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与乘法的关系,以及简单的除法运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的理解。

2. 简单除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那么乘法的逆运算是什么?引出除法的基本概念。

二、探究新知1. 利用PPT课件展示除法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示范简单的除法运算,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计算。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强调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提醒学生在计算时注意细节。

五、板书设计1. 板书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 除法的基本概念-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简单的除法运算六、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除法现象,与家人分享学习心得。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动手操作和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除法的定义、除法与乘法的关系、除法的基本运算步骤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的基本运算。

教学难点1.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 除法的基本运算步骤。

3.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运算卡片、除法运算教具、PPT课件。

2. 学具:除法运算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的重要性。

2. 讲解新课:讲解除法的定义、除法与乘法的关系、除法的基本运算步骤。

3. 示范解题:通过教具示范除法的基本运算步骤,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除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6.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讲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除法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2. 板书内容:除法的定义、除法与乘法的关系、除法的基本运算步骤、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除法题目。

2. 通过观察日常生活,找出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记录下来。

3.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预习除法的进阶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除法的重要性。

作业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除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第0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第0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针对本课时内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除法概念;2.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除法运算;3.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具,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组成;4.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除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适宜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除法初步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创设分礼物、分配食物等生活情境,引出除法运算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第0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第0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初步接触除法运算的关键课时。在案例背景中,学生已学习了加减法运算,但对除法概念及运算规则尚不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逐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4.学生能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5.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挫折,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寻求帮助,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情境,如分礼物、分配食物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除法的作用。
2.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源,展示除法运算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生能够理解除法与加减法的关系,能够运用除法进行逆向思考,如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等。
(二)过程与方法

第二单元 第02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二单元 第02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知识链接:复习引入,激活经验【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回顾旧知1.你能按要求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9朵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朵。

(2)9朵花,每3朵分一份,可以分()份。

2.复习导入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也学会了按要求把一些物品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平均分的过程用算式记录下来。

3.猜谜语:黑黑眼圈大胖子,最爱竹叶竹笋吃。

(打一动物)学习任务一: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明确含义【设计意图:利用“熊宝宝分竹笋”这一情境导入新课,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一、创设情境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为了照顾好他们,动物园每天都要准备新鲜的竹笋,今天一共准备了12个竹笋,想把这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应该怎么分呢?1.出示例题4情景图:观察信息说图意。

2.找出关键信息。

3.思考怎讲解决:每盘放几个?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1.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每盘要放同样多)2. 动手操作:摆一摆,分一分。

3. 分组汇报:预设1:先拿出4个竹笋每个盘子放1个,再拿出4个竹笋每个盘子放1个,剩下4个竹笋每个盘子再放1个。

每盘放1个,这样分了3次,结果每盘都分了3个竹笋,是平均分的。

预设2:先每盘分两个,还剩4个竹笋,再每盘分一个,正好分完。

能依据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预设3:3个3个地分,分了4盘,正好分完。

数的感觉很好,能想到每次分几个比较合适。

4.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5. 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任务二:体会除法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概述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中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6个桃、3个盘子的图片,每个同学还要准备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2、学生已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

四、资源本节课是在电教室中进行完成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科书。

专门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

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

使学生知道:老师一个一个地分,每人又分给1支。

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观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笔的方法把8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3)教师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4)教师请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每份分得的正方体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师板书:“平均分”。

(5)教师出示“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教师让学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几个?”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议一议。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品3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品3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页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练习本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谈话。

师:同学们,谁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生:大熊猫。

师:回答正确,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晶晶是一个可爱的大熊猫,它十分好客,今天它请来四个小伙伴来它的家里做客,它给每个朋友都准备了竹笋作为午餐,可是,晶晶该怎样把竹笋分给他的朋友们呢?你们知道吗?生: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那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黑板(出示例3课件),晶晶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呢?请大家帮晶晶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呢?生:平均就是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

