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表格式).doc
《乘加、乘减》(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3、想想做做第4题。
师:咱们继续往下学,仔细观察,你能按规律再画5个圆吗?很好,按照规律,应该先画两个红色的圆,再画三个蓝色的圆。
(1)问题来啦!第一问,一共画了多少个蓝色的圆?
1个3,1个3,3个3,3个3相加,所以算式是3×3=9个,想对了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算式的含义,了解乘加、乘减算式计算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算式的得数。
2. 使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乘减算式,能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初步体会一些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小朋友们,其实啊,上下两道算式是有联系的,比如,2×5+5,表示的是2个5再加1个5,合起来就是3个5,下面一道也表示3个5。意义相同,所以结果也相同。
第2题3个5再加1个5,合起来就是4个5。下面算式也表示4个5,怪不得结果相同呢!
最后一组上下两题的联系,请小朋友们自己说说看。没错,上下两个算式都表示5个5相加,结果相同。
请小朋友们快速的算一算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第1题先算4×5=20,再算20+2=22。
第2题先算5×5=25,再算25-3也是22。
你瞧,不管是乘加算式还是乘减算式,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巩固提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里有6道乘加乘减算式,请小朋友们说说先算什么。对啦!6道算式都是先算乘法。
对的,3×4=12,你是怎样想的?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通过实例引入乘加乘减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发现乘加乘减的特点和规律。
- 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加乘减,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4.2.3《乘加乘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的复习过渡到乘加乘减的学习,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入新课,例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购买多个相同物品的总价,然后提出如果再买一些其他物品,总价该如何计算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5《乘加乘减》教案(表格版)
乘加乘减
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个旋转木马上各个旋转个小朋友。
提出数学问题:一共坐了多观察教师在黑板上摆的磁铁,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列出算 2.贴五角星时,每次贴3颗,贴了4次,还剩1颗。
一共有多少颗五角星? 3×4+1=13(颗) 3.看图列算式。
列式:(3×4+2=14)或(4×4-2=14)
小组派代表说明自己所3这两个算式的意义,3的数,因此计算时应31的数,因此计算时应先算
列式:(3×5+4=19)或(4×5-1=19) 4.计算下面各题。
4×3+22=34 5×4-14=6 4×2+20=28 3×2-4=2 5×5+11=36
自主完成题目。
遇到疑难
5.东东去商店买练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1.根据4×3=12填空。
4×(2)+4=12 4×(4)-4=12
2.王老师带领4名学生去搬花盆,王老师一次搬4盆,学生一次搬2盆,师生一次一共可以搬多少盆?
王老师一次搬1个4盆,学生一次共搬4个2盆。
如图:
2×4+4=12(盆)
口答:师生一次一共可以搬12盆。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
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乘加乘减课程名称: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和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提问:我们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如果遇到加法或减法,应该如何处理呢?二、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1. 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即在进行乘法运算时,遇到加法或减法,需要先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再进行乘法运算。
2. 通过示例演示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如:3 × (4 2) - 5 × (6 - 2)。
3. 引导学生进行乘加乘减的练习,巩固运算方法。
三、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需要使用的运算方法。
3.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总结和布置作业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乘加乘减的运算。
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在课后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教学资源:1. 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讲解PPT。
2. 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并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乘加乘减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不仅考察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的理解,还考察了他们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例6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的:知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5×6030×7+85250×4-问:①每个式题各含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②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③指名口答2、引入新课:小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一样板书课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二、进行新课(一)教学例61、出示例6(1)读题(2)列出算式(3)问:算式中有几步计算?是什么式题?每个数目都是小数吗?(4)这个含有小数的连乘式题应该先算什么?(5)运算2、练习P9做一做(1)先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二)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1、准备题下面简算中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7×12=12×78×5×4=8×(5×4)(24+36)×5=24×5+36×5指名口述各定律内容问:这些乘法运算定律中交换律中两个数的范围是什么?结合律中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分配律中的三个数的范围是什么?2、过渡:那么小数乘法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定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3、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0.7×1.2○1.2×0.7(0.8×0.5)○0.8×(0.5×0.4)(2.4+3.6)○2.4×0.5+3.6×0.5(1)集体观察一下0.7×1.2与1.2×0.7相等吗?为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看、想想、算算的方法解决下面两题(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4)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
5、完成“做一做”第1题。
6、完成练习十二帝1题
上下两题对比做,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四、拓展运用: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乘加乘减解决。
课后小结:
板
书
设
计
乘加、乘减
3+3+3+2=11 3×3+2=11 4×3+4=4×4
3+3+3+3-1=11 4×3-1=11
10、这样的算式先计算谁,再计算谁?
