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启功的成就是什么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书画家启功生平简介

中国当代书画家启功生平简介

中国当代书画家启功生平简介启功,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当代书画家启功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启功生平简介很多人对启功简介感兴趣。

启功顾名思义是姓启名功,不过据说这是他自己说的。

想一下觉得启这个姓是蛮稀少的,我是第一次听说,他是我国的名人,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作为,尤其是在书法这一块。

他出生于1912年,死于2005年,总共在世上活了93年,是一位高龄的名人。

他是满族人氏,他是真正的大家,而且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大家,是多方面的。

启功先生在中国当代的教育、书画、鉴定等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还是行家,另外对古典文学、诗歌等也很有研究。

但他最基本的职位还是教授,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和教授,教的是语文,总共是当了六十多年的大学老师。

后来也担任了其他好几种职位,例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

启功先生的一生过得并不是很平稳。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然后是和自己的祖父一起生活。

为了保他平安,他的祖父让他拜了一个喇嘛为师,所以他在佛学方面也有所涉及。

而且经过了文革等艰苦时期,所以他一生的经历十分丰富。

启功先生一生做过多种职业,一开始他仅仅是一个国文教员;1935年是大学美术系的助教;1938年又任大学的国文讲师;1952年后就身兼多职,例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他的职业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启功先生的主要成就是在书画方面,在字体方面也留有著作,如古代字体论稿等。

他自己创造了“启体”,绘画以山水竹石为主。

总之涉猎甚广的他给中国留下了很多东西。

以上就是启功简介,通过启功简介让我们后人了解到了启功先生丰富多彩的一生。

书法家启功怎么谈书法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在书法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还自创了叫“启体”的书写字体。

所以他关于书法也有很多认识。

尤其是启功谈书法尤为出名。

启功先生字元白

启功先生字元白

启功先生字元白,又作元伯,满族,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

启功先生出身于皇族支系,但根据爵位累降制的规定,他家族逐渐没落。

先生一周岁时,父亲即因病去世,他便随曾祖父和祖父生活。

四岁时即入私塾读书。

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先生自幼即受到严格的启蒙教育和良好的道德熏陶。

不幸的是,1922年先生十岁时,曾祖父和祖父先后去世,同年,家中还有多人故去,家业因偿还债务和办理丧事而破产,先生和寡母及未出嫁的姑姑,只得过起举步维艰的生活。

直到1924年,先生12岁时,曾祖父和祖父的几位门生非常同情他们“霜媳弱女,同抚孤孙”的遭遇,酬资仗义相助,先生才得以插班就读于汇文学校小学部,1926年升入中学,但高中未毕业便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在此期间及之后,由于先生想找到一份喜爱并适宜的职业,曾先后随戴姜福(绥之)先生学习古典文学,随贾羲民(尔鲁)先生、吴镜汀先生学习中国绘画。

其间,为维持生计,先生曾教过家馆。

1933年,经曾祖父的一位门生傅增湘先生介绍,先生得以结识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

陈校长对他的评价是“写、作俱佳”,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他从此遇到了培育并影响他终生的恩师。

陈校长先安排他到辅仁附中教国文,但不到两年,便被分管附中的某院长以他“中学未毕业就教中学不合制度”为由而辞退。

1935年,陈垣先生又安排他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美术系的领导仍是那位院长,一年多后,再次以“学历不够”为由将其辞退。

当时正值北平沦陷时期,在日伪的统治下,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为了维持生活,先生只得不辞辛苦,教两处家馆,闲时便集中精力读书,研究书法绘画。

这时他的绘画在社会上已名声雀起,间或可以出售,补贴家用。

陈垣先生坚信启功先生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不应被埋没,便于1938年秋季开学时,请他回到辅仁大学任国文系讲师,教授大一普通国文。

这是陈垣先生亲自掌教的一门课程,于是再也不会有人解聘他了。

从此他再没有离开辅仁大学和教育岗位。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先生在辅仁大学晋升为副教授,先后教授过“国文”、“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历代韵文选”、“历代散文选”等课程。

启功先生和他的几位恩师

启功先生和他的几位恩师

启功先生和他的几位恩师作者:赵仁珪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18期“敬老崇文”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办馆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和从事这一事业的资深文人的尊重。

这些人在享受这一尊重的同時,也应该身体力行地传承这一美德。

已故的第六任老馆长启功先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和恩师之间的感人故事就是对“敬老崇文”的最好诠释。

翻检一下启先生所写的各种简历,即使仅仅三四百字,也必定详尽地填上自己从何年、从师何人及何业。

他的解释是:如果没有他们过去的教诲,就没有我现在的启功,他们就是我的大树,就是我的井,就是我学、艺生命的源头。

而在生活中启先生也常在各种场合谈起这些老师:戴姜福、贾羲民、吴镜汀、溥心畬、溥雪斋、齐白石等人,当然还有他的大恩师陈垣先生,并饱含感情地写下很多纪念文章,如《记我的几位恩师》、《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记齐白石先生轶事》及纪念陈垣先生的长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等。

终身不渝的感恩之心作为学生对老师的“敬”与“崇”,首先要保有一颗由衷的、终身不渝的感恩之心,这才称得上人性善、人性美,这才能与那种用之则敬,不用则弃,以致借标榜老师来树立自己的功利之徒、市侩小人判若云泥。

