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柱层析操作要点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操作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操作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分子的大小和形状的差异,利用一种孔隙较小的基质(凝胶)将分子按照大小分离,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
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非亲和层析法,因为分离是通过分子与基质之间的排斥效应进行的,而不是通过特定的信号配对。
1.准备样品:将待纯化的生物大分子样品(如蛋白质溶液)处理成适合进行层析的条件。
这通常包括调节样品的pH值、离子强度、缓冲剂等。
2. 准备层析柱:选择合适的凝胶填料,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柱尺寸。
凝胶填料可以是聚合物凝胶或硅胶凝胶。
聚合物凝胶(如Sephadex、Sepharose等)常用于分离中等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而硅胶凝胶(如Sephacryl等)则适用于分离较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
3.平衡柱:将层析柱与缓冲液平衡。
通常用适当的缓冲液(如甘氨酸盐缓冲液)进行平衡,以确保柱内填充物的孔隙充满均匀。
4.样品加载:取适量的样品,在不破坏填充物的情况下缓慢地、连续地将样品滴入柱顶端。
加载速度要缓慢,以确保样品充分进入柱内而不是渗漏到填充物外。
5.洗脱:在缓冲液的作用下,样品溶液逐渐沿柱体下滤。
较小的分子会占据填充物内较小的孔隙,因此会与缓冲液一起快速通过填充物,而较大的分子则会在填充物中逐渐滞留。
洗脱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目标分子的大小。
6.收集洗脱液:用收集管接收洗脱液,以便将目标分子收集起来。
7.考虑后续处理:根据需要,纯化后的生物大分子可以进一步进行其他处理,如浓缩、冻干或储存等。
凝胶过滤层析技术的优点包括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试剂、分离过程温和且不破坏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但也需要注意凝胶的选择、控制操作速度、适当调节缓冲液等因素,以获得最佳的纯化效果。
另外,凝胶过滤层析不能对极低分子量的物质进行有效分离,且柱内的适用范围有限,对于较大的生物大分子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分离。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操作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操作①凝胶介质的选择根据待分离蛋白质的分子量选择具有相应分离范围的凝胶。
对于未知蛋白,应选用分离范围较宽的凝胶,如用Sephacryl S-300。
对于分子量在3~5kDa的蛋白质,脱盐时应选用Sephadex G 50或G 25;而对于小分子量多肽物质(1~5kDa),脱盐则应选用Sephadex G 10 或 Sephadex G 15。
②凝胶介质的处理和装柱商品凝胶一般是干粉,使用前应用水溶胀。
一般情况下,1份凝胶加十份水,自然溶胀至少24小时。
溶胀后,将上清中细小的凝胶碎块弃除,重新搅拌悬起,待凝胶沉淀后,再次弃去凝胶碎块,重复数次,直到液相澄清为止。
为加速溶胀,可将凝胶煮沸一小时,该法同时具有灭菌的作用。
凝胶过滤层析柱的长与直径的比例应为50~100:1。
装柱时柱体要垂直,先在柱内加入约1 /3柱床体积的水或缓冲液,然后沿柱一侧将缓冲液中的凝胶(凝胶:缓冲液=3:1)搅拌均匀,缓慢并连续地一次性注入柱内。
装柱过程中,要避免柱内缓冲液流干,注意保持柱体凝胶均匀无气泡和裂缝。
装完后,可用2 ml蓝色葡聚糖溶液检查柱体的均匀性。
如柱体均匀,可见蓝色区带均匀平稳地通过凝胶,不留任何条纹。
要保持凝胶和缓冲液温度一致,以减少气泡的产生。
③上样凝胶过滤柱层析对于样品的体积有严格的要求。
样品体积不应超过柱床体积的1~5 %,如超过5 %,则会导致分离效率降低,低于1%则分离效率也不会提高,所以蛋白质样品应尽可能浓缩至10般0 mg/ml。
样品本身对洗脱液的相对粘度不能超过2,样品粘度过高,会使层析区带不稳定,或流速不规律,区带变宽或扭曲。
上样前样品应经0.2 Pm?孔径滤膜过滤或10,000 &离心5 min,去除残渣,加样时避免破坏柱体表面,保持其表面均匀平整。
④洗脱洗脱液应保持一定的离子强度以消除凝胶中含有的游离羧基和硫酸根等与蛋白质的结合作用。
Sephadex和Sepharose CL凝胶层析所用的洗脱液的离子强度至少应为0.02 mol/L;Sephacryl凝胶应为0.05 mol/L。
凝胶过滤层析步骤

凝胶过滤层析步骤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常用的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离和分析领域。
下面将介绍凝胶过滤层析的步骤。
一、样品制备在进行凝胶过滤层析之前,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可以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样品需要在适当的缓冲液中溶解,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去除杂质、浓缩等。
二、凝胶选择凝胶过滤层析中常用的凝胶材料有几种,如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在选择凝胶时,需要考虑样品的分子大小、分子量范围以及分离的目的等因素。
不同的凝胶材料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分子筛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凝胶。
三、制备凝胶柱凝胶过滤层析通常需要制备凝胶柱。
制备凝胶柱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手工制备和使用专用的凝胶柱填充器。
制备凝胶柱时需要注意填充均匀、不产生气泡和空隙等问题。
四、样品加载将制备好的样品加载到凝胶柱中。
加载样品时,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重力或压力驱动的方式进行样品加载。
五、洗脱和分离完成样品加载后,可以进行洗脱和分离步骤。
洗脱是指用适当的缓冲液将未结合的样品从凝胶中洗脱出来,以去除杂质。
分离是指将目标分子从凝胶中洗脱出来,以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在洗脱和分离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缓冲液体系和洗脱条件。
六、收集和分析样品完成洗脱和分离后,可以将洗脱液收集起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收集的洗脱液可以用于测定目标分子的浓度、纯度以及其他相关性质。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蛋白质浓度测定、电泳分析等。