师:回答正确,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那接下来,我们用小棒代替竹笋,用4张纸表示4个盘子,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来把这些竹笋平均分一分。

(请一名同学来上台演示一下)师:谁和他的分法不一样?(提问两名学生)有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者三个三个地分,但是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生: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师:请大家回忆我们的操作过程,结合图说一说这幅图(课件)表示的含义。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

再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竹笋的统一表象。

最后结合图对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征。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

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践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关键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安排以下教学过程(一)尝试“平均分”第一环节:分一分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手随便把18根小棒分成两份,数数看你的左手和右手里分别有多少根小棒(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是为了提高课的吸引力,二是为了让学生感觉到随便分,分成的两分不相等,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学生分得两份相等。

)2、现在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分,注意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分成2份,每份的根数同样多分成3份,每份的根数同样多分成6份,每份的根数同样多分成9份,每份的根数同样多(在这一环节中我有意的选中了18根小棒,因为18的因数比较多,从把18根小棒分成2份到分成9分,难度依次增加。

为的是让学生充分的操作体验活动,学生不管用那种方法只要分开就行,不会分的学生可以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每份的根数同样多这一现象,也就是什么样的情况叫平均分。

《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除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除法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 除法运算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算式卡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除法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起学生对除法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些物品平均分配给若干个人。

3. 导入新课:介绍除法的概念,展示除法算式。

二、探究1. 观察与发现:让学生观察除法算式,发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 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实物模型进行除法运算。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除法运算的心得体会。

4. 课堂小结:总结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三、巩固1. 口算练习:让学生进行除法口算练习,提高运算速度。

2. 书面练习:布置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四、拓展与应用1. 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案例分析:分析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课后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板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1. 除法的概念:将一些物品平均分配给若干个人。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因此,我以第一人称,详细描述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数学二年级下册的《除法的初步认识》。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运算方法。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以及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够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于除法概念的理解,以及除法运算的掌握。

教学重点则是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除法概念,然后通过讲解和例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随堂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我设计了简洁直观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我设计了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作业题目包括: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2.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果有一块巧克力,你想平均分给三个朋友,你会怎么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学生对于除法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下一节课中,我会更加注重对于除法概念的讲解和实际应用的演示。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例如,尝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运用除法进行计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我选择了数学二年级下册的《除法的初步认识》作为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法的基础上,引入除法概念。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除法这一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

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的实际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例,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除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分水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配。

从而引出除法概念。

2.新课讲解: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除法的运算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除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除法的理解,引导学生发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直观地展示除法的运算过程。

可以设计成一个除法算式的形式,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逐步完善板书。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课堂讨论来进行。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优质课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优质课件
12÷3=4表示把12平均分成3份, 每份4个。你能用这个除法算式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学习任务三
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达标练习
practice
1.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里放( 3 )条。
表示把15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几。 15÷5=3(条)
达标练习
practice
2. 分一分,填一填。
课前导入
Lead
in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按要求摆一摆物品
(1)把6个花瓶,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2)把6个花瓶,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
学习任务一
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明确含义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个。
读题理解题意,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3 )个。
总数 平均分成4份
12÷4=3
每份的个数
12÷4=3中的12、4、3 和÷各表示什么含义 ?
平均分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3 )个。
想一想:12÷3=4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呢?与12÷4=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即把 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 这是平均分。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个。 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呢?
请在草稿本上列一列吧!
学习任务二
体会除法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 的对应关系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课后作业

《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27页至第29页的“除法的初步认识”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的构成、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

2. 教学重点: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道具。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8个苹果,要求学生帮忙把这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自主探索: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尝试画图表示。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 小组合作:4.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除法算式的构成,以8÷4为例,解释除法算式的含义。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7. 课后作业:(1) 请用除法算式表示下列情景: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2) 妈妈买了5个苹果,她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答案:(1) 12÷3=4(2) 5÷2=2 (1)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的构成以及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作业设计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除法,明白除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用竖式进行简单除法计算;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除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2.竖式除法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除法概念;2.掌握竖式除法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材: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教辅:练习册、教学课件;3.学具:算术题练习卡片、数字卡片;4.教学环境准备: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除法吗?除法和加减法有什么不同?”2.利用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1.展示竖式除法计算方法,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则;2.引导学生填写练习册中相关的除法计算题目。