贾羲民(字尔鲁)先生,是启先生学习绘画的第一位老师,贾先生虽在绘画史上没有太高的地位,但他博通经史,尤善于书画鉴定,他的画属于典型的“文人画”。

这种画风对启先生影响至深。

而启先生从他身上受惠最深的当数书画鉴赏和鉴定。

那时故宫每月前三天的门票由一元优惠到三角,贾先生每月都趁机带启先生去看画,边看边讲,启先生自称自己的书画知识就是这样“熏”出来的,并常感慨道:“这就叫‘润物细无声’啊。

”吴镜汀(名熙曾)先生的画名就高得多了。

他的画更注重画理安排和笔墨技巧,在当时被称为“内行画”,尤擅长模仿和解析不同画家的不同笔法,并示范、传授给学生。

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启先生临摹了很多大师的作品,不但在绘画技巧上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大大提高了鉴别能力,因为一看笔法,就知道这是谁的习惯和路数。

启功观后感300

启功观后感300

启功观后感300启功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教育家,其艺术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赏。

近日,我有幸欣赏了启功先生的艺术作品,深受震撼和触动。

通过观看启功先生的作品,我体悟到了他卓越的创作才华和深邃的艺术思想,同时也对他高尚的品行和崇高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启功先生的艺术作品以山水画和楷书著称,他的山水画作品堪称经典之作。

启功的山水画境界高超,能够巧妙地运用线条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山水的壮丽和宏伟。

在他的笔下,群山重叠、江河蜿蜒、云雾缭绕,构成了宏大而磅礴的山水画卷。

而且他善于捕捉大自然景色中的瞬间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确的构图,将山水的魅力和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观赏启功的山水画时,我仿佛进入了画面中,感受到了山水的宏大和壮丽,也深深感受到了艺术家灵魂的卓越之处。

而启功的楷书则更是闻名遐迩。

楷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最为正统的一种,要求字形规整、结构严谨、笔画遒劲有力。

启功先生笔下的楷书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每一个字都如同铁石相击,刚劲有力。

他善于运用笔墨的粗细变化、点画的撤补来丰富字体的层次感,使每个字都饱含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启功的楷书给人以庄重和沉稳的感觉,读者在欣赏时也仿佛沉浸在一片肃穆的书香之中。

通过观看启功的楷书作品,我不能不对其创作的精湛技艺和艺术修养赞叹不已。

除了艺术创作方面,启功先生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

他对于书法和绘画的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启功先生提倡"先形后神,先写形势,后表神韵"的创作方法,倡导艺术家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

他主张艺术家要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去弘扬中华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贡献。

启功先生曾创建了启功艺术学院,为后来的艺术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受学生和艺术界的认可和推崇。

在启功先生的艺术作品和人生观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启功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画作和书法融汇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你怎么评价他的书法作品呢

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你怎么评价他的书法作品呢

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你怎么评价他的书法作品呢?头条定义当代最后一位书法大师启功,这是头条艺术评论家对启先生书法最洽如其份的评价,启先生为人:满襟和气春如海,启先生为文:笔端风雨驾云涛!《一》启先生对中国书法有四大贡献(l)汉字黄金分割率:是启先生经过发明六十年的坚辛探索,发明了写字的黄金分割率,提出了普通人怎样写好字的方法论,写出了:用笔何用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2)书法结字为上论:启先生打破了千年以来,古人认为的写书法柔毫书汉字以‘’用笔为上‘’的定论,提出了‘’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的结字为上的理论,这比苏轼的书法‘’撑上水船‘’蔡邕的‘’书法九势说‘’,子昂的‘用笔为上。

千古不易’论,还有包世臣的‘石工镌字论’都显然进了一大步。

(3)执笔方法:千百年来大小书家谈拿笔方法众说纷纭,1978年启先生给了沙孟海先生一页唐画残片,这是日夲朋友中村不折旧蔵的吐鲁蕃唐画,画中人执笔斜握,还有《五代校书图》《李公麟莲社图》梁楷的《黄庭换鹅图》都是斜拿笔,就象今天拿铅笔一样,更可笑的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何子贞‘’鸡爪执笔法‘’等,总让后学者如入五里云雾云中,启先生拨云见日,(唐朝人的执笔方式)八八年有一次在师大红六楼,启先生拿着学生大楷写字,我问启老怎样用笔好,先生说:用笔没有死规定,你想怎么拿,自已定,别迷信,先生看着我两银发直惊讶不解,就说一个朝代一种方法,宋朝以前你看闫立本校书图是怎么执笔的,宋以后写字高案髙椅,写字姿式和用笔应适应当时的生活用具,启先生用笔观让我们今人茅塞顿开。

(4):《论书绝句百首》是启先生用诗写的中国书法史,先生对流芳百代的各朝书家都有涉猎评价,对流传至今的各种碑帖简椟写经诗书石刻等都有描述,对争论纪年的历代书讼世说都有精论,对贬赵卑唐热捧汉魏师笔师刀等高见频出,如先生写赵子昂:绝代天骄学力深,吴兴字欲擬精金。