七、凝胶再生完成一次凝胶过滤层析后,凝胶柱需要进行再生以便下次使用。
凝胶再生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使用盐溶液、酸碱溶液或特定的再生缓冲液进行再生。
再生后的凝胶柱需要进行验证,确保再生效果良好。
总结: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生物分离技术。
通过选择合适的凝胶材料、制备凝胶柱、加载样品、洗脱和分离等步骤,可以实现对样品的纯化和分离。
凝胶过滤层析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研究和分析生物大分子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柱层析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柱层析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柱层析分离技术及其实验技巧一、胶柱层析(正、反相柱层析)——根据物质的极性不同进行分离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极性不同,硅胶柱层析可以分为:正相柱层析、反相柱层析。
通常把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柱色谱方法称为正相柱层析,常用的流动相为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等。
较适宜分离化合物为低级性、中等极性化合物。
而把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柱色谱方法称为反相柱层析,常用的流动相为甲醇、水等极性溶剂。
较适宜分离极性较高的化合物。
二、凝胶层析——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凝胶层析又称为凝胶过滤、分子筛层析等,是以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颗粒作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常用的凝胶是葡聚糖凝胶(Sephadex),如Sephadex LH-20。
三、柱层析实验操作3. 1层析柱的选择这与样品的处理量、分离难度、所用的基质和分离目的有关。
以基质是硅胶为例,当样品量较多,分离难度较大(相邻组分的△R较小,相差不到0.1)时,需选用较粗大的柱子以填充较多的硅胶。
柱子长,相应的塔板数就高;柱子粗,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地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两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
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
3. 2流动相的选择在柱层析分离中流动相(淋洗剂)的选择尤为关键,直接影响到柱层析的分离效果,如果选择不当常常导致几十毫克样品,用了几百毫升淋洗剂都还没有完全分离,甚至不能分离。
以硅胶柱为例,具体选择哪种流动相以及流动相的极性,多是通过薄层色谱(TLC)来确定。
凝胶层析技术(凝胶过滤).

3、样品的加入吸取1ml血红蛋白——核黄素混合液,加到凝胶床的表面上,不要沿柱壁加样品,注意加样时勿将床冲起。
打开出口管,用少量水流一下,接触过样品的管壁,再加水扩展洗脱,用试管将洗脱液。
4、洗脱:加去离子水洗脱,流速为每分钟1ml,两分钟收一管。
5、比色测定:波长,红色部分520nm,黄色部分450nm 绘制洗脱曲线:以光密度为纵座标,以时间为横座标,并标明洗脱峰的名称。
6、凝胶的回收。
四、凝胶层析的特点 1、凝胶是一种不带电荷的惰性物质,本身不会与被分离物质相互作用,分离效果好,重复性高。
2、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五、影响凝胶层析的因素(一)凝胶的选择:(二)凝胶粒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0-60目为粗粒。
100-200目为细粒(应用较多)能使洗脱曲线的峰区变得对称和狭窄。
250-400目为最细粒。
250-400 (三)洗脱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一般采用流速在30-200ml/小时,过快会使色层谱变形。
(四)离子强度和附值(五)样品液体积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通常样品液体积约为凝胶床总体积的5-10%。
(六)凝胶柱的长度,直径和分离效果的关系(七)Vo和Vi。
凝胶柱层析操作方法

凝胶柱层析操作方法凝胶柱层析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化学分离和纯化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核酸、多糖以及其他生物大分子。
它是基于溶液中分子在凝胶柱中通过扩散和吸附/排斥作用的差异,从而实现分离和纯化的过程。
凝胶柱层析的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实验设备和试剂,包括凝胶柱、载体溶液、平衡缓冲液、洗脱缓冲液以及待纯化的样品等。
2. 凝胶柱的平衡将凝胶柱放入层析缸中,并用足够的平衡缓冲液预先洗涤凝胶柱,以确保凝胶柱内缸体达到平衡状态。
洗涤凝胶柱的缓冲液通常是与样品一样的成分,以确保样品在平衡和层析过程中的稳定性。
3. 样品的加载将待纯化的样品加入凝胶柱顶部,让样品自由通过凝胶柱,在凝胶柱中发生分子的扩散和吸附/排斥作用,不同组分因差异而逐渐分离。
4. 缓冲液的加入与洗脱根据需要,逐渐加入一定体积的洗脱缓冲液,通过调整洗脱缓冲液的组成和浓度,使目标分子从凝胶柱上洗脱下来。
洗脱过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组分在凝胶柱中的吸附/排斥特性来实现分离纯化。
凝胶柱层析的洗脱缓冲液通常是在平衡缓冲液的基础上,通过调整pH值、离子浓度、缓冲剂浓度等参数来实现。
常用的洗脱缓冲液包括梯度洗脱和逐步洗脱等方法。
5. 收集分离纯化的样品通过洗脱,将目标物质从凝胶柱上洗脱下来,可以收集到分离纯化后的样品。
收集的样品可以进行后续的实验分析、储存或进一步纯化。
凝胶柱层析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 凝胶柱的选择根据待纯化样品的性质和分子大小,选择合适的凝胶柱类型和尺寸。
常见的凝胶柱类型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超大孔凝胶、琼脂糖凝胶等。
2. 缓冲液的选择根据待纯化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缓冲液,确保样品在平衡、层析和洗脱过程中的稳定性。
常用的缓冲液有Tris-HCl、PBS等。
3. 流速的控制凝胶柱层析过程中,要控制好流速,以避免分子在凝胶柱中过快通过,影响分离效果。
流速的选择应根据试剂和样品的性质进行调节。
4. 洗脱缓冲液的选择需要根据目标分子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洗脱缓冲液,确保洗脱效果和分离纯化效果的最大化。
凝胶过滤层析如何操作?