第三步:练习1.学生小组内互相练习竖式除法计算;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步:拓展1.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除法进行解决;2.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除法的理解与应用。

第五步: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过的知识点;2.梳理除法的相关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六、板书设计•除法的定义•竖式除法计算步骤•小结:除法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掌握竖式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例子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2.1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设计,希朋友会对教学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除法的定义和意义;2. 除法算式的组成和读法;3.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4.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一种表示平均分配的运算;2. 学会正确书写除法算式,并能正确读出除法算式;3. 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计算;4. 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除法概念的理解,特别是除法与乘法的关系;2. 除法算式的书写和读法;3.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除法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除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除法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是一种表示平均分配的运算。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除法算式的组成和读法,学会正确书写除法算式。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除法与乘法的关系,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除法的认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除法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 除法的定义和意义- 除法算式的组成和读法-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与除法相关的练习题;2. 提高练习: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写在作业本上;3. 拓展阅读:阅读与除法相关的数学故事,了解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1. 学生对除法的概念是否理解到位,是否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除法算式;2.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册第三章的除法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以及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以及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以及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除法算式卡片。

2.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袋苹果,告诉学生我要把这些苹果分给我的朋友们,每人分一个,问我需要分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后,我再告诉他们,如果我每人分两个苹果,我需要分几个苹果?这样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的作用。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翻开教材,阅读关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试着用除法算式表示刚才的实践情景。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带领组员们讨论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实践情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4. 例题讲解:我选取几个典型的除法算式,讲解算式的含义和如何计算。

5. 随堂练习:我出几道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

6. 作业布置:我布置几道除法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除法的基本概念2. 除法算式的构成3. 除法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除法算式表示下列实践情景:(1)我有12个糖果,我要分给我的4个朋友,每人分几个糖果?(2)我有8个饼干,我要分给我的2个朋友,每人分几个饼干?2. 答案:(1)12÷4=3,每人分3个糖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举例:在解决购物问题时,如“一件衣服50元,小明有200元,他最多可以买几件?”学生需要将问题转化为除法算式200÷50=4,得出最多可以买4件衣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均分配东西的情况?”比如分水果、分糖果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除法的奥秘。
其次,学生在计算除法时,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这一点在课堂练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乘法口诀的复习和练习,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除法计算。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问题转化为除法算式。这说明他们在应用除法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问题抽象为除法算式,并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2)熟练掌握除法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除法计算时,可能会对某些计算方法感到困惑,如分解法、乘法口诀等。
举例:对于除法计算6÷2,学生需要掌握可以用乘法口诀“2乘以3等于6”来得出答案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6 ÷ 2= 3 15÷5=3
16÷4=4
(一)基本练习
2.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3 )条。
15÷5= 3
(二)辨析练习
分一分,填பைடு நூலகம்填。
(1)把10根 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根。
10÷ 2 = 5
(2)把10根 平均分成5份,每份( 2 )根。
10÷ 5 = 2
四、课堂作业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除法意义
(一)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 《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 “÷”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 均分的意思。
12÷4表示 什么? 12表示什么?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3 )个。 4表示什么? 除法算式:12÷4=3 3表示什么?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 6 )个。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4 )个。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 2 )个。 12÷2=6 12÷3=4 12÷6=2
三、巩固应用
(一)基本练习
1. 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 ÷ 4= 2 9 ÷ 3= 3 读作:8除以4等于2 读作:9除以3等于3 读作:6除以2等于3 读作:15除以5等于3 读作:16除以4等于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