝钗的亲近而心生嫉妒,独自在花园中葬花,表达了她对宝玉的深情和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2. 简述鲁迅《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
答案:《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智慧与忠诚的化身,他以卓越的智谋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语文高考文化常识测试试题及解析
语文高考文化常识测试试题及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各项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妃嫔媵嫱,指六国王侯的宫妃。
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
媵是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
B.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后鲍照拟作为多。
C.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D. 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刺史”,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B. “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人因以“三径”代隐士住处。
“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C. “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
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D. “元嘉草草”中的“元嘉”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杜甫为杜子美,柳宗元为柳屯田,韩愈为韩退之。
B. 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
期,指的是穿三周年丧服;功,又分为大功、小功。
大功,穿九个月丧服;小功,穿五个月丧服。
C.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如伯秋、仲秋、季秋。
中秋节又处在仲秋的中间,所以也叫仲秋节。
D. 魏晋时期,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郎中是尚书省的属官;洗马,即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
4.下面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项脊轩志》中的“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 《长亭送别》中“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的“鱼雁”,指书信。
2022年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含解析
2022年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与热点解答题组合练含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等。
C.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他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
这种方法把干支按顺序相配六十个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做。
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
B.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C. 《战国策》是春秋时期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
3.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金帝国建立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令完颜希尹和叶鲁创造文字,他们“依仿汉人楷书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B. 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C.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汉字的“六书” 即六种构成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D.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
高考语文山东卷文学常识真题解析
高考语文山东卷文学常识真题解析高考语文考试中的文学常识题目常常需要广泛的文学知识储备和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
山东卷的文学常识真题也不例外,下面将为大家解析山东卷的文学常识真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考试。
一、题目1解析题目:以下作品中,不属于古代小说的是?A.吴承恩的《西游记》B.施耐庵的《水浒传》C.曹雪芹的《红楼梦》D.洪昇的《木兰诗》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古代小说的了解。
根据选项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都是属于古代小说作品,但是《木兰诗》并不是小说,而是一首古代诗歌作品。
因此,正确答案是D。
二、题目2解析题目:以下哪个文学流派在唐代最为昌盛?A.辞章派B.骈文派C.律诗派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唐代文学流派的特点和发展。
辞章派、骈文派、律诗派和词章派都是唐代文学中各具特色的流派,但是根据选项内容,我们可以得出,唐代最为昌盛的是律诗派。
唐代以律诗为主要表现方式,律诗派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文学流派。
因此,正确答案是C。
三、题目3解析题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是谁?A.施耐庵B.罗贯中C.曹雪芹D.吴承恩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水浒传》作者的了解。
根据选项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因此,正确答案是A。
四、题目4解析题目:以下选项中,是《红楼梦》的主要作者的是谁?A.曹雪芹B.高鄂爵C.程德全这道题目也是考察对《红楼梦》作者的了解。
根据选项内容,我们可以得知,《红楼梦》的主要作者是曹雪芹。
因此,正确答案是A。
通过对这几道文学常识真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语文考试中的文学常识题目主要考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对文学流派的认识。
掌握了一定的文学知识和背景,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希望以上解析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新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专题复习含解析
新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专题复习含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在二十四节气里,部分节气,大小相对:如小暑与大暑,小雪与大雪,小寒与大寒。
但有特例,那就是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下列对这一特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满是一种将熟未熟的状态,意味着事物还有发展的空间。
B. 小满是凡事要适可而止的提醒,也是内心不思进取的流露。
C. 大满是对完美境界的描述,体现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
D. 大满则易招损,一切达到极致后,往往容易走向相反方向。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课文《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都选自《左传》。
C. 《汉书》是东汉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历史。
《苏武牧羊》选自《汉书》。
D. 报告文学是兼具新闻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两种特质的文体。
它允许采用除虚构以外的其他文学艺术手法,允许多种表达方式共用,在既不虚构又不夸张的前提下,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心的结构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
《包身工》《王选的选择》都属于报告文学。
3.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
B. 《左传》,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又名《春秋左氏》,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C. 《苏武牧羊》选自《汉书》,《汉书》是一部断代体史书,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共100篇。
高考文学常识100题(选择)
高考文学常识100题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高中语文高考试卷考点之文学常识和辨析并修改病句知识汇总,带参考答案共十六页
高中语文高考试卷考点之文学常识和辨析并修改病句知识,带参考答案本文收集整理了高中语文高考试卷文学常识和辨析并修改病句知识,并配上详细参考答案,内容全共十六页。
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些练习,并对过答案,对学习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和辨析并修改病句知识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喜欢这份文档。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一、(2013·湖北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
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