凝胶过滤层析如何操作?凝胶过滤层析操作 1.凝胶的预处理交联葡聚糖凝胶的市售商品多为干燥颗粒,使用前必须充分溶胀。
方法是将欲使用的干凝胶缓慢地倾倒入5,10倍的去离子水中,参照相关资料中凝胶溶胀所需时间,进行充分浸泡,然后用倾倒法除去表面悬浮的小颗粒,并减压抽气排除凝胶悬液中的气泡,准备装柱。
在许多情况下,也可采用加热煮沸方法进行凝胶溶胀,此法不仅能加快溶胀速率,而且能除去凝胶中污染的细菌,同时排除气泡。
表凝胶型号和层析柱大小与规格及凝胶用量层析柱规格凝胶的规格和用量(g)直径(cm) 高(cm) 容量 (ml) G25 G50 G100 G200 0.9 15 9.5 2.5 1 0.6 0.3 0.9 30 19 5 2 1.2 0.60.9 60 38 10 4 2.5 1.21.6 20 40 10 42.5 1.21.6 40 80 20 8 5.02.41.6 70 140 35 14 9.0 4.4 1.6 100 200 50 20 12.5 6 2.6 40 210 50 20 12 72.6 70 370 90 35 20 122.6 2.6 100 60 530 1 000 130 250 50 110 30 70 17 352.装柱层析柱的选择一般根据分离样品的种类和样品的数量而定。
纯化蛋白质时,柱床体积应为样品体积的25,100倍。
去除盐及游离荧光素约为样品体积的4,10倍。
柱太短,影响分离效果。
柱长一些,分离效果好,但柱太长,则延长分离时间,样品也稀释过度。
层析柱的内径也要选择适当。
内径过细,会发生“器壁效应”,即靠近管壁的流速要大于中心的流速影响分离效果。
所以层析柱的内径和高度应有一定的比例。
对于除盐来说应为1:5,1:25;对于纯化蛋白质来说应为1:20,1:100。
凝胶柱的装填方法和要求,基本上与离子交换柱的制备相同。
一根理想的凝胶柱要求柱中的填料(凝胶)密度均匀一致,没有空隙和气泡。
sephadexg200柱层析操作方法

sephadexg200柱层析操作方法摘要:一、Sephadex G200柱层析简介二、实验材料与仪器三、操作步骤1.准备样品2.平衡Sephadex G200 柱3.层析操作4.收集分离后的样品5.分析结果四、注意事项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Sephadex G200柱层析简介Sephadex G200柱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筛层析技术,基于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差异来实现样品组分的分离。
Sephadex G200柱是一种葡聚糖凝胶柱,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高的分辨率。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SephadexG200柱层析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Sephadex G200柱、样品溶液、磷酸缓冲液、蒸馏水、移液器、试管等。
2.实验仪器:层析柱、层析泵、紫外检测器、移液器、试管架等。
三、操作步骤1.准备样品(1)制备样品溶液:将待分离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浓度可根据实验需求调整。
(2)稀释样品:将样品溶液适当稀释,以满足层析柱的进样要求。
2.平衡Sephadex G200柱(1)将Sephadex G200柱连接到层析泵上,加入磷酸缓冲液,进行预洗。
(2)调节层析泵流速,通常为1-2 mL/min。
3.层析操作(1)将稀释后的样品加载到Sephadex G200柱上,启动层析泵,开始进样。
(2)根据样品分离情况,适时调整磷酸缓冲液的流速和浓度。
(3)注意观察紫外检测器信号,了解层析进程。
4.收集分离后的样品(1)层析完成后,关闭层析泵,取出Sephadex G200柱。
(2)将分离后的样品依次收集到试管中,标记试管内容。
5.分析结果(1)对收集的样品进行紫外光谱分析,观察各组分的分离情况。
(2)如有需要,可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纯化处理。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层析条件,如流速、缓冲液浓度等,以保证分离效果。
2.平衡Sephadex G200柱时,要充分清洗,避免残留杂质影响层析效果。
凝胶色谱层析

凝胶色谱层析
凝胶色谱层析(Gel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技术。
它基于不同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差异,通过凝胶的
分子筛效应来实现分离。
凝胶色谱层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凝胶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凝胶,如琼脂糖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根据待分离物质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凝胶孔径。
2. 柱子的制备:将凝胶填充到柱子中,确保凝胶均匀且无气泡。
3. 上样: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加载到柱子的顶部。
4. 洗脱:使用适当的洗脱液,通常是缓冲液,将混合物通过柱子
进行洗脱。
大分子物质由于不能进入凝胶的孔径,会首先被洗脱出来,而小分子物质则会被凝胶保留较长时间。
5. 检测:在洗脱过程中,通过检测柱子出口处的洗脱液,可以监
测不同物质的洗脱时间和浓度。
6. 收集和分析:根据洗脱时间和检测结果,收集不同组分的洗脱液,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定。