纤毫渗漏无容觅,但觉微馀爱好心。

启功:书画碑帖全能的鉴定家

启功:书画碑帖全能的鉴定家

28启功:书画碑帖全能的鉴定家□ 王连起2005年夏,启功先生逝世,我在纪念先生的文章开篇写道:“启功先生逝世,中国失去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一位并世少有的伟大教育家,一位独步当代甚至不让古人的大书法家,一位可以说完美继承了中国文人画优良传统的画家,一位才思敏捷而又能入古出新的诗人,一位古书画碑帖全能的权威鉴定家;于我,则从此失去了一位悉心指教关心、爱护我的恩师。

”从1978年至先生逝世,我大概是向先生登门请教最勤的人之一。

每看到各色人等向先生求字、求画,无论春秋寒暑,无休无止,我便不由得想起元代诗人方回写赵孟頫的诗:“不合自以艺能累,天下善书今第一……小者士庶携卷轴,大者王侯掷缣帛。

门前踏破铁门限,苦向王孙觅真迹。

”都是旧王孙,都有各方面超人的艺术才能,正缘于此,先生同赵孟頫还有一个非常相似之处,这就是元诗四大家之一的杨载在赵孟頫行状中说的:“然公之才名,颇为书画所掩,人知其书画而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而不知其济济之学。

”所以,我虽然这里谈的是古书画碑帖鉴定,但行文伊始,还是要把先生的学术和教育成就放在前面的。

 最近看到一种分类法,将三位鉴定家老先生各自贴上一个标签:徐邦达先生是技术鉴定,谢稚柳先生是艺术鉴定,启功先生是学术鉴定。

还有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讨论《溪岸图》时的美国的高居翰、方闻和中国的启功,也都各给定了一个什么派,启先生大概是经验派吧。

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需要艺术本身各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其他一切有助于鉴定的学问。

术业有专攻,专家各有所长,绝不能偏废,也不能以此代彼,用简单的名派称谓来区分,是不准确的。

徐邦达先生解放初至“文革”结束确实搁置了画笔,但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是成名的画家了,其书法笔法变化之丰富,亦为当代少有。

启功先生早年是为了题画才发愤练习书法的,其画名,特别是书名更是无法否定的。

另外,更有人将传统的书画鉴定方法称之为“眼学”鉴定,而将依靠科技手段检测的方法称为“科学”鉴定,并将二者对立起来。

佛心妙手启功

佛心妙手启功

佛心妙手(启功佛心妙手(启功)《佛心妙手(启功)》讲述一个皇族后裔,学为人师,谦逊豁达,集诗、书、画,鉴于一身,被称为“国宝”的老顽童——他,“坚净翁”启功。

本书由晓莉著。

内容简介他的学术成就似乎难以纳入现有的世界公认的学术价值体系,但他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国学大师”。

他在经史子集、诗书画艺、文物鉴定、语言文字学、哲学、音韵学、训诂学、历史学、文献学、版本目录学、红学等领域,都有独到之处。

北京师范大学评他为“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他就是启功。

“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是启功珍爱的一方藏砚的铭文,“坚净”二字也就成为他的书斋名。

先生修炼一生,笔耕一生,遭大苦难而“悲天悯人”,心藏“苦情”而博爱众生,“笔随意到平生乐,语自天成任所遭”。

《佛心妙手(启功)》为其传记,记录了其生平事迹。

精彩阅读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声名显赫的贾府,百年辉煌之后却无法阻止衰颓的步伐,终于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喧闹都在曲终人散之时,化作往日眩惑的彩虹,无影无踪。

这不是故事,而是一段事实。

旁人付诸笑谈,或唏嘘,或感叹;而对其中无辜的主角来说,鲜血淋淋的惨痛,由盛至衰的悲凉,如同大厦倾倒般的凄苦,又岂可一言道尽? 启功的生命,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孕育出来的,这也注定了他要在衰落的阴影下成长。

一、遥远的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一个如雷贯耳的姓氏,在中国,它曾经代表着血统高贵、生衔珠玉。

的确,在普通人看来,这是与生俱来的幸运。

享受先人的庇护,承袭前辈的世爵,那些皇亲国戚自然是尽享家族荣华,遍尝人间富贵。

他们是命运的宠儿,是令所有人瞩目的王公贵族。

启功就出生于这样的家族。

严格说来,他是清朝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雍正皇帝先后得十子,皇长子和皇次子、七子、八子、九子、十子均夭折,皇三子弘时24岁时自毙。