根据主题图和算式找到计算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11、小结: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我们叫她乘加。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叫乘减。运算顺序是先乘后加,先乘后减。
三、练习。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观察后列式。
2+4×3和4×3+2
2、两个算式意思一样吗?
3、小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无论乘法在算式的前面还是后面,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否则计算结果会发生变化。
5、列式。与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6、汇报。老师板书并追问做题思路。
7、小结: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条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用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有道理。
8、观察3×3+2=11·和4×3-1=11与前面学习的4×3=12有什么不同?
9、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4×3=12只是乘法算式。
4×3+2=14
2+4×3=14
在 乘加、乘减算式中,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教
学
反
思
教
具
课件。
个人修改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二年级乘加乘减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
二年级乘加乘减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教学目标:1. 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性质。
2. 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问题。
3. 能够通过计算器或口算的方式解决简单的乘加乘减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性质。
2.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乘加乘减问题。
教学难点:1.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复杂的乘加乘减问题。
2. 运用多种运算符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白板、彩色粉笔、习题册、计算器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复习乘法和除法1. 复习乘法运算,让学生举个例子,说明乘法的定义和性质。
2. 复习除法运算,让学生解释除法的定义和性质。
3. 设计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让学生上台互动回答问题。
Step 2: 讲解乘加乘减1. 提问:什么是乘加?什么是乘减?听一听老师对乘加乘减的解释。
2. 讲解乘加运算,例如:2 × 3 + 4 = ? 解释为: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3. 讲解乘减运算,例如:5 × 4 - 3 = ? 解释为: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Step 3: 练习乘加乘减1. 给学生出一些乘加乘减的试题,让他们用口算或计算器解答。
2. 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与全班一起讨论答案的计算过程。
Step 4: 巩固和拓展1. 小组合作讨论:如果一个乘加乘减的问题中含有多个运算符,应该按照什么次序来计算呢?2. 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与全班一起讨论答案的计算过程。
Step 5: 总结和复习1. 学生回答: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2. 回顾:用乘法解决乘加乘减的问题有什么特点?Step 6: 作业布置1. 在习题册上完成相关习题。
2. 将课堂上的解题过程记录下来。
Step 7: 检查作业1.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与全班一起讨论答案的正确与否。
2.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细节错误。
Step 8: 下一堂课导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例如:2 × 3 × 4 = ? 看看学生是否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答。
二年级乘加乘减教案
二年级乘加乘减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乘法运算符计算两个数之积。
2. 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计算两个数之和或差。
教学重点:1. 教授乘法运算符的使用。
2. 教授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使用。
教学难点:1. 教授如何在题目中运用乘法运算符。
2. 教授如何区分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乘法运算符示例。
2. 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示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乘法运算教师出示乘法运算符示例,解释乘法运算符的作用。
例如:5 x 3 = 15。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计算这个乘法运算。
学生回答:“先写5,然后画上3个圆圈,最后数一数圆圈的数量,就是答案15。
”Step 2: 讲解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师出示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示例,解释加法和减法运算符的作用。
例如:3 + 4 = 7,8 - 2 = 6。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计算这些加法和减法运算。
学生回答:“对于加法运算,我们将两个数放在一起,然后数一数总共有多少个;对于减法运算,我们将第二个数从第一个数中减去,剩下的就是答案。
”Step 3: 练习乘法运算教师出示一些乘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例如:4x 2 = ,3 x 5 = 等。
学生根据之前的乘法运算规则,将答案写在空格中。
Step 4: 练习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师出示一些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例如:7 + 3 = ,9 - 4 = 等。
学生按照之前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将答案写在空格中。
Step 5: 检查答案教师核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正确的肯定和指导。
如果有错误的答案,教师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纠正。
Step 6: 总结教师总结乘法运算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并强调它们的区别。
教师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Step 7: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乘法、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反复使用乘法和加减运算符。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乘加乘减》。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七章的第一节,主要学习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方法。
我会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乘加和乘减的含义,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两种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这两种运算的本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和计算器等教具,学生们需要准备纸和笔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加法进行计算。
然后,我会引入乘法,讲解乘法的意义,并通过例题让学生们理解乘加的概念。
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乘法进行计算。
接着,我会讲解乘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让学生们理解。
例如:“如果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糖果,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了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们用乘减进行计算。
我会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乘加和乘减的运算符号和含义,以及具体的例题和解答。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巩固乘加和乘减的概念,题目例如:“如果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3个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答案为12。
另一部分是应用乘加和乘减进行计算,题目例如:“如果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4个糖果,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了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答案为1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乘加和乘减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还不够理解,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和改进的。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