凝胶色谱层析的优点包括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适用于分离和分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它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中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之一。
凝胶色谱柱的使用

凝胶色谱柱的使用凝胶色谱柱(Gel chromatography column),又称为凝胶过滤色谱柱,是一种常用于蛋白质和多肽分离纯化的柱层析技术。
它是根据溶质在凝胶颗粒孔隙和凝胶颗粒表面之间的扩散速率不同来实现分离的。
凝胶色谱柱由内核和包覆层构成。
内核是由纤维素、琼脂糖、琼脂和聚丙烯酰胺等材料制成的颗粒,颗粒大小一般在10-300微米之间。
内核是柱层析的主要分离介质,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可以根据溶质的分子量来选择孔径大小。
包覆层是一层较细的凝胶层,在内核表面涂覆各种高分子材料,通过改变包覆层的化学性质,可以调控分离过程中的选择性和分离效果。
1.样品制备:准备待分离的样品溶液,通常需要用缓冲液进行稀释和调整pH值。
如果样品中含有高浓度的盐类或有机溶剂等,需要进行脱盐或柱外固相萃取处理。
2.样品加载:将样品溶液加载到凝胶色谱柱上,可以通过重力流动或使用泵进行加样。
3.柱洗脱:用缓冲液进行柱洗脱,一般要满足样品的最佳分离条件。
可以使用单一缓冲液或梯度洗脱,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洗脱方式。
4.收集分离物:根据需要,收集分离物进行后续分析或纯化。
1.蛋白质纯化:凝胶色谱柱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进行分离,常用于蛋白质的粗提和富集。
2.多肽纯化:凝胶色谱柱可以根据多肽的大小和亲水性进行分离,常用于多肽的富集和纯化。
3.药物研发:凝胶色谱柱可以用于药物分子的纯化和分析,有助于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药物筛选和性质表征。
4.生物分析:凝胶色谱柱可以用于生物样品中复杂成分的富集和纯化,有助于生物样品的分析和研究。
1.分离效果好:凝胶色谱柱可以通过调控柱层析介质的孔隙大小和分离效果,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2.操作简单:凝胶色谱柱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流程。
3.适用范围广:凝胶色谱柱适用于不同分子量和化学性质的样品,可以满足不同的纯化需求。
1.分离速度慢:由于样品分子需要通过凝胶层的扩散来实现分离,凝胶色谱柱的分离速度较慢。
凝胶柱层析操作要点

(一) 基本原理凝胶是一种不带电荷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状结构、呈珠状颗粒的物质,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及筛孔的直径均匀一致,象筛子,直径大于孔径的分子将不能迸入凝胶内部,便直接沿凝胶颗粒的间隙流出,称为全排出。
较小的分子在容纳它的空隙内,自由出入,造成在柱内保留时间长。
这样,较大的分子先被洗脱下来,而较小的分子后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相互分离的目的。
洗脱时峰的位置和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有直接的定量关系。
在一根凝胶柱中,颗粒间自由空间所含溶液的体积为外水体积V。
不能进入凝胶孔径的那些大分子,当洗脱体积为V。
时,出现洗脱峰。
凝胶颗粒内部孔穴的总体积称为内水体积Vi ,能全部渗入凝胶的那些小分子,当洗脱体积为V。
+ Vi 时出现洗脱峰。
(二)凝胶的类型及性质1.交联葡聚糖凝胶交联葡聚糖凝胶的商品名称为Sephadex,由葡聚糖和3-氯-1.2-环氧丙烷(交联剂)以醚键相互交联而形成具有三维空间多孔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交联葡聚糖凝胶,按其交联度大小分成8种型号(表6–2)。
交联度越大,网状结构越紧密,孔径越小,吸水膨胀就愈小,故只能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而交联度越小,孔径就越大,吸水膨胀大,则可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
各种型号是以其吸水量(每g干胶所吸收的水的质量)的10倍命名,如,Sephadex G–25表示该凝胶的吸水量为每g干胶能吸2.5克水。
在SephadexG–25及G–50中分别引入羟丙基基团,即可构成LH型烷基化葡聚糖凝胶。
交联葡聚糖凝胶在水溶液、盐溶液、碱溶液、弱酸溶液和有机溶剂中较稳定,但当暴露于强酸或氧化剂溶液中,则易使糖甘键水解断裂。
在中性条件下,交联葡聚糖凝胶悬浮液能耐高温,用120℃消毒10分钟而不改变其性质。
如要在室温下长期保存,应加入适量防腐剂,如氯仿、叠氮钠等,以免微生物生长。
交联葡聚糖凝胶由于有羧基基团,故能与分离物质中的电荷基团(如碱性蛋白质)发生吸附作用,但可借助提高洗脱液的离子强度得以克服。
凝胶色谱柱操作

凝胶色谱柱操作1、溶胀商品凝胶是干燥的颗粒,通常以40~63um的使用最多。
凝胶使用前需要在洗脱液中充分溶涨一至数天,如在沸水浴中将湿凝胶逐渐升温到近沸,则溶涨时间可以缩短到1~2小时。
凝胶的溶涨一定要完全,否则会导致色谱柱的不均匀。
热溶涨法还可以杀死凝胶中产生的细菌、脱掉凝胶中的气泡。
2、装柱由于凝胶的分离是靠筛分作用,所以凝胶的填充要求很高,必须要使整个填充柱非常均匀,否则必须重填。
凝胶在装柱前,可用水浮选法去除凝胶中的单体、粉末及杂质,并可用真空泵抽气排出凝胶中的气泡。
最好购买商品中的玻璃或有机玻璃的凝胶空柱,在柱的两端皆有平整的筛网或筛板。