雍正帝临终前,膝下仅有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和圆明园阿哥弘瞻三子,没有女儿。

而弘瞻当时还在襁褓之中,所以在雍正帝跟前的皇子实际上只有弘历和弘昼二人,而弘历比弘昼早出生一个时辰。

启功人物简介

启功人物简介

0
0c10f4cd 澳门赌场美女/aomenduchang/amdcmn/
记得上次下雪,两个人在雪夜的路灯下搬完大堆东西,弄得灰头土脸
启功(1912 年——2005 年),满族,当代中 国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鉴定家、诗人。幼年 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 自学。稍长,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
戴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
启功先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 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之曾祖父溥良(1854 年-1922 年)年
轻时,请求革去封号、俸禄,参加科举,并考中 光绪六年(1880 年)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选庶 吉士,散馆授编修。
启功之远祖和亲王弘昼(1712 年-1765 年)
记得上次下雪,两个人在雪夜的路灯下搬完大堆东西,弄得灰头土脸
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喜好办丧事,吃祭品, 但亦有历史学家指他其实是为免卷入弘时(雍正 三子)和弘历(雍正四子乾隆皇帝)对皇位的争 夺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
雍正帝胤禛——五子和亲王弘昼——一子
永璧——二子绵循——三子奕亨——五子载崇 ——二子溥良——长子毓隆——独长子恒同— —独长子启功
启功出生于书香世家,启功之祖父毓隆
记得上次下雪,两个人在雪夜的路灯下搬完大堆东西,弄得灰头土脸
(1872 年-1923 年)幼承家学,在光绪二十年 (1894 年)中甲午恩科二甲 109 名进士,散馆授 编修。
六十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 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 教学与研究人才。他为促进祖国教育事业,报答 老师教育之恩,延绵陈垣先生的教泽,用出售字
记得上次下雪,两个人在雪夜的路灯下搬完大堆东西,弄得灰头土脸
画所得 200 余万元,设立了励耘奖学金。启功先 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 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走近大师——启功

走近大师——启功

走近大师——启功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8年第18期1.自设“启”姓当始祖启功先生是满族人,清朝皇室后裔,雍正帝九世孙,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但他从未用过“爱新觉罗”的姓。

他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伯,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

”有人给启功写信,上书“爱新觉罗·启功收”,启功开始只是一笑,不以为意。

后来这种写法的信件越来越多,启功索性标明“查无此人,请退回”。

启功还特意在《中华读书报》上写文昭告天下:“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洲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

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

”2.没有学历的大学教授在亲友的资助下,启功入学读书,但因家境窘困最终高中未能毕业即辍学回家。

辍学后,他先后师从贾羲民、吴镜汀、戴姜福等人学习书法丹青和古典文学,为维持生计边学习边做家庭教师。

辅仁大学校长陈垣认准了启功是个可造之才,1938年陈垣聘请启功担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教授国文。

此后,启功再也没有离开过讲台和他的学生们,他先后开过中国文学、中国美术和唐宋诗词、历代文选等课程,由一名普通的讲师成长为副教授、教授,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学历的大学教授之一。

3.独创“五三五”字体启功曾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苦练用笔,一笔一笔地琢磨,临帖临得分毫无差,但写出来的字平看还可以,一挂起来就没神了。

经过再三揣摩,他发现问题出在字的“结构”上。

一般人学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

启功发现每个字的“重心”不一定都在“中心”,所以不能把每个字都一个模式地上下左右分为“三等分”。

于是他采用一个更為符合字形结构的划分法,即“五三五”不等分法,而不是“九宫格”那样的“九等分”。

4.天下第一等搞笑大师启功先生2005年去世,在结发妻子于1975年病逝不久,也就是他六十六岁时,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启功书画赏析

启功书画赏析

启功作品赏析启功先生作为一代大家,在书画、文学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在古书画鉴定尤其是碑帖之学上有极高造诣。

启功,字元白,佛名察格多尔札布,北京市人。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启功先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他执教六十余年,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

他还用出售字画所得的200余万元,设立了励耘奖学金。

启功先生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故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启功先生在艺术方面的成就非常高,简要介绍两个方面。

在书法上,启功先生自创了“启体”。

他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

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对于书法艺术本身,他也有很多创见。

一般人学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并把字的重心放在方格中心。

启功却发现,字的重心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还推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正符合所谓的“黄金分割率”,对学习书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绘画方面,启功先生主要着重于利用山水竹石来表达自己的意趣。

启功画作的风格是:构图严谨,手法生动,色彩鲜明,韵味悠长,尤其擅长山水竹石,极富传统文人画的意趣。

“秋山人在画中行”是其常用的题材。

启功晚年画作价位呈稳定上升趋势。

中国嘉德1999年秋季拍卖他的《朱竹墨石图》,以7万余元成交。

到了2002年,同样的四尺整纸启功朱竹图价位已在10万元以上了。

启功眼疾加重,作画十分困难,画作更显珍贵。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利铭曾如此评价启功先生:“启功先生是中国书法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他率直刚正、儒雅大方、幽默风趣,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启功先生直到晚年还坚持带学生,一生桃李满天下,我们将会永远记住他。

启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启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启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者:苏琳来源:《人民周刊》2017年第13期启功(1912~2005年),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族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启功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书画家、鉴定家、红学家、国学大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1933年进入辅仁附中,1935年进入辅仁大学美术系,从事教育事业72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70年,是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两朝元老。

他一生热爱教师职业,耐心细致地“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

启功题写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人才的指导思想,也是师大莘莘学子的奋斗目标。

直到晚年,他仍然为学生开设各种讲座,加上他学识渊博、态度谦和、语言风趣,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

先生总是心系学生,1991年将义卖自己书画作品所得的163万余元人民币捐献给学校,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以此报答陈垣先生(书屋号“励耘”)的师恩,并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陈垣先生爱国重教、辛勤耕耘、严谨治学、奖掖后学的精神。

启功生于1912年,此时家道早已败落。

他的启蒙老师是祖父和终身未嫁的姑姑。

姑姑文化不高,但她把常用字都写在方寸大的纸片上,逐个教启功先生读写。

祖父写得一手好字,他命启功勤于临摹,并教其念诗。

祖父经常让启功看着自己画画,幼承家学为先生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1933年,21岁的启功虽说没有读完中学,而笔下的书画文章却有了佼佼之色。