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
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二、答题解析【解析】选B。
本题重点考查正确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宝玉看了这副对联后的反应是“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可见他并不喜欢这副对联。
这一对联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标准之一。
而《红楼梦》所表达的是反封建的思想,也就是反封建正统的思想,因而脂砚斋会把它评为“此联极俗”。
贾宝玉在曹雪芹笔下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他是不喜欢这副对联的,所以就离开了这个房间,去了秦可卿的卧室。
第二部分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学常识
高考复习专题——文学常识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烛》创作于1923年,闻一多用以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并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B.《百合花》是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小说,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以女性视角,散文化、抒情化的写法,塑造了不一样的英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
《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D.韩愈,字退之,因其自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其大力倡导“古文运动”,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等。
B.《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极具个性。
C.《伟大的悲剧》选自意大利作家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等。
D.古人用“始龀”指七八岁,用“冠”“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耄”指八十九十岁。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离骚》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战国]屈原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芰荷、芙蓉B《赤壁赋》散文[北宋]苏轼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荆州江陵C《老人与海》小说[英]海明威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地亚哥D《雷雨》戏剧[现代]曹禺谁指使你来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萍A.A B.B C.C D.D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红烛》。
雪莱,英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采采芣莒,薄言采之”出自《诗经•周南》,内容上属于《风》《雅》《颂》中的《风》。
所谓“风土之音曰风”,这是《诗经》中最有艺术成就和价值的一部分。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 文学常识类选择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学常识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学常识类选择题专项练习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
B.报告文学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是一种新闻性与现实性结合的散文体裁。
C.毛泽东,字润之,湖南省湘潭韶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D.王愿坚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七根火柴》等,与陆柱国共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2.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蒲松龄,清代杰出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是其倾力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其文学特点。
B.《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该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
C.《阿房宫赋》探讨秦国速亡的原因,《六国论》阐发六国破灭的缘由。
前者写于唐朝日益鼎盛之际,后者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均为针砭时弊的名篇。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风雪山神庙”是林冲人生道路的转折点,造成转折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封建统治。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结构和考究字源的书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典之一。
B.京口,在今江苏镇江市。
站在北固亭上,你会想起迁都于此的吴王孙权,金戈铁马的寄奴刘裕,还有忧愤不已的辛弃疾。
C.“五陵年少"中“五陵”是指长安附近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因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后来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
D.《登泰山记》载,姚鼐是在“戊申晦"这天看泰山日出,“戊申”表明了月份,“晦"表明是这个月农历最后一天。
2022年高考语文高考文学常识专项练习及解析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 疏,古代大臣向皇帝分条陈述事情、发表观点的文体,相当于“表”。
碑记,刻在死者墓碑上介绍、颂扬死者的文字,相当于“墓志铭”,表达方式上叙、议、抒三位一体,而偏重议论。
B.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宋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今传《庄子》,为庄子所著。
唐玄宗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庄子》为《南华经》。
C. 高尔斯华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钥匙》《天鹅曲》)。
D. 中国古代的史书体例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和国别体,《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史记》则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序是一种文体,有赠序、书序、宴集序等。
有的序在写法上近似抒情散文,如《兰亭集序》等。
B. 赋的主要特点在于描绘客观事物时,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且形象绚丽,规模壮阔。
《赤壁赋》在形式上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如诗般的特质和情韵,但它也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主要通过叙事、写景、状物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如《游褒禅山记》。
D.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洵、苏辙八人。
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影响深远。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新高考新题型——语文高考文学常识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 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如《送东阳马生序》《兰亭集序》。
C. 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等。
D. 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2.《三国志》中的三国,指的是()A. 秦赵燕B. 齐楚魏C. 魏蜀吴D. 吴越楚3.下列对必修一课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长沙》下阕体现了诗人高超的用典艺术,多处化用典故却能不着痕迹。
比如“同学少年”典出杜甫诗歌《秋兴八首》中的“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对比反衬自己的落魄,诗人化用典故并表达出淡淡的失落感,但还是希冀将来大家都能实现理想抱负。
B. 《想北平》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把北平与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主要是巴黎)做了多次比较,以突出北平具有的作者喜爱的特征。
这种比较并不是要强调北平的先进、富有、美丽,而在于作者是以“家”的标准来加以看待,从而突出了作者对北平的情感。
C. 《江南的冬景》描写的江南郊野景致,色彩鲜明,蕴含生机,例如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树、雪白的乌桕籽、赭色的野草、青天碧落等,充分展现了江南冬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D. 《师说》第二段多次运用对比手法,比如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论证,就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对自己与对孩子和“士大夫之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三方面作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了“师道之不复”的真正原因。