二年级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探索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口算卡片、练习题。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 (约10分钟)1.口算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口算题,例如:2×3,5×4,6×2,7×3,8×1,9×2等,学生进行口算,并集体订正。
2.回顾旧知:教师提问: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运算?它们分别是怎么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引导学生回忆加减法和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为学习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3.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幅图画,例如:图画上有3组小鸟,每组4只,又飞来了2只。
提问: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2=14,并简单讲解算式的含义。
(二) 探究新知 (约30分钟)1.讲解乘加运算:教师讲解乘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可以结合刚才的小鸟例子,一步一步讲解计算过程:先算3×4=12,再算12+2=14。
教师可以多举几个例子,例如:5×6+3、2×7+5、4×8+6等,引导学生理解计算顺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例如:可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但强调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先算乘法。
2.练习乘加运算:教师出示一些乘加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二年级《乘加乘减》教案
教案标题:乘加乘减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乘加乘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正确计算乘加乘减的运算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2.正确计算乘加乘减的运算题。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具。
2.黑板和粉笔。
3.果物、图书和工作卡片。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来帮助我算一算:4个橙子加上8个橙子等于多少?让学生报出答案,然后解释答案是如何得出的。
2.引导学生尝试一道类似的题目:3个苹果加上7个苹果等于多少?3.询问学生们这样的题目是否容易计算?为什么?引导他们认识到加法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计算数量的增加。
4.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一种运算法则,它叫做乘加乘减。
引导学生猜测乘加乘减是怎样的运算法则。
步骤二:新知讲解(15分钟)1.用一个具体例子来介绍乘加乘减的概念:小明有3个篮球,每个篮球上有4个字。
他拿出其中的两个篮球,上面的字都划掉了,你能帮他计算一下,划掉了多少个字吗?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报出答案。
2.引导学生总结出乘加乘减的规律:将每个篮球上的字数乘以篮球的个数,然后相加或相减。
3.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一道类似的乘加乘减题目: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上有6个虫子,你能计算出总共有多少个虫子吗?4.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解法和答案,并和全班一起讨论。
步骤三:巩固练习(25分钟)1.制作一些工作卡片,卡片上写有不同的乘加乘减题目。
每个学生分发一张卡片,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计算答案,并将答案写在纸上。
2.让学生们互相检查答案,并在黑板上展示一些正确答案。
3.引导学生们思考更复杂的乘加乘减问题,例如:有8个蓝色的瓶子,每个瓶子里有6个红色的小球,每个小球上又贴着3朵花,你能计算出总共有多少朵花吗?4.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并共享他们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步骤四:拓展延伸(15分钟)1.分发一些果物给学生们。
让学生自己选择两个不同种类的果物,然后计算出它们的总数。
《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意义。
2.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教具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乘加、乘减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3. 案例讲解通过讲解具体的乘加、乘减案例,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进行练习。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乘加、乘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测试:进行一次乘加、乘减的小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利用教具或实物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2. 采用案例教学,通过讲解具体的乘加、乘减案例,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巩固,设计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具或实物。
2. 乘加、乘减的练习题。
3. 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八、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
2. 日期: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加、乘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2. 新课导入:介绍乘加、乘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乘加、乘减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强调注意事项。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乘加、乘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加、乘减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 练习题:乘加、乘减的练习题。
3. 教学课件:乘加、乘减的教学课件。
八、教学时间1课时。
九、教学进度安排1. 导入:5分钟。
2. 新课导入:10分钟。
3. 案例分析:15分钟。
4. 实践操作:10分钟。
5. 小结:5分钟。
6. 课堂练习:10分钟。
7. 作业布置:5分钟。
十、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乘加 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算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 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3. 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乘加、乘减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乘加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引导学生观察乘加算式,总结乘加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乘加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乘加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规律。
(3)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引导学生观察乘减算式,总结乘减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4)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计算规律。
3. 实践应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算式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乘加乘减》优秀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口算和列竖式,掌握小学二年级乘加乘减的基础运算方法;2.以生活实例为背景,巩固并深入理解乘法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其交流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涉及以下内容:1.复习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知识;2.通过生活实例介绍乘加乘减;3.配合算式完成练习。
三、教学分析1. 教材分析本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为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第三册第一章,主要涉及加减法和乘法知识的复习和练习,以及乘加乘减的介绍和计算方法。
2. 学情分析本堂课是新学期中的第一堂数学课,学生对于上学期所学内容掌握程度不一。
3.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巩固练习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首先,向学生提出下面这个问题:“如果有三个篮球,每个篮球重量是2斤,那么这三个篮球一共重多少斤?”。