祖父的门生傅增湘拿着启功的作品,找到了当时辅仁大学的校长陈垣。

为了启功的生计,陈垣帮他找到了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教国文的职业。

虽然他兢兢业业地教书,但还是被辞退了。

理由很简单,他中学没有毕业,没有文凭。

启功悲凉地走出校门。

既然是书生,就只好用书生之法讨生活,于是他终日习书作画,以卖字画为生。

1935年,经陈垣介绍,启功又站在了辅仁大学美术系的讲坛上。

只是又因为他没有文凭,而被再度辞退。

两次被“炒”的启功并未心灰意冷。

世上已无启元白——关于启功评价的省思

世上已无启元白——关于启功评价的省思

世上已无启元白—关于启功评价的省思□ 姜寿田问题。

启功去世后,有悼念文章称启功为国学大师,有学者撰文称,启功算不得国学大师。

理由是启功的成就主要在书法创作和书画研究方面,按照传统国学、经史子集分类,书画研究占不到经史领域,而国学大师一定是要在经史领域取得极高成就者,“如章太炎、马一浮等方当得起国学大师的称誉。

在史学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学者,一般也不被称作国学大师,至于在子部集部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诗人、文人更不能称之为国学大师”。

更有学者称,只有研究先秦学术有成就者,方能称为国学大师。

撇开国学大师的定义厘析不论,先说国学大师的称谓是否与启功有关。

众所周知,启功生前从未以国学大师自居,他自己是讳言大师的,他甚至一丝这样的念头都没有,他有的只是对先辈大师的感恩追念和自我歉抑。

启功对恩师陈垣的追念贯穿一生,晚年还念念不忘,并以自己义卖字画所得163万元巨款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作为从大师云集氛围中走出的学者,启功知道大师的分量,他自嘲自己是“中学生、副教授”,即是对书法、绘画,他也表现出少见的低调和淡然,甚至有人骂他为馆阁余孽,他也敬谢不敏,这种胸怀在当代书家中是仅见的。

仅此一点,已见出启功仁厚长者的道德风范和博大襟怀。

由此也可以说,是否乃国学大师概与启功本人无关,启功生前从未关心和看重这个问题。

至于人们出于尊重敬仰,称启功为国学大师,那是别人的事,这本身便违背了启功的学术本色,而以对“国学大师启功”纠偏为名义,展开对启功学术行实的批评以至进而扩大到对启功学术操守人格启功于2005年6月去世,在书坛及文化界造成极大震动,人们发自肺腑地哀悼这位仁厚长者。

毕竟在大师零落的当代,启功的道德文章给予了人们以斯文犹在的文化慰藉,启功也成为当代书坛道德文化的象征。

斯人骤逝,泰山其颓,人们怎能不感怀欷歔!但也可以发现,在对启功追念尊崇的主调中,一种异样的声音慢慢地却清晰地传递出来,以至这种声音成为试图否定这位刚刚故去的大家的先导。

启功先生生平简介 [启功先生讲“猪跑学”]

启功先生生平简介 [启功先生讲“猪跑学”]

启功先生生平简介[启功先生讲“猪跑学”]启功先生作为学术大师,其学问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

但先生有一件心事未能了结,这就是将所讲授的“猪跑学”课程整理成书。

所谓“猪跑学”本来是先生自谦之语,先生风趣地说:“北京民间有一句谚语,对知识不足、发言错误的人批评说:他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我称这些最浅近、最常见的知识就借用这个谚语的名称叫它‘猪跑学’。

[1]”据钟少华老师说,启功先生在病重昏迷前几个小时,还跟他谈到“猪跑学”。

先生念念不忘这门课程,究竟想留给学生哪些东西呢?我这里只能谈谈自己听课的体会了。

其一,讲授基本常识。

开设这门课的初衷,应该是鉴于文献整理以及社会上经常出现的许多常识性错误。

启功先生说:他曾经和金克木谈到“猪跑学”,“金先生拍案称快,以为现在这种毛病,可能出于几项原因;一是中学读物包括课本中缺少有关这方面常识的教导,二是到了大学本科时课程和讲法都向高处追求,常识方面的问题容易列入‘早已讲过’的范畴,到研究班的硕士、博士时间,追求的方向和选择的研究课题,距离更高更远,因而越发地缺少这方面补充注意的机会。

金克木教授也提出他自己如何增强研究生常识的方法。

”由于经常纠正学术“硬伤”而被称为“学术警察”的吴小如先生,曾专门写文章“要积极弘扬启老所讲的‘猪跑学”’,甚至大声疾呼“安得许多启功到各处多讲些‘猪跑学’?”[2]可见,先生曾经认真探讨过如何对研究生讲授文化常识的问题,也得到了几位老教授的赞同。

启功先生还说:赵朴初等先生“想到祖国的历史文化的重要,作为常识,自幼年即应学习了解其轮廓,所以联合几位朋友,向教育部建议中学宜设一些传统文化的常识课程,即蒙批准,足见这个建议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吻合的!”[3]这也说明了老一辈学者对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基本常识的重视程度。

其二,强调学问贯通。

先生本人自幼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通识”教育,他本人的学术论著涉及书画文献考据、文字、音韵、文学、文献整理等学科领域。

启功墨迹

启功墨迹

启功墨迹启功书法墨迹启功(1912),姓爱新觉罗,字元白。

满族。

北京人。

历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出版有《古代字体论稿》、《启功丛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书法选》、《启功书画作集》等。