将柱垂直固定,加入少量流动相以排除柱中底端的气泡,在加入一些流动相于柱中约1/4的高度。
柱顶部连接一个漏斗,颈直径约为柱颈的一半,然后在搅拌下、缓慢的、均匀地、连续地加入已经脱气的凝胶悬浮液,同时打开色谱柱的毛细管出口,维持适当的流速,凝胶颗粒将逐层水平式上升,在柱中均匀地沉积,直到所需高度位置。
最后拆除漏斗,用较小的滤纸片轻轻盖住凝胶床的表面,再用大量洗脱剂将凝胶床洗涤一段时间。
3、柱均匀性检查凝胶色谱的分离效果主要决定于色谱柱装填得是否均匀,在对样品进行分离之前,对色谱柱必须进行是否均匀的检查。
由于凝胶在色谱柱中是半透明的,检查方法可在柱旁放一至于柱平行的日光灯,用肉眼观察柱内是否有纹路”或气泡。
也可向色谱柱内加入有色大分子等,加入物质的分子量应在凝胶柱的分离范围,如果观察到柱内谱带窄、均匀、平整,即说明色谱柱性能良好;如果色带出现不规则、杂乱、很宽时必须重新装填凝胶柱。
4、上样凝胶柱装好后,一定要对柱用流动相进行很好的平衡处理,才能上样。
凝胶柱的上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总的原则是要使样品柱塞尽量的窄和平整。
为了防止样品中的一些沉淀物污染色谱柱,一般在上柱前将样品过滤或离心。
样品溶液的浓度应该尽可能的大一些,但如果样品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时,必须将样品适当稀释,并使样品温度与色谱柱的温度一致。
凝胶过滤色谱柱 色谱柱操作规程

凝胶过滤色谱柱色谱柱操作规程凝胶过滤色谱柱用于体积排阻层析体积排阻,也叫凝胶过滤,依据物质尺寸大小的不同分别。
假如分子的尺寸大于树脂的最大孔径,这种分子就不能进入树脂颗粒内部,它所经过的有效体积最小,最早从洗脱液中流出。
凝胶过滤色谱柱用于体积排阻层析体积排阻,也叫凝胶过滤,依据物质尺寸大小的不同分别。
假如分子的尺寸大于树脂的最大孔径,这种分子就不能进入树脂颗粒内部,它所经过的有效体积最小,最早从洗脱液中流出。
而小分子能够进入树脂的孔道中,经过的有效体积比较大,从洗脱液中流出较晚,分子量越小,流出越晚。
体积排阻层析可以用于纯化的第一步,按分子量大小将产品粗分;也可以用作纯化的中心步骤来改换缓冲液或脱盐,或用于纯化的最后一步来去除杂质,精制产品。
体积排阻层析树脂有预先设定的排阻极限,排阻极限由树脂本身的最大孔径和孔径分布范围决议。
MKF有机凝胶型大孔填料规格有:7—10μm超细颗粒,具有很高的辨别率;20μm,40μm中等颗粒,用于制备型的纯化步骤;60—80μm较粗颗粒,用于经济型制备的纯化步骤;100—150μm粗颗粒,用于产物的大规模捕获。
—专业分析仪器服务平台,试验室仪器设备交易网,仪器行业专业网络宣扬媒体。
相关热词:等离子清洗机,反应釜,旋转蒸发仪,高精度温湿度计,露点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价格,霉菌试验箱,跌落试验台,离子色谱仪价格,噪声计,高压灭菌器,集菌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柱温箱,旋涡混合仪,电热套,场强仪万能材料试验机价格,洗瓶机,匀浆机,耐候试验箱,熔融指数仪,透射电子显微镜。
当色谱柱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柱内由于各种原因,滞留了一些高沸点组分或氧化物等,除柱效有所下降外,还可能显现基线波动或“鬼峰”。
为了去除污染物,使柱效和基线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称为色谱柱的再生。
色谱柱的再生和柱老化有确定区分和不同,它是柱在使用一段时间柱性能下降,经处理后尽量恢复到原来性能的过程。
A、色谱柱在以下几种情况必需再生处理a.使一段时间,柱效明显下降;b.柱被污染,特别是在程序升温时,基线漂移和噪声超过容忍程度或显现“鬼峰”;c.柱头塌陷,柱床短路或断位(在玻璃柱中简单发觉),而显现尖峰或双重峰;d.峰形展宽,保留时间明显变化;e.待分别组分和固定相表面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引起保留时间较短的峰拖尾或显现双峰;B、毛细管柱再生的几种方法a.用载气将色谱柱污染物冲洗出来;b.将柱头截去100mm 或更长一些;c.若使用交联的色谱柱,可在仪器上反复注射溶剂进行冲洗。
凝胶柱层析实验报告

1. 理解凝胶柱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凝胶柱层析在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
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凝胶柱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分子量不同的生物大分子。
其原理是利用凝胶的分子筛效应,将混合物中的大分子、中分子和小分子进行分离。
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物质,其孔径大小不同,大分子无法进入孔径较小的凝胶颗粒,而小分子则可以自由进出。
在实验中,样品溶液通过凝胶柱,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将在凝胶柱中形成不同的洗脱峰,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蛋白质样品、标准分子量蛋白质、凝胶柱、洗脱液、缓冲液等。
2. 仪器:凝胶柱层析仪、离心管、移液器、微量注射器、凝胶柱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凝胶柱:将凝胶柱垂直固定在凝胶柱层析仪上,用缓冲液平衡凝胶柱,使其达到稳定的操作状态。
2. 样品制备:将蛋白质样品与缓冲液混合,用移液器取适量样品加入凝胶柱。
3. 洗脱:用洗脱液缓慢洗脱凝胶柱,收集不同洗脱峰的样品。