学生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感受到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复习知识点接着,老师可以向学生复习上学期所学习的加、减和乘法的知识,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对于这三种运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 生活实例介绍接下来,老师可以通过一组生活实例来展示乘法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例如:“一个农民有5只羊,每只羊有三斤肉,他卖出了其中的4只羊,那么他用这些羊赚了多少钱?”。
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口算来得出答案,并进一步理解乘加乘减的基本概念。
4. 计算实验在进行生活实例介绍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其他实际生活问题的练习题。
通过课堂的互动讨论,让学生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计算每个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5. 课堂讨论最后,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举例子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进行本堂课的总结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于乘加乘减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理解乘加、乘减的算理,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解决新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的算理,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进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 (约5分钟)1.口算练习:复习表内乘法,例如2×3=? 5×4=? 3×6=? 8×2=?等。
2.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加和乘减。
(二) 探究新(约25分钟)1.乘加:o情境引入:课件展示:小明买了3盒铅笔,每盒5支,他又买了2支。
一共买了多少支铅笔?o学生尝试:引导学生列式计,并讲解算理。
(3×5)+2=17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o讲解算理: 3盒铅笔一共是3×5=15支,再加上2支,一共是15+2=1支。
o练习: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乘加的计算方法。
例如:4×6+3=? 2×8+5=? 7×3+4=?2.乘减:o情境引:课件展示:小红买了4包糖果,每包7颗,她吃了3颗。
还剩多少颗糖果?o学生尝试: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并讲解算理。
(4×7)-3=25 (先乘法,再算减法)o讲解算理: 4包糖果一共是4×7=28颗,吃了3颗,还剩28-3=25颗。
o练习: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乘的计算方法。
例如:5×9-2=? 3×4-1=? 6×7-5=?3.乘加、乘减混合运算:o情境引入:课件展示:小明买了2盒苹果,每6个,小红买了3盒梨,每盒4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表格式)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 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
板书算式。
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
问:3 x3+2=11,先算什么? 3x 3求的是什么? 4x 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 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 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 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
提示:4 3+4=16 4 4-4=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 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四、拓展性学习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
修改意见:备注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 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
板书算式。
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
问:3 x3+2=11,先算什么? 3x 3求的是什么? 4x 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 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 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 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
提示:4 3+4=16 4 4-4=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 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四、拓展性学习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
修改意见:备注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 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
板书算式。
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
问:3 x3+2=11,先算什么? 3x 3求的是什么? 4x 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 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 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 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
提示:4 3+4=16 4 4-4=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 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四、拓展性学习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
修改意见:备注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 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
板书算式。
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
问:3 x3+2=11,先算什么? 3x 3求的是什么? 4x 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 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 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 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
提示:4 3+4=16 4 4-4=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 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四、拓展性学习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
修改意见:备注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 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
板书算式。
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
问:3 x3+2=11,先算什么? 3x 3求的是什么? 4x 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 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 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 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
提示:4 3+4=16 4 4-4=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 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四、拓展性学习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
修改意见:备注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 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
板书算式。
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
问:3 x3+2=11,先算什么? 3x 3求的是什么? 4x 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 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 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 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
提示:4 3+4=16 4 4-4=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 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 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 =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 3+4+5+6+7=口×口四、拓展性学习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