笔者第一次见到启功先生的书法墨迹,是70年代末在一个翻译朋友家。

这是一件意临董其昌书法的条幅,写得中正安舒,气古雅,当时令我激动不已。

此后很多年来,这件书法的印象总是那么深刻,以至于每见到启先生的作品,总要不自觉地与那件作品发生“意象”上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却往往令我失望,因为先生的书法到80年代中期前后越写越“熟”了。

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批评,并不可能始终不变,其间的变化有时便是否定——肯定——否定,或者肯定——否定——肯定的不断起伏变化的过程。

在现代书家中,我对于齐白石和启功的书法便都经历过类似的理解过程。

启功书法的成就主要在于行楷方面。

先生于书法一直是沉浸在简牍一脉的“帖派”传统中。

二王法帖、欧阳询《九成宫》、赵孟俯《胆巴碑》、柳公权《玄秘塔》、智永《千字文》以及宋之米、黄,明之董其昌,还有《淳化阁帖》等,便是先生学书的基础和几十年的主要值对象。

以至有人称其书为“现代的馆阁体”,据说先生对此欣彩笑纳。

众所周知,启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始终以一种近乎固定冲式样面世,确实显得单调和缺少风格变化,体现了一种。

动理上的趋稳定结构。

先生书法历来主张师法墨迹反对取法碑版,对追求碑刻一脉的刀斧痕十分不以为然他有诗道:少谈汉魏怕徒劳,简陵摩享未见遭;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

在诗中,先生明确提出“师笔不师刀”,别诗中亦有“学书别确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名句,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先生的中法便保持了一种纯正的“帖”风。

先生的人生智慧与文化眼光也此可见一斑。

从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来看,先生对于传统审美的村验与理解主要是通过唐碑、《阁帖》来进行的,区别于前人的馆阁书的重要一点,就在于他还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不是只从梨枣间讨消息,同时要以帖解碑,来理解探寻笔法的真面目。

[启功先生《上课须知》对我们的启示] 启功先生生平简介

[启功先生《上课须知》对我们的启示] 启功先生生平简介

《[启功先生《上课须知》对我们的启示] 启功先生生平简介》摘要:近日在翻阅2006年第21期《新华文摘》时,看到启功先生一篇著名的文章《上课须知》,辞浅意真,朴实恳切,《上课须知》是启功先生一生教学经验的总结,体现了“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不仅蕴含诸多启示,也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虽然“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近日在翻阅2006年第21期《新华文摘》时,看到启功先生一篇著名的文章《上课须知》,辞浅意真,朴实恳切。

虽然只有九条,但它讲出了教育的本质,可以作为教师的座右铭。

好在文章不长,抄录如下,推荐给广大教师朋友。

一、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

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二、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

三、以鼓励夸奖为主。

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和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四、不要发脾气。

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怎样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新途径,又怎样下场?你还年轻但站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五、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

自己研究几个月的一项结果,有时并不够一堂时间讲的。

六、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

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七、要有教课日记。

自己和学生有某些优缺点,都记下来,记下以备比较。

八、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

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堂上表扬。

九、要疏通课堂空气,你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成了套子。

学生打哈欠,或者在抄别的作业,或看小说,你讲的多么用力也是白费。

要在学生座位行间走走。

讲课时,写了板书之后,也可以下台看看。

既回头看看自己的板书效果如何,也看看学生会记不会记。

有不会写的或写错了的地方,在他们座位上给他们指点,对于被指点的人,会有较深的印象,旁边的人也会感觉兴趣,不怕来问了。

启功:能与诸贤齐品目,不将世故系情怀

启功:能与诸贤齐品目,不将世故系情怀

启功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著有《启功书画集》、《启功丛稿》、《诗文声律论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韵语》、《启功絮语》、《论书绝句》等。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

他的书法风格卓尔不群、隽永洒脱;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无所不容。

他专注丰富,通晓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对八股文有深厚的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其精通碑帖之学。

启功先生有一方古砚,上有铭文曰:“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

”启先生把自己小小的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自号为“坚净翁”,号如其人,他就是一条静谧的河流——宁静平和、慈祥安逸,不掺杂念、不图虚名。

著作等身的启老,并不以泰斗自居,对于人们冠予他的各种头衔一概不承认,你若问他是谁,他会轻描淡写的说:“我是一名教师。

”与书法结缘『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书法家,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

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我祖父能画些写意花卉,受了祖父的熏陶,那时我想当个画家挺有意思的,后来就拜贾义民先生为师。

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常带我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书画;介绍我认识了吴镜汀先生,跟吴先生学了一段,挺有长进。

慢慢就有人求画来了。

有一次,一位长亲命我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来,我感到很光荣。

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你不要落款,请你的老师题写。

”那意思是说,我的字太差,这对我刺激很大。

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写好字,给自己争口气,这样一辈子就跟书法结下的不解之缘。

』启功写字与诗词结缘『后来承恩师陈垣先生的提携,在辅仁大学教国文,研究诗词、韵律、文法。

抗战胜利后当过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古文书和文物,也在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兼过教授。