4. 样品分析:将收集到的洗脱峰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观察蛋白质分子量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凝胶柱层析分离结果:通过凝胶柱层析实验,成功地将蛋白质样品中的大分子、中分子和小分子分离。
洗脱峰1主要包含大分子蛋白质,洗脱峰2主要包含中分子蛋白质,洗脱峰3主要包含小分子蛋白质。
2. 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将不同洗脱峰的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洗脱峰1的蛋白质分子量最大,洗脱峰3的蛋白质分子量最小,与凝胶柱层析分离结果一致。
1. 凝胶柱层析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分子量不同的生物大分子。
2. 通过凝胶柱层析实验,成功地将蛋白质样品中的大分子、中分子和小分子分离,并验证了实验原理。
3. 实验结果表明,凝胶柱层析与SDS-PAGE电泳分析相结合,可以实现对蛋白质分子量的准确测定。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凝胶柱层析实验时,应注意凝胶柱的平衡和操作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操作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操作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和化学研究中的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化合物的纯化和分离技术。
它利用凝胶过滤基质,通过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将待分离物分离出来。
下面将详细介绍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凝胶基质:根据待分离物的分子量范围选择合适的凝胶基质,如分子筛、琼脂糖、琼脂糖-琼脂糖6等。
常用的凝胶基质有不同的孔径大小,可以根据待分离物的分子量范围选择合适的孔径大小。
(2)根据凝胶基质使用说明进行膨胀:将干燥的凝胶基质用适当的缓冲液(如PBS)溶解,并在4°C下放置一段时间使凝胶膨胀成固定的形状。
2.样品处理(1)将待分离物样品稀释至合适的浓度:样品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凝胶基质的饱和和堵塞,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和待分离物的特性合理调整样品的浓度。
(2)加入适当的缓冲液:为了保持待分离物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需要在样品中加入适当的缓冲液,如PBS、Tris-HCl等。
3.装填柱子(1)将膨胀好的凝胶基质均匀地填充到层析柱中:可以使用手动装填或压力装填的方法将膨胀好的凝胶基质均匀地填充到层析柱中。
填充时需要轻轻振动层析柱,以排除气泡并获得均匀的填充。
(2)用缓冲液预洗柱子:用适当的缓冲液预洗填充好的层析柱,以去除杂质和预平衡凝胶基质。
4.样品加载和洗脱(1)注射样品:将处理好的样品缓慢地注射到已经平衡的层析柱上。
为了保持柱子的稳定性和样品分离的准确性,需要控制好注射的速度和量。
(2)收集分离的组分:将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的组分逐一收集,可以根据样品分离和实验要求,设置适当的收集管。
5.数据分析(1)测定峰值分离量:可以通过对收集的每个分离组分进行浓度测定,然后计算分离量和回收率。
通过浓度测定可以得到每个分离组分的峰值浓度。
(2)分子量估算:可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品(如蛋白质标准品)以及待分离物的峰值分离量和峰值位置进行对比,从而估算待分离物的分子量。
凝胶层析实验步骤及细节

温州大学第四届生物学科实验技能大赛血清凝胶层析实验成绩: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 5月6日(周日)8:50到10B正门集合,上午9:00至12:00左右分离器使用指导及凝胶装柱。
下午1:30开始血清离心操作及层析操作。
实验前:身穿实验服,用蒸馏水清洗实验器具实验后:清理实验器具凝胶层析的实验步骤实验试剂和用品1. 试剂Sephandex 4B 凝胶(凝胶颗粒)、5%重铬酸钾、5%蓝葡聚糖、生理盐水2. 主要实验用具铁架台(滴定台架)、凝胶柱(层析柱)<多孔板、筛板>(10×1.0cm)、螺丝夹、移液管、烧杯、胶头滴管、试管(20个)、试管架、玻璃棒凝胶层析定义凝胶层析又称凝胶过滤,分子筛层析或排阻层析。
它的突出优点是凝胶属于惰性载体,不带电荷,吸附力弱,可在相当广的温度范围下进行,不需要有机溶剂。
凝胶层析是按照蛋白质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的技术。
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分子筛。
利用这种凝胶分子筛对大小、形状不同的分子进行层析分离,称凝胶层析。
分子大小彼此相差25%的样品,只要通过单一凝胶床就可以完全将它们分开。
实验原理不同类型凝胶的筛孔的大小不同。
如果将这样的凝胶装入一个足够长的柱子中,作成一个凝胶柱。
当含有大小不同的蛋白质样品加到凝胶柱上时,比凝胶珠平均孔径小的蛋白质就要连续不断地穿入珠子的内部,这样的小分子不但其运动路程长,而且受到来自凝胶珠内部的阻力也很大,所以越小的蛋白质,把它们从柱子上洗脱下来所花费的时间越长。
凝胶中只有很少的孔径可接受大的蛋白。
因此,大的蛋白质直接通过凝胶珠之间的缝隙首先被洗脱下来。
凝胶过滤所用的凝胶孔径大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要纯化的蛋白质分子量。
凝胶柱的制备在沸水浴中将湿凝胶浆逐渐升温至近沸,1小时即可达到凝胶的充分胀溶。