4.下列诗句中的典故和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 睢园绿竹——梁孝王B. 气凌彭泽之樽——陶渊明C. 邺水朱华——曹丕D. 光照临川之笔——谢灵运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花间派”是产生于晚唐五代的一种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
高考语文的高考文学常识含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秦贪,负其强”和“恃才放旷”还有“不省所怙”中的“负”“恃”“怙”三个字的意思相近。
B.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中的“顾”字和《卖油翁》中卖油翁被夸奖技术高超时回答的“无他,但手熟尔”中的“但”字意思相同。
C. 从造字法看,“患”字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心说明心事重重,所以“患得患失”中的“患”可以译为“担心”。
D. 唐代张籍的《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最后一句中的“恨”的意思是“憎恨”。
2.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
B. 《战国策》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经西汉刘向整理,属国别体。
C.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荷花淀》等。
D. 《国语》以“国”为目,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属国别体史书。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
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
B. 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C.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词作家,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
其《扬州慢》一词抒写了时昔日扬州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破败景象的哀思。
D.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
其中,方苞的《狱中杂记》揭露了清代所谓太平盛世时狱中种种奸弊、污秽、酷虐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最新高考文学常识试题解析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百雉指的是城墙,在此指城墙的高度。
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B.“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
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C.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但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D.《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B.“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C.“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D.“遗民”有亡国之民、沦陷区的百姓、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劫后余留的人民等义,文中指金亡后不愿归顺元的百姓。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属于命令文体。
B. 古代举行仪式,授予官职称作“拜”。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大夫”。
C. 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则专指帝王之死。
D. 嗣在古文里常作动词,意为继承、继位等。
如嗣王,意为继位之王;嗣君,意为继位的君主。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
“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
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
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B.“及沙门法秀谋逆事发”中“沙门”,泛指所有出家修行的宗教人士,对年长的当尊称悬壶、法师、师父。
C.“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D.“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
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
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7.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C.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或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9.下面关于文言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
B.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C.至德,唐肃宗在位时的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
D.表: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用以陈说忠心和愿望。
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父亲。
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
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C.冠,即帽子。
免冠,就是脱帽。
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18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
笄礼是年满16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
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
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
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
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1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即岁稔不足支数日”中“稔”意思是“庄稼成熟”。
B.“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中“绥辑”意思是安抚集聚。
C.“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中“厘”意思是治理处理。
D.“致仕”中“致”意思是“获得”,“致仕”意思是获得官职。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的“授”“迁”“起”“擢”“进”“改”“兼”均指升官。
B.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
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C.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
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D.“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行在,也称行在所。
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
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
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
16.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
《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
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
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人,内官,内臣等。
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
《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思。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
又称抚台。
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
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
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
B.禁中,即宫禁。
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
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
D.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
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
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曲笔,这里是指古代的史官有所顾忌或殉情避讳,而不直书其事的记载方式。
B.幸东都,旧时封建帝王到达某地称“幸”;历史上有多地被定为东都,隋唐时指洛阳。
C.故事,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旧日的典章制度,先例。
D.封百户,指皇帝赐予某人有百户人家的封地,这百户人家的租税供其世禄。
2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