解放后又参加过《红楼梦》程乙本注释,《清史稿》标点,这些都是对我一生很有意义的经历。

启功:没有文凭的大师_名人故事

启功:没有文凭的大师_名人故事

启功:没有文凭的大师启功先生是大家熟悉的权威文物鉴定家、著名画家、当代书法泰斗和国学大师。

但他青年时期的工作经历却一波三折,他愣是逆着别人赶自己往下走的路知难而上,最终走出了一段“高处不要就去更高处”的阳光大道。

启功1岁丧父,从小随祖父生活。

11岁时祖父去世,家境开始陷入困境,14岁便从北京汇文中学辍学。

之后,他发奋自学,再加上当时多位大家的指导,启功在书法、绘画、古典文学、考证学等方面都具备了很深的学术造诣。

1933年,21岁的启功因“写作俱佳”,被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推荐到辅仁附中任初一国文教师。

这对启功来说,当然是十分兴奋的事。

为了教好国文课,启功虚心向周围的同事请教、认真备课、认真教学,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充分认可。

然而,虽然他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但最后还是被解雇了,辅仁附属中学的校长认为,一个连中学都没毕业的人教中学,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两年不到就“下岗”,这对初涉社会的启功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打击。

你连中学都不被人认可,按说该下放到小学了吧。

这是我们很多人的习惯思维。

但启功却不按常人的这种思维走下坡路,恰恰相反,他知难而上,走进了更高级的学府任职。

1935年,陈垣先生又将启功举荐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

启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半中学生,想要在这所高等学府待下去,并做出一些成绩来,必须比别人更加勤奋。

从那时起,他养成了在学术上求真务实的精神,再加上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他的美术课颇受学生欢迎。

但他勤勤恳恳的工作,也没有带来美术系领导的好感,1937年,辅仁大学美术系还是以“没学历”解聘了启功。

接连两次“下岗”,按说启功该及时检讨一下自己,识趣地后退一步或几步,以寻得安身之所。

可启功却不,一年的“待业”之后,他又牛劲冲天地往更高处行进了。

1938年秋季开学,还是陈垣老先生出面,辅仁大学聘“尚未中学毕业”的启功教大一国文课。

对于一个真正的大人才来说,高处更容易遇到自己的伯乐。

这一回,再没有人嫌启功“学历太低”了,恰恰相反,他如鱼得水,做了一名很受学生和学校欢迎的大学教师。

一代大师启功:在爱妻离世的阴影里孤独到死

一代大师启功:在爱妻离世的阴影里孤独到死

一代大师启功:在爱妻离世的阴影里孤独到死启功,我国当代著名的古典文学家、画家、书法家,雍正皇帝第九世孙。

他曾担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尽管在外人眼里,启功的妻子是位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妇女,觉得他们很不般配,但启功从来没有因此而嫌弃过她。

他们相亲相爱,互尊互敬,成为名人模范夫妻中的典范。

启功1912年出生于北京,满族人。

他1周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和终身未嫁的姑姑艰难地拉扯他长大。

1932年,启功20岁时,母亲和姑姑为他相中了一位叫章宝琛的姑娘。

也是满族人,比启功大两岁。

虽然启功在当时就已接受了不少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知道追求婚姻自由,但对于母亲和姑姑自作主张给他订婚,他内心尽管不愿意,却也没有流露出来。

他怕她们伤心。

11岁的启功(中)和祖父裕隆(左)以及姑姐丈在一起。

这是目前发现的启功最早的一张照片。

这年的3月5日,是启功家祭祖的日子,母亲和姑姑忙不过来,便叫章宝琛过来帮忙。

那天早饭后,母亲对启功说:“宝琛该来了,你到胡同口去接她。

”当时天空中飘着绵绵细雨,启功来到胡同口,看见对面林阴小道上,一位女子撑着把花伞,迈着莲花碎步,正袅袅娜娜地向他这边走来。

启功的心顿时像被一只温柔的手摩挲了一下,轻轻地问:“你是章宝琛?”她抬头看了启功一眼,柔柔一笑,羞涩地点点头柔声问:“你是谁?”“我是启功。

你比我想像中可爱、漂亮得多。

”两片红霞倏地飞上章宝琛的脸颊。

章宝琛性格温柔,心地善良。

傍晚,母亲问启功:“你对她满意吗?”启功一脸的陶醉和满足:“我对她感觉很好。

”1932年10月,启功和章宝琛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启功自幼饱读诗书,婚前一直学习绘画和中国古典文学,习作旧诗词。

青年启功婚后,为了养家糊口,启功中断学业,到辅仁中学任国文教员,但三年后,他被解聘了。

那时正值1937年北京沦陷时期,启功靠教家馆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贤惠的妻子没有一句怨言,她把白面馒头让给丈夫、婆婆和姑姑吃,自己却吃黑黄的玉米面。

人生已多艰辛,不如幽他一默———九旬先生启功的长寿之道

人生已多艰辛,不如幽他一默———九旬先生启功的长寿之道

养生/睿智人生曾问先生:“经历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还这么乐观?”在、将来。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很短暂,很快也会过去,他的高寿,与他思维活跃、心胸宽广、谦恭幽默、风趣幽默启功先生说他有“二不怕”,一不怕病,二不怕死。