加热法既可节省时间又可消毒。
凝胶的装填:将层析柱与地面垂直固定在架子上,下端流出口用夹子夹紧,柱顶可安装一个带有搅拌装置的较大容器,柱内充满洗脱液,将凝胶调成较稀薄的浆头液盛于柱顶的容器中,然后在微微地搅拌下使凝胶下沉于柱内,这样凝胶粒水平上升,直到所需高度为止,拆除柱顶装置,用相应的滤纸片轻轻盖在凝胶床表面。
凝胶层析注意事项

凝胶层析注意事项凝胶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基质中化学成分在固相凝胶上的分配率差异,实现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在进行凝胶层析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凝胶材料:根据所需要分离的物质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凝胶材料。
常见的凝胶材料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等。
需要根据分子量、电荷性质和疏水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凝胶材料。
2. 准备凝胶:凝胶层析实验中,制备凝胶的过程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凝胶的质量,尽量避免制备过程中出现空隙或者气泡。
应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凝胶的浓度和孔径大小,以确保能够将待分离物质分离开来。
3. 样品预处理:在进行凝胶层析实验之前,需要对待分离的样品进行预处理。
一般来说,预处理包括蛋白质的去除、富集或者纯化,以及样品的去盐、去色等操作。
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样品的纯度和分离效果。
4. 蛋白样品的加载量:在进行凝胶层析实验时,需要控制好蛋白样品的加载量。
过多的样品会导致样品分离不净,而过少的样品则可能会导致分离效果不理想。
因此,需要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凝胶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加载量。
5. 缓冲液的选择:在凝胶层析实验中,选择合适的缓冲液非常重要。
缓冲液对于维持凝胶的pH值稳定以及样品分离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选择合适的缓冲液体系,并根据实验需要调整缓冲液的浓度和pH值。
6. 电泳条件的设置:在进行凝胶层析实验时,电泳条件的设置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电泳的时间、电压以及温度等因素需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
过高的电压可能会导致凝胶破裂,而过低的电压则可能会影响样品的分离效果。
7. 结果分析:在凝胶层析实验结束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分离效果和样品纯度,以确定实验是否成功。
同时还需要对分离得到的样品进行进一步分析,例如质谱分析、蛋白质鉴定等。
总之,凝胶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选择合适的凝胶材料。
只有在合理操作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凝胶色谱柱操作

► 么B S 凝胶色谱柱操作凝胶色谱柱操作1、溶胀商品凝胶是干燥的颗粒,通常以40~63um的使用最多。
凝胶使用前需要在洗脱液中充分溶涨一至数天,如在沸水浴中将湿凝胶逐渐升温到近沸,则溶涨时间可以缩短到1-2 小时。
凝胶的溶涨一定要完全,否则会导致色谱柱的不均匀。
热溶涨法还可以杀死凝胶中产生的细菌、脱掉凝胶中的气泡。
2、装柱由于凝胶的分离是靠筛分作用,所以凝胶的填充要求很高,必须要使整个填充柱非常均匀,否则必须重填。
凝胶在装柱前,可用水浮选法去除凝胶中的单体、粉末及杂质,并可用真空泵抽气排出凝胶中的气泡。
最好购买商品中的玻璃或有机玻璃的凝胶空柱,在柱的两端皆有平整的筛网或筛板。
将柱垂直固定,加入少量流动相以排除柱中底端的气泡,在加入一些流动相于柱中约i/4的高度。
柱顶部连接一个漏斗,颈直径约为柱颈的—半,然后在搅拌下、缓慢的、均匀地、连续地加入已经脱气的凝胶悬浮液,同时打开色谱柱的毛细管出口,维持适当的流速,凝胶颗粒将逐层水平式上升,在柱中均匀地沉积,直到所需高度位置。
最后拆除漏斗,用较小的滤纸片轻轻盖住凝胶床的表面,再用大量洗脱剂将凝胶床洗涤一段时间。
3、柱均匀性检查凝胶色谱的分离效果主要决定于色谱柱装填得是否均匀,在对样品进行分离之前,对色谱柱必须进行是否均匀的检查。
由于凝胶在色谱柱中是半透明的,检查方法可在柱旁放—至于柱平行的日光灯.用肉眼观察柱内是否有''纹路〃或气泡。
也可向色谱柱内加入有色大分子等,加入物质的分子量应在凝胶柱的分离范围,如果观察到柱内谱带窄、均匀、平整,即说明色谱柱性能良好;如果色带出现不规则、杂乱、很宽时必须重新装填凝胶柱。
4、上样凝胶柱装好后,一定要对柱用流动相进行很好的平衡处理’才能上样。
凝胶柱的上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总的原则是要使样品柱塞尽量的窄和平整。
为了防止样品中的—些沉淀物污染色谱柱,一般在上柱前将样品过滤或离心。
样品溶液的浓度应该尽可能的大一些,但如果样品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时,必须将样品适当稀释,并使样品温度与色谱柱的温度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胶柱层析操作要点
(一) 基本原理
凝胶是一种不带电荷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状结构、呈珠状颗粒的物质,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及筛孔的直径均匀一致,象筛子,直径大于孔径的分子将不能迸入凝胶内部,便直接沿凝胶颗粒的间隙流出,称为全排出。
较小的分子在容纳它的空隙内,自由出入,造成在柱内保留时间长。
这样,较大的分子先被洗脱下来,而较小的分子后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相互分离的目的。
洗脱时峰的位置和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有直接的定量关系。
在一根凝胶柱中,颗粒间自由空间所含溶液的体积为外水体积V。
不能进入凝胶孔径的那些大分子,当洗脱体积为V。
时,出现洗脱峰。
凝胶颗粒内部孔穴的总体积称为内水体积Vi ,能全部渗入凝胶的那些小分子,当洗脱体积为V。
+ Vi 时出现洗脱峰。
(二)凝胶的类型及性质
1.交联葡聚糖凝胶
交联葡聚糖凝胶的商品名称为Sephadex,由葡聚糖和3-氯-1.2-环氧丙烷(交联剂)以醚键相互交联而形成具有三维空间多孔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交联葡聚糖凝胶,按其交联度大小分成8种型号(表6–2)。
交联度越大,网状结构越紧密,孔径越小,吸水膨胀就愈小,故只能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而交联度越小,孔径就越大,吸水膨胀大,则可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
各种型号是以其吸水量(每g干胶所吸收的水的质量)的10倍命名,如,Sephadex G–25表示该凝胶的吸水量为每g干胶能吸2.5克水。
在SephadexG–25及G–50中分别引入羟丙基基团,即可构成LH型烷基化葡聚糖凝胶。
交联葡聚糖凝胶在水溶液、盐溶液、碱溶液、弱酸溶液和有机溶剂中较稳定,但当暴露于强酸或氧化剂溶液中,则易使糖甘键水解断裂。
在中性条件下,交联葡
聚糖凝胶悬浮液能耐高温,用120?消毒10分钟而不改变其性质。
如要在室温下长期保存,应加入适量防腐剂,如氯仿、叠氮钠等,以免微生物生长。
交联葡聚糖凝胶由于有羧基基团,故能与分离物质中的电荷基团(如碱性蛋白质)发生吸附作用,但可借助提高洗脱液的离子强度得以克服。
因此在进行凝胶层析时,常用含有NaCl的缓冲溶液作洗脱液。
交联葡聚糖凝胶可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酶、多糖、多肽、氨基酸、抗菌素,也可用于高分子物质样品的脱盐及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操作要点
1.凝胶处理
交联葡聚糖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市售商品多为干燥颗粒,使用前必须充分溶胀。
方法是将欲使用的干凝胶缓慢地倾倒入5,10倍的去离子水中,参照表6–2及其他相关资料中凝胶溶胀所需时间,进行充分浸泡,然后用倾倒法除去表面悬浮的小颗粒,并减压抽气排除凝胶悬液中的气泡,准备装柱。
在许多情况下,也可采用加热煮沸方法进行凝胶溶胀,此法不仅能加快溶胀速率,而且能除去凝胶中污染的细菌,同时排除气泡。
2(凝胶柱制备
合理选择层析柱的长度和直径,是保证分离效果的重要环节。
理想的层析柱的直径与长度之比一般为1:25,1:100。
凝胶柱的装填方法和要求,基本上与离子交换柱的制备相同。
一根理想的凝胶柱要求柱中的填料(凝胶)密度均匀一致,没有空隙和气泡。
通常新装的凝胶柱用适当的缓冲溶液平衡后,将带色的兰葡聚糖–2000、细胞色素,或血红蛋白等物质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g/L的溶液过柱,观察色带是否均匀下移,以鉴定新装柱的技术质量是否合格,否则,必须重新装填。
3(加样与洗脱
(1)加样量加样量与测定方法和层析柱大小有关。
如果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或柱床体积小,加样量可小;否则,加样量增大。
例如利用凝胶层析分离蛋白质时,若采用28Onm波长测定吸光度,对一根2cm×6Ocm的柱来说,加样量一般来说,加样量越少或加样体积越小(样品浓度高),分辨率越需5mg左右。
高。
通常样品液的加入量应掌握在凝胶床总体积的5,,10,。
样品体积过大,分离效果不好。
对高分辨率的分子筛层析,样品溶液的体积主要由内水体积(Vi)所决定,故高吸水量凝胶如Sephadex G-200,每mL总床体积可加0.3,0.5mg溶质,使用体积约为0.O2倍总体积;而低吸水量凝胶如Sephadex G–75,每mL总床体积加溶质质量为0.2mg,样品体积为0.Ol倍总体积。
(2)加样方法如同离子交换柱层析一样,凝胶床经平衡后,吸去上层液体,待平衡液下降至床表面时,关闭流出口,用滴管加入样品液,打开流出口,使样品液缓慢渗入凝胶床内。
当样品液面恰与凝胶床表面持平时,小心加入数mL洗脱液冲洗管壁。
然后继续用大量洗脱液洗脱。
(3)洗脱加完样品后,将层析床与洗脱液储瓶、检测仪、分部收集器及记录仪相连,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预先估计好一个适宜的流速,定量地分部收集流出液,每组分一至数mL。
各组分可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凝胶柱层析一般都以单一缓冲溶液或盐溶液作为洗脱液,有时甚至可用蒸馏水。
洗脱时用于流速控制的装置最好的是恒流泵。
若无此装置,可用控制操作压的办法进行。
4.凝胶的再生和保存
凝胶层析的载体不会与被分离的物质发生任何作用,因此凝胶柱在层析分离后稍加平衡即可进行下一次的分析操作。
但使用多次后,由于床体积变小,流
此时对凝胶柱需进行再生动速率降低或杂质污染等原因,使分离效果受到影响。
处理,其方法是:先用水反复进行逆向冲洗,再用缓冲溶液平衡,即可进行下一
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