启功先生患有美尼尔氏综合征,发作时眩晕、耳鸣、呕吐,但他却能在苦中取乐,戏作《沁园舂·美尼尔氏综合征》词一首:“夜梦初回,地转天旋,两眼难睁。

忽翻肠搅肚,连呕带泻;头沉向下,脚软飘空。

耳里蝉嘶,渐如牛吼,最后悬锤撞大钟。

真要命,似这般滋味,不易形容。

明朝去找医生,服‘苯海拉明’‘乘晕宁’。

说脑中血管,老年硬化,发生阻碍,失去平衡。

此症称为,美尼尔氏,不是寻常暑气蒸。

稍可惜,现药无34RRJK候台光。

”将死亡说得如此轻松,如果没有“无身忘我”的超凡心胸,实难信手拈来如此幽默诙谐的诗句。

启功先生能如此乐观地看待生死,连阎王也无可奈何了,于是他又一次“策杖回家转”了。

谦恭温和学问深时意气平,有真才实学的传统学人,大多都谦虚谨慎,平易温和。

启功先生曾这样自叙生平:“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

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

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

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

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识超。

”在北师大校园内,师生们尊称他为“博导”。

启功便笑着说:“老朽垂垂老矣,一拨就倒,一驳就倒,我是‘拨倒’,不拨‘自倒’矣!”启功先生外出讲学时,听到会议主持人说到“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话便是:“指示不敢当。

本人是满族,祖先活动在东北,属少数民族,历史上通称‘胡人’。

因此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如此见面语,立马活跃了会场气氛。

1978年启功先生为自己拟定了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大师启功的成就是什么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那么启功的成就是什么?下面是本人为你搜集启功的成就,希望对你
有帮助!
启功的成就
首先最应该说的启功的成就自然是在书法方面。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字体方正有力,呈现隽逸感,他自创了“启体”,受到很多人的临摹。

而且他也有许多关于对书法看法的书,都记载了他对书法的种种看法与研究。

例如,他的论书绝句对书法进行就很深刻的论述,被很多人传看阅读,而且还对很多书法作品都产生影响。

他对书法史也有所研究,他对于众多书法,他能够与时代相结合,能对众多书法做出提炼,选出与现在相适宜的书法。

然后启功的成就就是绘画方面。

书画不分家,有书必定会有绘画。

启功先生的画风十分严谨,在用色方面也很大胆,十分有色彩感,他最擅长的山水竹石。

这应该和他平淡的性格有关系,是他性格的一种体现。

最后启功的成就就是教育方面。

或许有人觉得这不能作为他的成就,但是就我看来,他从教六十多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也是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一大成就。

而且这些人中有很多的高手,例如,他的弟子张世忠、贾鸿声等人,他们在启功先生的教导下,都成为了书法界的高手,为中国书法史又添了彩色的一笔。

其实启功先生的成就何止这些,他涉及的领域甚广,要将其说完恐怕还要很久。

例如他在学术方面也颇有成就,他对文学很有研究,也精通书画的鉴定,这些也是他的成就所在。

启功简介
启功出生于1912年,死于2005年,总共在世上活了93年,是一位高龄的名人。

他是满族人氏,他是真正的大家,而且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大家,是多方面的。

启功先生在中国当代的教育、书画、鉴定等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还是行家,另外对古典文学、诗歌等也很有研究。

但他最基本的职位还是教授,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和教授,教的是语文,总共是当了六十多年的大学老师。

后来也担任了其他好几种职位,例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

启功先生的一生过得并不是很平稳。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然后是和自己的祖父一起生活。

为了保他平安,他的祖父让他拜了一个喇嘛为师,所以他在佛学方面也有所涉及。

而且经过了文革等艰苦时期,所以他一生的经历十分丰富。

启功先生一生做过多种职业,一开始他仅仅是一个国文教员;1935年是大学美术系的助教;1938年又任大学的国文
讲师;1952年后就身兼多职,例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
委员等。

他的职业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启功先生的主要成就是在书画方面,在字体方面也留有著作,如古代字体论稿等。

他自己创造了“启体”,绘画以山水竹石为主。

总之涉猎甚广的他给中国留下了很多东西。

启功谈书法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在书法方面有很深的研究,还自创了叫“启体”的书写字体。

所以他关于书法也有很多认识。

尤其是启功谈书法尤为出名。

谈到书法,必定要说用笔,因为这是书法的基础。

启功谈书法时也有谈过关于书法的用笔之事。

他说用笔在书法中很重要,是构成书法艺术的主要的要素。

尤其是隶变之后的汉
字,它们都是由不同性质的基本笔画组成,这些笔画被称为点画,它的种类不多,但是变化多样,所以也很复杂。

书法的书法主要是点画的写法和艺术形态。

这些点画都有属于自己的书写要求,所以点画的写法都有自己的运笔方式和技巧。

这些不同就构成了书法的总体不同,是各种书法的特色所在。

另外启功谈书法时也谈过书法学习的几个问题,主要是反映了书法的重要性。

第一,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写字就是将语言记录下来,而将其记录下来,要让人们共同认出来,出来语句顺序,还有书法,书法的统一也是人们通过文字交流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书法是艺术又是技术。

之所以称为艺术,是因为书法本身就很奇妙,而且它也很美观,但是要将其写的美观,写得称得上是艺术,那么就必须要有技术;第三,书法
一直在被人们抬高。

书法的重视跟科举有关,后来又有人将书法与其它艺术理论相结合,这就使书法提高了很多,最后甚至是达到了思想潮流的高度。

他又谈论了关于流派的一些问题,这里就不细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